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依托科研平台培养个性化创新人才的探索与实践——以四川某高校为例
1
作者 谭超 邹琴 +4 位作者 陈慧 杨芳 吴同 黄琼 王丽 《交叉科学快报》 2022年第4期84-88,共5页
科研平台的资源汇聚性特点使其成为如今科学研究最重要的阵地,科技创新离不开科研平台的强有力支撑。高校传统的建设模式将学生的实验教学与教师团队的科研实验室独立分开,导致科研平台中的优质资源没充分服务于实验教学和本科生培养,... 科研平台的资源汇聚性特点使其成为如今科学研究最重要的阵地,科技创新离不开科研平台的强有力支撑。高校传统的建设模式将学生的实验教学与教师团队的科研实验室独立分开,导致科研平台中的优质资源没充分服务于实验教学和本科生培养,大量昂贵的仪器设备被严重浪费。本文阐述了当前高校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的不足及科研平台在创新性人才培养过程中需采用的重要举措,并介绍了本单位培养个人性化质检人才的探索和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研平台 人才培养 个性化人才
下载PDF
宜宾市凉姜乡巨峰葡萄品质分析
2
作者 王强 《宜宾学院学报》 2018年第6期121-124,共4页
为分析凉姜乡巨峰葡萄品质,选取该乡36个葡萄园区为采样点,采用酸碱中和滴定等研究方法,通过大量的实验得出:凉姜乡巨峰葡萄果实的可滴定酸略高,具有果粒大、含糖量高、维生素C含量高以及风味浓和品质优等特性.
关键词 巨峰葡萄 品质 品质分析
下载PDF
近红外光谱结合化学计量学对五元调和油中单组分油的定量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胡晓云 卞希慧 +2 位作者 项洋 张环 魏俊富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8-84,共7页
有关调和油快速准确定量检测的研究对于调和油质量控制具有重要意义。以往对调和油定量分析的研究大多集中于二元、三元和四元调和油,对更高元数调和油的研究很少,难以满足调和油检测需求。该研究的目的是探讨近红外光谱结合化学计量学... 有关调和油快速准确定量检测的研究对于调和油质量控制具有重要意义。以往对调和油定量分析的研究大多集中于二元、三元和四元调和油,对更高元数调和油的研究很少,难以满足调和油检测需求。该研究的目的是探讨近红外光谱结合化学计量学对五元调和油中各单组分油进行定量分析的可行性。由玉米油、大豆油、稻米油、葵花油和芝麻油配制成51个五元调和油样品,并采集各样品12000~4000 cm-1范围内的近红外透射光谱。首先,采用光谱-理化值共生距离(SPXY)算法将调和油样品划分为38个校正集和13个预测集样品。其次,考察了主成分回归(PCR)、偏最小二乘(PLS)、支持向量回归(SVR)、人工神经网络(ANN)、极限学习机(ELM)等五种多元校正方法对五元调和油各组分定量分析的建模效果。然后,在最佳建模方法的基础上比较了SG平滑、标准正态变量(SNV)、多元散射校正(MSC)、一阶导数(1^(st) Der)、二阶导数(2^(nd) Der)和连续小波变换(CWT)六种光谱预处理方法,并讨论了预处理方法有效地原因。最后,在最佳预处理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利用竞争自适应重加权采样(CARS)和蒙特卡罗无信息变量消除法(MCUVE)筛选与预测组分相关的变量。结果显示,在五种建模方法中,PLS是最佳的建模方法,对玉米油、大豆油、稻米油、葵花油和芝麻油五种组分的预测均方根误差(RMSEP)分别为5.5644,5.5592,3.5926,7.4218和4.1930。经过光谱预处理-变量选择,再建立PLS模型,对五种组分的RMSEP分别降低至1.9553,0.5624,1.1450,1.6190和1.0671,预测相关系数(R p)均高于0.98,表明采用合适的光谱预处理和变量选择方法,可以明显提高五元调和油中各单组分油定量分析的预测准确度。该研究为多组分调和油的快速无损定量检测提供了一种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食用调和油 多元校正 定量检测模型
下载PDF
基于光谱技术实现中药三七的真伪识别及产地分析 被引量:10
4
作者 李春美 陈娜 +2 位作者 谭超 李虹锦 邱笛 《当代化工》 CAS 2020年第5期834-837,共4页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具有样品预处理简单、绿色环保、不破坏中药成分等优势,来实现中药三七的真伪识别及产地分析。借助化学计量学方法,把样品分为定标集和预测集,通过TQ Analyst软件中的建模(包括DM距离匹配法、相似度匹配)建立定标集...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具有样品预处理简单、绿色环保、不破坏中药成分等优势,来实现中药三七的真伪识别及产地分析。借助化学计量学方法,把样品分为定标集和预测集,通过TQ Analyst软件中的建模(包括DM距离匹配法、相似度匹配)建立定标集的模型,用预测集来验证。通过几种方式的分析,发现几种分析方式的识别率均大于80%。推测利用光谱技术来实现中药三七的真伪识别及产地分析是可行的,为中药的质量控制提供了一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三七 近红外 真伪识别
下载PDF
近红外光谱法快速分析降糖中成药中盐酸二甲双胍、格列齐特 被引量:6
5
作者 郑凤玲 刘莉 +4 位作者 黄双 白俊杰 李春美 陈娜 谭超 《化学分析计量》 CAS 2021年第8期34-38,共5页
建立近红外光谱-偏最小二乘法分析降糖宁胶囊中盐酸二甲双胍、格列齐特的含量。以一定的浓度梯度配制掺杂样品,采用积分球漫反射方式,波数范围为4000~10000 cm^(-1),分辨率为8 cm^(-1),单个样品扫描32次,再运用原始数据形式处理、光谱... 建立近红外光谱-偏最小二乘法分析降糖宁胶囊中盐酸二甲双胍、格列齐特的含量。以一定的浓度梯度配制掺杂样品,采用积分球漫反射方式,波数范围为4000~10000 cm^(-1),分辨率为8 cm^(-1),单个样品扫描32次,再运用原始数据形式处理、光谱平滑处理来优化模型。运用偏最小二乘法对掺杂样品进行线性拟合和偏差分析,结果表明:掺盐酸二甲双胍样品相关系数为0.9962,偏差为-0.03~0.01;掺格列齐特样品相关系数为0.9960,偏差为-0.0011~0.0015。掺杂样品浓度的预测值与实测值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且偏差小,准确度高,未知样量化分析的拟合值高。该法可用于快速分析降糖中成药中盐酸二甲双胍、格列齐特的掺杂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快速分析 降糖中成药 偏最小二乘法 盐酸二甲双胍 格列齐特
下载PDF
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的纺织品判别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邱笛 胡春琼 +1 位作者 陈昱岑 谭超 《化工时刊》 CAS 2019年第3期23-27,共5页
近红外光谱技术是一种分析速度快、不破坏样品的绿色分析方法,在纺织品的成分检测方面具极大作用。本文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对涤纶、腈纶、锦纶、羊绒、驼绒、兔绒、羊/涤样品进行定性判别分析。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得到羊绒混涤纶光谱所呈... 近红外光谱技术是一种分析速度快、不破坏样品的绿色分析方法,在纺织品的成分检测方面具极大作用。本文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对涤纶、腈纶、锦纶、羊绒、驼绒、兔绒、羊/涤样品进行定性判别分析。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得到羊绒混涤纶光谱所呈递的主要信息,采用化学计量学方法对光谱进行预处理,剔除异常光谱。通过马氏距离判断分析类别,取得了较为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纺织品 近红外 定性判别
下载PDF
酒糟基磁性活性碳制备及其亚甲基蓝吸附机能分析
7
作者 张美琪 代文洁 +5 位作者 吴禹琪 郑佳 李松 秦茂林 张淑华 吴同 《宜宾学院学报》 2022年第12期105-109,共5页
以酒糟为碳源,KOH为活化剂,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不同碳铁比(C/Fe3O4)的磁性活性碳材料,并测定不同碳铁比的酒糟基活性碳对亚甲基蓝的除去率、吸附剂的回收率.结果发现,碳铁比为80%的酒糟基磁性活性碳具有最佳的吸附效果,其比表面积是4.... 以酒糟为碳源,KOH为活化剂,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不同碳铁比(C/Fe3O4)的磁性活性碳材料,并测定不同碳铁比的酒糟基活性碳对亚甲基蓝的除去率、吸附剂的回收率.结果发现,碳铁比为80%的酒糟基磁性活性碳具有最佳的吸附效果,其比表面积是4.37×10^(5) m^(2)/kg,1 mg这种磁性活性碳可吸附248.1 mg亚甲基蓝.机理研究发现,这种材料的吸附机理与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模型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糟 磁性活性碳 亚甲基蓝 吸附 比表面积
下载PDF
水葫芦和无烟煤粉混合燃烧烟气排放特性分析
8
作者 刘珍荣 王俊桦 +4 位作者 孟俊全 高成君 胡愉伟 谭超 陈蓉 《能源与环保》 2023年第7期182-187,共6页
水葫芦作为常见的水生物质,显示出良好的燃烧特性,将其与煤混合燃烧可以将两者的优势互补,改善其燃烧特性,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选取无烟煤和水葫芦为研究对象,研究其烟气排放特性,研究了燃烧温度、混合比例对SO_(2)和NO_(x)的释放影响,... 水葫芦作为常见的水生物质,显示出良好的燃烧特性,将其与煤混合燃烧可以将两者的优势互补,改善其燃烧特性,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选取无烟煤和水葫芦为研究对象,研究其烟气排放特性,研究了燃烧温度、混合比例对SO_(2)和NO_(x)的释放影响,在此基础上设计响应面试验并行参数优化。结果表明,不同掺混比例的混合物料中水葫芦的比例越高,SO_(2)和NO_(x)的排放量越低,其中物料比例为5/5时SO_(2)的释放量最低,物料比例为4/6时NO_(x)的释放量最低。不同温度下燃烧时,SO_(2)和NO_(x)的总释放量在900℃最高。影响SO_(2)和NO_(x)释放量的主次因素顺序为:物料比例>温度,SO_(2)和NO_(x)释放量最低的因素水平组合:物料比例1.037,温度为725.72℃。为实现水生生物质与煤的优化耦合燃烧提供了一定的实践价值,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葫芦 无烟煤粉 混合燃烧 烟气排放特性
下载PDF
岩门秀芽茶叶主要浸出物三维荧光指纹图谱分析
9
作者 黄玉双 于秀静 +1 位作者 吴蝶 谭超 《化学研究》 CAS 2023年第6期490-495,共6页
基于三维荧光光谱技术结合荧光区域积分法,研究了岩门秀芽在不同冷泡时间下浸出液样品的三维荧光光谱特征。通过激发扫描获取激发-发射矩阵光谱,识别荧光峰的位置并采用荧光区域积分法计算荧光峰所处区域内荧光强度的积分体积值,以探究... 基于三维荧光光谱技术结合荧光区域积分法,研究了岩门秀芽在不同冷泡时间下浸出液样品的三维荧光光谱特征。通过激发扫描获取激发-发射矩阵光谱,识别荧光峰的位置并采用荧光区域积分法计算荧光峰所处区域内荧光强度的积分体积值,以探究岩门秀芽主要浸出物种类及其动态变化规律。研究结果显示,在不同浸泡时间下,岩门秀芽浸出液的三维荧光光谱都会产生明显的瑞利散射和红移现象,其主要浸出物:黄酮及黄酮醇类物质、儿茶素和叶绿素a的含量也在不断地变化。在20 min时,茶叶功效成分的含量保留较高且儿茶素含量较低,为冷泡的最佳饮用时间。该研究为实现基于三维荧光光谱技术快速检测茶叶主要成分和鉴别茶叶种类奠定了基础,也为茶叶的科学浸泡和饮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荧光 荧光区域积分法 瑞利散射 红移 冷泡茶
下载PDF
水-有机体系实现单分散苹果酸钆纳米配合物的可控调控
10
作者 李玉珠 王艺 +2 位作者 周凌 杨晓怡 田婧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576-2582,共7页
铕掺杂有机羧酸配合物由于分子间或分子内的能量转移而产生共荧光效应,可产生荧光强度高、寿命长、谱线分离清晰的荧光光谱,可广泛应用于显示器、激光器、太阳能电池和光纤放大等领域。对稀土纳米材料的结晶度、尺寸和形态进行精确调节... 铕掺杂有机羧酸配合物由于分子间或分子内的能量转移而产生共荧光效应,可产生荧光强度高、寿命长、谱线分离清晰的荧光光谱,可广泛应用于显示器、激光器、太阳能电池和光纤放大等领域。对稀土纳米材料的结晶度、尺寸和形态进行精确调节和设计,有望提高其发光效率。本文通过简单的溶剂热法合成了不同大小的单分散的苹果酸钆纳米配合物。产物的分散性和尺寸可以通过改变溶剂系统进行调控。结果表明,有机溶剂的类型和比例在决定最终产物的尺寸和分散性等方面起着关键作用。此外,还研究了将苹果酸钆纳米配合物作为基质材料掺杂20%Eu3+的光致发光(PL)性能。结果发现当H2O:n-Hexane的体积比为3:1时,合成出的纳米粒子尺寸比较均匀,结晶性好,尺寸小于100 nm,且掺杂后发光强度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配合物 荧光 苹果酸 稀土
下载PDF
MnO_(x)粒子的制备及其对刚果红的吸附
11
作者 王艺 李玉珠 +3 位作者 王雪 杨晓怡 田婧 戚阳军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3-149,共7页
锰氧化物是重要的过渡金属氧化物,由于其特殊的隧道和片层晶体结构,在催化、电化学、离子交换和吸附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本文通过水热反应制备了一系列具有不同晶型和形貌的氧化锰粒子.通过XRD、FT-IR和SEM分析了材料的形态和结构,并通... 锰氧化物是重要的过渡金属氧化物,由于其特殊的隧道和片层晶体结构,在催化、电化学、离子交换和吸附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本文通过水热反应制备了一系列具有不同晶型和形貌的氧化锰粒子.通过XRD、FT-IR和SEM分析了材料的形态和结构,并通过UV-vis系统地研究了其对刚果红的吸附作用.实验结果表明,当反应体系的pH≈10时,能合成出疏松多孔棒状结构的MnO_(x)粒子,对刚果红的吸附效果最好,平衡吸附容量q_(e)≈129.11 mg·g^(-1),去除率R≈64.5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nO_(x) 吸附 刚果红
下载PDF
现代光谱技术在可食用蛋白类产品掺杂检测中的应用与发展
12
作者 程斌 黄玉双 +2 位作者 陈茂贤 吴一凡 谭超 《化学工程与技术》 2024年第6期473-481,共9页
市场中可食用蛋白类产品掺假现象屡禁不止,部分不良商家往产品中掺入淀粉、植物性蛋白和氮素等物质,借此降低生产成本,各种掺假问题层出不穷。因此,利用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仪器,设计出快速、高效、高质量的掺假检测方法有着重要的研... 市场中可食用蛋白类产品掺假现象屡禁不止,部分不良商家往产品中掺入淀粉、植物性蛋白和氮素等物质,借此降低生产成本,各种掺假问题层出不穷。因此,利用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仪器,设计出快速、高效、高质量的掺假检测方法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选取乳制品和谷物作为可食用蛋白类产品的典型代表,对现代光谱技术中的近红外光谱、中红外光谱和高光谱成像技术进行全面综述,总结以上检测方法在蛋白类产品掺杂检测中的应用现状与研究进展,以推动蛋白质类产品掺杂检测技术的发展,切实保障食品质量安全。The phenomenon of adulteration in edible protein products available in the market remains a persistent issue despite repeated prohibitions. Some unethical merchants add substances such as starch, plant-based protein, and nitrogen to their products with the intention of reducing production costs. Consequently, various adulteration problems continue to emerge. Therefore, employing modern advanced scientific technologies and instruments to design fast, efficient, and high-quality adulteration detection methods holds significant research value. In this paper, dairy products and grains are selected as typical representatives of edible protein products. A comprehensive review is conducted on the application status and research progress of 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 mid-infrared spectroscopy, and hyperspectral imaging techniques in modern spectroscopic technology for the detection of protein product doping. The objective i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protein product doping detection technology and effectively ensure food quality and safe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食用 蛋白质 掺杂 近红外光谱 中红外光谱 高光谱成像
下载PDF
基于近红外光谱快速鉴别硫熏山药
13
作者 陈茂贤 程斌 谭超 《分析化学进展》 CAS 2024年第4期237-242,共6页
为了防虫、延长储存时间,山药常被熏硫,构建硫熏中药材快速鉴别方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模拟市场上山药的熏蒸过程,在实验室制备了一批模拟样品,采集了山药的近红外光谱图,并利用化学计量学方法进行分析。利用TQ Analyst软件分析... 为了防虫、延长储存时间,山药常被熏硫,构建硫熏中药材快速鉴别方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模拟市场上山药的熏蒸过程,在实验室制备了一批模拟样品,采集了山药的近红外光谱图,并利用化学计量学方法进行分析。利用TQ Analyst软件分析不同硫熏浓度及时间条件下山药的近红外光谱特征,建立硫熏山药定性分析模型。研究表明,该模型的准确率高达100%。通过近红外光谱和化学计量学模型的组合,能快速识别山药是否被硫熏,此研究为快速鉴别山药硫熏情况提供了新路径。*通讯作者。In order to prevent pests and prolong storage time, Chinese yam is often fumigated with sulfur. In this work, a batch of simulated samples were prepared in the laboratory by simulating the fumigation process of yam on the market. Near-infrared (NIR) spectra of Yam were then recorded and analyzed by Chemometrics methods. Based on the spectral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yam under different sulfur-fumigated concentration and time, a qualitative analytical model was established by TQ Analyst software. The research shows that the accuracy of the model is as high as 100%. The combination of NIR spectroscopy and Chemometrics model can rapidly identify whether yam has been to exposed to sulfur. This study provides a new way for rapid identification of sulfur-fumigated ya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药 硫熏 近红外光谱技术 TQ Analyst 定性分析
下载PDF
光降解塑料性能的快速测定
14
作者 陈虹茹 邹琴 《广州化工》 CAS 2024年第21期68-71,共4页
研究了快速检测光降解PVC、PP塑料性能的方法;利用波长365 nm的紫外光、在40℃条件下,辅助以质量浓度2%的纳米TiO_(2)对PVC、PP塑料进行光降解;通过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等对其进行光降解前后的结构表征。结果表明:紫外可见光谱中光... 研究了快速检测光降解PVC、PP塑料性能的方法;利用波长365 nm的紫外光、在40℃条件下,辅助以质量浓度2%的纳米TiO_(2)对PVC、PP塑料进行光降解;通过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等对其进行光降解前后的结构表征。结果表明:紫外可见光谱中光降解后的样品明显在250~350 nm的区域有吸收,PVC、PP经过紫外光照产生了双键;红外光谱图中PVC样品光降解后生成含C=O基的不饱和自由基、PP样品光降解后生成叔碳自由基和不饱和烯烃,均能证明塑料样品发生了降解,相比失重法用于判断塑料降解更为有效;光谱分析法是一种简便、快捷、准确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_(2) 光催化 红外光谱 紫外光谱 降解
下载PDF
近红外光谱同时测定白酒中总酯和杂醇油 被引量:18
15
作者 吴同 谭超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460-1463,共4页
酯类物质和杂醇油是白酒中重要的呈香呈味物质,其含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白酒的风格。色谱法存在着操作繁琐、操作时间长的缺点,发展快速检测白酒中总酯和杂醇油含量的方法具有重要意义。现代近红外光谱以其简便、快捷、多组分同时测定以... 酯类物质和杂醇油是白酒中重要的呈香呈味物质,其含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白酒的风格。色谱法存在着操作繁琐、操作时间长的缺点,发展快速检测白酒中总酯和杂醇油含量的方法具有重要意义。现代近红外光谱以其简便、快捷、多组分同时测定以及不破坏样品等突出特点,与化学计量学结合更显其优势,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通过组合近红外光谱与区间偏最小二乘算法,筛选出定量白酒中总酯和杂醇油含量的最优波长区间,在将变量空间压缩87%的基础上,获得了预测能力优于全谱偏最小二乘的校正模型,在独立的测试集上进行了系统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白酒 总酯 杂醇油 区间偏最小二乘法
下载PDF
蒸气浸渍法制备完全无氯CuY催化剂及其氧化羰基化性能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玉春 刘赵荣 +2 位作者 谭超 孙鸿 李忠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42-246,共5页
以具有升华性质且易分解的乙酰丙酮铜为铜源,NH4Y分子筛为载体,采用蒸气浸渍法制备了CuY催化剂,考察了其对甲醇氧化羰基化合成碳酸二甲酯的催化性能,并采用XRD、H2-TPR和NH3-TPD等表征手段研究了催化剂上铜物种的分散状态、催化活性中... 以具有升华性质且易分解的乙酰丙酮铜为铜源,NH4Y分子筛为载体,采用蒸气浸渍法制备了CuY催化剂,考察了其对甲醇氧化羰基化合成碳酸二甲酯的催化性能,并采用XRD、H2-TPR和NH3-TPD等表征手段研究了催化剂上铜物种的分散状态、催化活性中心的含量及催化剂的酸强度和浓度,发现铜物种在Y分子筛载体上高度分散,且Y分子筛载体的晶体结构保持完好。在N2∶H2=12∶1的气氛中,250℃还原得到的催化剂CuY/250催化活性中心含量最高,催化活性也达到了最佳,其甲醇转化率为11.1%,碳酸二甲酯的时空收率和选择性分别为200.5mg/(g·h)和6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气浸渍 CuY催化剂 制备 甲醇氧化羰基化 碳酸二甲酯
下载PDF
化学工程与工艺中应用绿色化学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王强 《科技资讯》 2018年第4期103-104,共2页
绿色化学技术的应用在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同时,对生态环境也有积极的作用。本文简单介绍了化学工程与绿色化学技术的概念,以及绿色化学技术的开发,重点研究了绿色化学技术在化学工程与工艺中的应用。
关键词 化学工程 工艺 绿色化学技术
下载PDF
新工科背景下化学相关专业质检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1
18
作者 谭超 邹琴 +3 位作者 陈慧 杨芳 黄琼 吴同 《化工时刊》 CAS 2023年第1期85-87,共3页
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对质检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培养既懂理论知识又熟悉各种操作技能的高素质人才是高校的重要任务之一。在我校教学改革项目的支持下,依托过程分析与控制高校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以近... 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对质检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培养既懂理论知识又熟悉各种操作技能的高素质人才是高校的重要任务之一。在我校教学改革项目的支持下,依托过程分析与控制高校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以近年来分析测试类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及成果为抓手,探索了跨专业分析技术人才创新能力培养路径和模式,在实践中取得了实效。作者对跨专业质检人才培养的背景与意义、主要思路和举措作了简要介绍,以供化学相关专业质检人才培养改革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检 人才培养 应用化学
下载PDF
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快速鉴别白酒真伪 被引量:3
19
作者 吴同 谭超 《分析化学进展》 2016年第1期1-6,共6页
本文探索了一种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进行白酒真伪快速鉴别的新方法。共收集到分属8个品牌的100个酒样,基于5340~7400 cm?1的光谱区域,使用四种化学计量学方法建立分类模型,即基于全部变量的K最近邻模型、基于前四个主成分得分的K最近邻模... 本文探索了一种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进行白酒真伪快速鉴别的新方法。共收集到分属8个品牌的100个酒样,基于5340~7400 cm?1的光谱区域,使用四种化学计量学方法建立分类模型,即基于全部变量的K最近邻模型、基于前四个主成分得分的K最近邻模型,基于前四个主成分得分的感知机、基于全部变量的Fisher判别模型。比较显示,Fisher判别模型达到了最优的性能,在训练集和测试集上的误判率均为0%。可见近红外光谱技术结合模式识别方法可用于快速鉴别五粮液等高端酒真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白酒 鉴别 Fisher判别法
下载PDF
铜源阴离子对CuY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20
作者 王玉春 刘赵荣 +3 位作者 谭超 孙鸿 李忠 薛雨佳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63-167,共5页
利用NH4Y分子筛与铜源间的固相反应制备CuY催化剂,选用5种铜源调控CuY的织构特点及催化剂上铜物种的化学状态,并考察了CuY在甲醇氧化羰基化合成碳酸二甲酯过程中的催化性能。利用XRD、H_(2)-TPR和NH_(3)-TPD等表征手段对CuY进行分析。... 利用NH4Y分子筛与铜源间的固相反应制备CuY催化剂,选用5种铜源调控CuY的织构特点及催化剂上铜物种的化学状态,并考察了CuY在甲醇氧化羰基化合成碳酸二甲酯过程中的催化性能。利用XRD、H_(2)-TPR和NH_(3)-TPD等表征手段对CuY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以Cu(NO_(3))_(2)为铜源制备得到的CuY-N上,碳酸二甲酯的时空收率(STY_(DMC))为137.4 mg/(g·h);以CuCl_(2)为铜源制备的CuY-C上无CuOx物种,其催化活性比CuY-N差;以Cu(COOCH_(3))_(2)为铜源制备得到的CuY-AC催化活性更差;以CuSO4为铜源制备的CuY-S几乎没有催化活性;而以Cu(acac)_(2)为铜源制备的CuY-acac活性最佳,STY_(DMC)达到267.3 mg/(g·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相反应 CuY催化剂 碳酸二甲酯 甲醇氧化羰基化 铜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