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产科大出血子宫切除术14例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刘燕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5年第15期2941-2942,共2页
关键词 产后出血/外科学 子宫切除术
下载PDF
中医适宜技术在二次剖宫产优质护理中的效果 被引量:19
2
作者 赵春丽 《安徽医药》 CAS 2017年第12期2318-2320,共3页
目的探讨中医适宜技术在二次剖宫产后优质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二次剖宫产产妇60例,按照手术的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全程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干预组在优质护理模式的基础上使用穴位贴敷、穴位按摩、... 目的探讨中医适宜技术在二次剖宫产后优质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二次剖宫产产妇60例,按照手术的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全程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干预组在优质护理模式的基础上使用穴位贴敷、穴位按摩、耳穴埋豆等中医适宜技术。对两组产妇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焦虑自评量表评分(SAS)、术后排气时间、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分别进行比较。结果干预组VAS评分、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且通气时间早,效果较为满意。结论中医适宜技术操作简单易行、干预效果显著,可提高优质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适宜技术 二次 剖宫产 优质护理 效果
下载PDF
产科深静脉血栓形成相关危险因素及护理 被引量:3
3
作者 朱百卉 赵静 《血栓与止血学》 CAS 2022年第1期146-147,共2页
目的探讨产科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危险因素。方法以2019年9月-2020年1月我院产科病房接受剖宫产的产妇为对象,选取其中发生DVT的23例为DVT组,以相同时间段77例非DVT产妇为非DVT组。收集产妇的资料,分析发生DVT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 目的探讨产科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危险因素。方法以2019年9月-2020年1月我院产科病房接受剖宫产的产妇为对象,选取其中发生DVT的23例为DVT组,以相同时间段77例非DVT产妇为非DVT组。收集产妇的资料,分析发生DVT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DVT组与非DVT组在年龄、体重质量指数、高血压、口服避孕药、糖尿病、体育锻炼、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bg)、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方面差异显著(P> 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518)、体重质量指数(OR=1.347)、体育锻炼(OR=1.438)、CRP(OR=1.752)、D-D(OR=1.738)与产科并发DVT密切相关(P<0.05)。结论年龄、体质量指数、CRP、D-D、体育锻炼为产科发生DVT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应根据其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减少DVT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科深静脉血栓 危险因素 护理
下载PDF
中医适宜技术对剖宫产后早期缺乳的护理干预效果 被引量:5
4
作者 赵春丽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7年第34期155-156,共2页
目的观察中医适宜技术在剖宫产后早期缺乳护理干预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90例产妇按照行剖宫产的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及干预组,每组45例。对照组行产科常规母乳喂养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耳穴埋豆、乳房按摩等中医适... 目的观察中医适宜技术在剖宫产后早期缺乳护理干预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90例产妇按照行剖宫产的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及干预组,每组45例。对照组行产科常规母乳喂养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耳穴埋豆、乳房按摩等中医适宜技术进行干预。比较两组产妇的泌乳始动时间与泌乳量评分。结果干预组泌乳始动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产后2~4 d,两组产妇的泌乳量评分均高于产后1 d,且干预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中医适宜技术可有效改善剖宫产产妇早期缺乳,增加泌乳量,并操作简单、经济快捷,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适宜技术 泌乳 剖宫产
下载PDF
中医特色护理在子宫切除术围手术期的应用分析
5
作者 张晓芹 《我和宝贝》 2021年第3期55-56,66,共3页
目的分析中医特色护理在子宫切除术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子宫切除术患者26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中医特色护理,比较两组患者... 目的分析中医特色护理在子宫切除术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子宫切除术患者26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中医特色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护理满意度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睡眠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8.46%)高于对照组(92.31%)(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总并发症的发生率(1.54%)明显低于对照组(9.23%)(P<0.05)。结论中医特色护理在子宫切除术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提高治疗效果及患者护理满意度,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特色护理 子宫切除术 护理满意度 并发症
下载PDF
黄芩苷对复发性流产小鼠的保胎作用及子宫免疫微环境的调节 被引量:25
6
作者 杨小颀 马雁南 +1 位作者 马晓军 胥冰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年第1期124-127,共4页
目的观察黄芩苷对复发性流产(RSA)的影响,探索其陕西,宝鸡调节母胎界面免疫微环境的可能机制,为中药学"黄芩安胎"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别将SPF级CBA/J雌鼠随机分为正常妊娠组(A)、复发性流产(RSA)对照组(B)和黄芩苷处理组(C)... 目的观察黄芩苷对复发性流产(RSA)的影响,探索其陕西,宝鸡调节母胎界面免疫微环境的可能机制,为中药学"黄芩安胎"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别将SPF级CBA/J雌鼠随机分为正常妊娠组(A)、复发性流产(RSA)对照组(B)和黄芩苷处理组(C)。比较各组流产率、胚胎吸收率;经免疫组化、ELISA方法检测CD4^+、CD8^+T淋巴细胞、IFN-γ、IL-4的含量,并对比统计分析。结果 C组较B组流产率及胚胎吸收率明显降低(P <0.01);C组CD4^+/CD8^+T比值及Th1/Th2比值均与正常妊娠A组近似,但与B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 <0.05),B组表现为CD4^+/CD8^+比值和Th1/Th2比值均升高(P <0.01)。结论黄芩苷通过调节子宫母胎界面免疫状态机制,促使Th1/Th2平衡偏向Th2型发展,明显有效降低CD4^+/CD8^+比值,能有效抑制复发性流产(RSA)行为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苷 复发性流产 CD4^+T细胞 CD8^+T细胞 IFN-γ IL-4 安胎
下载PDF
避孕健康指导降低人工流产后妇女再次流产率应用研究 被引量:16
7
作者 马燕妮 王婧 《中国性科学》 2017年第9期125-127,共3页
目的:观察避孕健康指导对降低人工流产术后再次流产率的效果,以期提升育龄女性生命健康安全。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行人工流产手术的女性7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6例。对照组采... 目的:观察避孕健康指导对降低人工流产术后再次流产率的效果,以期提升育龄女性生命健康安全。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行人工流产手术的女性7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6例。对照组采用围术期常规健康指导方法,采用人流术后注意事项告知书的形式发放术后避孕相关知识的宣教;试验组患者采用专项避孕健康指导对患者术前避孕情况进行了解,术后按照WHO制定的流产后关爱服务(Post-Abortion Care,PAC)中的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内容进行避孕健康指导,随访期进行生殖健康综合指导。采用避孕相关知识认知状况调查表对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进行避孕相关知识认知状况调查,患者术后随访18个月,了解患者再次妊娠时间、流产率并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年龄、婚姻情况、人流术前避孕情况、计划生育时间、对避孕相关知识的认识情况、流产方式、教育背景、居住地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人流术后1个月观察组患者对避孕相关知识认知状况调查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8个月期间,观察组患者再次意外妊娠3例,2例再次实施人流手术,再次人流手术率5.56%,对照组再次意外妊娠12人,再次人流手术9人,再次人流率25.00%,观察组再次意外妊娠率、再次人流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人流术后对患者实施避孕健康指导,能明显降低患者再次意外妊娠的几率,提高育龄女性的健康水平,促进优生优育政策的落实,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流术后关爱 避孕健康指导 人工流产 再次流产率 临床价值
下载PDF
基于VHS技术对髌骨倾斜轨迹变化趋势及其分类的探讨 被引量:2
8
作者 杨宝军 赵春丽 +2 位作者 于继岗 刘文涛 席建平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20年第8期721-724,共4页
目的基于容积螺旋穿梭(VHS)技术探讨髌骨倾斜(PT)的轨迹变化趋势并进行分类。方法选择PT患者32例40膝为病例组,正常30例30膝为对照组,使用VHS技术行膝关节扫描,重建其屈膝活动图像。测量胫股关节伸直位、屈膝1〜10°、11〜20°、2... 目的基于容积螺旋穿梭(VHS)技术探讨髌骨倾斜(PT)的轨迹变化趋势并进行分类。方法选择PT患者32例40膝为病例组,正常30例30膝为对照组,使用VHS技术行膝关节扫描,重建其屈膝活动图像。测量胫股关节伸直位、屈膝1〜10°、11〜20°、21〜30°、31〜40°时的髌骨倾斜角(PTA)和外侧髌股角(LPFA),并绘制相应的髌骨运动轨迹曲线,对两组曲线进行分析、分类。结果病例组与对照组PTA、LPFA于胫股关节屈曲0〜30°区间内其数值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病例组数值高于对照组;屈膝31〜40°时PTA值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LPFA无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PT轨迹可分为两种类型,病例组PT轨迹可分为3种类型。结论基于VHS技术的髌骨运动轨迹成像,既可以对PT进行静态量化分析,又可对异常轨迹的动态趋势进行描述、分类,有助于PT病因的分析及指导个体化术式的制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髌骨倾斜 轨迹 容积螺旋穿梭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MAP洗涤红细胞再冰冻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夏爱军 叶晖 +2 位作者 张献清 穆士杰 陈晨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6期56-57,共2页
目的对红细胞洗涤后冰冻保存的安全性探讨。方法选择20袋(2u/袋)悬浮红细胞,每袋分成2份(1u/份)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制备成M AP洗涤红细胞后再冰冻保存;对照组直接制备成冰冻红细胞,一周后实验组和对照组用同等方法进行去甘油解冻,... 目的对红细胞洗涤后冰冻保存的安全性探讨。方法选择20袋(2u/袋)悬浮红细胞,每袋分成2份(1u/份)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制备成M AP洗涤红细胞后再冰冻保存;对照组直接制备成冰冻红细胞,一周后实验组和对照组用同等方法进行去甘油解冻,并计算红细胞的回收率及其相关质控指标。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冰冻红细胞回收率,甘油残余量,上清液游离血红蛋白含量及体外溶血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成品无菌试验均阴性。结论M AP洗涤红细胞制备成冰冻红细胞,各项质量指标符合国家标准,能应用于临床,因而有效解决临床备用洗涤红细胞剩余而造成的血液浪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洗涤红细胞 冰冻红细胞 甘油化 回收率
下载PDF
中药内服外用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105例 被引量:3
10
作者 周倩 张宝平 张平 《河北中医》 2010年第3期365-366,共2页
关键词 尿失禁 缩泉丸 补中益气汤 中药疗法
下载PDF
新型透析式洗涤机洗涤冰冻红细胞输注效果的观察 被引量:1
11
作者 夏爱军 叶晖 +2 位作者 张献清 穆士杰 陈晨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期67-69,共3页
目的观察BX—A透析式洗涤机洗涤的冰冻红细胞对患者输注后效果。方法选择60例患者等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输注BX—A洗涤机洗涤冰冻解冻红细胞1~3u,并对洗涤后的红细胞进行质量控制;对照组输注2W内4~6℃贮存的普通红细胞1~3u... 目的观察BX—A透析式洗涤机洗涤的冰冻红细胞对患者输注后效果。方法选择60例患者等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输注BX—A洗涤机洗涤冰冻解冻红细胞1~3u,并对洗涤后的红细胞进行质量控制;对照组输注2W内4~6℃贮存的普通红细胞1~3u,然后对两组患者输注前后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进行检测以及输注前后输血相关副反应进行观测。结果两组患者输血后24,72h RBC计数,MCV,HGB,MCHC,PLT含量与输血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WBC计数与输血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输血后72hALT,TB,CR,K^+,BUN与输血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以上指标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输血前后无尿常规改变及输血相关副反应。结论BX-A透析式洗涤机洗涤的冰冻红细胞对患者输注安全有效,无输血相关副反应,因而大大缩短了临床上救治稀有血型患者输注冰冻红细胞的等待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冻红细胞 透析式洗涤机 输血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在功能性子宫出血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被引量:10
12
作者 蔡云 《中国医药导刊》 2013年第9期1506-1507,1509,共3页
目的:探讨在功能性子宫出血治疗中中西医结合应用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间于我院诊断为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230例,在征得患者及家属同意的情况下,随机分为对照组(115例)和观察组(115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单纯西医治疗... 目的:探讨在功能性子宫出血治疗中中西医结合应用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间于我院诊断为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230例,在征得患者及家属同意的情况下,随机分为对照组(115例)和观察组(115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单纯西医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中西医结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疗效、不良反应、控制止血时间、完全止血时间等指标,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对照组治愈44例、有效49例、无效22例,治疗有效率为80.87%,观察组治愈62例、有效44例、无效7例,治疗有效率为93.91%,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间差异明显,在统计学上具有意义(P<0.05);观察组控制止血时间(21.39±4.92)h、完全止血时间(40.29±4.28)h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相应指标(38.23±3.19)h、(59.23±3.29)h,且其不良反应发生率(2.61%)亦明显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22%),以上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安全、有效、快速、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 功能性子宫出血 应用价值
下载PDF
影响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10~14周妊娠流产效果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8
13
作者 蔡毅君 王红莉 《医学综述》 2012年第2期314-317,共4页
目的探讨影响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10~14周妊娠流产效果的相关因素。方法对要求终止10~14周妊娠的396例患者的流产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年龄≥35岁者失败率明显高于年龄<35岁者;随妊娠周数的增加,流产失败率增高;有剖宫... 目的探讨影响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10~14周妊娠流产效果的相关因素。方法对要求终止10~14周妊娠的396例患者的流产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年龄≥35岁者失败率明显高于年龄<35岁者;随妊娠周数的增加,流产失败率增高;有剖宫产史的患者比自然分娩史的患者失败率高;孕次越多,失败率越高;距前次药流时间≤3个月的患者药物流产失败率高于>3个月的患者。结论影响流产效果的相关因素有年龄、妊娠周数、既往分娩史、孕产史和与前次药流相距时间。其中年龄、妊娠周数及既往分娩史是影响流产效果的独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流产 失败率 相关因素
下载PDF
固冲汤联合西药治疗气虚型无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期的疗效及对凝血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23
14
作者 周倩 李西娟 《血栓与止血学》 CAS 2022年第1期35-37,共3页
目的探讨固冲汤联合西药治疗气虚型无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期的疗效。方法以80例无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为对象,按照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50%(39/40),高于对照组(85.00%(34/4... 目的探讨固冲汤联合西药治疗气虚型无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期的疗效。方法以80例无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为对象,按照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50%(39/40),高于对照组(85.00%(34/40),P<0.05)。两组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雌二醇(E2)、孕酮(P)水平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水平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前列腺素E2 a(PGE2 a)水平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前列腺素E2(PGE2)水平治疗后未见差异(P> 0.05)。结论加味固冲汤与地屈孕酮治疗气虚性排卵性功能失调型子宫出血疗效明显,其机制可能为促进凝血、调节前列腺素及降低子宫内膜厚度及E2、P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冲汤 地屈孕酮 气虚型 无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下载PDF
低剂量容积螺旋穿梭技术4D运动轨迹成像在髌股关节紊乱检查中的优势 被引量:1
15
作者 杨宝军 席建平 +3 位作者 赵春丽 王谦 张博阳 马晨 《安徽医药》 CAS 2020年第6期1138-1141,I0004,共5页
目的探讨低剂量容积螺旋穿梭技术(VHS)4D运动轨迹成像在髌股关节紊乱检查中的优势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3月经宝鸡市中医医院临床确诊的48例髌股关节紊乱病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及VHS组,每组各24例。VHS组使... 目的探讨低剂量容积螺旋穿梭技术(VHS)4D运动轨迹成像在髌股关节紊乱检查中的优势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3月经宝鸡市中医医院临床确诊的48例髌股关节紊乱病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及VHS组,每组各24例。VHS组使用低剂量VHS扫描模式,扫描后对图像进行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ASiR);常规组采用常规扫描方案及常规剂量参数。两组图像分别测量反映髌股关节咬合关系的指标,VHS组并重建髌骨4D运动轨迹。统计指标异常关节,比较两种方法对髌股关节紊乱的检出率,并对两组病例的图像质量、辐射剂量进行比较,对VHS组髌骨运动轨迹质量进行评分。结果VHS组对病膝的检出率为100.0%,常规组为78.1%,VHS组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VHS组剂量长度乘积(DLP)为(175.69±15.61)mGy·cm,较常规组DLP(281.33±20.47)mGy·cm辐射量减少了37.6%(t=3.667,P=0.001)。VHS组图像满意率为91.7%,常规组为95.8%,满意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00)。VHS组轨迹合格率为95.8%。结论髌股关节VHS低剂量4D运动轨迹成像技术,在髌股关节紊乱诊断中较常规检查方法具有明显的优势,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髌股关节/放射摄影术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四维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容积螺旋穿梭 运动轨迹
下载PDF
VHS技术髌骨4D运动轨迹80kV低剂量成像中管电流参数的优化探讨 被引量:1
16
作者 杨宝军 席建平 +3 位作者 赵春丽 马新 张玲惠 王阿娇 《中国医疗设备》 2020年第8期67-70,共4页
目的探讨采用80 kV超低管电压进行髌骨4D运动轨迹成像时最佳的管电流参数。方法选择临床拟诊髌股关节紊乱患者72例,将其随机分为A、B、C三组,管电流分别使用自动管电流调制技术、手动100 mA及80 mA,管电压均为80 kV,容积螺旋穿梭扫描模... 目的探讨采用80 kV超低管电压进行髌骨4D运动轨迹成像时最佳的管电流参数。方法选择临床拟诊髌股关节紊乱患者72例,将其随机分为A、B、C三组,管电流分别使用自动管电流调制技术、手动100 mA及80 mA,管电压均为80 kV,容积螺旋穿梭扫描模式,标准算法重建,对所得图像进行客观评价及综合评分。比较分析各组图像质量评分及辐射剂量。结果C组辐射剂量最低,分别较A组及B组辐射剂量下降了60.01%及32.78%,具有统计学意义;A组图像质量评分最高,B组及C组评分依次降低,但无明显统计学意义。结论ATCM技术在80 kV低剂量成像时会因各种因素失效,而80 mA为推荐的最佳管电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容积螺旋穿梭 髌股关节 低剂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80例产后出血的临床分析与治疗体会 被引量:5
17
作者 蔡云 《当代医学》 2013年第27期42-43,共2页
目的总结产后出血的原因以及相应的诊治策略。方法现收集2008年1月-2012年12月诊治的产后出血患者80例,对其诊治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子宫收缩乏力52例(65.00%),胎盘因素21例(26.25%),软产道裂伤4例(5.00%),(凝血功能障碍)3例(3.75%... 目的总结产后出血的原因以及相应的诊治策略。方法现收集2008年1月-2012年12月诊治的产后出血患者80例,对其诊治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子宫收缩乏力52例(65.00%),胎盘因素21例(26.25%),软产道裂伤4例(5.00%),(凝血功能障碍)3例(3.75%)。结论重视产前检查及保健。在分娩过程中正确处理产程及加强产后观察,做好产妇指导,能够进一步减低产后出血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出血 子宫收缩乏力
下载PDF
护理干预对产妇分娩期心理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7
18
作者 刘园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2年第17期116-117,共2页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产妇孕期焦虑症状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4~9月在我院产科进行围产期观察的妊娠妇女。由专业护士评价孕妇的情况和需要,解释分娩过程和可能出现的症状及应对措施,并给予心理护理。结果:干预前后Hamilto...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产妇孕期焦虑症状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4~9月在我院产科进行围产期观察的妊娠妇女。由专业护士评价孕妇的情况和需要,解释分娩过程和可能出现的症状及应对措施,并给予心理护理。结果:干预前后Hamilton量表评分分别为(10.17±7.48)分和(13.93±8.04)分,具有统计学差异。干预前后孕妇心理焦虑程度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产妇进行护理干预可影响产妇分娩期的心理状态,有效降低孕期焦虑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状态 孕期焦虑 孕妇
下载PDF
改良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燕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5期3626-3627,共2页
目的:探讨改良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60例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在术式中做部分改良。结果: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开腹,出血量减少、术后肠功能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结论:改良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 目的:探讨改良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60例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在术式中做部分改良。结果: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开腹,出血量减少、术后肠功能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结论:改良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安全、可靠、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筋膜内 子宫切除术
下载PDF
中药踏渍用于产妇会阴伤口愈合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园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11年第4期51-52,共2页
目的探讨中药踏渍用于产妇会阴伤口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在本院产科分娩、使用中药踏渍进行会阴伤口护理的120例产妇,作为观察组;将采用碘伏溶液进行会阴伤口涂擦进行会阴伤口护理的120例产妇为对照组,对2组进行护理效果的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中药踏渍用于产妇会阴伤口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在本院产科分娩、使用中药踏渍进行会阴伤口护理的120例产妇,作为观察组;将采用碘伏溶液进行会阴伤口涂擦进行会阴伤口护理的120例产妇为对照组,对2组进行护理效果的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会阴伤口甲级愈合率98.33%,对照组甲级愈合率90.83%,2组间切口甲级愈合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中药踏渍用于产妇会阴伤口护理与采用常规会阴护理比较,疗效较优,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妇 会阴伤口 中药踏渍 护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