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71篇文章
< 1 2 4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理专业科技论文写作课程教学实践探索--以宝鸡文理学院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靳美娟 《文教资料》 2017年第17期182-183,共2页
培养具有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学生是高等院校教学的重要任务。作者结合多年来科技论文写作教学实践。在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一些创新探索。教学内容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教学组织上分组写作和集体点评相结合,教学方... 培养具有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学生是高等院校教学的重要任务。作者结合多年来科技论文写作教学实践。在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一些创新探索。教学内容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教学组织上分组写作和集体点评相结合,教学方法上将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和多媒体辅助教学法相结合。实践证明,实践教学能够极大地调动学生专业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为其今后走向社会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实践 探索 创新 科技论文写作
下载PDF
认知度对可持续消费行为作用的微观解读——以宝鸡文理学院为例
2
作者 张咪 万红莲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5期112-116,共5页
可持续消费是时下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有效消费方式,随着消费需求的不断增加,可持续消费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观中追求生态、绿色、适度的消费理念。当代大学生是一个特殊消费群体,在消费心理和行为特点上对社会群体的消费价值观产生一定... 可持续消费是时下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有效消费方式,随着消费需求的不断增加,可持续消费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观中追求生态、绿色、适度的消费理念。当代大学生是一个特殊消费群体,在消费心理和行为特点上对社会群体的消费价值观产生一定的意义。为了进一步研究大学生可持续消费的认知度对可持续消费行为的作用,以宝鸡文理学院为例,运用第一手调查资料分析了该校大学生对可可持续消费认知的来源、持续消费的认知度、可持续消费的现状及问题,提出了指导大学生可持续消费的建议。旨在倡导大学生应注重提高消费素养,自觉选择可持续消费,而家庭、社会尤其是高校教育的合力是解决问题的根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消费 大学生 认知控制 实际行为
下载PDF
大学生旅游行为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以宝鸡文理学院为例 被引量:10
3
作者 毛佳敏 周旗 +1 位作者 周毓栋 王友丽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8年第1期77-81,共5页
目的研究大学生在旅游市场中的旅游行为特征及影响因素,为大学生旅游市场的开发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式以高校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SPSS 21和Excel的均值分析(主要包括独立样本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以及描述性分析来分析大学... 目的研究大学生在旅游市场中的旅游行为特征及影响因素,为大学生旅游市场的开发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式以高校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SPSS 21和Excel的均值分析(主要包括独立样本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以及描述性分析来分析大学生的旅游行为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和结论 1)大学生对旅游持肯定的态度;出游动机以求知为主、交际次之。2)大学生的旅游经费主要来自父母;在旅游资源偏好上以自然风光和美食为主;出行方式多为结伴。3)性别在出游频率上存在统计上的显著差异;在出游距离、出游时间及花费金额上不存在统计上的显著差异。4)年级在出游距离、出游频率、花费金额上存在统计上的显著差异,大一与大三之间、大一与大四之间在出游距离和出游频率上存在显著差异,大二与大三之间在出游频率和花费金额上存在显著差异;在出游时间上不存在统计上的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旅游行为 描述性分析 均值分析
下载PDF
关中盆地新石器时期水沟遗址人类活动与自然地理环境适宜性研究
4
作者 张俊辉 周雄辉 +9 位作者 辛怡华 王颢 吴博闻 刘鑫 关运玖 张健 王亚欣 张翀 刘滨 康秀丽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69-1079,共11页
本研究通过对关中盆地西部新石器时期水沟遗址人类活动的灰坑、文化层、房址、陶窑和陶器等遗迹、遗物做了详细的梳理分析,理解区域古人类活动的特征,系统地开展水沟文化层剖面环境磁学和AMS14C年代学研究,恢复该区全新世以来气候变化... 本研究通过对关中盆地西部新石器时期水沟遗址人类活动的灰坑、文化层、房址、陶窑和陶器等遗迹、遗物做了详细的梳理分析,理解区域古人类活动的特征,系统地开展水沟文化层剖面环境磁学和AMS14C年代学研究,恢复该区全新世以来气候变化和古人类活动历史,结果表明:水沟新石器时期古人类活动时间为全新世中期5 530~4 300 a B.P.的气候适宜期,其文化发展处在寒冷干燥向温暖湿润转换的过渡阶段。在GIS空间分析技术支持下提取影响水沟遗迹分布的海拔、坡度、坡向和距水源距离因子,构建指数模型,分析新石器时期水沟遗址古人类活动的自然地理环境适宜性分布规律,主要集中在海拔900~960 m,坡度小于6°,坡向朝南,距水源距离小于200 m的自然环境条件优越的区域,并进一步探讨了古人类活动对环境变化的响应与适应的过程和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中盆地西部 新石器时期 水沟遗址 环境适宜性 人地关系
原文传递
地方高校地理专业课程中PBL模式的教学效果评价研究——以宝鸡文理学院《地质学基础》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文彦君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2018年第16期49-51,共3页
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是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模式,目前已在教育领域广泛应用。对地方高校地理专业课程中PBL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评价,可客观体现其教学价值,发现其在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有助于PBL教学模式的进一步完善。文章采... 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是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模式,目前已在教育领域广泛应用。对地方高校地理专业课程中PBL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评价,可客观体现其教学价值,发现其在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有助于PBL教学模式的进一步完善。文章采用调查问卷形式,以地方高校地理专业中的地震灾害教育为例,对PBL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并对改进其教学过程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问卷调查 PBL教学模式 教学效果评价
下载PDF
“四个一流”背景下地方高校地理学科建设路径研究以宝鸡文理学院为例
6
作者 张蓓蓓 张辉 《作家天地》 2020年第21期106-107,共2页
地方高校的学科建设必须和国家的教育改革和社会的发展相契合,随着双一流高校建设改革方案的出台,地方高校面临新的发展机遇。高校学科建设必须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结合社会实际和人才培养的要求,本文以宝鸡文理学院为例,开展"四... 地方高校的学科建设必须和国家的教育改革和社会的发展相契合,随着双一流高校建设改革方案的出台,地方高校面临新的发展机遇。高校学科建设必须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结合社会实际和人才培养的要求,本文以宝鸡文理学院为例,开展"四个一流"背景下地方高校地理学科建设路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个一流” 地方高校 地理学科 建设路径 宝鸡文理学院
原文传递
基于灰色模型的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耦合规律分析与动态预测——以宝鸡市为例
7
作者 王天雯 罗明良 高蕾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24年第8期68-70,共3页
灰色模型具有数据需求少、精度高、运算简便、适用范围广和预测效果好等优点,而GM(1,1)模型是目前应用最广的灰色模型。以宝鸡市为例,建立评估指标体系,利用GM(1,1)模型分析研究区2005-2020年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度,预测2021-2... 灰色模型具有数据需求少、精度高、运算简便、适用范围广和预测效果好等优点,而GM(1,1)模型是目前应用最广的灰色模型。以宝鸡市为例,建立评估指标体系,利用GM(1,1)模型分析研究区2005-2020年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度,预测2021-2025年二者的耦合协调度。结果表明,2005-2020年,宝鸡市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度呈上升趋势,耦合协调类型从中度失调逐步转向良好协调。经预测,2021-2025年,宝鸡市土地利用综合指数和生态环境综合指数呈不断上升趋势,前者依然高于后者,但生态环境发展滞后。研究结果有助于明确区域土地利用和生态环境的耦合规律,为推进区域高质量发展的科学决策提供重要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生态环境 耦合规律 灰色模型 预测
下载PDF
基于DPSR模型的宝鸡市水环境评价及障碍因子诊断
8
作者 周超凡 王毅勇 +2 位作者 田思婷 薛曌娜 黄榕 《西安理工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54-561,共8页
为了研究近年来经济发展与城市化等综合影响下的区域水环境状态,本文基于2012—2021年的水环境相关数据,选用DPSR评价模型,构建水环境评价指标体系,通过采用熵权法确立指标权重,综合指数法计算评价结果,结合现有的相关研究及实际水环境... 为了研究近年来经济发展与城市化等综合影响下的区域水环境状态,本文基于2012—2021年的水环境相关数据,选用DPSR评价模型,构建水环境评价指标体系,通过采用熵权法确立指标权重,综合指数法计算评价结果,结合现有的相关研究及实际水环境情况,确定评价等级,同时引入障碍度函数,计算指标障碍度。结果表明,2012—2021年宝鸡市水环境综合指数大致呈现“V”型变化波动,在研究的时间范围内,水环境主体处于预警阶段,其中2016年水环境最差,评价值为0.2361。影响宝鸡水环境的5个主要的障碍因子,分别是污水排放总量、工业总产值、供水普及率、城镇化率和总磷。依据障碍因子提出了改善水环境的举措,以期为市级或小区域水环境评价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环境 DPSR模型 生态安全评价 熵权法 障碍度 宝鸡市
下载PDF
宝鸡市生态环境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9
作者 齐军岐 刘引鸽 何可杰 《农业灾害研究》 2024年第7期117-119,共3页
以陕西省宝鸡市为例,综合植被覆盖度、植被固碳量、气溶胶光学厚度及河流输沙量等生态环境相关要素,分析了2000—2016年该市生态环境变化情况。结果显示,宝鸡市生态环境整体明显改善,主要体现在:(1)全市植被覆盖度在波动中呈现增加趋势... 以陕西省宝鸡市为例,综合植被覆盖度、植被固碳量、气溶胶光学厚度及河流输沙量等生态环境相关要素,分析了2000—2016年该市生态环境变化情况。结果显示,宝鸡市生态环境整体明显改善,主要体现在:(1)全市植被覆盖度在波动中呈现增加趋势,其中该市西北部地区植被覆盖度增加尤为显著。在植被覆盖度增加的同时,植被结构进一步改善,高植被覆盖占比增加,中、低植被覆盖占比减少。植被固碳量在波动中呈现增加趋势。(2)空气质量得到提高,尤其是地处关中平原的扶风县、岐山县、凤翔区等地。(3)嘉陵江(凤州段)年输沙量呈现减少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 特征分析 土地利用 空气质量 河流输沙量
下载PDF
基于扎根理论的民众地理学学科形象研究——以宝鸡市区为例
10
作者 李明洁 周旗 +1 位作者 任源鑫 苏明伟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0年第1期56-61,共6页
目的通过资料的整理分类,对比地理学的学科特性,分析民众对地理学学科的认知程度。方法以宝鸡市为研究区域,随机调查了30名不同年龄、不同受教育程度、不同专业领域的民众进行访谈。利用扎根理论的三级编码对调查获取的资料依次进行开... 目的通过资料的整理分类,对比地理学的学科特性,分析民众对地理学学科的认知程度。方法以宝鸡市为研究区域,随机调查了30名不同年龄、不同受教育程度、不同专业领域的民众进行访谈。利用扎根理论的三级编码对调查获取的资料依次进行开放式编码、核心式编码、选择性编码的步步深入分析,构建了民众地理学的认知理论模型。结果民众对于地理学的认知可以抽象出18个概念、12个副范畴和8个主范畴。结论民众对地理学的学科认知提炼为学科特性和人地关系2个抽象概念,此理论模型为进一步开展地理学形象的调查问卷设计及中学地理学核心素养测评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形象 感知 地理学科 扎根理论
下载PDF
宝鸡市冬小麦干旱时空分布规律
11
作者 苏新璐 鱼颖萱 +1 位作者 贺宇 徐玉霞 《现代农业科技》 2025年第3期158-161,共4页
对2007—2016年宝鸡市12个气象站观测的冬小麦生育期降水量数据和宝鸡市统计局提供的粮食作物产量数据进行分析,利用降水距平百分率和粮食产量减产率来划分干旱等级,并探究冬小麦干旱的时空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宝鸡市各县(区)冬小麦大... 对2007—2016年宝鸡市12个气象站观测的冬小麦生育期降水量数据和宝鸡市统计局提供的粮食作物产量数据进行分析,利用降水距平百分率和粮食产量减产率来划分干旱等级,并探究冬小麦干旱的时空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宝鸡市各县(区)冬小麦大多面临自然降水不足的情况,仅依靠自然降水不能满足冬小麦生长发育需求。宝鸡市冬小麦生育期最易发生轻旱,发生频率约为75.00%;其次是中旱,发生频率为24.11%;重旱仅发生1次,发生频率为0.89%。宝鸡市冬小麦干旱的时空分布规律比较明显:在春季容易发生干旱,而秋季降水丰富,冬季干旱较轻且危害不大;干旱的空间分布大体上由西向东、由北向南递减。其中陇县出现干旱的频率和等级均最高;其次是岐山县、扶风县、凤翔县、渭滨区和千阳县;眉县出现干旱的频率和等级均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降水量 减产率 生育期 干旱 时空分布 陕西宝鸡
下载PDF
基于遥感数据的河谷地区气候水文变化特征及区域差异--以宝鸡地区为例
12
作者 刘引鸽 罗紫薇 +3 位作者 郭慧君 李丹丹 林茂琦 吕欣怡 《水土保持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1-194,共14页
[目的]探究不同分区气候水文多要素变化特征,为该地水资源管理及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区域性的科学依据。[方法]基于1950-2021年的卫星遥感数据,选取宝鸡地区9个县区的气温、地表温度、降水量、蒸发量、低层云量、总云量、紫外强度、相对... [目的]探究不同分区气候水文多要素变化特征,为该地水资源管理及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区域性的科学依据。[方法]基于1950-2021年的卫星遥感数据,选取宝鸡地区9个县区的气温、地表温度、降水量、蒸发量、低层云量、总云量、紫外强度、相对湿度、径流、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11种要素,采用自适应噪声经验模态分解法(CEEMDAN)和重标极差R/S分析方法,分析了近70年该区域多气象水文要素时空特征及区域差异,探讨了不同分区气候水文要素变化的延续性及未来趋势。[结果](1)区域仅年气温和地温呈上升趋势,其余要素的年均趋势均呈下降趋势,各要素趋势率分别为0.27℃/10 a,0.25℃/10 a,-40.97 mm/10 a,-0.59 mm/10 a,-1.14%/10 a,-0.17%/10 a,-4060.4 J/(m^(2)·10 a),-0.99%/10 a,-3.6 mm/10 a,-1.61 mm/10 a和-1.94 mm/10 a。季节变化上,冬季气温和地温上升趋势最大,夏季降水减少幅度最大,紫外强度仅在春季表现为上升趋势,春季相对湿度减小最大,低层云量春季减小最大,径流和地表径流夏季的下降趋势最大,地下径流秋季的下降趋势最大。千陇丘陵区各要素的变率都较大;(2)空间上,年气温、地温、蒸发量和紫外强度的高值多分布于千陇丘陵区和渭河川塬区,年降水量、低层云量、总云量、相对湿度、径流、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的高值区多分布在秦岭关山区。除凤县和眉县的蒸发量外,其他要素在各县区的升降趋势均与其在整个地区的趋势一致;(3)各气象水文要素具有2~3 a,4~5 a,7~9 a,11~13 a,19~35 a为主的年代际振荡周期;(4)未来宝鸡地区各气象水文要素均延续历史的上升或下降趋势,但延续时长不同,其中千陇丘陵区、渭河川塬区和秦岭关山区均存在最长延续时长10 a和最短延续时长4 a。[结论]宝鸡地区气候整体朝暖干化方向发展,各分区气候水文变化具有明显差异,且均存在明显振荡周期和正持续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水文要素 时空变化 自适应噪声分解法 重标极差分析法 遥感数据
下载PDF
宝鸡市城市绿地土壤理化性质差异性研究
13
作者 青青 王彩霞 +1 位作者 张蓓蓓 王毅勇 《林业科技》 2025年第1期30-37,共8页
[目的]探究宝鸡市不同类型城市绿地土壤理化性质差异,为宝鸡市绿地管理、土壤质量提升提出理论依据和建议。[方法]以宝鸡市主要公园、广场、道路绿地土壤为研究对象,在不同类型绿地各取15个样地采集土壤,分别测定土壤含水量、pH值、容... [目的]探究宝鸡市不同类型城市绿地土壤理化性质差异,为宝鸡市绿地管理、土壤质量提升提出理论依据和建议。[方法]以宝鸡市主要公园、广场、道路绿地土壤为研究对象,在不同类型绿地各取15个样地采集土壤,分别测定土壤含水量、pH值、容重、有机质、全氮、全磷、有效磷含量。[结果](1)土壤物理性质方面,公园绿地和广场绿地含水量接近,道路绿地含水量较低。土壤容重整体偏大,土壤偏紧实;(2)土壤化学性质方面,3种绿地土壤pH均呈弱碱性;有机质含量整体偏低,仅公园绿地有26.66%处于高水平;全氮含量公园绿地表现较好,60%处于中上水平,道路绿地表现最差,仅20%达到中上水平,还有26.67%处于很低水平;全磷含量3种绿地虽有差异但不大,大部分处于0.4~0.8 g/kg的范围;有效磷含量广场绿地和道路绿地表现较好,都处于10~20 mg/kg的中上水平,公园绿地次之。[结论]宝鸡市不同类型城市绿地土壤容重偏大,含水量较低,土壤整体呈弱碱性。有机质、全氮、全磷含量均表现为公园绿地>广场绿地>道路绿地,有效磷含量表现为广场绿地>道路绿地>公园绿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绿地 土壤理化性质 土壤肥力 宝鸡市
下载PDF
宝鸡市滨河路不同植被环境污染的磁学响应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俊辉 姜珊 +1 位作者 刘滨 王彦虎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893-1904,共12页
为理解城市道路绿化带不同植被叶片附尘对污染的磁学响应,对宝鸡市滨河路不同类型的植被叶片进行系统的环境磁学实验分析.结果表明,植被叶片中磁性矿物含量相对较低,主要的载磁矿物为假单畴和多畴的亚铁磁性矿物,同时含有赤铁矿,灌木植... 为理解城市道路绿化带不同植被叶片附尘对污染的磁学响应,对宝鸡市滨河路不同类型的植被叶片进行系统的环境磁学实验分析.结果表明,植被叶片中磁性矿物含量相对较低,主要的载磁矿物为假单畴和多畴的亚铁磁性矿物,同时含有赤铁矿,灌木植被叶片的磁性矿物浓度与粒径均大于乔木,其中χ_(lf)值平均值为6.49×10^(-8)m^3/kg,相比较校园清洁区的植被叶片,表现出较高的浓度.滨河路植被叶片的饱和等温剩磁(SIRM)和非磁滞剩磁磁化率(χ_(ARM))的变化范围分别为(964~1226)×10^(-6)Am^2/kg和(9.9~44.7)×10^(-8)m^3/kg,同样也都远高于校园植被叶片(453~771)×10^(-6)Am^2/kg和(6.8~15.1)×10^(-8)m^3/kg,表明亚铁磁性矿物的相对含量较高.磁学参数表现出一定的空间变化规律,随着高度的增大,植被叶片含有的磁性矿物浓度和粒径逐渐递减.随着高度逐渐递减.同一高度内不同种类植被记录的环境污染各有差异,灌木植被紫金叶女贞的叶片样品中含有较高的磁性矿物浓度,指示其具有更好的滞尘和防治污染的能力.植被叶片的磁性矿物浓度在滨河路东段十字路口与西段路口呈现两个高值中心,指示两个污染相对较为严重的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宝鸡市 磁学特征 植被 环境污染
下载PDF
宝鸡渭北冰雹地理分布及减灾对策 被引量:12
15
作者 刘引鸽 韩景卫 《灾害学》 CSCD 2006年第2期46-49,共4页
采用宝鸡渭北地区40年(1961~2000年)的冰雹资料,结合实际调查,分析了渭北冰雹的地理分布及其移动路径.结果表明:宝鸡渭北地区降雹的年、月、日变化比较显著,降雹强度与地理环境密切,北部山区降雹多于渭河川原,主要分布于泾河与千河... 采用宝鸡渭北地区40年(1961~2000年)的冰雹资料,结合实际调查,分析了渭北冰雹的地理分布及其移动路径.结果表明:宝鸡渭北地区降雹的年、月、日变化比较显著,降雹强度与地理环境密切,北部山区降雹多于渭河川原,主要分布于泾河与千河之间的分水岭南侧及喇叭口形的谷地中,冰雹移动路径与河谷走向基本一致.根据当地情况,提出了加强预测预报、人工消雹,以及建造林带和改良土壤,从而改变下垫面条件的减轻冰雹灾害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雹 地理分布 移动路径 减灾对策 宝鸡渭北
下载PDF
渭河宝鸡段水环境质量分析 被引量:6
16
作者 王陆军 廖晓芬 王科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5年第2期152-155,共4页
在原有分析的基础上,用模糊综合评价与加权平均相结合的方法,对2002年渭河宝鸡段各监测断面的水质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各控制断面,除常兴桥水质处于国家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ZB1 1999)Ⅲ级与Ⅳ级之间外,其它各监测断面水质均超过Ⅳ... 在原有分析的基础上,用模糊综合评价与加权平均相结合的方法,对2002年渭河宝鸡段各监测断面的水质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各控制断面,除常兴桥水质处于国家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ZB1 1999)Ⅲ级与Ⅳ级之间外,其它各监测断面水质均超过Ⅳ级标准,其中虢镇桥、卧龙寺及蔡家坡断面水质接近Ⅴ级标准。被评价的6个段面水质优劣依次为林家村(对照段面)最好,常兴桥段面次之,胜利桥、卧龙寺、虢镇桥和蔡家坡段面较差。在参与评价的污染因子中,各段面均以氨氮污染最严重,石油类次之。此外林家村段面的亚硝酸盐氮,卧龙寺、蔡家坡和常兴桥段面的化学需氧量,常兴桥段面的生化需氧量也有一定程度的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环境质量 渭河 宝鸡
下载PDF
基于“压力-状态-响应”模型的宝鸡市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 被引量:6
17
作者 朱婵婵 文彦君 宋海龙 《环境保护科学》 CAS 2017年第2期102-107,共6页
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研究对于区域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基于"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构建相关指标体系,运用均方差赋权法对选取的2001~2013年宝鸡市生态环境"压力-状态-响应"层共25... 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研究对于区域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基于"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构建相关指标体系,运用均方差赋权法对选取的2001~2013年宝鸡市生态环境"压力-状态-响应"层共25项指标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生态环境压力指数和响应指数是影响宝鸡市生态环境敏感性变化的主要因素;受人类活动影响,2001~2013年宝鸡市生态环境敏感性不断波动,其发展大致经历了4个阶段:即2001~2004年属于较高敏感阶段,2005~2009年属于中度敏感阶段,2010~2011年属于较低敏感阶段,2012~2013年属于低敏感阶段。调整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经济发展方式、加强生态环境治理力度,是降低宝鸡市生态环境敏感性,实现区域人与社会、经济、资源和生态环境持续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宝鸡市 生态环境 敏感性 PSR模型
下载PDF
地理学科背景下对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建设的思考 被引量:10
18
作者 王吉昌 屈康庆 《高教学刊》 2015年第18期204-205,207,共3页
目的:对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为该专业的建设提供支持。方法:参考国内近年来对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建设的文章,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明确学科定位是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最主要的问题。结论:在明... 目的:对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为该专业的建设提供支持。方法:参考国内近年来对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建设的文章,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明确学科定位是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最主要的问题。结论:在明确学科定位的基础上,通过专业化、实践性与文化内涵等三方面的建设,有的放矢,将可实现该专业的快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专业化 实践性 文化内涵
下载PDF
宝鸡主要河流水环境质量综合评价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军 耿雅妮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10年第5期142-144,共3页
为了解宝鸡市近年来的水环境污染状况,以嘉陵江、渭河及渭河的三条主要支流清姜河、石坝河、金陵河五条河流为研究对象,根据十五个监测断面的数据,采用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对五条河流水质进行评价。通过评价得出:宝鸡地区地表水水质良好... 为了解宝鸡市近年来的水环境污染状况,以嘉陵江、渭河及渭河的三条主要支流清姜河、石坝河、金陵河五条河流为研究对象,根据十五个监测断面的数据,采用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对五条河流水质进行评价。通过评价得出:宝鸡地区地表水水质良好,几种污染物指标中有机物及氨氮的污染较重;宝鸡河流从上游至下游,从支流到主流污染逐级加重,各监测断面中虢镇桥和蔡家坡桥断面污染最重,综合水质标识指标最高达到了4.2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质标识指数 水环境质量 水质评价
下载PDF
修正A值法测算宝鸡市SO_2大气环境容量 被引量:5
20
作者 孔祥华 《河南科学》 2011年第3期365-367,共3页
大气环境容量的计算是实施污染总量控制的基础,对于局地性区域来说大气环境容量又是大气传输、扩散和排放方式的具体体现.应用国标《制定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技术方法》(GB/T13201-91)中规定的以箱模型为基本模型推导出的宏观总量... 大气环境容量的计算是实施污染总量控制的基础,对于局地性区域来说大气环境容量又是大气传输、扩散和排放方式的具体体现.应用国标《制定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技术方法》(GB/T13201-91)中规定的以箱模型为基本模型推导出的宏观总量控制A值法测算了宝鸡市的SO2大气环境容量.测算结果表明:宝鸡市SO2大气环境容量为50 892 t/a,即本地区每年最大可排放50 892 t的SO2.完全可以满足当前工业区生产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环境容量 总量控制 二氧化硫 A值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