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3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互联网+”的“食品工艺学”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研究——以安徽科技学院食品工程学院为例 被引量:4
1
作者 陈春旭 杜传来 +5 位作者 于群 潘波 高红梅 杨剑婷 郑海波 李先保 《农产品加工》 2020年第5期115-116,120,共3页
为了探究基于“互联网+”的“食品工艺学”课程思政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的改革,提出了一种利用“互联网+”平台优化课堂教学生态、提高教学有效性、提升教学质量的教学方式,从而展示课程思政基础理论,提高课程理论,建立和... 为了探究基于“互联网+”的“食品工艺学”课程思政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的改革,提出了一种利用“互联网+”平台优化课堂教学生态、提高教学有效性、提升教学质量的教学方式,从而展示课程思政基础理论,提高课程理论,建立和谐、新型师生关系,建立与教育实际相结合的“食品工艺学”“互联网+”的课程思政网络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工艺学 课程思政 互联网+ 教学模式
下载PDF
“食品工艺学”课程MOOC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探索——基于安徽科技学院食品工程学院 被引量:3
2
作者 陈春旭 李先保 +1 位作者 杜传来 郭元新 《农产品加工》 2019年第5期106-107,110,共3页
为了探究"食品工艺学"课程MOOC翻转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的改革,提出了一种利用MOOC平台优化课堂教学生态、提高教学有效性、提升教学质量的教学方式,展示"食品工艺学"基础理论和前沿新技术,提高课程... 为了探究"食品工艺学"课程MOOC翻转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的改革,提出了一种利用MOOC平台优化课堂教学生态、提高教学有效性、提升教学质量的教学方式,展示"食品工艺学"基础理论和前沿新技术,提高课程理论及实践教学的互动性,构建MOOC教学讲授方式、丰富教学内容和考核模式3个方面的改革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工艺学 MOOC 翻转课堂 教学模式
下载PDF
基于PBL理念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以安徽科技学院食品工程学院为例
3
作者 陈春旭 赵传磊 +4 位作者 汪姣 丁志刚 张齐 王广良 杜传来 《农产品加工》 2023年第5期106-108,112,共4页
为了探索与实践基于PBL理念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模式,以安徽科技学院食品工程学院为例,从教研模式改革、应用能力培养、教师和学生教改积极性调动等方面出发,研究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教师教研创新能力的教育教学新模式,为学校... 为了探索与实践基于PBL理念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模式,以安徽科技学院食品工程学院为例,从教研模式改革、应用能力培养、教师和学生教改积极性调动等方面出发,研究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教师教研创新能力的教育教学新模式,为学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工程认证评估工作提供支撑,也为高等院校食品专业的教育教学研究建设提供实践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L 食品科学与工程 教育模式 探索实践
下载PDF
基于“四个面向”的高等院校教育教学模式改革与探索——以安徽科技学院食品工程学院为例
4
作者 陈春旭 李雪 +4 位作者 张齐 丁志刚 于鲲 邹小欠 杜传来 《农产品加工》 2023年第6期118-120,共3页
为了适应“四个面向”的基本要求,从高等院校教育总体战略发展考虑,进一步明确了今后的奋斗目标和办学理念。从明确办学方针、调整专业结构、制(修)订并完善教学计划,实行科学教学管理和改革教师队伍结构等方面出发,为高等院校教育教学... 为了适应“四个面向”的基本要求,从高等院校教育总体战略发展考虑,进一步明确了今后的奋斗目标和办学理念。从明确办学方针、调整专业结构、制(修)订并完善教学计划,实行科学教学管理和改革教师队伍结构等方面出发,为高等院校教育教学的“四个面向”建设提供实践经验,为新时代推动中国科技事业发展提供基础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个面向” 高等院校 教育教学 教学改革
下载PDF
专家评议、论证报告和行业调研与营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路径融合探讨——以安徽科技学院营养类专业为例
5
作者 张献领 刘颜 杜传来 《现代食品》 2019年第22期49-51,共3页
为切实做好2019版应用型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工作,进一步明确工作要求,全面提高工作质量,安徽科技学院对2019版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新一轮的修订。派出了以食品工程学院领导、系主任、实验室主任、营养专业负责人组成的调研团队前往... 为切实做好2019版应用型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工作,进一步明确工作要求,全面提高工作质量,安徽科技学院对2019版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新一轮的修订。派出了以食品工程学院领导、系主任、实验室主任、营养专业负责人组成的调研团队前往食品院校、食品企业进行调研,结合行业、毕业生、院校经验对安徽科技学院营养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进行专家评议和论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家评议 人才培养 方案 论证报告
下载PDF
食品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应用型课程评估体系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熊国远 郑海波 汪明春 《武汉轻工大学学报》 2018年第6期110-114,共5页
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呈现飞速发展态势,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对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纵观我国食品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与发展现状,实践类课程一直属于薄弱部分,导致培养出的人才实践能力较理论水平偏... 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呈现飞速发展态势,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对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纵观我国食品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与发展现状,实践类课程一直属于薄弱部分,导致培养出的人才实践能力较理论水平偏低,很难满足国家与社会对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基于此,笔者围绕食品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实践类课程体系的建设与评估两大主题,从食品科学与工程本科实践类课程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支撑体系三个维度分别展开论述,最后探讨了食品科学与工程本科实践类课程体系评估要求及其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类课程 培养体系 评估 食品科学与工程
下载PDF
“新工科”背景下食品工程原理课程的教学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3
7
作者 黄怡 彭钢 +2 位作者 李雪 胡鹏丽 杜传来 《云南化工》 CAS 2023年第12期161-163,共3页
新工科背景下,食品工程原理课程着重培养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本文在分析前期授课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工程教育专业认定的理念标准,围绕课堂互动式教学、过程性考核、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等课程教学方法的实践与... 新工科背景下,食品工程原理课程着重培养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本文在分析前期授课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工程教育专业认定的理念标准,围绕课堂互动式教学、过程性考核、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等课程教学方法的实践与探索,旨在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工程原理 工程实践能力 教学研究 教学实践
下载PDF
黑磷基电化学传感器在食品检测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8
作者 彭钢 张凯文 +3 位作者 孙明慧 张旭 杨涵 丁志刚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01-313,共13页
近年来,黑磷作为新型二维纳米材料,因其带隙可调、电子迁移率高以及比表面积大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传感、分析等领域。本文首先介绍了黑磷的结构、特性及其制备方法。然后根据检测目标物的不同分类(食品中部分营养成分、食品中有害成分... 近年来,黑磷作为新型二维纳米材料,因其带隙可调、电子迁移率高以及比表面积大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传感、分析等领域。本文首先介绍了黑磷的结构、特性及其制备方法。然后根据检测目标物的不同分类(食品中部分营养成分、食品中有害成分、食品包装材料中有害成分)介绍了黑磷基电化学传感器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进展。最后,总结了黑磷基电化学传感器在应用上的不足并提出一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磷 电化学传感器 食品安全检测
下载PDF
工程认证教育背景下食品微生物学的教学改革 被引量:2
9
作者 胡鹏丽 郑海波 +1 位作者 吴晓伟 孙德坤 《现代食品》 2020年第2期85-86,89,共3页
本文分析了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对高校人才的培养要求,基于安徽科技学院食品工程学院食品微生物学的课程设置,通过对课程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的研究探索,构建培养创新型工程实践人才的教学方法,将食品微生物学课程转变为适合于工程教育... 本文分析了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对高校人才的培养要求,基于安徽科技学院食品工程学院食品微生物学的课程设置,通过对课程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的研究探索,构建培养创新型工程实践人才的教学方法,将食品微生物学课程转变为适合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的课程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教育认证 教学改革 食品微生物
下载PDF
“双一流”背景下地方高校环境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改革 被引量:1
10
作者 马万征 谢越 +2 位作者 卫兰兰 朱琳 蔡永兵 《科技风》 2024年第14期115-117,共3页
随着“双一流”建设的不断深入,我国地方高校环境工程专业教育要不断适应新形势,转变人才培养理念,优化课程体系,提升师资队伍的水平,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评价体系。同时地方高校环境工程专业要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为国家... 随着“双一流”建设的不断深入,我国地方高校环境工程专业教育要不断适应新形势,转变人才培养理念,优化课程体系,提升师资队伍的水平,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评价体系。同时地方高校环境工程专业要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为国家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环境工程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一流 高校 环境工程专业 课程体系改革
下载PDF
基于氧化还原型纳米酶的比色传感器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玉婷 陆清 +2 位作者 唐志永 杨涵 彭钢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311-321,共11页
食品中的有害物质种类多、来源广,且会在人体中蓄积,危害人体健康,因此开发高效、快捷、低检测限的便携式可视化检测装置至关重要。近年来,具有类似天然酶催化活性的纳米材料——纳米酶,因其酶活性可调、稳定性高等优点在构建比色传感... 食品中的有害物质种类多、来源广,且会在人体中蓄积,危害人体健康,因此开发高效、快捷、低检测限的便携式可视化检测装置至关重要。近年来,具有类似天然酶催化活性的纳米材料——纳米酶,因其酶活性可调、稳定性高等优点在构建比色传感器中充当了重要角色,可以实现对食品中有害物质的高效、快速可视化检测。其中氧化还原型纳米酶的研究最广泛,因此,本文首先介绍了氧化还原型纳米酶的种类并阐述其催化机制;其次,重点综述了氧化还原型纳米酶在构建比色传感器检测食品中常见代表性有害物质(重金属、农药残留、真菌毒素)中的应用;最后,总结了基于氧化还原型纳米酶的比色检测方法在食品安全检测领域的优点与不足并提出一些改进建议,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还原型纳米酶 比色检测 重金属 农药残留 真菌毒素
下载PDF
工程教育认证视角下《食品生物化学》的PBL-LBL教学模式研究
12
作者 翟立公 张齐 王俊颖 《许昌学院学报》 CAS 2022年第5期80-83,共4页
工程教育认证是衡量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指标.结合工程教育认证要求,在《食品生物化学》采用PBL-LBL融合教学模式,对课程实践、考核等环节进行探索实施.与传统LBL教学模式相比,PBL-LBL融合教学模式在成绩、教师评价、课程... 工程教育认证是衡量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指标.结合工程教育认证要求,在《食品生物化学》采用PBL-LBL融合教学模式,对课程实践、考核等环节进行探索实施.与传统LBL教学模式相比,PBL-LBL融合教学模式在成绩、教师评价、课程满意度等方面有明显提高.表明PBL-LBL融合教学模式适合《食品生物化学》课程教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教育认证 食品生物化学 PBL-LBL融合教学模式
下载PDF
食品级米糠粉开发工艺优化及营养消化特性 被引量:1
13
作者 颜榕 刘旭华 +3 位作者 孙强强 王俊颖 杨丽萍 翟立公 《安徽科技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59-69,共11页
目的:降低米糠粉中重金属镉及植酸含量,提升米糠粉的利用价值。方法:通过单因素及响应面优化柠檬酸及植酸酶的处理工艺,实现对米糠粉中重金属镉和植酸的消减。结果:超声波辅助柠檬酸除镉工艺,在0.08 mol/L柠檬酸溶液、米糠粉悬浊液pH为3... 目的:降低米糠粉中重金属镉及植酸含量,提升米糠粉的利用价值。方法:通过单因素及响应面优化柠檬酸及植酸酶的处理工艺,实现对米糠粉中重金属镉和植酸的消减。结果:超声波辅助柠檬酸除镉工艺,在0.08 mol/L柠檬酸溶液、米糠粉悬浊液pH为3、43℃、50 min条件下,重金属镉消除率达99.98%;当添加0.10%植酸酶、料液比为1∶10 g/mL、pH为6.2、温度为50℃、处理时间为98 min条件下,植酸消除率达98.68%。结论:经该工艺处理后,米糠粉中镉残余量为0.00076 mg/kg,植酸残余量为0.763 g/kg,符合国家限量标准,米糠粉中的蛋白质和淀粉含量升高,淀粉消化率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糠粉 柠檬酸 植酸酶
下载PDF
新工科背景下基于OBE模式的食品营养专业食品卫生与安全学混合式教学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献领 杨丽萍 +2 位作者 潘冬梅 胡鹏丽 桑宏庆 《现代食品》 2024年第14期90-92,共3页
新工科背景下基于OBE工程教育理念,结合现代教学技术特别是超星、雨课堂等新的教学载体的应用,将传统教育教学模式与新平台线上混合教学进行有效衔接,持续改进教学方式,并结合MOOC、案例教学视频等完善线上教学资源,设计自学任务模块,... 新工科背景下基于OBE工程教育理念,结合现代教学技术特别是超星、雨课堂等新的教学载体的应用,将传统教育教学模式与新平台线上混合教学进行有效衔接,持续改进教学方式,并结合MOOC、案例教学视频等完善线上教学资源,设计自学任务模块,以学生为中心提高学生主观能动性,优化了教学内容,对过程性考核和考试方式的多样化提供了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OBE模式 混合式教学模式 课程改革
下载PDF
雨课堂教学在“食品添加剂”中的应用与实践
15
作者 李培燕 胡鹏丽 +5 位作者 于鲲 吴迪 陈春旭 杜传来 吴晓伟 郑海波 《农产品加工》 2024年第23期112-117,共6页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已不能满足当前的教学需求。为解决教学中面临的困境,将雨课堂智慧平台应用到“食品添加剂”的教学过程中,构建了基于雨课堂的课前、课中和课后的实践教学策略。结课后,通过雨课堂平台向授...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已不能满足当前的教学需求。为解决教学中面临的困境,将雨课堂智慧平台应用到“食品添加剂”的教学过程中,构建了基于雨课堂的课前、课中和课后的实践教学策略。结课后,通过雨课堂平台向授课班级发布调查问卷,旨在评价学生对雨课堂授课模式的满意程度。统计结果表明,基于雨课堂的教学模式不仅增加了学生学习的便捷性,也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氛围,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得到大幅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课堂 食品添加剂 学习效果 教学质量
下载PDF
基于审核评估背景下课堂教学改革探究——以“食品化学与分析”为例
16
作者 彭钢 《科技风》 2024年第5期100-102,共3页
本文基于新一轮审核评估对课堂教学的要求,探讨了“以学为中心、以教为主导”的课堂教学的内涵和意义。同时,对“食品化学与分析”课程传统课堂教学现状和不足进行了分析,并从课程目标达成的角度出发,提出了针对课程内容设计、课程评价... 本文基于新一轮审核评估对课堂教学的要求,探讨了“以学为中心、以教为主导”的课堂教学的内涵和意义。同时,对“食品化学与分析”课程传统课堂教学现状和不足进行了分析,并从课程目标达成的角度出发,提出了针对课程内容设计、课程评价模式、教学资源整合等方面的教学改革探索,为应用型大学办学定位下的课堂教学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核评估 课堂教学 课程目标 教学改革
下载PDF
不同烹饪方式对鹿茸菇营养特性和非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
17
作者 李晓龙 杨焱 +5 位作者 李文 刘艳芳 吴迪 杨焕玲 陈万超 李景军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04-312,共9页
为探究不同烹饪方式下鹿茸菇营养特性及非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变化规律,本研究以新鲜鹿茸菇为原料,采用汽蒸、水煮、无油空气炸制、烘烤四种烹饪方式对鹿茸菇进行热处理,通过营养成分测定,离子色谱法、高效液色谱法以及电子舌技术对不同烹... 为探究不同烹饪方式下鹿茸菇营养特性及非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变化规律,本研究以新鲜鹿茸菇为原料,采用汽蒸、水煮、无油空气炸制、烘烤四种烹饪方式对鹿茸菇进行热处理,通过营养成分测定,离子色谱法、高效液色谱法以及电子舌技术对不同烹饪方式处理后的鹿茸菇中的多糖、总酚、蛋白质和总膳食营养物质以及可溶性糖、游离氨基酸和5′-核苷酸非挥发性风味物质含量以及等效鲜味浓度(equivalent umami concentration,EUC)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水煮显著降低了鹿茸菇多糖、总酚、蛋白质和总膳食纤维含量以及可溶性糖、游离氨基酸、5′-核苷酸风味物质含量,而烤箱烘烤对上述指标总体的保留或提升效果最好。汽蒸和无油空气炸制的处理效果介于水煮和烤箱烘烤之间,其中汽蒸能较好的保留鹿茸菇中的营养成分,与烤箱烘烤的样品风味相似。对电子舌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发现不同烹饪方式下鹿茸菇的滋味物质存在较大差异,汽蒸和烘烤两种烹饪方式下的样品点距离较近,处理后的鹿茸菇在滋味上差异较小。而对照、水煮和无油空气炸制三种烹饪方法下的样品点则分布在三个不同的象限,且相互之间的距离较远,表明这三种烹饪方式处理后的鹿茸菇在风味上存在较大的差异。本文通过研究本文通过研究对汽蒸、水煮、无油空气炸制和烘烤处理后的鹿茸菇中营养物质和非挥发性风味物质变化规律,发现四种烹饪方式中,烘烤处理的鹿茸菇对营养物质和非挥发性风味物质的保留效果最好,为更加科学合理的烹饪鹿茸菇以及其他食用菌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鹿茸菇 烹饪 营养 风味 主成分分析 电子舌
下载PDF
D-塔格糖3-差向异构酶的理性设计与机制解析
18
作者 郭丁钰 魏婉清 +4 位作者 宋伟 吴静 闻建 胡贵鹏 刘立明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8-64,共7页
D-阿洛酮糖是一种在自然界中存在极少的酮糖,因其具有与蔗糖相近的甜度但热量更低而备受关注。然而,D-阿洛酮糖的高效生物合成仍然面临挑战,是由于用于生产的酮糖3-差向异构酶的热稳定性较差。该研究通过理性设计,引入二硫键和属性嫁接... D-阿洛酮糖是一种在自然界中存在极少的酮糖,因其具有与蔗糖相近的甜度但热量更低而备受关注。然而,D-阿洛酮糖的高效生物合成仍然面临挑战,是由于用于生产的酮糖3-差向异构酶的热稳定性较差。该研究通过理性设计,引入二硫键和属性嫁接策略,成功获得了热稳定性更高的最佳突变体M03。最佳突变体M03的T m值从52.7℃提高到69.4℃;在无需外源添加金属离子的条件下,55℃时半衰期延长至254.3 min,是野生型的54.1倍;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和结构分析揭示了性能提升的详细机制。该研究为工业化生产D-阿洛酮糖提供了一个有潜力的突变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阿洛酮糖 D-塔格糖3-差向异构酶 热稳定性 蛋白质工程改造 分子动力学模拟
下载PDF
百蕊草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和调控EGFR/PI3K/Akt信号通路改善小鼠抗生素相关性腹泻
19
作者 徐皓男 张放 +3 位作者 黄钰莹 姚其盛 管悦琴 陈浩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85-295,共11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与16S rRNA高通量测序探究百蕊草(TCT)治疗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AD)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网络药理学收集百蕊草与AAD的共有靶点与基因,构建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使用KEGG通路富集分析筛选关键信号通路,使用AutoDock Vin...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与16S rRNA高通量测序探究百蕊草(TCT)治疗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AD)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网络药理学收集百蕊草与AAD的共有靶点与基因,构建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使用KEGG通路富集分析筛选关键信号通路,使用AutoDock Vina进行分子对接验证,并使用GROMACS进行分子动力学模拟以验证活性成分与核心靶点的静态及动态结合变化。动物实验部分采用灌胃盐酸林可霉素建立AAD小鼠模型,40只KM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自然恢复组(NR)、TCT低剂量组(TCT-L)、TCT高剂量组(TCT-H),雌雄各半(n=10)。实验期间每天分别灌胃给予1%羧甲基纤维素钠和1.5 g/kg和3 g/kg的百蕊草凝胶溶液,观察并记录小鼠体质量变化和腹泻情况。使用HE染色观察各组小鼠结肠病理变化,使用ELISA法检测炎症因子IL-6和TNF-α含量,使用16S rRNA测序技术检测小鼠肠道菌群的变化,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小鼠EGFR、p-EGFR、PI3K、p-PI3K、Akt、p-Akt蛋白的表达。结果网络药理学筛选得到66个百蕊草活性成分,并预测得到998个相关靶点,与1304个AAD靶点基因取交集得到68个潜在靶点,其中核心靶点有EGFR、STAT3、PIK3CA等。KEGG富集分析提示百蕊草主要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发挥作用。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核心靶点EGFR与coniferin结合自由能最低,分子动力学模拟结果显示EGFR与coniferin在10 ns时保持稳定的构象,Gibbs自由能结果显示,当蛋白质回旋半径值为3.11~3.15且均方根偏差值为0.35~0.5时,EGFR与coniferin复合物处于相对稳定的构象状态。动物实验显示,百蕊草可改善小鼠结肠组织形态,减少炎症因子分布,降低结肠组织中TNF-α和IL-6水平(P<0.001);提高肠道菌群多样性(P<0.05),调节关键菌群如联合乳杆菌属、拟杆菌属等的丰度;降低结肠组织p-EGFR、p-PI3K、p-Akt蛋白水平(P<0.01)。结论百蕊草能通过调节肠道菌群结构,调控EGFR/PI3K/Akt信号通路,降低TNF-α和IL-6炎症因子水平,达到治疗AAD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蕊草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 网络药理学 分子动力学模拟 16S rRNA基因测序 EGFR/PI3K/Akt信号通路
下载PDF
面向社会需求的工程教育建设探讨 被引量:2
20
作者 熊国远 郑海波 《农产品加工(下)》 2018年第11期96-98,共3页
我国正处于制造业从中低端向高端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需要各种类型的高质量工程人员。工程教育的发展要面向工业、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育不同层次满足工业发展需求的工程技术人才。虽然我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历史不长,但是发展迅速,对... 我国正处于制造业从中低端向高端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需要各种类型的高质量工程人员。工程教育的发展要面向工业、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育不同层次满足工业发展需求的工程技术人才。虽然我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历史不长,但是发展迅速,对于提高工程教育水平有重要意义。通过分析当前我国工程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改革建议,以期促进我国工程教育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教育 专业认证 制造业 高等教育 华盛顿协议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