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老年胃肠道肿瘤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 被引量:26
1
作者 范小莉 陈蓉 +2 位作者 肖蔓 刘见 吴运莲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20年第2期125-127,共3页
目的分析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老年胃肠道肿瘤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16年9月~2019年9月收治的70~90岁的老年胃肠道肿瘤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以2018年2月为界,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 目的分析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老年胃肠道肿瘤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16年9月~2019年9月收治的70~90岁的老年胃肠道肿瘤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以2018年2月为界,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心理情绪、手术指标和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两组手术后焦虑和抑郁情况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手术前观察组的焦虑评分和对照组相比降低(P<0.05),但两组患者的抑郁评分没有明显差距(P>0.05)。与手术前情况不同,手术后观察组的焦虑和抑郁评分明显更低(P<0.05)。观察组各项手术指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在健康宣教、心理干预和营养支持3项指标上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但是两组患者在医护态度和医护水平上差距不大。结论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可有效降低老年胃肠道肿瘤患者的心理负面情绪,降低手术时间、排气时间、恢复进食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情况,能有效提高患者的就医满意度,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康复外科 老年胃肠道肿瘤 患者 围手术期 护理
下载PDF
长链非编码RNA DLEU2通过miR-30a-5p/CD61对人结肠癌SW1116细胞生长和增殖的影响
2
作者 吕俊 黄可 +1 位作者 张恩霖 吴淼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6期836-845,共10页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核糖核酸淋巴细胞白血病缺失基因2(LncRNA DLEU2)通过靶向微小核糖核酸(miR)-30a-5p/整合素β3(CD61)对人结肠癌SW1116细胞生长和增殖的影响。方法取人结肠癌细胞株SW1116培养并随机分为si-NC组、si-LncRNA DLEU2组...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核糖核酸淋巴细胞白血病缺失基因2(LncRNA DLEU2)通过靶向微小核糖核酸(miR)-30a-5p/整合素β3(CD61)对人结肠癌SW1116细胞生长和增殖的影响。方法取人结肠癌细胞株SW1116培养并随机分为si-NC组、si-LncRNA DLEU2组、模拟物阴性对照(miR-NC)组、miR-30a-5p mimics组、miR-30a-5p抑制剂阴性对照(NC inhibitor)+si-LncRNA DLEU2组及miR-30a-5p inhibitor+si-LncRNA DLEU2组,同时设置未转染细胞为空白组;转染48 h后,采用荧光显微镜检测细胞转染效率,四甲基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和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分别检测细胞LncRNA DLEU2和miR-30a-5p表达、CD61、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c-Myc mRNA和蛋白表达,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和RT-qPCR检测LncRNA DLEU2与miR-30a-5p的靶向关系、miR-30a-5p与CD61的靶向关系;制作雄性胸腺BALB/c裸鼠异种移植瘤模型评估LncRNA DLEU2对肿瘤生长的影响。结果si-NC组、si-LncRNA DLEU2组、miR-NC组、miR-30a-5p mimics组、NC inhibitor+si-LncRNA DLEU2组、miR-30a-5p inhibitor+si-LncRNA DLEU2组转染效率均>85%;与空白组及si-NC组比较,si-LncRNA DLEU2组、NC inhibitor+si-LncRNA DLEU2组增殖抑制率上升(P<0.05),DLEU2表达下降(P<0.05),miR-30a-5p表达增加(P<0.05),CD61、CyclinD1、c-Myc mRNA和蛋白表达减少(P<0.05);与NC inhibitor+si-LncRNA DLEU2组比较,miR-30a-5p inhibitor+si-LncRNA DLEU2组细胞增殖抑制率下降(P<0.05),miR-30a-5p表达下降,CD61、CyclinD1、c-Myc mRNA和蛋白表达上升(P<0.05);与miR-NC组比较,miR-30a-5p mimics组miR-30a-5p表达、增殖抑制率增加(P<0.05),CD61、CyclinD1、c-Myc mRNA和蛋白表达下降(P<0.05);LncRNA DLEU2可直接靶向调控miR-30a-5p、miR-30a-5p可直接靶向调控CD61,抑制LncRNA DLEU2表达可降低BALB/c裸鼠移植瘤生长(P<0.05)。结论沉默LncRNA DLEU2可抑制人结肠癌细胞株SW1116生长和增殖,其机制可能与靶向miR-30a-5p抑制CD61表达,抑制CyclinD1、c-Myc表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非编码核糖核酸DLEU2 微小核糖核酸-30a-5p 结肠肿瘤 细胞 增殖
下载PDF
完全腹腔镜回肠造口还纳术与传统回肠造口还纳术的对比研究
3
作者 杨晓波 吴淼 +3 位作者 钟寒迪 罗坤 刘见 彭孟寅 《智慧健康》 2024年第12期124-126,130,共4页
目的探讨并分析完全腹腔镜回肠造口还纳术与传统回肠造口还纳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2月—2022年12月本院收治的80例行回肠单腔造口还纳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患者分为完全腹腔镜组(n=40)以及传统开腹组(n=40),对比两组患... 目的探讨并分析完全腹腔镜回肠造口还纳术与传统回肠造口还纳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2月—2022年12月本院收治的80例行回肠单腔造口还纳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患者分为完全腹腔镜组(n=40)以及传统开腹组(n=40),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相关指标及两组患者术后30d死亡率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完全腹腔镜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传统开腹组,住院时间短于传统开腹组,腹腔镜内粘连松解率高于传统开腹组,再住院率低于传统开腹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完全腹腔镜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与传统开腹组相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30d均未出现死亡病例;与传统开腹组相比,完全腹腔镜组术后30d内并发症的总发生率较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完全腹腔镜回肠造口还纳术与传统回肠造口还纳术相比较,手术效果更为理想,能够有效保证患者的手术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全腹腔镜 回肠造口还纳术 传统手术 术后并发症
下载PDF
circBIRC6靶向miR-944对结直肠癌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4
作者 吕俊 黄可 +1 位作者 张恩霖 吴淼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12期1573-1578,共6页
目的:探讨circBIRC6对结直肠癌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其对miR-944的靶向调控作用。方法:qRT-PCR检测结直肠癌组织、癌旁组织中circBIRC6与miR-944的表达量;体外培养人结直肠癌细胞SW480,分为si-NC组(转染si-NC)、si-circBIRC6组(转... 目的:探讨circBIRC6对结直肠癌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其对miR-944的靶向调控作用。方法:qRT-PCR检测结直肠癌组织、癌旁组织中circBIRC6与miR-944的表达量;体外培养人结直肠癌细胞SW480,分为si-NC组(转染si-NC)、si-circBIRC6组(转染si-circBIRC6)、miR-NC组(转染miR-NC)、miR-944组(转染miR-944 mimics)、si-circBIRC6+anti-miR-NC组(共转染si-circBIRC6和anti-miR-NC)、si-circBIRC6+anti-miR-944组(共转染si-circBIRC6和anti-miR-944)。MTT、平板克隆形成实验、划痕实验、Transwell小室实验分别检测细胞增殖、克隆形成、迁移及侵袭;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circBIRC6与miR-944的靶向关系;Western blotting检测E-cadherin、N-cadherin蛋白表达量。结果:结直肠癌组织中circBIRC6的表达量高于癌旁组织,miR-944的表达量低于癌旁组织(P<0.01)。与si-NC组相比,si-circBIRC6组细胞活力、划痕愈合率、克隆形成数、侵袭细胞数和N-cadherin蛋白水平均降低(P<0.01),E-cadherin蛋白水平升高(P<0.01)。与miR-NC组相比,miR-944组细胞活力、划痕愈合率、克隆形成数、侵袭细胞数和N-cadherin蛋白水平降低(P<0.01),E-cadherin蛋白水平升高(P<0.01)。结论:干扰circBIRC6可通过靶向miR-944而抑制结直肠癌细胞增殖、克隆形成、迁移及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circBIRC6 miR-944 E-CADHERIN N-CADHERIN
下载PDF
场景式扶镜法在头侧中间入路3D腹腔镜左半结肠游离中的应用体会
5
作者 刘见 左强 +1 位作者 吴淼 刘素珍 《腹腔镜外科杂志》 2024年第9期672-677,共6页
目的:探讨头侧中间入路3D腹腔镜直肠癌手术中应用场景式扶镜法游离左半结肠的可行性。方法:以手术图片描述场景式头侧中间入路3D腹腔镜左半结肠游离扶镜技术的关键要点。将2020年4月至2022年5月采用场景式扶镜技术行头侧中间入路3D腹腔... 目的:探讨头侧中间入路3D腹腔镜直肠癌手术中应用场景式扶镜法游离左半结肠的可行性。方法:以手术图片描述场景式头侧中间入路3D腹腔镜左半结肠游离扶镜技术的关键要点。将2020年4月至2022年5月采用场景式扶镜技术行头侧中间入路3D腹腔镜直肠癌左半结肠游离的41例患者归入场景组,将2019年1月至2020年3月采用传统扶镜法的37例患者归入传统组,对比分析两组左半结肠游离时间、术中出血量等。结果:场景组与传统组左半结肠游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0.9±13.3)min vs.(70.1±13.9)min,P<0.05],术中出血量[(35.0±13.6)mL vs.(39.2±13.6)mL]、淋巴结清扫数量[(11.9±4.9)枚vs.(12.9±4.4)枚]、术后住院时间[(7.7±3.4)d vs.(8.0±4.3)d]、术后并发症(5 vs.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随访6~12个月,均无局部复发或转移。结论:相较传统扶镜法,头侧中间入路3D腹腔镜直肠癌手术中应用场景式扶镜法游离左半结肠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术者操作更加流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腹腔镜检查 头侧中间入路 左半结肠游离 场景式扶镜法
下载PDF
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第一助手手术配合要点
6
作者 左强 刘见 吴淼 《腹腔镜外科杂志》 2024年第11期874-877,共4页
目前直肠癌仍是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我国及全球的疾病负担均较重[1]。目前强调,直肠癌的治疗需在多学科协助诊疗模式下进行,包括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等,其中根治性手术切除仍是最核心、最... 目前直肠癌仍是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我国及全球的疾病负担均较重[1]。目前强调,直肠癌的治疗需在多学科协助诊疗模式下进行,包括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等,其中根治性手术切除仍是最核心、最有效的治疗手段[2],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是目前主流与首选术式。手术团队的良好配合可提高手术质量、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并发症。其中,一助的术野暴露、张力牵拉对手术的顺利完成非常重要。手术一助是每位年轻外科医生成长的必经之路。通过反复观看手术视频、熟悉手术过程、手术实践,可加快年轻外科医生的成长。本文通过分享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中一助牵拉暴露的技巧,力求缩短新手一助的学习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腹腔镜检查 第一助手 手术配合
下载PDF
托出式胰后入路脾门淋巴结清扫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0
7
作者 刘世呈 吴淼 +2 位作者 刘见 杨晓波 熊莉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18年第4期270-275,共6页
目的探讨经腹腔镜胰后入路脾托出式脾门淋巴结清扫术在近端胃癌根治术中应用的可行性、安全性,并初步分析其解剖特点。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4年6月至2017年1月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84例进展期近端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 目的探讨经腹腔镜胰后入路脾托出式脾门淋巴结清扫术在近端胃癌根治术中应用的可行性、安全性,并初步分析其解剖特点。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4年6月至2017年1月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84例进展期近端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4例为观察组,采用经腹腔镜托出式胰后入路法;40例为对照组,采用经腹腔镜左侧入路法。所有手术均由同一团队完成。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手术情况、术后情况、随访情况。结果 84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根治性全胃切除术(D2根治术),成功保留脾,完成第10组淋巴结清扫,未中转开腹。观察组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07.9±52.9)m L和(153.1±72.2)m L,手术时间分别为(228.8±27.7)min和(244.7±31.3)min,第10组淋巴结清扫数量分别为(5.0±2.2)枚和(2.9±1.3)枚。2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第10组淋巴结清扫数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分别为(1.6±0.4)d和(1.5±0.4)d,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分别为(2.9±0.8)d和(2.6±0.5)d,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7.5±1.4)d和(7.0±1.3)d。观察组术后发生并发症4例,对照组术后发生并发症5例,均经非手术治疗痊愈。2组术后首次下床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4例患者中共82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6~36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15.5个月,随访中2组分别有1例因癌性腹水死亡。结论经腹腔镜胰后入路脾托出式脾门淋巴结清扫术可行性较高,与常规腹腔镜左侧入路相比,能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增加第10组淋巴结清扫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淋巴结清扫 胰后入路 托出式
下载PDF
病理学参数对Ⅱ期结直肠癌术后患者预后评估的价值 被引量:4
8
作者 张兴琼 张敬麟 +3 位作者 杨媛 袁远洪 钟寒迪 吴淼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19年第12期1206-1209,共4页
目的评估Ⅱ期结直肠癌术后患者的肿瘤病理学特征与生存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纳入261例Ⅱ期结直肠癌患者,收集患者肿瘤病理学特征参数:肿瘤出芽、低分化簇和尾侧型同源框基因-2(CDX-2)表达,分析各参数与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 161例(6... 目的评估Ⅱ期结直肠癌术后患者的肿瘤病理学特征与生存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纳入261例Ⅱ期结直肠癌患者,收集患者肿瘤病理学特征参数:肿瘤出芽、低分化簇和尾侧型同源框基因-2(CDX-2)表达,分析各参数与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 161例(61.5%)、82例(31.4%)和18例(6.9%)患者的肿瘤出芽分别为1、2和3分;170例(64.9%)、72例(27.6%)和19例(7.3%)患者的肿瘤低分化簇分别为1级、2级和3级;在30例(11.5%)肿瘤样品中,检测到CDX-2为阴性。肿瘤出芽等级与肿瘤大小(P <0.05)、淋巴血管/周围神经侵犯(P <0.01)和低分化簇(P <0.01)有显著相关性。肿瘤出芽(P <0.01)和血管神经淋巴结侵犯(P <0.05)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肿瘤出芽的高低级别患者亚组之间的生存预后存在显著差异(P <0.05)。结论在Ⅱ期结直肠癌术后患者中,肿瘤出芽可以作为评估患者预后的有效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肿瘤出芽 CDX-2 低分化 生存预后
下载PDF
肛瘘管切除加异体脱细胞真皮基质填塞治疗肛瘘的临床对比观察 被引量:3
9
作者 郑涛 吴淼 +1 位作者 刘世呈 毕洁领 《西部医学》 2011年第6期1102-1103,1106,共3页
目的观察肛瘘管切除+异体脱细胞真皮基质材料治疗肛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0例行肛瘘管切除+异体脱细胞真皮基质材料填塞进行治疗的肛瘘患者作为治疗组,与50例单纯行肛瘘管切除术的对照组行临床疗效对比观察。结果两组比较,在治愈率、愈... 目的观察肛瘘管切除+异体脱细胞真皮基质材料治疗肛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0例行肛瘘管切除+异体脱细胞真皮基质材料填塞进行治疗的肛瘘患者作为治疗组,与50例单纯行肛瘘管切除术的对照组行临床疗效对比观察。结果两组比较,在治愈率、愈合时间、肛门畸形率及复发率有差异(P<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肛瘘管切除+异体脱细胞真皮基质材料治疗肛瘘,具有治愈率高、疗程短和不损害肛门功能及外形的优势,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瘘 异体脱细胞真皮基质 对比观察
下载PDF
场景式扶镜法在3D腹腔镜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术中的应用体会 被引量:5
10
作者 刘见 彭孟寅 +1 位作者 左强 吴淼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915-919,共5页
目的探讨3D腹腔镜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ransanal 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TaTME)中场景式扶镜法的可行性。方法以流程图的形式制定场景式3D腹腔镜TaTME扶镜技术,2018年11月~2019年4月,30例直肠癌在3D腹腔镜TaTME中采用场景式扶镜技... 目的探讨3D腹腔镜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ransanal 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TaTME)中场景式扶镜法的可行性。方法以流程图的形式制定场景式3D腹腔镜TaTME扶镜技术,2018年11月~2019年4月,30例直肠癌在3D腹腔镜TaTME中采用场景式扶镜技术(场景式组),2017年11月~2018年10月,33例3D腹腔镜TaTME中采用传统扶镜法(传统组),对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场景式组手术时间(63.8±18.1)min,明显短于传统组(78.5±20.8)min(t=2.960,P=0.004);出血量(39.5±18.4)ml,明显少于传统组(74.0±22.1)ml(t=6.690,P=0.000)。场景式组和传统组淋巴结清扫数目分别为(11.9±4.4)、(13.8±4.8)枚,术后住院时时间分别为(10.4±2.4)、(9.8±5.7)d,术后并发症分别为3、5例,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2组术后随访3~12个月,场景组1例局部复发。结论场景式扶镜法在3D腹腔镜TaTME中相较于传统扶镜法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术者可获得更清晰的手术视野和更开阔的手术空间以及更佳的操作流畅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景式 3D腹腔镜 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术 扶镜手
下载PDF
结肠癌组织中miR-29b、Tiam1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1
作者 杨晓波 吴淼 +2 位作者 彭孟寅 李岗 左强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0年第2期81-84,共4页
目的探究结肠癌组织中microRNA-29b(miR-29b)、T淋巴瘤侵袭转移诱导基因1(Tiam1)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8年5月于四川省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治疗的81例结肠癌患者癌组织、癌旁组织,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miR-29b、Tiam... 目的探究结肠癌组织中microRNA-29b(miR-29b)、T淋巴瘤侵袭转移诱导基因1(Tiam1)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8年5月于四川省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治疗的81例结肠癌患者癌组织、癌旁组织,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miR-29b、Tiaml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miR-29b、Tiaml表达的相关性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miR-29b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量显著低于癌旁组织(P<0.05),Tiam1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5);miR-29b、Tiam1表达与细胞分化程度、肿瘤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相关(P<0.05);癌组织中miR-29b与Tiam1表达呈负相关(r=-0.381,P<0.05)。结论miR-29b在结肠癌组织中低表达,而Tiam1呈现高表达,miR-29b和Tiam1表达与患者肿瘤TNM分期、细胞分化程度以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两者相互作用共同参与结肠的发生发展及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miR-29b T淋巴瘤侵袭转移诱导基因1 表达 临床意义
下载PDF
粪菌移植与炎症性肠病 被引量:2
12
作者 杨晓波 吴淼 《胃肠病学》 2016年第8期491-493,共3页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的肠道炎性疾病,包括克罗恩病(CD)和溃疡性结肠炎(UC)。研究显示肠道菌群紊乱与IBD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目前粪菌移植(FMT)被视为一种特殊的器官移植,已应用于治疗IBD、难辨梭状芽孢杆菌感染、...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的肠道炎性疾病,包括克罗恩病(CD)和溃疡性结肠炎(UC)。研究显示肠道菌群紊乱与IBD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目前粪菌移植(FMT)被视为一种特殊的器官移植,已应用于治疗IBD、难辨梭状芽孢杆菌感染、肠易激综合征、代谢综合征等疾病。本文就FMT与IBD的关系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性肠病 CROHN病 结肠炎 溃疡性 粪菌移植 治疗
下载PDF
腹腔镜直肠癌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中左半结肠游离的扶镜体会 被引量:6
13
作者 刘见 吴淼 《腹腔镜外科杂志》 2021年第7期509-512,共4页
目的:总结扶镜手在腹腔镜直肠癌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NOSES)中左半结肠游离时的扶镜体会。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10月至2018年6月施行的52例腹腔镜直肠癌NOSES的临床资料。由中间入路解剖出肠系膜下动脉,并结扎离断;由内向外、自下而上... 目的:总结扶镜手在腹腔镜直肠癌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NOSES)中左半结肠游离时的扶镜体会。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10月至2018年6月施行的52例腹腔镜直肠癌NOSES的临床资料。由中间入路解剖出肠系膜下动脉,并结扎离断;由内向外、自下而上分离左半结肠Toldt间隙,直至胰腺下缘,根部结扎、离断肠系膜下静脉;于胰腺下缘横结肠系膜根部切开进入小网膜囊,顺势向左尽可能游离横结肠系膜;再打开胃结肠韧带向近端脾区游离,最后沿降结肠外侧由下至上向远端脾区游离,至脾曲完全游离。结果:52例均顺利完成NOSES,无中转开腹或经腹辅助切口。手术时间平均(234.9±66.4)min;术中出血量平均(84.8±63.7)mL;术后排气时间平均(63.1±11.7)h;术后平均住院(11.5±3.7)d。术中并发脏器损伤3例,为横结肠损伤、脾脏撕裂伤、小肠损伤各1例;术后发生并发症4例,均经保守治疗后好转出院。术后随访6~12个月,发生1例吻合口狭窄,1例局部复发。结论:参考平面的选择、层面辨识及必要的扶镜技巧对于保障腹腔镜直肠癌NOSES术中左半结肠的游离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腹腔镜检查 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 扶镜体会
下载PDF
肿胀麻醉技术在腹股沟疝腹膜前间隙修补术中应用的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刘世呈 吴淼 +1 位作者 肖卫东 熊莉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1期2110-2114,共5页
目的评价肿胀麻醉技术在腹股沟疝腹膜前间隙修补手术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2年1月至2016年3月诊断为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病例资料术中麻醉方法不同分为两组,采用0.5%利多卡因的常规局部麻醉(LA组)和采用肿胀麻... 目的评价肿胀麻醉技术在腹股沟疝腹膜前间隙修补手术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2年1月至2016年3月诊断为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病例资料术中麻醉方法不同分为两组,采用0.5%利多卡因的常规局部麻醉(LA组)和采用肿胀麻醉(TLA组),均使用强生公司疝修补装置(ultrapro hernia system,UHS)补片行腹膜前间隙修补完成手术。以手术时间、术中利多卡因的使用剂量、术后镇痛效果持续时间、术后3 d疼痛消失例数、术后1 d止痛药使用例数、术后7 d疼痛发生例数,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作安全性指标。结果共筛选出86例术中采用常规局部麻醉的临床资料,98例术中采用肿胀麻醉的临床资料。两组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未出现局麻中毒反应,术中均未更改麻醉方法。TLA组利多卡因使用量和手术时间明显低于LA组[(140±8)mg vs(278±9)mg;(41±7)min vs(48±7)min,P<0.01],术后镇痛持续时间长于LA组[(4.2±0.8)h vs(1.2±0.3)h,P<0.01],TLA组术后1 d使用镇痛药物的比例低于LA组(P<0.01),两组术后3 d疼痛消失例数、持续性疼痛发生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肿胀麻醉在腹股沟疝腹膜前修补术中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了利多卡因用量,有良好的术中麻醉镇痛效果以及安全性,术后镇痛持续时间优于常规局部麻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 腹膜前间隙 肿胀麻醉
原文传递
快速康复干预在促进胃癌手术患者术后康复质量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范小莉 吴英琼 肖蔓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19年第9期914-917,共4页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干预促进胃癌手术患者术后康复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胃癌手术患者86例,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分组,对照组(n=50)采用常规胃肠外科护理,观察组(n=36)在此基础上采用快速康复干预,比较两组术后康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3...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干预促进胃癌手术患者术后康复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胃癌手术患者86例,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分组,对照组(n=50)采用常规胃肠外科护理,观察组(n=36)在此基础上采用快速康复干预,比较两组术后康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3个月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术后康复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11.11%)显著低于对照组(20.00%),术后3个月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1)。结论快速康复干预可明显缩短胃癌手术患者术后康复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有利于术后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康复 胃癌 术后 并发症 生活质量
下载PDF
完全腹腔镜与开放回肠单腔造口还纳术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杨晓波 张恩霖 +2 位作者 刘见 左强 吴淼 《腹腔镜外科杂志》 2020年第8期603-607,共5页
目的:对比完全腹腔镜与开放回肠单腔造口还纳术的疗效,探讨完全腹腔镜手术的安全性与可行性。方法:对比分析2016年5月至2019年5月接受回肠单腔造口还纳术的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分为腹腔镜组(行完全腹腔镜回肠造口还纳术)与开腹组... 目的:对比完全腹腔镜与开放回肠单腔造口还纳术的疗效,探讨完全腹腔镜手术的安全性与可行性。方法:对比分析2016年5月至2019年5月接受回肠单腔造口还纳术的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分为腹腔镜组(行完全腹腔镜回肠造口还纳术)与开腹组(行开放回肠造口还纳术),每组40例。结果: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腹腔镜组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优于开腹组(P<0.05),但腹腔镜组手术时间长于开腹组(P<0.05)。讨论:完全腹腔镜回肠造口还纳术是安全、有效的,与开腹手术相比,可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检查 剖腹术 回肠造口还纳术 疗效比较研究
下载PDF
探究腹腔镜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世呈 吴淼 罗坤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8年第3期282-284,共3页
目的分析在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治疗中行腹腔镜修补手术治疗的有效性。方法分析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88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手术均由同一手术团队施行,对照组44例患者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实验组44例患... 目的分析在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治疗中行腹腔镜修补手术治疗的有效性。方法分析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88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手术均由同一手术团队施行,对照组44例患者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实验组44例患者行腹腔镜修补手术治疗。观察指标: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手术时间分别(42.25±5.48)min和(63.29±7.51)min;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分别为(1.5±0.4)d和(3.5±0.4)d,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分别为(1.8±0.8)d和(3.6±0.5)d,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4.2±1.4)d和(8.0±1.3)d。实验组与对照组分别有两例并发症,实验组中发现2例麻痹性肠梗阻,对照组中1例麻痹性肠梗阻,1例腹腔脓肿,均保守治疗治愈。结论腹腔镜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胃十二指肠 溃疡 修补术
下载PDF
术前肠道支架联合择期手术与急诊手术在梗阻性左半结肠癌应用的荟萃分析 被引量:9
18
作者 彭孟寅 刘见 +3 位作者 杨晓波 袁远洪 张敬麟 吴淼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8年第5期564-571,共8页
目的对于急性梗阻性左半结肠癌,肠道支架联合择期手术是一种方案选择,但对支架的应用价值至今存在争议。本文旨在评价支架联合择期手术相较急诊手术在梗阻性左半结肠癌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对PUBMED、MEDLINE、EMBASE、OVID、Coch... 目的对于急性梗阻性左半结肠癌,肠道支架联合择期手术是一种方案选择,但对支架的应用价值至今存在争议。本文旨在评价支架联合择期手术相较急诊手术在梗阻性左半结肠癌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对PUBMED、MEDLINE、EMBASE、OVID、Cochrane图书馆、万方、维普等数据库进行文献检索,纳入对比分析肠道支架联合择期手术与急诊手术在治疗梗阻性左半结肠癌的随机对照临床实验(RCT)。主要结局指标包括永久造口率、一期吻合率,次要结局指标为总并发症发生率、吻合口瘘发生率、腹腔内感染率、手术切口感染率(SSI)、死亡率、复发率。结果经过筛查后共纳入9项随机对照临床研究包含564例病人,其中支架组279例,285例行急诊手术;支架组中成功安置支架并有效缓解梗阻达80.28%(224例)。相较于急诊手术,支架序贯择期手术在永久造口率(RR=0. 73,95%CI:0.56-0.94)、一期吻合率(RR=1.34,95%CI:1.05-1.71)、总体并发生症发生率(RR=0.57,95%CI:0.37-0.86)、手术切口感染率(RR=0.43,95%CI:0.25-0.73)等方面有明显获益。两组之间吻合口瘘发生率(RR=0.85,95%CI:0.42-1.71)、腹腔感染率(RR=0.86,95%CI:0.32-2.30)、死亡率(RR=0.85,95%CI:0.42-1.71)、肿瘤复发率(RR=1.19,95%CI:0.87-1.63,P=0.27)无明显差异。结论肠道支架序贯择期手术治疗梗阻性左半结肠癌安全、可行,支架应用明显提高患者一期吻合率,降低永久造口率及并发症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架 左半结肠癌 梗阻 手术 荟萃分析 随机对照试验
下载PDF
瑞戈非尼与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对转移性结直肠肿瘤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5
19
作者 杨媛 郑涛 +1 位作者 左强 吴淼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20年第6期565-568,共4页
目的探讨瑞戈非尼与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方案治疗转移性结直肠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19年11月医院收治的90例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收治顺序分为A、B、C3组.A组30例患者采用瑞戈非尼与贝伐珠单抗联合常规化... 目的探讨瑞戈非尼与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方案治疗转移性结直肠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19年11月医院收治的90例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收治顺序分为A、B、C3组.A组30例患者采用瑞戈非尼与贝伐珠单抗联合常规化疗方案治疗,B组30例患者仅采用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方案治疗,C组30例患者仅采用瑞戈非尼联合化疗方案治疗.比较3组患者的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242(CA242)、糖类抗原199(CA199)和糖类抗原125(CA125)等血清学指标变化、临床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和副作用情况.结果3种联合治疗方案治疗前后的CEA、CA242、CA199和CA125值较治疗前均有下降(P<0.05).A组的CEA指标差值与单独使用一种靶向药物联合化疗方案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是3组间治疗前后CA242、CA199和CA125差值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0%,明显高于B组(73.33%)和C组(66.67%)(P<0.05),但是3组患者不良反应和副作用发生率并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瑞戈非尼与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方案比单独一种靶向药物联合化疗具有更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并且不会增加患者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和副作用,这进一步验证了联合靶向药物和常规化疗方案治疗转移性结直肠肿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化疗 贝伐珠单抗 瑞戈非尼
下载PDF
近端胃切除消化道重建方式及对患者术后营养状况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郝家琦 王瑞 +5 位作者 张玉洁 张敬麟 朱莉莉 何凤君 王默进 庄文 《四川医学》 CAS 2023年第12期1322-1325,共4页
近年来,胃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东亚国家长期居高不下[1]。2022年发布的全国癌症报告指出,我国2020年胃癌新发病例数和死亡例数在所有癌症中均位列第3位[2]。同时在全球范围内,近端胃癌的发病率正不断增加[3]。既往考虑到全胃切除术(TG... 近年来,胃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东亚国家长期居高不下[1]。2022年发布的全国癌症报告指出,我国2020年胃癌新发病例数和死亡例数在所有癌症中均位列第3位[2]。同时在全球范围内,近端胃癌的发病率正不断增加[3]。既往考虑到全胃切除术(TG)对根治远端胃周可能存在转移的淋巴结以及避免术后出现反流性食管炎等方面的效果,其长期成为医学上治疗近端胃癌的首选治疗方法,但该术式也使患者完全丧失了胃的储存、碾磨、分泌等生理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近端胃切除术 消化道重建 手术方式 营养状况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