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5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使动态形式的类型学考察——以中国境内少数民族语言为例
1
作者 曹晋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 2016年第4期83-90,共8页
使动态是人类语言中普遍存在的一种致使形式。本文以中国少数民族语言为例,从形式的角度,探讨汉藏语系使动态在实现形式上的特点。
关键词 使动态 致使交替 概念空间
下载PDF
改革开放40年中国对外传播观念的演变 被引量:4
2
作者 秦汉 胡慧民 《对外传播》 2018年第12期15-18,共4页
中国对外传播是指以我国的大众媒体,特别是主流大众媒体为传播者,以国外受众为传播对象,旨在国际上塑造正面的国家形象,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创造有利于国际舆论环境的传播过程。而对外传播观念源于对外传播的具体实践,是对对外传播... 中国对外传播是指以我国的大众媒体,特别是主流大众媒体为传播者,以国外受众为传播对象,旨在国际上塑造正面的国家形象,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创造有利于国际舆论环境的传播过程。而对外传播观念源于对外传播的具体实践,是对对外传播实践的思想总结,反过来,它也是指导对外传播实践的精神层面上的推动力。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对外传播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传播观念和实践的发展脉络的梳理,总结经验,有助于推动我国对外传播工作在新时代继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革开放 传播观念 中国 对外传播工作 国际舆论环境 演变 大众媒体 现代化建设
下载PDF
数字出版赋能中华文化高质量对外传播
3
作者 倪天昌 朱远晴 陈熙媛 《科技智囊》 2023年第8期71-76,共6页
以数字出版高质量发展为契机,中华文化对外传播迎来诸多新机遇。在数字化背景下,多主体协同、多品类聚力、全域化政策布局共构形成数字出版高质量发展的复合逻辑,为中华文化对外传播提供了有效的动力支撑;数字版权保护机制滞后、数字文... 以数字出版高质量发展为契机,中华文化对外传播迎来诸多新机遇。在数字化背景下,多主体协同、多品类聚力、全域化政策布局共构形成数字出版高质量发展的复合逻辑,为中华文化对外传播提供了有效的动力支撑;数字版权保护机制滞后、数字文化爆款产品缺乏、贸易壁垒限制等,是目前中华文化对外传播面临的现实困境,制约对外传播成效。基于此,数字出版应紧抓数字化、移动化、智能化的发展契机,从版权保护、品牌打造、国际交流及技术应用等层面切入,回应和解决中华文化走向海外面临的重点难点议题,服务和赋能中华文化高质量对外传播,推动中华文化对外传播提质增效扩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出版 中华文化 对外传播
下载PDF
图像、接受与生命——兴象的现代诗学意义阐微
4
作者 王明辉 《北京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1-30,共10页
兴象具有民族性审美特征及多方面现代诗学意义,应成为中国诗学的一个核心范畴。首先,兴象是具有整体性、结构性、开敞性的内视图像,超越了语词符号和物象叠加,它与意象不同,可不包含物象,指向整体视觉审美经验。其次,兴象具有生成性、... 兴象具有民族性审美特征及多方面现代诗学意义,应成为中国诗学的一个核心范畴。首先,兴象是具有整体性、结构性、开敞性的内视图像,超越了语词符号和物象叠加,它与意象不同,可不包含物象,指向整体视觉审美经验。其次,兴象具有生成性、共生性、生发性,其生成受语境和情境制约。兴象与意境有心观与身临之别,是抵达意境的必由之路。“物象、意象、兴象、意境”可建构新的审美接受次序。再次,兴象源于生命感动,包含欣赏者的全部生命体验,是其生命图式借由艺术品得到的感性印证。兴象审美反对话语生产和技术思维。激活兴象不仅在于理论阐发,还需重返鲜活的审美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兴象 图像 接受 生命 中国诗学
下载PDF
兴象在中国诗学中的发展流变 被引量:6
5
作者 王明辉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51-158,共8页
兴象与唐诗审美传统的建构与传承密切相关。经过魏晋以前各自独立、唐代熔铸成词和明清时期创新阐释的发展流变,兴象的涵义不断得以丰富和深化。兴和象都具有曲和隐的特征,对组合成词的兴象涵义有重要影响。起初,兴象作为批评术语进入... 兴象与唐诗审美传统的建构与传承密切相关。经过魏晋以前各自独立、唐代熔铸成词和明清时期创新阐释的发展流变,兴象的涵义不断得以丰富和深化。兴和象都具有曲和隐的特征,对组合成词的兴象涵义有重要影响。起初,兴象作为批评术语进入诗学领域,代表着对片面追求形似巧构诗风的超越,从象的角度明确视觉审美的指向,从兴的角度包蕴兴寄、情兴两方面意旨。后来,兴象被阐释为一种实体之外的虚体,超越了诗歌的第一层形式结构,指向第二层形式结构,兴象宛然、兴象深微等命题提升了兴象的理论层次。在当代诗学话语中,兴象极具理论阐释的潜力,包含生命美学的代表性范畴、超越语言符号的内视图像、具有生长性的审美对象等多重内涵。兴象研究对于构建具有民族特色和文化自觉的中国诗学体系及展开东西方诗学对话都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兴象 中国诗学 内涵 发展流变
下载PDF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来华留学生中国形象认知研究——基于物质文化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哈嘉莹 尚晓燕 《对外传播》 2017年第7期52-55,共4页
自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来华留学生数量明显增长,“2015年,在生源排名前15的来源国中,除了韩国、美国、日本、法国、德国五个国家,其他国家均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2016年4月,中共中央办公厅... 自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来华留学生数量明显增长,“2015年,在生源排名前15的来源国中,除了韩国、美国、日本、法国、德国五个国家,其他国家均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2016年4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实施“一带一路”教育行动,设立“丝绸之路”中国政府奖学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形象 来华留学生 国家 物质文化 认知研究 沿线 中共中央办公厅 调查
下载PDF
少数民族叙事与寻根文学 被引量:1
7
作者 刘岩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1-25,共5页
20世纪80年代中期兴起的寻根文学与当时的少数民族叙事密切相关,在统一多民族国家框架下,不仅具有身份自觉意识的少数民族作家渴望成为书写本民族历史和文化的主体,为在"现代化"语境中重建本土认同,一些批判主流传统的汉族作... 20世纪80年代中期兴起的寻根文学与当时的少数民族叙事密切相关,在统一多民族国家框架下,不仅具有身份自觉意识的少数民族作家渴望成为书写本民族历史和文化的主体,为在"现代化"语境中重建本土认同,一些批判主流传统的汉族作家也向边缘族群文化寻根溯源。这种"寻根"书写的意义不在于是否寻找到了实质性的本土资源,而在于它建立了一种质疑任何现成的文化拯救方案的开放性叙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寻根文学 少数民族叙事 历史 边缘
下载PDF
《韩国所见中国古代小说史料》补遗·《三国演义》篇 被引量:1
8
作者 孙勇进 《文学与文化》 2016年第1期120-144,共25页
域外汉籍中有相当数量有关中国古代小说的资料,对其进行整理、评述,自当有益于研讨中国古代小说及其传播。陈文新、闵宽东合著的《韩国所见中国古代小说史料》在此方面贡献颇多,令人感佩。笔者在研究工作中也发现了一些《三国演义》在... 域外汉籍中有相当数量有关中国古代小说的资料,对其进行整理、评述,自当有益于研讨中国古代小说及其传播。陈文新、闵宽东合著的《韩国所见中国古代小说史料》在此方面贡献颇多,令人感佩。笔者在研究工作中也发现了一些《三国演义》在韩传播的材料,其似乎为《韩国所见中国古代小说史料》所忽视。因此,本文将这些材料加以整理,胪列于下,以期裨补阙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国演义 古代小说 域外汉籍 域外传播 韩国
下载PDF
聂华苓的政治意识与文化选择——兼谈新时期初期中国作家“走向世界”的历史境遇 被引量:1
9
作者 邓如冰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7期32-38,共7页
聂华苓创办的"国际写作计划"(IWP)曾邀请五十余位中国作家赴美进行国际交流,为新时期中国作家走向世界舞台提供了重要通道。她在二十世纪的人生遭际中所形成的政治意识和文化心理,成为她去美国后执掌IWP的思想基础。她的经历... 聂华苓创办的"国际写作计划"(IWP)曾邀请五十余位中国作家赴美进行国际交流,为新时期中国作家走向世界舞台提供了重要通道。她在二十世纪的人生遭际中所形成的政治意识和文化心理,成为她去美国后执掌IWP的思想基础。她的经历、遭遇、审美、情感并不是一种可以忽视的"个人化"话语,而应将其视为这个"走出去"案例中关键性的因素仔细考察,才能从一个面向上揭示新时期初期中国作家"走向世界"的真实而微妙的历史境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WP 聂华苓 自由主义 文化选择
下载PDF
论国语运动对新文学文体确立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吴晓峰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2期88-94,共7页
20世纪初,国语运动确立了重视声音的多元开放的国语理想模式,同时对新文学文体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这主要表现为:体裁方面,国语的杂语性推进了文学体裁的不均衡发展,特别是小说和诗歌的地位出现了戏剧性变化;语体方面,国语对"声... 20世纪初,国语运动确立了重视声音的多元开放的国语理想模式,同时对新文学文体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这主要表现为:体裁方面,国语的杂语性推进了文学体裁的不均衡发展,特别是小说和诗歌的地位出现了戏剧性变化;语体方面,国语对"声音"的重视加强了新文学表层结构(白话)和深层结构(对话)的联系,巩固了白话语体在新文学中的地位;风格方面,国语多元开放的特点为作家的遣词造句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为现代文学多元风格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语 新文学 文体
下载PDF
日本的农产品技术性贸易壁垒和我国的对策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文丽 《内蒙古统计》 2005年第6期19-20,共2页
农产品出口在我国对外贸易中居 于重要的地位。长期以来出口总额仅 次于机械类产品和纺织品居第三位。 然而,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农 产品出口经常受到欧、美、日等发达国 家以种种理由实施的抵制和封杀,同 时,这些发达国家进口农产... 农产品出口在我国对外贸易中居 于重要的地位。长期以来出口总额仅 次于机械类产品和纺织品居第三位。 然而,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农 产品出口经常受到欧、美、日等发达国 家以种种理由实施的抵制和封杀,同 时,这些发达国家进口农产品的相关 质量检测标准和卫生条件也日趋繁琐 和苛刻,人为设置了许多政策性和技 术性的障碍。这些以技术性方式实施 的,目的在于限制和阻碍进口的措施 统称之为技术性贸易壁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性贸易壁垒 质量检测标准 蘑菇罐头 居第 检测费用 禽肉产品 工业产品 产品设置 农残检测 食品安全卫生
下载PDF
《诗经》中贵族诗篇的“崇德”意识与话语方式
12
作者 赵运涛 《社会科学论坛》 2024年第1期5-18,共14页
在西周初中期的诗篇中,“德”是王室主导的一种话语修辞:“德”是王室获得“天命”的根由,是王室推行政策等行为的一种修辞话语,是王室对贵族的一种期待和要求。这三个方面到厉、宣时期有了新的变化:“德”由对贵族群体的要求在厉王时... 在西周初中期的诗篇中,“德”是王室主导的一种话语修辞:“德”是王室获得“天命”的根由,是王室推行政策等行为的一种修辞话语,是王室对贵族的一种期待和要求。这三个方面到厉、宣时期有了新的变化:“德”由对贵族群体的要求在厉王时期变为贵族针对王个人的纳谏话语,诗篇对王室修养之“德”的歌唱转为颂赞贵族的修辞话语,诗篇对王室“德”政继承性的鼓吹转变为对军事战功的修辞话语。幽平之际,贵族诗篇对于“德”的宣扬,由于作者的身份以及面对的对象的不同,又呈现出不同的时代特征与话语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经》 王室 贵族 崇德 话语方式
原文传递
对外汉语教师教育研究综述 被引量:1
13
作者 周晨萌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第3期56-59,共4页
教学质量提高的关键在于教师,教学理论研究的重心在于教师教育。近年来,对外汉语教学界开始关注教师的培训和发展,对外汉语教师教育研究逐步走向深入。通过文献检索,对20余年来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和评析。从研究时间上看,最早的发端源于1... 教学质量提高的关键在于教师,教学理论研究的重心在于教师教育。近年来,对外汉语教学界开始关注教师的培训和发展,对外汉语教师教育研究逐步走向深入。通过文献检索,对20余年来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和评析。从研究时间上看,最早的发端源于1989年,但直到2006年才出现骤增趋势。整体而言,对外汉语教师教育研究经历了萌芽、酝酿阶段后,目前正逐步向纵深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外汉语 教师教育 职业发展
下载PDF
试论《诗薮》体例对文学史写作的意义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明辉 《阴山学刊》 2004年第6期15-17,60,共4页
胡应麟的《诗薮》是明代中晚期一部较突出的诗学专著,学界对其研究一直不够,尤其是其体制意义,更是很少人涉及。事实上,《诗薮》在体例、结构、方法等方面建立了批评著作的新标准,对后来诗歌史乃至文学史的创作影响很大,《诗薮》可以被... 胡应麟的《诗薮》是明代中晚期一部较突出的诗学专著,学界对其研究一直不够,尤其是其体制意义,更是很少人涉及。事实上,《诗薮》在体例、结构、方法等方面建立了批评著作的新标准,对后来诗歌史乃至文学史的创作影响很大,《诗薮》可以被看作真正意义上的一部诗歌史著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应麟 诗薮 体例 文学史
下载PDF
泰国本土环境下汉语第二语言词汇教学策略调查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周琳 徐维霞 《海外华文教育》 2017年第11期1470-1476,共7页
通过对在泰国本土从事汉语教学的教师进行调查发现:间接词汇教学策略使用几率最高,直接词汇教学策略次之,合作词汇教学策略的使用几率最低。男女教师在对直接和间接词汇教学策略的选择上差异不大,对合作词汇教学策略的选择表现出较大的... 通过对在泰国本土从事汉语教学的教师进行调查发现:间接词汇教学策略使用几率最高,直接词汇教学策略次之,合作词汇教学策略的使用几率最低。男女教师在对直接和间接词汇教学策略的选择上差异不大,对合作词汇教学策略的选择表现出较大的差异。图片释义、泰语释义、中文例句释义和媒介语释义等方法最受教师欢迎,而语素释义、部首释义等方法极少被采用。因此,泰国本土环境下的汉语二语词汇教学应适当增加合作词汇教学策略的使用,并应因词制宜,合理安排直接词汇教学策略的使用,还需协调好汉字、语素、词在词汇教学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泰国 本土环境 汉语词汇教学策略
下载PDF
文学批评史视野里的《摩罗诗力说》
16
作者 祁晓明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65-75,共11页
国内学者评价《摩罗诗力说》的价值和意义,主要依据鲁迅在"总论""结论"中提出的观点。至于其中哪些是鲁迅独创的,哪些是他"拿来"的,则往往语焉不详。日本学者虽偶有论及,却仅限于个案研究。事实上,"... 国内学者评价《摩罗诗力说》的价值和意义,主要依据鲁迅在"总论""结论"中提出的观点。至于其中哪些是鲁迅独创的,哪些是他"拿来"的,则往往语焉不详。日本学者虽偶有论及,却仅限于个案研究。事实上,"总论""结论"中那些被认定为鲁迅独创的观点,大多见于明治时期日本学者的论著及随笔。而鲁迅的见解,主要体现在对这些观点的取舍。如果对此缺乏了解,则很难对《摩罗诗力说》的价值和意义作出恰如其分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罗诗力说 鲁迅 明治时期 文论
下载PDF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与马克思晚年设想之关系
17
作者 车洪波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CAS 1996年第3X期7-12,共1页
马克思晚年关于东方社会主义“跨越卡夫丁峡谷”的设想与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有着许多的契合之处。实质上马克思晚年的设想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从而坚定了我们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 马克思晚年关于东方社会主义“跨越卡夫丁峡谷”的设想与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有着许多的契合之处。实质上马克思晚年的设想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从而坚定了我们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而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所进行的深刻广泛的改革开放,又为马克思晚年设想的验证提供了无可辩驳的实践素材,从而显示出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不仅坚持了马克思主义,而且以其独特的思维品格极大地丰富发展了它,并使马克思晚年的设想进一步中国化、现代化、实践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卡夫丁峡谷 邓小平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下载PDF
初级对外汉语教材复合趋向补语引申用法考察
18
作者 徐蔚 崔艳蕾 《国际汉语学报》 2016年第1期247-257,共11页
本文考察了7套综合类初级对外汉语教材复合趋向补语引申义编排情况,对该部分内容在教材中的出现位置、分阶段教学情况、结构形式、义项描述、示例选取等进行了定量研究,并结合语法化理论及认知语言学相关研究,应用隐喻理论解释复合趋向... 本文考察了7套综合类初级对外汉语教材复合趋向补语引申义编排情况,对该部分内容在教材中的出现位置、分阶段教学情况、结构形式、义项描述、示例选取等进行了定量研究,并结合语法化理论及认知语言学相关研究,应用隐喻理论解释复合趋向补语引申义的形成过程。为提高教学效率,降低习得难度,本文还对复合趋向补语引申义用法的教材编写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外汉语教材 复合趋向补语 引申义
下载PDF
重新认识知识分子——知识经济的准备之一
19
作者 车洪波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2003年第2期78-81,共4页
改革开放初期,先后提出两个口号:'重新认识资本主义'、'重新认识社会主义',对解放思想,放眼世界,冲破极左路线的禁锢,曾起到过很好的作用.世纪之交,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很有必要再提出一个口号--重新认识知识分子.
关键词 知识分子 知识经济 中国 社会结构
下载PDF
澳大利亚《优秀语言文化教学专业标准》及其中文教学注解版评析
20
作者 吴晓峰 《国际汉语教育(中英文)》 2019年第1期86-95,共10页
澳大利亚对中文教学一直比较重视,也是少数针对中文教学有相对独立的教师标准的国家之一。《优秀语言文化教学专业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及其中文教学注解版的出台与澳大利亚的多元文化、亚洲政策、理念变革和标准时代所构成的语境... 澳大利亚对中文教学一直比较重视,也是少数针对中文教学有相对独立的教师标准的国家之一。《优秀语言文化教学专业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及其中文教学注解版的出台与澳大利亚的多元文化、亚洲政策、理念变革和标准时代所构成的语境密切相关。《标准》及其注解不仅建构了理解语言文化教学的专业性框架和细则,也揭示了澳大利亚中文教学的特殊性,并反映了典型移民国家中文教学的共性特征。解读和分析《标准》,对国际汉语教师专业发展、国际汉语教师标准研发、国际汉语师资培训具有多重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大利亚 《优秀语言文化教学专业标准》 汉语国际教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