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花黄精水提物成分分析及抗肿瘤活性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宋露 耿春叶 +9 位作者 邢陈昱 王倩 郭瑶瑶 陈艳君 王芳 李国四 王威 高雷雷 刘东 韩邦兴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52-962,共11页
目的分析多花黄精水提物成分,并对其体内外抗肿瘤活性进行评价,为进一步开发利用多花黄精提供理论基础。方法(1)通过水提法制备多花黄精水提物,利用UPLC-Q-TOF/MS、苯酚硫酸法等方法分析多花黄精水提物化学成分,并通过CCK-8法检测多花... 目的分析多花黄精水提物成分,并对其体内外抗肿瘤活性进行评价,为进一步开发利用多花黄精提供理论基础。方法(1)通过水提法制备多花黄精水提物,利用UPLC-Q-TOF/MS、苯酚硫酸法等方法分析多花黄精水提物化学成分,并通过CCK-8法检测多花黄精水提物对多种肿瘤细胞增殖抑制活性,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和凋亡情况,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cl-2和Bax的表达情况,利用多花黄精水提物含药血清检测入血成分对细胞增殖抑制活性。(2)构建荷瘤小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予以生理盐水)、阳性药环磷酰胺组(50 mg·kg^(-1))以及多花黄精水提物低、中、高剂量组(55.9、111.8、223.6 mg·kg^(-1)),灌胃治疗7 d。治疗期间,观察小鼠体质量及肿瘤体积变化情况。治疗结束后处死小鼠,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心、肝、脾、肺、肾以及肿瘤组织病理学变化;免疫组化(IHC)检测肿瘤组织Bcl-2及Bax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多花黄精水提物多糖含量达到(10.07±1.3)%,黄酮含量为(0.044±0.004)%,并且通过UPLC-Q-TOF/MS检测出39种成分,包含黄酮类的黄芩素、槲皮素、木犀草素、芦丁,有机酸类的阿魏酸及多酚类的没食子酸等抗肿瘤成分。多花黄精水提物对Hela、A549、4T1、B16、MFC和HepG2细胞均有抑制作用(P<0.001),其中对B16细胞抑制作用最为明显,且多花黄精水提物可诱导B16细胞周期阻滞于G0/G1期(P<0.001)。流式双染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多花黄精水提物明显促进B16细胞凋亡,降低Bcl-2的表达,且促进Bax的表达(P<0.01,P<0.001)。多花黄精水提物入血成分对B16细胞也具有抑制作用(P<0.001)。此外,多花黄精水提物体内活性实验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不同剂量的多花黄精水提物能够抑制肿瘤生长,诱导肿瘤细胞坏死,降低Bcl-2表达,提高Bax的表达。结论多花黄精水提物成分丰富,含有多种抗肿瘤活性成分,能抑制肿瘤生长,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显示较强的抗肿瘤作用,值得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花黄精 水提物 抗肿瘤 黑色素瘤B16细胞 凋亡 小鼠 大鼠
原文传递
舒心解郁颗粒制备工艺及关键成分含量测定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谢先娇 彭进城 +7 位作者 左池靖 张静 梁万徽 汪杰 訾苗苗 韩双 方玲 彭灿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13-420,共8页
目的:对舒心解郁颗粒的制备工艺进行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舒心解郁颗粒中7种成分的方法,以期为舒心解郁颗粒质量评价与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正交试验优选处方中药材的煎煮工艺,以浸出率为指标,优选提取工艺。对... 目的:对舒心解郁颗粒的制备工艺进行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舒心解郁颗粒中7种成分的方法,以期为舒心解郁颗粒质量评价与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正交试验优选处方中药材的煎煮工艺,以浸出率为指标,优选提取工艺。对辅料、药辅比、润湿剂及干燥温度进行考察,优选成型工艺。同时采用HPLC法测定制剂中洋川芎内酯Ⅰ、阿魏酸、斯皮诺素、芍药苷、3,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绿原酸、没食子酸的含量。结果:确定最优提取工艺:加入12倍量水,每次40 min,提取3次。成型工艺:用糊精作辅料,药辅比1∶1.8,80%乙醇作为润湿剂,65℃干燥。采用优选的制备工艺生产6批舒心解郁颗粒,建立成品中洋川芎内酯Ⅰ、阿魏酸、斯皮诺素、芍药苷、3,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绿原酸、没食子酸含量测定方法,测定舒心解郁颗粒成分含量。结论:该研究建立的舒心解郁颗粒制备工艺稳定合理、成型率高,为大批量生产舒心解郁颗粒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法,且本研究建立的含量测定方法,具有操作简便,重复性和稳定性好等特点,可为舒心解郁颗粒及相似的中药复方制剂的质量控制研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心解郁颗粒 工艺优化 指标成分 含量测定 正交实验
下载PDF
复方石斛黄精颗粒剂成型工艺研究
3
作者 陈艳君 程君悦 +2 位作者 李芳 陈存武 刘东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CSCD 2024年第10期59-67,共9页
目的:优化复方石斛黄精颗粒剂提取及成型工艺。方法:以多糖提取率为指标,优化复方石斛黄精颗粒提取工艺,以颗粒成型率、休止角、吸湿性和溶化性为指标,研究最优成型工艺。结果:复方石斛黄精颗粒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为1∶23(g/mL)、提... 目的:优化复方石斛黄精颗粒剂提取及成型工艺。方法:以多糖提取率为指标,优化复方石斛黄精颗粒提取工艺,以颗粒成型率、休止角、吸湿性和溶化性为指标,研究最优成型工艺。结果:复方石斛黄精颗粒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为1∶23(g/mL)、提取温度为76.8℃、提取时间为132.3 min。最佳成型工艺为乳糖与糊精的比例为2.38∶1;赋形剂与浸膏的比例为3.36∶1。结论:优选的提取及成型工艺稳定可靠,为复方石斛黄精颗粒剂实现工业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精 提取工艺 成型工艺 星点设计-响应面法
下载PDF
基于CiteSpace可视化分析牛黄研究热点与趋势
4
作者 余卫东 左池靖 +4 位作者 汪杰 刘艳 梁万徽 张婷 彭灿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 CAS 2024年第2期83-89,共7页
目的通过文献计量学分析牛黄相关研究文献,探讨当前牛黄研究热点及趋势。方法全面检索中国知网和Web of Science关于牛黄的相关文献,利用CiteSpace 6.1.R6文献计量学工具绘制牛黄研究的发文趋势、作者、机构和关键词知识图谱。结果经筛... 目的通过文献计量学分析牛黄相关研究文献,探讨当前牛黄研究热点及趋势。方法全面检索中国知网和Web of Science关于牛黄的相关文献,利用CiteSpace 6.1.R6文献计量学工具绘制牛黄研究的发文趋势、作者、机构和关键词知识图谱。结果经筛选最终纳入中文文献2514篇、英文文献318篇,马双成(50篇)、Liu Dong(7篇)分别为中、英文发文量最多的作者;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56篇)和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9篇)分别为中、英文文献发文量最多的机构;中文和英文的关键词分析结果显示,牛黄研究的热点趋势集中在牛黄及其代用品的成分鉴定、含量测定、药理作用及机制、临床疗效与应用等领域。结论牛黄的研究逐年增多且逐渐深入,对牛黄相关课题的研究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黄 CITESPACE 热点趋势 文献计量学 可视化分析
下载PDF
阿魏酸钠的BCS分类及体内外相关性评价研究
5
作者 涂欣悦 温艳艳 +3 位作者 刘艳 汪杰 梁万徽 彭灿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5期64-69,共6页
目的通过溶解度实验、渗透性实验确定阿魏酸钠的BCS分类属性。考察阿魏酸钠体外溶出度与体内吸收度之间的线性关系,并通过体外溶出度实验,结合文献收集到的体内相关数据,对体内外相关性进行预测。方法依据FDA 2015版工业指导原则,测定在... 目的通过溶解度实验、渗透性实验确定阿魏酸钠的BCS分类属性。考察阿魏酸钠体外溶出度与体内吸收度之间的线性关系,并通过体外溶出度实验,结合文献收集到的体内相关数据,对体内外相关性进行预测。方法依据FDA 2015版工业指导原则,测定在37°C,pH 1~7.5之间药物的溶解性,通过在体单向原位肠灌流模型计算阿魏酸钠在大鼠不同肠段的渗透性,从而确定阿魏酸钠BCS分类;通过体外溶出实验考察阿魏酸钠片剂在不同pH值溶出介质中的溶出行为,根据文献数据获得阿魏酸钠体内吸收度,采用DAS 3.2.7考察体外累积溶出度与体内累积吸收度之间的线性关系,进行体内外相关性预测。结果阿魏酸钠D_(0)值小于1,具有高溶解性;阿魏酸钠在空肠、结肠、十二指肠的F_(a(human))大于85%,在回肠F_(a(human))小于85%,属于高渗透性的药物;阿魏酸钠在pH 4.0介质中r值大于临界值0.9741,且P<0.001。结论阿魏酸钠属于BCSⅠ类药物,在pH 4.0介质中具有较好的体内外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魏酸钠 BCS分类 溶解度 渗透性 体内外相关性
下载PDF
大别山白及多糖制备及其吸湿保湿性能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何晓梅 赵良冰 +4 位作者 金新茹 刘丽 刘龙云 吴进东 戴军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CSCD 2023年第6期37-40,52,共5页
目的:研究大别山白及多糖的吸湿和保湿性能。方法:以大别山紫花三叉白及为实验原料,通过水提、Sevage法脱蛋白、乙醇沉淀的方法制备白及多糖,通过红外光谱分析其结构;应用干燥器控制湿度对白及多糖进行体外吸湿和保湿性能研究。结果:白... 目的:研究大别山白及多糖的吸湿和保湿性能。方法:以大别山紫花三叉白及为实验原料,通过水提、Sevage法脱蛋白、乙醇沉淀的方法制备白及多糖,通过红外光谱分析其结构;应用干燥器控制湿度对白及多糖进行体外吸湿和保湿性能研究。结果:白及多糖最优提取条件为:浸提1次,浸提时间1.5 h,固液比1:35(g/mL),浸提温度80℃;在此条件下进行验证实验,三次平行测定结果得到白及多糖得率为(26.22±0.32)%;Sevage法脱蛋白5次,多糖保留率约为85.42%,蛋白脱除率约为91.66%。红外光谱分析表明脱蛋白白及多糖结构可能含有α-类型和β-类型糖苷键,或存在β-D-型吡喃甘露糖。在相对湿度为43%和81%的环境下,吸湿能力为丙三醇>白及多糖>壳聚糖>透明质酸>海藻酸钠;体外的保湿能力为壳聚糖>白及多糖>透明质酸>海藻酸钠>丙三醇。结论:白及经过水提、Sevage法脱蛋白、乙醇沉淀制备的大别山白及多糖具有优越的吸湿保湿性能,为其在护肤产品方面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也为增加大别山白及产品的附加值提供基础性实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别山白及 多糖 提取 制备 吸湿保湿
下载PDF
经典名方中干姜的本草考证
7
作者 汪杰 黄山 +7 位作者 张正 左池靖 梁万徽 刘艳 余卫东 俞浩 彭灿 彭代银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44-548,共5页
本文通过对历代本草、中医古籍、经典医书、近现代本草著作以及文献资料进行整理收集,对干姜药材的名称、基原、产地、品质评价、采收加工与炮制等方面进行考证,既是对以前学者考证的补充完善,也为包含干姜的经典名方开发再利用提供参... 本文通过对历代本草、中医古籍、经典医书、近现代本草著作以及文献资料进行整理收集,对干姜药材的名称、基原、产地、品质评价、采收加工与炮制等方面进行考证,既是对以前学者考证的补充完善,也为包含干姜的经典名方开发再利用提供参考。经考证可知,干姜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历代本草皆以“干姜”为正名;干姜历代所使用的主流来源为姜科植物姜Zingiber officinale Rosc.的干燥根茎;古籍著录产区为浙江温州、临海一带、池州等地,近现代以来以四川犍为、贵州长顺产量大质量佳,其品质以质坚实、断面色黄白、粉性足、气味浓者为佳;古籍记载的采收时间通常在秋季九月,现代多在冬季采收;历代本草医书记载的炮制方法主要为切制和炒制,现代药材主要有干姜和炮姜2种规格。基于考证结果建议经典名方中干姜选用姜植物姜Z.officinale的干燥根茎,原方若有注明炮制要求的,需要根据要求操作,未注明炮制要求的,可以干姜入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姜 本草考证 经典名方 基原 道地性 品质评价 采收加工与炮制
下载PDF
不同方法黄精多糖脱蛋白工艺及其抗氧化性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陈艳君 程君悦 +1 位作者 朱利未 李芳 《广东化工》 CAS 2023年第23期9-11,共3页
探索黄精多糖最佳脱蛋白方法;以蛋白脱除率及多糖保留率为指标考察三氯醋酸(TCA)法、Sevage试剂法、盐析法、盐酸法对黄精多糖脱蛋白影响,通过不同方法脱蛋白黄精多糖对DPPH自由基、O_(2)^(-)自由基清除率评价其体外抗氧化能力。黄精多... 探索黄精多糖最佳脱蛋白方法;以蛋白脱除率及多糖保留率为指标考察三氯醋酸(TCA)法、Sevage试剂法、盐析法、盐酸法对黄精多糖脱蛋白影响,通过不同方法脱蛋白黄精多糖对DPPH自由基、O_(2)^(-)自由基清除率评价其体外抗氧化能力。黄精多糖蛋白脱除率为Sevage试剂法>TCA法>盐酸法>盐析法;多糖保留率为TCA法>盐酸法>Sevage试剂法>盐析法,体外抗氧化活性为TCA法>盐酸法>Sevage试剂法>盐析法。不同脱蛋白方法对黄精多糖蛋白脱除率及多糖保留率及其体外抗氧化活性产生不同的影响,其TCA法是一种较好的黄精多糖脱蛋白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精多糖 蛋白脱除率 多糖保留率 TCA法 抗氧化性
下载PDF
心痛舒喷雾剂HPLC指纹图谱、含量测定及指标成分传递规律研究
9
作者 梁万徽 陶舒悦 +5 位作者 左池靖 汪杰 刘艳 余卫东 彭灿 王茜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3期2861-2867,共7页
目的建立心痛舒喷雾剂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对其指认成分进行含量测定,并探究饮片、中间体、喷雾剂中指标成分的传递规律,为心痛舒喷雾剂的工艺把关和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版)》建... 目的建立心痛舒喷雾剂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对其指认成分进行含量测定,并探究饮片、中间体、喷雾剂中指标成分的传递规律,为心痛舒喷雾剂的工艺把关和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版)》建立13批心痛舒喷雾剂的HPLC指纹图谱,并指认共有峰;采用HPLC法对指认成分进行含量测定;以牡丹皮中的丹皮酚和川芎中的阿魏酸为指标成分,考察两者在饮片、中间体、喷雾剂中的传递规律。结果13批心痛舒喷雾剂中共有33个共有峰,相似度均≥0.994;共指认了8个成分,分别为没食子酸(5号峰)、氧化芍药苷(9号峰)、绿原酸(10号峰)、咖啡酸(14号峰)、芍药苷(17号峰)、阿魏酸(21号峰)、洋川芎内酯Ⅰ(27号峰)、丹皮酚(31号峰)。8个成分的含量分别为0.5903~0.7197、0.5657~0.8513、0.2794~0.3681、0.0806~0.1061、1.9225~3.0335、0.1513~0.1916、0.2506~0.3360、3.0567~4.1610 mg/mL。丹皮酚和阿魏酸从饮片→喷雾剂的平均转移率分别为63.76%、38.06%,其中在牡丹皮的渗漉提取和减压浓缩工艺中丹皮酚的损失超30%,在川芎的水蒸气蒸馏提取工艺中阿魏酸的损失超50%。结论建立的心痛舒喷雾剂HPLC指纹图谱及含量测定方法重复性好、专属性强;牡丹皮的渗漉提取和减压浓缩及川芎的水蒸气蒸馏提取是引起指标成分转移率下降的关键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痛舒喷雾剂 高效液相色谱法 指纹图谱 含量测定 成分传递规律
下载PDF
UPLC-Orbitrap-MS法快速分析鉴定紫芝醇溶性成分
10
作者 崩淑娟 李思雨 +4 位作者 张静 罗文慧 韩海伦 熊清平 彭灿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6期94-100,共7页
目的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系统对紫芝的醇溶性成分进行快速识别并分析鉴定。方法采用Waters ACQUITY UPLC BEH C18色谱柱(1.7μm,150 mm×2.1 mm),以A(0.1%甲酸水)—B(乙腈)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柱... 目的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系统对紫芝的醇溶性成分进行快速识别并分析鉴定。方法采用Waters ACQUITY UPLC BEH C18色谱柱(1.7μm,150 mm×2.1 mm),以A(0.1%甲酸水)—B(乙腈)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柱温为35℃,流速为0.2 mL/min,进样容积为3μL。在负离子模式下采集紫芝醇溶性的质谱数据,根据一级质谱的精确相对分子质量、二级质谱特征碎片,结合文献分析紫芝的醇溶性成分。结果通过Compound Discover 3.3软件、文献参考和人工校对的方法对紫芝醇提物共初步鉴定了16种成分。其中12种三萜类成分,4个脂肪酸类成分。结论所建立的方法完整、便捷,可为紫芝的药效物质基础差异及其作用机制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并为紫芝成分鉴定及其质量控制标准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芝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 醇溶性成分 三萜类
下载PDF
基于UPLC-Q-Orbitrap-MS法分析舒心解郁颗粒化学成分
11
作者 刘艳 谢先娇 +5 位作者 彭进城 倪代梅 李桂萍 方玲 韩双 彭灿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 CAS 2024年第4期66-71,共6页
目的 采用UPLC-Q-Orbitrap-MS法分析舒心解郁颗粒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 Waters ACQUITY BEH C18色谱柱(150 mm×2.1 mm,1.7 μm),以乙腈-0.1%甲酸水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柱温为30℃,流速为0.3 mL/min,进样量为2 μL。在正、负离子... 目的 采用UPLC-Q-Orbitrap-MS法分析舒心解郁颗粒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 Waters ACQUITY BEH C18色谱柱(150 mm×2.1 mm,1.7 μm),以乙腈-0.1%甲酸水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柱温为30℃,流速为0.3 mL/min,进样量为2 μL。在正、负离子模式采集舒心解郁颗粒的质谱数据,根据一级质谱的精确相对分子质量、二级质谱特征碎片结合文献考察对舒心解郁颗粒成分进行分析并对各化学成分进行药材归属。结果 从舒心解郁颗粒中共鉴定出71个化合物,包括23个黄酮类、7个氨基酸类、3个生物碱类、20个有机酸类、3个糖类、5个萜类、1个蒽醌类、1个苯丙素类和8个其他类化合物。结论 建立的方法能快速、准确、可靠、较全面地鉴定舒心解郁颗粒的化学成分,为其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心解郁颗粒 UPLC-Q-Orbitrap-MS 化学成分
下载PDF
牛黄及其代用品的化学成分及质量控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左池靖 刘艳 +6 位作者 汪杰 余卫东 梁万徽 单晓晓 韩岚 彭代银 彭灿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4874-4884,共11页
牛黄是清热解毒、息风止痉的传统中药,常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然而,由于其药用资源匮乏及代用品使用范围的局限性,牛黄及其代用品的质量控制备受关注。该文以代用品采用沿革为基础,以化学成分为切入点,从性状-显微-理化鉴别分析到... 牛黄是清热解毒、息风止痉的传统中药,常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然而,由于其药用资源匮乏及代用品使用范围的局限性,牛黄及其代用品的质量控制备受关注。该文以代用品采用沿革为基础,以化学成分为切入点,从性状-显微-理化鉴别分析到以胆汁酸、胆红素为指标性成分的光谱-色谱-质谱的量化分析,发展至以药效-生物导向关联模式的中药质量标志物(Q-marker)研究,对牛黄及其代用品的质量控制方法进行综述,以期为其质量标准研究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最后,就其全息化学成分解析和核心功效物质在确定的问题进行展望,拟为牛黄及其代用品的合理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黄及代用品 化学成分 质量标志物 质量控制
原文传递
基于化学计量法和指纹图谱对生姜不同处理方法的成分差异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汪杰 刘宇洁 +7 位作者 张静 左池靖 刘艳 梁万徽 余卫东 黄子豪 彭灿 俞浩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107-3115,共9页
目的采用UPLC建立生姜Zingiber officinale在冷提、回流2种不同处理方法的指纹图谱,再利用化学计量学和灰度关联分析法对不同处理方法下的生姜进行成分差异研究,采用电子舌技术找寻与生姜风味相关的关键性成分。方法利用UPLC建立生姜不... 目的采用UPLC建立生姜Zingiber officinale在冷提、回流2种不同处理方法的指纹图谱,再利用化学计量学和灰度关联分析法对不同处理方法下的生姜进行成分差异研究,采用电子舌技术找寻与生姜风味相关的关键性成分。方法利用UPLC建立生姜不同处理方法的指纹图谱,筛选共有峰,以Orbitrap-Exploris质谱对共有峰成分进行鉴定,再运用SIMCA、SPSS等软件进行化学计量学分析,通过层次聚类分析(hierarchical clustering analysis,HCA)、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discriminant analysis,OPLS-DA)和灰度关联分析评价不同处理方法下生姜的成分差异。结果从生姜指纹图谱中识别出10个共有峰,各批次的相似度在0.972~1.000;Orbitrap-Exploris质谱共鉴定出9个共有峰成分;HCA和PCA的结果显示,冷提法和回流法处理的生姜可以各自聚类,OPLS-DA确证了6-姜酚、8-姜酚、8-姜二酮、10-姜酚、1,4-去二氢-8-姜酚、1,4-去二氢-10-姜酚是不同处理方法下生姜差异性的关键性成分;灰度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冷提法处理生姜可以得到更多姜酚类,姜烯酚类成分;电子舌结果表明,处理方法对生姜的风味并无显著影响,而6-姜酚与生姜诸多味觉信息呈显著性相关。结论利用UPLC指纹图谱结合化学计量学可以评估生姜的质量和风味物质的含量,可有效区分冷提法和回流法处理的生姜并筛选出差异性成分,为生姜的处理方式的选择提供了可靠的方法,并且利用电子舌技术得出6-姜酚是生姜味觉信息变化的关键性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姜 指纹图谱 Orbitrap-Exploris质谱 化学计量学 6-姜酚 8-姜酚 8-姜二酮 10-姜酚 1 4-去二氢-8-姜酚 1 4-去二氢-10-姜酚
原文传递
基于溶解性与渗透性评价盐酸小檗碱的生物药剂学分类研究
14
作者 罗文慧 温艳艳 +3 位作者 崩淑娟 韩海伦 阚家义 彭灿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1226-1232,共7页
目的对盐酸小檗碱在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中的归属进行研究,并确定其分类属性。方法考察盐酸小檗碱在pH 1.0~8.0介质中的溶解度;通过在体原位肠灌流模型得出其在大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结肠中的相关吸收参数,确定其渗透性。结果通过... 目的对盐酸小檗碱在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中的归属进行研究,并确定其分类属性。方法考察盐酸小檗碱在pH 1.0~8.0介质中的溶解度;通过在体原位肠灌流模型得出其在大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结肠中的相关吸收参数,确定其渗透性。结果通过在不同pH值溶解介质中的药物剂量数D_(0)值和药典规定发现盐酸小檗碱属于低溶解度药物;从渗透性实验结果发现盐酸小檗碱在大鼠各肠段的渗透系数P_(eff(rat))均超过5.0×10^(-5)cm·s^(-1),转化成人体吸收百分率Fa(human)均超过85%,故判定其属于高渗透性药物。结论结合溶解性与渗透性实验结果证明盐酸小檗碱属于低溶解性、高渗透性药物,即属于BCSⅡ类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小檗碱 溶解度 渗透性 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 在体单向原位肠灌流
原文传递
基于UPLC-Orbitrap-HRMS的灵芝化学成分分析及治疗肝纤维化的FXR激活剂的虚拟筛选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静 李思雨 +6 位作者 罗文慧 汪杰 崩淑娟 韩海伦 熊清平 彭代银 彭灿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3804-3817,共14页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UPLC-Orbitrap-HRMS)联用技术对灵芝醇提物的化学成分进行系统分析,总结其代表性化学成分的裂解规律,并对灵芝潜在作用于法尼醇X受体(farnesoid X receptor,FXR)靶点的抗肝纤维化活性...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UPLC-Orbitrap-HRMS)联用技术对灵芝醇提物的化学成分进行系统分析,总结其代表性化学成分的裂解规律,并对灵芝潜在作用于法尼醇X受体(farnesoid X receptor,FXR)靶点的抗肝纤维化活性物质进行研究,阐明其药效物质基础。初步鉴定出灵芝醇提物95种化学成分,包括灵芝酸类24种、灵芝烯酸类9种、赤芝酸类13种、丹芝酸类3种、灵芝内酯类1种、其他三萜类成分40种、脂肪酸类成分4种、其他类1种,并分析了其裂解规律。如灵芝酸、灵芝烯酸类成分的结构特征以C30为骨架,含有游离的-COOH及-OH,易失去H2O、CO_(2)分子形成碎片离子,D环多为五元环,易发生断裂;赤芝酸类成分属于C27骨架的羊毛甾烷型,与灵芝酸类成分相比其侧链结构变短,由8个碳减少为5个,同灵芝酸类含有常见的游离-COOH、-OH,容易失去H2O、CO_(2)分子。通过选取已报道的6种FXR受体激动剂组成训练集,建立基于FXR配体的药效团模型,以鉴定出的95种灵芝化学成分与药效团进行匹配,通过测试集分子对模型进行验证,选出最优药效团模型02(敏感性=0.75000,特异性=0.55556,ROC=0.750)用于对灵芝化合物库的虚拟筛选,经匹配筛选得到31种潜在的可用于激活FXR的灵芝活性成分,随后ADMET预测结果表明灵芝酸H和赤芝酸J与血浆蛋白的结合率低于90%,且无肝毒性,可作为FXR激活剂开发单用或联用治疗肝纤维化的临床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PLC-Orbitrap-HRMS 灵芝 化学成分 FXR受体 肝纤维化 药效团筛选
原文传递
基于网络药理学霍山石斛治疗肝损伤作用机制探讨及体内实验验证
16
作者 林彩霞 陈涛 +7 位作者 王成 贾婉秋 廖茂梁 韩邦兴 顾欣雨 袁秀珍 刘东 苏婷 《药物评价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502-1512,共11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及体内实验方法探讨霍山石斛对肝损伤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运用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PubChem等数据库获取霍山石斛成分,通过GeneCards数据库筛选肝损伤相关基因,将成分靶点与疾病基因交集后...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及体内实验方法探讨霍山石斛对肝损伤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运用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PubChem等数据库获取霍山石斛成分,通过GeneCards数据库筛选肝损伤相关基因,将成分靶点与疾病基因交集后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图,进行基因本体(GO)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Cytoscape构建“药物-化合物-靶点”网络图,利用AutoDock Tools对关键活性成分和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构建乙醇诱导的肝损伤小鼠模型,通过观察肝脏病理学改变,试剂盒法测定血清中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及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通过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PCR(qRT-PCR)检测酒精性肝损伤小鼠肝脏中相关基因的表达,考察霍山石斛对酒精性肝损伤小鼠的影响。结果筛选出霍山石斛中33个活性成分,与肝损伤共有靶点224个,包含AKT1、EGFR、SRC等,涉及癌症途径、PI3K/Akt通路等。体内实验结果显示,霍山石斛水提物能够缓解小鼠酒精性肝损伤,并极显著降低AST、ALT和TNF-α、IL-6水平(P<0.01),极显著下调IκB激酶(IKK)、核因子-κB(NF-κB)、蛋白激酶B(Akt)mRNA表达水平(P<0.01)。结论网络药理学分析及动物实验结果,初步证明霍山石斛水提物可以通过下调Akt、IKK、NF-κB mRNA表达水平,影响NF-κB信号通路上游,参与酒精性肝损伤通路中炎症反应的调控,提示霍山石斛具有改善酒精性肝病的潜在作用,为揭示霍山石斛治疗肝损伤作用机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霍山石斛 肝损伤 网络药理学 IκB激酶(IKK) PI3K/Akt/NF-κB信号通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