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护理不良事件中第二受害人支持方案的构建与实践 被引量:2
1
作者 李水莉 徐卫红 吴艳 《当代护士(上旬刊)》 2022年第9期156-158,共3页
目的探讨对护理不良事件第二受害人支持方案的构建与实践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发生的不良事件中102例明确责任人的第二受害者为对照组,2020年的98例第二受害人为研究组。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第二受害者经历与支持测评量表对其进行... 目的探讨对护理不良事件第二受害人支持方案的构建与实践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发生的不良事件中102例明确责任人的第二受害者为对照组,2020年的98例第二受害人为研究组。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第二受害者经历与支持测评量表对其进行调查。基于调查结果,构建第二受害者支持方案并应用于2020年不良事件管理实践。结果研究组生理困扰、心理困扰、执业困扰维度得分低于对照组,亲友支持、管理支持和同事支持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2018—2020年科室上报的不良事件中,无伤害不良事件、轻度不良事件增加,中、重度不良事件下降,伤害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第二受害者需求的临床支持方案可有效减轻第二受害者的压力,有利于营造安全文化氛围,防范重大不良事件的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不良事件 第二受害人 支持方案 临床实践 构建
下载PDF
成批烧伤患者的急救及护理
2
作者 徐卫红 侯翠侠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06年第6期675-676,共2页
目的:探讨瓦斯爆炸中成批烧伤患者治疗中护理方法。方法:组成紧急抢救小组,进行快速院前急救,实施转运中监护,对重度烧伤患者严格消毒隔离,严密全程监测病情,迅速清理创面,合理补液抗休克,营养及恰当的心理护理等。结果:47例全部抢救成... 目的:探讨瓦斯爆炸中成批烧伤患者治疗中护理方法。方法:组成紧急抢救小组,进行快速院前急救,实施转运中监护,对重度烧伤患者严格消毒隔离,严密全程监测病情,迅速清理创面,合理补液抗休克,营养及恰当的心理护理等。结果:47例全部抢救成功,其中12例重度烧伤患者平均住院63天。结论:快速院前急救,迅速抗休克及清理创面,严格消毒隔离,根据伤情特点,采用相应护理措施,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灼伤 急救医学 护理
下载PDF
气管切开病人吸痰方法的改进 被引量:10
3
作者 侯翠霞 徐秀丽 《临床护理杂志》 2005年第5期64-65,共2页
目的对45例气管切开病人的吸痰方法进行改进。方法将45例气管切开病人随机分为常规组(20例),采用持续负压吸引的吸痰方法;试验组(25例),吸痰过程中结合应用阻断或解除负压的方法。观察两种吸痰方法对气管黏膜损伤的影响。结果试验组吸... 目的对45例气管切开病人的吸痰方法进行改进。方法将45例气管切开病人随机分为常规组(20例),采用持续负压吸引的吸痰方法;试验组(25例),吸痰过程中结合应用阻断或解除负压的方法。观察两种吸痰方法对气管黏膜损伤的影响。结果试验组吸痰方法明显优于常规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对气管切开病人在吸痰中结合应用阻断或解除负压的方法对气管黏膜的损伤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切开术 吸痰 负压
下载PDF
单侧鼻导管吸氧导管插入深度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2
4
作者 王林文 候翠霞 周秀霞 《临床护理杂志》 2005年第5期59-60,共2页
目的探讨单侧鼻导管吸氧导管插入深度对氧疗效果及病人舒适的影响.方法将胸外普胸手术病人58例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常规组鼻导管插入长度为鼻尖至耳垂的2/3(8 cm左右),实验组为导管插入3~4 cm,观察SpO2、Bp、R、HR、口唇甲床颜色... 目的探讨单侧鼻导管吸氧导管插入深度对氧疗效果及病人舒适的影响.方法将胸外普胸手术病人58例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常规组鼻导管插入长度为鼻尖至耳垂的2/3(8 cm左右),实验组为导管插入3~4 cm,观察SpO2、Bp、R、HR、口唇甲床颜色、病人舒适度及鼻导管堵塞情况.结果两组在生命体征、SpO2、口唇甲床颜色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人舒适度及鼻导管堵塞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单侧鼻导管吸氧插入深度以3~4 cm较为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导管吸氧 插入深度 血气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