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9篇文章
< 1 2 3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共青团组织在服务创新创业教育中的探索--以山东农业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为例
1
作者 杨青青 赵伟烨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0年第9期108-109,共2页
为响应时代号召,贯彻社会发展新理念,追随时代创新创业的脚步,提升学生的创业能力水平,致力于促进创业能力提高,创新与发展并行。学院会有效发挥团组织的凝聚作用及引领功能,通过创新创业服务部门的相关工作安排与实施,了解创新创业的... 为响应时代号召,贯彻社会发展新理念,追随时代创新创业的脚步,提升学生的创业能力水平,致力于促进创业能力提高,创新与发展并行。学院会有效发挥团组织的凝聚作用及引领功能,通过创新创业服务部门的相关工作安排与实施,了解创新创业的本质与内涵,从本质深层次入手,探索创业新途径,引领创业新风潮,唤醒学生探索新思维与新途径,提高积极性。从创新思维入手,鞭策学生就业率的上升,锻炼创新能力,提早适应社会,造就顺应社会潮流的毕业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就业 创新 共青团组织
原文传递
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及实践——以山东农业大学生物质复合建材研究方向科研团队的研究生培养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王萌 路则光 +1 位作者 贾万达 张帅 《中国林业教育》 2022年第1期50-55,共6页
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是评价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核心内容。目前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存在培养目标不全面、导师作用发挥不充分、资源保障机制不健全、质量评价体系有欠缺等问题,参考质量管理体系的理念,结合研究生培养规律,按照“策划-实施... 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是评价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核心内容。目前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存在培养目标不全面、导师作用发挥不充分、资源保障机制不健全、质量评价体系有欠缺等问题,参考质量管理体系的理念,结合研究生培养规律,按照“策划-实施-检查-处置”循环模式,从完善培养目标、充分发挥导师与导师组的作用、加强培养条件的保障、建立研究生创新能力评价体系、推动持续改进5个方面全面构建了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质量管理体系,并在山东农业大学生物质复合建材研究方向科研团队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予以实施。质量管理体系的实施以创新为核心,以木材科学实验室建设为支撑,以科研项目为抓手,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全过程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项目应用后,实现了研究生培养的系统化、规范化和制度化,提高了研究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提升了研究生培养的水平和质量,拓展了研究生的就业范围和发展潜力,实现了教师科研团队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生 创新能力培养 质量管理体系
下载PDF
科学家精神融入农林高校思政课程的价值与路径探究——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为例
3
作者 任俊龙 徐兴良 《华章》 2025年第1期0126-0128,共3页
“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高度凝练了一代又一代科学家的精神风貌。科学技术的发展离不开科学家精神的支撑,新时代科技人才的培养更需要弘扬和传承科学家精神。农林高校作为培养未来国家农林科技人才的主要阵地,通过思... “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高度凝练了一代又一代科学家的精神风貌。科学技术的发展离不开科学家精神的支撑,新时代科技人才的培养更需要弘扬和传承科学家精神。农林高校作为培养未来国家农林科技人才的主要阵地,通过思政课教学将科学家精神传递给学生,不仅可以传承红色基因,更好地实现“三全育人”的教育目标,更有助于为国家培养一支知农爱农强农、助力乡村振兴的人才队伍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家精神 思政课程 时代价值 实践路径
下载PDF
大学有机化学实验双语教学的探索和实践 被引量:7
4
作者 万福贤 姜林 +3 位作者 尹洪宗 李映 付蕾 李长城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66-169,共4页
有机化学实验是有机化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化学、生物技术、医药、农药、材料化学等各专业的一门极其重要的实验课程。在多年教学基础上,运用双语教学设计了有机化学实验的教学过程,并进行了实践与探索,提出了有机化学双语教学中存... 有机化学实验是有机化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化学、生物技术、医药、农药、材料化学等各专业的一门极其重要的实验课程。在多年教学基础上,运用双语教学设计了有机化学实验的教学过程,并进行了实践与探索,提出了有机化学双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化学实验 双语教学 对策
下载PDF
农业院校基础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6
5
作者 周云雷 殷焕顺 +1 位作者 付蕾 艾仕云 《广州化工》 CAS 2016年第5期213-214,共2页
探讨了山东农业大学基础化学实验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实践,将原来分别附属于各教研室的实验课合并为一门基础化学实验课,成立基础化学实验中心,减少了课时,调整了实验内容,改革了教学方法,建立了完善的成绩评定方法,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水... 探讨了山东农业大学基础化学实验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实践,将原来分别附属于各教研室的实验课合并为一门基础化学实验课,成立基础化学实验中心,减少了课时,调整了实验内容,改革了教学方法,建立了完善的成绩评定方法,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提高了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研素质,同时对今后该课程的进一步改革提出了设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院校 基础化学实验 改革
下载PDF
高等农业院校基础化学实验课慕课教学实践与探讨 被引量:1
6
作者 殷焕顺 周云雷 +1 位作者 付蕾 张树芹 《山东化工》 CAS 2020年第2期187-188,共2页
基础化学实验课是高等农业院校开设的一门重要必修课程,学生通过学习该课程能够提高其对基础化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并培养其科学素养、实验动手能力及创新能力。近年来,慕课已成为互联网时代下高校实验教学课程改革重要模式之一。该文对... 基础化学实验课是高等农业院校开设的一门重要必修课程,学生通过学习该课程能够提高其对基础化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并培养其科学素养、实验动手能力及创新能力。近年来,慕课已成为互联网时代下高校实验教学课程改革重要模式之一。该文对慕课在农业院校基础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索与研究,探讨慕课模式教学与传统教学差异,取长补短,最大程度满足不同专业、不同能力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慕课 基础化学实验课 传统教学 教学改革
下载PDF
开展材料化学专业综合化学实验提高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 被引量:1
7
作者 陈长宝 汪建民 +2 位作者 徐静 艾仕云 姜林 《广东化工》 CAS 2012年第16期166-166,172,共2页
实验教学是高等学校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探讨了材料化学专业开展综合化学实验的必要性,并探索了怎样构建综合化学实验体系,以及进一步研究了综合化学实验内容和教学方式。
关键词 综合化学实验 材料化学专业 实践 创新
下载PDF
《材料科学基础》教学改革初探 被引量:3
8
作者 陆盘芳 朱树华 李厚深 《山东化工》 CAS 2019年第20期172-173,175,共3页
《材料科学基础》作为材料科学与工程类专业学科中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主干课程,搞好该课程教学工作,对于培养适应化学与化工行业发展要求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进行充分文献调研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该课程教学改... 《材料科学基础》作为材料科学与工程类专业学科中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主干课程,搞好该课程教学工作,对于培养适应化学与化工行业发展要求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进行充分文献调研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该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并结合多年从事该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考结合等方面,进行了认真梳理和深入思考,并提出了一些对策,以便为改善材料科学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动手能力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学 材料科学基础 教学改革
下载PDF
农业院校基础化学实验室的绿色化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6
9
作者 孙华 汪军 尹延斌 《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 2009年第3期67-67,70,共2页
针对基础化学实验室的污染问题,运用绿色化学思想和原则对实验室的绿色化建设进行了探索和实践。通过改善实验条件,探索实验的小型化、减量化操作,推广微型实验,妥善处理实验室废弃物等措施,初步建立起了基础化学绿色实验室,提高了基础... 针对基础化学实验室的污染问题,运用绿色化学思想和原则对实验室的绿色化建设进行了探索和实践。通过改善实验条件,探索实验的小型化、减量化操作,推广微型实验,妥善处理实验室废弃物等措施,初步建立起了基础化学绿色实验室,提高了基础化学实验室的绿色化建设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实验 绿色化学 微型实验
下载PDF
农科特色有机化学课程的教学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3
10
作者 万福贤 李映 +4 位作者 张元红 朱树华 徐静 王艳芳 张丽丽 《大学化学》 CAS 2024年第2期298-306,共9页
立足高等农林教育,从教学案例、教学方法、教师团队建设等方面对有机化学课程教学进行了探索和实践。教学实践表明,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助力学生领略了有机化学研究前沿(尤其是与农科交叉融合应用前沿)魅力,培养了... 立足高等农林教育,从教学案例、教学方法、教师团队建设等方面对有机化学课程教学进行了探索和实践。教学实践表明,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助力学生领略了有机化学研究前沿(尤其是与农科交叉融合应用前沿)魅力,培养了学生的文化素养、职业素养和科学素养,塑造了学生“知农爱农”的情怀,厚植了学生的家国情怀;实现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的同向同行和交相辉映,有效解决了公共基础课与专业教育需求不能完全匹配的问题,充分发挥了课程在农科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化学 农科 案例教学 课程思政 交叉融合创新
下载PDF
高等农业院校生物无机化学课程开设的思考
11
作者 周云雷 殷焕顺 +1 位作者 付蕾 张树芹 《广州化工》 CAS 2019年第21期138-139,142,共3页
生物无机化学又称无机生物化学和生物配位化学,是一门交叉学科,与化学、医学、生命科学和农学密切相关,其主要研究内容是运用无机化学的知识和原理研究微量金属元素及其配合物的组成、结构及生物体内的功能。生物无机化学发展近80年了,... 生物无机化学又称无机生物化学和生物配位化学,是一门交叉学科,与化学、医学、生命科学和农学密切相关,其主要研究内容是运用无机化学的知识和原理研究微量金属元素及其配合物的组成、结构及生物体内的功能。生物无机化学发展近80年了,但是在农业上的应用还是比较少。本文就高等农业院校中,生物无机化学的开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行了探讨,如可以扩展本科生知识面、培养本科生运用生物无机化学的原理来研究农业生产中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 生物无机化学 微量金属元素
下载PDF
面向卓越农林人才培养的基础化学课程教师队伍建设
12
作者 陈加辉 张丽丽 万福贤 《科教导刊》 2024年第27期84-86,共3页
基础化学课程在培养卓越农林人才的科学素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以山东农业大学为例,基于我国农林高校基础化学课程的教学现状,从教师教学制度体系构建、基础化学课程团队建设、教师学科交叉素质培养、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等方面... 基础化学课程在培养卓越农林人才的科学素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以山东农业大学为例,基于我国农林高校基础化学课程的教学现状,从教师教学制度体系构建、基础化学课程团队建设、教师学科交叉素质培养、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等方面探索了基础化学课程教师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以期为我国农林院校基础化学课程教师队伍建设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林人才培养 基础化学课程 教师队伍
下载PDF
新时代背景下大学化学课程思政建设探究--以高分子化学课程为例 被引量:3
13
作者 章翰堂 董静 +1 位作者 徐静 艾仕云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21年第19期81-82,88,共3页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新时代背景下,课程思政建设对于培育当代大学生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高分子化学丰富的思政元素和广泛的学生受众,对其课程思政建设展开了初步的探索。深入挖掘思政元素与...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新时代背景下,课程思政建设对于培育当代大学生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高分子化学丰富的思政元素和广泛的学生受众,对其课程思政建设展开了初步的探索。深入挖掘思政元素与合理运用混合式教学手段,取得了良好的思政教育效果。同时课程思政对于专业课知识的吸收和理解也起到了促进作用,实现了专业课与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专业课 高分子化学
下载PDF
新农科背景下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14
作者 张元红 姜林 +7 位作者 王艳芳 苗成霞 张丽丽 李怡靖 段俊玲 侯菊英 侯芹 万福贤 《大学化学》 CAS 2024年第8期72-77,共6页
新农科建设背景下,将公共基础课与农业元素交融创新,优化教学方法,是推进农科特色基础课程改革的重要途径。课程组在融合农业特色教学内容,融入“农味”思政元素,构建“以学为中心”的自主、合作、探究型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实... 新农科建设背景下,将公共基础课与农业元素交融创新,优化教学方法,是推进农科特色基础课程改革的重要途径。课程组在融合农业特色教学内容,融入“农味”思政元素,构建“以学为中心”的自主、合作、探究型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实践。通过教学改革与实践,实现了化学知识与农科专业知识的有机融合,有利于提高学生解决农业领域问题的能力,为新时代农林卓越人才培养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科 农业元素 课程思政 教学模式
下载PDF
铜碘簇合物的制备及荧光检测亚硝酸盐——推荐一个综合化学设计性实验
15
作者 侯芹 侯佳怡 +5 位作者 时爱菊 徐兴良 张元红 李怡靖 侯菊英 王艳芳 《大学化学》 CAS 2024年第8期221-229,共9页
为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及创新能力,加深学生对无机簇合物概念及荧光性能的认识与理解,设计开发了铜碘簇合物的制备及荧光检测亚硝酸盐的综合性实验。利用纳米沉淀的方法合成铜碘簇合物,通过红外光谱、X射线粉末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紫... 为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及创新能力,加深学生对无机簇合物概念及荧光性能的认识与理解,设计开发了铜碘簇合物的制备及荧光检测亚硝酸盐的综合性实验。利用纳米沉淀的方法合成铜碘簇合物,通过红外光谱、X射线粉末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紫外光谱、荧光光谱等分析手段对材料进行结构及性能表征,考察材料的荧光及检测亚硝酸盐的性能。结果表明:材料对亚硝酸盐具有高选择、高灵敏检测,检出限为3.73μmol·L^(-1),可作为监测亚硝酸盐的“开‐关”荧光探针。通过该实验,学生不仅对簇合物的结构及荧光分析法检测亚硝酸盐等前沿知识加深理解,还可学习紫外分析仪、荧光分光光度计等仪器的基本原理及操作技能,为将来从事相关科研及工作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碘簇合物 荧光检测 亚硝酸盐 化学综合设计实验
下载PDF
独脚金内酯对冷藏期‘珍珠油杏’果实品质的调控
16
作者 刘敏 黄丹丹 +3 位作者 王元一 丁婴 孟庆喜 朱树华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32-241,共10页
【目的】探究不同浓度独脚金内酯(SL)对‘珍珠油杏’果实品质及钾钠稳态的影响,并筛选出维持杏果实品质的最适SL浓度。【方法】分别用0、0.5、1.0、2.0、4.0μmol/L SL以及5.0μmol/L独脚金内酯合成抑制剂(Tis-108)对杏果实进行浸果处... 【目的】探究不同浓度独脚金内酯(SL)对‘珍珠油杏’果实品质及钾钠稳态的影响,并筛选出维持杏果实品质的最适SL浓度。【方法】分别用0、0.5、1.0、2.0、4.0μmol/L SL以及5.0μmol/L独脚金内酯合成抑制剂(Tis-108)对杏果实进行浸果处理后于0℃贮藏,测定了不同处理对果实硬度、相对电导率、亮度和可溶性固形物质量分数等杏果实品质指标的影响,筛选出适宜杏果实贮藏的SL浓度;进一步测定了杏果实腐胺、亚精胺和精胺质量比及ATP质量比、H^(+)-ATPase、H^(+)-PPase活性和钠、钾离子质量比变化,以探究SL处理对杏果实多胺含量、能量代谢和钾钠稳态的影响。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检验各处理间差异显著性。【结果】与对照处理及其它浓度处理相比,2.0μmol/L SL处理通过多途径协同作用显著延缓了采后杏果实的成熟衰老进程。2.0μmol/L SL有效抑制了果实呼吸速率升高、可溶性固形物的积累以及硬度下降,抑制了杏果实质量的减少,同时抑制杏果实相对电导率的上升,使相对电导率维持在一个稳定水平。通过抑制ATP质量比下降及延缓H^(+)-ATPase、H^(+)-PPase活性的降低,2.0μmol/L SL处理能保障细胞膜能量代谢稳定。2.0μmol/L SL能调降低冷藏期间杏果实钠离子含量、提高钾离子含量,维持钾钠动态平衡。同时,2.0μmol/L SL提高了杏果实内腐胺、精胺和亚精胺3种多胺的质量比,高水平的多胺有利于保持果蔬采后品质和延长贮藏期。【结论】2.0μmol/L的SL浸果处理通过整合能量代谢调控、离子稳态维持及膜系统保护机制,显著延缓了‘珍珠油杏’果实在0℃低温贮藏期的品质下降,使杏果实在采后20d内保持良好的贮藏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杏果实 独脚金内酯 果实品质 钾钠稳态 采后冷藏
下载PDF
界面聚合法制备正二十烷微胶囊化相变储热材料(英文) 被引量:39
17
作者 兰孝征 杨常光 +2 位作者 谭志诚 孙立贤 徐芬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81-584,共4页
采用界面聚合的方法,以甲苯-2,4-二异氰酸酯(TDI)和乙二胺(EDA)为反应单体,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聚乙二醇壬基苯基醚(OP)为乳化剂,合成了正二十烷为相变材料的聚脲包覆微胶囊.结果表明,二异氰酸酯和乙二胺按质量比1.9∶1进行反应.以透射电... 采用界面聚合的方法,以甲苯-2,4-二异氰酸酯(TDI)和乙二胺(EDA)为反应单体,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聚乙二醇壬基苯基醚(OP)为乳化剂,合成了正二十烷为相变材料的聚脲包覆微胶囊.结果表明,二异氰酸酯和乙二胺按质量比1.9∶1进行反应.以透射电镜和激光粒度分析仪分析微胶囊,测得空心微胶囊直径约为0.2μm,含正二十烷微胶囊约为2-6μm.红外光谱分析证明,壁材料聚脲是由TDI及EDA两种单体形成的.正二十烷的包裹效率约为75%.微胶囊的熔点接近囊芯二十烷的熔点,而其储热量在壁材固定时随囊芯的量而变.热重分析表明,囊芯正二十烷、含正二十烷的微胶囊以及壁材料聚脲,能够耐受的温度分别约为130℃、170℃及2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变材料 正二十烷 微胶囊 界面聚合
下载PDF
硝酸根胁迫对黄瓜幼苗叶片光合速率、PSⅡ光化学效率及光能分配的影响 被引量:27
18
作者 苏秀荣 王秀峰 +1 位作者 杨凤娟 魏珉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441-1446,共6页
研究了不同浓度NO3-胁迫对黄瓜幼苗叶片光合速率、PSⅡ光化学效率及光能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当NO3-浓度较低时(14~98mmol·L-1),适当增加NO3-浓度,可增强黄瓜幼苗叶片对光的捕获能力,促进光合作用.随着NO3-浓度的进一步增加(140~18... 研究了不同浓度NO3-胁迫对黄瓜幼苗叶片光合速率、PSⅡ光化学效率及光能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当NO3-浓度较低时(14~98mmol·L-1),适当增加NO3-浓度,可增强黄瓜幼苗叶片对光的捕获能力,促进光合作用.随着NO3-浓度的进一步增加(140~182mmol.L-1),PSⅡ光化学效率降低,电子传递受到抑制,净光合速率降低;吸收的光能中,通过天线色素的热耗散增加,用于光化学反应的能量降低,光化学效率下降.140和182mmol·L-1NO3-处理黄瓜幼苗叶片6d后净光合速率(Pn)极显著下降,分别比对照降低了35%和78%;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天线转化效率(Fv’/Fm’)、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光化学猝灭系数(qP)均低于对照,非光化学猝灭(NPQ)高于对照,激发能在两个光系统间的分配不平衡性(β/α-1)增大.高浓度NO3-处理的黄瓜幼苗叶片各荧光参数变化幅度比低浓度大.当光照增强时,高浓度NO3-胁迫下黄瓜幼苗叶片吸收的光能中应用于光化学反应的份额(P)显著降低,天线热耗散的份额(D)显著增加.天线热耗散是耗散过剩能量的主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3-胁迫 光化学效率 光能分配 净光合速率
下载PDF
搞好“三废”综合治理,创建绿色化学实验室 被引量:38
19
作者 贾寿华 盛峰 王玉华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2004年第2期139-142,共4页
本文论述了搞好"三废"综合治理,实现化学实验绿色化的重要性和采取的措施.创建绿色化学实验室管理与改革的重要内容,是保护环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必然所致.我院从树立绿色化学思想观念,增强环境保护意识人手,抓住科学安排... 本文论述了搞好"三废"综合治理,实现化学实验绿色化的重要性和采取的措施.创建绿色化学实验室管理与改革的重要内容,是保护环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必然所致.我院从树立绿色化学思想观念,增强环境保护意识人手,抓住科学安排实验内容、随时收集集中处理和综合利用三个重要环节,探索了一套简便易行的"三废"综合治理方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化学 化学实验 “三废”综合治理 环境保护 可持续发展 实验室
下载PDF
乙醇-水分子团簇C_2H_5OH(H_2O)_n(n=1-9)稳定结构的量子化学研究 被引量:11
20
作者 韩光占 张超 +1 位作者 高吉刚 钱萍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361-1371,共11页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B3LYP方法,在B3LYP/6-311++G(2d,2p)//B3LYP/6-311++G(d,p)基组水平上对乙醇-水分子团簇(C2H5OH(H2O)n(n=1-9))的各种性质进行研究,如:优化的几何构型、结构参数、氢键、结合能、平均氢键强度、自然键轨道(NBO)电荷分...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B3LYP方法,在B3LYP/6-311++G(2d,2p)//B3LYP/6-311++G(d,p)基组水平上对乙醇-水分子团簇(C2H5OH(H2O)n(n=1-9))的各种性质进行研究,如:优化的几何构型、结构参数、氢键、结合能、平均氢键强度、自然键轨道(NBO)电荷分布、团簇的生长规律等.结果表明,从二维(2-D)环状结构到三维(3-D)笼状结构的过渡出现在n=5的乙醇-水分子团簇中.此外,利用团簇结合能的二阶差分、形成能、能隙等性质,发现在n=6时乙醇-水分子团簇的最低能量结构稳定性较好,可能为幻数结构.最后,为了进一步探讨氢键本质,将C2H5OH(H2O)n(n=2-9)最低能量结构的各种性质与纯水分子团簇(H2O)n(n=3-10)比较,结果表明前者与后者中的水分子之间氢键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泛函理论 乙醇-水分子团簇 氢键 幻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