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昆明小鼠强迫游泳实验与悬尾实验抑郁模型相关性 被引量:37
1
作者 孙世光 刘健 +4 位作者 鹿岩 孙鹏 魏盛 乔明琦 张惠云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07-112,共6页
目的探讨强迫游泳实验(FST)和悬尾实验(TST)作为昆明小鼠抑郁动物模型的相关性。方法成年雄性昆明小鼠先后进行TST和FST,摄像系统分别记录6 min内的行为变化,实验间隔1周,实验参数有不动状态潜伏期和不动状态持续时间百分率;采用因子分... 目的探讨强迫游泳实验(FST)和悬尾实验(TST)作为昆明小鼠抑郁动物模型的相关性。方法成年雄性昆明小鼠先后进行TST和FST,摄像系统分别记录6 min内的行为变化,实验间隔1周,实验参数有不动状态潜伏期和不动状态持续时间百分率;采用因子分析、聚类分析、相关分析、一致性检验和生存分析等多种统计方法进行数据处理。结果①因子分析提示,FST与TST参数分别反映了FST与TST 2种不同抑郁模型维度。②聚类分析提示,不动状态潜伏期参数反映了抗抑郁状态,不动状态持续时间百分率反映了抑郁样绝望行为;经过适当数据转换后,FST与TST参数分别反映了FST与TST 2种不同抑郁模型维度。③相关分析结果提示,FST与TST参数组内具有较好相关性,而组间不动状态潜伏期参数相关性尚可。④一致性检验ICC统计参数提示,FST与TST参数评价抑郁样绝望行为一致性均较差;Kappa统计参数提示,不动状态潜伏期可作为FST与TST评价抑郁样绝望行为一致性的稳定参数。⑤生存分析提示,FST与TST的不动状态潜伏期参数半数生存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FST与TST实验操作对实验动物首次产生抑郁样绝望行为的效力不同,且FST<TST。结论 FST与TST参数反映了2种不同抑郁模型维度;不动状态潜伏期是FST与TST评价抑郁样绝望行为一致性及首次产生抑郁样绝望行为效力的稳定参数;FST与TST联合进行抗抑郁药物评价时,应注意动物模型异质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动物模型 强迫游泳实验 悬尾实验 相关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