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997~2007年安徽省药物研究所论文发表统计分析
1
作者 赵蓉 黄世福 于东安 《安徽医药》 CAS 2008年第6期572-573,共2页
利用清华同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及重庆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对安徽省药物研究所1997-2007年发表的论文进行检索和统计,统计的项目包括论文数与学科分布、作者、发文作者合作情况、期刊源等,在此基础上作出了相应的评价。
关键词 安徽省药物研究所 论文 统计分析
下载PDF
中药复方治疗骨性关节炎的实验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
作者 王珍 李矗 《中南药学》 CAS 2007年第6期539-542,共4页
关键词 骨性关节炎 关节软骨
下载PDF
2003~2007年安徽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系统论文发表统计分析
3
作者 赵蓉 储德全 黄世福 《安徽医药》 CAS 2008年第9期883-884,共2页
利用清华同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及重庆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对安徽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系统2003~2007年发表的论文进行检索和统计,统计的项目包括论文的数量、作者、发文作者合作情况、期刊源及论文主题等,在此基础上进行... 利用清华同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及重庆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对安徽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系统2003~2007年发表的论文进行检索和统计,统计的项目包括论文的数量、作者、发文作者合作情况、期刊源及论文主题等,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综合评价,并作出相应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徽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系统 论文发表 统计分析
下载PDF
利胆消炎颗粒提取工艺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王章姐 陈师农 +1 位作者 张毅 马玲 《安徽医药》 CAS 2008年第2期113-115,共3页
目的优选利胆消炎颗粒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醇提取工艺以出膏率和大黄素为考察指标,水提取工艺以出膏率和黄芩苷含量为考察指标,分别采用正交设计法对其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优选。结果利胆消炎颗粒醇提最佳工艺条件:加10倍量60%乙醇,回流提... 目的优选利胆消炎颗粒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醇提取工艺以出膏率和大黄素为考察指标,水提取工艺以出膏率和黄芩苷含量为考察指标,分别采用正交设计法对其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优选。结果利胆消炎颗粒醇提最佳工艺条件:加10倍量60%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2 h;水提最佳工艺条件:加10倍量水,煎煮3次,每次2 h。结论优选出的提取条件科学合理,适合工业化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胆消炎颗粒 提取工艺 正交设计 大黄素 黄芩苷
下载PDF
癃闭欣通颗粒治疗大鼠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裴月梅 黄世福 +1 位作者 陈菡 徐鹏夫 《安徽医药》 CAS 2008年第4期300-302,共3页
目的观察癃闭欣通颗粒对大鼠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模型的影响。方法采用向大鼠前列腺内注射大肠杆菌造成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模型,观察大鼠排尿量、前列腺液细菌数、前列腺液白细胞数、卵磷质小体密度及前列腺的病理学改变。结果癃闭欣通... 目的观察癃闭欣通颗粒对大鼠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模型的影响。方法采用向大鼠前列腺内注射大肠杆菌造成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模型,观察大鼠排尿量、前列腺液细菌数、前列腺液白细胞数、卵磷质小体密度及前列腺的病理学改变。结果癃闭欣通颗粒治疗后的模型大鼠排尿量增加,可以抑制其前列腺液内细菌增长,显著抑制前列腺液白细胞升高和卵磷质小体密度降低,同时也有一定的抑制前列腺组织间质性炎细胞浸润病理改变作用。结论癃闭欣通颗粒对大鼠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模型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癃闭欣通颗粒 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 大肠杆菌 大鼠
下载PDF
祛风除痹颗粒制备工艺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陈杨芳 王珍 +1 位作者 陈师农 田军 《安徽医药》 CAS 2009年第1期19-21,共3页
目的优选祛风除痹颗粒的最佳制备工艺。方法水提取工艺以干膏得率和芍药苷含量为考察指标,采用正交设计法对其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优选。确定了制粒方法。结果水提最佳工艺条件:加8倍量水,煎煮3次,每次1 h。以干浸膏法制粒,干膏和辅料比为3... 目的优选祛风除痹颗粒的最佳制备工艺。方法水提取工艺以干膏得率和芍药苷含量为考察指标,采用正交设计法对其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优选。确定了制粒方法。结果水提最佳工艺条件:加8倍量水,煎煮3次,每次1 h。以干浸膏法制粒,干膏和辅料比为3∶7。结论优选出的制备工艺科学合理,适合工业化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祛风除痹颗粒 提取工艺 正交设计 芍药苷 制备工艺
下载PDF
三妙丸中牛膝对关节炎大鼠引药作用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33
7
作者 孙备 吕凌 +1 位作者 陆忠祥 杨士友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4期2946-2949,共4页
目的:研究三妙丸中牛膝对关节炎大鼠引药作用的机制。方法:用弗氏完全佐剂和湿热处理法制备大鼠湿热痹症关节炎模型,造模成功的大鼠分为3组:模型组,含牛膝的三妙丸(18 g.kg-1)组,不含牛膝三妙丸(10 g.kg-1)组。HPLC法测定三妙丸中主要... 目的:研究三妙丸中牛膝对关节炎大鼠引药作用的机制。方法:用弗氏完全佐剂和湿热处理法制备大鼠湿热痹症关节炎模型,造模成功的大鼠分为3组:模型组,含牛膝的三妙丸(18 g.kg-1)组,不含牛膝三妙丸(10 g.kg-1)组。HPLC法测定三妙丸中主要成分小檗碱在心脏、关节组织中的分布情况,体积法测定大鼠足关节肿胀度,同时观察组织病理变化;测定血浆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含牛膝三妙丸组在给药后2,4,6 h和多次给药14 d后关节浓度均高于不含牛膝组,关节/心脏小檗碱浓度比显著大于不含牛膝组。含牛膝的三妙丸明显改善关节炎模型大鼠的关节肿胀和组织病理改变。含牛膝三妙丸组明显改善关节炎大鼠血液流变学指标,与不含牛膝三妙丸组比P<0.01,与模型组相比也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牛膝能够引导三妙丸中主要有效成分小檗碱的靶组织分布,并与其药效作用相吻合。其促进小檗碱组织分布的作用和其活血作用可能有一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膝 三妙丸 引药 小檗碱 佐剂关节炎 组织分布
下载PDF
三妙丸中牛膝引药作用的机理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孙备 吕凌 +1 位作者 陆忠祥 杨士友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859-861,共3页
目的通过药代动力学组织分布研究法,研究牛膝在正常大鼠体内对三妙丸中主要有效成分小檗碱组织分布的影响,以探讨其引药的作用。方法大鼠均分成两组,分别灌胃给予含或不含牛膝的三妙丸水提物,给药后2 h,4 h,6 h和7d处死动物,取血浆和心... 目的通过药代动力学组织分布研究法,研究牛膝在正常大鼠体内对三妙丸中主要有效成分小檗碱组织分布的影响,以探讨其引药的作用。方法大鼠均分成两组,分别灌胃给予含或不含牛膝的三妙丸水提物,给药后2 h,4 h,6 h和7d处死动物,取血浆和心脏、后肢关节组织的匀浆,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组织中小檗碱的浓度。结果含牛膝三妙丸组动物给药后关节药物浓度在2 h时与去牛膝三妙丸组相近,4 h明显高于去牛膝组,6 h与去牛膝组相近,多次给药后明显高于去牛膝组。含牛膝组的关节/心脏药物浓度比始终明显大于去牛膝组。结论牛膝有促进三妙丸中有效成分小檗碱向关节组织分布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膝 三妙丸 小檗碱 组织分布
下载PDF
胆囊炎病因及其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9
作者 阚红卫 魏安祥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8年第8期957-960,共4页
动物模型在胆囊炎的病因研究、发病机理的探索以及治疗措施的评估中都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胆囊炎的病因,与感染、激素、神经、代谢等因素有关。继常规模拟临床的细菌感染造模之后,总胆管结扎、迷走神经切除、食物喂养、异物植入、... 动物模型在胆囊炎的病因研究、发病机理的探索以及治疗措施的评估中都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胆囊炎的病因,与感染、激素、神经、代谢等因素有关。继常规模拟临床的细菌感染造模之后,总胆管结扎、迷走神经切除、食物喂养、异物植入、药物诱导、狭窄成石等在胆囊炎模型建立中的应用为我们提供了大量能较好模拟人体相应胆囊炎的动物模型,有助于对药物进行临床前的药效学评价和进一步研究胆囊炎的机制和办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炎 病因 动物模型
下载PDF
正交试验研究枇杷清肺颗粒的醇提工艺 被引量:4
10
作者 汪海斌 吴电彩 +5 位作者 马玲 张毅 陈师农 孙备 黄顺旺 宋少江 《安徽医药》 CAS 2015年第2期222-224,共3页
目的优选枇杷清肺颗粒的最佳醇提工艺。方法醇提工艺以盐酸小檗碱含量和浸膏得率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优选枇杷清肺颗粒最佳醇提工艺。结果醇提最佳工艺条件为加10倍量7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2 h。结论优选出的提取工艺稳定,主要有效... 目的优选枇杷清肺颗粒的最佳醇提工艺。方法醇提工艺以盐酸小檗碱含量和浸膏得率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优选枇杷清肺颗粒最佳醇提工艺。结果醇提最佳工艺条件为加10倍量7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2 h。结论优选出的提取工艺稳定,主要有效成分转移率高,为枇杷清肺颗粒的成型工艺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枇杷清肺颗粒 正交试验 高效液相色谱法 盐酸小檗碱
下载PDF
再造浓缩丸中天麻素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崔颖 戴萍萍 +2 位作者 陆忠祥 路小东 吕凌 《安徽医药》 CAS 2009年第7期749-750,共2页
目的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再造浓缩丸中天麻素的含量。方法用乙醚萃取法去除样品中的干扰物质。采用Cromosil C18分析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乙腈-0.05%磷酸溶液(1.5:98.5),检测波长:220nm,流速:1ml... 目的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再造浓缩丸中天麻素的含量。方法用乙醚萃取法去除样品中的干扰物质。采用Cromosil C18分析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乙腈-0.05%磷酸溶液(1.5:98.5),检测波长:220nm,流速:1ml·min^-1。结果天麻素进样量在0.08-1.20μg(r=0.9999)范围内呈线性,加样回收率为98.77%(RSD:5.0%)。结论前处理方法能有效去除干扰物质,保护色谱柱,所得样品组分分离度好,简便快速,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制备再造浓缩丸质量控制所需的供试品溶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麻素 再造浓缩丸 HPLC
下载PDF
清热利湿颗粒质量标准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马玲 陈师农 +1 位作者 张毅 吴义香 《中国药业》 CAS 2012年第8期51-53,共3页
目的建立清热利湿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萆、黄柏、赤芍和王不留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制剂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结果在选定的薄层色谱条件下,层析斑点清晰,分离效果较好。含量测定时,盐酸小檗碱质量浓度在0.010 5... 目的建立清热利湿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萆、黄柏、赤芍和王不留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制剂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结果在选定的薄层色谱条件下,层析斑点清晰,分离效果较好。含量测定时,盐酸小檗碱质量浓度在0.010 5~0.105 0 g/L范围内(r=0.999 4)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8.46%,RSD为1.32%(n=6)。结论所用方法简便可行、专属性强、重现性好,可较好地控制该制剂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热利湿颗粒 薄层鉴别 盐酸小檗碱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独一味滴丸质量控制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田军 李刘辉 刘永 《安徽医药》 CAS 2007年第5期399-400,共2页
目的建立独一味滴丸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方中独一味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木犀草素的含量。结果供试品斑点显色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木犀草素的线性范围为0.0275-0.88μg(r=0.999 9,n=5)。平均回收率为100.9... 目的建立独一味滴丸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方中独一味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木犀草素的含量。结果供试品斑点显色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木犀草素的线性范围为0.0275-0.88μg(r=0.999 9,n=5)。平均回收率为100.9%。结论所建立的定性定量方法专属性强,重复性好,可有效控制该产品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一味滴丸 薄层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质量标准
下载PDF
镇咳滴丸成型工艺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田军 贺飞 李刘辉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07年第6期10-11,36,共3页
目的:确定镇咳滴丸的最佳成型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进行工艺优化。结果:工艺条件为镇咳提取物:PEG4000(1:2.5),药液温度为(80±2)℃,冷却液温度为0~10℃,滴距为8cm。结论:该工艺合理,简便。
关键词 镇咳滴丸 正交设计 成型工艺
下载PDF
黄厚排气颗粒中枳实等药材提取工艺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裴月梅 黄世福 田军 《安徽医药》 CAS 2008年第9期795-797,共3页
目的优化黄厚排气颗粒的提取工艺。方法以干浸膏得率、丹皮酚提取率、辛弗林提取率为指标,应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筛选出黄厚排气颗粒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结果采用水蒸汽蒸馏提取丹皮酚4 h最佳;枳实等水提醇沉工艺采用加6倍水,煎煮3次... 目的优化黄厚排气颗粒的提取工艺。方法以干浸膏得率、丹皮酚提取率、辛弗林提取率为指标,应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筛选出黄厚排气颗粒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结果采用水蒸汽蒸馏提取丹皮酚4 h最佳;枳实等水提醇沉工艺采用加6倍水,煎煮3次,每次2.0 h,醇沉浓度75%为最佳工艺。结论本方法所选得的工艺稳定可行,适合于工业化大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厚排气颗粒 提取工艺 正交试验
下载PDF
正交试验研究功血宁颗粒的提取工艺 被引量:2
16
作者 黄顺旺 陈师农 《安徽医药》 CAS 2011年第8期949-950,共2页
目的优选功血宁颗粒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以黄芪甲苷为指标,选择加水量、煎煮时间、煎煮次数三个因素,考察对提取效果的影响。结果最佳工艺组合确定为A3B2C2,即黄芪等八味药材加水煎煮2次,每次加入8倍量水,煎煮2 h。... 目的优选功血宁颗粒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以黄芪甲苷为指标,选择加水量、煎煮时间、煎煮次数三个因素,考察对提取效果的影响。结果最佳工艺组合确定为A3B2C2,即黄芪等八味药材加水煎煮2次,每次加入8倍量水,煎煮2 h。结论优选出的提取工艺为功血宁颗粒的制备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血宁颗粒 黄芪甲苷 正交试验
下载PDF
急性支气管炎的病因及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17
作者 鲍玲玲 田军 《医学信息》 2012年第11期394-395,共2页
急性支气管炎是一类发病率极高的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是当今临床最为常见、多发的疾病之一,本病治疗不当可发展为肺炎、哮喘或迁延为慢性支气管炎,从而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和生活。本文对急性支气管炎的发病因素及其治疗进展作以简要概... 急性支气管炎是一类发病率极高的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是当今临床最为常见、多发的疾病之一,本病治疗不当可发展为肺炎、哮喘或迁延为慢性支气管炎,从而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和生活。本文对急性支气管炎的发病因素及其治疗进展作以简要概述,以明确其治疗研究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支气管炎 发病因素 治疗
下载PDF
再造浓缩丸的质量控制研究
18
作者 马玲 吕凌 +1 位作者 路小东 张勇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2008年第2期132-134,共3页
目的建立再造浓缩丸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人工牛黄、赤芍、黄连和麻黄,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本制剂中麝香酮的含量。结果在选定的薄层色谱条件下,层析斑点清晰,分离效果较好。气相色谱法测定麝香酮的线性范围为0.1012μg~1... 目的建立再造浓缩丸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人工牛黄、赤芍、黄连和麻黄,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本制剂中麝香酮的含量。结果在选定的薄层色谱条件下,层析斑点清晰,分离效果较好。气相色谱法测定麝香酮的线性范围为0.1012μg~1.012μg,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11%,RSD为3.59%(n=5)。结论该方法简便可行、专属性强、重现性好,可较好地控制该制剂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造浓缩丸 薄层鉴别 麝香酮 GC
下载PDF
再造浓缩丸水提取工艺的研究
19
作者 马玲 张勇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2241-2242,共2页
目的优选再造浓缩丸的水提取工艺条件。方法以盐酸小檗碱含量作为主要考核指标,采用正交实验法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的分析技术,对水提工艺条件进行优选。结果最佳的水提取工艺为加药材8倍量水,提取3次,1.0h/次。结论该工艺可行。
关键词 再造浓缩丸 水提取工艺 盐酸小檗碱 正交实验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萸苑明目颗粒的质量标准研究
20
作者 马玲 叶磊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8-61,共4页
目的建立萸苑明目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三七、五味子、槐花和连翘,采用液相色谱法测定本制剂中马钱苷的含量。结果在选定的薄层色谱条件下,层析斑点清晰,分离效果较好。HPLC测定的马钱苷在0.084~0.840μg范围内呈良... 目的建立萸苑明目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三七、五味子、槐花和连翘,采用液相色谱法测定本制剂中马钱苷的含量。结果在选定的薄层色谱条件下,层析斑点清晰,分离效果较好。HPLC测定的马钱苷在0.084~0.840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8.50%,RSD为1.29%。结论该方法简便可行、专属性强、重现性好,可较好地控制该制剂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萸苑明目颗粒 马钱苷 质量标准 TLC HPLC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