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4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药葛根综合开发工艺中试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李传润 王效山 +3 位作者 胡海霞 见玉娟 刘晓闯 李家明 《安徽医药》 CAS 2007年第9期774-775,共2页
目的对葛根资源综合利用中试工艺进行初步研究,为工业生产打下基础。方法磨浆法制备葛根淀粉,大孔树脂吸附法处理废水制备葛根黄酮,酸水解法制备葛根素。结果100 kg鲜野葛可同时制备18.4 kg纯天然葛粉、205 g精制黄酮(葛根素含量为40.6%... 目的对葛根资源综合利用中试工艺进行初步研究,为工业生产打下基础。方法磨浆法制备葛根淀粉,大孔树脂吸附法处理废水制备葛根黄酮,酸水解法制备葛根素。结果100 kg鲜野葛可同时制备18.4 kg纯天然葛粉、205 g精制黄酮(葛根素含量为40.6%)或20 g葛根素(97.6%)。结论本中试工艺有望提高葛根资源的利用率,降低污染排放,增加企业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 葛粉 葛根黄酮 葛根素 大孔树脂 酸水解
下载PDF
中药复方治疗骨性关节炎的实验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
作者 王珍 李矗 《中南药学》 CAS 2007年第6期539-542,共4页
关键词 骨性关节炎 关节软骨
下载PDF
1997~2007年安徽省药物研究所论文发表统计分析
3
作者 赵蓉 黄世福 于东安 《安徽医药》 CAS 2008年第6期572-573,共2页
利用清华同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及重庆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对安徽省药物研究所1997-2007年发表的论文进行检索和统计,统计的项目包括论文数与学科分布、作者、发文作者合作情况、期刊源等,在此基础上作出了相应的评价。
关键词 安徽省药物研究所 论文 统计分析
下载PDF
实验性关节炎动物模型建立及病理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62
4
作者 宋珊珊 张玲玲 魏伟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648-1653,共6页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慢性系统性的免疫性炎症疾病,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胶原性关节炎大鼠、小鼠模型,佐剂性关节炎大鼠模型,多聚糖蛋白诱导的关节炎小鼠模型,链球菌细胞壁诱导的关节炎大鼠、小鼠模型...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慢性系统性的免疫性炎症疾病,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胶原性关节炎大鼠、小鼠模型,佐剂性关节炎大鼠模型,多聚糖蛋白诱导的关节炎小鼠模型,链球菌细胞壁诱导的关节炎大鼠、小鼠模型和转基因小鼠模型与人RA发病机制和病理变化等有着相似特点,是研究RA、筛选抗炎免疫药物较理想的实验性病理模型。探讨RA动物模型的发病机制及其与临床的关系,对进一步了解RA病理、生理、免疫等特点及寻找安全有效的治疗RA的药物十分重要。该文将对几种常用的实验性关节炎模型的建立、造模特点、发病机制、与RA的异同等方面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实验性关节炎 胶原性关节炎 佐剂性关节炎 造模特点 病理机制
下载PDF
丹皮多糖2b对糖尿病大鼠血液流变学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5
5
作者 赵根海 沈业寿 +1 位作者 卫自 丁诚实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270-1273,共4页
目的:探讨丹皮多糖2b(PSM2b)对糖尿病性大鼠糖化血红蛋白、血糖、血浆SOD、MDA含量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采用链脲佐菌素联合完全弗氏佐剂诱导糖尿病大鼠,将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PSM2b低、中、高剂量组,阳性对照组和正常对照... 目的:探讨丹皮多糖2b(PSM2b)对糖尿病性大鼠糖化血红蛋白、血糖、血浆SOD、MDA含量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采用链脲佐菌素联合完全弗氏佐剂诱导糖尿病大鼠,将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PSM2b低、中、高剂量组,阳性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连续ig给药60 d,于给药后15 d、35 d、60 d,检测血糖,末次给药后检测糖化血红蛋白、SOD、MDA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与模型组比,PSM2b各剂量组均能明显降低造模大鼠的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P<0.01),显著升高造模大鼠的SOD、降低MDA(P<0.01或P<0.05);PSM2b中剂量组明显降低大鼠全血黏度及血浆黏度(P<0.01)。结论:PSM2b能提高大鼠的抗氧化能力,改善大鼠的血液流变性,对防治糖尿病血管并发症有较好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皮 多糖 糖尿病 血液流变学
下载PDF
桔梗皂苷胶囊制备工艺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陈勤 陈尘 +2 位作者 吕凌 崔颖 王艳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76-580,共5页
目的研究桔梗皂苷胶囊的制备工艺。方法以桔梗皂苷D含量为检测指标,应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对桔梗皂苷胶囊进行最佳制备工艺筛选。结果最终得到桔梗皂苷胶囊的最佳提取工艺为:加水提取3h、提取3次、加水量10倍、醇沉浓度为65%,药醇液静... 目的研究桔梗皂苷胶囊的制备工艺。方法以桔梗皂苷D含量为检测指标,应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对桔梗皂苷胶囊进行最佳制备工艺筛选。结果最终得到桔梗皂苷胶囊的最佳提取工艺为:加水提取3h、提取3次、加水量10倍、醇沉浓度为65%,药醇液静置48h。结论该工艺制备可靠,质量稳定,适合于工业化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桔梗皂苷胶囊 桔梗皂苷D 制备工艺 正交试验 高效液相色谱
下载PDF
核桃仁提取物抗脑衰老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4
7
作者 毕敏 尹政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 CAS 2006年第3期35-37,共3页
目的比较三种核桃仁提取物的抗衰老作用。方法颈背皮下注射5%D-半乳糖(0.5 mL/d)建立衰老模型,用自制的核桃仁水提物、乙醇提物、丙酮提物(4 g/kg)连续给小鼠灌胃用药30 d,并用灌胃生理盐水组作正常对照。结果核桃仁丙酮提物能显著提高... 目的比较三种核桃仁提取物的抗衰老作用。方法颈背皮下注射5%D-半乳糖(0.5 mL/d)建立衰老模型,用自制的核桃仁水提物、乙醇提物、丙酮提物(4 g/kg)连续给小鼠灌胃用药30 d,并用灌胃生理盐水组作正常对照。结果核桃仁丙酮提物能显著提高脑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P<0.01),明显提高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P<0.05),同时能明显减少脑组织中过氧化脂质(LPO)的形成。结论核桃仁丙酮提物具有较好的消除自由基、抗衰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仁 抗衰老 过氧化脂质 超氧化物歧化酶 过氧化物酶
下载PDF
柴芩解热颗粒抗菌抗病毒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阚红卫 马玲 +4 位作者 张毅 王海青 梁燕 汪春彦 陈师农 《安徽医药》 CAS 2012年第11期1572-1574,共3页
目的观察柴芩解热颗粒的抗菌抗病毒作用。方法通过体内外抗菌实验观察柴芩解热颗粒对相关细菌的抗菌作用及对细菌感染的小鼠保护作用;以甲型H1N1流感病毒致MDCK病变,采用MTT比色法检测柴芩解热颗粒体外抗病毒作用,通过体内抗病毒观察其... 目的观察柴芩解热颗粒的抗菌抗病毒作用。方法通过体内外抗菌实验观察柴芩解热颗粒对相关细菌的抗菌作用及对细菌感染的小鼠保护作用;以甲型H1N1流感病毒致MDCK病变,采用MTT比色法检测柴芩解热颗粒体外抗病毒作用,通过体内抗病毒观察其对流感病毒感染小鼠的保护作用和对小鼠肺炎的影响。结果柴芩解热颗粒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肺炎链球菌有较强的体外抗菌作用,对细菌引起小鼠死亡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抑制流感病毒致MDCK细胞病变的半数有效浓度(IC50)为1.57 g.L-1,治疗指数(TI)为73.5,能降低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小鼠死亡率,有效抑制流感病毒所致的小鼠肺损伤。结论柴芩解热颗粒具有明显的抗菌抗病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芩解热颗粒 抗菌 抗病毒
下载PDF
柴附消乳颗粒提取工艺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秦海军 刘永 +1 位作者 田军 杨士友 《安徽医药》 CAS 2011年第2期151-153,共3页
目的拟建立柴附消乳颗粒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醇提取工艺以出膏率、丹参酮ⅡA含量为考察指标,水提取工艺以出膏率和橙皮苷含量为考察指标,分别采用正交设计法对其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优选。结果柴附消乳颗粒醇提最佳工艺条件为:加6倍量70%... 目的拟建立柴附消乳颗粒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醇提取工艺以出膏率、丹参酮ⅡA含量为考察指标,水提取工艺以出膏率和橙皮苷含量为考察指标,分别采用正交设计法对其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优选。结果柴附消乳颗粒醇提最佳工艺条件为:加6倍量70%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1.5 h;水提最佳工艺条件为加10倍量水,煎煮3次,每次2 h。结论工艺合理、可行,适合现代化大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附消乳颗粒 提取工艺 正交设计 丹参酮ⅡA 橙皮苷
下载PDF
通窍活血汤对血管性痴呆大鼠脑皮质中NO、ET-1、LPO含量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4
10
作者 葛朝亮 汪宁 《安徽医药》 CAS 2011年第9期1063-1065,共3页
目的观察通窍活血汤(TQHXD)对血管性痴呆大鼠脑皮质中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脂褐素(LPO)含量的影响,明确通窍活血汤对血管性痴呆大鼠的疗效。方法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测定大鼠脑皮质中NO、ET-1、LPO的浓度。结果... 目的观察通窍活血汤(TQHXD)对血管性痴呆大鼠脑皮质中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脂褐素(LPO)含量的影响,明确通窍活血汤对血管性痴呆大鼠的疗效。方法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测定大鼠脑皮质中NO、ET-1、LPO的浓度。结果模型对照组较假手术组相比,VD大鼠脑皮质中NO、ET-1、LPO的含量显著提高(P<0.05);通窍活血汤高、中剂量组能明显降低VD大鼠脑皮质NO、ET-1、LPO的含量(P<0.05)。结论 TQHXD具有明显降低VD大鼠的脑皮质中氧自由基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窍活血汤 血管性痴呆大鼠 一氧化氮 内皮素-1 脂褐素
下载PDF
细胞膜生物色谱法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1
作者 汪宁 段金廒 +3 位作者 朱荃 丁安伟 李庆林 彭代银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08年第5期82-85,共4页
中药的效应—物质基础研究一直是中药研究重点和难点,细胞膜生物色谱技术近年来在中药中应用逐渐受到关注,本文对细胞膜生物色谱法的原理、特点、应用现状进行了阐述,对其在中药研究的优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和展... 中药的效应—物质基础研究一直是中药研究重点和难点,细胞膜生物色谱技术近年来在中药中应用逐渐受到关注,本文对细胞膜生物色谱法的原理、特点、应用现状进行了阐述,对其在中药研究的优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和展望。通过该方法在中药效应成分分析中的不断应用,以及在实验过程的对该方法不断的完善和优化,细胞膜生物色谱法一定会在中药效应成分的研究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膜生物色谱 中药效应成分 应用
下载PDF
利胆消炎颗粒提取工艺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章姐 陈师农 +1 位作者 张毅 马玲 《安徽医药》 CAS 2008年第2期113-115,共3页
目的优选利胆消炎颗粒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醇提取工艺以出膏率和大黄素为考察指标,水提取工艺以出膏率和黄芩苷含量为考察指标,分别采用正交设计法对其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优选。结果利胆消炎颗粒醇提最佳工艺条件:加10倍量60%乙醇,回流提... 目的优选利胆消炎颗粒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醇提取工艺以出膏率和大黄素为考察指标,水提取工艺以出膏率和黄芩苷含量为考察指标,分别采用正交设计法对其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优选。结果利胆消炎颗粒醇提最佳工艺条件:加10倍量60%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2 h;水提最佳工艺条件:加10倍量水,煎煮3次,每次2 h。结论优选出的提取条件科学合理,适合工业化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胆消炎颗粒 提取工艺 正交设计 大黄素 黄芩苷
下载PDF
中药治疗尿路感染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3
作者 阚红卫 杨士友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8年第30期18-19,共2页
目的:探讨治疗尿路感染的中药(traditional Chinesemedicine,TCM)剂型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对近年来相关文献的分析、概括,从中药不同剂型的疗法、中西药物结合疗法等几方面进行综述。结果:中药治疗尿路感染剂型多,疗效广。结论... 目的:探讨治疗尿路感染的中药(traditional Chinesemedicine,TCM)剂型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对近年来相关文献的分析、概括,从中药不同剂型的疗法、中西药物结合疗法等几方面进行综述。结果:中药治疗尿路感染剂型多,疗效广。结论:中药治疗尿路感染具有优势,疗效显著,并可预防西药治疗产生的副作用,从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治疗 尿路感染
下载PDF
抗炎免疫中药有效成分的药理学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王晓玉 魏伟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2006年第4期314-316,F0003,共4页
综述近年来抗炎免疫中药的研究概况。将近年来研究较多的抗炎免疫中药活性成分,按苷类、生物碱类、黄酮类、挥发油类等化学结构分类简述其抗炎免疫作用,为进一步开发抗炎免疫中药和天然药物提供参考。
关键词 抗炎免疫 中药 药理学
下载PDF
清热利湿颗粒提取工艺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吴义香 张新军 +1 位作者 马玲 陈师农 《安徽医药》 CAS 2009年第12期1468-1471,共4页
目的优选清热利湿颗粒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水提取工艺以黄柏单煎,采用正交设计法以浸膏得率和盐酸小檗碱含量为考察指标;赤芍等8味药材合煎,采用正交设计法以浸膏得率和芍药苷含量为考察指标,优选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结果清热利湿颗粒... 目的优选清热利湿颗粒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水提取工艺以黄柏单煎,采用正交设计法以浸膏得率和盐酸小檗碱含量为考察指标;赤芍等8味药材合煎,采用正交设计法以浸膏得率和芍药苷含量为考察指标,优选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结果清热利湿颗粒最佳工艺条件:黄柏单煎加入10倍量水,煎煮2次,每次1.5 h;赤芍等药材加入10倍量水,煎煮2次,每次2小时。结论优选出的提取条件科学合理,提取工艺经验证,重现性较好,有效成分转移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热利湿颗粒 提取工艺 正交设计 盐酸小檗碱 芍药苷
下载PDF
六味地黄制剂的研究现状与中药制剂质量标准的构建 被引量:4
16
作者 郭泉 胡容峰 +1 位作者 高松 张利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 CAS 2014年第4期78-81,共4页
近年来,中医药以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实践经验、完整的理论体系和确切的临床疗效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现代中药复方制剂的研发不断增多,新工艺并用于药品的研究及生产,但中药制剂质量标准的局限性成为中药现代化、国际化的瓶颈。中药... 近年来,中医药以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实践经验、完整的理论体系和确切的临床疗效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现代中药复方制剂的研发不断增多,新工艺并用于药品的研究及生产,但中药制剂质量标准的局限性成为中药现代化、国际化的瓶颈。中药现代化即利用现代理论方法,实现中药多途径、多环节的整体治疗,并采用先进的仪器与方法,建立多指标含量测定的质量控制体系,实现中药复杂体系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味地黄 中药复方制剂 质量控制
下载PDF
抗炎免疫中药的药动学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王晓玉 魏伟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2073-2076,共4页
综述了近年来抗炎免疫中药药动学的研究近况,为进一步开发抗炎免疫中药和天然药物提供参考。
关键词 抗炎免疫 中药 药动学
下载PDF
通窍活血汤对谷氨酸损伤PC_(12)细胞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汪宁 许风清 +3 位作者 邓奕 陈威 刘金旗 朱荃 《中国中医药科技》 CAS 2008年第2期101-102,共2页
目的:观察通窍活血汤对谷氨酸致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谷氨酸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作为脑缺血缺氧的体外研究模型,采用MTT比色法和乳酸脱氢酶(LDH)活力检测法,观察通窍活血汤水提醇沉液对谷氨酸致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结... 目的:观察通窍活血汤对谷氨酸致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谷氨酸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作为脑缺血缺氧的体外研究模型,采用MTT比色法和乳酸脱氢酶(LDH)活力检测法,观察通窍活血汤水提醇沉液对谷氨酸致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通窍活血汤水提醇沉液能明显改善谷氨酸诱损伤的PC12细胞的活力。并能使损伤细胞的细胞上清液中的LDH含量明显减少。结论:通窍活血汤可减轻兴奋性氨基酸所致的神经元损伤,对神经元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窍活血汤 PC12细胞 谷氨酸损伤 保护作用
下载PDF
大孔吸附树脂提取及纯化中药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9
作者 董漪 吴虹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3期76-78,共3页
大孔吸附树脂是近40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人工聚合物吸附剂,依靠树脂骨架和被吸附分子间的范德华力,能够从水溶液中分离提取有机物。基于树脂的吸附性和分子筛性不同,有机物在树脂上的附着能力也不一样,用不同浓度的溶媒洗脱,即可达... 大孔吸附树脂是近40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人工聚合物吸附剂,依靠树脂骨架和被吸附分子间的范德华力,能够从水溶液中分离提取有机物。基于树脂的吸附性和分子筛性不同,有机物在树脂上的附着能力也不一样,用不同浓度的溶媒洗脱,即可达到将中药材中不同有效部位及有效成分进行分离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孔吸附树脂 中药提取 中药纯化 皂苷 黄酮 生物碱
下载PDF
中药黄酮类化合物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丽 徐国兵 陈卫东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6期76-80,共5页
黄酮类化合物是具有C6-C3-C6基本骨架的一大类化合物的总称,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因其多呈黄色,故被称为黄酮类化合物。到目前为止,已发现有4 000多种黄酮类化合物,其基本母核是2-苯基色原酮,主要包括黄酮、异黄酮、二氢黄酮、黄酮醇、二... 黄酮类化合物是具有C6-C3-C6基本骨架的一大类化合物的总称,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因其多呈黄色,故被称为黄酮类化合物。到目前为止,已发现有4 000多种黄酮类化合物,其基本母核是2-苯基色原酮,主要包括黄酮、异黄酮、二氢黄酮、黄酮醇、二氢黄酮醇、橙酮类等类型以及由它们所衍生的多种衍生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黄酮类化合物 分析方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