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人本位视野下的认知行为干预在儿童良性癫痫伴中央颞区棘波患儿临床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1
作者 潘月瑢 孙靖 +2 位作者 桂中雪 余祖琳 方辉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35期181-184,193,共5页
目的 探究基于人本位视野下的认知行为干预在儿童良性癫痫伴中央颞区棘波(BECT)患儿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3月至2022年6月在安徽省儿童医院收治的77例BECT患儿作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8例)与观察... 目的 探究基于人本位视野下的认知行为干预在儿童良性癫痫伴中央颞区棘波(BECT)患儿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3月至2022年6月在安徽省儿童医院收治的77例BECT患儿作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8例)与观察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基于人本位视野下的认知行为干预,干预周期为2个月。干预后比较两组干预前后服药依从性、认知功能的差异。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儿依从性评分、认知功能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人本位视野下的认知行为干预有助于提高患儿服药依从性,改善患儿认知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本位视野 认知行为干预 良性癫痫 中央颞区棘波
下载PDF
儿童急性脑病伴双相发作及后期弥散降低的临床与影像学特点
2
作者 张美姣 林丽 +9 位作者 王文徽 李文辉 魏翠洁 谢涵 章清萍 吴晔 熊晖 周水珍 杨斌 包新华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989-994,共6页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脑病伴双相发作及后期弥散降低(AESD)的临床与影像学特点。方法病例系列研究,选择2021年10月至2023年7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安徽省儿童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和山西省儿童医院就诊的21例AESD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总...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脑病伴双相发作及后期弥散降低(AESD)的临床与影像学特点。方法病例系列研究,选择2021年10月至2023年7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安徽省儿童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和山西省儿童医院就诊的21例AESD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总结其临床资料包括影像学、实验室检查以及治疗情况和预后特点。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21例AESD患儿中男11例、女10例,起病年龄为2岁6月龄(1岁7月龄,3岁6月龄)。具有双相发作的典型病例18例,均为发热24 h内出现早期发作,其中16例为全面性发作、2例为局灶性发作,7例达惊厥持续状态。仅有双相中的晚期发作的非典型病例3例。21例患儿的晚期发作出现在病程的第3~9天,其中12例为局灶性发作、6例为全面性发作、3例有局灶和全面性两种发作形式。21例患儿在病程第3~11天头颅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上均可见皮层下白质弥散受限,即“亮树征”。19例患儿在病程第12天至3个月存在额、顶、枕叶为主的弥漫性脑萎缩。20例患儿曾被误诊为自身免疫性脑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热性惊厥、可逆性后头部脑病综合征、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和偏侧惊厥-偏瘫-癫痫综合征。21例患儿均予糖皮质激素冲击及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效果欠佳。至2023年7月,在访18例患儿中17例遗留不同程度的神经系统后遗症,其中11例存在脑病后癫痫;1例恢复正常。结论AESD以双相发作及影像学“亮树征”为特点,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免疫治疗无肯定疗效。神经系统后遗症发生率高,病死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急性脑病 急性脑病伴双相发作及后期弥散降低 亮树征
原文传递
改良外周静脉留置针敷贴揭除方法
3
作者 王晓雪 潘月瑢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6期0211-0213,共3页
在我科现有揭除外周静脉留置针敷贴方法基础上,改良一种护理方法,降低在揭除外周静脉留置针敷贴过程疼痛感,保护揭除敷贴过程中皮肤,降低发生医用黏胶相关性皮肤损伤率。方法:选择2021年9月至12月在我科行外周静脉留置针穿刺≥2次的患... 在我科现有揭除外周静脉留置针敷贴方法基础上,改良一种护理方法,降低在揭除外周静脉留置针敷贴过程疼痛感,保护揭除敷贴过程中皮肤,降低发生医用黏胶相关性皮肤损伤率。方法:选择2021年9月至12月在我科行外周静脉留置针穿刺≥2次的患儿60例,通过改良外周静脉留置针敷贴揭除方法,对比改良前后患儿祛除敷贴过程中疼痛感及医用黏胶相关性皮肤损伤率的差异。结果:改良前祛除敷贴疼痛评分4.89±0.38,改良后祛除敷贴疼痛评分3. 9±0.31,明显低于改良前(P<0.001);改良前祛除敷贴医用黏胶相关性皮肤损伤率为16.7%,改良后祛除敷贴医用黏胶相关性皮肤损伤率为5%,明显低于改良前(P<0.05)。结论:通过改良祛除敷贴护理方法明显降低了揭除外周静脉留置针敷贴疼痛感,减少医用黏胶相关性皮肤损伤率,值得在儿科临床实践中推广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留置针敷贴 揭除方法 疼痛 医用黏胶相关性皮肤损伤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