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禹娟红 包振国 +2 位作者 王秉忠 刘玲玲 车树理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94-98,103,共6页
为了解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对定西市巉口林业试验场3种不同植被恢复模式(云杉林、杨树林、混交林)和不同恢复阶段的土壤主要理化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3种不同植被类型的土壤含水量表现为混交林>杨树林>云杉林... 为了解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对定西市巉口林业试验场3种不同植被恢复模式(云杉林、杨树林、混交林)和不同恢复阶段的土壤主要理化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3种不同植被类型的土壤含水量表现为混交林>杨树林>云杉林;有机质、总氮、总磷含量为混交林>云杉林>杨树林;p H值为杨树林>云杉林>混交林。云杉林和混交林的土壤含水量随恢复时间的延长呈先上升后降低趋势,恢复30 a的土壤含水量最高;杨树林土壤含水量随恢复时间的延长逐渐上升。混交林土壤有机质、总氮、总磷含量在前15 a明显增加,15 a后基本趋于稳定;云杉林的三者含量在前30 a逐渐上升,30 a后下降;杨树林土壤有机质、总氮、总磷含量均略有下降。土壤p H值随恢复时间的延长均略呈下降趋势。巉口林场的杨树林土壤有机质、总氮、总磷含量均处于最低水平,且随恢复时间的延长逐渐降低;混交林具有较强的蓄水保水能力,大大改善了土壤环境质量,较适合该区域生态恢复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土壤 植被恢复模式 土壤理化性质 甘肃定西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