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7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分析化学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与实践
1
作者 杨素玲 李刚 +2 位作者 赵国燕 李素娟 郭九丽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135-137,151,共4页
分析化学是化学及相关专业的必修核心课之一,其发展历史悠久,涉及学科众多,在工农业经济中有广泛的应用。开设分析化学课程的专业多,受众学生广泛。因此,在分析化学教学过程中融入贴切生动的思政教育,既实现了专业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 分析化学是化学及相关专业的必修核心课之一,其发展历史悠久,涉及学科众多,在工农业经济中有广泛的应用。开设分析化学课程的专业多,受众学生广泛。因此,在分析化学教学过程中融入贴切生动的思政教育,既实现了专业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又可以很好地塑造学生的价值观,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析化学 课程思政 教学 实践
下载PDF
S-T分析法在高中化学教学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0
2
作者 刘立新 王萍 +1 位作者 和安宁 周翔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7-30,共4页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充分参与教学活动、师生充分交流是新课程理念的关键特征之一。S-T教学分析法是适合于进行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行为分析的一种客观的教学行为分析法。运用S-T教学分析法,对一节高中化学优质课进行定量分析,并针...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充分参与教学活动、师生充分交流是新课程理念的关键特征之一。S-T教学分析法是适合于进行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行为分析的一种客观的教学行为分析法。运用S-T教学分析法,对一节高中化学优质课进行定量分析,并针对分析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对S-T分析法中关于教学模式的判断提出了新的标准。为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研究提供一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分析法 高中化学 课堂教学 师生互动
下载PDF
Bi_2O_3/Al_2O_3纳米复合物的声化学合成及其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3
3
作者 武志富 沈玉华 +1 位作者 谢安建 黄方志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65-871,共7页
以偏铝酸钠和硝酸铋为原料在超声辐照下反应,一步法合成了Bi2O3-Al2O3纳米复合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元素分析和热重分析确定了产物的组成,并通过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粉末X射线衍射(XRD)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 以偏铝酸钠和硝酸铋为原料在超声辐照下反应,一步法合成了Bi2O3-Al2O3纳米复合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元素分析和热重分析确定了产物的组成,并通过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粉末X射线衍射(XRD)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测试手段对所得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产物为近似球状晶体,在超声40 min条件下粒径平均为24 nm。探讨了pH值和干燥温度以及超声时间对所得产物成分和粒径的影响。这类物质原本是一种治疗消化性溃疡和神经性消化不良的药物。实验发现,其中两种复合物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铋 复合氧化物 纳米材料 抑菌作用
下载PDF
对S-T分析法的改进及全国高中化学优质课分析 被引量:18
4
作者 刘立新 杜卫民 +1 位作者 王萍 靖梅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9-22,共4页
对S-T分析法做进一步研究和改进,提出新的教学模式判断标准.并运用改进的S-T分析法分析全国高中化学特等奖优质课录像.分析表明全国高中化学特等奖优质课都属于平衡型教学模式,同时又分属三种不同的教学类型.
关键词 S-T分析法 高中化学 优质课
下载PDF
湿法磷酸化学沉淀法脱氟的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侯琳琳 陈静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07年第12期1187-1189,共3页
基于湿法磷酸沉淀法脱氟工艺的反应原理,以碳酸钠为脱氟剂,硅藻土为助脱氟剂,研究了不同的碳酸钠和硅藻土用量、作用时间、作用温度条件下的脱氟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对50g含氟量为0.74%的湿法磷酸,以碳酸钠0.8g,硅藻土0.2g,... 基于湿法磷酸沉淀法脱氟工艺的反应原理,以碳酸钠为脱氟剂,硅藻土为助脱氟剂,研究了不同的碳酸钠和硅藻土用量、作用时间、作用温度条件下的脱氟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对50g含氟量为0.74%的湿法磷酸,以碳酸钠0.8g,硅藻土0.2g,作用时间50min,温度30-40℃,脱氟处理后,含氟量≤0.18%,符合饲料级磷酸氢钙生产标准(HG2636-9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法磷酸 脱氟 沉淀法
下载PDF
FIAS互动分析系统的改进及在中学化学课堂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4
6
作者 刘立新 王萍 +1 位作者 和安宁 周翔 《化学教育》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7-51,共5页
结合新课程中学化学教学实际情况,对 FIAS 教学分析系统进行了改进。并结合课例,介绍了改进后的编码系统,编码记录方法和数据的处理,矩阵的建立,以及在课堂分析中的应用。为化学课堂教学提供了客观、细致的一种评价方法。
关键词 互动分析系统 中学化学 课堂教学 教学评价
下载PDF
如何实现化学实验室绿色化 被引量:5
7
作者 武志富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83-84,共2页
关键词 化学实验室 绿色化 环境污染 化学工业 高等学校 排放量 累计效应
下载PDF
金属煅烧实验的三种历史解释——化学思想的革命 被引量:1
8
作者 袁振东 刘立新 杜卫民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93-97,共5页
分析19世纪以前的化学史可知,关于金属煅烧实验的解释先后出现了三种范式:波义耳的微粒学说、斯塔尔的燃素学说和拉瓦锡的氧化学说。这三种范式之间更替的历史是化学元素的发现史,也是化学思想的革命史。
关键词 金属煅烧实验 波义耳的微粒学说 斯塔尔的燃素学说 拉瓦锡的氧化学说
下载PDF
同位素化学发展史上的三个里程碑 被引量:5
9
作者 袁振东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84-88,共5页
通过对同位素化学的发展历程分析可知,同位素化学发展史上有三个重要的里程碑:一是索迪发现放射性元素位移规则,提出同位素假说;二是阿斯顿发明质谱仪,使同位素现象的普遍性得到证实;三是查德威克发现中子,揭示了同位素现象的微观本质... 通过对同位素化学的发展历程分析可知,同位素化学发展史上有三个重要的里程碑:一是索迪发现放射性元素位移规则,提出同位素假说;二是阿斯顿发明质谱仪,使同位素现象的普遍性得到证实;三是查德威克发现中子,揭示了同位素现象的微观本质。同位素化学的发展,伴随着科学仪器的发明、科学方法的创新以及科学思想的演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位素化学 索迪 阿斯顿 查德威克 化学史
下载PDF
药物化学实验课双语教学改革探索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薪 孙凯 +1 位作者 孙婷 侯琳琳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2期126-127,152,共3页
随着学科的快速发展,药物化学已从化学模式转变为化学、英语、信息学科的综合模式。为了顺应我校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需要,完善我校药物化学精品课程的建设,《药物化学实验》立足我校学生实验技能的培养和考研的需求,进行双语教学改革... 随着学科的快速发展,药物化学已从化学模式转变为化学、英语、信息学科的综合模式。为了顺应我校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需要,完善我校药物化学精品课程的建设,《药物化学实验》立足我校学生实验技能的培养和考研的需求,进行双语教学改革的探索与研究,使学生在专业领域有更大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化学实验 双语教学 药物合成
下载PDF
1932年教育部化学讨论会:中国现代化学共同体形成的标志 被引量:3
11
作者 袁振东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36-248,共13页
1932年教育部召集化学讨论会的主要原因是国家对国防化学的需要,也兼顾了化学课程标准和化学译名。但是,其根本的动力仍然来自中国化学界内部交流的需要。参加讨论会的45位化学专家都曾留学欧美或日本,代表着国内主要的教育和学术机构... 1932年教育部召集化学讨论会的主要原因是国家对国防化学的需要,也兼顾了化学课程标准和化学译名。但是,其根本的动力仍然来自中国化学界内部交流的需要。参加讨论会的45位化学专家都曾留学欧美或日本,代表着国内主要的教育和学术机构。在这次讨论会上,与会者不仅以投票表决的方式约定了许多切实可行的议决案,而且发起组织了中国化学会。在讨论会议决案的形成和实施过程中,中国化学会都发挥了重要作用。这次讨论会不仅是中国化学界的第一次国内集会,也是中国现代化学共同体形成的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讨论会 国防化学 课程标准 化学译名 中国化学会
下载PDF
我国的新型煤化工产业——煤制甲醇 被引量:7
12
作者 刘立新 谢剑军 《化学教育》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4期7-12,共6页
对我国新型煤化工产业煤气化生产合成气和煤制甲醇的生产工艺作了介绍,涉及煤资源综合利用、低碳绿色化学工业、反应条件的选择以及我国新型煤化工产业的发展特点和成就等。
关键词 新型煤化工 煤气化 煤制甲醇
下载PDF
高分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设想 被引量:1
13
作者 马志敏 刘昌云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6期126-127,138,共3页
高分子化学实验课程是我校化学和材料化学专业学生学习的一门重要的实验课程,它不仅仅是高分子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进一步掌握课堂学习的知识,而且它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科研素质的培养等都起着重要的作用.本... 高分子化学实验课程是我校化学和材料化学专业学生学习的一门重要的实验课程,它不仅仅是高分子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进一步掌握课堂学习的知识,而且它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科研素质的培养等都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简单陈述了高分子化学实验的教学过程,设想通过增加综合性和研究性实验,改革试验考核办法,以期提高学生的基本实验能力和科研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子化学实验 应用性实验 研究性实验
下载PDF
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15
14
作者 邓德华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8年第5期141-143,152,共4页
本文针对分析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管理几个方面提出了优化实验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实验教学管理的具体方法和措施,对于提高分析化学实验教学质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 分析化学实验 教学模式 探索与实践
下载PDF
《中级无机化学》课程教学初探与思考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道军 张仁春 《高教学刊》 2016年第10期141-142,共2页
《中级无机化学》作为师范类本科生的一门重要专业选修课,由于内容庞杂、体系精深,在教学过程中往往显得困难重重。结合近四年来的教学情况,探索出了提高《中级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效果的教学模式,总结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课堂教学效果... 《中级无机化学》作为师范类本科生的一门重要专业选修课,由于内容庞杂、体系精深,在教学过程中往往显得困难重重。结合近四年来的教学情况,探索出了提高《中级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效果的教学模式,总结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课堂教学效果的教学方法。根据我校化学化工学院学生的特点以及授课教师的知识结构情况,通过取舍、革新和优化建立起《中级无机化学》课程的新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级无机化学 师范专业 课程教学 初步探索
下载PDF
谈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 被引量:3
16
作者 郭玮 侯琳琳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第2期135-137,共3页
本文根据分析化学实验课的教学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分析化学实验课教学改革的必要性。提出从教学方式、实验内容设置、教学条件和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改革,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强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 教学改革 分析化学实验
下载PDF
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大学生能力培养 被引量:11
17
作者 冯青琴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第2期129-131,共3页
鉴于分析化学实验教学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安排方面的不足,本文主要从转变实验教学方式、优化实验内容、充分提供实验教学条件、更新实验教学手段、建立实验考核体制等方面对分析化学实验进行教学改革,使学生能够加深对分析化学... 鉴于分析化学实验教学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安排方面的不足,本文主要从转变实验教学方式、优化实验内容、充分提供实验教学条件、更新实验教学手段、建立实验考核体制等方面对分析化学实验进行教学改革,使学生能够加深对分析化学理论课程有关内容的理解,较好地掌握实验操作技能,有效地实现能力和素质的全面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析化学实验 教学改革 能力培养
下载PDF
教学研究型模式下的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初探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素娟 刘林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第2期113-115,共3页
针对目前教学研究型发展模式,建立与之相匹配的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新体系。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手段、教学组织几个方面提出了创新实验教学内容、转变教学方式、优化教学手段及精心组织教学,对于提高分析化学实验教学质量,取得了... 针对目前教学研究型发展模式,建立与之相匹配的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新体系。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手段、教学组织几个方面提出了创新实验教学内容、转变教学方式、优化教学手段及精心组织教学,对于提高分析化学实验教学质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析化学实验 教学研究型 教学改革
下载PDF
高校化学类本科专业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途径的研究与探索 被引量:1
19
作者 赵国燕 王晓瑾 +1 位作者 黄亮 张文岗 《安阳工学院学报》 2012年第4期105-106,128,共3页
计算机应用正日益渗透到化学化工的各个方面,其极大地促进了化学化工各方面的变革和发展。在教学实践中化学专业的信息技术课程与现实严重脱节,如何培养化学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已成为当今教育界值得深思和探讨的一个重要问题。文章... 计算机应用正日益渗透到化学化工的各个方面,其极大地促进了化学化工各方面的变革和发展。在教学实践中化学专业的信息技术课程与现实严重脱节,如何培养化学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已成为当今教育界值得深思和探讨的一个重要问题。文章以化学化工类专业为例,结合教学实践,探讨了如何培养学生的计算机素养的方法和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应用能力 化学化工 培养途径
下载PDF
《化工基础》教学中的体会 被引量:4
20
作者 李强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第2期132-134,共3页
化工基础是高师化学系必修基础课中唯一的紧密联系化工生产实际的课程,本课程在教学中要完成"从理论到实际"的转变,就要在明确教学目的、激发学习兴趣,组织好教学内容、抓好"三个基本"和采取科学的教学方法、及时... 化工基础是高师化学系必修基础课中唯一的紧密联系化工生产实际的课程,本课程在教学中要完成"从理论到实际"的转变,就要在明确教学目的、激发学习兴趣,组织好教学内容、抓好"三个基本"和采取科学的教学方法、及时做好总结上下功夫,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自主学习的能力,这也是化工基础教学中的核心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工基础 教学目的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