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症监护室肺炎克雷伯菌医院感染的临床危险因素分析
1
作者 伍育旗 单红卫 +1 位作者 程俊霞 邓青 《医学综述》 2011年第5期792-793,共2页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肺炎克雷伯菌医院感染的发病率、常见感染部位、危险因素、独立危险因素,为制订医院感染的防治策略、措施提供依据。方法调查2002年1月至2006年12月77例肺炎克雷伯菌医院感染患者(病例组),选取同一科室与病例...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肺炎克雷伯菌医院感染的发病率、常见感染部位、危险因素、独立危险因素,为制订医院感染的防治策略、措施提供依据。方法调查2002年1月至2006年12月77例肺炎克雷伯菌医院感染患者(病例组),选取同一科室与病例组同期住院的35例发生大肠埃希菌医院感染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肺炎克雷伯菌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激素的使用、昏迷或颅脑损伤、机械通气是肺炎克雷伯菌致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肺炎克雷伯菌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是使用激素、机械通气。结论激素使用、机械通气是肺炎克雷伯菌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应针对肺炎克雷伯菌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采取措施,控制医院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克雷伯菌 医院感染 危险因素
下载PDF
重症肺炎患者炎症因子水平和TLR2、TLR4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9
2
作者 张新黎 郭昌云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2期114-115,共2页
目的观察重症肺炎患者炎症因子水平和TLR2、TLR4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8年10月我院收治的重症肺炎ICU患者65例,同时选择65名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测定第1天、第4天、第7天的IL-6、TNF-α、TLR2、TLR4水平,分析重症肺炎感染患者... 目的观察重症肺炎患者炎症因子水平和TLR2、TLR4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8年10月我院收治的重症肺炎ICU患者65例,同时选择65名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测定第1天、第4天、第7天的IL-6、TNF-α、TLR2、TLR4水平,分析重症肺炎感染患者炎症因子水平和TLR2、TLR4的关系。结果 (1)和对照组对比,重症肺炎组入院1周的TNF-α和IL-6水平明显更高,差异明显(P<0.05)。(2)对照组存在TLR2和TLR4 mRNA的低水平表达;重症肺炎患者入院第1天TLR2 mRNA明显增高,一直到第4天维持高水平,之后略微降低; TLR4 mRNA入院第1天增高,第4天为峰值,之后下降,第7天降至正常。和对照组对比,重症肺炎组入院1周的TLR2、TLR4 mRNA明显更高,差异明显(P<0.05)。(3) TLR2、TLR4 mRNA表达量和血清TNF-α、IL-6呈正相关,TLR2和TLR4表达上升,TNF-α和IL-6水平上升。结论重症肺炎感染患者体内TLR2和TLR4基因表达增加,和炎症因子呈正相关,提示TLR2和TLR4在重症肺炎感染患者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肺炎 感染 炎症因子 TLR2 TLR3
下载PDF
心脏瓣膜病瓣膜置换术后住重症监护病房时间延迟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伍育旗 杨卫东 +4 位作者 程俊霞 陈欢香 江高燕 杜松楣 杨晓玲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13年第5期572-575,共4页
目的 探讨某地区心脏瓣膜病瓣膜置换术后住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延迟的危险因素,为制定心脏瓣膜病瓣膜置换术后住ICU延迟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和非条件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方法,选择宜... 目的 探讨某地区心脏瓣膜病瓣膜置换术后住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延迟的危险因素,为制定心脏瓣膜病瓣膜置换术后住ICU延迟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和非条件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方法,选择宜昌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心脏瓣膜病瓣膜置换术后的77例患者研究,住ICU时间延迟(术后ICU时间>5 d)患者作为住ICU延迟组,以住ICU时间无延迟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潜在危险因素进行对比分析,并采用非条件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 共收治心脏瓣膜病瓣膜置换术后患者77例,其中心脏瓣膜病瓣膜置换术后住ICU延迟患者1 1例,心脏瓣膜病瓣膜置换术后住ICU延迟发生率为14.28%.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血液透析、术前肾功能损害、术后呼吸衰竭为心脏瓣膜病瓣膜置换术后住ICU时间延迟的危险因素.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心脏瓣膜病瓣膜置换术后住ICU延迟的独立的危险因素是术后呼吸衰竭(OR =27.481,95% CI:2.477~304.89);血液透析(OR =8.438,95% CI:1.020~69.816).结论 术后呼吸衰竭、血液透析是心脏瓣膜病瓣膜置换术后住ICU时间延迟的独立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瓣膜病换瓣术 重症监护病房 时间延迟 危险因素
下载PDF
超声监测胃残余量对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效果的Meta分析 被引量:13
4
作者 田飞 米元元 +6 位作者 刘静兰 张蓉 郭庆 桂升敏 席祖洋 张凌云 杨路焕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47-53,72,共8页
目的系统评价超声与注射器回抽两种监测方法在评估重症患者胃残余量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关于重症肠内营养支持患者胃... 目的系统评价超声与注射器回抽两种监测方法在评估重症患者胃残余量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关于重症肠内营养支持患者胃残余量监测方法的随机对照试验和类试验研究,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5篇文献,包含1138例研究对象。Meta分析显示,超声监测胃残余量能明显降低腹泻、反流、胃潴留、误吸发生率(P<0.05);且患者血清白蛋白水平的改善效果更为明显(P<0.05)、监测操作时间更短(P<0.05)、喂养达标时间更早(P<0.05)、喂养中断次数更少(P<0.05)。结论超声监测胃残余量具有更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值得在重症肠内营养患者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营养 胃残余量 META分析 重症监护
下载PDF
不同胃残余量阈值对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效果的Meta分析和试验序贯分析 被引量:12
5
作者 米元元 田飞 +2 位作者 黄海燕 刘静兰 桂升敏 《护士进修杂志》 2022年第4期299-305,共7页
目的探讨不同胃残余量(GRV)阈值对重症患者肠内营养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重症患者肠内营养胃残余量阈值的设定提供循证依据和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INAHL、CNKI、万方数据库、CBM与... 目的探讨不同胃残余量(GRV)阈值对重症患者肠内营养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重症患者肠内营养胃残余量阈值的设定提供循证依据和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INAHL、CNKI、万方数据库、CBM与维普数据库,检索时限从建库至2020年11月有关胃残余量阈值对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效果的随机对照试验和类试验,经逐层筛选并按Cochrane协作网的干预性研究质量评价工具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 5.2软件和Stata 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采用TSA 0.9软件进行试验序贯性分析。结果共纳入9篇文献,其中随机对照试验7篇,类试验研究2篇,合计1996例研究对象。Meta分析结果显示:不同GRV阈值对患者腹泻、腹胀、反流及肺炎的发生率无明显影响(P>0.05);高胃残余量阈值组呕吐发生率高于低阈值组[OR=1.46,95%CI(1.08,1.95),P=0.01],高GRV阈值组的营养达标率明显高于低阈值组[OR=2.36,95%CI(1.52,3.68),P<0.001]。试验序贯分析结果显示:高阈值组的营养达标率效果显著,高阈值组有较高的呕吐发生率结果为假阳性,需要高质量的大样本研究。结论在保障患者肠内营养实施安全性和喂养有效性的前提下,将GRV阈值提升至200 mL以上可改善重症患者营养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 肠道营养 胃残余量 Meta分析
下载PDF
浅谈人性化优质护理干预在重症监护呼吸衰竭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
6
作者 王媛媛 赵娇娇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1年第8期110-111,共2页
分析重症监护呼吸衰竭患者护理中人性化优质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以80例重症呼吸衰竭患者为例,时间为2019年11月-2021年2月之间,将80例按照不同护理方法分为2组(每组40例)。对比组应用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基于前组上应用人性化优质护... 分析重症监护呼吸衰竭患者护理中人性化优质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以80例重症呼吸衰竭患者为例,时间为2019年11月-2021年2月之间,将80例按照不同护理方法分为2组(每组40例)。对比组应用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基于前组上应用人性化优质护理。比较2组总满意率及血气指标。结果:2组对比总满意率及血气指标等数据后实验组更具优势,组间达到统计差异要求(P<0.05)。结论:重症监护呼吸衰竭患者护理中应用人性化优质护理能有效提高总满意率,改善患者的血气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呼吸衰竭 人性化优质护理 效果
原文传递
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治疗毒蜂蜇伤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8
7
作者 钱民 余旻 +2 位作者 张新黎 伍育旗 张冬访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6期2961-2962,共2页
目的:观察和评价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治疗对毒蜂蜇伤合并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疗效。方法:收集三峡大学人民医院2001-2008年救治的32例毒蜂蜇伤并MODS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血液灌流(HP)后继续行血液净化治疗的不同方法,... 目的:观察和评价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治疗对毒蜂蜇伤合并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疗效。方法:收集三峡大学人民医院2001-2008年救治的32例毒蜂蜇伤并MODS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血液灌流(HP)后继续行血液净化治疗的不同方法,将32例分为CVVH组(n=17)和间歇性血液透析(IHD)组(n=15)。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0d),治疗后1、3、7、14d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的变化、病死率。结果:CVVH组在第1、3、7天APACHEⅡ评分低于IHD组(P<0.01),下降更为迅速,到第14天时两组APACHEⅡ评分无显著差异。CVVH组死亡1例(5.9%),IHD组死亡2例(13.3%),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9)。结论:CVVH能迅速有效减轻毒蜂蜇伤并MODS患者的脏器功能损伤,但与IHD相比未能降低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滤过 蜂蜇伤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下载PDF
即时凝血功能监测在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7
8
作者 万鹏 余旻 +1 位作者 童华生 苏磊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632-637,共6页
目的探讨即时凝血功能监测(Sonoclot分析仪)在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个体化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237例显性DIC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121,采用传统凝血指标指导替代和抗凝治疗)和Sonoclot组(n=116,采用Sonoclot分析仪指导... 目的探讨即时凝血功能监测(Sonoclot分析仪)在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个体化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237例显性DIC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121,采用传统凝血指标指导替代和抗凝治疗)和Sonoclot组(n=116,采用Sonoclot分析仪指导替代和抗凝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抗凝、替代治疗以及预后之间的差异。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Sonoclot组中使用肝素比例增加,抗凝时间缩短,肝素用量减少,局部出血比例下降,血浆、血小板及冷沉淀用量减少(P<0.05),且ICU住院时间缩短,30d生存率显著改善(P<0.05)。结论即时凝血功能监测可对血液制品成分进行合理的选择和数量控制,同时还可有效指导抗凝治疗,降低抗凝治疗致的出血风险,降低DIC患者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即时凝血功能监测 输血
下载PDF
主动脉夹层主动脉弓替换术后肾功能损伤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伍育旗 李玉斌 +4 位作者 王清丽 余旻 张立伟 杨晓玲 俞彬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5年第10期904-908,共5页
目的 分析体外循环下主动脉弓替换术患者肾功能损害的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4年7月宜昌市第一人民医院22例体外循环下主动脉弓替换术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17例、女性5例,年龄(49.53±9.64)岁.结果 术后血... 目的 分析体外循环下主动脉弓替换术患者肾功能损害的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4年7月宜昌市第一人民医院22例体外循环下主动脉弓替换术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17例、女性5例,年龄(49.53±9.64)岁.结果 术后血肌酐与术前相比有所增高,总体平均值之间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174.00±111.61)μmol/L比(87.90±43.44)μmol/L,t=4.137,p=0.000],提为手术加重肾功能损害.体外循环时间≥180 min与体外循环术时间<180 min相比,肾功能损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84,P=0.035),提示术中长时间体外循环加重肾功能损害.术后肾功能损害与术后无肾功能损害患者相比较,术前肾功能损害是术后肾功能损害的危险因素(χ^2=7.246,P=0.011).血液净化后血肌酐与血液净化前血肌酐相比有所降低,总体平均值间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84.00±113.62) μmol/L比(174.00±11 1.00)μmol/L,t=6.335,P=0.000].结论 主动脉夹层主动脉弓替换术后肾功能损伤与体外循环时间过长及术前肾功能损害有关.肾功能损伤患者在重症监护室进行血液净化治疗,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室 深低温循环 主动脉弓替换术 肾功能损伤
下载PDF
心脏瓣膜病换瓣术后肾功能损害的独立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伍育旗 余旻 +5 位作者 杨卫东 于超 郭昌云 黄睿 肖倩 江高燕 《医学综述》 2013年第13期2432-2434,共3页
目的探讨心脏瓣膜病换瓣术后肾功能损害的危险因素,为制订心脏瓣膜病换瓣术后肾功能损害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宜昌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心脏瓣膜病换瓣术后的患者71例,其中发生术后肾功能损害的27例患者作为病例组,术后肾... 目的探讨心脏瓣膜病换瓣术后肾功能损害的危险因素,为制订心脏瓣膜病换瓣术后肾功能损害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宜昌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心脏瓣膜病换瓣术后的患者71例,其中发生术后肾功能损害的27例患者作为病例组,术后肾功能无损害的44例患者为对照组。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影响心脏瓣膜病换瓣术后肾功能损害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升主动脉阻断时间≥70 min、体外循环时间≥120 min、年龄≥50岁、术前肾功损害是术后肾功能损害的高危因素;多因素结果分析显示,体外循环时间≥120 min(OR=4.937,95%CI 1.481~16.46)、术前肾功损害(OR=9.847,95%CI 1.016~95.42)是术后肾功能损害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了解和掌握引起心脏瓣膜病换瓣术后肾功能损害的危险因素,可避免心脏瓣膜病换瓣术后的肾功能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瓣膜病换瓣术 体外循环 危险因素 术后肾功能损害
下载PDF
体外循环下心脏瓣膜病换瓣术后ICU延迟脱离呼吸机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伍育旗 余旻 +4 位作者 张郁林 程群霞 钱民 张新黎 王鹏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3年第2期131-134,160,共5页
目的探讨心脏瓣膜病换瓣术后住ICU延迟脱离呼吸机的危险因素,为制订心脏瓣膜病换瓣术后住ICU延迟脱离呼吸机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和非条件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方法,收集宜昌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2008... 目的探讨心脏瓣膜病换瓣术后住ICU延迟脱离呼吸机的危险因素,为制订心脏瓣膜病换瓣术后住ICU延迟脱离呼吸机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和非条件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方法,收集宜昌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心脏瓣膜病换瓣术后的71例患者资料,33例住ICU延迟脱离呼吸机患者与脱呼吸机时间无延迟的38例患者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心脏瓣膜病换瓣术后住ICU脱呼吸机时间延迟发生率为46.47%。心脏瓣膜病换瓣术后住ICU延迟脱离呼吸机的危险因素有术后低心排、术后。肾功能衰竭、年龄≥50岁、ST—T改变、住ICU〉5d等。心脏瓣膜病换瓣术后住ICU延迟脱离呼吸机的独立危险因素有:术后低心排(OR=5.329,95%CI1.682-16.881)、术后肾功能衰竭(OR=3.163,95%CI1.007-9.931)。结论心脏瓣膜病换瓣术后住ICU延迟脱离呼吸机的独立危险因素是术后低心排和肾功能衰竭。明确心脏瓣膜病换瓣术后住ICU延迟脱离呼吸机的危险因素,以缩短心脏瓣膜病换瓣术后呼吸机机械通气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瓣膜换瓣术 延迟脱离呼吸机 危险因素 病例对照研究
下载PDF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延迟脱呼吸机时间的危险因素 被引量:2
12
作者 伍育旗 余旻 +4 位作者 井景 钱民 于超 黄睿 郭昌云 《心脏杂志》 CAS 2013年第4期430-432,435,共4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脱呼吸机时间延迟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取宜昌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2008年1月~2012年1月CABG后的临床资料完整全部病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脱呼吸机时间延迟病例为病例组...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脱呼吸机时间延迟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取宜昌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2008年1月~2012年1月CABG后的临床资料完整全部病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脱呼吸机时间延迟病例为病例组(15例),取同期同科室的CABG后脱呼吸机时间无延迟者为对照组(53例)。结果:CABG后脱呼吸机时间延迟单因素分析结果:术后低心排、术后循环衰竭、术后肾功衰竭、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COPD)、糖尿病、术后住ICU时间延迟。脱机时间延迟的独立的危险因素是: 术后低心排[OR 33.85,OR95.0%CI (1.61-711.35)];术后肾功衰竭[OR 6.98,OR95.0%CI(1.00-48.56];COPD[OR 12.35,OR95.0%CI(1.09-139.35)] (均P〈0.05)。结论:CABG后脱呼吸机时间延迟独立的危险因素是: 术后低心排、术后肾功衰竭、COP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延迟脱呼吸机 病例对照研究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伴双侧气胸机械通气治疗一例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新黎 王鹏 余旻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15年第8期548-549,共2页
患者,男,65岁。因“间断胸闷、胸痛3年”,于2013年10月18日以“冠心病”收住院。既往有吸烟史20余年。体格检查:Bp125/80mmHg,神志清楚,睑结膜不苍白,双肺呼吸音略粗,心率70次/分,律齐,心尖区第一心音较低钝,无杂音,腹部... 患者,男,65岁。因“间断胸闷、胸痛3年”,于2013年10月18日以“冠心病”收住院。既往有吸烟史20余年。体格检查:Bp125/80mmHg,神志清楚,睑结膜不苍白,双肺呼吸音略粗,心率70次/分,律齐,心尖区第一心音较低钝,无杂音,腹部无异常,四肢无水肿。心脏彩超检查提示左房大,左室舒张及收缩功能稍减退。心电图检查提示陈旧性前间壁心肌梗塞。胸片、肺功能正常。冠状动脉CT造影:冠状动脉多支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气胸 机械通气
下载PDF
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监测在危重患者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新黎 赵海龙 余旻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15年第4期282-283,共2页
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PICCO)技术是由经肺热稀释和动脉脉搏轮廓分析两种方法组成的血液动力学监测方法,可同时进行心肺功能的监测,相对微创,技术难度小,并发症少。有研究表明,PICCO参数与肺动脉导管参数有很好的相关性,能有效... 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PICCO)技术是由经肺热稀释和动脉脉搏轮廓分析两种方法组成的血液动力学监测方法,可同时进行心肺功能的监测,相对微创,技术难度小,并发症少。有研究表明,PICCO参数与肺动脉导管参数有很好的相关性,能有效地进行血流动力学监测和指导临床治疗。我们对PICCO的常用临床监测指标以及在ICU危重患者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 监测
下载PDF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低心排的危险因素 被引量:1
15
作者 伍育旗 余旻 +4 位作者 刘玉英 于超 钱民 王鹏 谭崇俊 《心脏杂志》 CAS 2014年第3期320-322,共3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CABG)术后低心排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以宜昌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2008年1月~2012年9月CABG术后临床资料完整的全部病例(9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低心排[诊断标准:多巴胺用量>10μg/(kg&#...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CABG)术后低心排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以宜昌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2008年1月~2012年9月CABG术后临床资料完整的全部病例(9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低心排[诊断标准:多巴胺用量>10μg/(kg·min)]者为病例组(n=13),以无低心排患者对照组(n=79)。对两组患者潜在的危险因素进行对比分析,并采用非条件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判断影响CABG术后低心排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性别、术前近期心肌梗死(MI)、心律失常、术后呼吸衰竭、术前贫血为CABG术后低心排的危险因素。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CABG术后低心排的独立的危险因素是:术前近期MI OR18.149,95.0%CI[1.949-169.011];心律失常OR 30.509,95.0%CI[2.607-357.028];女性OR 10.743,95.0%CI[1.347-85.659](P<0.05,P<0.01)。结论:术前近期MI;心律失常是CABG术后低心排的独立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低心排 病例对照研究
原文传递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延迟拔管病例对照研究
16
作者 伍育旗 杨卫东 +4 位作者 程俊霞 陈欢香 江高燕 杜松楣 杨晓玲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3年第9期681-684,共4页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延迟拔管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纳入2008年1月至2013年1月宜昌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CABG术后全部患者,以延迟拔管术后机械通气(〉48h)者作为观察组,以术后无延迟拔管的患者作为对照。对...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延迟拔管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纳入2008年1月至2013年1月宜昌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CABG术后全部患者,以延迟拔管术后机械通气(〉48h)者作为观察组,以术后无延迟拔管的患者作为对照。对潜在危险因素进行对比分析,并采用非条件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共收治CABG术后患者92例,其中延迟拔管患者24例,发生率为35.29%。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低心排、近期心梗、IABP、急诊手术、再次手术、CRRT、术后住ICU时间延长是CABG术后延迟拔管的高危因素。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术后低心排[优势比(OR)=11.809,95%可信区间(95%CI)为(2.61353.364)]是CABG术后延迟拔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低心排是CABG术后延迟拔管的独立危险I天l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延迟拔管 危险因素 病例对照研究
下载PDF
复合瑞马唑仑时阿芬太尼用于无痛胃镜检查的半数有效剂量 被引量:15
17
作者 杨少杰 余旻 +2 位作者 舒爱华 陈小波 程传喜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330-1332,共3页
瑞马唑仑作为一种新型短效的苯二氮类药已广泛用于无痛胃肠镜及短小手术的镇静,但由于其无镇痛作用,因此在临床实践中需要复合低剂量的阿片类药物作为辅助镇痛。阿芬太尼具有镇痛作用强、起效快、诱导及苏醒迅速、持续时间短的特点,常... 瑞马唑仑作为一种新型短效的苯二氮类药已广泛用于无痛胃肠镜及短小手术的镇静,但由于其无镇痛作用,因此在临床实践中需要复合低剂量的阿片类药物作为辅助镇痛。阿芬太尼具有镇痛作用强、起效快、诱导及苏醒迅速、持续时间短的特点,常用于无痛纤维支气管镜及无痛胃肠镜检查的辅助镇痛、门急诊短小手术麻醉诱导、“快通道”手术的麻醉[1-2]。目前有研究将阿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胃镜检查[3],但复合瑞马唑仑用于无痛胃镜检查的报道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痛胃镜检查 阿片类药物 阿芬太尼 无痛胃肠镜 短小手术 苯二氮类 麻醉诱导 镇痛作用
下载PDF
系统性硬化症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18
作者 杨书琦 张慧芳 +1 位作者 宋书林 余旻 《医学综述》 2018年第1期17-21,共5页
系统性硬化症(SSc)是一种以影响皮肤和内脏为主的结缔组织病,其特点为血管和免疫功能紊乱引起纤维化,临床上可以观察到皮肤局限或弥漫性增厚变硬,并进一步损伤多个器官。其中,免疫系统的紊乱贯穿该病的全过程,在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重... 系统性硬化症(SSc)是一种以影响皮肤和内脏为主的结缔组织病,其特点为血管和免疫功能紊乱引起纤维化,临床上可以观察到皮肤局限或弥漫性增厚变硬,并进一步损伤多个器官。其中,免疫系统的紊乱贯穿该病的全过程,在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SSc的发病机制暂不明确,所以目前尚未有针对SSc的有效治疗方案。研究者们进行了大量的临床及基础实验,试图从遗传、环境、免疫细胞、细胞因子、胶原及血管功能紊乱等多个角度进行研究,以为未来新的治疗提供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硬化症 硬皮病 免疫系统 纤维化
下载PDF
微量注射泵的质量检测及误差探究 被引量:14
19
作者 杨康为 胡世辉 龚婷婷 《中国医疗设备》 2016年第1期132-134,共3页
通过对不同型号的微量注射泵进行质量控制检测,研究它们的瞬时流速、平均流速的相对误差和绝对误差,以期为日后质量控制工作的开展提供些许帮助,为临床在注射泵上的使用提供安全保障。
关键词 注射泵 传感器 输液设备分析仪 质量控制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联合复方麝香注射液治疗冠状动脉搭桥术后谵妄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3
20
作者 于超 张新黎 +1 位作者 伍育旗 秦兰洲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9年第1期78-80,共3页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联合复方麝香注射液治疗冠状动脉搭桥术后谵妄的效果。方法选取冠脉搭桥术后谵妄患者56例,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与联合治疗组。比较2组谵妄维持时间及治疗前后S100β蛋白浓度。结果联合治疗组的谵妄维持时间、S100β...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联合复方麝香注射液治疗冠状动脉搭桥术后谵妄的效果。方法选取冠脉搭桥术后谵妄患者56例,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与联合治疗组。比较2组谵妄维持时间及治疗前后S100β蛋白浓度。结果联合治疗组的谵妄维持时间、S100β蛋白浓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右美托咪定联合复方麝香注射液可以显著缩短冠状动脉搭桥术后谵妄持续时间,改善神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复方麝香注射液 冠状动脉搭桥术 谵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