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9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思想构建廉洁医院——以安徽省中西医结合医院为例 被引量:2
1
作者 刘胡同 方莹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第33期158-159,共2页
中医"治未病"理论分为"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愈后防复"等三个方面。未病先防强调消灭疾病发生前,既病防变强调预防疾病发生传变,愈后防复强调疾病治愈后防止反复。安徽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将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理论... 中医"治未病"理论分为"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愈后防复"等三个方面。未病先防强调消灭疾病发生前,既病防变强调预防疾病发生传变,愈后防复强调疾病治愈后防止反复。安徽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将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理论运用到医院廉政文化建设工作中和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中,通过廉政文化建设工作中的实践、构建廉洁风险防控体系、宣传教育等多途径入手,提高了医院新时期的整体形象,在构建廉洁医院工作中初得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病先防 既病防变 四种形态 廉洁医院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反流性咽喉炎50例 被引量:5
2
作者 卢金香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7年第24期100-102,共3页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反流性咽喉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17年7月我科室采用柴胡疏肝散+奥美拉唑治疗的50例反流性咽喉炎患者作为研究组,并选择同期单用奥美拉唑治疗的50例反流性咽喉炎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2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反流性咽喉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17年7月我科室采用柴胡疏肝散+奥美拉唑治疗的50例反流性咽喉炎患者作为研究组,并选择同期单用奥美拉唑治疗的50例反流性咽喉炎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2组临床疗效、最长反流时间和食管p H>4占监测时间的百分比、反流症状评分(RSI)和反流体征评分(RFS)。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6.00%,对照组为86.0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137,P=0.000);研究组立位、卧位最长反流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立位食管p H<4占监测时间百分比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1月和2月RSI、RF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柴胡疏肝散联合奥美拉唑治疗反流性咽喉炎疗效显著,可有效降低最长反流时间、改善临床症状和体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疗法 反流性咽喉炎 柴胡疏肝散 奥美拉唑 吞酸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细胞实验探究健脾活血方干预AMPK和Hippo糖脂代谢信号通路治疗肝纤维化研究
3
作者 黄迪 彭辉 +4 位作者 李子义 胡高斌 黄龙 张琦 于庆生 《海南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531-540,共10页
目的:网络药理学和实验探究健脾活血方干预肝纤维化的作用靶点及机制。方法:检索TCMSP获得健脾活血方各药物的活性成分;检索GeneCards、OMIM、TTD和DrugBank数据库预测肝纤维化疾病靶点;活性成分与靶点交集预测健脾活血方治疗肝纤维化... 目的:网络药理学和实验探究健脾活血方干预肝纤维化的作用靶点及机制。方法:检索TCMSP获得健脾活血方各药物的活性成分;检索GeneCards、OMIM、TTD和DrugBank数据库预测肝纤维化疾病靶点;活性成分与靶点交集预测健脾活血方治疗肝纤维化靶点。运用Cytoscape 3.8.0构建“药物-成分-靶点-疾病”网络;运用STRING数据库以0.700为标准构建蛋白质-蛋白质互作网络;运用R软件进行GO富集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实验选取人星状细胞LX-2培养,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使用5ng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beta 1,TGF-β1)诱导]和观察组(5 ng TGF-β1诱导+健脾活血方干预),CCK-8法检测中药干预细胞最佳浓度,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WB)检测各组肝纤维化指标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金属基质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1,Timp-1)、结蛋白(Desmin)、胶原蛋白I(Collagen I)表达,WB检测各组AMPK和Hippo信号通路蛋白表达。结果:筛选出114个主要活性成分,涉及146个基因靶点,其中主要活性成分包括木樨草素、槲皮素、β-谷甾醇、当归素、白桦酸等;核心靶点基因包括TNF、IL-6、PTGS2、TP53、MAPK1、JUN、ESR1等;富集到GO生物过程661个、细胞组分467个、分子功能115个,包括AMPK、TNF、Hippo等KEGG信号通路164条。CCK-8结果表明0.625 mg/mL和1.25 mg/mL健脾活血方干预LX-2细胞增殖最佳;WB结果表明相比空白对照组,模型组α-SMA、Collagen I、Desmin、Timp-1表达增高,相比模型组,观察组α-SMA、Collagen I、Desmin、Timp-1表达降低(P<0.05);WB结果表明相比空白对照组,模型组p-YAP、p-TAZ和p-AMPK表达降低,YAP、TAZ、AMPK表达升高,相比模型组,观察组p-YAP、p-TAZ和p-AMPK表达增高,YAP、TAZ、AMPK表达降低(P<0.05)。结论:健脾活血方治疗肝纤维化的机制与健脾活血方多成分多靶点干预AMPK和Hippo信号通路等多通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脾活血方 肝纤维化 网络药理学 AMPK/Hippo信号通路
下载PDF
电针关键肌结合“颈—肩—胸”调整术治疗颈型颈椎病伴上交叉综合征的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占茂林 张宇 +2 位作者 吕子萌 栾国瑞 李业甫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5期53-57,共5页
目的探讨电针关键肌结合“颈—肩—胸”调整术对颈型颈椎病伴上交叉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颈型颈椎病伴上交叉综合征患者7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电针关键肌治疗,观察组在电针关键肌的基... 目的探讨电针关键肌结合“颈—肩—胸”调整术对颈型颈椎病伴上交叉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颈型颈椎病伴上交叉综合征患者7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电针关键肌治疗,观察组在电针关键肌的基础上采用基于“筋骨并举”思想的“颈—肩—胸”调整术治疗。治疗前后分别运用中文版颈部疼痛和废用量表(Chinese version of neck pain and disability scale,SC-NPDS)对患者颈椎疼痛水平、功能、残疾及情绪和认知进行评分,测量治疗前后颈椎活动度的改变以及前肩角度(forward shoulder angle,FSA)、头前伸角度(forward head angle,FHA)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SC-NPDS评分、FSA、FHA显著降低(P<0.05),颈椎左旋、右旋、左右侧屈、屈曲、伸展活动度显著升高(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C-NPDS评分、颈椎活动度及FSA、FHA差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关键肌治疗颈型颈椎病伴上交叉综合征能减轻患者疼痛,改善颈椎大部分活动度及前倾姿势,而在此基础上采用“颈—肩—胸”调整术更能有效减轻患者疼痛,改善颈椎活动度,纠正患者静态头颈部前倾姿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型颈椎病 上交叉综合征 关键肌 颈—肩—胸调整术 电针
下载PDF
益气解毒方对HepG2小鼠模型免疫作用机制调控的实验研究
5
作者 韩雅 施美 +2 位作者 董莉莉 刘丽丽 张国梁 《环球中医药》 2025年第1期20-26,共7页
目的观察益气解毒方对HepG2(人肝癌细胞株)小鼠模型免疫作用的影响,探究益气解毒方在肝癌发展进程中的作用。方法选取小鼠3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空白组5只和造模组25只。造模组小鼠腋下注射HepG2细胞建立异位肝癌小鼠模型,造模成功的... 目的观察益气解毒方对HepG2(人肝癌细胞株)小鼠模型免疫作用的影响,探究益气解毒方在肝癌发展进程中的作用。方法选取小鼠3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空白组5只和造模组25只。造模组小鼠腋下注射HepG2细胞建立异位肝癌小鼠模型,造模成功的小鼠将其随机分为模型组、益气解毒方低、中、高剂量组,每组5只。益气解毒方各剂量组小鼠分别连续4周进行0.2 mL生药浓度为0.5、1、2 g/mL的益气解毒方药液灌胃,模型组和空白组小鼠每天进行0.2 mL生理盐水灌胃,给药过程中记录各组小鼠的肿瘤体积。给药结束后计算抑瘤率,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HepG2小鼠体内调节性T淋巴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s)的表达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叉头样转录因子3(forkhead box p3,Foxp3)及可诱导T细胞共刺激分子蛋白(inducible T-cell co-stimulator,ICOS)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γ-干扰素(interferonγ,IFN-γ)的表达变化。结果益气解毒方各给药组小鼠肿瘤的生长速度较慢,肿瘤体积与模型组相比较小,益气解毒方中、高剂量组的抑瘤效果最为显著;益气解毒方中、高剂量组Treg、Foxp3的表达水平与模型组相比明显降低(P<0.01),益气解毒方各给药组中TGF-β、ICOS的表达水平与模型组相比明显降低(P<0.01),IFN-γ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各组结果对药物呈现剂量依赖性。结论益气解毒方可以抑制肿瘤的生长发展,增强小鼠机体的免疫能力,降低肿瘤免疫逃逸的发生,延缓癌症的进展,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干预Treg、TGF-β、IFN-γ、Foxp3、ICOS的表达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解毒方 原发性肝癌 免疫机制 调节性T淋巴细胞 Γ-干扰素 转化生长因子-β 叉头样转录因子3 可诱导T细胞共刺激分子蛋白
下载PDF
玉蚕颗粒缓解db/db小鼠肾纤维化的作用机制
6
作者 盛广宇 张亚亨 +4 位作者 宋婷 俞菁鉴 阮伟 杨涛 杨雪军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25年第5期67-75,共9页
目的通过db/db小鼠探讨玉蚕颗粒缓解糖尿病肾病肾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以6周龄雄性C57BL/BKS-DB野生型(db/m)小鼠(n=6)和C57BL/BKS-DB(db/db)小鼠(n=30)作为实验对象,db/m小鼠为正常组,db/db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对照(氯沙坦钾)组... 目的通过db/db小鼠探讨玉蚕颗粒缓解糖尿病肾病肾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以6周龄雄性C57BL/BKS-DB野生型(db/m)小鼠(n=6)和C57BL/BKS-DB(db/db)小鼠(n=30)作为实验对象,db/m小鼠为正常组,db/db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对照(氯沙坦钾)组(8.6 mg/kg)及玉蚕颗粒低(1.3 g/kg)、中(2.6 g/kg)、高(5.2 g/kg)剂量组,每组6只。各组小鼠每日灌胃给予相应干预,连续10周。干预结束后,收集血清和肾组织检测小鼠生化指标,采用苏木精-伊红(HE)、马松(Masson)、过碘酸-希夫(PAS)染色法观察各组小鼠肾组织病理损伤,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ELISA)法对各组肾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以及丙二醛(MDA)进行检测分析。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TUNEL)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肾组织B淋巴细胞瘤-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胱天蛋白酶-3(Caspase-3)。Western blot法检测肾脏I型胶原蛋白(Col-1)、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结果①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空腹血糖(FBG)、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尿微量白蛋白(mALB)、尿白蛋白/肌酐(UACR)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P<0.001);与模型组相比,玉蚕颗粒各剂量组FBG、SCr、BUN、mALB、UACR水平均有不同程度降低(P<0.05,P<0.01,P<0.001)。②正常组小鼠肾小球完整,边界清晰明确,蓝色胶原纤维沉积较少;模型组小鼠肾脏发生显著形态学变化,可见间质炎症细胞浸润,系膜基质增生、肾小球肥大,大量蓝色胶原纤维沉积,基底膜均质性增厚,系膜基质扩张,侵犯毛细血管管腔。玉蚕颗粒各剂量组胶原纤维阳性面积低于模型组(P<0.01)。③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Col-1、TGF-β1表达升高(P<0.01);各治疗组Col-1、TGF-β1表达均低于模型组,其中玉蚕颗粒中、高剂量组Col-1表达与模型组相比有差异(P<0.01);玉蚕颗粒高剂量组TGF-β1表达与模型组相比有差异(P<0.05)。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肾组织SOD、GSH-Px水平降低(P<0.01,P<0.001);玉蚕颗粒干预后,各组肾组织SOD、GSH-Px水平均升高(P<0.05,P<0.01,P<0.001)。而模型组小鼠肾组织MDA水平较正常组肾组织升高(P<0.01);玉蚕颗粒干预后,小鼠肾脏MDA水平降低(P<0.01,P<0.001)。④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TUNEL染色阳性细胞(凋亡细胞)数量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玉蚕颗粒各剂量组TUNEL染色阳性细胞数量降低(P<0.05,P<0.01)。⑤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Bax、Caspase-3表达水平升高(P<0.01),经各剂量玉蚕颗粒干预后降低(P<0.01);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Bcl-2表达水平降低(P<0.01),经各剂量玉蚕颗粒干预后升高(P<0.01)。结论玉蚕颗粒能够降低db/db小鼠FBG,改善肾功能,减少蛋白尿,提高肾脏抗氧化能力,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肾脏细胞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肾纤维化 玉蚕颗粒 细胞凋亡 氧化应激 中药研究
原文传递
张庆萍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经验探析
7
作者 梅岚 高晨辉 +3 位作者 郑紧紧 李博 张明 张庆萍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5年第3期651-655,共5页
介绍张庆萍教授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临床经验。张庆萍教授认为,阳气虚衰,经筋失养是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主要病机,治疗时从筋论治,重视阴经取穴及治疗顺序,擅于应用浅刺及合谷刺法,强调把握时机,身心同治,临床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取... 介绍张庆萍教授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临床经验。张庆萍教授认为,阳气虚衰,经筋失养是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主要病机,治疗时从筋论治,重视阴经取穴及治疗顺序,擅于应用浅刺及合谷刺法,强调把握时机,身心同治,临床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后痉挛性瘫痪 经筋 浅刺 合谷刺 名医经验 张庆萍
原文传递
中医辨证循经护理对卒中后偏瘫患者的疗效观察
8
作者 黄莹 林青 +3 位作者 马守亮 盛玉琴 杨婷婷 刘玉 《安徽医专学报》 2025年第1期54-56,60,共4页
目的:观察卒中后偏瘫患者中医辨证循经护理干预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康复科符合纳入标准的72例卒中后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密闭信封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疾病常规治疗及相应护理,... 目的:观察卒中后偏瘫患者中医辨证循经护理干预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康复科符合纳入标准的72例卒中后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密闭信封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疾病常规治疗及相应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以中医辨证循经护理,两组均进行连续4周的干预,对比干预后两组疗效,疗效评价于干预前及干预4周后进行。结果:两组患者的上下肢运动功能评分、中医症状积分及生存质量量表评分在干预后相较于干预前均有提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中医症状积分、上下肢运动功能评分以及生存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辨证循经护理能有效改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中医症状、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偏瘫 中医辨证循经护理 运动功能
下载PDF
Seminar结合PBL教学法在中医类院校内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9
作者 柳星 卢会琴 +1 位作者 黄莉 尹刚 《安徽医专学报》 2022年第1期103-105,共3页
目的:观察Seminar(研讨式教学法)结合PBL教学法在中医类院校内科学教学中应用效果。方法:将某中医药大学2018级针灸推拿专业132名学生随机分为传统教学组、PBL教学组和Seminar结合PBL教学组,每组44人,授课内容均为西医内科学,传统教学... 目的:观察Seminar(研讨式教学法)结合PBL教学法在中医类院校内科学教学中应用效果。方法:将某中医药大学2018级针灸推拿专业132名学生随机分为传统教学组、PBL教学组和Seminar结合PBL教学组,每组44人,授课内容均为西医内科学,传统教学组采用教师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法,PBL教学组采用PBL教学法,Seminar结合PBL教学组采用Seminar+PBL教学法。以考试成绩及问卷反馈的形式评价教学效果。结果:与传统教学组和PBL教学组相比,Seminar结合PBL教学组学生在考试成绩、教学满意度、综合素质能力(自主学习动力、独立思考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沟通交流能力)方面均有显著提升(P<0.05)。结论:Seminar结合PBL教学法能够提升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能力,促进教学质量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MINAR PBL 中医类院校 内科学教学
下载PDF
城市三级中医院对口支援贫困县县级中医院的成效与建议 被引量:2
10
作者 柳星 卢会琴 +2 位作者 汪国振 王二争 韩为 《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第1期1-3,共3页
健康扶贫是国家扶贫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文通过分析某三级甲等中医院开展对口支援工作中的主要做法和取得的成效,梳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为医疗机构落实国家相关对口支援政策提供借鉴。总结发现,通过支援医院驻点帮扶人员精准帮扶,中... 健康扶贫是国家扶贫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文通过分析某三级甲等中医院开展对口支援工作中的主要做法和取得的成效,梳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为医疗机构落实国家相关对口支援政策提供借鉴。总结发现,通过支援医院驻点帮扶人员精准帮扶,中医适宜技术在基层得到推广,三新项目得到广泛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切实提升了受援医院的中医药服务水平和服务能力。但因地理原因、受援医院硬件条件及人员学历结构等客观因素限制,县级中医院科研能力的提升、双向转诊的落实、院内制剂的应用等难以实现。建议充分依托信息化优势,加大对现代化远程设备的投入使用,帮助基层培养中医药复合型人才,保障远程会诊的及时性,实现优势医疗资源的真正下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口支援 中医院 精准帮扶
下载PDF
二参真武汤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左心室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及对其心功能和神经内分泌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盛晟 程晓昱 程丹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4年第7期1452-1457,共6页
目的探究二参真武汤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左心室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with preserved ejection fraction,HFpEF)患者的疗效及对其心功能和神经内分泌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3年6月期间就诊于安徽省中西医结合... 目的探究二参真武汤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左心室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with preserved ejection fraction,HFpEF)患者的疗效及对其心功能和神经内分泌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3年6月期间就诊于安徽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心血管内科的HFpEF患者92例,依据简单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6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干预基础上口服美托洛尔,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二参真武汤,两组患者均治疗4周。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心功能[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s,LVEF)、左心室收缩末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systolic diameter,LVESD)、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diameter,LVEDD)、左心室等容舒张时间(Isovolumic relaxation time,IVRT)]、神经内分泌因子指标[醛固酮(Aldosterone,ALD)、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去甲肾上腺素(Noradrenaline,NE)]水平、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eutrophil gelatinase-associated lipocalin,NGAL)、生长分化因子-15(Growth differentiation factor-15,GDF-15)水平。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3.48%(43/46)明显高于对照组78.26%(36/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胸胁作痛、心悸、气短喘息、浮肿与唇甲青紫、面色晦暗、畏寒肢冷分值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LVEF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LVESD、LVEDD、IVRT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LVEF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LVESD、LVEDD、IVRT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ALD、AngⅡ、NE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神经内分泌因子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NGAL、GDF-15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血清NGAL、GDF-15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35%(2/46)与对照组8.70%(4/4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二参真武汤及美托洛尔治疗HFpEF,可缓解患者临床症状,调节ALD、AngⅡ、NE及NGAL、GDF-15水平,改善心功能,提升整体治疗效果,且具有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参真武汤 美托洛尔 左心室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 心功能 神经内分泌因子
下载PDF
基于“筋-经-骨”理念的李氏推拿疗法治疗伴小关节紊乱的颈型颈椎病临床观察 被引量:5
12
作者 占茂林 张宇 +5 位作者 吕子萌 栾国瑞 侯学鹏 姜超 叶盛 李业甫 《河北中医》 2024年第3期451-455,共5页
目的观察基于“筋-经-骨”理念的李氏推拿疗法治疗伴小关节紊乱的颈型颈椎病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伴小关节紊乱的颈型颈椎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35例予常规推拿治疗,治疗组35例予李氏推拿疗法治疗。2组均隔日治疗1次,治... 目的观察基于“筋-经-骨”理念的李氏推拿疗法治疗伴小关节紊乱的颈型颈椎病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伴小关节紊乱的颈型颈椎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35例予常规推拿治疗,治疗组35例予李氏推拿疗法治疗。2组均隔日治疗1次,治疗3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简化麦吉尔疼痛评分量表(SF-MPQ)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量表(NDI)评分、颈椎曲度、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结果2组治疗后SF-MPQ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疼痛分级指数(PRI)评分、现时疼痛程度(PPI)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疼痛VAS、PRI评分、PP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NDI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ND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2组颈椎曲度治疗前后比较及2组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PSQI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筋-经-骨”理念的李氏推拿疗法在减轻伴小关节紊乱的颈型颈椎病患者疼痛、改善颈椎功能障碍、改善睡眠质量方面优于常规推拿治疗,短期内对改善颈椎曲度无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推拿疗法
下载PDF
皮部引流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13
作者 张磊 陈卫华 +1 位作者 严康 张国庆 《山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5期535-538,共4页
目的:观察皮部引流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22年10月—2023年10月在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脑病三科就诊的确诊为LDH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皮部组和针刺组,每组30例。针刺组给予普通针刺治疗,皮部组给予皮部引... 目的:观察皮部引流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22年10月—2023年10月在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脑病三科就诊的确诊为LDH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皮部组和针刺组,每组30例。针刺组给予普通针刺治疗,皮部组给予皮部引流法治疗,采用刮痧疗法、刺血疗法联合“工”字形针刺法,2组均5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日本骨科协会腰椎功能障碍指数(JOA)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程度及腰椎功能,比较两组的总体疗效。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明显降低,JOA评分明显升高,且皮部组VAS评分降低程度和JOA评分升高程度均高于针刺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皮部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针刺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皮部引流法治疗LDH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皮部引流法 刮痧疗法 刺血疗法 “工”字形针刺
下载PDF
参苓白术散联合肠内营养改善危重症患者营养状态和预后的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曹健华 韦彪 史玉虎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9-122,共4页
目的分析参苓白术散联合肠内营养改善危重症患者营养状态和预后的研究。方法纳入2020年1月—2022年8月医院收治的危重症患者6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方法为随机数字表法。对照组给予标准肠内营养支持及安慰剂治疗,观察组给予标... 目的分析参苓白术散联合肠内营养改善危重症患者营养状态和预后的研究。方法纳入2020年1月—2022年8月医院收治的危重症患者6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方法为随机数字表法。对照组给予标准肠内营养支持及安慰剂治疗,观察组给予标准肠内营养支持及参苓白术散治疗,两组均治疗至转出重症加强护理病房。比较两组治疗情况,治疗前、治疗后营养状态、炎症反应指标、血液流变学及预后。结果观察组呼吸机带机时间、重症加强护理病房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肠内营养不耐受发生率低于对照组[3.33%(1/30)vs 26.67%(8/30),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血清血红蛋白(serum hemoglobin,HGB)、前白蛋白(prealbumin,PA)、白蛋白(albumin,ALB)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更高(P<0.05);两组全血白细胞总数(blood white blood cell count,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trophil percentage,NEU%),急性生理功能与慢性健康评分(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APACHEⅡ)得分,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水平,全血高切、低切黏度、血浆黏度均降低,且观察组更低(P<0.05)。结论参苓白术散可降低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的不耐受,改善患者营养状态,进而抑制机体炎症反应及血液黏度增加,促进患者康复,改善其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症 参苓白术散 肠内营养 营养状态 炎症反应 血液流变学
原文传递
扶阳益心方治疗气虚血瘀型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疗效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盛晟 李玲秀 +4 位作者 程丹 孔令洋 李凤 杜朝阳 程晓昱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8期200-204,共5页
目的探究扶阳益心方治疗气虚血瘀型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HFpEF)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安徽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心血管内科2020年1月—2022年12月间收治的68例气虚血瘀型HFpEF患者并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4例,给予常规西药治疗)与... 目的探究扶阳益心方治疗气虚血瘀型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HFpEF)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安徽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心血管内科2020年1月—2022年12月间收治的68例气虚血瘀型HFpEF患者并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4例,给予常规西药治疗)与观察组(34例,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扶阳益心方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及心功能疗效、中医证候积分、Lee氏心衰积分、运动耐量试验、超声心动图指标[舒张早期/晚期二尖瓣血流峰值(E/A)、左房容积指数(LAVI)及左室质量指数(LVMI)]。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为97.06%,高于对照组76.47%(P<0.05);治疗后两组均未见恶化者,观察组心功能总有效率为91.18%,高于对照组70.59%(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主症和次症积分及Lee氏心衰积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6 min步行距离分别为(336.47±41.95)m及(285.73±38.72)m,观察组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LAVI和LVMI均降低,E/A均升高,且观察组各心功能指标升高或降低的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扶阳益心方治疗气虚血瘀型HFpEF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中医证候,提高患者心功能和运动耐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 气虚血瘀型 扶阳益心方 临床疗效 中医证候积分
原文传递
长针透刺联合滞针提拉法治疗胃下垂1则 被引量:1
16
作者 郑紧紧 张媛媛 +3 位作者 李博 韦志强 郑艳平 张庆萍 《国医论坛》 2024年第4期63-64,共2页
张庆萍教授认为脾胃为气机升降之枢纽,全赖肝之疏泄条达,故胃下垂病位在胃,与脾肝关系密切。其病性多属虚实夹杂,与脾胃气虚、饮食不节、情志内伤、劳逸失当等有关。病机为气机升降失常,尤其是脾胃之升降与肝之疏泄,胃降浊则脾升清,枢... 张庆萍教授认为脾胃为气机升降之枢纽,全赖肝之疏泄条达,故胃下垂病位在胃,与脾肝关系密切。其病性多属虚实夹杂,与脾胃气虚、饮食不节、情志内伤、劳逸失当等有关。病机为气机升降失常,尤其是脾胃之升降与肝之疏泄,胃降浊则脾升清,枢机条达则全身气机调畅。治疗上针灸并用,以长针透刺,联合滞针提拉上、中、下三脘使气至病所;配以温针灸足三里、气海,温和灸百会,助阳益气固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提拉滞针法 胃下垂 长针透刺 医案医话
原文传递
杨永晖针刀联合神经触激术治疗膝骨关节炎经验 被引量:1
17
作者 栾国瑞 杨凯宁 +5 位作者 孟德鸿 卢梦雅 尚祥 丁双 卢曼 杨永晖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135-139,共5页
杨永晖教授诊治膝骨关节炎强调“筋骨并重”“杂合以治”,总结多种针刀治法的优缺点,基于膝关节稳定的生物力学特点,以改善髌股关节周围力学平衡为目的,提出运用“五点定位法”针刀治疗膝骨关节炎,并配合神经触激术,更好调整下肢力线,... 杨永晖教授诊治膝骨关节炎强调“筋骨并重”“杂合以治”,总结多种针刀治法的优缺点,基于膝关节稳定的生物力学特点,以改善髌股关节周围力学平衡为目的,提出运用“五点定位法”针刀治疗膝骨关节炎,并配合神经触激术,更好调整下肢力线,改善患者症状,临床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刀 膝骨关节炎 五点定位法 神经触激术 名医经验 杨永晖
下载PDF
罗哌卡因联合针刺下髎、长强穴治疗混合痔患者术后肛门坠胀及并发症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赵艳 魏大明 +1 位作者 戴红 杨永晖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6-178,共3页
目的探讨低浓度罗哌卡因与针刺下髎穴、长强穴用于混合痔术后对患者肛门坠胀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20年7月—2021年7月收治的混合痔患者16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低浓度罗哌卡因麻醉,观察者在此基础上针刺下髎穴和长强... 目的探讨低浓度罗哌卡因与针刺下髎穴、长强穴用于混合痔术后对患者肛门坠胀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20年7月—2021年7月收治的混合痔患者16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低浓度罗哌卡因麻醉,观察者在此基础上针刺下髎穴和长强穴,观察者术后两组患者症状消退时间、肛门坠胀程度、炎性因子和疼痛因子水平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疼痛、肛门坠胀及水肿消退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不同时间的肛门坠胀评分有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肛门坠胀评分较低(P<0.05),观察组肛门坠胀评分变化趋势有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7(IL-17)、P物质(SP)、5-羟色胺(5-HT)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混合痔患者低浓度罗哌卡因麻醉术后采用与针刺下髎穴、长强穴联合治疗能有效调节机体炎性因子和疼痛因子水平,缓解肛门坠胀,缩短症状消退时间,并有助于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痔 罗哌卡因 针刺治疗 肛门坠胀 长强穴 下髎穴
原文传递
2010-2022年非手术疗法治疗肩袖损伤研究文献可视化分析
19
作者 侯学鹏 吕子萌 +5 位作者 陶庄 占茂林 王晓增 姜超 叶盛 张宇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 2024年第3期89-95,共7页
目的探索非手术疗法治疗肩袖损伤的研究现状、研究趋势和研究热点,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2010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非手术疗法治疗肩袖损伤研究文献,使用CiteSpace5... 目的探索非手术疗法治疗肩袖损伤的研究现状、研究趋势和研究热点,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2010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非手术疗法治疗肩袖损伤研究文献,使用CiteSpace5.8.R3、VOSviewer1.6.18软件对作者、研究机构、关键词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273篇,涉及作者790位,高发文量作者以杨明煜为代表,发文量较高的研究机构为广州中医药大学、安徽中医药大学。纳入关键词281个,形成4个关键词聚类,聚类标签包括物理因子治疗、药物注射治疗、中医药治疗和康复治疗;突现关键词有高压氧疗法、小针刀、温针灸、ucla评分、富血小板血浆等。结论近13年,我国非手术疗法治疗肩袖损伤研究已由平稳发展期过渡到快速发展期;非手术疗法治疗肩袖损伤种类较多,中西医结合临床疗效显著;该领域研究热点主要为作用机制、激痛点理论、数据挖掘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袖损伤 非手术治疗 CiteSpace软件 VOSviewer软件 可视化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