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安徽省铜陵地区2010年细菌耐药性监测 被引量:9
1
作者 宋有良 潘晓龙 +7 位作者 周东升 王谦 吴同生 黄丽 钱泽平 刘三保 陈自武 朱向阳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17-221,共5页
目的了解安徽省铜陵地区2010年临床分离菌株耐药状况。方法 2010年1—12月铜陵地区临床分离菌株用纸片法(Kirby-Bauer)作药敏试验。结果此期获得的2 217株细菌中革兰阳性菌498株,占22.5%;革兰阴性菌1 719株,占77.5%;MRSA和MRCNS分别占... 目的了解安徽省铜陵地区2010年临床分离菌株耐药状况。方法 2010年1—12月铜陵地区临床分离菌株用纸片法(Kirby-Bauer)作药敏试验。结果此期获得的2 217株细菌中革兰阳性菌498株,占22.5%;革兰阴性菌1 719株,占77.5%;MRSA和MRCNS分别占金葡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34.8%和75.1%;MRSA和MRCNS对庆大霉素、环丙沙星、克林霉素和红霉素等均高度耐药,未见耐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葡萄球菌;粪肠球菌对青霉素、氨苄西林、呋喃妥因、磷霉素和氯霉素的耐药率较低;屎肠球菌对磷霉素和氯霉素耐药率较低,未见耐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肠球菌。大肠埃希菌和克雷伯菌属中产ESBLs株分别占53.2%和39.9%,产ESBLs株除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均无耐药株外,对其他19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较非产ESBLs株高;不发酵糖革兰阴性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较往年上升。结论未发现对糖肽类抗生素耐药的葡萄球菌属菌株;肠杆菌科细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阿米卡星耐药率低;不发酵糖革兰阴性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较往年上升,应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和医院感染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 耐药性 抗菌药物
下载PDF
安徽某三甲医院戊型肝炎流行病学特点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徐红 李涛 +2 位作者 王恩兰 董万忠 周敏 《安徽医药》 CAS 2014年第1期60-63,共4页
目的 分析戊肝流行情况与趋势,探讨流行规律,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实验的依据.方法 回顾性收集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0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戊肝资料并对其流行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0年1月1日-2012年12... 目的 分析戊肝流行情况与趋势,探讨流行规律,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实验的依据.方法 回顾性收集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0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戊肝资料并对其流行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0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共检测血清戊肝抗体标本7 903份,其中抗-HEV-IgG阳性832份,检测阳性率为10.53%,抗-HEV-IgM阳性409例,检测阳性率为5.18%.2010、2011和2012年戊肝患者占病毒性肝炎患者的比例分别为2.39%、3.67%、3.14%.20岁以下人群血清抗-HEV-IgM阳性率〈1%.40~60岁年龄段患者占全部戊肝患者的61.8%.3年血清抗-HEV-IgM阳性男女比分别为3.93:1,4.00∶1,3.57:1.结论该研究资料提示20岁以下人群中戊肝阳性率极低,男性和40~60岁人群具有较高的HEV感染风险,应引起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肝炎 戊型肝炎 血清抗-HEV-IgG 血清抗-HEV-IgM
下载PDF
铜陵地区2006年度深部真菌感染监测 被引量:2
3
作者 高晓坤 钱震东 +6 位作者 张妤 黄丽 潘晓龙 查会芳 刘三宝 钱泽平 朱向阳 《实验与检验医学》 CAS 2007年第6期577-578,共2页
目的了解安徽省铜陵地区临床分离的深部真菌分类和耐药状况。方法2006年1~12月铜陵地区临床分离深部真菌,用生物梅里埃试剂盒API20CAUX进行鉴定分类,ATB-FUNGus21NT进行药敏试验。结果白色假丝酵母菌270株占64.3%,热带假丝酵母菌75株占... 目的了解安徽省铜陵地区临床分离的深部真菌分类和耐药状况。方法2006年1~12月铜陵地区临床分离深部真菌,用生物梅里埃试剂盒API20CAUX进行鉴定分类,ATB-FUNGus21NT进行药敏试验。结果白色假丝酵母菌270株占64.3%,热带假丝酵母菌75株占17.8%,克柔假丝酵母菌20株占4.76%,近平滑假丝酵母菌18株占4.3%,光滑假丝酵母菌16株占3.8%,季也蒙假丝酵母菌7株占1.7%,葡萄牙假丝酵母菌4株占0.95%,酿酒假丝酵母菌3株占0.71%,其他假丝酵母菌7株占1.7%。420株深部真菌对5-氟胞嘧啶和两性霉素B敏感性分别是93.1%和95.2%,氟康唑敏感率51.4%,中介率6.7%,耐药率41.9%;伊曲康唑敏感率35%,中介率15%,耐药率50%;白色假丝酵母菌对5-氟胞嘧啶和两性霉素B耐药率都是1.85%,氟康唑耐药率46.3%,中介率1.85%,伊曲康唑耐药率51.9%,中介率3.7%;非白色假丝酵母菌对5-氟孢嘧啶和两性霉素耐药率分别是26.7%和33.3%,氟康唑耐药率30.7%,中介率12%,依曲康唑耐药率46%,中介率20.6%。结论铜陵地区深部真菌种类与其他地区相同,而耐药性有差别,定期对本地区深部真菌耐药性进行监测,对合理使用抗真菌药物,延缓抗真菌药物使用周期,减少难治性真菌的产生和流行有重要临床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真菌 抗真菌药物 药敏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分型与上消化道疾病及幽门螺杆菌根除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15
4
作者 郭金芝 汤胜君 +2 位作者 王德录 钱立康 张元瑞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2年第7期128-131,共4页
目的观察不同上消化道疾病患者的幽门螺杆菌(Hp)血清学分型情况,并比较不同Hp分型患者的Hp根除效果。方法选取因上消化道症状就诊的267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疾病类型分为慢性胃炎组90例、胃息肉组76例和消化性溃疡组101例。抽取患者静... 目的观察不同上消化道疾病患者的幽门螺杆菌(Hp)血清学分型情况,并比较不同Hp分型患者的Hp根除效果。方法选取因上消化道症状就诊的267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疾病类型分为慢性胃炎组90例、胃息肉组76例和消化性溃疡组101例。抽取患者静脉血,检测血清Hp抗体表达情况,包括尿素酶A(UreA)、尿素酶B(UreB)、细胞毒素相关蛋白A(CagA)和空泡细胞毒素A(VacA)。比较各组患者的Hp感染率和UreA、UreB、CagA、VacA阳性率。Hp阳性患者均接受四联方案治疗,比较不同Hp分型患者的Hp根除率。结果267例患者的Hp总感染率为67.04%,慢性胃炎组、胃息肉组、消化性溃疡组的Hp感染率分别为61.11%、51.32%、84.16%;消化性溃疡组的Hp感染率高于慢性胃炎组、胃息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胃炎组与胃息肉组的Hp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消化性溃疡组UreA、VacA阳性率高于慢性胃炎组、胃息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胃炎组UreA、VacA阳性率与胃息肉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消化性溃疡组UreB阳性率(93.07%)高于慢性胃炎组(78.89%)、胃息肉组(61.84%),且慢性胃炎组高于胃息肉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消化性溃疡组CagA阳性率(66.34%)高于胃息肉组(46.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胃炎组CagA阳性率与胃息肉组、消化性溃疡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胃炎组、胃息肉组和消化性溃疡组的HpⅠ型感染率分别为83.64%、87.18%和77.65%,均高于HpⅡ型感染率。采用四联方案治疗后,HpⅠ型患者的Hp根除率为86.99%,高于HpⅡ型患者的69.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胃炎、胃息肉和消化性溃疡患者的HpⅠ型感染率均高于HpⅡ型感染率,消化性溃疡患者的Hp感染率和Hp抗体阳性率均高于慢性胃炎、胃息肉患者,且HpⅠ型患者的Hp根除率高于HpⅡ型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血清学分型 消化性溃疡 胃息肉 慢性胃炎 根除治疗
下载PDF
血清胆红素、尿酸及血脂检测结果与冠心病的关系 被引量:14
5
作者 胡敏 《安徽医药》 CAS 2008年第8期728-729,共2页
目的探讨血清胆红素、尿酸、血脂检测结果与冠心病相关关系。方法运用日立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血清中胆红素、尿酸、血脂,采用冠心病组和正常对照组两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冠心病组的血清胆红素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明显低于对照组,但血尿... 目的探讨血清胆红素、尿酸、血脂检测结果与冠心病相关关系。方法运用日立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血清中胆红素、尿酸、血脂,采用冠心病组和正常对照组两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冠心病组的血清胆红素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明显低于对照组,但血尿酸、甘油三酯、总胆固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冠心病的发病危险与低水平血清胆红素和高水平血尿酸、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呈正相关,联合检测胆红素、尿酸、血脂对冠心病病情监测具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胆红素 尿酸 血脂
下载PDF
过敏反应中血小板功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王德录 吴学忠 《临床输血与检验》 CAS 2012年第1期92-94,共3页
免疫活化或非免疫活化者的血小板可释放多种生物活性介质,且能积极地参与超敏反应(包括过敏反应)。过敏反应中血小板构成性表达IgE Fc受体,且经IgE活化。血小板数量、活性及其功能变化在过敏反应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血小板 过敏反应 免疫反应
下载PDF
244例髓细胞白血病FAB分型与WHO分型关系及其意义 被引量:2
7
作者 胡敏 《检验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32-135,共4页
目的对244例髓细胞白血病[急性原粒细胞白血病部分分化型(M2b)、急性早幼粒粒细胞白血病(M3)、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伴嗜酸粒细胞增多亚型(M4EO)、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患者血液学及临床特征进行分析。方法以细胞形态学为基础,结合... 目的对244例髓细胞白血病[急性原粒细胞白血病部分分化型(M2b)、急性早幼粒粒细胞白血病(M3)、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伴嗜酸粒细胞增多亚型(M4EO)、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患者血液学及临床特征进行分析。方法以细胞形态学为基础,结合细胞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和分子基因学检查方法检测患者标本。结果细胞形态学特征:M2b异常中幼粒细胞,M3异常早幼粒细胞,M4EO异常嗜酸粒细胞,CML粒系细胞。染色体检测表明:M2b、M3、M4EO、CML分别与各自特异性染色体t(8;21)(q22;q22)、t(15;17)(q22;q21)、inv(16)(p13;q22)、t(9;22)(q34;q11)密切相关。融合基因检测表明:M2b、M3、M4EO、CML分别与融合基因AML1-ETO、PML-RARα、CBFβ-MYH11、BCR-ABL密切相关。结论M2b、M3、M4EO、CML4种白血病患者不论在临床特点上,还是细胞形态学上都有各自一定的特征。4种白血病分别与特定的染色体具有一定的相关性。4种白血病分别与特定融合基因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特定的染色体和融合基因可作为白血病的标志物,对白血病的诊断、预后估计、监测治疗和微小残留白血病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价值。世界卫生组织(WHO)分型有利于白血病的诊断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细胞白血病 FAB分型 WHO分型 染色体 融合基因
下载PDF
140例髓细胞增生性疾病的WHO分类相关性分析
8
作者 胡敏 《安徽医药》 CAS 2007年第7期641-642,共2页
关键词 髓细胞 增生性 WHO
下载PDF
宫颈炎患者人乳头状瘤病毒16和18亚型的检测分析 被引量:7
9
作者 田斌 胡敏 《安徽医药》 CAS 2010年第12期1450-1451,共2页
目的对女性生殖道宫颈分泌物人乳头状瘤病毒(HPV)16和18亚型含量检测并加以分析。方法运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技术来检测女性生殖道人乳头状瘤病毒(HPV)16和18亚型含量。结果 51例宫颈炎患者分泌物中HPV检测,HPV16亚型14... 目的对女性生殖道宫颈分泌物人乳头状瘤病毒(HPV)16和18亚型含量检测并加以分析。方法运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技术来检测女性生殖道人乳头状瘤病毒(HPV)16和18亚型含量。结果 51例宫颈炎患者分泌物中HPV检测,HPV16亚型14例,占27.5%,HPV18亚型7例,占13.7%,HPV16和18亚型3例,占5.9%,与正常健康体检对照组具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核酸原位杂交技术检测宫颈分泌物中HPV病毒,宫颈炎组HPV检出率明显高于健康人群组,旨在为临床早期诊断、鉴别诊断及判断预后提供理论依,另外其对宫颈癌的预防及治疗有着非常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状瘤病毒 16亚型 18亚型 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下载PDF
32株溶血葡萄球菌感染分布及耐药性监测 被引量:1
10
作者 吴康明 《安徽医药》 CAS 2013年第1期101-102,共2页
溶血葡萄球菌(MSH)是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中的重要一种,近年来,临床上溶血葡萄球菌引起的感染日益增多,尤其是耐甲氧西林的溶血葡萄球菌(MRSH),对多种抗生素耐药,加强对溶血葡萄球菌耐药性监测,合理使用抗生素具有重要意义,... 溶血葡萄球菌(MSH)是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中的重要一种,近年来,临床上溶血葡萄球菌引起的感染日益增多,尤其是耐甲氧西林的溶血葡萄球菌(MRSH),对多种抗生素耐药,加强对溶血葡萄球菌耐药性监测,合理使用抗生素具有重要意义,现将我院分离的32株溶血葡萄球菌耐药监测结果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血葡萄球菌(MSH) 耐甲氧西林的溶血葡萄球菌(MRSH) 耐药性
下载PDF
46株铜绿假单胞菌在标本中的分布及耐药分析
11
作者 吴康明 胡敏 陈昆友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05年第12期1308-1308,共1页
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aeuriginosa,PA)属革兰阴性杆菌,假单胞菌属,为条件致病菌,当机体免疫力低下时可引起多种感染.由于铜绿假单胞菌对多种抗生素耐药,给临床治疗造成极大困难.因此,加强对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监测,及时了解其对不... 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aeuriginosa,PA)属革兰阴性杆菌,假单胞菌属,为条件致病菌,当机体免疫力低下时可引起多种感染.由于铜绿假单胞菌对多种抗生素耐药,给临床治疗造成极大困难.因此,加强对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监测,及时了解其对不同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具有重要的意义及临床指导价值.现将我院2004年度从临床标本中分离的46株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监测结果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耐药分析 医院感染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