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31篇文章
< 1 2 4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团结自强 艰苦创业 群策群力 科教兴所 为防治血吸虫病而努力奋斗——在庆祝安徽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建所四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
作者 葛继华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 1995年第4期196-198,共3页
今天,我们在纪念毛主席“一定要消灭血吸虫病”伟大号召发表40周年的同时,隆重庆祝安徽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建所四十周年。首先,请允许我代表所党支部、所领导班子和全所职工,向光临庆祝大会的各位领导、各位血防战线上的前辈和各位嘉... 今天,我们在纪念毛主席“一定要消灭血吸虫病”伟大号召发表40周年的同时,隆重庆祝安徽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建所四十周年。首先,请允许我代表所党支部、所领导班子和全所职工,向光临庆祝大会的各位领导、各位血防战线上的前辈和各位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安徽是血吸虫病流行严重的省份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吸虫病防治 安徽省 综合防治 群策群力 血防 研究所 领导班子 防治工作 寄生虫病 四十年
下载PDF
安徽省石台县日本血吸虫rDNA-ITS2和mtDNA-COX1遗传多态性研究
2
作者 宇芙蓉 方佩斐 +1 位作者 施维 金郁 《安徽医专学报》 2023年第2期85-87,90,共4页
目的:研究安徽石台县日本血吸虫的核糖体DNA第二内转录间隔区(rDNA-ITS2)基因和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亚基1基因(mtDNA-COX1)的遗传变异。方法:收集两种不同来源的阳性钉螺(石台和南京),逸出尾蚴后感染小鼠,每只小鼠感染(20±2)尾蚴,3... 目的:研究安徽石台县日本血吸虫的核糖体DNA第二内转录间隔区(rDNA-ITS2)基因和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亚基1基因(mtDNA-COX1)的遗传变异。方法:收集两种不同来源的阳性钉螺(石台和南京),逸出尾蚴后感染小鼠,每只小鼠感染(20±2)尾蚴,35天后解剖小鼠,收集血吸虫成虫,PCR-RFLP扩增成虫的rDNA-ITS2和mtDNA-COX1基因,限制性核酸内切酶Taq I水解,观察结果;同时收集小鼠的肝脏和血液,HE染色观察肝脏肉芽肿的大小,ELISA检测小鼠血清中的谷丙转氨酶(ALT)。结果:石台组和南京组均获得500 bp的ITS2序列和1400 bp的mtDNA-COX1序列;两组的ITS2序列经Taq I酶切后,得到一样的片段;而mtDNA-COX1序列经Taq I酶切后,两组结果不同,石台组在1000 bp检测到1条清晰的条带,而南京组在此处无任何条带;两组小鼠的肝脏纤维化病理结果与谷氨酸转氨酶测定结果均无明显差异。结论:石台组和南京组的日本血吸虫虽然在致病性方面具有相似性,但在mtDNA-COX1基因序列存在差异,本研究为今后日本血吸虫的种群遗传结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 遗传多态性 PCR-RFLP ITS2 COX1
下载PDF
安徽省血吸虫病防治健康教育材料使用现状调查 被引量:3
3
作者 李婷婷 何家昶 +2 位作者 汪昊 张功华 高风华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 2013年第3期149-152,共4页
目的了解流行区血吸虫病防治健康教育材料的使用情况,为制作针对性健康教育材料提供依据。方法通过问卷调查。比较各类人群对不同类型健康教育材料的可及性差异。结果当地成人电视、电影的可及率高于流动人口(P<0.01),高年级学生在... 目的了解流行区血吸虫病防治健康教育材料的使用情况,为制作针对性健康教育材料提供依据。方法通过问卷调查。比较各类人群对不同类型健康教育材料的可及性差异。结果当地成人电视、电影的可及率高于流动人口(P<0.01),高年级学生在学校观看录像多于低年级(P<0.05);当地成人报纸、宣传折页和展板的可及率高于流动人口(P<0.01),高年级宣传折页可及性高于低年级(P<0.05);实物宣传品可及率,人群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不同人群对血吸虫病防治健康教育材料的使用情况存在差异;健康教育材料制作,应针对不同人群,采用适宜的健康教育材料才能最大限度发挥宣传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吸虫病 健康教育 问卷调查
下载PDF
2006年安徽省血吸虫病防治费用-效果分析
4
作者 杨卫平 高风华 +3 位作者 张诚 姚光秀 朱磊 方国仁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 2011年第1期4-6,15,共4页
目的为血吸虫病防治卫生经济学评估提供依据,为制订全省防治血吸虫病防治对策提供参考。方法调查与收集各项血吸虫病防治措施的费用情况,通过专家咨询,确定各项血吸虫病防治效果评估指标及其权重分值,并对2006年安徽省12个国家级血吸虫... 目的为血吸虫病防治卫生经济学评估提供依据,为制订全省防治血吸虫病防治对策提供参考。方法调查与收集各项血吸虫病防治措施的费用情况,通过专家咨询,确定各项血吸虫病防治效果评估指标及其权重分值,并对2006年安徽省12个国家级血吸虫病监测点进行费用—效果分析。结果除药物灭螺措施外,其它各项措施费用中人员工资的构成明显较高(55.4%~78.7%),而药品、试剂和仪器设备费用构成则较低(0.8%~25.6%)。费用—效果分析比较显示有4个监测点效果—费用比偏低,这与单纯的防治效果分析呈现出明显不一致。结论当前血吸虫病防治的投入与产出的效果、效益存在一定的偏差,其中着重需要提高钉螺控制和健康行为促进的防治效果,即加强药物灭螺的质量控制和改水、改厕等卫生行为促成,从而提高血吸虫病防治工作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吸虫病 卫生经济学 费用效果分析
下载PDF
安徽省血吸虫病防治机构继续医学教育现状调查
5
作者 罗俊平 张诚 马琳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 2009年第2期108-110,共3页
  继续医学教育是每个医疗卫生专业人员完成医学基础教育后终身的执业医学教育.安徽省各级血防机构承担着对相应血防人员开展继续教育和管理的任务.……
关键词 血吸虫病 研究所 裂体吸虫病 地方病 血防工作 防治机构 安徽省 继续医学教育 现状调查
下载PDF
《血吸虫病防治领域杀螺剂的室内和现场药效试验指南》摘译
6
作者 金伟 张光明 +2 位作者 黄殷殷 操治国 汪天平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 CAS 2023年第6期305-310,320,共7页
世界卫生组织(WHO)于2019年发布了《血吸虫病防治领域杀螺剂的室内和现场药效试验指南》(以下简称《指南》)。该《指南》旨在为杀螺剂的药效试验和评估提供标准化流程,从而为所在国监管部门进行产品登记等工作提供依据。本文对该《指南... 世界卫生组织(WHO)于2019年发布了《血吸虫病防治领域杀螺剂的室内和现场药效试验指南》(以下简称《指南》)。该《指南》旨在为杀螺剂的药效试验和评估提供标准化流程,从而为所在国监管部门进行产品登记等工作提供依据。本文对该《指南》的背景以及室内试验、小规模现场试验、大规模现场试验等主要内容进行翻译,供读者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吸虫病 杀螺剂 药效试验 指南 世界卫生组织
下载PDF
我国血吸虫病防治研究现状与发展战略思考 被引量:52
7
作者 周晓农 姜庆五 +2 位作者 汪天平 林丹丹 吴晓华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1期1-3,共3页
关键词 血吸虫病防治 阻断传播 日本血吸虫病 治血 WHO 研究现状 流行因素 难度 经费 环节
下载PDF
安徽省世界银行贷款血吸虫病控制项目三年防治效果观察 被引量:1
8
作者 杨卫平 宋璆 +2 位作者 张诚 郭见多 谢静芬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4期202-205,共4页
在执行世界银行贷款血吸虫病控制项目的第3年,对安徽省项目覆盖的32个流行县(市、区),3181个流行村的防治效果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1994年高、中、低度流行区的人群感染率分别比项目实施前的1991年下降28.18%、44.79%和44.9... 在执行世界银行贷款血吸虫病控制项目的第3年,对安徽省项目覆盖的32个流行县(市、区),3181个流行村的防治效果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1994年高、中、低度流行区的人群感染率分别比项目实施前的1991年下降28.18%、44.79%和44.99%。因对耕牛的同步查治较差,耕牛感染率呈上升趋势。项目规划对钉螺的控制局限于重度易感地带的药物灭螺,故全省螺情明显回升。可见,项目的实施对疾病控制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必须保持人、畜同步防治和足够的化疗覆盖面以及加强对钉螺的控制,才能实现项目规划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吸虫病 感染率 钉螺
下载PDF
安徽省宁国市有螺无病地区钉螺对日本血吸虫易感性的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操治国 汪天平 +4 位作者 吴维铎 王恩木 章乐生 朱磊 汪峰峰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 2007年第3期147-149,152,共4页
目的研究安徽省有钉螺无血吸虫病流行地区(简称"有螺无病地区")钉螺对日本血吸虫的易感性,为制定该类地区血吸虫病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集宁国市有螺无病地区钉螺400只,随机分为2组,每组200只,以本省日本血吸虫毛蚴在实... 目的研究安徽省有钉螺无血吸虫病流行地区(简称"有螺无病地区")钉螺对日本血吸虫的易感性,为制定该类地区血吸虫病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集宁国市有螺无病地区钉螺400只,随机分为2组,每组200只,以本省日本血吸虫毛蚴在实验室内进行钉螺群体感染,两组钉螺与毛蚴比例分别为1∶20和1∶40,感染时间为4小时,感染时的温度为24~28℃。以同样方法感染该省血吸虫病流行区宣城市有螺有病地区钉螺作为对照。感染后将钉螺置于室内常温下饲养60天,观察有螺无病地区和有螺有病地区钉螺感染率和死亡情况。结果在1∶20(钉螺/毛蚴)组和1∶40(钉螺/毛蚴)组中,有螺无病地区钉螺均未能成功感染日本血吸虫毛蚴,而有螺有病区钉螺感染率分别为5.89%(2/51)和16.67%(7/42),且两组中有螺有病区钉螺感染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15,P<0.05)。观察期结束时,在1∶20(钉螺/毛蚴)组中,有螺无病地区钉螺与有螺有病地区钉螺死亡率分别为77%(154/200)和74.5%(149/200),两地钉螺死亡率无显著性差异(χ2=0.661,P>0.05);在1∶40(钉螺/毛蚴)组中,两地钉螺死亡率分别为81%(162/200)和78%(156/200),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07,P>0.05)。结论尽管本研究中有螺无病地区钉螺未能成功感染日本血吸虫毛蚴,但今后仍需加强有螺无病地区输入性血吸虫病传染源的监测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螺无病地区 钉螺 日本血吸虫 易感性
下载PDF
安徽省血吸虫病发现、流行及防治简史 被引量:8
10
作者 汪天平 张世清 +2 位作者 操治国 周艺彪 姜庆五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 2019年第4期187-193,217,共8页
安徽曾是我国血吸虫病流行最为严重的省份之一。本文探讨了安徽省血吸虫病的发现历史,描述了新中国成立前血吸虫病带来的严重危害;概括了新中国成立后全省血吸虫病的防控历程和取得的显著成效;重点归纳了长期实践中安徽省血吸虫病防控... 安徽曾是我国血吸虫病流行最为严重的省份之一。本文探讨了安徽省血吸虫病的发现历史,描述了新中国成立前血吸虫病带来的严重危害;概括了新中国成立后全省血吸虫病的防控历程和取得的显著成效;重点归纳了长期实践中安徽省血吸虫病防控所作的探索和创新,尤其在血吸虫病诊断技术、防控策略以及兴林抑螺等方面做了大量开创性工作,为全省乃至全国的血吸虫病控制工作作出了突出贡献,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吸虫病 防治历程 回顾
下载PDF
安徽铜陵县1992~2000年血吸虫病防治费用-效果和费用效益调查 被引量:6
11
作者 杨卫平 高凤华 +6 位作者 金江 安继胜 潘新平 张诚 周蜀薇 吴祖琴 田学根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 2004年第1期29-32,共4页
目的为世界银行贷款中国血吸虫病控制项目卫生经济学评估提供依据,为制订全省防治血吸虫病防治对策提供参考。方法收集铜陵县1991~2000年各项疫情与卫生经济学指标、血防投入与经费支出资料,分析疫情变化和防治效果与经济效益指标。结... 目的为世界银行贷款中国血吸虫病控制项目卫生经济学评估提供依据,为制订全省防治血吸虫病防治对策提供参考。方法收集铜陵县1991~2000年各项疫情与卫生经济学指标、血防投入与经费支出资料,分析疫情变化和防治效果与经济效益指标。结果 9年中,全县血防年均直接投入为174.65万元,全县人群感染率下降75.95%,血防效益为9364.67万元,费用效益比为1比5.96。结论 9年中,平均每年每万元血防投入达到防止64人感染血吸虫和治愈28例病人的防治效果,疫区年人均血防投入为7.7元,而年人均净获益约38.2元,取得了防治效果和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92~2000年 血吸虫病防治 铜陵县 费用-效果 1991~2000年 卫生经济学评估 安徽 世界银行贷款 经济效益指标 防治效果 经济学指标 人群感染率 费用效益比 感染血吸虫 控制项目 防治对策 经费支出 疫情变化 直接投入 年人均
下载PDF
安徽省山丘型血吸虫病流行区防治工作回顾与思考 被引量:5
12
作者 何家昶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 2012年第2期63-64,F0004,共3页
安徽省血吸虫病流行区主要分布在长江两岸和皖南山区,是我国防治血吸虫病流行重点省份之一.全省有9 个市的50 个县(市、区)为血吸虫病防治地区,血防区直接受威胁人口六百余万.钉螺主要分布于长江两岸和沿江水系、湖泊的江、洲、湖滩,以... 安徽省血吸虫病流行区主要分布在长江两岸和皖南山区,是我国防治血吸虫病流行重点省份之一.全省有9 个市的50 个县(市、区)为血吸虫病防治地区,血防区直接受威胁人口六百余万.钉螺主要分布于长江两岸和沿江水系、湖泊的江、洲、湖滩,以及以河、沟、田、水系灌区为主的山丘内陆型流行区.流行区面广线长、环境复杂.建国初期,疫区居民患病率一般在20%~30%, 少数地方甚至高达80%,耕牛患病率也达30%~60%.目前,全省已有17 个县(市、区)达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标准;6个县(市、区)达到血吸虫病传播控制标准;27 个县(市、区)达到血吸虫病疫情控制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吸虫病传播 影响因素 安徽省规划达标地区
下载PDF
安徽省不同地区日本血吸虫群体线粒体基因遗传变异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马晓荷 汪敏 +7 位作者 朱磊 郭见多 李清越 刘婷 翟杜娟 孙成松 张世清 汪天平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 CAS 2021年第5期254-258,共5页
目的探讨安徽省不同地区日本血吸虫种群的遗传进化关系。方法分别从安徽省山丘型流行区(池州市石台县)和湖沼型流行区(安庆市大观区、铜陵市枞阳县)采集钉螺,逸出尾蚴后感染小鼠,每只小鼠感染(50±3)条尾蚴。35 d后解剖小鼠,门静脉... 目的探讨安徽省不同地区日本血吸虫种群的遗传进化关系。方法分别从安徽省山丘型流行区(池州市石台县)和湖沼型流行区(安庆市大观区、铜陵市枞阳县)采集钉螺,逸出尾蚴后感染小鼠,每只小鼠感染(50±3)条尾蚴。35 d后解剖小鼠,门静脉灌注法收集成虫,提取成虫DNA,PCR扩增、克隆和测序成虫的线粒体NADH(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脱氢酶1(ND1)和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COⅠ)基因,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Dnasp 6.0和Mega X分析所得序列基本特征并构建系统进化树作遗传进化分析。结果安徽省三个地区日本血吸虫样本的ND1基因序列存在15个变异位点,COⅠ序列存在74个变异位点;ND1基因和COⅠ基因的核苷酸多样性(Pi)分别为0.0047、0.0173,样本间COⅠ基因序列差异高于ND1基因;来自湖沼型流行区的样本ND1基因和COⅠ基因的变异位点数、核苷酸多样性(Pi)均高于来自山丘型流行区样本。来自山丘型流行区的样本在ND1系统进化树中与来自湖沼型流行区的样本聚集在一起,而在COⅠ基因系统进化树中单独成簇。结论来自湖沼型流行区的日本血吸虫样本群体的基因多样性高于来自山丘型流行区的样本。安徽省三个地区日本血吸虫群体的COⅠ基因存在遗传分化,而ND1基因尚未产生较明显的遗传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 遗传分化 NADH脱氢酶1基因 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基因 安徽省
下载PDF
安徽省江滩地区耕牛血吸虫病流行现状及其在传播中的意义 被引量:33
14
作者 何家昶 王恩木 +9 位作者 汪天平 李启扬 张世清 吕大兵 高风华 张功华 肖祥 周利 吴维铎 徐伏牛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5期288-289,共2页
耕牛是山区及湖区血吸虫病流行的主要传染源.耕牛在江滩地区血吸虫病传播中的作用如何,尚缺乏大样本资料.为此,我们根据“八五”国家科技攻关课题“江滩型地区血吸虫病流行因素及优化防治对策的研究”的设计要求,于1992年4月对全省6个... 耕牛是山区及湖区血吸虫病流行的主要传染源.耕牛在江滩地区血吸虫病传播中的作用如何,尚缺乏大样本资料.为此,我们根据“八五”国家科技攻关课题“江滩型地区血吸虫病流行因素及优化防治对策的研究”的设计要求,于1992年4月对全省6个试区耕牛进行了病原学和流行病学调查,以期阐明江滩地区耕牛血吸虫病流行现状及其在传播中的地位.材料和方法1 试区分布 6个试区分别分布在6个县(市).即铜陵市灰河江外滩(A1)、东至县稠林江外滩(A2)、望江县香港江外滩(A5)、当涂县彭太兴江心洲(B1)、和县陈桥洲江心滩(B2)、铜陵县光辉江心洲(B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滩地区 耕牛血吸虫病 血吸虫病防治 流行现状 安徽省 污染指数 传播中 血吸虫病传播 流行区 野粪
下载PDF
我国血吸虫病防治与监测 被引量:80
15
作者 周晓农 姜庆五 +7 位作者 孙乐平 汪天平 洪青标 赵根明 闻礼永 尹治成 吴晓华 林丹丹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3期161-165,共5页
血吸虫病是一种与生物、环境和社会经济因素密切相关的疾病.血吸虫病传播环节多,流行因素复杂,同时具有易感季节明显、易感环境不确定性、高危人群集中、感染方式与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等流行病学特征[1,2].及时了解和掌握血吸... 血吸虫病是一种与生物、环境和社会经济因素密切相关的疾病.血吸虫病传播环节多,流行因素复杂,同时具有易感季节明显、易感环境不确定性、高危人群集中、感染方式与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等流行病学特征[1,2].及时了解和掌握血吸虫病流行因素和疫情变化特征,是有效预防和控制血吸虫病的基础和前提.长期以来,我国血吸虫病防治一直以科学研究为先导,以疾病监测为依据,制定了因地制宜的防治对策与措施,这些科学的防治策略与措施的实施,使我国血吸虫病防治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3].然而,我国的血吸虫病监测工作尚未形成一个统一的体系,影响着血吸虫病防治进程.本文通过回顾我国血吸虫病防治与监测历史,分析血吸虫病监测工作在我国整个防治血吸虫病规划中所发挥的作用,提出今后我国血吸虫病监测工作的重点与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吸虫病防治 社会经济因素 血吸虫病传播 流行病学特征 流行因素 预防和控制 对策与措施 易感季节 不确定性 高危人群 生活方式 感染方式 变化特征 科学研究 疾病监测 防治策略 防治工作 相关 环境
下载PDF
地理信息系统(GIS)用于江苏、安徽和江西省血吸虫病流行预测的研究 被引量:26
16
作者 汪天平 周晓农 +5 位作者 J.B.Malone J.C.McCarroll 刘建翔 杨国静 张世清 汪奇志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2期86-89,F002,共5页
目的 利用气象参数建立模型来预测长江下游血吸虫病流行情况。方法 建立基础地理信息系统 ,收集江苏、安徽和江西省以及周边地区各气象站数据 ,采用 Malone氏血吸虫传播指数公式 ,计算各地血吸虫传播指数。采用 Arc View3.2软件的空... 目的 利用气象参数建立模型来预测长江下游血吸虫病流行情况。方法 建立基础地理信息系统 ,收集江苏、安徽和江西省以及周边地区各气象站数据 ,采用 Malone氏血吸虫传播指数公式 ,计算各地血吸虫传播指数。采用 Arc View3.2软件的空间分析方法 ,根据各观察站点的传播指数的高低 ,以不同颜色在不同空间、时间上表示适合血吸虫生长发育传播强弱的区域 ,并合成传播月份血吸虫传播生长期复合图。取 1995年 AVHRR卫星遥感片资料 ,按 4个季节制成复合图 ,将各季节的传播指数和 NDVI在 Arc View3.2软件进行叠加分析。将选取的观察点实际血吸虫病流行情况按流行程度和流行与否 ,与预测结果进行等级相关性检验 ,以判别相关吻合程度。结果 血吸虫传播指数的大小与流行程度密切相关。结论  GIS技术可以作为血吸虫病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吸虫病 预测 地理信息系统(GIS) 气象参数
下载PDF
江滩型地区血吸虫病流行因素及优化防治对策的研究 被引量:20
17
作者 徐伏牛 吴中兴 +7 位作者 吴维铎 汪天平 曹奇 何家昶 张世清 吕大兵 顾伯良 王恩木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1996年第6期325-330,共6页
1991—1995年,在皖、苏两省江滩型地区血吸虫病流行因素及优化防治对策的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传染源种类较多,在传播中的地位依次为牛、猪、人等;人群接触疫水以生产性、生活性方式为主,且因地而异,接触强度以游泳最甚;感染性钉螺分布... 1991—1995年,在皖、苏两省江滩型地区血吸虫病流行因素及优化防治对策的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传染源种类较多,在传播中的地位依次为牛、猪、人等;人群接触疫水以生产性、生活性方式为主,且因地而异,接触强度以游泳最甚;感染性钉螺分布与植被种类及人畜活动频度有关,并呈负二项分布;疫区形成与滩地崩长、变迁密切相关;长江水位及降雨量是影响该类地区血吸虫病流行的重要因素。综合比较几种优化防治对策的螺、病情控制效果和费用—效果,提出在现阶段以“疾病控制”为主要目标时,宜选择“人畜化疗+健康教育”的策略,在经济条件合适的地区,可加上滩地治理的策略;在疫情基本控制地区,宜采取“人畜反复查治+消灭阳性螺点”及“重点人群和耕牛化疗+健康教育+易感带灭螺+个人防护”的策略,以巩固血防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滩型地区 血吸虫病 流行因素 防治对策
下载PDF
安徽省晚期血吸虫病医疗负担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郭见多 吴维铎 +4 位作者 杨卫平 张世清 朱磊 马琳 汪天平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3期193-196,共4页
目的探讨安徽省晚期血吸虫病人医疗负担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统一的调查表格收集本省2005~2006年晚期血吸虫病外科住院病例的相关资料,应用单因素和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对264例病人的医疗负担进行分析。结果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腹水... 目的探讨安徽省晚期血吸虫病人医疗负担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统一的调查表格收集本省2005~2006年晚期血吸虫病外科住院病例的相关资料,应用单因素和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对264例病人的医疗负担进行分析。结果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腹水史、腹水和夹杂症对晚期血吸虫病人医疗负担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元回归分析复相关系数为0.72,决定系数为0.51,模型拟合效果较好,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筛选出有统计学意义的影响因素分别为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输血、年龄组和营养,其相关系数分别为4873.9624、6693.1932、1.9505、42.2733和1104.1666。结论晚血病人自身的年龄、营养状况、腹水史、腹水和夹杂症以及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和术中输血等因素对医疗负担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血吸虫病 医疗负担 影响因素 安徽省
下载PDF
2005-2006年安徽省晚期血吸虫病人现状与医疗救助调查 被引量:4
19
作者 黄月娥 汪天平 +1 位作者 操治国 季虹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91-492,共2页
关键词 晚期血吸虫病人 医疗救助 安徽省 重流行区 迁延不愈 身体虚弱 医疗费用 劳动能力
下载PDF
安徽省江洲滩地区血吸虫病传染源及其在传播中的作用 被引量:24
20
作者 汪天平 葛继华 +7 位作者 吴维铎 张世清 吕大兵 张功华 何家昶 肖祥 朱传刚 方国仁 《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 CSCD 1998年第3期196-199,共4页
了解掌握血吸虫病流行区传染源的种类和感染状况,分析各宿主在传播中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报道1992~1995年安徽省5个江洲滩型血吸虫病流行区进行的传染源种类、分布、感染和污染状况的调查结果。结果显示本省江洲... 了解掌握血吸虫病流行区传染源的种类和感染状况,分析各宿主在传播中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报道1992~1995年安徽省5个江洲滩型血吸虫病流行区进行的传染源种类、分布、感染和污染状况的调查结果。结果显示本省江洲滩地区除人外共发现牛、猪、兔、羊、鼠和狗6种动物传染源。感染率分别为43.08%、21.31%、18.18%、13.04%、8.33%和0.69%,除狗外其它动物感染率均高于人群(7.53%)。从各宿主EPD和相对传播指数来看,人群所占的比例最高达91.3%,耕牛占8.48%,其它动物累计仅0.2%。然而,滩地实际污染调查则仅发现牛、猪和羊,污染指数牛占99.83%,猪占0.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吸虫病 传染源 传播 流行病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