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YP2C19基因多态性检测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精准抗血小板治疗中的应用
1
作者 刘杨 朱传卫 +1 位作者 张青松 王三六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0期1276-1280,共5页
目的 分析CYP2C19基因多态性检测在指导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行精准抗血小板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于2021年7月至2022年12月期间来该院就诊并完成后续回访调查的86例自愿进行CYP2C19基因多态性检测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观察组)进... 目的 分析CYP2C19基因多态性检测在指导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行精准抗血小板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于2021年7月至2022年12月期间来该院就诊并完成后续回访调查的86例自愿进行CYP2C19基因多态性检测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观察组)进行精准抗血小板治疗,另选择同期就诊并完成回访调查的131例未进行CYP2C19基因多态性检测的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抗血小板治疗方案。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评分(NIHSS)、改良Rankin量表(mRS)和欧洲五维度健康指数量表(EQ-5D-5L)对患者疗效进行量化评估并做比对分析;利用Kaplan-Meier法分析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发生再复发事件的风险函数。结果 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NIHSS、mRS和EQ-5D-5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NIHSS、mRS评分低于对照组,EQ-5D-5L评分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6个月内疾病再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后不发生疾病再复发的生存概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60 P=0.031)。结论 CYP2C19基因多态性检测指导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行个体化抗血小板治疗临床应用效果较好,有利于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患者疾病再复发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YP2C19基因多态性检测 缺血性脑卒中 精准抗血小板治疗 应用价值分析
下载PDF
血栓弹力图联合GRACE评分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2
作者 方长英 朱海娟 张青松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49-53,59,共6页
目的分析血栓弹力图指标(R时间、K时间、MA值)和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注册(GRACE)评分与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相关性,探究AMI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3年2月首次来宣城市中心医院住院治疗的108例AMI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 目的分析血栓弹力图指标(R时间、K时间、MA值)和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注册(GRACE)评分与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相关性,探究AMI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3年2月首次来宣城市中心医院住院治疗的108例AMI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70例稳定期冠心病患者作为对照组,收集所有研究对象的临床基础资料、血栓弹力图、GRACE评分和同型半胱氨酸(Hcy)指标结果。统计分析观察组与对照组之间临床基础资料、血栓弹力图、GEACE评分和Hcy水平之间的差异;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对血栓弹力图指标、GRACE评分和Hcy水平对AMI发生的预测价值进行评价;利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分别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确定AM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观察组R时间、K时间、MA值、GRACE评分值、血清Hcy水平、基础疾病比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R时间、K时间、MA值、GRACE评分和Hcy对不同类型AMI的发生均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联合应用价值更高;单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MA值、GRACE评分值、Hcy水平和基础疾病与AMI发生呈正相关(P<0.05),R时间和K时间与AMI的发生呈负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GRACE评分高和Hcy水平上升是AM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时间和K时间则是AMI发生的独立保护因素(P<0.05)。结论血栓弹力图、Hcy和GRACE评分可作为临床评估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人群AMI发生风险的动态监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弹力图 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注册评分 急性心肌梗死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对选择胃癌肿瘤标志物最佳截断值的临床应用价值
3
作者 徐进 张青松 孙斗智 《实用检验医师杂志》 2024年第1期19-22,共4页
目的分析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对选择胃癌肿瘤标志物最佳截断值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郎溪县人民医院2020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60例胃癌患者纳入胃癌组,另外选择同期60例胃部良性病变患者和60例健康体检者分别纳入胃病组和... 目的分析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对选择胃癌肿瘤标志物最佳截断值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郎溪县人民医院2020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60例胃癌患者纳入胃癌组,另外选择同期60例胃部良性病变患者和60例健康体检者分别纳入胃病组和对照组。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和糖类抗原72-4(CA72-4),比较各组不同指标的阳性率;绘制ROC曲线并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UC),选择CEA、CA19-9和CA72-4的最佳截断值并计算在此截断值下不同指标单独及联合检测对胃癌的诊断效能。结果胃癌组CEA、CA19-9和CA72-4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CEA:55.00%比0.00%;CA19-9:50.00%比0.00%;CA72-4:46.67%比0.00%;均P<0.05)。CEA、CA19-9和CA72-4单独及联合检测诊断胃癌的约登指数分别为0.517、0.458、0.442、0.617;ROC曲线显示,CEA[AUC为0.838,95%可信区间(95%CI)为0.770~0.907]、CA19-9(AUC为0.836,95%CI为0.769~0.902)和CA72-4(AUC为0.855,95%CI为0.796~0.914)对胃癌的诊断效能均较高,三项指标联合应用效果更好(AUC为0.946,95%CI为0.909~0.984);CEA、CA19-9、CA72-4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5.77μg/L、29.52 kU/L、5.06 kU/L,在此截断值时CEA、CA19-9和CA72-4单独及联合检测诊断胃癌的约登指数分别为0.616、0.625、0.641和0.816。结论CEA、CA19-9和CA72-4对胃癌均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多指标联合应用和建立适合实验室的最佳截断值可进一步提高其诊断效能,为临床对胃癌的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胃癌 肿瘤标志物 最佳截断值 应用价值
下载PDF
术前全身炎症反应指数和纤维蛋白原/清蛋白比值联合分析对乳腺癌患者的意义 被引量:5
4
作者 王三六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3期326-330,335,共6页
目的探讨术前全身炎症反应指数(SIRI)和纤维蛋白原/清蛋白比值(FAR)联合分析对乳腺癌诊断和预后判断的价值。方法将该院2017-2022年收治的乳腺癌患者共252例纳入研究作为乳腺癌组,另外选取同期体检健康女性206例作为对照组。收集两组人... 目的探讨术前全身炎症反应指数(SIRI)和纤维蛋白原/清蛋白比值(FAR)联合分析对乳腺癌诊断和预后判断的价值。方法将该院2017-2022年收治的乳腺癌患者共252例纳入研究作为乳腺癌组,另外选取同期体检健康女性206例作为对照组。收集两组人群的一般资料及相关指标的检测结果,计算SIRI和FAR。收集乳腺癌组患者的病理诊断、是否转移、肿瘤最大径、分期、免疫组化等资料。比较乳腺癌组和对照组一般资料及相关检测指标及SIRI、FAR。将所有研究对象根据SIRI和FAR高低进行排序,按四分位数分为4组,观察随着SIRI和FAR的增高,乳腺癌组患者所占比例的变化。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SIRI和FAR用于区分乳腺癌患者和健康人群的诊断效能并获得截断值。根据截断值对乳腺癌患者进行SIRI-FAR评分。分析SIRI-FAR评分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及生存预后的关系。结果乳腺癌组FAR和SIRI高于对照组(P<0.05)。随着SIRI和FAR的增高,乳腺癌组患者所占比例也升高(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SIRI、FAR联合分析对乳腺癌的诊断效能高于FAR或SIRI单独使用。高SIRI-FAR评分的患者肿瘤最大径较大,乳腺癌分期较高,易发生淋巴结转移,且患者平均生存时间明显缩短(P<0.05)。结论术前SIRI-FAR评分与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密切相关,可作为乳腺癌诊疗及预后评估的重要检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全身炎症反应指数 纤维蛋白原/清蛋白比值
下载PDF
MTHFR基因多态性、血清HCY及叶酸水平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李萍 徐贝 +1 位作者 朱海娟 张青松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11期1284-1287,共4页
目的探讨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多态性、叶酸及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患者发病风险及其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2年8月于宣城市中心医院就诊的90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 目的探讨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多态性、叶酸及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患者发病风险及其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2年8月于宣城市中心医院就诊的90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为CHD的患者为CHD组,另选取同期该院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无斑块、无管腔狭窄的9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两组MTHFR基因C667T位点的多态性,采用酶循环法与化学发光法分别检测两组血清HCY及叶酸水平,分析MTHFR基因多态性、血清HCY、叶酸水平与CHD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结果与对照组比较,CHD组糖尿病史、高血压史比例、年龄及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升高(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降低(P<0.05);CHD组TT基因型分布频率升高(TT vs.CC:OR=3.00,95%CI 1.36~2.52,P=0.006),T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升高(T vs.C:OR=1.92,95%CI 1.26~2.92,P=0.002);中度组、重度组MTHFR基因C667T位点的TT基因型分布频率升高(P<0.05)。TT基因型患者的血清HCY水平较CC基因型及CT基因型高(P<0.05),血清叶酸水平较CC基因型及CT基因型低(P<0.05)。结论MTHFR基因C667T位点TT基因型更容易发生CHD,其与中度及重度的CHD发病风险相关。TT基因型患者血清HCY水平更高、叶酸水平更低,是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加重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 基因多态性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同型半胱氨酸 叶酸
下载PDF
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株在住院患者中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6
作者 徐贝 李萍 张青松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 CAS 2023年第3期174-177,共4页
目的探讨某医院住院患者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株的临床分布特征及耐药状况,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21年9月—2023年3月宣城市中心医院收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目的探讨某医院住院患者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株的临床分布特征及耐药状况,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21年9月—2023年3月宣城市中心医院收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基因mec A和杀白细胞素(Panton-Valentine leukocidin,PVL)基因,采用SPSS 20.0和WHONET 5.6软件分析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临床分布特征及耐药状况。结果共有133例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患者纳入分析,单个科室中占比前两位的是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21.8%,29/133)和重症医学科(18.8%,25/133)。感染主要类型为皮肤疖痈、褥疮类感染,占47.4%(63/133);上、下呼吸道感染分别占23.3%(31/133)、13.5%(18/133)。药敏结果显示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替加环素、呋喃妥因及利福平敏感率为100.0%,对青霉素的耐药率最高(88.0%),其后为红霉素、克林霉素,耐药率分别为34.6%、30.1%。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为23.3%(31/133)。31株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中有30株携带耐药基因mec A,6株携带PVL基因,其中5株同时携带mec A和PVL基因。结论宣城市中心医院住院患者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主要来自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和重症医学科,对青霉素、红霉素、克林霉素等药物耐药率较高,应根据药敏试验合理规范地选择抗菌药物治疗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黄色葡萄球菌 临床特征 耐药性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1基因多态性及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张青松 何帮顺 +3 位作者 潘玉琴 许晔琼 聂珍琳 王书奎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07-209,共3页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IL)-1B-31、IL-1B-511基因多态性在胃癌(GC)患者及体检健康者中的分布及幽门螺杆菌(Hp)感染情况,探讨其与GC易感性之间的关系。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检测128例GC患者和127例体检健康者...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IL)-1B-31、IL-1B-511基因多态性在胃癌(GC)患者及体检健康者中的分布及幽门螺杆菌(Hp)感染情况,探讨其与GC易感性之间的关系。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检测128例GC患者和127例体检健康者IL-1B-31及-511位点的基因多态性,用免疫印迹法检测GC组与健康对照组的Hp感染情况并分析各位点的基因型分布和等位基因频率。结果 GC组及健康对照组符合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P>0.05)。GC组IL-1B-31的基因频率(TT:15.63%、TC:51.65%、CC:32.81%)与健康对照组(TT:22.83%、TC:55.12%、CC:22.05%)相比,有显著性差异(χ2=4.57,P<0.05),GC组IL-1B-511位点的基因频率(CC:21.88%、TC:47.66%、TT:30.47%)与健康对照组(CC:29.13%、TC:55.91%、TT:14.96%)相比也有显著性差异(χ2=8.90,P<0.01)。GC组IL-1B-31CC基因型频率[OR=2.13,95%CI(1.01~4.50)]和C等位基因型频率[OR=1.44,95%CI(1.01~2.04)]均高于健康对照组。IL-1B-511TT基因型频率[OR=2.71,95%CI(1.30~5.67)]及T等位基因型频率[OR=1.58,95%CI(1.11~2.24)]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在Hp感染阳性的GC组IL-1B-31CC基因型频率[OR=3.33,95%CI(1.15~9.63)]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IL-1B-511TT基因型频率[OR=5.75,95%CI(1.73~19.15)]亦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结论 IL-1B-31CC及IL-1B-511TT基因型增加GC的发病风险且与Hp感染对于GC的发生可能有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白细胞介素-1 多态性 幽门螺杆菌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组织中长链非编码RNA外泌体复合物7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1
8
作者 方长英 朱传卫 +1 位作者 张青松 何勇勇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23-126,共4页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外泌体复合物7(LncRNA EXOC7)在原发性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于宣城市中心医院2010年1月-2014年1月行肝癌手术患者的肝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标本79对,采用real-time PCR分别检测肝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外泌体复合物7(LncRNA EXOC7)在原发性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于宣城市中心医院2010年1月-2014年1月行肝癌手术患者的肝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标本79对,采用real-time PCR分别检测肝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LncRNA EXOC7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术后患者的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方法,使用Cox模型分析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 LncRNA EXOC7在肝癌组织中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组织(6. 211±0. 637 vs 2. 924±0. 415,t=4. 106,P <0. 01)。肿瘤大小(χ2=5. 157,P=0. 023)、有无门静脉癌栓(χ2=4. 049,P=0. 044)、有无脏器转移(χ2=4. 345,P=0. 037)和TNM分期(χ2=6. 479,P=0. 011)在LncRNA EXOC7高表达和低表达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LncRNA EXOC7高表达组的无瘤生存期(χ2=8. 215,P <0. 001)和总体生存期(χ2=6. 091,P=0. 001)较低表达组短。Cox回归分析显示LncRNA EXOC7表达、肿瘤大小、脏器转移和TNM分期是影响原发性肝癌预后的独立因素(P值均<0. 05)。结论 LncRNA EXOC7参与调节原发性肝癌的发生发展,有望成为一种新的肝癌预后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长链非编码RNA外泌体复合物7 预后
下载PDF
微小RNA结合位点基因多态性与女性乳腺癌发病风险
9
作者 朱传卫 张青松 +2 位作者 何帮顺 潘玉琴 王书奎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6期434-437,共4页
目的探讨微小RNA结合位点基因的5个多态性位点与乳腺癌的相关性。方法纳入女性乳腺癌病例及健康对照各400例。用Mass ARRAY时间飞行质谱技术分析5个多态性位点的多态性。结果 5个位点与乳腺癌的发病风险无相关性(P均〉0.05),而在绝经... 目的探讨微小RNA结合位点基因的5个多态性位点与乳腺癌的相关性。方法纳入女性乳腺癌病例及健康对照各400例。用Mass ARRAY时间飞行质谱技术分析5个多态性位点的多态性。结果 5个位点与乳腺癌的发病风险无相关性(P均〉0.05),而在绝经前的女性中,rs11097457 TC/CC(OR调整后=0.63,95%CI:0.41~0.98)、rs1434536 TC(OR调整后=0.61,95%CI:0.39~0.96)及TC/TT(OR调整后=0.64,95%CI:0.42~0.98)、rs1970801 GT(OR调整后=0.62,95%CI:0.39~0.98)及GT/TT(OR调整后=0.62,95%CI:0.40~0.95)基因型与乳腺癌的低风险相关。5个基因多态性位点与乳腺癌的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无相关性(P均〉0.05)。结论 rs11097457、rs1434536、rs1970801与绝经前女性的乳腺癌的低发病风险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多态性 microRNA结合位点 乳腺癌
下载PDF
整合素基因多态性与胃癌发病风险的相关性 被引量:7
10
作者 张青松 朱传卫 +3 位作者 王三六 赵吉光 沈俊 周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282-1287,共6页
目的研究整合素6个基因多态性位点与胃癌发病风险及与胃癌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采用Mass-array基因分析平台检测253例胃癌患者和307例健康者6个基因多态性位点;采用免疫胶体金法检测幽门螺杆菌感染。结果 ITGA1rs2447867位点在病例与... 目的研究整合素6个基因多态性位点与胃癌发病风险及与胃癌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采用Mass-array基因分析平台检测253例胃癌患者和307例健康者6个基因多态性位点;采用免疫胶体金法检测幽门螺杆菌感染。结果 ITGA1rs2447867位点在病例与对照组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TC(校正后OR=1.69,95%CI:1.16~2.45,χ~2=7.574,P=0.006)、TT(校正后OR=2.23,95%CI:1.25~4.00,χ~2=7.303,P=0.007)及TC/TT(校正后OR=1.75,95%CI:1.23~2.50,χ~2=9.411,P=0.002)基因型与胃癌的发病风险相关。ITGA1rs2447867位点经亚组分析显示,在年龄> 60岁组,各基因型均胃癌的发病风险相关(均P <0.05)。此外在肿瘤部位分组中亦显示,在非贲门癌中,各基因型均与胃癌的发病风险相关(均P <0.05),而未见与贲门癌相关。结论 ITGA1rs2447867多态性位点与胃癌发病风险相关,且风险在年龄> 60岁人群中增大,该位点与非贲门胃癌发病风险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整合素 基因多态性 幽门螺杆菌
下载PDF
Hp感染对慢性胃炎患者胃泌素、胃蛋白酶原水平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8
11
作者 潘园 张保国 徐贝 《临床与病理杂志》 CAS 2021年第11期2524-2529,共6页
目的:研究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对慢性胃炎患者胃泌素(gastrin)、胃蛋白酶原(pepsinogen,PG)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20年11月宣城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0例慢性胃炎患者,并将其分为Hp阳性组与Hp阴性... 目的:研究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对慢性胃炎患者胃泌素(gastrin)、胃蛋白酶原(pepsinogen,PG)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20年11月宣城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0例慢性胃炎患者,并将其分为Hp阳性组与Hp阴性组,每组各4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胃泌素17(G-17)、PG-Ⅰ、PG-Ⅱ水平,分析慢性胃炎患者Hp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Hp阳性患者的G-17、PG-Ⅱ水平高于Hp阴性患者,而PG-Ⅰ水平低于Hp阴性患者(P<0.05);饮食方式、G-17、PG-Ⅰ、PG-Ⅱ水平均为慢性胃炎患者Hp感染的影响因素(P<0.05);饮食方式(共餐)(OR=1.595)、G-17水平(OR=1.632)、PG-Ⅱ水平(OR=1.768)是影响慢性胃炎患者Hp感染的独立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p感染可导致慢性胃炎患者血清G-17、PG-Ⅱ异常分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胃泌素 蛋白酶原 慢性胃炎
下载PDF
血清GP-2、hs-CRP、HMGB1联合检测在重症胰腺炎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4
12
作者 周莹 朱传卫 +1 位作者 张良 孙小虎 《河北医药》 CAS 2021年第4期536-539,共4页
目的分析血清糖蛋白2a(GP-2a)、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联合检测在重症胰腺炎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将2017年3月至2019年6月诊治的50例重症胰腺炎患者(重症组)和49例轻症胰腺炎患者(轻症组)作为研究对象,同时... 目的分析血清糖蛋白2a(GP-2a)、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联合检测在重症胰腺炎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将2017年3月至2019年6月诊治的50例重症胰腺炎患者(重症组)和49例轻症胰腺炎患者(轻症组)作为研究对象,同时期45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比较3组受试者血清GP-2、hs-CRP、HMGB1水平,对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和Balthazar CT评分(CTSI),分析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GP-2、hs-CRP、HMGB1水平与APACHE-Ⅱ评分、CTSI评分的关系,及单独和联合检测对重症胰腺炎的诊断价值。结果重症组和轻症组血清GP-2、hs-CRP和HMGB1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重症组血清GP-2、hs-CRP和HMGB1水平均显著高于轻症组(P<0.05);重症组APACHE-Ⅱ评分和CTSI评分均显著高于轻症组(P<0.05);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GP-2与APACHE-Ⅱ评分和CTSI评分分别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0.709、0.758,P=0.001、0.000),血清hs-CRP与APACHE-Ⅱ评分和CTSI评分分别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0.654、0.692,P=0.009、0.005),血清HMGB1与APACHE-Ⅱ评分和CTSI评分分别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0.791、0.819,P=0.000、0.000);血清GP-2、hs-CRP、HMGB1单独诊断重症胰腺炎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39、0.699、0.796,血清GP-2、hs-CRP和HMGB1联合诊断重症胰腺炎的ROC AUC为0.866。结论血清GP-2、hs-CRP和HMGB1对重症胰腺炎均具有一定诊断价值,但三者联合检测能够提高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对重症胰腺炎早期诊断及病情评估具有重要临床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糖蛋白2 超敏C反应蛋白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诊断
下载PDF
ICU患者发生产ESBLs革兰阴性杆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
13
作者 万莹 朱传卫 张青松 《传染病信息》 2022年第4期331-336,共6页
目的 探讨ICU患者发生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 spectrum beta-lactamases, ESBLs)革兰阴性杆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构建相关预测模型。方法 选取2017年5月—2021年4月我院ICU发生大肠埃希菌或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的189例患者作为研究对... 目的 探讨ICU患者发生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 spectrum beta-lactamases, ESBLs)革兰阴性杆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构建相关预测模型。方法 选取2017年5月—2021年4月我院ICU发生大肠埃希菌或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的189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使用单因素分析、LASSO回归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ICU患者30 d内发生产ESBLs革兰阴性杆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据此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结果 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16分、留置尿管时长≥7 d、抑酸剂使用时长≥3 d、第三代头孢菌素使用时长≥3 d、抗菌药物联用时长≥3 d和ICU住院时间≥15 d是ICU患者30 d内发生产ESBLs革兰阴性杆菌感染的危险因素(P均<0.05)。依此建立预测ICU患者30 d内发生产ESBLs革兰阴性杆菌感染的列线图风险模型,模型验证结果显示C-index为0.795,校正曲线趋近于理想曲线,AUC为0.807(95%CI:0.775~0.839),在2%~81%预测范围内,列线图净获益。结论 ICU患者30 d内发生产ESBLs革兰阴性杆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包括APACHEⅡ评分≥16分、留置尿管时长≥7 d、抑酸剂使用时长≥3 d、第三代头孢菌素使用时长≥3 d、抗菌药物联用时长≥3 d和ICU住院时间≥15 d,据此构建的列线图模型能有效预测ICU患者30 d内发生产ESBLs革兰阴性杆菌感染的风险概率,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室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大肠埃希菌 肺炎克雷伯菌 感染 危险因素 列线图 预测模型
下载PDF
胃肠道肿瘤患者围术期营养治疗对甲状腺激素及前清蛋白水平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万莹 《肿瘤代谢与营养电子杂志》 2017年第4期458-462,共5页
目的研究肠外营养治疗下胃肠道肿瘤患者围术期甲状腺激素及PA水平变化。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6年7月,于我院接受根治术治疗的胃肠道肿瘤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其中观察组术后予以肠... 目的研究肠外营养治疗下胃肠道肿瘤患者围术期甲状腺激素及PA水平变化。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6年7月,于我院接受根治术治疗的胃肠道肿瘤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其中观察组术后予以肠外营养治疗,对照组术后不予以肠外营养治疗。分别检测两组患者术前1天、术后1天、术后5天以及术后8天的甲状腺激素与PA水平。其中采用微粒子捕捉酶免疫分析法检测游离三碘甲状腺氨酸以及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反三碘甲状腺原氨酸(rT3)以及PA水平。并作相关性分析。结果观察组术前1天、术后1天、术后5天以及术后8天的FT3、TT3、rT3、PA水平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数据的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时间点的FT3、TT3、rT3、PA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对照组术前1天、术后1天、术后5天以及术后8天的FT3、TT3、rT3、PA水平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数据的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时间点的FT3、TT3、rT3、P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Pearson相关分析可得:观察组不同时间段FT3、TT3与PA水平均呈正相关关系(r=0.473,P<0.01;r=0.502,P<0.01),而rT3与PA水平呈负相关(r=-0.424,P<0.05)。结论胃肠道肿瘤患者术前便存在非甲状腺疾病综合征,且在术后短时间内无法完全恢复。此外,肠外营养治疗下胃肠道肿瘤患者围术期甲状腺激素及PA水平均存在明显变化,可作为患者围术期营养状态的评估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肿瘤 肠外营养 甲状腺激素 前清蛋白 免疫功能
下载PDF
长链非编码RNA H19在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其生物学特征 被引量:1
15
作者 何勇勇 方长英 +1 位作者 朱传卫 张青松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0年第2期24-28,共5页
目的检测长链非编码RNA H19(Long non-coding RNA H19,LncRNA H19)在原发性肝癌患者和健康成年人血清中的表达水平,探讨其对原发性肝癌临床诊断价值及在肝癌细胞中的生物学特征。方法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RT-PCR)检测61... 目的检测长链非编码RNA H19(Long non-coding RNA H19,LncRNA H19)在原发性肝癌患者和健康成年人血清中的表达水平,探讨其对原发性肝癌临床诊断价值及在肝癌细胞中的生物学特征。方法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RT-PCR)检测61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和61例健康成年人血清中LncRNA H19的表达量,分析其与肝癌患者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分析LncRNA H19对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诊断价值;并在肝癌细胞系HepG2细胞中应用siRNA下调LncRNA H19表达后,通过CCK-8和Transwell小室检测HepG2细胞增殖和侵袭变化。结果肝癌患者血清中LncRNA H19表达量高于健康成年人(t=7.806,P<0.001),并与肿瘤大小(t=2.468,P=0.017)、血管侵犯(t=4.544,P<0.001)、肝癌细胞Edmondson分级(t=2.996,P=0.004)和肿瘤TNM分期(t=4.087,P<0.001)相关;ROC分析显示LncRNA H19诊断肝癌的曲线下面积为0.836(95%CI:0.764-0.907,P<0.001),敏感性和特异性为80.3%和88.3%;细胞实验证实LncRNA H19表达下调后HepG2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减弱(P_均<0.01)。结论 LncRNA H19参与肝癌细胞生长和侵袭,且在患者的血清中表达升高,有可能成为肝癌诊断的肿瘤标志物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非编码RNA H19 原发性肝癌 实时荧光定量PCR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下载PDF
Toll样受体-4、9基因多态性与胃癌发病风险的相关性研究
16
作者 周琳 张青松 +2 位作者 朱燕忠 赵吉光 顾园园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1年第18期2204-2208,共5页
目的研究Toll样受体(TLR)-4、TLR-9基因多态性与胃癌发病风险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招募江苏省无锡市及安徽省宣城市325例胃癌患者(病例组)及同期招募该地区经体检检测结果为健康且自述无消化道疾病史的人群402例(对... 目的研究Toll样受体(TLR)-4、TLR-9基因多态性与胃癌发病风险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招募江苏省无锡市及安徽省宣城市325例胃癌患者(病例组)及同期招募该地区经体检检测结果为健康且自述无消化道疾病史的人群402例(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TLR-4、TLR-9基因多态性分析采用Mass-array基因芯片分析,幽门螺杆菌(Hp)感染检测采用免疫胶体金法检测抗体。结果病例组中吸烟、饮酒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LR-9 rs187084基因多态性位点的GA、GA/GG基因型与胃癌发病风险相关。年龄>60岁胃癌患者的TLR-9 rs187084基因多态性位点的GA及GA/GG基因型均与胃癌发病风险相关(P<0.05)。非贲门部位的胃癌患者TLR-9 rs187084基因多态性位点的GA及GA/GG基因型均与胃癌发病风险相关(P<0.05)。结论年龄>60岁及非贲门部位胃癌患者TLR-9 rs187084基因多态性位点的GA及GA/GG基因型均与胃癌发病风险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TOLL样受体-4 TOLL样受体-9 基因多态性 幽门螺杆菌
下载PDF
MiR-378a-5p促进肝癌细胞增殖和侵袭及其在早期肝癌诊断中的作用
17
作者 何勇勇 方长英 张青松 《包头医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7期17-22,共6页
目的:探讨血清miR-378a-5p表达对早期肝癌诊断价值及其对Huh-7细胞增殖和侵袭影响。方法:应用Real-time PCR检测64例早期肝癌患者和64例常规体检健康志愿者血清中miR-378a-5p表达量,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 目的:探讨血清miR-378a-5p表达对早期肝癌诊断价值及其对Huh-7细胞增殖和侵袭影响。方法:应用Real-time PCR检测64例早期肝癌患者和64例常规体检健康志愿者血清中miR-378a-5p表达量,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分析血清miR-17-5p和AFP表达对早期肝癌的筛查效能,t检验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采用pcDNA3.1构建过表达miR-378a-5p质粒(pcDNA-miR-378a-5p),实现Huh-7细胞miR-378a-5p过表达后,运用CCK-8和Transwell实验观察Huh-7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变化。结果:早期肝癌患者血清中miR-378a-5p表达量高于健康人(2.263±0.964 vs 0.936±0.645,t=9.155,P<0.001)。肿瘤较大(>5cm)、肝癌细胞分级较差(Ⅲ级和Ⅳ级)、TNM分期Ⅰb期的早期肝癌患者血清miR-378a-5p表达水平升高(P均<0.05)。ROC分析结果显示血清miR-378a-5p表达预测早期肝癌的曲线下面积为0.868(95%CI:0.806-0.931,P<0.001),当cut-off值为1.685,其敏感性和特异性为71.9%和91.6%;血清AFP预测早期肝癌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51(95%CI:0.776-0.925,P<0.001),当cut-off值为17.35,其敏感性和特异性为75%和100%;血清miR-378a-5p联合AFP检测对早期肝癌预测的曲线下面积为0.950(95%CI:0.914-0.986,P<0.001),当cut-off值为61.52,其敏感性和特异性为81.3%和100%,Z检验显示两者联合检测筛选早期肝癌的效能优于血清miR-378a-5p(Z=2.233,P=0.026)和AFP(Z=2.354,P=0.019)独立检测。CCK-8和Transwell实验结果表明Huh-7细胞miR-378a-5p过表达后其增殖和侵袭能力增强(P均<0.05)。结论:miR-378a-5p在早期肝癌患者血清中显著升高,并促进了肝癌细胞生长和侵袭,与AFP联合检测可有效提高早期肝癌的筛查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378a-5p 肝癌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增殖 侵袭
下载PDF
lncRNA PCGEM1在早期原发性肝细胞癌外周血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18
作者 何勇勇 方长英 +2 位作者 李萍 张青松 朱传卫 《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 2020年第4期226-229,共4页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前列腺癌基因表达标记物1(lncRNA PCGEM1)在早期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其对诊断和预后的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9年12月在宣城市中心医院普外科接受肝癌切除术治疗的70例早期原发性肝细胞癌...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前列腺癌基因表达标记物1(lncRNA PCGEM1)在早期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其对诊断和预后的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9年12月在宣城市中心医院普外科接受肝癌切除术治疗的70例早期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其中男性62例,女性8例;年龄31~71岁,平均(49.04±9.26)岁。另外选择同期体检的70名健康成年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性61例,女性9例;年龄25~68岁,平均(49.40±8.86)岁。采用qRT-PCR检测患者手术前后和健康体检者外周血中PCGEM1的表达;分析其与早期肝癌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PCGEM1对早期肝癌诊断和肝癌细胞分级预测的价值。结果:患者术前外周血中PCGEM1的表达量高于术后和健康体检者(均P<0.001),ROC分析结果显示血清PCGEM1能对早期肝癌诊断和肝癌细胞分级进行预测(均P<0.001)。肿瘤直径>5 cm、无肿瘤包膜和肝癌细胞分级差(Ⅲ级和Ⅳ级)的早期肝癌患者血清PCGEM1的表达量升高(均P<0.05)。结论:早期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外周血中PCGEM1的表达升高,高表达患者肿瘤直径大且恶性程度高,提示预后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非编码RNA 前列腺癌基因表达标记物1 原发性肝细胞癌
下载PDF
VAP革兰阴性菌感染及NLRP3炎症体通路的预测价值
19
作者 葛冰磊 陈永红 +1 位作者 张青松 江奇峰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1期3225-3229,共5页
目的探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革兰阴性菌感染及NOD样受体蛋白3(NLRP3)炎症体通路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2月120例宣城人民医院接受机械通气治疗后确诊VAP革兰阴性菌感染患者为感染组,另随机选取同期于医院接受机械通气... 目的探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革兰阴性菌感染及NOD样受体蛋白3(NLRP3)炎症体通路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2月120例宣城人民医院接受机械通气治疗后确诊VAP革兰阴性菌感染患者为感染组,另随机选取同期于医院接受机械通气治疗后排除VAP的120例患者为非感染组.分析感染组革兰阴性菌情况,比较两组临床特征及外周血NLRP3 mRNA、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Caspase)-1 mRNA与白细胞介素(IL)-1β、IL-8水平;比较不同病情严重程度患者外周血NLRP3 mRNA、Caspase-1 mRNA与IL-1β、IL-8水平;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NLRP3炎症体通路指标的评估价值.结果120例VAP革兰阴性菌感染患者共分离革兰阴性菌137株,以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氏不动杆菌和大肠埃希菌为主.感染组患者外周血NLRP3 mRNA、Caspase-1 mRNA、IL-1β、IL-8水平高于非感染组(P<0.05).感染组中低危患者外周血NLRP3 mRNA、Caspase-1 mRNA与IL-1β、IL-8水平低于高危患者(P<0.05).ROC曲线分析,外周血NLRP3 mRNA、Caspase-1 mRNA与IL-1β、IL-8水平评估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39、0.823,0.804和0.802(P<0.05).结论VAP革兰阴性菌感染病原菌以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氏不动杆菌和大肠埃希菌为主,NLRP3炎症体通路蛋白和相关炎症因子对疾病严重程度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革兰阴性菌 NOD样受体蛋白3 炎症体通路
原文传递
先天性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M3b型1例
20
作者 曾峰 邝林莉 +1 位作者 柯欢 郑静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 CAS 2006年第4期209-209,共1页
关键词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先天性 b型 瞳孔对光反应 毒物接触史 病史采集 足月顺产 近亲婚配 妊娠期间 刺激反应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