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醋酸泼尼松龙联合熊去氧胆酸对PBC患者预后的影响
1
作者 赵永春 刘锦云 刘晓瑞 《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3年第6期637-640,共4页
目的 分析醋酸泼尼松龙联合熊去氧胆酸(ursodeoxycholic acid, UDCA)对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rimary biliary cholangitis, PBC)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84例初诊PB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余数分组法分为UDCA组(42例)及联合... 目的 分析醋酸泼尼松龙联合熊去氧胆酸(ursodeoxycholic acid, UDCA)对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rimary biliary cholangitis, PBC)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84例初诊PB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余数分组法分为UDCA组(42例)及联合组(42例),UDCA组采用单一UDCA治疗,联合组采用醋酸泼尼松龙联合UDCA治疗。记录2组患者UDCA治疗应答率及治疗期间生化指标[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基转移酶(GGT)、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免疫学指标[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G(IgG)]、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17(Th17)/调节性T细胞(Treg)变化情况,评估2组患者治疗安全性,比较末次随访时2组患者疾病进展情况。结果 联合组UDCA治疗应答率(97.56%)高于UDCA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ALP、GGT、ALT、AST、IgM、IgG及Th17细胞比例、Th17/Treg比值均较治疗前降低,治疗6个月及12个月时,联合组ALP、GGT、IgM、IgG水平、Th17细胞比例及Th17/Treg比值低于UDCA组;2组患者治疗后Treg细胞比率均较治疗前升高,且治疗6个月及12个月时,联合组Treg细胞比率高于UDCA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末次随访疾病进展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PBC患者近期预后均良好,醋酸泼尼松龙联合UDCA一线治疗早期PBC效果较好,可改善免疫功能及肝功能,且未增加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 熊去氧胆酸 醋酸泼尼松龙 应答
下载PDF
血清MMP-2、IL-6水平对进展期胃癌患者新辅助化疗预后的影响
2
作者 赵永春 刘锦云 刘晓瑞 《哈尔滨医药》 2023年第1期21-23,共3页
目的 观察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白细胞介素-6(IL-6)在进展期胃癌(AGC)患者中的表达,并分析二者对新辅助化疗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AGC患者70例,患者均接受3个疗程的新辅助化疗,观察并记录患者治疗3个疗程的效果作为短期预后观... 目的 观察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白细胞介素-6(IL-6)在进展期胃癌(AGC)患者中的表达,并分析二者对新辅助化疗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AGC患者70例,患者均接受3个疗程的新辅助化疗,观察并记录患者治疗3个疗程的效果作为短期预后观察指标,分为预后不良组与预后良好组,调查并比较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及入院时血清MMP-2、IL-6水平,分析血清MMP-2、IL-6水平对新辅助化疗预后的影响。结果 化疗3个疗程,全部70例患者中预后不良33例,占47.14%;预后不良组患者入院时血清MMP-2、IL-6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入院时血清MMP-2、IL-6过表达是AGC患者新辅助化疗预后不良的影响因子(OR>1,P<0.05)。结论 血清MMP-2、IL-6过表达提示AGC患者新辅助化疗预后不良风险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展期胃癌 新辅助化疗 基质金属蛋白酶-2 白细胞介素-6
下载PDF
内镜与药物治疗急性胃溃疡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李佳佳 刘锦云 薛鸿霞 《四川解剖学杂志》 2019年第2期64-65,共2页
目的探究内镜与药物治疗急性胃溃疡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消化内科在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90例急性胃溃疡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药物治疗,观察组... 目的探究内镜与药物治疗急性胃溃疡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消化内科在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90例急性胃溃疡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内镜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88.89%(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44%,明显低于对照组17.78%(P<0.05)。结论内镜治疗急性胃溃疡出血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 药物治疗 急性胃溃疡出血 对比分析
下载PDF
质子泵抑制药治疗NERD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薛鸿霞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18期168-169,共2页
目的探讨质子泵抑制剂治疗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NERD)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本院诊治的66例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法莫替丁)和观察组(法莫替丁联合埃索美拉唑),每组各33例,根据胃镜检查、PH检... 目的探讨质子泵抑制剂治疗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NERD)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本院诊治的66例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法莫替丁)和观察组(法莫替丁联合埃索美拉唑),每组各33例,根据胃镜检查、PH检测,对两组治疗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升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期间两组都没有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对于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质子泵抑制剂治疗的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泵抑制剂 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 疗效
下载PDF
急性缺血性肠病18例分析
5
作者 常越 杨明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12年第6期856-857,共2页
目的总结急性缺血性肠病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005—2010年确诊的18例急性缺血性肠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8例患者早期均未明确诊断。结论缺血性肠病早期症状不典型确诊困难大,易误诊,从而延误诊疗。
关键词 缺血性肠病 误诊
原文传递
慢性乙肝抗病毒治疗患者进展为肝癌的相关因素 被引量:2
6
作者 赵永春 刘锦云 刘晓瑞 《医药论坛杂志》 2021年第20期79-81,85,共4页
目的探析慢性乙肝抗病毒治疗患者进展为肝癌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采集2019年1月—2021年1月期间于安钢总医院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乙肝患者90例临床资料,观察并记录其是否进展为肝癌情况,统计并记录患者基线资料,探析慢性乙肝抗... 目的探析慢性乙肝抗病毒治疗患者进展为肝癌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采集2019年1月—2021年1月期间于安钢总医院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乙肝患者90例临床资料,观察并记录其是否进展为肝癌情况,统计并记录患者基线资料,探析慢性乙肝抗病毒治疗患者进展为肝癌的相关因素。结果90例慢性乙肝抗病毒治疗患者进展为肝癌有19例,进展率为21.11%;肝癌组糖尿病、肝癌家族病史、AST、HBV-DNA>104 copies/mL与非肝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元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糖尿病、肝癌家族病史、AST高、HBV-DNA>104 copies/mL是慢性乙肝抗病毒治疗患者进展为肝癌的影响因素(OR>1,P<0.05)。结论糖尿病、肝癌家族病史、AST高、HBV-DNA>104 copies/mL是慢性乙肝抗病毒治疗患者进展为肝癌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肝 抗病毒 肝癌 糖尿病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