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剖宫产子宫下段切口不同缝合方法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17
1
作者 张林 张曦 朱祥胜 《安徽医学》 2014年第3期364-365,共2页
目的比较剖宫产术中子宫切口不同缝合方法,探讨其对子宫复旧及子宫切口愈合的影响,为临床如何避免子宫复旧不良及子宫切口愈合不良提供依据。方法根据子宫切口缝合的方法,将随机抽取的100例行剖宫产的孕妇均分成两组,A组采用全层连续锁... 目的比较剖宫产术中子宫切口不同缝合方法,探讨其对子宫复旧及子宫切口愈合的影响,为临床如何避免子宫复旧不良及子宫切口愈合不良提供依据。方法根据子宫切口缝合的方法,将随机抽取的100例行剖宫产的孕妇均分成两组,A组采用全层连续锁边缝合法,B组采用双层连续缝合法,比较分析不同缝合方法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切口愈合等指标。结果 B组孕妇术中出血,手术时间,切口愈合及缝线吸收上要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孕妇体温、血常规异常及子宫复旧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切口全层连续锁边缝合法具有操作简单,手术缝合时间短,组织缝合层次少,缝合后对合平整、瘢痕组织少,血运良好并可恢复原解剖结构,利于子宫切口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术 子宫切口缝合 对比分析
下载PDF
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的血清作用下NK细胞对血管内皮细胞分泌内皮素-1及前列环素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魏军 李雪岭 +2 位作者 尹盛婷 杨帆 郑泽华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1期2592-2595,共4页
目的研究在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的血清作用下,N K细胞对血管内皮细胞分泌内皮素-1(ET-1)及前列环素的影响。方法重度子痫前期组、正常妊娠组各18例,采用1:1配比的病历对照研究。用20%重度子痫前期及正常妊娠妇女的血清孵育N K细胞,加入脐... 目的研究在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的血清作用下,N K细胞对血管内皮细胞分泌内皮素-1(ET-1)及前列环素的影响。方法重度子痫前期组、正常妊娠组各18例,采用1:1配比的病历对照研究。用20%重度子痫前期及正常妊娠妇女的血清孵育N K细胞,加入脐带血管内皮细胞(H U VEC)培养体系中培养24 h。采用放射免疫方法检测N K细胞与H U VEC培养上清液中ET-1及前列环素的稳定代谢产物6-keto-PG F1α的水平。结果重度子痫前期组血管内皮细胞分泌ET-1的水平为(40.35±8.94)pg/m L,与正常妊娠组(33.06±7.88)pg/m L相比显著增高(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重度子痫前期组血管内皮细胞分泌6-ke-to-PG F1α的水平为(527.23±102.59)pg/m L,与正常妊娠组(629.64±114.45)pg/m L相比显著降低(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的血清作用下,N K细胞导致血管内皮细胞分泌血管收缩因子内皮素-1增多,分泌血管舒张因子前列环素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痫前期 NK细胞 内皮细胞 内皮素-1 前列环素
下载PDF
保留子宫动脉上行支子宫楔形切除术在临床的应用 被引量:7
3
作者 张曦 汪艳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2005年第4期245-247,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保留子宫动脉上行支子宫楔形切除术治疗子宫良性病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30例子宫良性病变需子宫切除者进行保留子宫动脉上行支的子宫楔形切除术,分别测定手术前后血清性激素水平、双侧子宫血流参数及子宫大小(研究组... 目的探讨应用保留子宫动脉上行支子宫楔形切除术治疗子宫良性病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30例子宫良性病变需子宫切除者进行保留子宫动脉上行支的子宫楔形切除术,分别测定手术前后血清性激素水平、双侧子宫血流参数及子宫大小(研究组)。选同期行单纯肌瘤挖除术25例(对照组1)、全子宫切除术30例(对照组2),比较三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病率与对照组有无差异。结果研究组术后月经量明显减少,子宫小于正常,双侧子宫血流速度降低,手术前后血清性激素水平无明显改变,提示子宫肌瘤引起的子宫血流动力学改变有所恢复。此术式对卵巢功能无影响;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病率与对照组无差异。结论保留子宫动脉上行支的子宫楔形切除术是治疗子宫肌瘤等良性病变可供选择的好的保守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肿瘤 子宫肌瘤 超声检查 性激素类 支子宫楔形切除术
下载PDF
宫颈癌术前介入化疗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慈靖 戴家应 《安徽医药》 CAS 2006年第6期442-443,共2页
目的评价宫颈癌术前介入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22例Ⅰa~Ⅱb期宫颈癌患者术前分别行1次选择性动脉灌注化疗及栓塞,并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 全部病灶获得手术切除.介入治疗前后宫颈直径分别为4.0~6.0 cm(5.30±0.63)和3.0~5.0 cm... 目的评价宫颈癌术前介入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22例Ⅰa~Ⅱb期宫颈癌患者术前分别行1次选择性动脉灌注化疗及栓塞,并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 全部病灶获得手术切除.介入治疗前后宫颈直径分别为4.0~6.0 cm(5.30±0.63)和3.0~5.0 cm(4.10±0.52),两者比较有显著意义(t=2.55, P<0.05),且质地变软.术中宫旁组织手术容易剥离,出血少,手术时间缩短.术后病理检查各断端均未见癌细胞.结论 术前介入治疗可以作为宫颈癌综合治疗的一种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动脉灌注化疗及栓塞
下载PDF
晚期上皮性卵巢癌腹膜后淋巴结清扫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3
5
作者 许冬娣 汪艳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3年第9期156-158,共3页
目的评价腹膜后淋巴结清扫对晚期上皮性卵巢癌预后的影响。方法将67例晚期上皮性卵巢癌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32例及对照组35例。研究组行卵巢肿瘤细胞减灭术+术后规范化疗,对照组行卵巢肿瘤细胞减灭术+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术后规范化疗,对... 目的评价腹膜后淋巴结清扫对晚期上皮性卵巢癌预后的影响。方法将67例晚期上皮性卵巢癌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32例及对照组35例。研究组行卵巢肿瘤细胞减灭术+术后规范化疗,对照组行卵巢肿瘤细胞减灭术+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术后规范化疗,对比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病率及术后1、3、5年生存率的差异。结果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病率均显著小于对照组。2组1、3、5年生存率均无显著差异;而2组术后残留癌灶<1.0 cm的患者3、5年生存率均显著高于同组残留癌灶≥1.0 cm的患者。结论理想的肿瘤减灭术是影响晚期上皮性卵巢癌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而腹膜后淋巴结清扫不能提高晚期上皮性卵巢癌的生存率,反而使围手术期的并发症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上皮性卵巢癌 腹膜后淋巴结清扫 术后残留癌灶 生存率
下载PDF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胎盘组织中瘦素mRNA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5
6
作者 李志芳 张曦 《安徽医学》 2017年第1期38-41,共4页
目的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患者胎盘组织瘦素mRNA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Q-PCR)法检测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安庆市立医院收治的30例ICP孕妇和12例正常妊娠孕妇胎盘瘦素mRNA表达水平,其中ICP患者按不同临... 目的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患者胎盘组织瘦素mRNA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Q-PCR)法检测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安庆市立医院收治的30例ICP孕妇和12例正常妊娠孕妇胎盘瘦素mRNA表达水平,其中ICP患者按不同临床分度、不同孕周分类。结果 1瘦素mRNA在42例胎盘组织中均有表达;215例轻度ICP组瘦素mRNA水平(0.220 6±0.170 1)U/μL、15例重度ICP组(0.176 9±0.147 0)U/μL及12例正常妊娠组的瘦素mRNA水平(0.154 5±0.177 3)U/μL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13例ICP足月产组瘦素mRNA水平(0.285 5±0.173 4)U/μL、17例ICP早产组为(0.132 5±0.108 7)U/μL、正常妊娠组为(0.154 5±0.177 3)U/μL,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121,P=0.024),但两两比较,ICP早产组与正常妊娠组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瘦素在足月产ICP患者中呈高表达趋势,缺氧可能是主要原因,胎盘组织中瘦素mRNA表达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胎盘功能,可能参与ICP发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瘦素mRNA 胎盘组织
下载PDF
输卵管妊娠与潜伏结核感染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张林 祝茹 +2 位作者 高传龙 何静 彭钧 《河北医药》 CAS 2023年第9期1356-1358,1362,共4页
目的探讨输卵管妊娠与潜伏结核感染(latent tuberculosis infection,LTBI)的相关性以及LTBT对再次妊娠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因首次输卵管妊娠行患侧输卵管切除的患者153例为研究组,选取同期因妇科疾病行输卵管切除患者... 目的探讨输卵管妊娠与潜伏结核感染(latent tuberculosis infection,LTBI)的相关性以及LTBT对再次妊娠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因首次输卵管妊娠行患侧输卵管切除的患者153例为研究组,选取同期因妇科疾病行输卵管切除患者145例为对照组,对比2组输卵管LTBT的发生率。再将研究组根据是否为潜伏结核感染分为A、B组:A组为LTBT组;B组为非LTBT组。随访A、B组患者术后月经、输卵管造影情况以及再次妊娠结局。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输卵管LTBT的发生率略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比较,A组的月经及输卵管造影中子宫异常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输卵管造影中输卵管异常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再次妊娠率低且再次输卵管妊娠的发生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文未得出输卵管妊娠与结核杆菌呈正相关,可能与研究的样本量小,结核菌检出率低有关,但LTBI可造成患者输卵管异常,再次妊娠率低,再次异位妊娠率高,对LTBI患者需积极抗结核治疗,更好的保护女性生育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卵管妊娠 结核杆菌 潜伏性感染
下载PDF
重度子前期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颗粒酶B mRNA的表达及意义
8
作者 魏军 李雪玲 +1 位作者 孙羽 郑泽华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77-278,共2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单个核细胞颗粒酶B(GzmB)mRNA在重度子前期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07年12月—2009年6月就诊于我院产科的重度子前期患者32例(子前期组),正常孕妇32例(对照组)。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检测其外周血单个核... 目的:探讨外周血单个核细胞颗粒酶B(GzmB)mRNA在重度子前期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07年12月—2009年6月就诊于我院产科的重度子前期患者32例(子前期组),正常孕妇32例(对照组)。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检测其外周血单个核细胞GzmB mRNA的表达,并与平均动脉压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子前期组GzmB mRNA相对表达强度为1.297±0.239,高于对照组的0.792±0.2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重度子前期孕妇外周血中单个核细胞GzmB mRNA表达水平与平均动脉压呈正相关(r=0.693,P<0.01)。结论:GzmB可能参与了重度子前期的发病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 颗粒酶类 RNA 信使 内皮 血管
下载PDF
米索前列醇预防剖宫产后出血的临床观察
9
作者 张曦 佛玮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1年第1期81-81,共1页
关键词 米索前列醇 剖宫产术 产后出血 预防 控制
下载PDF
4081例住院孕妇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发病率及分布特征 被引量:22
10
作者 李意杰 刘海燕 +4 位作者 韩文晖 胡安群 汪艳 熊海燕 郑英杰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90-495,共6页
目的调查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ICP)的发病及分布情况,描述ICP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选择安徽省安庆市立医院为研究现场,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3月到安庆市立医院初次就诊并住院分娩的所有孕妇的... 目的调查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ICP)的发病及分布情况,描述ICP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选择安徽省安庆市立医院为研究现场,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3月到安庆市立医院初次就诊并住院分娩的所有孕妇的临床资料。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组成队列,计算住院孕妇的ICP发病率;根据ICP的人群分布、空间分布、时间分布特征分别进行分组和比较,对结果进行统计学描述。结果最终共有4 081例孕妇纳入研究,ICP发病率为8.55%。其分布特征表现为:入院孕周在34~37周、文化程度在初中及以下、携带HBV的孕妇ICP发病率较高,分别为18.40%、11.35%和12.80%;居住地在安徽省池州市的孕妇ICP发病率较高,为14.83%。结论妊娠晚期、受教育程度较低、携带HBV的孕妇发病率高,需引起注意,加强监测,并进行进一步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发病率 分布特征
下载PDF
重度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与胎儿生长受限的关系
11
作者 韩文晖 《中国临床医学》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75-376,共2页
目的:探讨重度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ICP)与胎儿生长受限(FGR)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重度ICP患者(ICP组)与对照组妊娠结局、新生儿体重、FGR发生率及ICP新生儿体重与胆汁酸、肝功能的关系。结果:ICP组早产、羊水粪染、Apgar评分<... 目的:探讨重度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ICP)与胎儿生长受限(FGR)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重度ICP患者(ICP组)与对照组妊娠结局、新生儿体重、FGR发生率及ICP新生儿体重与胆汁酸、肝功能的关系。结果:ICP组早产、羊水粪染、Apgar评分<7分(1 min)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CP组新生儿平均体重为(3029.1±-1042.5)g,FGR的发生率为6.3%,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元线性回归分析,ICP组新生儿体重与胆汁酸、肝功能无明显线性关系。结论:ICP与胎儿生长受限之间无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并发症 肝内胆汁淤积 胎儿生长受限
下载PDF
妊娠合并隐匿性或显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对早产发生率的影响 被引量:6
12
作者 卜一畅 刘海燕 +6 位作者 孔德川 熊海燕 汪艳 胡安群 赵耐青 陆一涵 郑英杰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79-783,共5页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隐匿性或显性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对早产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设计,以2012年6月1日至2013年3月15日间安庆市立医院所有住院分娩的孕妇为研究对象,纳入妊娠结局为单胎活产的孕妇,...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隐匿性或显性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对早产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设计,以2012年6月1日至2013年3月15日间安庆市立医院所有住院分娩的孕妇为研究对象,纳入妊娠结局为单胎活产的孕妇,收集其血清并进行HBV表面抗原和HBV S基因片段的检测,并通过医院电子病历系统收集孕妇人口学信息等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统计方法分析妊娠合并隐匿性和显性HBV感染对早产发生率的影响。结果孕妇早产发生率为21.00%(189/900);其中隐匿性HBV感染组、显性HBV感染组和非HBV感染组孕妇在人口学特征方面相似可比,其早产发生率分别为20.51%(16/78)、20.00%(14/70)、21.14%(159/752)。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未发现早产发生率与HBV感染相关,以非HBV感染组为参照,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发现显性HBV感染、隐匿性HBV感染与早产间调整后相对危险度(adjusted risk ratio,RRa)分别为1.03(0.81,1.32)和0.99(0.78,1.25);以同样参照,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发现孕周与HBV感染状况的回归系数β为0.09(-0.14,0.31)。结论妊娠合并隐匿性或显性HBV感染与早产的发生率无明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OBI) 显性乙型肝炎病毒(HBv) 孕妇 早产
下载PDF
前置胎盘孕妇产前出血影响因素及与妊娠结局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夏冉 李志芳 李青 《河北医药》 CAS 2022年第11期1642-1645,共4页
目的探讨前置胎盘孕妇产前出血影响因素及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1年1月住院分娩的前置胎盘孕妇的资料,根据有无出现产前出血将孕妇分为出血组及无出血组,分析前置胎盘孕妇产前出血的影响因素;随访孕妇妊娠结局... 目的探讨前置胎盘孕妇产前出血影响因素及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1年1月住院分娩的前置胎盘孕妇的资料,根据有无出现产前出血将孕妇分为出血组及无出血组,分析前置胎盘孕妇产前出血的影响因素;随访孕妇妊娠结局,分析产前出血与妊娠结局的关系。结果(1)宫腔操作次数、胎盘位置、前置胎盘类型及宫颈管长度、胎盘边缘厚度、胎盘边缘无回声区等超声指标与产前出血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示,中央型前置胎盘、前壁胎盘是产前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宫颈管长度小、胎盘边缘厚度大是产前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2)出血组及非出血组产后出血、子宫切除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组新生儿体重、Apgar评分低于无出血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高于无出血组(P<0.05)。(3)以新生儿体重、Apgar评分、新生儿窒息分别作为因变量,以临床资料作为自变量,在校正其他因素后,产前出血是前置胎盘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前置胎盘孕妇产前反复出血、大出血发生率较高,在临床中要积极做好产前出血风险的评估,提高围生儿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置胎盘 孕妇 产前出血 妊娠结局
下载PDF
红细胞压积及白蛋白指标评估子痫前期治疗效果的应用价值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程敏 李青 李志芳 《河北医药》 CAS 2022年第8期1221-1223,共3页
目的研究硝苯地平联合硫酸镁治疗妊娠期高血压患者时红细胞(HCT)及白蛋白(ALB)指标的变化。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子痫前期患者80例,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单纯采用硫酸镁治疗,研究组采用硝苯地平联合硫酸... 目的研究硝苯地平联合硫酸镁治疗妊娠期高血压患者时红细胞(HCT)及白蛋白(ALB)指标的变化。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子痫前期患者80例,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单纯采用硫酸镁治疗,研究组采用硝苯地平联合硫酸镁治疗。2组均治疗10 d,并随访至分娩。比较2组治疗前后HCT值、ALB值及其两者差值(HCT-ALB);观察2组治疗前后舒张压(DBP)、收缩压(SBP)变化,对比2组妊娠不良结局发生率。结果治疗后研究组HCT低于对照组,ALB高于对照组,HCT-ALB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SBP、DBP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产后出血、胎儿宫内窘迫、胎儿生长受限、早产等不良结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能降低HCT-ALB的差值,改善预后;HCT-ALB可以应用于子痫前期疗效的评估,对指导临床用药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压积 白蛋白 红细胞压积与白蛋白差值 子痫前期
下载PDF
妊娠合并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CHB)对新生儿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孔德川 刘海燕 +6 位作者 卜一畅 汪艳 胡安群 韩文晖 赵耐青 陆一涵 郑英杰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98-303,共6页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chronic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CHB)对新生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设计.纳入201 2年6月1日至2013年3月15日在安徽省安庆市立医院住院分娩的孕妇为研究对象,收集血清标本并...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chronic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CHB)对新生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设计.纳入201 2年6月1日至2013年3月15日在安徽省安庆市立医院住院分娩的孕妇为研究对象,收集血清标本并进行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Ag)的酶联免疫吸附法筛检并经电化学发光法确证.通过医院电子病历系统收集孕妇人口学信息和新生儿的生长发育指标,并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方法分析妊娠合并CHB与新生儿生长发育指标的关系。结果在1 159例孕产妇巾,单胎活产为1 028例,其中妊娠合并CHB组与非CHB组分别为72例和956例,两组在人口学特征方面相似可比,两组的体质指数、孕次、产次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均显示两组间在胎龄、孕周、新生儿身长、出生体重、Apgar评分、性别及剖宫产比例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本研究并未发现妊娠合并CHB影响新生儿的生长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CHB) 妊娠 妊娠结局 新生儿 出生体重 早产
下载PDF
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43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雪梅 汪艳 《河北医学》 CAS 2010年第3期304-307,共4页
目的:探讨双极电凝钳、杯状举宫器在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中的技术要点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09年1月至2009年7月,使用双极电凝钳、杯状举宫器完成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43例,包括子宫肌瘤25例,子宫腺肌病8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6例,... 目的:探讨双极电凝钳、杯状举宫器在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中的技术要点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09年1月至2009年7月,使用双极电凝钳、杯状举宫器完成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43例,包括子宫肌瘤25例,子宫腺肌病8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6例,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4例。使用双极电凝钳完成全子宫切除,沿杯状举宫器穹隆杯上缘切开阴道前壁并沿宫颈环形切断阴道壁,完整切除子宫颈。结果:43例均成功完成,无中转开腹手术。手术时间100~195 min,平均120 min。术中出血量50~600 ml,平均150 ml。术中无阴道残端出血及输尿管、膀胱、直肠损伤。术后住院4~8 d,平均6.2d。结论:使用双极电凝钳、杯状举宫器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且操作简捷,有利于腹腔镜子宫切除术的普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子宫切除术 双极电凝钳 杯状举宫器
下载PDF
孕妇HBsAg携带状态与产后首次喂养行为选择的关系 被引量:1
17
作者 郑东鸣 罗业飞 +8 位作者 刘海燕 熊海燕 韩文晖 汪艳 胡安群 王岳 黄玥 李意杰 郑英杰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28-332,共5页
目的探讨孕妇乙肝感染对产后首次喂养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招募2014年1月1日至2015年1月31日到安庆市立医院就诊的住院孕妇,通过调查问卷及医院住院孕妇电子病历信息系统收集孕妇的基本信息,收集血清进行乙肝表面抗原(HBV su... 目的探讨孕妇乙肝感染对产后首次喂养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招募2014年1月1日至2015年1月31日到安庆市立医院就诊的住院孕妇,通过调查问卷及医院住院孕妇电子病历信息系统收集孕妇的基本信息,收集血清进行乙肝表面抗原(HBV surface antigen,HBsAg)检测,产后1周时电话随访活产分娩孕妇,获取首次喂养行为信息,并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统计方法分析乙肝感染与首次喂养行为的关联。结果共纳入1 826名孕妇。安庆市孕妇人群产后首次喂养以纯母乳方式为主(77.7%,1418/1826);HBeAg(+)/HBsAg(+)、HBeAg(-)/HBsAg(+)及HBsAg(-)3组孕妇产后首次喂养选择纯母乳方式的比例分别为70.8%(17/24),75.8%(91/120)和77.9%(1310/168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安庆市孕妇人群分娩后首次喂养方式中,母乳喂养比例较高,未发现HBV的携带状态影响孕妇产后首次喂养行为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感染 母乳喂养 孕妇
下载PDF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92例妊娠结局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曹立 佛伟 《安徽医药》 CAS 2004年第6期436-438,共3页
目的 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ICP)对母儿的危害。方法 将 2 0 0 1年 1月~ 2 0 0 2年 12月在本院分娩诊断为ICP92例为观察组 ,同期在本院分娩 15 95例为对照组 ,两组在早产、胎儿窘迫、围产儿死亡、新生儿并发症及产妇产后出血、... 目的 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ICP)对母儿的危害。方法 将 2 0 0 1年 1月~ 2 0 0 2年 12月在本院分娩诊断为ICP92例为观察组 ,同期在本院分娩 15 95例为对照组 ,两组在早产、胎儿窘迫、围产儿死亡、新生儿并发症及产妇产后出血、难产方面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观察组早产 2 0 6 5 % ,胎儿窘迫 34 75 % ,围产儿死亡 4 35 % ,新生儿并发症 14 92 %。而对照组早产 5 2 7% ,胎儿窘迫 4 95 % ,围产儿死亡 0 88% ,新生儿并发症 1 2 5 %。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P <0 0 1) ,观察组产妇产后出血 (2 80± 34 5 1)ml,总难产率 6 5 2 1% ,对照组出血 (2 10± 36 78)ml,总难产率 5 2 6 % ,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 (P <0 0 5 )。结论 ICP是产科严重并发症之一 ,它可导致早产、胎儿窘迫、围产儿死亡、新生儿并发症及产后出血和增加难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围产儿 产后出血 难产
下载PDF
宫颈癌患者心理弹性水平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4
19
作者 江菊琴 刘芸 +2 位作者 王媛 刘美玲 查雅琦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2年第6期72-75,共4页
目的探讨宫颈癌患者心理弹性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7年7月至2020年12月安徽省安庆市立医院收治的114例宫颈癌患者,出院前均采用一般心理弹性量表(CD-RISC)评估其心理弹性水平。设计基线资料调查表,询问并填写患者资料,比较不同... 目的探讨宫颈癌患者心理弹性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7年7月至2020年12月安徽省安庆市立医院收治的114例宫颈癌患者,出院前均采用一般心理弹性量表(CD-RISC)评估其心理弹性水平。设计基线资料调查表,询问并填写患者资料,比较不同基线资料患者心理弹性水平,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其心理弹性水平的影响因素。结果本研究共发放CD-RISC、基线资料调查表、华西心情指数(HEI)、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各114份,均全部回收,有效回收率均为100%。114例宫颈癌患者CD-RISC评分为(54.18±7.80)分。不同受教育程度、居住地、HEI及PSSS评分患者CD-RISC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受教育程度(X_(1))、居住地(X_(2))、HEI(X_(3))、PSSS评分(X_(4))均为CD-RISC评分的影响因素(P<0.05),得到多元线性回归方程:Y=62.247-4.548X_(1)-2.816X_(2)-3.192X_(3)-4.096X_(4)(F=7.774,R^(2)=0.222,调整后R^(2)=0.193,P<0.05)。结论宫颈癌患者心理弹性水平的影响因素可能有受教育程度、居住地、HEI及PSSS评分的影响,临床可据此实施针对性干预措施,以提升患者心理弹性水平,促进患者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心理弹性 受教育程度 居住地 社会支持
下载PDF
甲硝唑和洁尔阴治疗宫颈炎疗效探讨
20
作者 朱慧芬 方桂莲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7年第4期407-408,共2页
甲硝唑和洁尔阴治疗宫颈炎疗效探讨朱慧芬1方桂莲2作者单位:1安徽省安庆市立医院妇产科2460032安徽省潜山县梅城镇医院246300宫颈炎发病率高,且和子宫颈癌的发生有一定关系。因此积极治疗慢性宫颈炎有重大意义。我院... 甲硝唑和洁尔阴治疗宫颈炎疗效探讨朱慧芬1方桂莲2作者单位:1安徽省安庆市立医院妇产科2460032安徽省潜山县梅城镇医院246300宫颈炎发病率高,且和子宫颈癌的发生有一定关系。因此积极治疗慢性宫颈炎有重大意义。我院妇科门诊自1994年~1996年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炎 甲硝唑 洁尔阴 中西医结合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