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2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黄梅戏融入古典舞音乐的创新思路与艺术表达
1
作者 吴颖梅 《戏剧之家》 2025年第8期35-37,共3页
本文深入探讨了黄梅戏融入古典舞音乐这一跨领域融合现象。通过详细分析黄梅戏和古典舞音乐各自的内在特质、文化底蕴及艺术表现形式,本文挖掘了两者融合的创新可能性,并从多个角度阐述这种融合所呈现的独特艺术表达。本研究旨在为传统... 本文深入探讨了黄梅戏融入古典舞音乐这一跨领域融合现象。通过详细分析黄梅戏和古典舞音乐各自的内在特质、文化底蕴及艺术表现形式,本文挖掘了两者融合的创新可能性,并从多个角度阐述这种融合所呈现的独特艺术表达。本研究旨在为传统艺术的创新发展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并探索具有实践指导意义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梅戏 古典舞音乐 创新思路 艺术表达
下载PDF
黄梅戏表演专业理论课"课程思政"教学初探——以安徽黄梅戏艺术职业学院为例
2
作者 周密 《IT经理世界》 2020年第6期216-217,共2页
在当下艺术类高职院校的思政课教学较为薄弱的背景下,探索提升黄梅戏表演专业理论课"课程思政"教学的认识和方法,以安徽黄梅戏艺术职业学院黄梅戏表演专业的理论课为例,重点研究《黄梅戏艺术概论》这一核心课程的"课程思... 在当下艺术类高职院校的思政课教学较为薄弱的背景下,探索提升黄梅戏表演专业理论课"课程思政"教学的认识和方法,以安徽黄梅戏艺术职业学院黄梅戏表演专业的理论课为例,重点研究《黄梅戏艺术概论》这一核心课程的"课程思政"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黄梅戏发展阶段 黄梅戏经典保留剧目 黄梅戏代表人物
原文传递
论黄梅戏旦行表演体系的形成——以严凤英的戏曲表演艺术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江爱华 《安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3期96-100,共5页
严凤英的戏曲表演艺术构建了黄梅戏旦行表演体系的大厦,她对黄梅戏旦行表演体系的贡献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即对黄梅戏旦行身段的传承和创造,对黄梅戏唱腔的创造性开拓以及成功塑造了众多黄梅戏旦行的艺术形象。
关键词 严凤英 黄梅戏 旦行表演
下载PDF
对黄梅戏艺术发展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启生 《黄梅戏艺术》 2010年第2期36-36,38,共2页
中国戏曲艺术是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的集大成者,在其漫长的发展历程中,不断与时代交织。传承文明.缔造着文明。国戏也好,地方戏也好。戏曲的发展轨迹并不仅只是形式的变化,透过历史的现象,我们应该看到的是在社会进程中,戏曲艺术的... 中国戏曲艺术是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的集大成者,在其漫长的发展历程中,不断与时代交织。传承文明.缔造着文明。国戏也好,地方戏也好。戏曲的发展轨迹并不仅只是形式的变化,透过历史的现象,我们应该看到的是在社会进程中,戏曲艺术的生存方式。发展态势,与社会的文明进步,人类的生存方式息息相关。时代的精神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发展 中国戏曲艺术 黄梅戏 传统民族文化 传承文明 社会进程 集大成者 文明进步
下载PDF
黄梅戏盔帽技艺传承与发展研究——以石牌戏剧盔帽为例
5
作者 周海生 罗杰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68-73,共6页
黄梅戏以唱腔优美、表演灵动、戏韵悠扬的特点为人熟知,其表演装扮更是博采众长、雅俗共赏,其中盔帽的装扮讲究与戏装之间的搭配,同剧中人物的身份、年龄、性格相合配。安庆石牌黄梅戏盔帽技艺有着悠久的历史,并且制作工序繁多、技艺精... 黄梅戏以唱腔优美、表演灵动、戏韵悠扬的特点为人熟知,其表演装扮更是博采众长、雅俗共赏,其中盔帽的装扮讲究与戏装之间的搭配,同剧中人物的身份、年龄、性格相合配。安庆石牌黄梅戏盔帽技艺有着悠久的历史,并且制作工序繁多、技艺精湛,类型与色彩也极具特殊性。但在现代媒体冲击下,石牌黄梅戏盔帽技艺也面临着生存危机。文章依据石牌黄梅戏盔帽技艺特色分析和实地调研,探究黄梅戏盔帽传统技艺传承与发展之策,认为可以借力教育机构,解决技艺传承断代问题;多方通力合作,解决技艺传承路径单向问题;打造“非遗”市场品牌,解决技艺传承活力不足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梅戏 盔帽技艺 传承与发展 石牌
下载PDF
试论举办中国(安庆)黄梅戏艺术节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6
作者 赵光 《宿州学院学报》 2016年第1期45-49,共5页
为探讨安庆市黄梅戏艺术节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研究黄梅戏文化产业发展及振兴策略、开发黄梅戏文化资源、传承与发扬黄梅戏文化,在系统分析安庆市历届黄梅戏艺术节取得的效益,比较历届黄梅戏艺术节的举办者、过程、投入、产出等情况... 为探讨安庆市黄梅戏艺术节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研究黄梅戏文化产业发展及振兴策略、开发黄梅戏文化资源、传承与发扬黄梅戏文化,在系统分析安庆市历届黄梅戏艺术节取得的效益,比较历届黄梅戏艺术节的举办者、过程、投入、产出等情况的基础上,提出了举办黄梅戏艺术节应遵循的基本原则: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在黄梅戏商务项目实施过程中,联动经济效应高于直接的经济效益;在黄梅戏艺术节期间,必须充分考虑商务活动的时空延伸所产生的影响。建议组建黄梅戏文化传媒企业集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梅戏 文化产业 社会效益 经济效益
下载PDF
黄梅戏《倾宁夫人》的美学表现分析
7
作者 杨晨 张昊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4年第12期1-5,共5页
戏曲不是单纯的文本艺术,而是结合了诸多艺术形式的视觉、听觉综合性艺术,它对于“美”的展现是多方位的。黄梅戏《倾宁夫人》是对桐城“六尺巷”故事的新编新演,该文从美学角度出发以《倾宁夫人》为例分析其美学表现及特质,为戏曲艺术... 戏曲不是单纯的文本艺术,而是结合了诸多艺术形式的视觉、听觉综合性艺术,它对于“美”的展现是多方位的。黄梅戏《倾宁夫人》是对桐城“六尺巷”故事的新编新演,该文从美学角度出发以《倾宁夫人》为例分析其美学表现及特质,为戏曲艺术研究充实实例素材和思路。具体而言,该剧的美学意蕴主要表现为在舞台美术设计上营造虚实结合、象征与现实兼具的空间美学,在人物形象和表演塑造上体现生命厚度和生活意识的生命美学,在具体意象上以“宅”“竹”等传统意象宣扬“修宅即修身(修心)”的美育价值三个方面。该剧继承了黄梅戏的通俗传统,又融入现代舞美技术和时代价值,体现了创作者对“美”的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梅戏 《倾宁夫人》 舞台美术 人物形象 美学表现 意象
下载PDF
黄梅戏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契合之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戴先英 《老区建设》 2016年第8期43-46,共4页
黄梅戏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属传统文化范畴。多部黄梅戏传统经典剧体现了儒家思想"仁、爱、礼、信、孝、悌"的中国传统价值观,所以,黄梅戏文化包含了中国传统价值观,它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由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黄梅戏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属传统文化范畴。多部黄梅戏传统经典剧体现了儒家思想"仁、爱、礼、信、孝、悌"的中国传统价值观,所以,黄梅戏文化包含了中国传统价值观,它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由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传统价值观的伦理是互通的,所以弘扬黄梅戏文化,就是聚焦、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梅戏文化 传统文化 传统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下载PDF
黄梅戏《抗大母亲》导演创作谈 被引量:1
9
作者 胡继宗 《滁州学院学报》 2022年第6期85-88,共4页
大型黄梅戏《抗大母亲》表现了在抗日战争时期皖东大地上艰苦卓绝的斗争历史。作品通过:使命性创作提升作品高度、音乐音效展示细腻情感、构置高潮升华人物形象、塑造完美形象残酷形体训练、舞美灯光渲染深度情境、应用科技手段打开观... 大型黄梅戏《抗大母亲》表现了在抗日战争时期皖东大地上艰苦卓绝的斗争历史。作品通过:使命性创作提升作品高度、音乐音效展示细腻情感、构置高潮升华人物形象、塑造完美形象残酷形体训练、舞美灯光渲染深度情境、应用科技手段打开观众视野等,表现了中华母亲(女性)的传统美德与情操,弘扬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皖东儿女为保卫家园敢于抛头颅、洒热血的大无畏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创作品 黄梅戏 红色题材 小人物 导演手法
下载PDF
基于霍尔编码解码理论的黄梅戏跨文化传播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胡建国 郭宵珍 《攀枝花学院学报》 2013年第5期57-59,共3页
霍尔的编码解码理论具有开创性的意义,被应用于传播的诸多领域,为传播学理论的不断发展开辟了一片崭新的广阔天地。当前,黄梅戏的跨文化传播存在诸多的困难和问题。借助编码解码理论,提出了解决的对策与思考:充分理解与挖掘丰富而深刻... 霍尔的编码解码理论具有开创性的意义,被应用于传播的诸多领域,为传播学理论的不断发展开辟了一片崭新的广阔天地。当前,黄梅戏的跨文化传播存在诸多的困难和问题。借助编码解码理论,提出了解决的对策与思考:充分理解与挖掘丰富而深刻的文化内涵,注重适度的文化移情,借鉴和吸收世界其他民族优秀文化素材,高度重视翻译编码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霍尔 编码解码 黄梅戏 跨文化传播
下载PDF
技文并重:当代黄梅戏人才培养的新路径 被引量:1
11
作者 戴先英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3期87-89,共3页
黄梅戏人才培养是繁荣黄梅戏的首要条件,首先要树立"技文并重"的教学理念,创新教学内容加应强理论素养;其次实现"技文并重"教学理念的方式应实行文化课导师制。这是当代学校培养黄梅戏人才的新路径。
关键词 黄梅戏 人才培养 技文并重 创新教学
下载PDF
成立地市级朗诵艺术学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以安徽省安庆市为例
12
作者 方新 《艺术科技》 2017年第2期18-18,26,共2页
朗诵是一项高雅的、有着广泛群众基础的文化艺术活动,在每一座城市都有其深厚的活动历史和人文资源。作为口语交际的一种重要形式,朗诵可以提高阅读能力,增强艺术鉴赏,开阔胸怀,文明言行,提高朗诵者的文学和艺术修养。一座城市不能没有... 朗诵是一项高雅的、有着广泛群众基础的文化艺术活动,在每一座城市都有其深厚的活动历史和人文资源。作为口语交际的一种重要形式,朗诵可以提高阅读能力,增强艺术鉴赏,开阔胸怀,文明言行,提高朗诵者的文学和艺术修养。一座城市不能没有朗诵艺术。以安徽省安庆市为例,朗诵艺术学会的成立对提升该市文化活动的整体层次、培育文化软实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安庆的文化教育园地活泼健康,开展朗诵艺术活动会成为安庆文化的另一个生长点。广大语言艺术爱好者尤其是朗诵艺术爱好者迫切地希望成立学会,并愿意积极投入到朗诵活动工作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市级 朗诵艺术 学会
下载PDF
“创腔”在黄梅戏唱腔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方新 《戏剧之家》 2017年第10期176-177,共2页
目前黄梅戏唱腔教学的效果和效率有待提高。开展"创腔"教学,掌握黄梅戏唱腔的基本音乐形态是基础,对旋律加以分析是核心,落实到具体的教学实例并搬演上场是根本。
关键词 黄梅戏 唱腔教学 创腔
下载PDF
黄梅戏音乐与民族声乐融合新路径--以“黄梅歌”《山野的风》为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代佳 《戏剧之家》 2022年第17期48-50,共3页
在多元文化激烈碰撞、融合的今天,传统戏曲艺术发展整体有滑坡现象,而由传统戏曲演变而生的艺术新品种——“戏歌”正显现出勃勃生机,其中以“黄梅歌”为代表的“戏歌”品种之一,运用黄梅戏音乐元素为基础素材编创而成,具有广泛的群众... 在多元文化激烈碰撞、融合的今天,传统戏曲艺术发展整体有滑坡现象,而由传统戏曲演变而生的艺术新品种——“戏歌”正显现出勃勃生机,其中以“黄梅歌”为代表的“戏歌”品种之一,运用黄梅戏音乐元素为基础素材编创而成,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强烈的艺术共鸣。本文以“黄梅歌”经典歌曲《山野的风》为例,从歌曲艺术特征、黄梅韵味继承、民族唱法运用这三个方面进行阐述,为黄梅戏音乐与民族声乐的多元化、多层次发展提供新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梅歌” 艺术特征 黄梅韵味 民族唱法
下载PDF
黄梅戏《谢瑶环·公堂》角色分析及表演体会
15
作者 熊筠 《铜陵学院学报》 2016年第5期89-91,共3页
谢瑶环的故事在民间流传已久,经过不断地发展和改编创作,田汉先生将其改编成为了京剧。其后又被全国各种地方戏如黄梅戏、秦腔、川剧、评剧、越剧、花鼓戏等移植上演。文章立足于黄梅戏舞台表演与角色塑造的艺术个性,介绍了戏曲《谢瑶... 谢瑶环的故事在民间流传已久,经过不断地发展和改编创作,田汉先生将其改编成为了京剧。其后又被全国各种地方戏如黄梅戏、秦腔、川剧、评剧、越剧、花鼓戏等移植上演。文章立足于黄梅戏舞台表演与角色塑造的艺术个性,介绍了戏曲《谢瑶环》的发展历程及其剧目内容,分析并比较黄梅戏与其他各剧种对此剧的不同演绎,以及结合戏曲表演的共性,对角色进行剖析并总结排练演出黄梅戏《谢瑶环公堂》的角色扮演体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梅戏 谢瑶环 不同演绎 角色塑造 角色分析 表演体会
下载PDF
论桐城歌对黄梅戏的孕育价值 被引量:1
16
作者 汪四红 《宿州学院学报》 2018年第9期87-89,共3页
桐城歌与黄梅戏同属吴楚文化,极具吴楚遗韵。从六个方面论述了桐城歌对黄梅戏的孕育价值:桐城歌为黄梅戏提供文学素养和艺术表现形式借鉴;黄梅戏唱腔汲取桐城歌的唱曲表达元素、演唱形式和调式;黄梅戏唱词吸纳桐城歌清新、质朴的田园艺... 桐城歌与黄梅戏同属吴楚文化,极具吴楚遗韵。从六个方面论述了桐城歌对黄梅戏的孕育价值:桐城歌为黄梅戏提供文学素养和艺术表现形式借鉴;黄梅戏唱腔汲取桐城歌的唱曲表达元素、演唱形式和调式;黄梅戏唱词吸纳桐城歌清新、质朴的田园艺术风格;桐城歌促使黄梅戏由"调"到"戏"的蜕变;桐城歌为黄梅戏剧本文学奠定了戏剧元素基石;黄梅戏演员与桐城歌具有不解之缘。深入了解两者之间的关系,实现两者在非物质文化传承与发展中的优势互补,对丰富安徽民间文化艺术内容,促进安徽民间文化艺术整体发展有着特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桐城歌 黄梅戏 基因孕育价值
下载PDF
当今黄梅戏传承发展现状及对策 被引量:3
17
作者 赵岚 《艺术评鉴》 2018年第11期136-137,153,共3页
黄梅戏作为我国五大剧种之一,近几年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在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了种种困难,本文通过提出黄梅戏观众断层,黄梅戏发展理念创新不够、黄梅戏人才缺失等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结合时代特点和发展提出对策。通过加大宣传手段,积... 黄梅戏作为我国五大剧种之一,近几年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在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了种种困难,本文通过提出黄梅戏观众断层,黄梅戏发展理念创新不够、黄梅戏人才缺失等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结合时代特点和发展提出对策。通过加大宣传手段,积极创新,积极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黄梅戏与旅游资源相结合来促进黄梅戏发展的产业化、科学化,推动黄梅戏产业的不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梅戏 发展 人才
下载PDF
简析艺术类职业院校戏剧影视表演专业教学问题及建议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娟 《文化产业》 2021年第18期140-141,共2页
受传统艺术类(声乐类)教学观念的影响,当前戏剧表演专业的教学存在着一些问题。为深化影视表演教育教学,本文章对艺术类高职院校戏剧影视表演的教学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建议,希望能够进一步提高戏剧影视表演专业的教学质量和教研水平... 受传统艺术类(声乐类)教学观念的影响,当前戏剧表演专业的教学存在着一些问题。为深化影视表演教育教学,本文章对艺术类高职院校戏剧影视表演的教学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建议,希望能够进一步提高戏剧影视表演专业的教学质量和教研水平,为艺术类高职院校的戏剧影视专业教学提供一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类高职院校 教研水平 戏剧影视表演专业 影视表演教育 问题及建议 教学存在 教学质量 教学观念
下载PDF
黄梅歌艺术特征探究
19
作者 代佳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第1期45-48,共4页
黄梅歌是黄梅戏音乐的一条支流,题材多样,种类繁多,而且目前表现出非常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已经具有完整的演出体系。从音乐的旋律、调式、曲式结构和配器运用等方面可以看出,黄梅歌既受到黄梅戏的影响,又在继承黄梅戏唱腔音乐的基础上... 黄梅歌是黄梅戏音乐的一条支流,题材多样,种类繁多,而且目前表现出非常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已经具有完整的演出体系。从音乐的旋律、调式、曲式结构和配器运用等方面可以看出,黄梅歌既受到黄梅戏的影响,又在继承黄梅戏唱腔音乐的基础上有创新和发展。它既承载有戏曲音乐的风格特点,又采用现代大众所喜闻乐见的艺术创作与表现形式,带有浓郁的生活气息,易于唤起受众共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梅歌 黄梅戏 旋律 调式 曲式 配器
下载PDF
“黄梅戏进校园”的理念与实践问题新探 被引量:1
20
作者 易可鑫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第4期46-48,共3页
戏曲进校园的实质性目的在于推行公民的观念认知教育,所以“黄梅戏进校园”应当把受众为本作为其理念基点。但是在当前“黄梅戏进校园”的的过程中,存在着定位偏差、翻译困难以及功利考量等问题。在实践中,教育者应当把“受众为本”作... 戏曲进校园的实质性目的在于推行公民的观念认知教育,所以“黄梅戏进校园”应当把受众为本作为其理念基点。但是在当前“黄梅戏进校园”的的过程中,存在着定位偏差、翻译困难以及功利考量等问题。在实践中,教育者应当把“受众为本”作为理念基点,注重作品美学的感性表达,尊重学生认知艺术的主体地位与选择自由,从而达到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梅戏 戏曲教育 美学教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