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3—2018年医院临床分离细菌种类分布及耐药性监测 被引量:21
1
作者 王云 管子姝 +2 位作者 闫萍 盛波 倪欣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38-545,共8页
目的了解2013-2018年医院临床分离细菌的种类分布和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某院2013-2018年各临床科室住院患者培养标本分离的细菌菌株,包括菌种名称、来源标本和药敏情况,应用WHONET5.6和SPSS 20.... 目的了解2013-2018年医院临床分离细菌的种类分布和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某院2013-2018年各临床科室住院患者培养标本分离的细菌菌株,包括菌种名称、来源标本和药敏情况,应用WHONET5.6和SPSS 20.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3-2018年共分离细菌5 014株,主要为革兰阴性(G-)菌(3 797株,占75.73%)。检出主要细菌为大肠埃希菌(1 182株,占23.57%)、肺炎克雷伯菌(669株,占13.34%)和铜绿假单胞菌(408株,占8.14%)等。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较敏感,耐药率均<10%。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29.31%和20.88%。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较高,分别为61.71%和53.74%。金黄色葡萄球菌对苯唑西林的耐药率为42.14%,未检出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耐药的菌株。结论该院近年来临床分离常见细菌的耐药情况较平稳,整体有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 耐药性 监测 抗菌药物 合理用药
下载PDF
全血CRP联合血常规白细胞总数在儿科细菌性感染类疾病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0
2
作者 张茜 程华 周娜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8年第24期2865-2866,共2页
目的分析全血C反应蛋白(CRP)联合血常规白细胞总数在儿科细菌性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10月—2018年9月本院儿科收治的220例感染性疾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疾病类型,将80例细菌性感染疾病患儿归为A组;将72例病毒性感... 目的分析全血C反应蛋白(CRP)联合血常规白细胞总数在儿科细菌性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10月—2018年9月本院儿科收治的220例感染性疾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疾病类型,将80例细菌性感染疾病患儿归为A组;将72例病毒性感染患儿归为B组;将68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归为C组。行全血CRP检查、血常规检查以及全血CRP联合血常规检查,记录三组全血CRP检查阳性率、血常规白细胞检查阳性率、全血CRP及血常规白细胞水平;记录全血CRP联合血常规检查细菌性感染类疾病的正确例数、误诊例数和漏诊例数,依此计算联合检查在儿科细菌性感染类疾病中的诊断特异度、灵敏度。结果 A组全血CRP阳性率(87.50%)较B组(16.67%)和C组(11.76%)高; A组血常规白细胞检查阳性率(80.00%)较B组(55.56%)和C组(35.00%)高; A组全血CRP、白细胞水平均较B组和C组高。以上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血CRP联合血常规白细胞检测细菌感染性疾病特异度为94.74%;灵敏度为90.48%。结论全血CRP、血常规白细胞均能鉴别细菌性感染和病毒性感染、肺炎支原体感染,二者联合应用诊断儿科细菌性感染类疾病具有高特异度和灵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血C反应蛋白 血常规 儿科 细菌性感染性疾病
下载PDF
实验室对阴道细菌的两种检验方法对比 被引量:5
3
作者 吴祥如 《中国卫生产业》 2013年第32期18-18,20,共2页
目的对比分析实验室对阴道细菌的两种检验方法。方法选取我院于2010年3月—2013年4月收治的44例患者,采集阴道分泌物,使用革兰染色法以及PCR检验法对阴道细菌检验,对其检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44例患者中,采用革兰染色法检出率为36.4%,... 目的对比分析实验室对阴道细菌的两种检验方法。方法选取我院于2010年3月—2013年4月收治的44例患者,采集阴道分泌物,使用革兰染色法以及PCR检验法对阴道细菌检验,对其检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44例患者中,采用革兰染色法检出率为36.4%,PCR检验法检出率为72.7%,两种方法细菌检出率对比差异显著,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R检验法具有更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操作方法简单快速,适合当前临床诊断需要,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室 阴道细菌 两种检验方法
下载PDF
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检验诊断性能评价
4
作者 邬家明 《内蒙古中医药》 2013年第32期91-91,共1页
目的:深入分析和研究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检验诊断性能评价,提高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检验诊断水平。方法:收集2010年3月~2012年6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类风湿性关节炎80例,其中活动期40例,缓解期40例。以IL-1RI和CDK2两个检验诊断性能进行... 目的:深入分析和研究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检验诊断性能评价,提高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检验诊断水平。方法:收集2010年3月~2012年6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类风湿性关节炎80例,其中活动期40例,缓解期40例。以IL-1RI和CDK2两个检验诊断性能进行分析。结果:通过对活动组与缓解组数据以IL-1RI和CDK2两个检验诊断性能进行对比分析。在两组IL-1R(Ipg/ml)数据上分别为61.3±39.7、44.4±41.6,P〉0.05,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在CDK2(ng/ml)数据上两组分别为31.0±11.3、19.4±9.7,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结果:在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检验诊断性能评价过程当中,IL-1RI是一项重要的检测标准,但是效果不是很明显。CDK2检测效果较好,具有一定可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检验 性能评价 诊断
下载PDF
急性髓系细胞白血病淋巴细胞亚群与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1
5
作者 李翠 王卫国 +3 位作者 罗兵 冯梅 周楠楠 王伟伟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第6期678-682,共5页
目的 探讨淋巴细胞亚群变化与急性髓系细胞白血病(AML)患者预后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AML患者101例,分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组与AML-非APL组。APL组15例,AML-非APL组86例(细胞遗传学预后良19例、预后中等43例、预后不良2... 目的 探讨淋巴细胞亚群变化与急性髓系细胞白血病(AML)患者预后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AML患者101例,分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组与AML-非APL组。APL组15例,AML-非APL组86例(细胞遗传学预后良19例、预后中等43例、预后不良24例)。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淋巴细胞亚群的相对计数和绝对计数。对AML-非APL患者进行随访,采用Kaplan-Meier法、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NK细胞百分比与AML-非APL患者总生存时间(OS)的关系。结果 APL组CD3^(+)T细胞、CD8^(+)T细胞、CD4^(+)T细胞和CD19+B细胞计数低于AML-非APL组和对照组(P<0.05),NK细胞百分比高于AML-非APL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APL组CD4+T细胞百分比、CD4/CD8和NK细胞计数降低(P<0.05),AML-非APL组AML1-ETO阴性患者NK细胞百分比降低(P<0.05)。AML-非APL组中细胞遗传学不良患者的NK细胞百分比低于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中等组(P<0.05)。COX回归模型分析显示,低NK细胞百分比不是影响AML-非APL患者OS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 不同亚型AML患者淋巴细胞亚群变化不一,NK细胞降低与不良细胞遗传学有关,但与AML-非APL患者OS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系细胞白血病 淋巴细胞 NK细胞
下载PDF
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联合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在病毒性肺炎与细菌性肺炎诊断鉴别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8
6
作者 汪平 罗兵 孙静茹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4期160-163,共4页
目的研究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联合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在病毒性肺炎与细菌性肺炎诊断鉴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1年12月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54例病毒性肺炎(病毒组)、54例细菌... 目的研究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联合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在病毒性肺炎与细菌性肺炎诊断鉴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1年12月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54例病毒性肺炎(病毒组)、54例细菌性肺炎(细菌组)作为研究对象。比较两组血小板(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VP)、WBC、N、L、NLR、ESR、CRP水平;分析WBC、NLR联合ESR、CRP检测对细菌性肺炎的诊断效能。结果细菌组WBC、N、NLR高于病毒组(P<0.05);两组PLT、MPV、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组ESR、CRP水平高于病毒组(P<0.05)。联合检测的曲线下面积高于各项单一检测(P<0.05)。结论WBC、NLR联合ESR、CRP检测能准确鉴别病毒性肺炎与细菌性肺炎,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肺炎 细菌性肺炎 诊断鉴别 血常规 红细胞沉降率 C反应蛋白
下载PDF
联合检测ANuA、Anti-ds-DNA、anti-P和Anti-sm在SLE伴肾损害患者中的诊断价值
7
作者 王立鼎 唐晓磊 秦嫚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3年第1期165-168,共4页
目的 探究抗核小体(ANuA)、抗双链DNA(Anti-ds-DNA)、抗核糖体P蛋白(anti-P)和抗Sm抗体(Anti-sm)联合检测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伴肾损害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4月黄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SLE患者163例为研究对象,... 目的 探究抗核小体(ANuA)、抗双链DNA(Anti-ds-DNA)、抗核糖体P蛋白(anti-P)和抗Sm抗体(Anti-sm)联合检测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伴肾损害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4月黄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SLE患者163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合并肾损害分为SLE组(n=55)与SLE伴肾损害组(n=108)。收集两组患者血清进行ANuA、Anti-ds-DNA、anti-P和Anti-sm检测,比较两组上述抗体单一及联合检测的阳性率,并绘制ROC曲线分析上述抗体指标对SLE伴肾损害的诊断价值。结果 SLE组Anti-ds-DNA、Anti-sm抗体单一及联合检测阳性率均高于SLE伴肾损害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8.360、10.513、8.010,P<0.05);SLE组ANuA、anti-P检测阳性率均低于SLE伴肾损害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094、4.281,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NuA(β=2.284,OR=9.816)、Anti-ds-DNA(β=0.749,OR=2.115)、anti-P(β=1.386,OR=3.999)和Anti-sm(β=0.475,OR=1.608)是SLE伴肾损害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显示,ANuA、Anti-ds-DNA、anti-P和Anti-sm四者联合检测时,预测SLE伴肾损害的AUC为0.911,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89.0%、92.6%,优于单一检测(P<0.05)。结论 ANuA、Anti-ds-DNA、anti-P和Anti-sm都与SLE伴肾损害有关,联合检测ANuA、Anti-ds-DNA、anti-P和Anti-sm对于提高SLE伴肾损害的诊断准确性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核小体抗体 抗双链DNA 抗核糖体P蛋白抗体 抗SM抗体 系统性红斑狼疮 肾损害
下载PDF
非编码RNA在乳腺癌化疗耐药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王新萍 张自云(综述) 王学东(审校) 《实用肿瘤学杂志》 CAS 2023年第5期454-458,共5页
乳腺癌是一类具有高度异质性的恶性肿瘤。化疗是晚期乳腺癌或乳腺癌术后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然而继发性耐药的出现削弱了化疗效果,导致患者预后较差。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非编码RNA(non-coding RNA,ncRNA)可通过调控细胞增殖、... 乳腺癌是一类具有高度异质性的恶性肿瘤。化疗是晚期乳腺癌或乳腺癌术后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然而继发性耐药的出现削弱了化疗效果,导致患者预后较差。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非编码RNA(non-coding RNA,ncRNA)可通过调控细胞增殖、肿瘤干细胞特性、上皮-间质转化等过程,促进乳腺癌化疗耐药。本文针对ncRNA介导乳腺癌化疗耐药相关机制的研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非编码RNA 化疗耐药
下载PDF
高血压患者人巨细胞病毒感染率及其血浆中和抗体水平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曹元应 甘霖 +5 位作者 赵俊 张俊玲 陈敬贤 房功思 江丹 王明丽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7-42,共6页
目的了解自然状态下,高血压患者群体人巨细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virus,HCMV)的感染率及血浆特异性HCMV中和抗体水平,初步探讨HCMV感染与高血压的关系。方法于2013年1月至4月在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募集51名诊断为高血压患者的血标本,... 目的了解自然状态下,高血压患者群体人巨细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virus,HCMV)的感染率及血浆特异性HCMV中和抗体水平,初步探讨HCMV感染与高血压的关系。方法于2013年1月至4月在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募集51名诊断为高血压患者的血标本,同时募集性别和年龄类似的50名体检正常者的血标本作为对照。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染色快速微量中和试验检测血浆标本中HCMV特异性中和抗体,采用常规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血浆HCMV特异性IgG和IgM,采用巢式PCR法检测HCMV UL93DNA。结果高血压患者组HCMV UL93DNA、HCMV IgG和IgM的阳性率分别为72.55%、70.59%和3.92%,正常对照组分别为56.00%、50.00%和2.00%,高血压患者组中HCMV DNA和HCMV IgG的阳性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HCMV IgM的阳性率在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血压患者组血浆HCMV中和抗体的平均几何滴度为38.56±20.42,正常对照组为60.12±25.3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2 6)。结论高血压患者HCMV的感染率高于正常对照,但特异性中和抗体水平明显降低。提示高血压患者的HCMV体液免疫状态低下,表明高血压与HCMV感染存在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巨细胞病毒感染 病毒抗体 相关性
原文传递
皮质下缺血性血管病血清胱抑素C水平变化及其与神经影像学特征之间关系 被引量:6
10
作者 项亚娟 廖莉 +3 位作者 彭晓江 李奕贵 吴祥如 孙中武 《安徽医药》 CAS 2013年第5期771-774,共4页
目的探讨皮质下缺血性血管病(SIVD)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C)水平变化及其与神经影像学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76例SIVD患者和30例认知功能正常老年人为研究对象,运用头颅MRI对其神经影像学特征进行评估;胶乳比浊法测定血清CysC水平;分析... 目的探讨皮质下缺血性血管病(SIVD)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C)水平变化及其与神经影像学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76例SIVD患者和30例认知功能正常老年人为研究对象,运用头颅MRI对其神经影像学特征进行评估;胶乳比浊法测定血清CysC水平;分析SIVD患者血清CysC水平变化及其与神经影像学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与对照组比较,SIVD组CysC显著升高[(1.18±0.15)mg·L-1 vs(1.04±0.13)mg·L-1,P<0.001];回归分析显示CysC和舒张压可能为SIVD的危险因素。76例SIVD患者包括单纯脑白质疏松(LA)组25例,单纯腔隙性脑梗死(LI)组23例,脑白质疏松合并腔隙性脑梗死(LA+LI)组28例;LA+LI组CysC水平最高[(1.24±0.13)mg·L-1],LA组最低[(1.13±0.16)mg·L-1],LA+LI组与LA组、LA+LI组与LI组间CysC差异均有显著性(P=0.009,P=0.043),LA组与LI组Cys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6例SIVD中存在LA神经影像学表现53例,其中1级13例,2级16例,3级13例,4级11例;其4个不同等级间CysC差异有显著性(χ2=16.00;χ2=22.19;χ2=33.88;χ2=37.77,P<0.01),且以LA损害严重的3级、4级CysC升高最为显著。结论 CysC可能参与了SIVD脑损害的发生发展过程,且随着CysC水平升高,SIVD患者神经影像学表现更为丰富,脑白质损害程度更为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质下缺血性血管病 血清胱抑素C 脑白质疏松 腔隙性脑梗死
下载PDF
miRNA-143对人鼻咽癌细胞CNE-2Z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 被引量:6
11
作者 张欣 郑美娟 徐元宏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80-484,共5页
目的探讨miRNA-143对鼻咽癌细胞CNE-2Z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方法利用荧光定量PCR检测人永生化鼻咽上皮细胞(NP69)、高分化鼻咽癌细胞(CNE-1)、低分化鼻咽癌细胞(CNE-2Z)中miRNA-143的表达水平。利用感染慢病毒的方式建立稳定过表达m... 目的探讨miRNA-143对鼻咽癌细胞CNE-2Z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方法利用荧光定量PCR检测人永生化鼻咽上皮细胞(NP69)、高分化鼻咽癌细胞(CNE-1)、低分化鼻咽癌细胞(CNE-2Z)中miRNA-143的表达水平。利用感染慢病毒的方式建立稳定过表达miRNA-143的CNE-2Z细胞,并用荧光定量PCR法进行检测。通过CCK-8法检测过表达miRNA-143对CNE-2Z细胞增殖的影响,通过Transwell迁移和侵袭试验分析过表达miRNA-143对CNE-2Z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结果低分化鼻咽癌细胞(CNE-2Z)中miRNA-143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CNE-1和NP69细胞(P<0.01)。稳定过表达miRNA-143的CNE-2Z细胞(CNE-2Z/miR-143)中miRNA-143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CNE-2Z细胞(P<0.01)和慢病毒对照组细胞(CNE-2Z/miR-NC)(P<0.01)。细胞增殖能力检测显示,与CNE-2Z组和CNE-2Z/miR-NC组相比,CNE-2Z/miR-143组在72 h和96 h时细胞活力显著降低(P<0.05,P<0.01)。Transwell迁移和侵袭试验结果显示,CNE-2Z/miR-143组与CNE-2Z组和CNE-2Z/miR-NC组相比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显著下降(P<0.01)。结论 miR-143能够抑制鼻咽癌细胞CNE-2Z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提示其可能对鼻咽癌的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MIR-143 CNE-2Z细胞 迁移 侵袭
下载PDF
全腹腔镜下NOSES手术在直肠癌中的应用及近期疗效分析 被引量:7
12
作者 孙礼山 赵豹 +1 位作者 董磊 王学东 《中国肿瘤外科杂志》 CAS 2021年第3期278-282,共5页
目的研究全腹腔镜下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NOSES)在直肠癌中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皖北煤电集团总医院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80例直肠癌患者,依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35例行传统腹腔镜手术治疗,研究组4... 目的研究全腹腔镜下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NOSES)在直肠癌中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皖北煤电集团总医院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80例直肠癌患者,依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35例行传统腹腔镜手术治疗,研究组45例行腹腔镜下结肠吻合并NOSES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指标、术后病理指标、疼痛评分、免疫及炎症指标、术后复发及近期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量、标本完整度、预防性造口数量、肿瘤最大横径、环周切缘阳性率、术前及术后24、48 h VAS评分、腹腔感染及吻合口瘘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前后免疫功能指标CD3^(+)、CD4^(+)、CD8^(+)、CD4^(+)/CD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5 d,两组C反应蛋白(CRP)水平均高于术前1 d,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1年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2.2%vs.14.3%),术后生活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腹腔镜下结肠吻合并NOSES手术治疗直肠癌近期效果显著,患者肠道功能恢复快、复发率低,术后近期生活质量明显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下结肠吻合技术 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 直肠癌 近期疗效
下载PDF
急性脑梗塞患者同型半胱氨酸、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检测及意义 被引量:14
13
作者 徐素仿 徐元宏 《临床输血与检验》 CAS 2013年第3期241-242,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塞患者的血浆标志物的变化,依据标志物特异性,给予临床早诊断、早治疗,改善患者预后。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2年10月本院区收治的急性脑梗塞患者70例,测定血浆标志物,分析血浆标志物的早期诊断价值。结果急性脑梗塞患...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塞患者的血浆标志物的变化,依据标志物特异性,给予临床早诊断、早治疗,改善患者预后。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2年10月本院区收治的急性脑梗塞患者70例,测定血浆标志物,分析血浆标志物的早期诊断价值。结果急性脑梗塞患者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D-二聚体(DD)及纤维蛋白原(Fg)水平较正常健康人群明显上升(P<0.05),检出率也高于正常健康人群。结论 HCY、DD及Fg在急性脑梗塞患者明显上升,检测有利于急性脑梗塞临床的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塞(ACI) 同型半胱氨酸(HCY) D-二聚体(DD) 纤维蛋白原(Fg)
下载PDF
链脲佐菌素诱导小鼠B细胞可抑制MIN-6细胞分泌胰岛素并促进胰岛素自身抗体的产生 被引量:1
14
作者 秦嫚 徐琴 +4 位作者 汪平 唐倩 孙静茹 魏薇 黄保军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593-1596,共4页
目的探讨链脲佐菌素(STZ)诱导小鼠后B淋巴细胞对自身免疫性糖尿病发展的作用。方法以低剂量STZ诱导ICR小鼠,建立小鼠自身免疫性糖尿病模型,采用放射免疫法和ELISA分别检测胰岛素和胰岛素自身抗体,判断模型的诱导情况;以CD19磁珠分选STZ... 目的探讨链脲佐菌素(STZ)诱导小鼠后B淋巴细胞对自身免疫性糖尿病发展的作用。方法以低剂量STZ诱导ICR小鼠,建立小鼠自身免疫性糖尿病模型,采用放射免疫法和ELISA分别检测胰岛素和胰岛素自身抗体,判断模型的诱导情况;以CD19磁珠分选STZ诱导的小鼠以及正常小鼠外周血B淋巴细胞,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磁珠分选情况;以PBS处理的MIN-6细胞为空白对照组(A组),以正常小鼠B细胞和MIN-6细胞共培养为B组,以经20μg/m L脂多糖(LPS)预处理的正常小鼠B细胞和MIN-6细胞共培养为C组,以STZ诱导小鼠后的B细胞与MIN-6细胞共培养为D组,通过SYBRGreen染料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放射免疫法分别检测处理后的胰岛素mRNA及其蛋白表达情况,并通过ELISA检测胰岛素自身抗体水平以及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水平。结果与A组相比,STZ诱导组小鼠体质量减少、血糖升高、血清中胰岛素含量降低、胰岛素自身抗体升高;通过免疫磁珠分选,以流式细胞仪检测的结果显示,CD19+B细胞所占比例达到98%;与A组及B相比,C组和D组中MIN-6细胞胰岛素mRNA水平以及共培养上清中胰岛素水平均降低,并且胰岛素自身抗体和TGF-β的表达均增加。结论 STZ诱导的自身免疫性糖尿病小鼠模型的B淋巴细胞可能通过增加胰岛素自身抗体的产生来抑制胰岛MIN-6细胞产生胰岛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链脲佐菌素 MIN-6细胞 B淋巴细胞 胰岛素 胰岛素自身抗体
原文传递
乳腺癌患者放疗后血清IL-6与可溶性IL-6受体含量增加并与免疫细胞比例相关 被引量:5
15
作者 徐素仿 严家来 +1 位作者 徐伟民 王章桂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738-743,共6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与可溶性白细胞介素6受体(sIL-6R)水平对放疗后免疫功能的评估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术后放疗的55例乳腺癌患者为治疗组、经体检合格的55例正常健康成人为对照组,采用ELISA检测对照组及治疗组患者...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与可溶性白细胞介素6受体(sIL-6R)水平对放疗后免疫功能的评估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术后放疗的55例乳腺癌患者为治疗组、经体检合格的55例正常健康成人为对照组,采用ELISA检测对照组及治疗组患者放疗前后血清IL-6与sIL-6R含量,并以流式细胞术检测治疗组患者放疗前后外周血CD45^+CD19^+B淋巴细胞、CD45^+CD3^+CD4^+T淋巴细胞、CD45^+CD3^+CD8^+T淋巴细胞及CD45^+CD16^+CD56^+自然杀伤(NK)细胞,比较淋巴细胞亚群与IL-6、sIL-6R含量的相关性。结果治疗组患者放疗后血清IL-6与sIL-6R含量显著高于放疗前及对照组,且Ⅲ期、Ⅳ期乳腺癌患者IL-6、sIL-6R含量明显升高。治疗组患者放疗后总T淋巴细胞、NK细胞比例明显降低,B淋巴细胞比例显著升高,且IL-6、sIL-6R含量与NK细胞比例呈正相关,与B淋巴细胞比例负相关。结论乳腺癌患者血清中IL-6与sIL-6R水平可作为乳腺癌病程评估和放疗后免疫功能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放疗 白细胞介素6(IL-6) 可溶性白细胞介素6受体(sIL-6R)
原文传递
血清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水平在慢性肾脏病患者肾功能损害严重程度评估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6
作者 罗兵 孙敏捷 +4 位作者 冯梅 陈琼 霍星星 徐伟明 李涛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0年第2期145-150,共6页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水平在慢性肾脏病(CKD)患者肾功能损害严重程度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58例CKD患者(CKD组)与4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指标,根据CKD分期将CKD组158例患者再分为肾功...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水平在慢性肾脏病(CKD)患者肾功能损害严重程度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58例CKD患者(CKD组)与4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指标,根据CKD分期将CKD组158例患者再分为肾功能轻度损害(CKD1~3)组和肾功能重度损害(CKD4~5)组两组。采用日立全自动生化仪008AS、希森美康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XN-1001检测各项实验室指标,采用相关和回归分析血清TSGF水平与胱抑素C(CYSC)、同型半胱氨酸(HCY)、D-二聚体(D-D)水平、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CKD分期、肾功能损害严重程度之间的相关性。结合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比较血清TSGF水平与CYSC、HCY、D-D水平及NLR的曲线下面积(AUC),评估其在CKD患者早期肾功能损害诊断中的预测效能。结果:CKD组的TSGF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肾功能轻度损害组的TSGF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肾功能重度损害组较之肾功能轻度损害组TSGF水平进一步升高(P<0.05)。诊断CKD患者早期肾功能损害的ROC曲线中,TSGF的AUC显著大于HCY、NLR、D-D(P<0.05);TSGF与肾功能损害严重程度提高显著相关(OR=1.208,95%CI为1.003~1.456,P=0.047)。结论:血清TSGF可能是预测CKD患者早期肾功能损害及评估肾功能损害严重程度的一种新的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 肾功能损害严重程度 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
下载PDF
希森美康XS-1000i分析仪血常规复检规则的建立与评估 被引量:1
17
作者 杨连成 《淮海医药》 CAS 2014年第1期70-71,共2页
目的根据国际血液学协作组制定的41条复检规则,结合本院仪器特性与临床要求,制定本院血涂片复检规则,并对其进行评估。方法采用日本希森美康公司生产的XS-1000i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利用双盲规则对我院2013年5月1日-10日10 d内1332例住... 目的根据国际血液学协作组制定的41条复检规则,结合本院仪器特性与临床要求,制定本院血涂片复检规则,并对其进行评估。方法采用日本希森美康公司生产的XS-1000i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利用双盲规则对我院2013年5月1日-10日10 d内1332例住院及门诊血常规进行规则的逐项评估。结果 1 332份血标本复检率为25.74%,真阳性率为11.02%,假阳性率为14.72%,假阴性率为1.05%。结论我室制定的针对XS-1000i血液分析仪的复检规则,能够有效地筛选出真正异常样本,使操作人员在有限的时间内对真正异常标本进行复检,达到提高工作效率,保证血常规准确性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常规 血涂片 复检规则 假阴性率 评估
下载PDF
合肥地区不同类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病毒基因型和基因亚型分布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8
18
作者 徐素仿 徐元宏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955-1958,共4页
目的:研究合肥市不同类型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血清中HBV基因型和亚型分布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192例合肥市HBV感染者血清,提取HBV基因组DNA,通过对PCR扩增的HBV产物电泳及其酶切后电泳片段大小确定其基因型及其基因亚型。结... 目的:研究合肥市不同类型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血清中HBV基因型和亚型分布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192例合肥市HBV感染者血清,提取HBV基因组DNA,通过对PCR扩增的HBV产物电泳及其酶切后电泳片段大小确定其基因型及其基因亚型。结果:192份血清中,82例B型,其中57例为Ba亚型,8例为Bj亚型,17例为非Ba/Bj亚型;99例为C型,其中8例为C1亚型,56例为C2亚型,35例为非C1/C2亚型;11例为B型与C型混合感染,其中6例为Ba与C2亚型混合感染,2例为Bj与C2型混合感染,2例为Ba与非C1/C2亚型混合感染,1例为非Ba/Bj亚型与C2亚型混合感染。不同类型HBV感染者中基因型分布有差异,在肝硬化和肝细胞癌患者中C型所占比例较高,无症状携带者中B型所占比例较高。在HBeAg阳性和阴性感染者中,HBV基因型分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该市HBV感染者中,以Ba和C2亚型占优势,C基因型可能与肝硬化和肝细胞癌的发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基因型 亚型 聚合酶链反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