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夜间补充UV-C和蓝光对黄瓜病害防控及植株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
2
1
作者
张云飞
张现征
+3 位作者
王立霞
刘中良
彭庆堂
刘世琦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630-1638,共9页
为探究夜间补光对黄瓜病害防控及植株生长发育的影响,以黄瓜品种津优35号为试验材料,设置UV-C(253.7 nm)、蓝光(460 nm)、蓝光/UV-C(复合光)及不补光(CK) 4个处理,研究不同光质处理对黄瓜病害防控和植株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UV-C...
为探究夜间补光对黄瓜病害防控及植株生长发育的影响,以黄瓜品种津优35号为试验材料,设置UV-C(253.7 nm)、蓝光(460 nm)、蓝光/UV-C(复合光)及不补光(CK) 4个处理,研究不同光质处理对黄瓜病害防控和植株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UV-C处理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治效果显著好于蓝光/UV-C和蓝光,达到96.01%;不同光质处理对黄瓜霜霉病的防治效果均不明显;UV-C处理下的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几丁质酶及β-1,3-葡聚糖酶活性和木质素含量均显著高于CK,而蓝光和蓝光/UV-C处理对上述指标无显著作用;各处理对黄瓜植株的株高、茎粗、叶面积等生长指标和产量均无显著影响。本研究结果为温室黄瓜病害防控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
UV-C
夜间补光
白粉病
霜霉病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夜间补充UV-C和蓝光对黄瓜病害防控及植株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
2
1
作者
张云飞
张现征
王立霞
刘中良
彭庆堂
刘世琦
机构
山东农业大学园艺科学与工程学院/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黄淮地区园艺作物生物学与种质创制重点实验室
山东
省泰安市
农业
科学
研究院
山东
济南市蔬菜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出处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630-1638,共9页
基金
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1303108)
文摘
为探究夜间补光对黄瓜病害防控及植株生长发育的影响,以黄瓜品种津优35号为试验材料,设置UV-C(253.7 nm)、蓝光(460 nm)、蓝光/UV-C(复合光)及不补光(CK) 4个处理,研究不同光质处理对黄瓜病害防控和植株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UV-C处理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治效果显著好于蓝光/UV-C和蓝光,达到96.01%;不同光质处理对黄瓜霜霉病的防治效果均不明显;UV-C处理下的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几丁质酶及β-1,3-葡聚糖酶活性和木质素含量均显著高于CK,而蓝光和蓝光/UV-C处理对上述指标无显著作用;各处理对黄瓜植株的株高、茎粗、叶面积等生长指标和产量均无显著影响。本研究结果为温室黄瓜病害防控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黄瓜
UV-C
夜间补光
白粉病
霜霉病
Keywords
cucumber
UV-C
night lighting
powdery mildew
downy mildew
分类号
S436.421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夜间补充UV-C和蓝光对黄瓜病害防控及植株生长发育的影响
张云飞
张现征
王立霞
刘中良
彭庆堂
刘世琦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