期刊文献+
共找到329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校、科研院所、企业三方协同研究生基地建设构想——以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为例
1
作者 李重情 聂士斌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98-102,共5页
在分析当前研究生招生形势基础上,从研究生内在成长、高校联动发展、科研院所和企业创新等方面阐述了协同培养基地成立内生动力来源,并以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为例,介绍了协同培养基地在人才协同培养、平台模式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长效... 在分析当前研究生招生形势基础上,从研究生内在成长、高校联动发展、科研院所和企业创新等方面阐述了协同培养基地成立内生动力来源,并以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为例,介绍了协同培养基地在人才协同培养、平台模式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长效协同机制等方面的建设构想,旨在通过“1+2”培养模式和“2+3+N”建设模式进行研究生协同培养,构建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研究生高质量培养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培养 基地建设 研究生教育 培养模式 安全科学与工程
下载PDF
安全科学与工程专业研究生科教融合协同育人合作机制探讨
2
作者 郝定溢 聂士斌 张亚茹 《科教导刊》 2023年第15期54-56,共3页
近年来,大量新兴、交叉学科和方向不断涌现,高校和科研院所之间亟须更加充分和深入地进行科教融合,但目前缺少相关具体的合作机制,文章以安徽理工大学与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联合培养安全科学与工程专业研究生为例,从建立“信息互... 近年来,大量新兴、交叉学科和方向不断涌现,高校和科研院所之间亟须更加充分和深入地进行科教融合,但目前缺少相关具体的合作机制,文章以安徽理工大学与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联合培养安全科学与工程专业研究生为例,从建立“信息互通,资源共享”的共享机制、“项目引领,协同育人”的培养机制、“切合实际,设定指标”的考核机制、“科教融合,共建平台”的合作机制、“双向管理,分工明确”的管理机制等方面探讨了科教融合、协同育人的合作机制,对安全类高校和科研院所之间进行科教融合协同育人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教融合 协同育人 安全科学与工程专业 合作机制
下载PDF
基于导师团队的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研究生培养模式探讨
3
作者 岳基伟 申晓静 聂士斌 《河南教育(高教版)(中)》 2023年第8期69-70,共2页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国家对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人才的需求愈加强烈,传统的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研究生培养模式存在导师指导精力有限、知识结构受限、培养方式单一、培养方式与培养目标相分离等问题,影响着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及毕业后...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国家对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人才的需求愈加强烈,传统的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研究生培养模式存在导师指导精力有限、知识结构受限、培养方式单一、培养方式与培养目标相分离等问题,影响着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及毕业后对社会作出的贡献。本研究从构建导师研究方向数据库、构建多元化的研究生导师团队培养模式、建立导师团队与研究生培养过程的追踪机制、建立导师团队与研究生科研成果的互评机制四个方面,探讨了基于导师团队的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研究生培养模式,以期形成一种可复制、可传播的研究生导师团队培养模式,为提高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研究生培养质量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师团队 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 研究生培养
下载PDF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煤焦化消防安全影响因素研究
4
作者 彭伟 臧雪 +2 位作者 谢奇 张艳 任俊生 《绥化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53-157,共5页
为针对性地解决煤焦化企业生产作业时的消防安全问题,基于结构方程模型(SEM)建立了煤焦化消防安全影响因素模型,指标分为建筑防火、工艺防火、消防设施及应急救援和消防安全管理四大类以及对应的15个子因素,并对指标路径系数和权重进行... 为针对性地解决煤焦化企业生产作业时的消防安全问题,基于结构方程模型(SEM)建立了煤焦化消防安全影响因素模型,指标分为建筑防火、工艺防火、消防设施及应急救援和消防安全管理四大类以及对应的15个子因素,并对指标路径系数和权重进行了SEM因子分析。结果表明:工艺防火和消防安全管理是煤焦化企业生产中的重中之重,潜变量影响大小排序为:工艺防火>消防安全管理>消防设施及应急救援>建筑防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焦化 消防安全 结构方程模型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双碳'背景下矿山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
5
作者 王昌祥 蒋莹莹 陆伟 《科教导刊》 2023年第28期64-66,共3页
随着全球环境形势和可持续发展需求的日益紧迫,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矿山安全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需求.为了不断适应双碳背景下的需求和发展,高校应不断优化和改进教育模式,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并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与认可.基于此文... 随着全球环境形势和可持续发展需求的日益紧迫,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矿山安全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需求.为了不断适应双碳背景下的需求和发展,高校应不断优化和改进教育模式,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并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与认可.基于此文章提出了新的教育理念和目标,即培养具备环境意识、可持续发展理念和创新能力的矿山安全工程专业人才.新模式的实施对于培养具备环境意识、可持续发展理念和创新能力的矿山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碳 矿山安全工程 人才培养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安全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探索
6
作者 赵洋 郑春山 郑苑楠 《科教导刊》 2023年第28期34-36,共3页
随着社会对安全工程专业领域人才需求的逐渐增加,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培养对于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方案、导师队伍和校企合作机制三方面分析了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现状,提出从... 随着社会对安全工程专业领域人才需求的逐渐增加,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培养对于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方案、导师队伍和校企合作机制三方面分析了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现状,提出从课程建设、导师团队、创新能力、工程实践、评价考核机制、产学研用一体化等六个方面对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方案进行优化,以期为安全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提升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专业学位研究生 创新实践能力 产学研联合培养机制
下载PDF
医药化工企业不安全管理行为分析与预防
7
作者 李晓飞 杨文旺 《化工管理》 2024年第11期115-119,共5页
为了进一步研究医药合同定制研发生产企业(CDMO)中管理人员不安全行为与事故之间的关系,通过对某药业公司在半年内发生的两起火灾事故的原因进行分析,梳理该公司存在的管理缺陷,总结出该公司管理人员实施的不安全管理行为并提出相应的... 为了进一步研究医药合同定制研发生产企业(CDMO)中管理人员不安全行为与事故之间的关系,通过对某药业公司在半年内发生的两起火灾事故的原因进行分析,梳理该公司存在的管理缺陷,总结出该公司管理人员实施的不安全管理行为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为安全 安全管理 医药化工 事故分析
下载PDF
现代煤矿安全技术管理的挑战与应用
8
作者 张承冉 蒋莹莹 张莹 《内蒙古煤炭经济》 2024年第3期109-111,共3页
本文针对当前煤矿安全管理面临的诸多挑战,以提升安全管理水平为目标,通过剖析煤矿安全管理的多个关键方面,提出具有针对性的管理策略和实践经验。
关键词 矿山安全 技术应用 持续改进 智能化
下载PDF
“双一流”背景下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探索 被引量:6
9
作者 严灼 刘健 +1 位作者 秦汝祥 彭伟 《安全》 2022年第3期51-55,共5页
安徽理工大学安全工程专业国家级“一流专业”的获批建设,对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提出新的要求,亟需对培养方案进行优化调整。本文在充分听取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反馈意见、调研分析国内同类高校安全工程专业培养方案的基础上,结合安全工... 安徽理工大学安全工程专业国家级“一流专业”的获批建设,对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提出新的要求,亟需对培养方案进行优化调整。本文在充分听取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反馈意见、调研分析国内同类高校安全工程专业培养方案的基础上,结合安全工程专业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卓越工程师培养要求和新工科建设要求,对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优化探索,形成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符合该校办学实际的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结果表明:新方案的实施使得教育教学效果明显提升,学生对课程教学的满意度平均分达到95.14分;及格率均达到97.2%以上;分数在85~100区间的高分学生占比普遍在23.2%以上;平均分均达到72.8分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才培养方案 安全工程 一流专业 新工科
下载PDF
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改革实践 被引量:6
10
作者 张雷林 石必明 《安全》 2021年第5期61-65,共5页
为培养高质量的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安徽理工大学在不断探索与实践的过程中,通过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注重综合应用等做法,构建具有鲜明特色的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形成“一主、三抓、五步”... 为培养高质量的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安徽理工大学在不断探索与实践的过程中,通过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注重综合应用等做法,构建具有鲜明特色的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形成“一主、三抓、五步”的培养模式。其中,“一主”指以培养高质量的安全类专业人才为主;“三抓”指抓专业理论知识,抓工程实践,抓综合应用能力;“五步”指建立实践教学体系、建立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建立校企实践基地、实施科技创新训练计划、创新毕业设计(论文)选题。为地方高校安全工程专业建设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科学与工程 人才培养模式 课程体系 教学改革
下载PDF
煤矿安全事故分析与预测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静 蔡峰 +3 位作者 封居强 朱美静 周夏冰 殷静雯 《矿业安全与环保》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44-148,155,共6页
为了有效地减少煤矿安全事故发生,制订科学的预防灾害措施,以近11年的煤矿安全事故相关数据为统计分析样本,通过对事故等级和事故类型2个要素进行深入分析,研究我国煤矿安全事故发生的规律和特点。以瓦斯、放炮、水害、运输、顶板、机... 为了有效地减少煤矿安全事故发生,制订科学的预防灾害措施,以近11年的煤矿安全事故相关数据为统计分析样本,通过对事故等级和事故类型2个要素进行深入分析,研究我国煤矿安全事故发生的规律和特点。以瓦斯、放炮、水害、运输、顶板、机电、火灾和其他事故发生起数作为样本数据,构建灰色神经网络在线预测模型,并基于2021年数据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一般事故最多,其次是较大事故和重大事故;顶板、运输、机电和其他事故起数整体呈现上升趋势,顶板事故最多;灰色神经网络模型平均相对误差和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161和2.902,与灰色模型相比分别降低了0.234和2.945。因此,采用灰色神经网络模型对煤矿安全事故进行预测的精度更高、稳定性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 安全事故 统计分析 灰色神经网络 事故预测 对策
下载PDF
管理视角下高校实验室安全管控工作与双体系建设探究
12
作者 李重情 马衍坤 +1 位作者 张树川 张文清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36-241,共6页
在教育部不断加强和推进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的背景下,该文详细介绍了高校实验室安全双体系工作内容,包括学校和二级学院层面成立组织机构、双体系工作方案编制要点、实验室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关键点、实验室安全隐患排查治理... 在教育部不断加强和推进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的背景下,该文详细介绍了高校实验室安全双体系工作内容,包括学校和二级学院层面成立组织机构、双体系工作方案编制要点、实验室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关键点、实验室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关键环节、宣发教育培训、双体系的考评与更新等,以期为推进实验室安全双体系建设工作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实验室 风险点 分级管控 隐患排查
下载PDF
新工科背景下公共安全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13
作者 周亮 刘健 +1 位作者 胡祖祥 邱进伟 《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综合版)》 2023年第6期1-5,共5页
国家亟需公共安全领域的人才,但在传统大学院校安全类本科学科体系中,并未出现公共安全专业。为培养高质量的公共安全专业人才,安徽理工大学不断探索与实践,建立了以城市公共安全为主体的课程体系,培育了首批公共安全领域的优秀毕业生,... 国家亟需公共安全领域的人才,但在传统大学院校安全类本科学科体系中,并未出现公共安全专业。为培养高质量的公共安全专业人才,安徽理工大学不断探索与实践,建立了以城市公共安全为主体的课程体系,培育了首批公共安全领域的优秀毕业生,在此基础上,总结公共安全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新工科背景下公共安全人才培养模式优化方案,为公共安全工程专业建设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安全 新工科 培养模式
下载PDF
安全工程与消防工程专业本科生混合式实验教学模式探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苏晓倩 马衍坤 +2 位作者 彭伟 张曦 杨文旺 《科技视界》 2022年第4期74-76,共3页
为改善实验教学效果,依托新工科建设,提出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线上教学+线下实操+线上测评"的混合式实验教学模式。实验前,教师建设教学资源,学生完成线上学习;实验中,学生分组参与线下实操,教师现场指导;实验后,... 为改善实验教学效果,依托新工科建设,提出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线上教学+线下实操+线上测评"的混合式实验教学模式。实验前,教师建设教学资源,学生完成线上学习;实验中,学生分组参与线下实操,教师现场指导;实验后,学生完成实验报告和线上测评,教师答疑和反思教学。以安徽理工大学安全工程专业和消防工程专业为例,混合式实验教学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是疫情下继续开展新工科建设和争创"双一流"的有力应对措施,为新工科背景下实验教学体系建设和工程教育质量整体提升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式实验教学 安全工程 消防工程
下载PDF
面向安全工程专业的《环境工程概论》教学改革探讨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金亮 陆伟 李金虎 《广州化工》 CAS 2022年第17期209-211,共3页
针对环境工程概论教学过程中存在的课程体系性不强、教学方法落后和思政内容融入不足等问题,提出了“基础知识+融入思政+虚拟仿真+真实案例”四位一体的课程体系。依据课程内容,融入与内容相关的思政元素,使学生潜移默化的接受思政教育... 针对环境工程概论教学过程中存在的课程体系性不强、教学方法落后和思政内容融入不足等问题,提出了“基础知识+融入思政+虚拟仿真+真实案例”四位一体的课程体系。依据课程内容,融入与内容相关的思政元素,使学生潜移默化的接受思政教育;结合现代信息技术的普及,形成了基于雨课堂和仿真模拟的混合教学模式,提升了学生学习的兴趣;章节内容融入真实案例,增强学生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 教学改革 思政
下载PDF
基于“新工科”理念指导下的安全系统工程课程教学改革浅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岳基伟 马衍坤 申晓静 《河南教育(高教版)(中)》 2022年第10期54-55,共2页
“新工科”理念对高校工科教育改革提出了新要求。安全系统工程是一门学习预防、调查及处理事故的工科课程,其对所有工程领域具有普遍适用性,因此在工科教育改革过程中具有典型性。本研究在“新工科”理念指导下,针对该课程在高校授课... “新工科”理念对高校工科教育改革提出了新要求。安全系统工程是一门学习预防、调查及处理事故的工科课程,其对所有工程领域具有普遍适用性,因此在工科教育改革过程中具有典型性。本研究在“新工科”理念指导下,针对该课程在高校授课中存在的问题,对课程教学提出了相应的改革举措,为高校培养新时期高质量应用型安全工程人才提供有益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安全系统工程 教育改革 人才培养
下载PDF
多目标背景下消防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优化探索
17
作者 卓辉 陆伟 +1 位作者 彭伟 张树川 《科教导刊》 2023年第21期55-58,共4页
近年来各类火灾形势严峻,消防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日益凸显。教育部先后推出“卓越计划1.0”和“卓越计划2.0”,并提出了“新工科”建设人才培养的崭新内涵;同时,国务院提出了一流学科建设要求,对消防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也... 近年来各类火灾形势严峻,消防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日益凸显。教育部先后推出“卓越计划1.0”和“卓越计划2.0”,并提出了“新工科”建设人才培养的崭新内涵;同时,国务院提出了一流学科建设要求,对消防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也提出新的要求。文章结合多目标背景下消防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毕业要求,分析目前消防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教学模式、课程体系、实践体系、实验平台、师资五方面提出了改革举措,探索一流学科、新工科及卓越计划多目标背景下的消防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防工程 人才培养 卓越计划 新工科
下载PDF
基于消防技术人才培养的“消防给排水工程”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18
作者 高昂 张雷林 夏翠萍 《科技视界》 2023年第17期34-37,共4页
为了提高“消防给排水工程”的教学效果,本文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践教学三个方面分析了该课程的教学现状,提出了从课时、教材和参考资料、教学内容等方面优化教学体系,增加网络教学平台和互动式等教学方法,增强实践教学等教学改革... 为了提高“消防给排水工程”的教学效果,本文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践教学三个方面分析了该课程的教学现状,提出了从课时、教材和参考资料、教学内容等方面优化教学体系,增加网络教学平台和互动式等教学方法,增强实践教学等教学改革建议。结果表明:通过教学改革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本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更好地培养消防工程专业技术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防给排水工程 教学方法 互动式教学 虚拟仿真实验
下载PDF
化工企业管理人员安全意识与安全行为关系分析
19
作者 李晓飞 《石油石化物资采购》 2023年第24期231-233,共3页
在新时期的发展背景下,化工企业在开展生产时会进行多道生产工序。因此,要做好安全管理工作,这样才能够保证生产工序可以正常运转,减少生产环节中出现安全问题的概率。能够看出化工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受到目前企业在生产管理中所制定的... 在新时期的发展背景下,化工企业在开展生产时会进行多道生产工序。因此,要做好安全管理工作,这样才能够保证生产工序可以正常运转,减少生产环节中出现安全问题的概率。能够看出化工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受到目前企业在生产管理中所制定的制度以及当前企业员工自身的工作能力的影响。当前,我国有许多化工企业在进行安全管理工作时出现了很多问题,因为这些问题化工企业目前所面临的生产风险也在不断提高,所以对于安全管理风险开展研究工作,并且,对目前产生的问题进行及时有效地处理是一项重要的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工企业 安全管理 安全意识 安全措施
下载PDF
基于体面劳动理念分析大学生就业观教育困境及优化策略
20
作者 兰学强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31-35,共5页
新时代大学生对于就业选择提出了各项要求,其中最为突出的是体面劳动。体面劳动根本上体现的是人的劳动观、价值观和社会需求,包含了对劳动者各项权益的保护。基于此,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对职业本身的价值追求、评价、定位等势必会体现... 新时代大学生对于就业选择提出了各项要求,其中最为突出的是体面劳动。体面劳动根本上体现的是人的劳动观、价值观和社会需求,包含了对劳动者各项权益的保护。基于此,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对职业本身的价值追求、评价、定位等势必会体现出相应的倾向性态度,就业观念也会更为多元。然而从现实情况来看,部分学生对于体面劳动的理解还十分片面,存在一定误区,导致就业观缺乏合理性。对此,围绕体面劳动理念,从其对大学生就业观教育的基本作用着手,分析了目前实际教育在学生个人、高校和社会层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针对性的优化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面劳动理念 就业观 大学生 教育困境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