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抗松材线虫病马尾松无性系与油茶混交造林技术 被引量:5
1
作者 王松 肖爱文 +4 位作者 周仁利 何兴 徐六一 郝焰平 陈雪莲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22年第7期19-22,27,共5页
通过对不同种源的马尾松分家系进行人工接种松材线虫测定,对筛选出的抗性马尾松进行无性繁殖后再分无性系进行2次松材线虫人工接种测定,筛选出抗性强的马尾松无性系,以此无性系为母树,采集穗条进行造林用马尾松无性系培育。为了充分利... 通过对不同种源的马尾松分家系进行人工接种松材线虫测定,对筛选出的抗性马尾松进行无性繁殖后再分无性系进行2次松材线虫人工接种测定,筛选出抗性强的马尾松无性系,以此无性系为母树,采集穗条进行造林用马尾松无性系培育。为了充分利用地力、提高林地单位面积产量,进一步增强林分对病虫害的抵抗能力,开展了抗松材线虫病的马尾松无性系与油茶混交造林试验,简述了造林试验的技术要点,以期为下一步分析马尾松与油茶混交造林的生产效益,以及用材树种和经济树种造林经营模式提供一种新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材线虫 马尾松 油茶 无性系 混交林
下载PDF
虫尸表面罗伯茨绿僵菌产孢、致病力及其相关基因的表达特征 被引量:1
2
作者 王玉龙 刘珍 +5 位作者 刘世红 汪迅 李心怡 陆晨丽 李晓娟 黄勃 《植物保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241-1251,共11页
为明确绿僵菌在其致死害虫表面生长发育和致病力等相关分子机制,通过显微观察大蜡螟Galleria mellonella虫尸表面罗伯茨绿僵菌Metarhizium robertsii生长和产孢特性,并测定其致病力,分别对虫尸表面和PDA培养基上罗伯茨绿僵菌的菌丝生长... 为明确绿僵菌在其致死害虫表面生长发育和致病力等相关分子机制,通过显微观察大蜡螟Galleria mellonella虫尸表面罗伯茨绿僵菌Metarhizium robertsii生长和产孢特性,并测定其致病力,分别对虫尸表面和PDA培养基上罗伯茨绿僵菌的菌丝生长阶段和大量产孢阶段进行高通量测序,对虫尸表面罗伯茨绿僵菌产孢及致病力通路相关基因进行系统分析,并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对高通量测序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PDA培养基上培养5 d后,罗伯茨绿僵菌开始大量产孢,培养14 d时产孢量最高,为4.6×10^(7)个/cm^(2),大蜡螟幼虫注射罗伯茨绿僵菌4 d后,其体表出现菌丝,5.5 d后虫尸表面罗伯茨绿僵菌大量产孢,9 d后产孢量最高,为2.6×10^(8)个/cm^(2)。与PDA培养基上罗伯茨绿僵菌对大蜡螟幼虫的半致死时间(7.09 d和4.66 d)相比,体壁侵染法和显微注射法侵染的虫尸表面罗伯茨绿僵菌对大蜡螟幼虫的半致死时间(6.33 d和4.49 d)分别显著缩短和无显著变化。高通量测序结果显示,在菌丝生长阶段和大量产孢时期,虫尸表面罗伯茨绿僵菌中共有810个基因上调表达,452个基因下调表达,其中大量差异基因富集到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级联信号、ABC转运蛋白、类固醇生物合成及甘油磷脂代谢等通路中。在虫尸表面罗伯茨绿僵菌MAPK级联信号通路中,在菌丝生长和大量产孢阶段分别有36个和32个基因发生显著差异表达。在MAPK调控通路中,虫尸表面罗伯茨绿僵菌在菌丝生长和大量产孢阶段分别有11个和12个产孢相关基因,有11个和8个致病力相关基因发生差异表达,荧光定量PCR结果与高通量测序结果高度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僵菌 虫尸表面 产孢 致病力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级联信号通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