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管性痴呆针灸选穴规律的meta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王强 丁定明 +3 位作者 李思康 赵鹏飞 施巧云 汪中菊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1年第25期142-145,共4页
目的分析与总结针灸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相关取穴规律。方法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于2010年12月至2020年12月以针灸治疗手段为主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相关文献。中文检索词包括针灸、针灸治疗、针刺、穴位、电针、取穴、... 目的分析与总结针灸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相关取穴规律。方法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于2010年12月至2020年12月以针灸治疗手段为主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相关文献。中文检索词包括针灸、针灸治疗、针刺、穴位、电针、取穴、穴位、血管性痴呆等。英文检索词有acupuncture therapy、moxibustion、vascular dementia。计算机检索共筛选出36篇文献符合要求。采用Microsoft Excel 2016版软件录入数据并统计学分析纳入文献中相关腧穴配伍规律。结果针灸治疗血管性痴呆所涉及前3位的经脉为督脉、胃经、胆经。作为主穴使用频次前5位的为百会、足三里、四神聪、风池、三阴交;作为配穴使用频次前5位的为中脘、太溪、太冲、内关、百会、足三里。结论针灸治疗血管性痴呆以头部局部选穴为主结合远部配穴,以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为原则和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 针灸 针刺穴位 配伍规律
下载PDF
基于“脑为髓海”理论运用头皮针治疗原发性失眠症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
2
作者 丁定明 李思康 +2 位作者 汪中菊 王迅 曲玉强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17期144-148,共5页
目的基于“脑为髓海”理论运用头皮针治疗原发性失眠症,评估其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2月至2022年7月就诊于安徽省芜湖市中医医院针灸科门诊及住院治疗的原发性失眠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头皮针组、常规针刺组及西药组,每组30... 目的基于“脑为髓海”理论运用头皮针治疗原发性失眠症,评估其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2月至2022年7月就诊于安徽省芜湖市中医医院针灸科门诊及住院治疗的原发性失眠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头皮针组、常规针刺组及西药组,每组30名,分别予以头皮针治疗、常规针刺治疗及口服艾司唑仑片治疗。每组均治疗2个疗程。比较治疗前与治疗后各组睡眠量表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及临床效果。结果头皮针组与常规针刺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及中医证候积分在时间点比较及交互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治疗后、随访时头皮针组与常规针刺组PSQI评分及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头皮针组与常规针刺组PSQI评分及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头皮针组与西药组PSQI评分及中医证候积分在组间比较、时间点比较及交互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治疗后、随访时头皮针组和西药组PSQI评分及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治疗后、随访时头皮针组PSQI评分及中医证候积分低于西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头皮针组临床疗效优于西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头皮针组与常规针刺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原发性失眠症的治疗,头皮针具有直接作用、选穴精当等优势,能有效地改善原发性失眠症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可进一步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皮针 原发性失眠症 “脑为髓海” 疗效
下载PDF
调神针刺在难治性突发性聋患者中的临床效果
3
作者 孙连珠 丁定明 +3 位作者 潘猛 李思康 俞丽君 马睿杰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25期138-142,共5页
目的探讨调神针刺在难治性突发性聋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安徽省芜湖市中医医院针灸科就诊的难治性突发性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电项针治疗,治疗组... 目的探讨调神针刺在难治性突发性聋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安徽省芜湖市中医医院针灸科就诊的难治性突发性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电项针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选取调神针刺治疗(穴位:百会、本神、内关、神门、三阴交),两组均每日治疗1次,每周5次,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1、2、4周后进行听阈水平、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并在治疗4周后进行临床疗效的评价。结果整体分析发现:两组PSQI评分、SAS评分组间比较、时间点比较及交互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治疗组各时间PSQI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2、4周后PSQI评分低于治疗前和治疗1周后,治疗4周后PSQI评分低于治疗2周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2、4周后SAS评分低于治疗前和治疗1周后,治疗4周后SAS评分低于治疗2周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治疗1、2、4周后,治疗组PSQI评分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周后,治疗组SAS评分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整体分析发现;两组平均听阈数值组间比较、时间点比较及交互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治疗2、4周后,两组平均听阈数值低于治疗前和治疗1周后,治疗4周后平均听阈数值低于治疗2周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治疗2、4周后,治疗组平均听阈数值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调神针刺联合电项针治疗对难治性突发性聋患者平均听阈水平的改善较单纯电项针组更为明显,这与调神针刺改善了患者睡眠质量、焦虑状态等有关,二者具有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突发性聋 调神针刺 电项针 焦虑 治神
下载PDF
针刺治疗陈旧性踝关节扭伤验案一则
4
作者 张程 李思康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3年第7期1458-1459,共2页
陈旧性踝关节扭伤是常见的软组织损伤性疾病,多由急性踝关节扭伤失治、误治或积劳成疾造成踝关节功能性不稳定及反复性扭伤的一种慢性疾病^([1])。属于中医学“踝骱伤筋”范畴^([2])。《圣济总录》中关于本病病因病机记载“若因伤折,内... 陈旧性踝关节扭伤是常见的软组织损伤性疾病,多由急性踝关节扭伤失治、误治或积劳成疾造成踝关节功能性不稳定及反复性扭伤的一种慢性疾病^([1])。属于中医学“踝骱伤筋”范畴^([2])。《圣济总录》中关于本病病因病机记载“若因伤折,内动经络,血行之道不得宣通,瘀结不散,则为肿为痛”,因此,中医认为,踝关节扭伤后导致局部经络不通,日久不愈,气血瘀滞,演变成踝关节的慢性损伤^([3])。现将李思康诊治陈旧性踝关节扭伤验案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圣济总录》 急性踝关节扭伤 经络不通 气血瘀滞 慢性损伤 病因病机 伤筋 内动
下载PDF
穴位敷贴疗法防治肺系疾病的现状及思路探讨 被引量:16
5
作者 唐巍 房慧岭 +5 位作者 曹坤茂 张正龙 程杰 兰崴 沈雅婷 叶青林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2年第4期332-335,共4页
穴位敷贴疗法是结合穴位与药物作用创建和发展起来的一种独特的治疗方法。它是将中药配制成丸、散、膏等剂型,直接贴敷于穴位上,利用中药对穴位的,
关键词 穴位敷贴 肺系疾病 综述
下载PDF
龙砂开阖六气针法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效果 被引量:3
6
作者 马文明 潘猛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2年第17期159-162,共4页
目的 探讨龙砂开阖六气针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1月在安徽省芜湖市中医医院针灸科门诊和住院部收治的60例急性期周围性面瘫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0例。在西药治疗的... 目的 探讨龙砂开阖六气针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1月在安徽省芜湖市中医医院针灸科门诊和住院部收治的60例急性期周围性面瘫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0例。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加用常规针刺,治疗组加用龙砂开阖六气针法。连续治疗15 d后,比较两组治疗前后H-B面神经功能分级、杨氏面神经麻痹程度分级,评估其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H-B面神经功能分级较治疗前降低(P <0.05),但两组H-B面神经功能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杨氏面神经麻痹程度分级较治疗前降低(P <0.05),但两组杨氏面神经麻痹程度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龙砂开阖六气针法能明显改善周围性面瘫患者的临床症状,且取穴少,操作简单,可替代常规针刺,适宜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砂开阖六气针法 急性期 面瘫 疗效
下载PDF
面、线、点结合刮痧用于肝郁化火型失眠症的护理效果 被引量:2
7
作者 俞丽君 丁定明 李思康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2年第18期145-148,共4页
目的观察与分析面、线、点结合刮痧用于肝郁化火型失眠症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安徽省芜湖市中医医院针灸一科门诊就诊及住院治疗的60例肝郁化火型失眠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30例... 目的观察与分析面、线、点结合刮痧用于肝郁化火型失眠症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安徽省芜湖市中医医院针灸一科门诊就诊及住院治疗的60例肝郁化火型失眠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面、线、点结合刮痧干预,疗程14 d。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中医证候积分情况及国际统一标准睡眠效率指标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PSQI评分指标低于干预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干预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试验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面、线、点结合刮痧疗法可改善肝郁化火型失眠症患者睡眠质量和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线、点结合 刮痧疗法 肝郁化火 失眠症 护理
下载PDF
益气利水法治疗眩晕40例疗效观察
8
作者 黄红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07年第12期13-14,共2页
关键词 眩晕 益气利水法 疗效
下载PDF
李思康采用透天凉手法针刺太冲穴治疗肝阳上亢型头痛经验
9
作者 张程 李丹丹 李思康 《湖北中医杂志》 2023年第6期26-29,共4页
头痛是常见的肝胆系病症,主要症状为慢性反复发作性且经久不愈的头痛,因风寒湿热之邪外袭,或痰浊瘀血阻滞,致使经气上逆,或肝阳郁火上扰清空,或气虚清阳不升,或血虚脑髓失荣等[1]。古称之“头风”,《诸病源候论》,曰:“饱食仰卧之,成气... 头痛是常见的肝胆系病症,主要症状为慢性反复发作性且经久不愈的头痛,因风寒湿热之邪外袭,或痰浊瘀血阻滞,致使经气上逆,或肝阳郁火上扰清空,或气虚清阳不升,或血虚脑髓失荣等[1]。古称之“头风”,《诸病源候论》,曰:“饱食仰卧之,成气病头风”。又曰:“饱食沫发,作头风”。头痛是临床常见自觉症状之一,可单独出现,也可见于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痛 肝阳上亢 透天凉 太冲穴 针刺 李思康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