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监测与环境保护策略探析
1
作者 张晴 《清洗世界》 2025年第1期160-162,共3页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土壤重金属污染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和环境质量的重大问题。为了保护土壤质量、维护生态环境,我国急需加强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监测与环境保护策略的制定与实施。基于此,本文旨在深入探讨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土壤重金属污染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和环境质量的重大问题。为了保护土壤质量、维护生态环境,我国急需加强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监测与环境保护策略的制定与实施。基于此,本文旨在深入探讨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监测的重要性,并提出各类环境保护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重金属污染 监测 环境保护 政策法规 科技手段
下载PDF
安徽省环保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建议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军 陶旭 +4 位作者 杨明 汪军 马洁晨 金鹏 刘坤 《环境影响评价》 2021年第5期34-38,82,共6页
为进一步推动安徽省环保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结合国家及安徽省环保产业发展报告,分析安徽省环保产业发展现状,探讨现阶段安徽省环保产业发展所面临的形势,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推进安徽省环保产业健康发展提供支撑。
关键词 环保产业 发展现状 问题 对策
下载PDF
安徽省某市40 t/d餐厨垃圾废水处理技术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王猛 孙玉童 《安徽化工》 CAS 2023年第6期109-113,共5页
餐厨废水中氨氮高达1500~2000 mg/L,有机物浓度高达8000~20000 mg/L,悬浮物浓度>8000 mg/L,常规污水处理系统无法处理达标。依托安徽省某市餐厨项目,对其废水处理进行探讨,从工艺、技术参数、运行效果以及成本分析等方面展开,以期为... 餐厨废水中氨氮高达1500~2000 mg/L,有机物浓度高达8000~20000 mg/L,悬浮物浓度>8000 mg/L,常规污水处理系统无法处理达标。依托安徽省某市餐厨项目,对其废水处理进行探讨,从工艺、技术参数、运行效果以及成本分析等方面展开,以期为小体量餐厨废水处理提供借鉴。该项目采用主体工艺为“CSTR反应器+预处理(离心、气浮)+二级A/O-外置式膜生化反应器(MBR)+NF+高级氧化处理系统”。出水水质可稳定达到《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GB 31962—2015)中B级标准。年运行处理成本为101.9元/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餐厨垃圾废水 CSTR 二级AO-MBR生化系统 纳滤
下载PDF
安徽省某农村沟渠污染源分析及治理对策 被引量:1
4
作者 孙玉童 刘程 《安徽化工》 CAS 2022年第2期96-99,共4页
农村沟渠是农民生产生活主要的水源,近年来,由于大量污染物的汇入,使其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失去了原有的使用功能。因此,以安徽省某沟渠为例,介绍了农村黑臭水体成因和污染物来源分析,并且给出了相应的治理措施,以期为其他农村黑臭水... 农村沟渠是农民生产生活主要的水源,近年来,由于大量污染物的汇入,使其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失去了原有的使用功能。因此,以安徽省某沟渠为例,介绍了农村黑臭水体成因和污染物来源分析,并且给出了相应的治理措施,以期为其他农村黑臭水体治理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沟渠 污染源分析 治理措施
下载PDF
水环境综合治理中生态系统构建技术的应用分析
5
作者 吴昭东 《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 2024年第12期8-10,共3页
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生态环境保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水环境作为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将生态系统构建技术用于水环境综合治理至关重要。本文将基于水体生态系统的构成与功能,分析将该技术用于水环境综合治理的优势,并以提高综合... 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生态环境保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水环境作为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将生态系统构建技术用于水环境综合治理至关重要。本文将基于水体生态系统的构成与功能,分析将该技术用于水环境综合治理的优势,并以提高综合治理效果为目标,提出科学运用生态系统构建技术的策略,充分发挥生态构建技术的作用,从而为水环境综合治理中生态系统构建技术的运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环境 综合治理 生态系统构建技术 应用策略
下载PDF
基于环境风险的土壤和地下水污染治理与修复路径研究
6
作者 张晴 《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 2024年第24期94-96,共3页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迅猛推进,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问题愈发严重,已成为威胁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的重大问题。土壤和地下水污染不仅影响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还会通过食物链等途径对生物体和人体产生直接或间接的毒害作用。因此,基于环境风...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迅猛推进,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问题愈发严重,已成为威胁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的重大问题。土壤和地下水污染不仅影响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还会通过食物链等途径对生物体和人体产生直接或间接的毒害作用。因此,基于环境风险的土壤和地下水污染治理及修复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基于此,本文从环境风险的角度出发,阐述了土壤和地下水污染治理与修复的策略和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风险 土壤和地下水污染 污染治理 修复路径
下载PDF
过热蒸汽脱附石油烃污染土壤效果及影响因子研究
7
作者 汪军 马洁晨 +5 位作者 成德久 凃啸宇 朱正杰 龚明杰 杨郑州 谢晓娜 《环境影响评价》 2025年第1期84-89,共6页
为探究过热蒸汽热脱附法对土壤中石油烃类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及关键影响因子,本研究采用过热蒸汽热解析模拟装置,以某石油烃污染地块土壤为研究对象,研究过热蒸汽热解析过程中的解析温度、加热时间、土壤粒径及含水率等因素对土壤中石油... 为探究过热蒸汽热脱附法对土壤中石油烃类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及关键影响因子,本研究采用过热蒸汽热解析模拟装置,以某石油烃污染地块土壤为研究对象,研究过热蒸汽热解析过程中的解析温度、加热时间、土壤粒径及含水率等因素对土壤中石油烃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过热蒸汽可实现石油烃的高效解析,解析温度和加热时间是关键影响因素,均与解析效果成正比,较大的土壤粒径和高含水率对解析效率效果更好,当解析温度为350℃、加热时间为10 min、粒径为0.25~0.83 mm、含水率为25%时,过热蒸汽对土壤中石油烃的解析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烃污染 过热蒸汽 热解析 运行参数 去除效率
下载PDF
A^(2)O-MBBR+CWs组合技术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的效果
8
作者 陈建 汪军 +4 位作者 马洁晨 奚姗姗 刘海林 龚明杰 王啟华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36-445,共10页
农村生活污水水质、水量变化较大,传统A^(2)O工艺易受负荷冲击,设施内生物质浓度难以稳定,存在出水水质易波动、运行稳定性差等问题。采用A^(2)O-MBBR工艺、潜流人工湿地及生态塘技术构建了A^(2)O-MBBR+CWs组合工艺,探究了组合工艺实际... 农村生活污水水质、水量变化较大,传统A^(2)O工艺易受负荷冲击,设施内生物质浓度难以稳定,存在出水水质易波动、运行稳定性差等问题。采用A^(2)O-MBBR工艺、潜流人工湿地及生态塘技术构建了A^(2)O-MBBR+CWs组合工艺,探究了组合工艺实际运行处理效果以及季节性水温变化对其处理效果的影响,并分析工艺的经济性。结果表明:试验装置最大污水处理量为180 L/d,在好氧池气水比6:1~10:1及混合液回流比50%~150%条件下,组合工艺对TN、NH^(+)_(4)-N、COD和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达68.40%、89.45%、93.94%和94.02%,平均出水浓度为11.69、3.50、26.90和0.22 mg/L,出水水质达到DB 34/3527—2019《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标准。A^(2)O-MBBR单元对污染物去除贡献最大,其中折流厌-缺氧接触池对TN、NH^(+)_(4)-N、COD和TP去除率分别达44.25%、59.46%、43.38%和32.61%,好氧膜池的去除率分别达9.55%、24.24%、14.69%和59.51%。TP及COD的去除不受季节性水温变化影响,冬季低水温仅影响TN及NH^(+)_(4)-N的去除,水温大于12℃时,TN、NH^(+)_(4)-N平均去除率达75.61%、95.70%;水温低于12℃时,TN、NH^(+)_(4)-N平均去除率达58.56%、80.40%;即便水温低至0℃时,TN、NH^(+)_(4)-N平均去除率仍达51.38%、74.77%,该工艺可高效利用污水中的有机物作为碳源,保证了低水温时的脱氮性能。试验期间,组合工艺处理费用约0.46元/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生活污水 组合工艺 人工湿地 脱氮 低温
下载PDF
毛乌素沙地不同立地条件沙柳生物量异速生长规律
9
作者 王岳 刘中华 +4 位作者 于明含 贺宇 郝蕾 刘学瑶 安骁 《干旱区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89-298,共10页
为从生物量积累和分配的角度探究沙柳(Salix psammophila)对不同沙地环境条件的适应策略,揭示影响沙柳生物量分配的主要环境因子,为沙柳种群稳定性建设和可持续经营提供参考,选取沙丘迎风坡、背风坡、丘间地和平坦沙地4种立地类型的沙... 为从生物量积累和分配的角度探究沙柳(Salix psammophila)对不同沙地环境条件的适应策略,揭示影响沙柳生物量分配的主要环境因子,为沙柳种群稳定性建设和可持续经营提供参考,选取沙丘迎风坡、背风坡、丘间地和平坦沙地4种立地类型的沙柳林为研究对象,测定各样地内沙柳代表株的丛生枝基径、长度和茎叶生物量,用标准主轴回归建立茎、叶生物量与基径、枝长的异速生长方程,以探明沙柳丛生枝尺度上茎叶生物量积累分配与个体尺寸的依赖关系;进一步通过主轴漂移的方法,检验茎叶生物量异速生长方程在不同立地类型条件下的差异,进而探讨环境条件对沙柳生物量积累和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丛生枝个体增大,沙柳茎生物量积累速率高于叶生物量积累速率,这一规律在各个立地类型间表现一致;(2)沙柳丛生枝茎、叶生物量分配在不同立地类型间差异显著,沙丘(迎风坡、背风坡)的叶生物量占丛生枝条生物量的比例显著高于丘间地和平坦沙地(P<0.05);(3)造成沙柳生物量及其分配出现立地类型差异的主要土壤因子是土壤含水率,其中全剖面含水率(0~100 cm)与丛生枝生物量显著相关(P<0.01),深层土壤含水率(60~100 cm)与丛生枝地上生物量分配显著相关。沙柳的生物量积累与分配在不同立地类型间具有显著差异,深层土壤含水率比全剖面土壤含水率对生物量分配的影响更显著,基于本研究结果,未来可以通过适当人工干预以满足沙柳生长的水分要求,实现沙柳人工林种群的稳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乌素沙地 沙柳 生物量分配 立地类型 异速生长
下载PDF
典型区域电解锰渣的特性、环境风险及资源化利用前景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汪军 马洁晨 +1 位作者 柏继松 刘坤 《中国锰业》 2022年第1期1-8,共8页
为探究电解锰渣的资源化利用前景,以重庆典型区域内电解锰生产企业的电解锰渣为研究对象,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X射线荧光光谱仪(XRF)、扫描电镜能谱仪(SEM-EDS)和热差分析仪(TG-DTG)等对电解锰渣的元素组分、矿物质成分和形貌结构等... 为探究电解锰渣的资源化利用前景,以重庆典型区域内电解锰生产企业的电解锰渣为研究对象,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X射线荧光光谱仪(XRF)、扫描电镜能谱仪(SEM-EDS)和热差分析仪(TG-DTG)等对电解锰渣的元素组分、矿物质成分和形貌结构等进行分析,并结合锰渣的理化性质、浸出毒性和锰的形态提出了电解锰渣潜在的资源化利用方式。研究结果表明:电解锰渣是一种粒径较小、含水率较高的酸性物质。其主要成分是SiO_(2)和水化硫酸钙,主要组成元素是O、Si、S、Ca、Al、Fe和Mn等,其中Mn的总含量较高,超过了标准限值的370~1021倍,且Mn的主要形态为可提取态,含量处于高生态风险水平,对环境有一定的威胁。通过对锰渣特性的综合分析,重庆地区典型电解锰渣可以作为建筑材料进行资源化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解锰渣 理化特性 浸出毒性 表征 资源化利用
下载PDF
市政污泥热解技术工艺优化研究及其节能效益评估 被引量:5
11
作者 龚幸 何光亚 《工业用水与废水》 CAS 2018年第1期79-82,共4页
污泥热解时对热解产物起关键影响的工艺参数为热解温度和热解时间,该参数直接影响工艺的减量率和经济性,同时影响产物的颜色和热值。采用自制热处理设备,在不同温度和持续时间下对污泥热解技术进行研究,探究污泥热解相关指标随热解温度... 污泥热解时对热解产物起关键影响的工艺参数为热解温度和热解时间,该参数直接影响工艺的减量率和经济性,同时影响产物的颜色和热值。采用自制热处理设备,在不同温度和持续时间下对污泥热解技术进行研究,探究污泥热解相关指标随热解温度和热解时间的变化规律,并对污泥热解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试验表明:热解温度越高,污泥减量率越大,热解产物热值越低;热解时间越长,污泥减量率越大,热解产物热值越低,但其变化幅度逐渐降低;优化后的工艺条件为:热解温度400℃,持续时间20 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政污泥 热解 工艺优化 节能效益
下载PDF
安徽歙县金滩村污水收集管网工程设计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阳 王玲玲 +4 位作者 奚姗姗 王猛 黄瑞 曹蕾 袁军成 《安徽化工》 CAS 2019年第2期100-102,共3页
依托安徽歙县部分村镇污水收集及治理EPC工程,对金滩村生活污水收集现状以及排水管网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重力流与真空负压收集系统相结合的污水收集方式。对山区地形条件下村镇生活污水收集管网的设计和建设有参考价值。
关键词 山区地形 真空负压收集 村镇生活污水
下载PDF
污泥生物炭添加对黑麦草和土壤养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玮 汪军 +3 位作者 徐汝民 杜世州 乔玉强 陈欢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95-1302,共8页
为探讨污泥生物炭(Sludge biochar,C)和改性污泥生物炭(Modified sludge biochar,GC)添加对黑麦草(Lolium perenne L.)和土壤养分特性的影响,本试验以C和GC为材料,设置不同添加水平(0%,5%,10%,15%,20%)种植黑麦草,测定黑麦草和土壤养分... 为探讨污泥生物炭(Sludge biochar,C)和改性污泥生物炭(Modified sludge biochar,GC)添加对黑麦草(Lolium perenne L.)和土壤养分特性的影响,本试验以C和GC为材料,设置不同添加水平(0%,5%,10%,15%,20%)种植黑麦草,测定黑麦草和土壤养分等指标。结果表明,添加C、GC均促进了黑麦草的生长及其茎叶和根含水量的提高,5%的添加水平显著提高了黑麦草茎叶和根的干重。C、GC添加对黑麦草TN含量的提高效果最显著,其次为TK。C添加对提高黑麦草生物量的影响程度大于GC,而对黑麦草养分含量及其吸收累积,GC大于C。应用C、GC可提高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降低土壤pH,碱解氮和速效磷受生物炭类型影响。因此,土壤中添加5%~10%比例的C或GC对植物的生长有促进作用,有利于提高土壤的养分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麦草 污泥/改性污泥生物炭 生物量 养分吸收 土壤养分
下载PDF
凤台县乡镇水环境综合治理提质增效工程(一期)项目
14
作者 《水工业市场》 2023年第1期9-11,共3页
项目概况凤台县乡镇水环境综合治理提质增效工程(一期)目覆盖凤台县内新集镇、关店乡、顾桥搬迁区、朱马店镇、桂集镇、古店乡、岳张集镇等7个乡镇的镇区污水治理工程。已建管网及污水处理设施无法满足现行环保要求,急需升级改造。本项... 项目概况凤台县乡镇水环境综合治理提质增效工程(一期)目覆盖凤台县内新集镇、关店乡、顾桥搬迁区、朱马店镇、桂集镇、古店乡、岳张集镇等7个乡镇的镇区污水治理工程。已建管网及污水处理设施无法满足现行环保要求,急需升级改造。本项目共建设7个污水处理站点,单个站点处理规模为800m^(3)/d~2000m^(3)/d,服务人口约10万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治理工程 水环境综合治理 污水处理站 污水处理设施 张集镇 搬迁区 新集镇 升级改造
下载PDF
重庆某工业园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风险及源解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坤 李雨桐 +3 位作者 余海 周炼川 李洪刚 汪军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4-83,共10页
以重庆市某工业园区表层土壤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土壤重金属在不同季节的污染特征,利用污染指数法、健康风险模型和主成分/绝对主成分得分受体模型进行风险评价和源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季节土壤样品间各重金属含量差异显著。35.5%的样品... 以重庆市某工业园区表层土壤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土壤重金属在不同季节的污染特征,利用污染指数法、健康风险模型和主成分/绝对主成分得分受体模型进行风险评价和源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季节土壤样品间各重金属含量差异显著。35.5%的样品中汞含量超出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其他元素未超标。与土壤背景值相比,各元素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富集,汞超标约110~1300倍。内梅罗指数显示土壤整体和汞元素处于轻度污染及以下,其他元素为安全。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显示,土壤整体和汞属于极强污染,镉属于轻微~强污染,其他元素为轻微污染。土壤重金属总致癌风险为2.6×10^(-7)~1.0×10^(-5),总非致癌风险熵均小于1,砷存在致癌风险,主要通过经口摄入暴露。秋季中,汞、六价铬、铅、镍、砷和铜来自工业源,镉主要来源于自然成因。春季中,镉和铅来自交通、冶金和燃煤等排放,镍、砷和铜源于冶炼和金属表面处理等排放,汞主要来自化工生产和燃料燃烧。交通运输、工业生产和燃料燃烧等污染的排放是土壤重金属的主要来源,今后应加强园区内汞、砷和镉的源头减排和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园区 重金属 潜在生态风险 人体健康风险 源解析
下载PDF
市政污泥与牛粪协同炭化对改性污泥生物炭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程 徐汝民 +1 位作者 汪军 陈涛 《安徽化工》 CAS 2024年第2期135-139,144,共6页
为探究市政污泥与牛粪协同炭化对改性污泥生物炭性质的影响,以市政污泥和牛粪为实验原料,设置牛粪添加比例为0%、10%、20%、50%,炭化时间为40 min,炭化温度为400℃、500℃、700℃,将市政污泥与牛粪协同炭化,分析制备的改性污泥生物炭的... 为探究市政污泥与牛粪协同炭化对改性污泥生物炭性质的影响,以市政污泥和牛粪为实验原料,设置牛粪添加比例为0%、10%、20%、50%,炭化时间为40 min,炭化温度为400℃、500℃、700℃,将市政污泥与牛粪协同炭化,分析制备的改性污泥生物炭的性质。结果表明,改性污泥生物炭的产率随着炭化温度的升高及牛粪添加比例的增加而降低。在炭化温度为700℃,牛粪添加比例为50%时,产率最大降幅为34.09%;改性污泥生物炭的有机质含量随着牛粪添加比例的增加而升高,随着炭化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当牛粪的添加比例为50%时,改性污泥生物炭的有机质含量最高,分别为35.49%(700℃)、43.09%(600℃)和46.15%(500℃)。改性污泥生物炭中的重金属富集程度随着炭化温度的升高而提高。改性污泥生物炭中有效态重金属占比在20%以下,表明市政污泥与牛粪共热解对重金属形态稳定化具有一定的协同作用,降低了重金属淋溶风险和生态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政污泥 牛粪 改性污泥生物炭 协同炭化 重金属
下载PDF
填埋场底部有水循环管情况下温度变化分析
17
作者 张亦凡 雷浩 吴珣 《能源与环保》 2024年第8期38-43,共6页
为了减少填埋场中温度升高对衬垫系统的危害,对填埋场底部有水循环管情况下衬垫层温度变化进行研究。针对水循环系统建立了热传导数学模型,并求得了解析解,通过与Comsol的对比,验证了模型及其解答的正确性。根据解析解分析了不同情况下... 为了减少填埋场中温度升高对衬垫系统的危害,对填埋场底部有水循环管情况下衬垫层温度变化进行研究。针对水循环系统建立了热传导数学模型,并求得了解析解,通过与Comsol的对比,验证了模型及其解答的正确性。根据解析解分析了不同情况下水循环系统对垃圾填埋场衬垫系统温度的影响情况。研究表明,循环水温度和热交换系数对水循环管的降温性能有较大的影响,水循环管对上下层周围土体的温度也有影响,影响范围为4 m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填埋场 温度 水循环管 热传导模型 衬垫系统
下载PDF
生物炭改良曝气折流式人工湿地对生活污水的降解效果
18
作者 王军 殷皓 +3 位作者 马洁晨 陈建 汪军 奚姗姗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22-127,133,共7页
为探究生物炭对折流式人工湿地的改良效果,明确生物炭在折流式人工湿地中的最佳应用方法,构建了生物炭曝气折流式人工湿地。通过小试实验考察了添加污泥生物炭对湿地处理生活污水中污染物效果的影响,研究了不同曝气时间和水力负荷条件下... 为探究生物炭对折流式人工湿地的改良效果,明确生物炭在折流式人工湿地中的最佳应用方法,构建了生物炭曝气折流式人工湿地。通过小试实验考察了添加污泥生物炭对湿地处理生活污水中污染物效果的影响,研究了不同曝气时间和水力负荷条件下,湿地对污染物去除效果的变化,并确定合适运行参数。结果表明:添加污泥生物炭对折流式人工湿地净化污水有显著改良作用,对COD、NH_(4)^(+)-N、TN和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提高了5.41%、5.31%、12.16%、25.46%;随着曝气时间增加,COD、NH_(4)^(+)-N的去除率增加,而TN和TP的去除率先升高后降低,适当的曝气时间才是高效去除污染物的关键;随着水力负荷增加,COD、NH_(4)^(+)-N、TN、TP的去除效果均下降;在曝气条件为0.5 L/min,4 h/d,水力负荷为0.37 m^(3)/(m^(2)·d)时,污泥生物炭改良的曝气折流式人工湿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最佳。因此,添加污泥生物炭能够实现折流式人工湿地对污染物的高效去除,将其用作湿地基质具有广阔应用前景,对人工湿地去除生活污水的工程应用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生物炭 折流式人工湿地 曝气时间 水力负荷
原文传递
企业合并财务报表编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9
作者 汪智成 《中国经贸》 2024年第8期85-87,共3页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企业之间的并购重组行为频频发生。并购重组能够置换优势资产,向外界传递利好信息,提升双方的企业价值。对于母公司而言,需要定期编制合并财务报表,以向外界披露集团企业的整体财务状况。而合并报表的编制涉及合并...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企业之间的并购重组行为频频发生。并购重组能够置换优势资产,向外界传递利好信息,提升双方的企业价值。对于母公司而言,需要定期编制合并财务报表,以向外界披露集团企业的整体财务状况。而合并报表的编制涉及合并范围的确定,特殊事项的处理和内部交易事项的抵消,具有一定难度。所以文章阐述了企业合并与合并财务报表的概念,并总结了合并财务报表编制的基本程序,总结了企业合并报表编制中存在的问题,最后从多个角度提出了提升合并财务报表质量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并财务报表 合并范围 合并报表 交易事项 整体财务状况 并购重组 社会经济的发展 利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