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包装设计》课程教学的中华传统文化思政元素——以茶叶包装为例
1
作者 范韵 刘炜 《福建茶叶》 2025年第1期113-115,共3页
《包装设计》课程巧妙地将中华传统文化与思政教育元素相融合,这种创新的教学方式不仅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更在潜移默化中强化他们的文化自信和家国情怀。本文以茶叶包装为具体案例,深入剖析课程中传统文化思政元素的独特性、深远价值... 《包装设计》课程巧妙地将中华传统文化与思政教育元素相融合,这种创新的教学方式不仅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更在潜移默化中强化他们的文化自信和家国情怀。本文以茶叶包装为具体案例,深入剖析课程中传统文化思政元素的独特性、深远价值以及实施策略,旨在为高校设计类课程如何更有效地开展思政教育提供有益的实践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装设计》 课程教学 中华传统文化 思政元素 茶叶包装
下载PDF
设计介入社区更新驱动价值创造的可持续策略探讨
2
作者 尤川宝 《城市建筑》 2025年第1期98-102,共5页
作为当前城市更新战略的重要依托,社区更新既要关注物质空间营造,也要响应基层治理的需求,因此设计介入社区更新需要探索系统性介入的可持续策略,从而助力社区复合价值创造。文章结合“制度—生活”的分析范式,解析了社区治理中制度和... 作为当前城市更新战略的重要依托,社区更新既要关注物质空间营造,也要响应基层治理的需求,因此设计介入社区更新需要探索系统性介入的可持续策略,从而助力社区复合价值创造。文章结合“制度—生活”的分析范式,解析了社区治理中制度和生活双向互动的机制,然后结合设计价值体系,分析了设计介入社区驱动价值创造的逻辑。从扩充价值定义、丰富设计产物、拓展价值内容等层面构建了设计介入驱动社区价值创造的途径,并形成了从问题解决到意义构建的全过程。对应上述途径,设计在介入社区更新实践中可通过构建“制度—设计—生活”的共参平台、参与社区公共领域全链路营造、跨专业融合协作等策略,助力空间营造和基层治理同步推进,从而在社区更新中发挥设计的价值驱动和创新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更新 制度—生活 设计介入 社区价值
下载PDF
宜宾真武山道教空间形态的“象天法地”意匠论析
3
作者 尤川宝 《宜宾学院学报》 2024年第8期87-92,共6页
宜宾真武山道教为川南道教圣地,在文化传承、王权统治和道教信仰的综合驱动下,其营建秉承“象天法地”的规划思想,构建出宜宾真武山道教空间形态和人文内涵之间的意象关联。宜宾真武山道教的山水形态、山林形貌、建筑布局均具有特定的... 宜宾真武山道教为川南道教圣地,在文化传承、王权统治和道教信仰的综合驱动下,其营建秉承“象天法地”的规划思想,构建出宜宾真武山道教空间形态和人文内涵之间的意象关联。宜宾真武山道教的山水形态、山林形貌、建筑布局均具有特定的物质表达和场所隐喻,并蕴含“象天法地”意匠,即“与天同构”的空间意象和“天人合一”的文化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宜宾真武山道教 空间形态 象天法地
下载PDF
《造型基础与制图》课程教学的优秀传统文化思政元素导入——以茶饮空间制图为例
4
作者 刘炜 范韵 《福建茶叶》 2025年第2期144-146,共3页
在《造型基础与制图》课程中巧妙地融入优秀传统文化思政元素,是探索专业课程立德树人新路径的重要实践。以茶饮空间制图教学为范例,尝试将传统文化符号与现代设计理念相融合,不仅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多彩,也有效增强学生的文化归属感和... 在《造型基础与制图》课程中巧妙地融入优秀传统文化思政元素,是探索专业课程立德树人新路径的重要实践。以茶饮空间制图教学为范例,尝试将传统文化符号与现代设计理念相融合,不仅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多彩,也有效增强学生的文化归属感和家国情怀。本文基于这一教学实践,深入分析优秀传统文化思政元素在该课程中的引入现状、深远意义及具体实施策略,旨在为高校课程思政的深入发展贡献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型基础与制图》 课程教学 优秀传统文化 思政元素 茶饮空间制图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