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浆外泌体miR-19b、miR-126检测鉴别肺结节良恶性的临床研究
1
作者 李孝鹏 王章桂 +1 位作者 王海洋 董肇楠 《西部医学》 2024年第7期1021-1025,1030,共6页
目的利用液态活检技术,寻找合适的外泌体miRNA肿瘤生物标志物,用于肺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方法选取2019年1月—12月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初诊肺癌术后的24对肺癌组织及癌旁组织样本,筛选出差异性表达的miRNA标志物miR-19b和miR-126。选取2... 目的利用液态活检技术,寻找合适的外泌体miRNA肿瘤生物标志物,用于肺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方法选取2019年1月—12月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初诊肺癌术后的24对肺癌组织及癌旁组织样本,筛选出差异性表达的miRNA标志物miR-19b和miR-126。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初诊肺恶性结节患者58例为观察组,良性结节患者31例为对照组,检测血浆外泌体miR-19b、miR-126在两组的表达量,以miR-16为内参,分析血浆外泌体miR-19b和miR-126表达量差异在肺结节良恶性鉴别中的应用价值。结果肺癌组织中miR-19b表达水平为(45.91±13.73),与癌旁组织(11.61±3.87)相比显著升高(P<0.05);miR-126表达水平为(0.70±0.22),与癌旁组织(2.56±0.75)相比显著降低(P<0.05)。miR-19b和miR-126在观察组血浆外泌体表达水平分别为(1.83±0.49)和(0.83±0.26),显著高于对照组[(0.93±0.31)和(0.40±0.12)](P<0.05);血浆外泌体miR-19b在观察组和对照组鉴别的曲线下面积[AUC:0.808(95%CI:0.718~0.898,P<0.001)],取cutoff值为0.936,灵敏度为82.8%,特异性为64.5%,高于miR-126的检测。对miR-19b和miR-126相对定量值进行秩和检验,按肿瘤大小和肿瘤浸润性分组,miR-19b表达水平有显著性差异(P<0.05),按肿瘤浸润性分组,miR-126表达水平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浆外泌体miR-19b、miR-126的表达量值可辅助鉴别肺结节良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泌体 MIRNA miR-19b MIR-126 肺结节 肺癌 鉴别诊断
下载PDF
调强放疗与三维适形放疗对乳腺癌术后病人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8
2
作者 魏南 刘金凤 +1 位作者 李孝鹏 王章桂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9期1224-1227,共4页
目的:探究调强放疗(IMRT)与三维适形放疗(3D-CRT)对乳腺癌术后病人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122例乳腺癌术后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IMRT组与3D-CRT组,各61例。比较2组术后1年复发转移情况,并比较2组美容效果及急性放射性皮... 目的:探究调强放疗(IMRT)与三维适形放疗(3D-CRT)对乳腺癌术后病人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122例乳腺癌术后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IMRT组与3D-CRT组,各61例。比较2组术后1年复发转移情况,并比较2组美容效果及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发生情况,以及放疗前及放疗5周后血清激素[雌二醇(E2)、孕酮(P)]和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53(CA153)]的变化。结果:术后1年,2组均未出现复发转移病例。IMRT组美容效果及优良率显著高于3D-CRT组(P<0.05),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发生率低于3D-CRT组(P<0.05)。2组放疗前后血清E2和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放疗5周后,2组血清CA153和CEA水平均比放疗前下降(P<0.01),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MRT及3D-CRT对乳腺癌术后放疗效果均较好,但IMRT在减少皮肤损伤、美容效果方面更具优势,于提升病人生活质量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调强放疗 三维适形放疗 复发 转移 放射性皮肤伤
下载PDF
定量CT研究乳腺癌病人新辅助化疗前后身体组分变化对其术后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郑小敏 王传彬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43-648,共6页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NAC)前后身体组分变化对乳腺癌病人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行NAC联合改良根治术的乳腺癌女性病人85例,平均年龄(52.51±3.47)岁。均于NAC前后行定量CT(QCT)扫描,测量并记录QCT参数,包括L1、L2水平的骨密...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NAC)前后身体组分变化对乳腺癌病人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行NAC联合改良根治术的乳腺癌女性病人85例,平均年龄(52.51±3.47)岁。均于NAC前后行定量CT(QCT)扫描,测量并记录QCT参数,包括L1、L2水平的骨密度(BMD),L3水平的椎旁肌肉面积(MA)、皮下脂肪面积(SFA)、内脏脂肪面积(VFA),计算NAC前后上述参数的变化,并根据其变化值的中位数将病人分为参数变化≤中位数组、参数变化>中位数组。记录病人术后腋窝日引流量、腋窝引流管拔管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皮下积液、皮瓣坏死、上肢水肿、感染)。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比较NAC前后QCT参数以及各2组(按各参数变化的中位数而分成的2组)间术后资料的差异。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CC)分析2名医师所测量数据的一致性。结果NAC后MA、SFA和VFA均小于NAC前(均P<0.05)。MA变化≤3.6%的病人术后腋窝日引流量、拔管时间以及皮下积液和上肢水肿的发生率均低于MA变化>3.6%的病人(均P<0.05)。其余各参数变化2组间术后资料比较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名医师测量NAC前后BMD和MA的一致性均较好(均ICC>0.75)。结论NAC后肌肉的减少不利于乳腺癌病人的术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新辅助化疗 术后恢复 身体组分 定量CT
下载PDF
术前D二聚体在肾嗜酸细胞腺瘤和肾嫌色细胞癌中的鉴别诊断价值 被引量:1
4
作者 钱伟伟 徐申 孔琪 《国际肿瘤学杂志》 CAS 2023年第10期614-617,共4页
目的探究术前D二聚体在肾嗜酸细胞腺瘤(RO)和肾嫌色细胞癌(Ch-RCC)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22年4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罕少见肾脏肿瘤患者共47例,根据术后病理分为RO组(15例)和Ch-RCC组(32例),对比两组患... 目的探究术前D二聚体在肾嗜酸细胞腺瘤(RO)和肾嫌色细胞癌(Ch-RCC)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22年4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罕少见肾脏肿瘤患者共47例,根据术后病理分为RO组(15例)和Ch-RCC组(32例),对比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及术前血液学指标的差异,通过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UC)评估D二聚体对RO和Ch-RCC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Ch-RCC组和RO组患者性别(χ^(2)=0.41,P=0.522)、年龄(t=0.50,P=0.618)、高血压(χ^(2)<0.01,P=0.994)、糖尿病(P=0.541)、吸烟史(χ^(2)=1.67,P=0.196)及肿瘤侧别(χ^(2)=0.67,P=0.414)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Ch-RCC组患者术前D二聚体水平[0.47(0.29,0.77)μg/ml]显著高于RO组[0.21(0.19,0.27)μ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4.44,P<0.001);两组患者术前血红蛋白(t=-1.61,P=0.116)、血小板(t=0.26,P=0.800)、白细胞(t=0.10,P=0.921)、中性粒细胞(t=-0.87,P=0.390)、淋巴细胞(Z=0.82,P=0.418)、单核细胞(Z=1.43,P=0.153)、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Z=0.09,P=0.927)、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t=0.42,P=0.676)及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Z=-0.96,P=0.338)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ROC曲线分析显示,术前D二聚体临界值为0.78μg/ml时,鉴别诊断RO和Ch-RCC的AUC为0.90(95%CI为0.82~0.99,P<0.001),敏感性为0.78,特异性为1.00。结论Ch-RCC患者术前D二聚体水平明显增高,其对于术前鉴别RO及Ch-RCC具有较高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蛋白纤维蛋白原降解物 肾肿瘤 诊断 鉴别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