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教育信息化的理念与安徽实证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汪开寿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2期117-121,共5页
国际数字化浪潮引发了国际教育信息化的快速发展;教育信息化带来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以及教育内容和评价制度的变革;教育信息化能够促进终身教育体系构建;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和谋划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提出"数字安徽"背景下... 国际数字化浪潮引发了国际教育信息化的快速发展;教育信息化带来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以及教育内容和评价制度的变革;教育信息化能够促进终身教育体系构建;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和谋划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提出"数字安徽"背景下安徽教育信息化发展目标建议和安徽教育信息化实施战略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信息化 理念 数字安徽 实证
下载PDF
数字中国背景下省域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模式研究
2
作者 杨伟平 张锐 胡超 《中国教育信息化》 2024年第12期25-32,共8页
数字中国背景下的省域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与应用,是建设教育强国、推进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的重要支撑,也是区域数字政府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安徽省为例,通过文献调研和实践研究,分析省域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中存在的信息系统... 数字中国背景下的省域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与应用,是建设教育强国、推进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的重要支撑,也是区域数字政府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安徽省为例,通过文献调研和实践研究,分析省域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中存在的信息系统分散、无统一身份认证、数据多头采集、数据融合度低等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基于数字中国建设部署,结合数字安徽建设的主要做法,分别从工作推进模式、技术集成模式、数据标准化模式、数据应用模式等方面,提出省域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模式建议。工作推进模式上需加强顶层设计,主动融入数字中国建设;技术集成模式上开展统一身份认证,提升信息系统集约管理能力;数据标准化模式上建立完善数据标准规范,加强数据全生命周期管理;数据应用模式上开展数据汇聚治理,支持教育创新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中国 教育管理 教育管理信息化 教育数据 系统建设模式
下载PDF
安徽省出台教育电子政务工作要点
3
作者 王海燕 《教育信息化》 CSSCI 2006年第7期80-80,共1页
根据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和安徽省教育厅电子政务实施意见总体要求,为了突出近期教育电子政务应用工作重点。进一步明确2006年度教育电子政务建设任务,特制定2006年安徽省教育电子政务工作要点如下:
关键词 电子政务工作 安徽省 教育电子政务建设 出台 总体要求 省教育厅 文件精神 教育部
下载PDF
美国高等教育捐赠与我国的政策建议 被引量:29
4
作者 汪开寿 唐祥来 《比较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31-35,共5页
美国高等教育捐赠事业发展的主要特征:捐赠收入规模大、受捐学校范围广、捐赠形式多样、捐赠管理制度化和公共政策的捐赠导向。制约教育捐赠的因素包括物质财富、税收政策、慈善捐赠的经营理念和捐赠文化等。发展我国教育捐赠事业应注重... 美国高等教育捐赠事业发展的主要特征:捐赠收入规模大、受捐学校范围广、捐赠形式多样、捐赠管理制度化和公共政策的捐赠导向。制约教育捐赠的因素包括物质财富、税收政策、慈善捐赠的经营理念和捐赠文化等。发展我国教育捐赠事业应注重:政府制定捐赠税收优惠政策,学校加强捐赠筹资的组织、制度建设,并加大对捐赠筹资的投入,实行成本——收益核算制度,拓展捐赠市场。同时,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教育捐赠文化氛围,促进捐赠事业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高等教育 政策建议 教育捐赠 中国 比较教育 捐赠形式 经营理念 制度建设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高等教育产品属性及其资源配置改革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汪开寿 《教育与现代化》 CSSCI 2008年第3期14-18,共5页
教育是纯公共产品的理念导致教育由政府垄断供给,而财政不足必然出现教育供求资源配置失衡。为改变这一现状,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应走市场化改革模式,多渠道分担高等教育成本,培育并完善竞争性高等教育市场,大力发展民办高等教育,改革... 教育是纯公共产品的理念导致教育由政府垄断供给,而财政不足必然出现教育供求资源配置失衡。为改变这一现状,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应走市场化改革模式,多渠道分担高等教育成本,培育并完善竞争性高等教育市场,大力发展民办高等教育,改革高等教育管理体制,调整教育财政支出结构,在高等教育领域建立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之间的伙伴关系模式,从而提高高等教育资源的运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教育资源 配置对策
下载PDF
邓小平爱国主义教育思想及其当代意义——学习“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一点体会 被引量:1
6
作者 汪开寿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4期57-59,135,共4页
在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中,要坚持用邓小平爱国主义教育思想加强对青年学生爱国主义教育。邓小平爱国主义教育思想基本内核包括:"中国人民有自己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本质是统一的;要用中国的历史教育... 在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中,要坚持用邓小平爱国主义教育思想加强对青年学生爱国主义教育。邓小平爱国主义教育思想基本内核包括:"中国人民有自己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本质是统一的;要用中国的历史教育青年。学习邓小平爱国主义教育思想,要结合学习贯彻胡锦涛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论述,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际行动践行爱国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 爱国主义教育 社会主义荣辱观 当代意义
下载PDF
现代远程教育建设与管理战略研究
7
作者 汪开寿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4期131-133,139,共4页
现代远程教育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安徽省实施现代远程教育的几个突破口包括:学历教育、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教师资格证书课程辅导、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等。
关键词 现代远程教育 教学方法 教育资源 学历教育 教育经费
下载PDF
高校体育网络教学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被引量:54
8
作者 汪开寿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21-124,共4页
高校体育网络教学取得初步成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针对高校体育网络教学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如下对策:体育院系要加强领导,营造体育网络教学环境,抓好教师培训;高校体育教师要转变教育理念,提高网络技术水平;建设丰富的高校体育... 高校体育网络教学取得初步成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针对高校体育网络教学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如下对策:体育院系要加强领导,营造体育网络教学环境,抓好教师培训;高校体育教师要转变教育理念,提高网络技术水平;建设丰富的高校体育网络教学资源;利用网站,加强体育网络教学互动环节;创新高校体育网络教学评价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教学 体育 现状 对策 精品课程 评价
下载PDF
老舍话剧的文化学透视 被引量:2
9
作者 汪开寿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49-54,共6页
对老舍剧作的文化学意义的考察较为薄弱。在老舍的抗战剧作中 ,政治与文化相沟连 ,把笔触探入民族文化的深层结构 ,把民族痼疾放到抗日战争这个民族存亡的紧急关头加以暴露 ,大大增强了批判的深度和力度。老舍解放后的大部分剧作 ,更多... 对老舍剧作的文化学意义的考察较为薄弱。在老舍的抗战剧作中 ,政治与文化相沟连 ,把笔触探入民族文化的深层结构 ,把民族痼疾放到抗日战争这个民族存亡的紧急关头加以暴露 ,大大增强了批判的深度和力度。老舍解放后的大部分剧作 ,更多地从政治角度去思考 ,文化意识相对薄弱。《茶馆》实现了政治意识与文化意识水乳交融的溶合 ,它把“埋葬三个旧时代”的政治主题同“改造国民性”的文化主题交织在短短的三幕戏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舍话剧 文化意识 文化意蕴
下载PDF
以创新精神加强高校网站建设与管理对策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汪开寿 《中国教育信息化(高教职教)》 CSSCI 2008年第7期17-19,共3页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当前高校网络安全、校园BBS论坛和大学生上网等遇到了一些新的问题,必须以创新精神加强高校网站建设与管理。对策如下:高校网站必须发挥正确的舆论导向作用,为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服务;高校网站要依法建设...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当前高校网络安全、校园BBS论坛和大学生上网等遇到了一些新的问题,必须以创新精神加强高校网站建设与管理。对策如下:高校网站必须发挥正确的舆论导向作用,为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服务;高校网站要依法建设和管理,建立、健全工作制度;加强高校网络安全,制止和防范网上有害信息传播,构建良好的网络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网站 建设与管理 对策 创新
下载PDF
21世纪我国学校德育体系的建构
11
作者 汪开寿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02年第2期65-66,共2页
21世纪学校德育是以中国道德教育传统的流变和现代转化为依托 ,以现代化建设提出的现实要求和我国学校道德教育的实践为基础 ,以世界各国道德教育为参照视镜建构的一种既有民族精神又反映现代文明 ,既融合传统、又体现现代道德教育本质... 21世纪学校德育是以中国道德教育传统的流变和现代转化为依托 ,以现代化建设提出的现实要求和我国学校道德教育的实践为基础 ,以世界各国道德教育为参照视镜建构的一种既有民族精神又反映现代文明 ,既融合传统、又体现现代道德教育本质特征的一种教育理论和实践形式。它包含以下内涵 :求实、开放、自主、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1世纪 学校 德育体系 构建 求实 开放 自立 有效
下载PDF
江泽民关于“减负”问题论述的创新价值与指导意义
12
作者 汪开寿 《宿州学院学报》 2008年第2期5-7,81,共4页
党的三代领导核心对"减轻学生过重负担问题"都很重视,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和明确要求。江泽民同志继承和发展了党的第一、二代领导核心对"减负"问题的重要论述,他的论述,对当今教育改革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 党的三代领导核心对"减轻学生过重负担问题"都很重视,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和明确要求。江泽民同志继承和发展了党的第一、二代领导核心对"减负"问题的重要论述,他的论述,对当今教育改革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我们要采取多种措施,以创新的精神切实解决中小学课业负担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泽民 减负 创新 指导意义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