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剂量的阿托伐他汀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7
1
作者 朱芳梅 《中外医疗》 2019年第5期128-130,共3页
目的分析缺血性脑血管病采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3年6月—2018年6月于该院收治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中方便选取72例,随机分为两组,均采用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对照组用药剂量为20 mg/次,观察组用药剂量为40 mg/次... 目的分析缺血性脑血管病采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3年6月—2018年6月于该院收治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中方便选取72例,随机分为两组,均采用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对照组用药剂量为20 mg/次,观察组用药剂量为40 mg/次,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学指标、血脂指标变化情况、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Hcy、CRP水平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HDL水平高于对照组,LDL、TG、TC水平低于对照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小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56%,与对照组的2.78%对比,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47 8,P=0.555 3)。结论采用大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效果更加理想,能将Hcy水平与CRP水平降低,促使血脂代谢得到改善,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血管病 不同剂量 阿托伐他汀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名中医李志彬主任从风论治偏头痛经验介绍
2
作者 赵小敏 李志彬 《光明中医》 2023年第8期1458-1461,共4页
江苏省名中医李志彬主任在中医脑病科工作多年,熟读古今,融会贯通,治疗脑病科疾病经验丰富,疗效显著,尤其是治疗偏头痛方面,有着独到的经验,此次主要总结李师从风论治偏头痛的经验,从内风及外风角度辨证论治偏头痛,以及临床上在偏头痛... 江苏省名中医李志彬主任在中医脑病科工作多年,熟读古今,融会贯通,治疗脑病科疾病经验丰富,疗效显著,尤其是治疗偏头痛方面,有着独到的经验,此次主要总结李师从风论治偏头痛的经验,从内风及外风角度辨证论治偏头痛,以及临床上在偏头痛治疗过程中风药的应用。以供临床同仁参考,共同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首风 偏头痛 从风论治 名医经验 李志彬
下载PDF
阿加曲班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凝血功能、炎症介质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李桂玲 郝坤 +3 位作者 吴迪 侯发雷 徐思思 王丽 《中国处方药》 2021年第6期72-73,共2页
目的探讨阿加曲班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凝血功能、炎症介质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0年10月就诊的116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56例,对照组60例。对照... 目的探讨阿加曲班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凝血功能、炎症介质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0年10月就诊的116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56例,对照组60例。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治疗,基于此,观察组联合阿加曲班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及2周后凝血指标、C反应蛋白(CRP)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并观察两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APTT高于治疗前,FIB、PT低于治疗前,观察组APTT高于对照组,FIB、PT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CRP均低于治疗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NIHSS评分低于治疗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用阿加曲班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方案,可有效降低炎症反应,增强抗血小板聚集效果,促进脑血流的改善,利于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抗血小板聚集 凝血指标 炎性因子 神经功能缺损
下载PDF
基于SBAR指导的护理模式应用于脑卒中康复期患者的效果
4
作者 王漫漫 王丽 吕莉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1年第9期103-105,共3页
目的探讨基于SBAR指导的护理模式在脑卒中患者康复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7年5月至2020年5月于宿迁市中医院接受治疗的100例脑卒中患者分入2组,将接受常规护理的5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以常规护理为基础接受基于SBAR指导... 目的探讨基于SBAR指导的护理模式在脑卒中患者康复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7年5月至2020年5月于宿迁市中医院接受治疗的100例脑卒中患者分入2组,将接受常规护理的5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以常规护理为基础接受基于SBAR指导的护理模式的5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对比2组干预前与干预3个月后的神经功能、运动功能障碍和日常生活能力。结果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神经生长因子(N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均较干预前升高(P均<0.05),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2组的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和Rankin修订量表(mRS)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均较对照组低(P均<0.05)。干预3个月后,2组的上、下肢运动功能得分均较干预前升高,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的Barthel指数(BI)、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ADL)评分均较干预前升高(P均<0.05),且观察组均比对照组高(P均<0.05)。结论基于SBAR指导的护理模式应用于脑卒中患者康复期,可改善患者的神经、运动功能,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SBAR理念 神经功能缺损 运动功能障碍 日常生活能力
下载PDF
清热化痰活血方加减对急性缺血性卒中疗效及抗炎作用的研究
5
作者 易晓净 王红胜 +1 位作者 郑开明 赵义纯 《吉林中医药》 2023年第6期689-692,共4页
目的探讨清热化痰活血方加减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疗效及其抗炎作用。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无锡市中医医院及宿迁市中医院60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30例,接受常规西药联合清热化痰活血方加减治... 目的探讨清热化痰活血方加减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疗效及其抗炎作用。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无锡市中医医院及宿迁市中医院60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30例,接受常规西药联合清热化痰活血方加减治疗)与对照组(30例,接受常规西药治疗),疗程10 d。对比2组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白细胞计数(WBC)、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中性粒细胞比率(NEUT)、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SS-QOL、NEUT、FMA、WBC、NIHSS、hs-CR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hs-CRP、WBC、NEUT水平低于对照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SS-QOL、FM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2组的总不良反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热化痰活血方加减治疗可有效改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减轻患者局部炎症反应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热化痰活血方 中西医结合治疗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抗炎作用
下载PDF
李志彬教授辨治失眠经验初探
6
作者 伍超 李志彬 《光明中医》 2023年第12期2283-2286,共4页
失眠是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成年人中符合失眠诊断标准者达10%~15%,呈慢性发展进程,其中半数严重失眠者病程可达10年以上。失眠对于患者的身心健康和日常生活、工作都有非常不利的影响,增加心脑血管病等多系统疾病的发病风险,且容易继发... 失眠是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成年人中符合失眠诊断标准者达10%~15%,呈慢性发展进程,其中半数严重失眠者病程可达10年以上。失眠对于患者的身心健康和日常生活、工作都有非常不利的影响,增加心脑血管病等多系统疾病的发病风险,且容易继发焦虑、抑郁等精神系统疾病,已成为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李志彬教授从医30余载,博采众长,学验颇丰,辨治失眠注重中医整体观念,推崇黄元御“一气周流”理论在治疗失眠中的应用,强调脾胃功能调和及情志调摄之于治疗失眠的重要性。遣方精炼,清灵活泼,自拟验方助眠交泰汤临证屡获良效。笔者有幸成为李志彬教授学术经验继承人,侍诊两载有余,现通过此文总结李志彬教授辨治失眠经验,供广大同道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寐 李志彬 一气周流理论 助眠交泰汤 名医经验
下载PDF
急性缺血性卒中介入治疗患者炎性指标、临床特征与病情及预后的价值研究
7
作者 芮瑛 易晓净 +2 位作者 顾剑雄 唐春林 吴琼瑛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2期0001-0004,共4页
分析急性缺血性卒中介入治疗患者炎性指标、临床特征与病情及预后的价值。方法 收集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无锡市中医医院、宿迁市中医院、无锡市人民医院卒中中心就诊的时间窗为小于24小时内进行血管内介入治疗及常规抗栓治疗的急性... 分析急性缺血性卒中介入治疗患者炎性指标、临床特征与病情及预后的价值。方法 收集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无锡市中医医院、宿迁市中医院、无锡市人民医院卒中中心就诊的时间窗为小于24小时内进行血管内介入治疗及常规抗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分为两组:血管内介入治疗组(60例)、常规抗栓治疗组(62例)。常规抗栓组:未进行静脉溶栓治疗,血管内介入治疗组:血管内介入治疗,分析患者炎性指标、临床特征与病情及预后。结果 血管内介入组预后良好44例,预后不良16例;常规抗栓治疗组预后良好34例,预后不良28例。两组间在发病时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计数(N)上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甘油三酯、胆固醇、肌酐、尿酸、尿素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发病时的TNF-Α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72h后两组TNF-α表达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发病时的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候72小时、90天两组的NIHSS评分均下降,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缺血性卒中的疾病发展过程复杂,炎症反应充当重要角色,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绝对值、TNF-α在参与了卒中后的炎症过程,而TNF-α可作为预测疾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可靠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卒中 介入 白细胞 中性粒细胞 TNF-Α
下载PDF
桂枝茯苓丸加味治疗中风痰瘀阻络证疗效观察 被引量:11
8
作者 赵小敏 李志彬 +3 位作者 李桂玲 王红胜 郝坤 郑圆 《光明中医》 2017年第3期346-347,共2页
目的观察桂枝茯苓丸加地龙半夏治疗痰瘀阻络证(缺血性)中风的疗效。方法选67例符合痰瘀阻络证缺血性中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其中,治疗组34例,对照组33例。治疗组口服桂枝茯苓丸加地龙半夏加西医基础治疗为主,对照组以西医基... 目的观察桂枝茯苓丸加地龙半夏治疗痰瘀阻络证(缺血性)中风的疗效。方法选67例符合痰瘀阻络证缺血性中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其中,治疗组34例,对照组33例。治疗组口服桂枝茯苓丸加地龙半夏加西医基础治疗为主,对照组以西医基础治疗为主,疗程2周左右。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疗效差异及治疗前后的NIHSS评分差异。结果治疗组的有效率94.12%,对照组有效率90.91%,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NIHSS评分治疗前后减分值对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桂枝茯苓丸加味半夏地龙治疗痰瘀阻络证缺血性中风优于对照组。结论桂枝茯苓丸加半夏地龙治疗痰瘀阻络证缺血性中风有较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枝茯苓丸 痰瘀阻络证 缺血性中风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治疗肝阳上亢型眩晕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9
作者 伍超 李志彬 王红胜 《光明中医》 2018年第10期1416-1417,共2页
目的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治疗肝阳上亢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根据具体病情需要给予抗血小板聚集、改善脑循环、营养神经、活血化瘀等基础治疗... 目的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治疗肝阳上亢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根据具体病情需要给予抗血小板聚集、改善脑循环、营养神经、活血化瘀等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服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200 ml,早晚各1次,10天为一个疗程,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监测2组患者有无发生皮肤过敏、腹泻等药物不良作用。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3%,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药物不良作用。结论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可明显改善肝阳上亢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的临床症状,且无明显不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 肝阳上亢型 后循环缺血 眩晕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尼莫地平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4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朱芳梅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2年第20期72-73,共2页
目的探究尼莫地平在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中的应用。方法将我院收治的4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在入院后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持续泵入尼莫地平,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 目的探究尼莫地平在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中的应用。方法将我院收治的4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在入院后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持续泵入尼莫地平,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2.5%;随访0.5~1.5a,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5.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0%;观察组病死率5.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2.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尼莫地平可显著提高SAH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并发症率和病死率较轻,且操作简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尼莫地平
下载PDF
《古今录验》续命汤加减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1
作者 郝坤 王书敏 王红胜 《内蒙古中医药》 2022年第10期64-66,共3页
目的:探讨《古今录验》续命汤加减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2年5月于宿迁市中医院就诊的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63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n=32)和治疗组(n=31)。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等西药... 目的:探讨《古今录验》续命汤加减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2年5月于宿迁市中医院就诊的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63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n=32)和治疗组(n=31)。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等西药治疗,治疗组在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古今录验》续命汤加减。于治疗前和治疗第14天分别评估NIHSS评分、巴氏指数及中医症状总积分。结果:治疗前,两组NIHSS评分、巴氏指数以及中医症状总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巴氏指数以及中医症状总积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经组间对比各项疗效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缺血性中风采用《古今录验》续命汤加减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可以改善预后,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中风 续命汤 临床疗效
下载PDF
高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24
12
作者 朱芳梅 《卒中与神经疾病》 2010年第6期367-368,共2页
目的观察高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HCY)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本院2007年1月~2009年10月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住院患者,选出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正常患者及高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患者各50例,对两组治疗14d后的效果进行比较... 目的观察高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HCY)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本院2007年1月~2009年10月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住院患者,选出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正常患者及高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患者各50例,对两组治疗14d后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高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组患者恢复情况明显较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正常组差。结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导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预后不佳的一种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