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药材干燥技术与装备研究现状
1
作者 王乐意 李长河 +9 位作者 刘明政 李康 叶祥瑞 王子文 范林政 王仁坤 赵华洋 坎杂 张国华 邬健康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8,共28页
中药材在采收后需经过产地初加工处理,其中干燥是产地初加工的必要环节,并直接影响到中药材的品质。传统的自然干燥方式效率低,且药材干燥品质良莠不齐,严重制约中药产业的发展。因此,加强对中药材干燥技术与装备的研究尤为迫切。基于此... 中药材在采收后需经过产地初加工处理,其中干燥是产地初加工的必要环节,并直接影响到中药材的品质。传统的自然干燥方式效率低,且药材干燥品质良莠不齐,严重制约中药产业的发展。因此,加强对中药材干燥技术与装备的研究尤为迫切。基于此,该研究综述了中药材干燥技术与装备的研究现状。首先,总结中药材的干燥脱水过程与理化性质变化规律,分析了药材自身特性与干燥条件对水分脱除速率与干燥品质的影响机制。其次,针对热风、热泵、红外、微波、真空与高压电场干燥技术,以干燥机理为基础,总结各类干燥技术的装备结构与工作原理,分析了干燥装备存在的干燥不均匀、能耗大、效率低等问题并探讨了相应改善方法。同时,研究了各类干燥技术在不同工艺条件下的干燥效果,分析了干燥温度、切片厚度、真空度等工艺参数对干燥效果的影响规律,探讨了预处理、阶段式变温变湿、间歇式干燥等赋能干燥效果的工艺手段,并综合干燥品质、干燥效率与干燥成本,得到了各类干燥技术的优缺点与适用范围。进一步地,分析了微波-真空、微波-热风与远红外-热泵三类联合干燥技术不同组合方式下的干燥机理,阐述了各类联合干燥装备的研发进展,探讨了联合干燥技术相较于单一干燥技术的优势以及装备和工艺存在的不足。最后,从提高中药材品质评价标准、完善干燥相关模型、加强干燥装备研发三方面对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中药材干燥技术研究与装备创新研发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材 干燥 机理 装备 效果 工艺
下载PDF
青核桃脱皮机理及装置设计与试验
2
作者 李康 李长河 +7 位作者 刘明政 王乐意 范林政 叶祥瑞 王子文 王仁坤 曹成茂 邬健康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89-97,185,共10页
目的:提高核桃初加工过程的机械化水平,解决青核桃脱皮过程中脱净率低、破碎率高等问题。方法:设计一种集刮削挤压、滚刷和清洗于一体的青核桃脱皮装置;对青核桃脱皮过程进行力学与运动学分析,结合理论力学理论建立青核桃空间受力模型,... 目的:提高核桃初加工过程的机械化水平,解决青核桃脱皮过程中脱净率低、破碎率高等问题。方法:设计一种集刮削挤压、滚刷和清洗于一体的青核桃脱皮装置;对青核桃脱皮过程进行力学与运动学分析,结合理论力学理论建立青核桃空间受力模型,并对关键系统装置进行结构设计。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转速、对辊末端间距和中心距的取值范围为影响因素,利用Design-Expert 13进行三因素三水平试验,优化青核桃脱皮装置工作参数。结果:青核桃脱皮装置的最佳工作参数为转速64.54 r/min、对辊末端间距41.7 mm、中心距9.44 mm,此条件下的核桃脱净率为91.92%,破碎率为4.49%。结论:该脱皮装置能满足青核桃脱皮生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核桃 脱皮装置 刮削挤压 力学分析 脱净率
下载PDF
青皮核桃采后病害生防菌贝莱斯芽胞杆菌XRD006全基因组分析及防治效果研究
3
作者 席飞 汤静 +3 位作者 吕凤霞 孙佩馨 张国华 肖红梅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03-322,共20页
【目的】探究生防菌贝莱斯芽胞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XRD006对青皮核桃采后病害的生防能力及其贮藏保鲜效果,解析菌株的基因特性和次级代谢产物,了解菌株的抑菌机制。【方法】通过抑菌试验确定XRD006对青皮核桃采后病原菌的抑制能... 【目的】探究生防菌贝莱斯芽胞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XRD006对青皮核桃采后病害的生防能力及其贮藏保鲜效果,解析菌株的基因特性和次级代谢产物,了解菌株的抑菌机制。【方法】通过抑菌试验确定XRD006对青皮核桃采后病原菌的抑制能力。利用活体抑菌及贮藏试验探究生防菌对青皮核桃采后病原菌的抑制能力及对青皮核桃贮藏品质的影响。以全基因组测序了解菌株XRD006的基因组特征及潜在抑菌相关基因;利用antiSMASH软件预测XRD006的次级代谢产物;结合比较基因组学分析XRD006和贝莱斯芽胞杆菌标准株FZB42、SQR9之间的共线性关系和次级代谢产物基因簇差异。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和质谱鉴定XRD006次级代谢产物并通过牛津杯法测定其抑菌能力。【结果】抑菌试验表明菌株XRD006对青皮核桃采后病原菌隐秘刺盘孢(Colletotrichum aenigma)、暹罗炭疽菌(Colletotrichum siamense)、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和藤仓镰刀菌(Fusarium fujikuroi)的抑菌率分别为49.22%、50.61%、53.83%和58.71%。活体抑菌试验表明,XRD006在果实上能有效抑制病原菌的侵染与生长。贮藏试验显示,XRD006发酵上清液可以显著延缓果实的失重、减少微生物的生长,降低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和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酶活变化的同时,保持核仁品质。全基因组测序显示XRD006基因组长4371975 bp,GC含量为46.07%,含蛋白编码基因4362个,具有胞外水解酶、生物膜等抑菌促生相关基因;antiSMASH预测显示XRD006分别含有9种已知和5种未知的次级代谢产物的编码基因簇。菌株XRD006与FZB42和SQR9亲缘关系密切,三者有8种相同的次级代谢产物基因簇,但是基因簇的位置和编码基因有差异。次级代谢产物鉴定显示,XRD006可以产生伊枯草菌素(iturin)和丰原素(fengycin)两种脂肽家族;抑菌试验表明,相比于C13-iturin、C14-iturin、C15-iturin和C17-fengycin C,fengycin家族的C16-fengycin B对暹罗炭疽菌(C.siamense)HT12的抑菌效果最好。【结论】贝莱斯芽胞杆菌XRD006对青皮核桃采后病害具有良好生防能力,具备实际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防菌 贮藏品质 全基因组 比较基因组学 次级代谢产物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