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模态影像技术对不同亚型肾癌及其病理学分级的诊断效能 被引量:1
1
作者 武宝华 吴博云 +1 位作者 邵亚军 郑星星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第10期111-113,共3页
目的 多模态影像技术对不同亚型肾癌及其病理学分级的诊断效能分析。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经B超初检为可疑肾细胞癌的90例患者,开展多模态CT和MR检查,以病理学检查结果作为诊断金标准,分析单独CT、MR检查与多模态CT、MR技术在可... 目的 多模态影像技术对不同亚型肾癌及其病理学分级的诊断效能分析。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经B超初检为可疑肾细胞癌的90例患者,开展多模态CT和MR检查,以病理学检查结果作为诊断金标准,分析单独CT、MR检查与多模态CT、MR技术在可疑肾细胞癌良恶性质的诊断效能,并分析不同亚型、不同组织病理学分级、不同TNM分期肾癌与多模态影像学特征的相关性。结果(1)多模态影像技术在肾脏良恶性病变诊断中AUC>0.85,预测价值较强,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98.61%、94.44%。(2)肾癌亚型与强化程度、囊性坏死呈正相关性(r=0.865、0.841,P<0.05)。(3)肾癌组织病理学分级与病灶直径、边界不清、明显强化、出血、囊性坏死呈正相关性(r=0.832、0.828、0.826、0.823、0.812,P<0.05)。(4)不同亚型ADC值、rADC值比较无差异(P>0.05);与病理学Ⅰ+Ⅱ级比较,Ⅲ级ADC值、rADC值较高(P<0.05)。结论不同亚型、组织病理学分级及TNM分期与多模态影像学强化程度、囊性坏死等特征存在一定关联,且多模态影像学技术在肾癌性质预测价值较高,有利于进一步提升肾癌疾病性质、亚型、分级和分期的诊断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态影像技术 肾癌 亚型 影像学特征 病理学相关性 诊断效能
下载PDF
宝鸡地区人群骨密度分析
2
作者 赵勇 王伟军 +2 位作者 沈天波 麻春田 田宏哲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26期9-12,共4页
目的研究宝鸡地区人群骨密度分布现状和特征,评估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为临床干预、健康指导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6月至2023年2月在我院行双能X线吸收检测法(DXA)的5830例机会性筛查人群骨密度检查资料。比较不同性别人群各部... 目的研究宝鸡地区人群骨密度分布现状和特征,评估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为临床干预、健康指导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6月至2023年2月在我院行双能X线吸收检测法(DXA)的5830例机会性筛查人群骨密度检查资料。比较不同性别人群各部位的骨密度差异;分析不同性别人群各部位骨密度随年龄变化趋势;比较宝鸡地区20~80岁不同性别人群各部位骨密度峰值与国内大样本研究结果;分析体质指数(BMI)与骨密度的相关性。结果男性各部位骨密度基本高于同龄段女性。不同性别人群基本表现为腰椎骨密度最高,全髋骨密度次之,股骨颈骨密度最低。随着年龄的增长,不同性别人群骨密度变化趋势显著不同,男性骨密度丢失缓慢,女性骨密度丢失开始时间更早,丢失速度更快且呈现加速趋势。结论宝鸡地区人群骨密度在不同性别、不同部位的分布特征与国内大部分地区人群相似,女性骨质流失更早更快,导致女性骨质疏松症发病率更高、发生时间更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骨密度 双能X线吸收检测法 宝鸡地区
下载PDF
小儿感染后急性小脑共济失调临床影像特点及其相关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索凌云 李莉 +5 位作者 李静 陈涛 张雷 王晓虎 任慧鹏 任转琴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2015年第12期904-909,共6页
目的初步探讨小儿感染后急性小脑共济失调的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特征及其与临床症状之间的相关性。材料与方法结合文献回顾性分析30例小儿感染后急性小脑共济失调的临床及影像资料。结果30例患儿均表现为小脑... 目的初步探讨小儿感染后急性小脑共济失调的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特征及其与临床症状之间的相关性。材料与方法结合文献回顾性分析30例小儿感染后急性小脑共济失调的临床及影像资料。结果30例患儿均表现为小脑齿状核对称性长T2信号,18例为单纯小脑齿状核病变,其余12例合并桥脑背侧-小脑上脚-上髓帆、大脑脚、延髓、颈髓及基底节长T2信号。其中以小脑齿状病变发生率最高、最具有特征性,与其他部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脑症状出现至初查/复查MRI的时间〈3d者,患儿临床症状重,颅内病灶范围广,多部位累及;3~5 d者,症状好转,齿状核病灶范围缩小;6~9 d者,患儿临床症状明显好转,齿状核病灶消失或回缩至第四脑室旁;〉9d者,患儿临床症状痊愈或明显好转,颅内病灶消失。总体呈正向相关,且病灶的消失早于临床症状、体征。结论小儿感染后急性小脑共济失调具有特征性的影像表现,密切结合临床,能够为疾病诊断及预后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小脑共济失调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影像学诊断在脑弥漫性轴索损伤中的应用 被引量:4
4
作者 陈涛 张雷 +3 位作者 李静 李莉 苟晓光 任转琴 《医学综述》 2012年第19期3273-3275,共3页
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AI)是一种以脑深部神经轴索肿胀、断裂为特征的脑损伤的严重类型,重残率及病死率都很高,因此早期准确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影像学检查为其主要检查手段,随着软件、硬件的不断更新及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以磁共振新技... 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AI)是一种以脑深部神经轴索肿胀、断裂为特征的脑损伤的严重类型,重残率及病死率都很高,因此早期准确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影像学检查为其主要检查手段,随着软件、硬件的不断更新及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以磁共振新技术为代表的检查手段在DAI的诊断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现将影像学诊断尤其是MRI各个序列对DAI的应用情况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性轴索损伤 磁共振成像 影像诊断
下载PDF
胆囊肠瘘并胆石性肠梗阻影像诊断及临床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张育苗 任转勤 +3 位作者 田宏哲 魏菁苗 王艳 李芸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2年第2期96-98,共3页
目的探究胆囊肠瘘并胆石性肠梗阻的CT影像学表现及临床资料分析价值。方法对23例胆囊肠瘘并胆石性肠梗阻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术前CT观察胆石性肠梗阻的影像特征并对临床资料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探索CT检查在临床诊断及外... 目的探究胆囊肠瘘并胆石性肠梗阻的CT影像学表现及临床资料分析价值。方法对23例胆囊肠瘘并胆石性肠梗阻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术前CT观察胆石性肠梗阻的影像特征并对临床资料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探索CT检查在临床诊断及外科手术的指导价值。结果23例经CT及手术证实的胆囊肠瘘并胆石性肠梗阻患者中,胆石位于空肠2例、回肠20例、十二指肠降段1例,胆石同时位于胆囊与肠管内2例。胆囊壁瘘口长度与胆石长径、短径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715、0.493,P<0.05)。结论CT能直观、快速诊断胆囊肠瘘并胆石性肠梗阻,可作为具有肠梗阻症状患者的首选检查,临床可通过CT的影像表现和对异位胆石的测量评估患者病情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肠瘘 胆石性肠梗阻 CT 影像诊断
下载PDF
多模态影像在肾癌术前定性及分期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1
6
作者 武宝华 吴博云 +2 位作者 田宏哲 郑星星 李薇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3年第10期110-112,共3页
目的:探讨多模态影像在肾癌术前定性及分期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3月宝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31例疑似肾癌患者,所有患者均行CT及MRI检查,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统计CT及MRI单一及联合检查诊断结果,分析各方法的诊断... 目的:探讨多模态影像在肾癌术前定性及分期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3月宝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31例疑似肾癌患者,所有患者均行CT及MRI检查,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统计CT及MRI单一及联合检查诊断结果,分析各方法的诊断效能及不同分期肾癌的检出准确率。结果:131例疑似肾癌患者经病理检查结果为121例肾癌,10例肾脏良性肿瘤;CT检出恶性122例,良性9例,误诊7例,漏诊6例;MRI检出恶性120例,良性11例,误诊4例,漏诊5例;CT+MRI联合检出恶性122例,良性9例,误诊1例,漏诊0例。CT、MRI联合诊断肾癌的准确率99.24%、灵敏度100.00%、特异度90.00%均高于单独检测,漏诊率0.00%及误诊率10.00%低于单独检测(P<0.05)。CT、MRI联合检查不同T分期的准确率为99.17%,显著高于CT检测的76.86%及MRI检查的84.30%(P<0.01)。结论:CT、MRI联合的多模态影像检查在肾癌的诊断及术前分期中均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作为肾癌诊断、分期的检查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癌 多模态影像 CT MRI
下载PDF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联合CRP对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时间窗的鉴别价值
7
作者 李静 田宏哲 +1 位作者 李勃 李莉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4年第3期390-393,共4页
目的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联合血清C反应蛋白(CRP)对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时间窗的鉴别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宝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95例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床资料,其中男111例,女84例,年龄范围57~75岁。按发病至... 目的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联合血清C反应蛋白(CRP)对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时间窗的鉴别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宝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95例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床资料,其中男111例,女84例,年龄范围57~75岁。按发病至接受磁共振检查前时间分为超急性期组(病程≤6 h)67例、急性期组(病程6~72 h)79例、亚急性期组(≥72~168 h)49例;比较3组患者的DWI检查结果[表观弥散系数(ADC)]及CRP水平,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分析DWI联合CRP对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时间窗的鉴别价值,采用t检验、F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超急性期组患侧ADC为(0.33±0.08)×10^(-3) mm^(2)/s,低于急性期组的(0.40±0.09)×10^(-3) mm^(2)/s、亚急性期组的(1.56±0.25)×10^(-3) mm^(2)/s,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4.455,P<0.05);且超急性期组、急性期组患者患侧ADC值低于健侧,但亚急性期组患者ADC值高于健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超急性期组CRP为(9.39±3.03)mg/L,高于急性期组(6.01±1.27)mg/L、亚急性期(5.48±1.33)mg/L(q=16.09、712.295,均P<0.05);但急性期组、亚急性期CR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q=1.933、P>0.05)。ROC显示ADC鉴别急性缺血性脑梗死超急性期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587,灵敏度为100.00%、特异度为38.38%;CRP鉴别急性缺血性脑梗死超急性期的AUC为0.888,灵敏度为73.13%、特异度为96.87%;ADC联合CRP的AUC为0.918,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5.07%、86.72%。结论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ADC与血清CRP水平均可有效鉴别时间窗,ADC鉴别超急性缺血性脑梗死存在高灵敏度优势,CRP则具有高特异度优势,两者联合可进一步优化鉴别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散加权成像 磁共振 C反应蛋白 急性缺血性脑梗死
下载PDF
基于智谋理论的心理教育课程结合个体化饮食护理对乙型肝炎患者疾病自我感受负担及病情控制的影响
8
作者 关敏 杜锋 罗平娟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34期171-174,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智谋理论的心理教育课程结合个体化饮食护理对乙型肝炎患者疾病自我感受负担及病情控制的影响。方法择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100例乙型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采... 目的探讨基于智谋理论的心理教育课程结合个体化饮食护理对乙型肝炎患者疾病自我感受负担及病情控制的影响。方法择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100例乙型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基于智谋理论的心理教育课程结合个体化饮食护理。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自我感受负担量表(SPBS)各维度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转阴率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正常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总胆汁酸(TBA)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智谋理论的心理教育课程结合个体化饮食护理不仅能够有效减轻乙型肝炎患者的疾病自我感受负担,提升病情控制效果,还能促进肝功能恢复,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智谋理论的心理教育课程 个体化饮食护理 乙型肝炎 疾病自我感受负担 肝功能
下载PDF
MSCT增强扫描对贲门部胃平滑肌瘤与胃间质瘤的鉴别诊断价值 被引量:15
9
作者 孟小丽 舒俊 +4 位作者 任转琴 李文 张雷 王晓虎 任慧鹏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7年第8期1494-1497,共4页
目的探讨增强CT对贲门部胃平滑肌瘤与胃间质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与免疫组化证实的贲门部25例胃平滑肌瘤与16例胃间质瘤的CT资料,对两组患者的CT表现,包括累及胃食管连接部(esophagogastric junction,EGJ)、生长方式... 目的探讨增强CT对贲门部胃平滑肌瘤与胃间质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与免疫组化证实的贲门部25例胃平滑肌瘤与16例胃间质瘤的CT资料,对两组患者的CT表现,包括累及胃食管连接部(esophagogastric junction,EGJ)、生长方式、形态、强化方式、平衡期与门脉期强化比较、强化程度、溃疡、坏死、长径、短径、长径/短径进行统计,并对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s确切概率法,对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若P<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与胃间质瘤相比,胃平滑肌瘤多累及EGJ、轻中度强化、平衡期与门脉期强化相比较低或类似、长径/短径>1.3(P值依次为0.000、0.000、0.001、0.007)。结论 MSCT增强扫描对于贲门部胃平滑肌瘤与胃间质瘤有很高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滑肌瘤 间质瘤 贲门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特点及MRI与CT诊断价值 被引量:35
10
作者 薛红强 任转勤 +3 位作者 田宏哲 习羽 吴博云 张坤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5年第10期99-101,共3页
目的研究MRI与CT诊断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105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受检者均行MRI、CT检查,将检查结果与手术病理诊断结果进行比较,以分析胫骨平台骨折患者MRI与CT检查特点。结果两种检测方式对骨折粉碎、骨... 目的研究MRI与CT诊断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105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受检者均行MRI、CT检查,将检查结果与手术病理诊断结果进行比较,以分析胫骨平台骨折患者MRI与CT检查特点。结果两种检测方式对骨折粉碎、骨折移位、骨缺损、骨折部位显示效果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病理证实B1型27例、B2型20例、B3型11例、C1型28例、C2型11例、C3型8例,CT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8.89%、95.00%、100.00%、82.14%、90.91%、87.50%,与MRI 100.00%、100.00%、100.00%、92.86%、100.00%、100.00%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MRI部分骨型诊断符合率偏高;CT诊断骨折及分型准确率分别为93.33%、90.48%与MRI诊断98.10%、97.14%比较较低,其中分型符合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与CT均为胫骨平台骨折诊断有效方式,两者比较以MRI价值偏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平台骨折 临床特点 MRI CT
下载PDF
全身扩散加权成像在恶性淋巴结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9
11
作者 李莉 索凌云 +3 位作者 李静 任慧鹏 王晓虎 任转琴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2015年第3期213-217,共5页
目的探讨全身DWI(WB-DWI)在淋巴瘤与淋巴结转移瘤之间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价值与意义。材料与方法筛选出经临床确诊的淋巴瘤患者25例,淋巴结转移瘤患者20例,同时选取15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均行WB-DWI及T2抑脂轴面扫描,记录所有异常淋... 目的探讨全身DWI(WB-DWI)在淋巴瘤与淋巴结转移瘤之间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价值与意义。材料与方法筛选出经临床确诊的淋巴瘤患者25例,淋巴结转移瘤患者20例,同时选取15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均行WB-DWI及T2抑脂轴面扫描,记录所有异常淋巴结及正常对照组淋巴结的ADC值,将淋巴瘤组与正常组间、淋巴结转移瘤组与正常组间、淋巴瘤组与转移瘤组间ADC值进行两两比较,探讨ADC值在恶性淋巴结病变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中是否具有显著性差异。试图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确定淋巴瘤与淋巴结转移瘤间的最佳鉴别诊断阈值(OT)。结果淋巴瘤组ADC值为(0.70±0.13)mm2/1000 s,淋巴结转移组ADC值为(0.94±0.14)mm2/1000 s,正常对照组ADC值为(1.23±0.24)mm2/1000 s,经独立样本t检验,淋巴瘤组与淋巴结转移组间ADC值具有统计学意义(t=-16.395,P<0.05),淋巴瘤组与正常对照组间ADC值具有统计学意义(t=-14.876,P<0.05),淋巴结转移组与正常对照组间ADC值具有统计学意义(t=-7.851,P<0.05)。通过ROC曲线,得出在ADC值0.79时,AZ值=0.910,其对应灵敏度90.3%,特异度80.6%,此时准确指数最高,诊断效能最佳。结论全身DWI在全身恶性淋巴结病变的诊断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通过ADC值的定量分析能为两者的鉴别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弥散 淋巴瘤 淋巴结
下载PDF
放疗联合化疗治疗局限期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4
12
作者 苏云涛 朱勇 +3 位作者 胡志纲 任建 何荣华 田宁强 《海南医学》 CAS 2019年第11期1385-1387,共3页
目的观察放疗联合化疗治疗局限期小细胞肺癌(LSCLC)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宝鸡市中心医院放射治疗科2012年2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LSCLC患者226例,给予放疗联合化疗治疗,观察患者疗效及治疗过程中发生的不良反应,... 目的观察放疗联合化疗治疗局限期小细胞肺癌(LSCLC)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宝鸡市中心医院放射治疗科2012年2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LSCLC患者226例,给予放疗联合化疗治疗,观察患者疗效及治疗过程中发生的不良反应,分析其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同时分析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 226例患者经治疗后完全缓解131例,部分缓解63例,无变化27例,疾病进展5例,有效率为85.8%(194/226);患者中位生存时间23.2个月,1年生存率为66.4%(150/226),2年生存率为31.0%(70/226),3年生存率为15.0%(34/226);患者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放射性食管炎、放射性肺炎、胃肠道反应,其中≥3级的骨髓抑制发生率为44.6%,≥3级胃肠道反应发生率为28.3%,≥2级的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为35.8%,有临床症状的放射性肺炎发生率为11.5%;单因素分析发现,年龄、是否吸烟、PS评分、肿瘤体积均为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是否吸烟、PS评分、肿瘤体积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LSCLC采用放疗联合化疗治疗可获得较好疗效,患者年龄、是否吸烟、PS评分值,肿瘤体积大小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限期小细胞肺癌 放疗 化疗 疗效 预后
下载PDF
钼铑双靶X线摄影乳腺肿块边缘征象及周围结构对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7
13
作者 李勃 田宏哲 +2 位作者 范晴 任转勤 张宝荣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16年第9期59-62,共4页
目的探讨钼铑双靶X线摄影乳腺肿块边缘征象及周围结构对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搜集2014—2015年度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220例乳腺肿块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钼铑双靶X线摄影乳腺肿块边缘征象及周围结构情况,分析X线征象在良恶性... 目的探讨钼铑双靶X线摄影乳腺肿块边缘征象及周围结构对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搜集2014—2015年度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220例乳腺肿块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钼铑双靶X线摄影乳腺肿块边缘征象及周围结构情况,分析X线征象在良恶性病变中的检出率差异及X线征象的良恶性诊断结果与病理诊断间的一致性。结果边缘清晰、周围结构正常在X线诊断良性患者的检出率高于X线诊断恶性患者(P<0.01);边缘浸润、星芒状及周围结构扭曲在X线诊断恶性患者的检出率高于X线诊断良性患者(P<0.01)。边缘浸润、星芒状及周围结构扭曲在恶性病变的检出率高于良性病变(P<0.01)。乳腺肿块边缘征象及周围结构在良恶性病变诊断中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6.4%、91.8%、89.1%、91.3%、87.1%。X线征象的良恶性诊断结果与病理诊断具有较好的一致性(Kappa=0.782,P<0.001)。结论钼铑双靶X线摄影乳腺肿块边缘征象及周围结构对良恶性病变的鉴别中具有重要价值,该检查简单、易操作,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钼铑双靶X线摄影 乳腺疾病 诊断
下载PDF
CT层厚对肺炎人工智能诊断软件诊断准确率的影响 被引量:5
14
作者 王伟军 习羽 田宏哲 《医疗卫生装备》 CAS 2022年第2期60-63,69,共5页
目的:分析CT影像层厚参数对肺炎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诊断软件诊断准确率的具体影响,探讨提高肺炎AI软件诊断准确率的可行途径。方法:回顾性收集22例不同类型肺炎患者的CT检查数据,每例包含同期胸部CT完整的厚层(5 mm层... 目的:分析CT影像层厚参数对肺炎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诊断软件诊断准确率的具体影响,探讨提高肺炎AI软件诊断准确率的可行途径。方法:回顾性收集22例不同类型肺炎患者的CT检查数据,每例包含同期胸部CT完整的厚层(5 mm层厚)和薄层(1.25 mm层厚)数据,采用AI软件进行智能诊断。以2名主要从事胸部影像诊断的副主任医师判读结果为参考标准,对比AI软件识别出的全肺体积、病变体积、非实性成分占比结果,并逐一对照图像寻找出现差异的原因。采用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I软件处理厚层(5 mm层厚)图像时,肺门部大血管断面、脏器边缘弧形表面形成的容积伪影易被识别为病灶,与胸壁或纵隔相连的胸膜增厚、胸腔积液、肺实变组织等易识别错误,减小层厚至薄层(1.25 mm层厚)图像可予以改善。AI软件测量的非实性成分占比在不同临床类型肺炎中有较明显差异,层厚对AI软件测量病灶内非实性成分占比也有影响,但对具体病例而言大部分影响不大。结论:CT层厚参数对肺炎AI软件识别全肺体积、病变体积有明显影响,薄层图像识别准确率可明显提高,但仍需改进。层厚对病灶内非实性成分占比测量影响有限,非实性成分占比等病灶内部参数在肺炎临床类型鉴别诊断中具有潜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 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辅助诊断 CT 层厚
下载PDF
乳腺癌DCE-MRI表现及其与分子分型的相关性 被引量:5
15
作者 李勃 田宏哲 +1 位作者 李莉 李静 《海南医学》 CAS 2022年第23期3077-3080,共4页
目的探究乳腺癌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表现及其与分子分型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2月至2021年12月宝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260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和影像资料,所有患者均行DCE-MRI扫描,术后根据病理检查确定其分子分型,并通... 目的探究乳腺癌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表现及其与分子分型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2月至2021年12月宝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260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和影像资料,所有患者均行DCE-MRI扫描,术后根据病理检查确定其分子分型,并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乳腺癌DCE-MRI表现与分子分型的关系。结果Luminal-A型乳腺癌分子分型为阳性者MRI表现形态不规则、边缘毛刺、边界模糊形态比例明显多于阴性者,而MRI表现坏死形态比例明显低于阴性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uminal-B型乳腺癌分子分型为阳性者MRI表现形态不规则、边缘毛刺、坏死形态比例明显高于阴性者,边界模糊比例明显低于阴性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er2型乳腺癌分子分型为阳性者MRI表现形态不规则、边缘毛刺、边界模糊形态人数明显低于阴性者,而MRI表现坏死形态比例明显高于阴性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阴乳腺癌分子分型为阳性者MRI表现形态不规则、边缘毛刺、边界模糊、坏死形态人数明显低于阴性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形态不规则、坏死为Luminal-A型乳腺癌分子分型和三阴乳腺癌型乳腺癌分子分型MRI表现的影响因素(P<0.05),而形态不规则为Luminal-B型乳腺癌分子分型和Her2型乳腺癌分子分型MRI表现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乳腺癌DCE-MRI表现与其分子分型有一定相关性,影像学评估对乳腺癌分子分型的判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磁共振 影像学 分子分型 影响因素
下载PDF
磁敏感加权成像技术在新生儿脑内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7
16
作者 张雷 李静 +3 位作者 李莉 苟晓光 陈涛 任转琴 《医学综述》 2011年第9期1389-1392,共4页
磁敏感加权成像(SWI)是一种采用完全流动补偿、高分辨率、三维梯度回波的MRI成像新技术,其通过相位后处理突出显示血液中的顺磁性物质,例如去氧血红蛋白、细胞内的高铁血红蛋白、血铁质等,特别适用于检测静脉血管内含脱氧血红蛋白的血... 磁敏感加权成像(SWI)是一种采用完全流动补偿、高分辨率、三维梯度回波的MRI成像新技术,其通过相位后处理突出显示血液中的顺磁性物质,例如去氧血红蛋白、细胞内的高铁血红蛋白、血铁质等,特别适用于检测静脉血管内含脱氧血红蛋白的血液和血管外的血液代谢物,其对铁沉积、钙化等亦十分敏感。现总结SWI在小新生儿损伤、脑出血、脑血管畸形、脑梗死、脑肿瘤以及钙化或铁质沉积等相关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应用新进展,以期对新生儿常见神经系统疾病的MRI诊断提供新的认识和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敏感加权成像 新生儿 中枢神经系统
下载PDF
ESWAN序列在脑出血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
17
作者 任慧鹏 陈涛 +5 位作者 张雷 任转琴 王晓虎 李静 李莉 苟晓光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2年第9期1417-1420,共4页
目的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ESWAN)在脑出血诊断中应用价值。方法对41例临床确诊脑出血患者行常规MR序列(T1WI、T2WI、FLAIR、DWI)、T2*GRE、ESWAN检查,对ESWAN图像进行后处理,获得ESWAN幅度图、相位图及最小密度投影(MinIP)图。对常规序列... 目的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ESWAN)在脑出血诊断中应用价值。方法对41例临床确诊脑出血患者行常规MR序列(T1WI、T2WI、FLAIR、DWI)、T2*GRE、ESWAN检查,对ESWAN图像进行后处理,获得ESWAN幅度图、相位图及最小密度投影(MinIP)图。对常规序列、T2*GRE、ESWAN各序列检出的出血灶数量、大小进行评估及统计分析。结果常规序列、T2*GRE、ESWAN对总出血灶及脑微出血灶(CMB)的检出率比较为:ESWAN>T2*GRE>常规序列;ESWAN序列对于微出血灶的检出率明显高于T2*GRE及常规序列。结论相对于常规序列及T2*GRE,ESWAN能更准确的检测出血灶数量,对梗死后微出血独具诊断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敏感加权成像 脑出血 脑微出血
下载PDF
DWI及增强扫描对幕下原发淋巴瘤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莉 陈涛 +2 位作者 任转勤 索凌云 习羽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7年第12期2260-2264,共5页
目的探讨MR扩散加权成像(DWI)及增强扫描在原发性小脑淋巴瘤中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5例经临床手术病理证实的小脑淋巴瘤患者,行常规MR、DWI及增强扫描,回顾性分析各病例的平扫、DWI及增强扫描特征,并定量测定肿瘤实质区表观扩... 目的探讨MR扩散加权成像(DWI)及增强扫描在原发性小脑淋巴瘤中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5例经临床手术病理证实的小脑淋巴瘤患者,行常规MR、DWI及增强扫描,回顾性分析各病例的平扫、DWI及增强扫描特征,并定量测定肿瘤实质区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同时选取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幕下实质型血管母细胞瘤4例,髓母细胞瘤8例,脑膜瘤10例进行DWI及增强扫描对比分析。结果 5例淋巴瘤,单发3例,多发2例,共计病灶数8个,T1WI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以等或稍高信号为主,其中1例2个病灶表现为T_2WI低信号;DWI上2个病灶呈低信号,1个病灶为等信号,余病灶呈高信号表现,增强后,所有病灶均明显强化,1个病灶强化欠均质,余强化均匀,DWI与增强对照,测得肿瘤实质区的平均ADC值为(0.66±0.10)×10-3mm2/s,其中有3个病灶累及邻近脑膜,致脑膜增厚、强化;实质型血管母细胞瘤明显强化,DWI上呈低信号,实质区的平均ADC值为(1.93±0.13)×10-3mm2/s;髓母细胞瘤呈中-明显强化,DWI上呈高信号,实质区的平均ADC值为(0.71±0.11)×10^(-3)mm^2/s;脑膜瘤呈中-明显强化,6例出现脑膜尾征,DWI上5例为等信号,3例为稍低信号,2例为稍高信号,实质区的平均ADC值为(1.07±0.22)×10-3mm^2/s。淋巴瘤的ADC值最低,其次是髓母;强化程度上实质型血管母细胞瘤最高,其次是淋巴瘤。结论应用DWI结合增强扫描对幕下淋巴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能够明显提高淋巴瘤的诊断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淋巴瘤 血管母细胞瘤 髓母细胞瘤 脑膜瘤
下载PDF
43例穿透性粥样硬化性主动脉溃疡随访观察 被引量:5
19
作者 王伟军 陈述 +1 位作者 权晖 李金保 《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7年第3期179-182,共4页
目的探讨穿透性粥样硬化性主动脉溃疡(PAU)容积作为病情进展指标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5年6月,我院诊治的无外科干预指征的43例PAU患者的药物治疗及随访资料,观察随访期内CT血管造影显示的PAU容积变化情况。结果 7例... 目的探讨穿透性粥样硬化性主动脉溃疡(PAU)容积作为病情进展指标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5年6月,我院诊治的无外科干预指征的43例PAU患者的药物治疗及随访资料,观察随访期内CT血管造影显示的PAU容积变化情况。结果 7例患者主动脉溃疡病变出现进展,接受主动脉腔内修复手术。手术组首诊时最大PAU容积为(1.21±0.07)cm3,非手术组为(0.84±0.14)cm3,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PAU的容积与病情进展相关,它可以预测患者粥样硬化性主动脉溃疡病变是否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透性粥样硬化性主动脉溃疡 随访 血管容积
下载PDF
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的CT表现 被引量:3
20
作者 陈涛 孟小丽 +2 位作者 任转琴 范晴 李文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7年第10期102-104,108,共4页
目的分析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renal cell carcinoma associated with XP11.2translocation/TFE gene fusion,Xp11.2/TFE RCC)的CT影像特点,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Xp11.2易位性肾癌的CT资料,观察肿瘤的部位、... 目的分析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renal cell carcinoma associated with XP11.2translocation/TFE gene fusion,Xp11.2/TFE RCC)的CT影像特点,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Xp11.2易位性肾癌的CT资料,观察肿瘤的部位、大小、形态、密度、强化程度、包膜、肾周组织侵犯及淋巴结转移等特点。结果平扫6例呈稍高密度,1例稍低密度;3例瘤体内见大片出血及坏死,5例可见点状钙化;增强扫描肿瘤皮质期中等强化,髓质期强化程度最高,肾盂期逐渐下降且低于皮质期的强化程度,皮质期及髓质期强化程度均低于肾皮质而高于肾髓质,肾盂期强化低于肾髓质。结论 Xp11.2易位性肾癌CT扫描有一定的特征性表现,有助于与其他肾癌亚型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癌 Xp11.2易位 TFE3基因融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