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维持性血液透析终末期肾病患者丘脑功能连接异常与记忆减退的相关性研究
1
作者 罗诏耀 欧阳远朔 +5 位作者 苏航 黎广宇 何荣华 李海宁 李朋 张宇辰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92-297,共6页
目的探索维持性血液透析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患者丘脑功能连接(functional connectivity,FC)异常与记忆减退的相关性。方法对22例ESRD患者(ESRD组)和28例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相匹配的健康对照(HC组)行听觉词语... 目的探索维持性血液透析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患者丘脑功能连接(functional connectivity,FC)异常与记忆减退的相关性。方法对22例ESRD患者(ESRD组)和28例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相匹配的健康对照(HC组)行听觉词语学习测试-华山版(AVLT-H)评估记忆功能,随后采集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s-fMRI)数据并行基于丘脑的全脑FC分析比较两组间丘脑的FC差异,最后进行Pearson和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与HC组相比,ESRD组患者IR-S(P=0.002)、SR-S(P<0.001)、LR-S(P=0.005)得分显著降低;同时,ESRD组右侧丘脑与左侧额上回眶部、左侧顶上小叶、右侧枕上回、右侧楔前叶及右侧额中回的FC降低(P<0.05,TFCE校正),ESRD组左侧丘脑与左侧直回、左侧顶上小叶及右侧顶上小叶的FC降低(P<0.05,TFCE校正),ESRD组左侧丘脑与左侧直回的FC值与IR-S(r=-0.499)、SR-S(r=-0.458)及LR-S(r=-0.455)呈显著负相关(P均<0.05)。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ESRD患者存在记忆功能减退,且与左侧丘脑和左侧直回的FC异常密切相关,可以为观察ESRD患者的记忆功能障碍提供影像学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末期肾病(ESRD) 丘脑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s-fMRI) 功能连接(FC) 记忆减退
下载PDF
CT血流储备分数联合斑块特征对主要不良心脏事件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3
2
作者 欧阳丽娜 王晶晶 +3 位作者 张怀瑢 刘宇豪 王瑞 朱力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92-597,599,共7页
目的分析基于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的斑块特征及CT血流储备分数(CT-FFR)对冠心病患者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发生的中长期预测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纳入2016年1月—2019年6月在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行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和数字减影血管造... 目的分析基于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的斑块特征及CT血流储备分数(CT-FFR)对冠心病患者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发生的中长期预测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纳入2016年1月—2019年6月在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行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的冠心病患者89例。分析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资料,测量其斑块特征及CT-FFR,并随访患者36个月内MACE发生情况。比较MACE阳性组和阴性组间冠状动脉斑块特征和CT-FFR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确定MACE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评价不同指标及联合指标对MACE的预测价值。结果MACE阳性组18例,共18处责任病变;MACE阴性组71例,共83处非责任病变。两组管腔狭窄率(Z=3.174)、斑块负荷(Z=3.869)、低密度斑块(χ^(2)=23.141)、餐巾环征(χ^(2)=6.603)、CT-FFR≤0.8(χ^(2)=20.208)、ΔCT-FFR(Z=4.143)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其中CT-FFR≤0.8、斑块负荷>0.58、出现低密度斑块是MACE发生的独立预测因子。不同模型对MACE的预测能力显示,模型1(管腔狭窄≥50%)的AUC为0.595(95%CI 0.493~0.692);模型2(模型1+CT-FFR≤0.8)的AUC为0.817(95%CI 0.728~0.887);模型3(模型2+斑块特征)的AUC为0.919(95%CI 0.848~0.964)。3个模型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4.829、2.689、6.638,P均<0.001),模型3对MACE的预测价值最高。结论CT-FFR≤0.8、斑块负荷>0.58、低密度斑块提示MACE发生风险高。联合解剖、斑块和血流动力学特征可以提高对MACE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块 动脉粥样硬化 冠心病 血流动力学 CT血管造影 预测 主要不良心脏事件
下载PDF
基于动态局部一致性研究终末期肾病患者自发脑活动的变化
3
作者 苏航 罗诏耀 +7 位作者 王慧 何荣华 任转琴 张坤 田宏哲 欧阳远朔 李海宁 张宇辰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32-436,共5页
目的研究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s-fMRI)动态局部一致性(dReHo)异常。方法纳入26例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ESRD患者(ESRD组)和26例性别、年龄及受教育程度相匹配的正常对照(HC)并采集rs-fMRI数据;所有受试者均在采集... 目的研究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s-fMRI)动态局部一致性(dReHo)异常。方法纳入26例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ESRD患者(ESRD组)和26例性别、年龄及受教育程度相匹配的正常对照(HC)并采集rs-fMRI数据;所有受试者均在采集磁共振数据前完成听觉词语学习测试-华山版(AVLT-H)、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等评估认知功能;应用时域动态分析(TDA)工具包计算ESRD组和对照组dReHo值;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采用Pearson和Spearman相关性分析方法分析异常的dReHo脑区和临床量表评分的相关性。结果相较于HC组,ESRD组双侧缘上回、左侧岛叶、左侧中央后回、左侧壳核dReHo值降低(P<0.05,置换检验校正),ESRD组左侧缘上回(r=-0.534,P=0.005)与左侧岛叶(r=-0.422,P=0.032)的dReHo值与LR-S评分呈负相关,ESRD组左侧缘上回的dReHo值与SR-S评分呈负相关(r=-0.468,P=0.016)。结论ESRD患者静息状态下存在多个脑区dReHo异常,并与患者的认知功能有关,表明dReHo可以精确地反映动态自发脑活动变化,为ESRD患者的认知功能评估提供新的客观影像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末期肾病 血液透析 动态局部一致性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 认知损伤
下载PDF
基于磁共振的影像组学模型预测浸润性乳腺癌组织学分级的研究
4
作者 李明 李薇 +2 位作者 吴林桦 平学军 石惠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23年第9期904-908,923,共6页
目的探讨基于T_(2)WI和DCE-MRI的影像组学模型预测浸润性乳腺癌组织学分级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浸润性乳腺癌132例患者的MRI增强图像。采用ITK-SNAP逐层勾画肿瘤边界,利用AK软件分别提取T_(2)WI、DCE、T_(2)WI和DCE联合序列三维病灶... 目的探讨基于T_(2)WI和DCE-MRI的影像组学模型预测浸润性乳腺癌组织学分级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浸润性乳腺癌132例患者的MRI增强图像。采用ITK-SNAP逐层勾画肿瘤边界,利用AK软件分别提取T_(2)WI、DCE、T_(2)WI和DCE联合序列三维病灶的影像组学特征,并通过特征选择分别选取了3、2、3个影像组学特征,分别采用Logistic回归、随机森林(RF)、支持向量机(SVM)和决策树(decision tree)不同的机器算法建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模型的预测效能,通过决策曲线(decision curve analysis,DCA)评估各模型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T_(2)WI和DCE-MRI联合序列采用决策树算法预测效能最佳,均优于Logistic回归、RF和SVM算法模型,且决策树算法模型与Logistic、RF、SVM算法模型的AUC值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决策曲线分析中,采用决策树算法模型的净收益高于采用Logistic回归、RF和SVM算法模型。结论MRI影像组模型可以无创预测浸润性乳腺癌组织学分级,T_(2)WI和DCE-MRI联合序列采用决策树算法模型预测性能最佳,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像组学 浸润性乳腺癌 组织学分级 磁共振成像 机器算法
下载PDF
MRI脂肪抑制序列在早期诊断腰椎小关节退变中的价值 被引量:3
5
作者 王伟军 霍敏华 +6 位作者 张雷 索凌云 任转琴 陈涛 李静 苟晓光 李莉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7年第2期170-172,共3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对腰椎小关节退变的早期诊断价值,优化腰椎的MRI扫描序列。方法回顾性分析568例腰椎小关节退变的影像学资料,运用χ~2检验对其每项影像学征象的常规MRI及脂肪抑制序列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脂肪抑制序列...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对腰椎小关节退变的早期诊断价值,优化腰椎的MRI扫描序列。方法回顾性分析568例腰椎小关节退变的影像学资料,运用χ~2检验对其每项影像学征象的常规MRI及脂肪抑制序列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脂肪抑制序列显示腰椎小关节退变的早期炎性渗出性病变优于常规MRI(P<0.05);而对于关节骨质退变的观察二者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早期或慢性期急性发作的腰椎小关节退变患者,行常规MRI检查的同时应加扫轴位薄层脂肪抑制序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小关节退变 磁共振成像 脂肪抑制序列
下载PDF
X线平片与CT诊断脊椎转移瘤的临床对比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何海林 习羽 《医学综述》 2013年第13期2445-2447,共3页
目的探讨X线平片与CT诊断脊椎转移瘤的临床价值,以期为临床诊断提供良好的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2月至2012年12月在陕西省宝鸡市中心医院进行影像学检查的35例脊椎转移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运用X线平片、CT检查,比较两者在诊断... 目的探讨X线平片与CT诊断脊椎转移瘤的临床价值,以期为临床诊断提供良好的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2月至2012年12月在陕西省宝鸡市中心医院进行影像学检查的35例脊椎转移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运用X线平片、CT检查,比较两者在诊断上的差异。结果 X线平片和CT在椎管受累、软组织肿胀、病理性骨折、骨质破坏或缺损、椎体形态改变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者在细微的病变中也有明显的差异,CT可发现X线平片无法显示的病变情况。结论优质的X平片能显示出脊椎转移瘤,而CT则对于发现早期的脊椎转移瘤以及细微的病变情况上有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 X平片 脊椎转移瘤 诊断价值
下载PDF
慢性肝炎患者胆结石发生率及危险因素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龚根强 李勃 +1 位作者 党新文 帖小妮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6年第4期436-437,共2页
目的:探讨慢性肝炎患者胆结石的发生率及其危险因素,为临床预防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211例慢性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给予B超检查,了解慢性肝炎患者胆结石发生率,根据是否有胆囊结石的发生分为胆结石发生组和胆结石未发生组,对可... 目的:探讨慢性肝炎患者胆结石的发生率及其危险因素,为临床预防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211例慢性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给予B超检查,了解慢性肝炎患者胆结石发生率,根据是否有胆囊结石的发生分为胆结石发生组和胆结石未发生组,对可能影响肝炎患者胆结石发生率的病人社会学特征和疾病特征等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元分析,探讨慢性肝炎发生胆结石的危险因素。结果:慢性肝炎患者胆结石发生率为22.7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肝炎患者胆结石发生组的年龄、饮酒史和总胆固醇明显高于胆结石未发生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及总胆固醇是肝炎患者发生胆结石的危险因素。结论:慢性肝炎患者的胆结石发生率较高。较大的年龄、较高的总胆固醇数是慢性肝炎患者发生胆结石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并发症 胆结石 危险因素
下载PDF
气囊导尿管在钡剂灌肠中的应用 被引量:2
8
作者 李超敏 闫丽明 《河北医药》 CAS 2004年第5期406-406,共1页
关键词 气囊导尿管 钡剂灌肠 结肠病变 直肠病变 肠道准备
下载PDF
探讨钼靶X线联合MRI检查对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效果 被引量:7
9
作者 李堃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5年第3期117-119,共3页
目的探讨钼靶X线联合MRI检查对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08年5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497例乳腺癌患者,比较术前钼靶X线、MRI检查及联合检查与术后病理诊断的符合情况。结果钼靶X线检查检出淋巴结转移416例,无转移81例,... 目的探讨钼靶X线联合MRI检查对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08年5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497例乳腺癌患者,比较术前钼靶X线、MRI检查及联合检查与术后病理诊断的符合情况。结果钼靶X线检查检出淋巴结转移416例,无转移81例,诊断灵敏度为94.1%,特异性为35.4%,总体符合率为73.4%;MRI检查检出淋巴转移397例,无转移100例,诊断灵敏度为94.7%,特异性为96.3%,总体符合率为95.0%;钼靶X线联合MRI检查灵敏度为97.6%,特异性为93.2%,总体符合率为96.8%。结论钼靶X线联合MRI检查在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中具有补充作用,可弥补单一诊断的缺陷,达到更佳的诊断效果,且安全性更高,对改善患者预后和提高其生活质量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钼靶X线 MRI 乳腺癌 淋巴结转移 诊断
下载PDF
骨样骨瘤的X线CT和MRI表现及诊断价值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堃 《安徽医学》 2011年第9期1330-1331,共2页
目的探讨骨样骨瘤的X线、CT和MR I表现,及不同检查方法在骨样骨瘤诊断中的优势。方法选择本院2008年10月-2010年12月收治的经过病理证实为骨样骨瘤患者32例的影像资料,分析总结其影像表现。结果本组影像检查均显示圆形或椭圆形瘤巢,直径... 目的探讨骨样骨瘤的X线、CT和MR I表现,及不同检查方法在骨样骨瘤诊断中的优势。方法选择本院2008年10月-2010年12月收治的经过病理证实为骨样骨瘤患者32例的影像资料,分析总结其影像表现。结果本组影像检查均显示圆形或椭圆形瘤巢,直径0.4-1.6 cm,边缘清晰,瘤巢周围有程度不同的骨质硬化。全部患者行X线检查,显示瘤巢24例(75.0%);行CT检查26例显示瘤巢26例(100.0%),行磁共振检查10例,显示瘤巢8例(80.0%)。结论 CT检查对瘤巢的显示率最高,是诊断骨样骨瘤的最准确方法,X线检查使用最广,是骨样骨瘤检查的重要方法,MR对周围组织及水肿分辨率较高,但对钙化或骨化不够敏感,还需结合X线或CT检查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样骨瘤 X线 CT 磁共振
下载PDF
计算机X线摄影(CR)技术在乳腺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薛克 闫黎明 +2 位作者 李堃 王玫 熊玮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07年第3期129-131,共3页
目的:研究计算机X线摄影系统(CR)与屏/片摄影对乳腺疾病的诊断优势。材料与方法:对1014位女性患者双侧乳腺进行CR检查,经乳腺专用处理软件进行图像后处理。结果:CR检查乳腺患者1014人中,乳腺增生者840人,纤维瘤62人,乳腺癌51人;CR能更... 目的:研究计算机X线摄影系统(CR)与屏/片摄影对乳腺疾病的诊断优势。材料与方法:对1014位女性患者双侧乳腺进行CR检查,经乳腺专用处理软件进行图像后处理。结果:CR检查乳腺患者1014人中,乳腺增生者840人,纤维瘤62人,乳腺癌51人;CR能更清晰地显示乳腺组织层次结构及微小病灶。结论:CR技术通过强大图像后处理功能,提高了乳腺疾病的诊断率。是一种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的X线检查新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 CR 钼靶X线机
下载PDF
乳腺恶性腺肌上皮瘤影像学诊断探讨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伟军 张宝荣 +2 位作者 王德 任转琴 何海林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15年第1期60-62,69,共4页
目的:研究乳腺恶性腺肌上皮瘤(Malignant Adenomyoepithelioma,MAME)的影像学表现,探讨该病术前影像诊断的可能性及方法。材料与方法:将乳腺恶性腺肌上皮瘤的X线及超声表现与病理结果相对照,并复习近年来对该病影像学表现有较详细描述... 目的:研究乳腺恶性腺肌上皮瘤(Malignant Adenomyoepithelioma,MAME)的影像学表现,探讨该病术前影像诊断的可能性及方法。材料与方法:将乳腺恶性腺肌上皮瘤的X线及超声表现与病理结果相对照,并复习近年来对该病影像学表现有较详细描述的文献,研究该病的影像学表现。结果:乳腺恶性腺肌上皮瘤X线表现常见为分叶状高密度肿块,轮廓清晰,边缘光滑或有毛刺,内密度可不均匀,周围无其他恶性征象。超声图像主要表现为实性结节或边界清楚以实性成分为主的包块,轮廓可呈分叶状,部分包块内见大量液性暗区,肿瘤血供丰富,对周围组织结构无明显浸润。结论:乳腺恶性腺肌上皮瘤X线及超声表现缺乏明确的特异性,形态学表现介于良恶性之间,内部密度或回声不均,结合患者病史较长,有短期内突然增大的病史时,要注意存在该病的可能,要进一步追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恶性腺肌上皮瘤 乳腺X线 超声
下载PDF
气管及支气管裂伤的影像诊断价值探讨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德 王伟军 +1 位作者 李堃 薛克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07年第3期125-127,共3页
目的:提高对气管、支气管裂伤的认识。材料与方法:对1例支气管断裂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结合文献进行复习。结果:气管、支气管裂伤由外伤所致。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紫绀、咳嗽、咯血等;胸部X线表现为气胸并可能为张力性气胸,肺不... 目的:提高对气管、支气管裂伤的认识。材料与方法:对1例支气管断裂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结合文献进行复习。结果:气管、支气管裂伤由外伤所致。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紫绀、咳嗽、咯血等;胸部X线表现为气胸并可能为张力性气胸,肺不张、皮下气肿。CT三维重建可很好的显示裂伤情况;支气管镜在急诊时对诊断及治疗均有帮助,而在急性期后价值不大。结论:发生交通事故、撞击、挤压等外伤出现呼吸困难、紫绀、咳嗽、咯血等临床表现X线检查有气胸、肺不张、皮下气肿。胸骨和第1—3肋骨骨折应想到有气管、支气管裂伤的可能,立即行CT三维重建可明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支气管裂伤 CT三维重建 X线 支气管镜
下载PDF
长骨非骨化性纤维瘤的影像诊断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德 薛克 +2 位作者 李金柱 姚晓群 杨广夫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08年第3期116-118,共3页
目的:分析长骨非骨化性纤维瘤(NOF)的影像学表现。材料与方法:收集35例手术病理证实的下肢长骨NOF的影像学表现,其中男23例,女12例,年龄在4.5~38岁,平均年龄16.6岁。全部病例作了X线检查,CT检查11例,MRI 3例。结果:发生于股骨13,胫骨19... 目的:分析长骨非骨化性纤维瘤(NOF)的影像学表现。材料与方法:收集35例手术病理证实的下肢长骨NOF的影像学表现,其中男23例,女12例,年龄在4.5~38岁,平均年龄16.6岁。全部病例作了X线检查,CT检查11例,MRI 3例。结果:发生于股骨13,胫骨19例,腓骨3例;病变位于皮质内者4例,皮质髓腔者29例,髓腔1例;圆形5例,长圆形18例,分叶12例;肿瘤长径1.0cm~6.5cm,长径>宽径>前后;病变边缘均有硬化,内边缘见骨嵴17例,分隔12例,钙化4例,2例合并病理骨折。平均CT值63Hu,MRI T_2WI见病变组织信号增高。结论:发生于青少年下肢长骨皮质和髓腔局限性伴有硬化边的骨破坏可诊断本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肿瘤 非骨化性纤维瘤 影像诊断
下载PDF
半肢骨骺发育异常1例
15
作者 王伟军 王德 吕海岐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3年第6期873-873,877,共2页
患者女,4岁。行走不稳两年,双下肢不等长,右踝关节肥大畸形。查体:患儿一般情况良好。右下肢较左侧稍长,右髋关节不稳,右膝关节外侧略肿大,右踝关节肿大,外翻,内侧可触及硬质突起。患儿其余肢体未见异常。既往无外伤史,家族... 患者女,4岁。行走不稳两年,双下肢不等长,右踝关节肥大畸形。查体:患儿一般情况良好。右下肢较左侧稍长,右髋关节不稳,右膝关节外侧略肿大,右踝关节肿大,外翻,内侧可触及硬质突起。患儿其余肢体未见异常。既往无外伤史,家族三代以内及近亲中无类似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肢骨骺发育异常 X线诊断
下载PDF
乳腺X线图像表现类型与月经史相关性的探讨
16
作者 张宝荣 任转琴 +3 位作者 王伟军 王德 何海林 李勃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15年第1期66-69,共4页
目的:探讨乳腺X线图像表现类型与月经史的关系。材料与方法:分析经GE Senographe DMR+钼铑双靶乳腺对201例女性双侧乳腺X线图像类型及临床相关资料。结果:共201例研究对象,其中脂肪型乳腺58例,占总研究对象的28.86%;少量实质型乳腺47例... 目的:探讨乳腺X线图像表现类型与月经史的关系。材料与方法:分析经GE Senographe DMR+钼铑双靶乳腺对201例女性双侧乳腺X线图像类型及临床相关资料。结果:共201例研究对象,其中脂肪型乳腺58例,占总研究对象的28.86%;少量实质型乳腺47例,占总研究对象的23.38%;多量实质型乳腺51例,占总研究对象的25.37%;致密型乳腺45例,占总研究对象的22.39%。初潮年龄≤14岁组与>14岁组相比,乳腺X线图像类型存在差异,χ2=8.090,P<0.044;绝经状况分为未绝经组、已绝经组,乳腺X线图像类型存在差异,χ2=49.787,P<0.000。结论:初潮年龄早、绝经前的女性,乳腺腺体含量多,乳腺密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X线图像表现类型 月经史 相关性
下载PDF
骨母细胞瘤的X线、CT诊断
17
作者 李堃 薛克 +1 位作者 任转琴 何伟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08年第3期119-121,共3页
目的:探讨骨母细胞瘤的X线、CT表现。材料与方法:本组7例均行X线平片检查,其中3例做CT扫描,均经手术病理证实,1例局部恶变为侵袭性骨细胞瘤。结果:骨母细胞瘤以脊柱(2例)及长管状骨(3例)多发,呈囊状膨胀性骨质破坏(6例),边缘有轻度硬化... 目的:探讨骨母细胞瘤的X线、CT表现。材料与方法:本组7例均行X线平片检查,其中3例做CT扫描,均经手术病理证实,1例局部恶变为侵袭性骨细胞瘤。结果:骨母细胞瘤以脊柱(2例)及长管状骨(3例)多发,呈囊状膨胀性骨质破坏(6例),边缘有轻度硬化环(4例),内见小点片状、斑点状钙化、骨化影(4例),部分有软组织肿块(2例),骨膜反应(2例),1例恶变者表现破坏区模糊,病灶内骨化、钙化模糊、减少。结论:X线平片和CT检查对骨母细胞瘤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骨母细胞瘤 X线诊断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摄影
下载PDF
X线与核素骨显像诊断肺性肥大性骨关节病
18
作者 王伟军 强兴军 +1 位作者 薛克 何伟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07年第4期177-178,共2页
目的:提高肺性肥大性骨关节病的影像诊断率。材料与方法:通过对2份病例的X线和核素骨显像图像分析,总结各自的影像学特性,并复习资料,对比两者的优缺点。结果:HPO在X线与核素骨显像上都有特征性的表现,但X线特征性更明显,且检查费用低,... 目的:提高肺性肥大性骨关节病的影像诊断率。材料与方法:通过对2份病例的X线和核素骨显像图像分析,总结各自的影像学特性,并复习资料,对比两者的优缺点。结果:HPO在X线与核素骨显像上都有特征性的表现,但X线特征性更明显,且检查费用低,而核素骨显像敏感性更高。结论:对可疑HPO患者,应及早行X线检查,必要时与核素骨显像联合应用以提高诊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线 核素骨显像 肺性肥大性骨关节病
下载PDF
双能量减影技术在肋骨骨折中的诊断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何伟 《吉林医学》 CAS 2011年第23期4836-4837,共2页
目的:探讨DR双能量减影技术在肋骨骨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肋骨骨折病例30例分别进行DR双能量减影与常规DR检查。由3名医师进行诊断效果对比分析,同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对于新鲜肋骨骨折,两种检查方法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目的:探讨DR双能量减影技术在肋骨骨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肋骨骨折病例30例分别进行DR双能量减影与常规DR检查。由3名医师进行诊断效果对比分析,同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对于新鲜肋骨骨折,两种检查方法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愈合期肋骨骨折,DR双能量减影技术的显示能力优于常规DR术,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骨折线,两种检查方法之间的诊断率都为50.0%。DR双能量减影技术对肋骨变形的显示优于常规DR技术,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R双能量减影技术能提高肋骨骨折的检出率,发现常规DR技术未能发现的肋骨骨折病例,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肋骨骨折 诊断 DR双能量减影技术 常规DR技术
下载PDF
内涎腺异位伴先天性食管狭窄1例
20
作者 闫黎明 《现代医用影像学》 1995年第5期238-238,共1页
关键词 先天性食管狭窄 食管下段 涎腺 腺异位 局限性狭窄 食管钡餐检查 X线诊断 病理诊断 食管中段 内膜发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