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8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部件表面防护工装在铁路工程机械组装过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王鹏 张晓丽 +1 位作者 刘少婷 杜永康 《铁道技术监督》 2022年第5期40-42,共3页
为了解决铁路工程机械在组装过程中频发的表面异常质量问题,研究将表面防护工装应用于铁路工程机械制造领域,并先后在6种量产车型和1种新产品组装过程中使用表面防护工装。通过跟踪分析,验证了表面防护工装适合在铁路工程机械制造领域应... 为了解决铁路工程机械在组装过程中频发的表面异常质量问题,研究将表面防护工装应用于铁路工程机械制造领域,并先后在6种量产车型和1种新产品组装过程中使用表面防护工装。通过跟踪分析,验证了表面防护工装适合在铁路工程机械制造领域应用,具有经济合理、便于使用的特点,并提出下一步改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工程机械 部件 组装 表面防护
下载PDF
片装工艺在轨道工程机械车体制作中的应用
2
作者 刘治邦 郑彩田 张帆 《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 2017年第3期134-135,共2页
本文以轨道工程车辆车体钢结构(简称车体)为研究对象,经过一系列方案调研、优化工艺路线、引进新工艺来整体提高生产质量及产量,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关键词 片装工艺 车体钢结构 工艺优化
下载PDF
重型轨道工程车换向箱故障诊断研究
3
作者 李华伟 高家栋 +3 位作者 张亚禹 徐坤 邢佳 谭晓彪 《噪声与振动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5-170,293,共7页
换向箱是轨道工程车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长期处于高转速、大负荷的工作环境,其易受到损伤并发生故障。因此,对轨道工程车换向箱进行准确有效的故障诊断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实际运行中导致车辆产生异响问题的换向箱进行厂内台架最高运行... 换向箱是轨道工程车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长期处于高转速、大负荷的工作环境,其易受到损伤并发生故障。因此,对轨道工程车换向箱进行准确有效的故障诊断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实际运行中导致车辆产生异响问题的换向箱进行厂内台架最高运行速度试验,并通过振动监测及频谱分析发现齿轮啮合频率附近出现以Ⅲ轴和Ⅳ轴转轴回转频率为特征的旁频,同时换向箱齿轮啮合频率2倍谐频显著高于啮合基频,因此确定换向箱Ⅲ轴和Ⅳ轴齿轮故障是造成车辆振动过大的主要原因。在更换Ⅲ轴和Ⅳ轴齿轮后,换向箱振动RMS值由8.53 g降低至3.20 g,成功消除车辆异响。该研究成果对于推动轨道工程车传动系统试验台发展及推进故障监测诊断技术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诊断 换向箱 台架试验 振动监测
下载PDF
轨道工程机械车辆转向架构架制造工艺解析 被引量:1
4
作者 李继耀 张倩 许艳艳 《机车车辆工艺》 2018年第5期16-18,共3页
对轨道工程机械车辆转向架构架类型进行了分类,介绍了常见构架类型3种典型的制造工艺,同时对这3种工艺方法进行总结对比,分析其各自工艺的优缺点,从而对后续新类型构架生产提供实践性经验。
关键词 轨道工程机械车辆 转向架构架 工艺方案
下载PDF
浅谈工程机械的智能化趋势及发展对策
5
作者 张霞霞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自然科学》 2018年第12期180-180,共1页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智能化已经被广泛的应用到生活的各个领域中。工程机械领域的智能化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它不仅能够保证生产安全,也能够大大地提高生产效率,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促进国民经济的更快速发展。基于此,本文将主...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智能化已经被广泛的应用到生活的各个领域中。工程机械领域的智能化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它不仅能够保证生产安全,也能够大大地提高生产效率,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促进国民经济的更快速发展。基于此,本文将主要分析工程机械智能化的趋势以及相关的发展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机械 智能化 趋势 对策
下载PDF
轨道工程机械车架主梁制作工艺规范
6
作者 陈云晖 《机车车辆工艺》 2017年第6期12-13,16,共3页
文章从作业前工艺要求、主梁拼接、制作及应用工艺要求出发,制定工艺操作规范。以此指导工艺人员编制作业文件。此工艺规范的制定规范统一了轨道工程机械钢结构车架主梁关键件制作规范,为后续工艺文件的设计及改进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工艺规范 轨道工程机械 车架主梁
下载PDF
折型技术在轨道工程车辆管路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宋俊飞 杨刚 +1 位作者 宋耀红 郑彩田 《机车车辆工艺》 2019年第3期26-27,35,共3页
通过对钢管的一次折弯、二次折弯以及任意折弯进行计算,推算实际过程中钢管弯曲段的下料长度,并在轨道工程车辆管路系统中进行验证,有效控制了钢管在折型过程中因变形、折弯角度、半径不合适等造成尺寸过短或过长的状况,大大提高了安装... 通过对钢管的一次折弯、二次折弯以及任意折弯进行计算,推算实际过程中钢管弯曲段的下料长度,并在轨道工程车辆管路系统中进行验证,有效控制了钢管在折型过程中因变形、折弯角度、半径不合适等造成尺寸过短或过长的状况,大大提高了安装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管折型技术 管路系统 折弯计算
下载PDF
PIMD技术在轨行机械动力单元设计中的应用
8
作者 滕星东 王新虎 +2 位作者 金明 李瑞霞 马江涛 《机车电传动》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4-47,共4页
介绍了一种应用于轨行机械的新型集成技术—PIMD技术,阐述了集成设计理念和方法,运用有限元分析工具对设计结构进行了多方面分析。展示了PIMD技术的先进性以及在轨行机械行业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PIMD集成技术 轨行机械 通用化设计 集成化设计
原文传递
基于有限元法的工程车动力系统安装架设计
9
作者 高晓玲 安应博 +1 位作者 金明 李瑞霞 《铁道技术监督》 2018年第6期35-37,40,共4页
针对车辆动力系统安装设计,建立动力系统安装架三维模型。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通过强度计算、模态分析以及疲劳强度分析,验证动力系统安装架在强度和抗振能力方面均满足要求,为动力系统安装的模块化设计提供依据。
关键词 工程车 动力系统 安装架 有限元模型 强度分析 振动分析
下载PDF
轨道工程车电池包支撑座在振动试验中断裂的分析与改进
10
作者 曹鹏 冯建昌 袁晔 《铁道技术监督》 2022年第4期40-45,共6页
针对在垂向振动试验时,轨道工程车电池包上箱体支撑座发生的断裂问题,分别从电池包静强度、垂向振动试验、模态3方面,分析发生断裂的原因,并制定相应改进措施。对改进后的电池包开展垂向振动加速度仿真分析和模态分析。通过垂向振动试验... 针对在垂向振动试验时,轨道工程车电池包上箱体支撑座发生的断裂问题,分别从电池包静强度、垂向振动试验、模态3方面,分析发生断裂的原因,并制定相应改进措施。对改进后的电池包开展垂向振动加速度仿真分析和模态分析。通过垂向振动试验,验证了改进措施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工程车 电池包 垂向振动 支撑座 断裂
下载PDF
某液传轨道工程车动力传动系统扭振分析
11
作者 徐坤 雒耀祥 +1 位作者 张亚禹 李华伟 《机车电传动》 2024年第3期70-78,共9页
扭转振动是动力传动系统重要的振动形式,特别是对于动力传递路径较长的轨道工程车。文章针对某液传轨道工程车的动力传动系统,建立多刚体扭振模型,分析了系统自由扭振和强迫扭振特性,对比了有无扭转减振器时曲轴的振动响应,研究了弹性... 扭转振动是动力传动系统重要的振动形式,特别是对于动力传递路径较长的轨道工程车。文章针对某液传轨道工程车的动力传动系统,建立多刚体扭振模型,分析了系统自由扭振和强迫扭振特性,对比了有无扭转减振器时曲轴的振动响应,研究了弹性联轴节参数对系统扭振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单节点弹联模态是频率最低的扭转模态,当联轴节扭转刚度小于0.0057MN∙m/rad时,单节点的联轴节扭振模态能避开工作转速范围内所有谐次的干扰力矩的共振点;曲轴前端扭转角位移、扭转应力随着发动机转速的升高而增大,加装扭转减振器可以明显减小曲轴扭振响应;怠速时(600r/min),联轴节相对阻尼系数在0.5~2.0范围内能明显改善输出力矩不均匀性,而高速时(1800r/min),较小的联轴节阻尼系数有利于改善输出力矩不均匀性。为了兼顾怠速与高速工况,联轴节相对阻尼系数尽量取小一些,比如取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力传动 轨道工程车 动力传动系统 扭振
原文传递
基于三维模型的铁路工程车空气制动系统管路设计
12
作者 张永超 席平 +1 位作者 李随新 王少琼 《铁道技术监督》 2024年第1期52-55,共4页
为了高效、准确设计空气制动系统管路,以采用JZ-7型空气制动机的工程车用空气制动系统为例,介绍空气制动系统组成和工作原理。依据空气制动系统原理图,采用基于三维布管模型的布管设计方法,设计空气制动系统三维图,生成布管工程图,并在... 为了高效、准确设计空气制动系统管路,以采用JZ-7型空气制动机的工程车用空气制动系统为例,介绍空气制动系统组成和工作原理。依据空气制动系统原理图,采用基于三维布管模型的布管设计方法,设计空气制动系统三维图,生成布管工程图,并在JJC型接触网检修作业车上装车验证。验证结果表明,采用基于三维布管模型的布管设计方法设计的布管工程图准确,利用布管工程图进行管路装配施工,能提高现场装配效率,减少管路干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车 空气制动系统 JZ-7型空气制动机 管路设计 三维布管模型 布管工程图
下载PDF
轨道工程车辆车下悬挂设备隔振系统优化设计及可视化平台
13
作者 徐坤 张莎 +1 位作者 杨明 李华伟 《铁道车辆》 2024年第2期143-150,共8页
为改善轨道工程车辆车下悬挂设备的工作环境,需对其隔振系统进行优化设计。文章以动力单元为具体研究对象,将其简化为具有6个自由度的刚体,并考虑常用的三点、四点弹性悬挂方式,在各悬挂点处橡胶最大静压缩量不超过限值的前提下,为保证... 为改善轨道工程车辆车下悬挂设备的工作环境,需对其隔振系统进行优化设计。文章以动力单元为具体研究对象,将其简化为具有6个自由度的刚体,并考虑常用的三点、四点弹性悬挂方式,在各悬挂点处橡胶最大静压缩量不超过限值的前提下,为保证设备水平安装,把各悬挂点处橡胶压缩量差值最小化作为优化目标,以得到各悬挂点的最优刚度分配,进而得到隔振系统的固有频率及主要激励频率下系统各振型的传递率数值。为了方便该方法的使用及推广,基于某语言开发了选择最优悬挂刚度的可视化操作平台,在该平台下研究了车下悬挂设备悬挂频率对其隔振效果的影响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工程车辆 悬挂设备 隔振系统 优化设计 可视化平台
下载PDF
轨道工程车柴油机散热系统流场分析与结构优化
14
作者 司超 李建科 +1 位作者 徐坤 李华伟 《铁道技术监督》 2024年第3期52-56,共5页
针对存在散热问题的轨道工程车柴油机散热系统,采用CFD仿真软件,对原结构、改进结构及新造结构的散热系统进行流场分析,结合分析结果对防雨盖板进行结构优化。结果表明,优化后的结构能有效减小空气流动阻力,使流场内速度分布更加均匀,... 针对存在散热问题的轨道工程车柴油机散热系统,采用CFD仿真软件,对原结构、改进结构及新造结构的散热系统进行流场分析,结合分析结果对防雨盖板进行结构优化。结果表明,优化后的结构能有效减小空气流动阻力,使流场内速度分布更加均匀,流道阻力显著减小,小于散热风机设计静压值,能满足散热系统对冷却风机的流量要求,解决了因流动阻力过大而引起的柴油机散热不良问题,为轨道工程车柴油机散热系统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工程车 散热系统 流场分析 流动阻力 计算流体力学
下载PDF
解析TB/T 3591—2024《电气化铁路接触网作业车检测车》
15
作者 林慧君 朱红军 《铁道技术监督》 2025年第1期17-19,40,共4页
为了满足电气化铁路接触网作业车的设计、制造、检查和试验等工作的需求,制定TB/T 3591—2024《电气化铁路接触网作业车检测车》。介绍TB/T3591—2024制定背景和制定原则,并解析标准的主要内容,以便更好地实施标准。
关键词 电气化铁路 接触网作业车 检测车 行业标准 解析
下载PDF
160 km/h工程车车轮热负荷研究及强度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胡飞飞 黄志辉 +2 位作者 朱红军 苗武 王敏 《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年第2期72-79,共8页
以160 km/h工程车的车轮为研究对象,运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分析了车轮轮径、制动缸压力和环境温度对车轮热负荷的影响,并计算了热载荷对车轮强度的影响。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初始条件相同时,大轮径车轮踏面的最高温度低于小轮径车轮;制动... 以160 km/h工程车的车轮为研究对象,运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分析了车轮轮径、制动缸压力和环境温度对车轮热负荷的影响,并计算了热载荷对车轮强度的影响。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初始条件相同时,大轮径车轮踏面的最高温度低于小轮径车轮;制动缸压力和环境温度影响车轮踏面达到最高温度所用的时间,初始值越大,用时越短,但随后踏面温度下降却越快。热载荷对车轮强度主要有2个方面的影响:其一,影响车轮最高应力的位置,施加热载荷后最高温度由轮毂孔附近变为踏面位置;其二,影响车轮的最大应力值,热-机载荷共同作用下车轮的最大应力值在各工况下均有不同幅度的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轮 热负荷 有限元 静强度 热载荷
下载PDF
某工程车轴箱结构优化及强度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穆云飞 黄志辉 朱世昌 《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年第1期43-48,共6页
针对某工程车转向架新设计的轴箱存在诸多理论设计缺陷的问题,对其进行结构优化。依据EN 13749:2005《铁路应用转向架构架结构要求的规定方法》,计算了结构优化后轴箱在超常工况、运营工况及起吊工况所受载荷,并对其进行有限元计算。计... 针对某工程车转向架新设计的轴箱存在诸多理论设计缺陷的问题,对其进行结构优化。依据EN 13749:2005《铁路应用转向架构架结构要求的规定方法》,计算了结构优化后轴箱在超常工况、运营工况及起吊工况所受载荷,并对其进行有限元计算。计算结果表明:轴箱满足超常工况、运营工况及起吊工况的强度要求;运营工况时,轴箱应力较大位置处节点的应力计算结果仍在Goodman-Smith疲劳极限包络线内,轴箱疲劳强度满足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车 轴箱 结构优化 强度分析 疲劳分析
下载PDF
适用于接触网集中修模式的接触网检修作业车研制 被引量:4
18
作者 赵力 李永哲 任涛龙 《机车电传动》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9-52,共4页
针对传统接触网检修作业模式作业效率低、占用"天窗"时间较长等问题,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接触网集中修模式的接触网检修作业车方案,并介绍了该车的试验情况。试验表明接触网检修作业车符合相关标准和设计要求。
关键词 检修模式 集中修 接触网 检修作业车 升降作业平台
原文传递
轨道碰撞试验用蓄电池工程车电气系统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青权 王焊枭 +2 位作者 徐健程 游帅 王增宝 《机车电传动》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5-61,共7页
为实现列车碰撞试验时的列车牵引,搭建了基于磷酸铁锂动力电池、直交电传动、MVB网络通信、电台无线通信和地面信号自动控制的轨道碰撞试验用蓄电池工程车电气系统。主要介绍蓄电池工程车的动力电池系统、牵引传动系统、网络控制系统和... 为实现列车碰撞试验时的列车牵引,搭建了基于磷酸铁锂动力电池、直交电传动、MVB网络通信、电台无线通信和地面信号自动控制的轨道碰撞试验用蓄电池工程车电气系统。主要介绍蓄电池工程车的动力电池系统、牵引传动系统、网络控制系统和辅助供电系统,并对其技术特点进行了归纳分析。该系统通过了试验验证和现场验证。结果表明,系统可满足轨道碰撞试验时牵引、制动和脱钩的远程自动控制功能要求,定速巡航精度高,牵引性能和控制功能稳定可靠,动力系统节能环保,为蓄电池工程车或其他电力工程车的定速巡航、无线通信和地面信号控制等功能的实现奠定了基础,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碰撞试验 蓄电池工程车 无线通信 远程控制 地面信号系统 定速巡航
原文传递
基于制动安全的某工程车闸瓦与车轮选型分析
20
作者 雷亚南 黄志辉 +3 位作者 胡飞飞 朱世昌 张兵奇 马超 《机车电传动》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7-73,共7页
针对最高运行速度160 km/h、轴重21 t的工程车,从制动距离限值、轮轨黏着限度、车轮温度限值、车轮强度要求这4方面进行分析,确定了闸瓦类型、车轮单双侧制动型式和车轮轮径,并校核了选型方案中磨耗到限车轮在2种制动工况下受到热载荷... 针对最高运行速度160 km/h、轴重21 t的工程车,从制动距离限值、轮轨黏着限度、车轮温度限值、车轮强度要求这4方面进行分析,确定了闸瓦类型、车轮单双侧制动型式和车轮轮径,并校核了选型方案中磨耗到限车轮在2种制动工况下受到热载荷与机械载荷共同作用时的强度。计算结果表明,制动初速160 km/h、轮径915 mm的工程车采用M型粉末冶金闸瓦、车轮双侧制动满足紧急制动距离和不滑行的条件,并且车轮踏面最高温度不高于使用要求的极限温度,同时磨耗到限车轮在2种制动工况下的最大应力满足强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 制动距离 轮轨黏着 车轮温度 强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