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讲好理想信念的现实困境与路径分析 |
李苗苗
|
《大学》
|
2025 |
0 |
|
2
|
财经类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现状调查分析——以安徽财经大学为例 |
张晓婧
|
《高教学刊》
|
2016 |
2
|
|
3
|
当代大学生在消费方面存在的伦理问题及对策研究——以安徽财经大学学生为例 |
邱燕
|
《文教资料》
|
2014 |
0 |
|
4
|
“第二个结合”融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的现实依据、基本原则与具体思路 |
张海雷
|
《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
|
2024 |
0 |
|
5
|
论坚定党员领导干部马克思主义信仰情感路径 |
李国昌
|
《大庆社会科学》
|
2024 |
0 |
|
6
|
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答卷模式” |
张海雷
|
《喀什大学学报》
|
2024 |
0 |
|
7
|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内涵及其实践启示 |
汪先平
蒋泽华
|
《新乡学院学报》
|
2024 |
0 |
|
8
|
2015年以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基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923篇论文的引证分析 |
苏成爱
刘娇
|
《宁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4 |
0 |
|
9
|
1920年前后马克思主义在安徽的传播 |
刘巍
|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23 |
0 |
|
10
|
GUSS模式下的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路径实践探索——以安徽财经大学为例 |
贺金梅
|
《铜陵学院学报》
|
2023 |
0 |
|
11
|
新制度经济学关于人的理论的现实意义——兼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关于人的论断的比较 |
张早林
|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1
|
|
12
|
“客观性”问题及两种不同的解决方案之比较——马克思主义哲学和胡塞尔现象学 |
葛勇义
|
《创新》
|
2017 |
0 |
|
13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与科学发展观 |
经纶
|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9 |
0 |
|
14
|
论“科学发展观”是当代马克思主义的最新形态 |
张早林
|
《产业与科技论坛》
|
2009 |
0 |
|
15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动力保障机制研究 |
赵斯建
汪先平
|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
2020 |
2
|
|
16
|
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视域下大学生素质教育探析 |
吴雪龙
汪先平
|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
2019 |
4
|
|
17
|
正确认识列宁主义及其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影响 |
汪先平
钟壮壮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0 |
1
|
|
18
|
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研究 |
许文成
|
《黑河学院学报》
|
2018 |
3
|
|
19
|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三大基础”来源研究 |
汪先平
钟壮壮
|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9 |
1
|
|
20
|
上海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再研究 |
黄爱军
|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2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