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CR烟气脱硝催化剂再生车间废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1
作者 郭文亮 谢兴星 +1 位作者 周军 田庆文 《山东化工》 2025年第1期66-69,共4页
工业污染源排放的氮氧化物主要来源于燃煤过程,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脱硝技术因脱硝效果稳定、脱硝效率高、选择性强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氮氧化物的减排,但该方法每年会产生大量的废弃脱硝催化剂,催化剂受烟气的污染富含砷、铬等重金属... 工业污染源排放的氮氧化物主要来源于燃煤过程,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脱硝技术因脱硝效果稳定、脱硝效率高、选择性强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氮氧化物的减排,但该方法每年会产生大量的废弃脱硝催化剂,催化剂受烟气的污染富含砷、铬等重金属,已被国家纳入危险废物进行管理,废弃催化剂的再生利用成为当前行业发展的必然需求。就当前SCR烟气脱硝催化剂再生过程中产生的废水特征进行分类,针对废水中不同特征的污染因子,分别就其处理技术研究进展进行分析,并提出合理的再生废水处理工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R脱硝催化剂 再生 废水处理技术 重金属处理
下载PDF
甲酸木质素纳米颗粒的制备及疏水性能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高雅丽 周晓贤 +3 位作者 倪书振 陈晓倩 傅英娟 张凤山 《中国造纸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5-131,共7页
本研究以玉米秸秆、杨木及松木为原料,利用不同液比的甲酸与原料(1∶10,1∶9,1∶8和1∶7)制浆,从制浆黑液中分离得到甲酸木质素,进一步制得甲酸木质素纳米颗粒,探究了不同甲酸木质素的酚羟基含量差异。结果表明,3种原料甲酸木质素具有... 本研究以玉米秸秆、杨木及松木为原料,利用不同液比的甲酸与原料(1∶10,1∶9,1∶8和1∶7)制浆,从制浆黑液中分离得到甲酸木质素,进一步制得甲酸木质素纳米颗粒,探究了不同甲酸木质素的酚羟基含量差异。结果表明,3种原料甲酸木质素具有木质素的基本结构特征,液比1∶9时制得3种原料甲酸木质素酚羟基含量分别为2.69、2.82、3.09 mmol/g。水接触角实验结果表明,3种原料甲酸木质素压片具有较强的亲水性。将甲酸木质素纳米颗粒用于制备甲酸木质素纳米颗粒/淀粉复合膜,复合膜的水接触角显著增加,其疏水性能与甲酸木质素的原料种类和制浆液比有关。经4个月老化后,复合膜的疏水性能进一步增强,3种原料甲酸木质素纳米颗粒/淀粉复合膜的水接触角最高分别可达127.2°、125.1°和123.5°。研究结果对增强木质素的疏水性能及扩展疏水性膜材料的应用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酸 纳米颗粒 木质素 疏水性能 淀粉膜
下载PDF
竹炭掺杂铋系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对有机污染物的降解研究
3
作者 朱亚玮 房桂干 +4 位作者 盘爱享 尹航 谢章红 沈葵忠 田庆文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91-198,共8页
本研究以竹浆备料废弃物为原料,通过磷酸活化法制得竹炭,再利用水热法制备了竹炭/BiOCl复合催化剂,并探究了竹炭添加量和水热温度对复合催化剂光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竹炭保留了竹子本身的孔道结构,改变竹炭的添加量可实现对竹炭/B... 本研究以竹浆备料废弃物为原料,通过磷酸活化法制得竹炭,再利用水热法制备了竹炭/BiOCl复合催化剂,并探究了竹炭添加量和水热温度对复合催化剂光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竹炭保留了竹子本身的孔道结构,改变竹炭的添加量可实现对竹炭/BiOCl复合催化剂形貌的调控,为吸附污染物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竹炭和BiOCl之间发生的强相互作用,显著改善了BiOCl的吸附-光催化性能和氧空位含量,提高了光生电子传输效率,从而优化了复合催化剂的光催化降解效果。在水热温度140℃和竹炭添加量5%的条件下所制复合催化剂5BC-140,其可见光催化性能最佳,对罗丹明B的去除率在30 min内即可达86.5%,一阶动力学常数k为BiOCl的4.2倍,且具有优异的稳定性和可循环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材废弃物 竹炭 光催化 BiOCl 高值化利用
下载PDF
多巴胺接枝双醛纤维素纳米纤丝增强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性能的研究
4
作者 袁硕 刘哲秀 +6 位作者 辛钰 徐王东 霍丹 王汉敏 张凤山 杨秋林 侯庆喜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8-25,共8页
本研究采用多巴胺(DA)接枝的双醛纤维素纳米纤丝(DA-OCNF)和丙烯酰胺(AM)制备复合水凝胶(DOCA),并对水凝胶在空气中和水下的黏附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DA的引入有效提升了水凝胶的水下黏附强度,双醛改性后的OCNF改善了DA对水凝胶机... 本研究采用多巴胺(DA)接枝的双醛纤维素纳米纤丝(DA-OCNF)和丙烯酰胺(AM)制备复合水凝胶(DOCA),并对水凝胶在空气中和水下的黏附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DA的引入有效提升了水凝胶的水下黏附强度,双醛改性后的OCNF改善了DA对水凝胶机械性能的影响。该策略充分发挥了双组分的优势,制备出内聚力和黏附力相平衡的高机械强度和黏附强度的复合水凝胶。当DA-OCNF的含量为1.0%时,DOC_(1.0)A的断裂伸长率、断裂强度相比DOC_(0)A分别提高了27.2个百分点和54.82 kPa,其在空气中和水中对钢铁的黏附强度分别达42.70和30.65 k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巴胺 双醛纤维素纳米纤丝 水凝胶 水下黏附
下载PDF
基于超高通量筛选的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定向进化
5
作者 赵添龙 刘展志 +2 位作者 张凤山 吴敬 宿玲恰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5-109,共5页
D-阿洛酮糖是一种低热量的甜味剂,具有多种生理功能,如维持血糖平衡和调节脂质代谢等。目前,D-阿洛酮糖工业生产主要通过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D-allulose-3-epimerase,DAEase)催化D-果糖的差向异构反应实现,但DAEase的应用性能仍需... D-阿洛酮糖是一种低热量的甜味剂,具有多种生理功能,如维持血糖平衡和调节脂质代谢等。目前,D-阿洛酮糖工业生产主要通过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D-allulose-3-epimerase,DAEase)催化D-果糖的差向异构反应实现,但DAEase的应用性能仍需进一步提升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定向进化作为一种有效的分子改造策略,其筛选方法是限制效率的关键因素之一。通过构建并优化D-阿洛酮糖特异型生物传感器,结合微孔板筛选,对来自Clostridium cellulolyticum H10的DAEase(Cc DAEase)突变体文库进行超高通量筛选,最终获得了比活提高14.6%的优势突变体H209Q,其最适温度为60℃,最适pH值为7.5,并进一步解析了该突变体的构效关系。该研究证明了转录因子型生物传感器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定向进化筛选工具,为进一步优化DAEase的性能提供了可能性,亦为D-阿洛酮糖的工业制备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 转录因子型生物传感器 超高通量筛选
下载PDF
低共熔溶剂耦合机械打浆制备微纳米纤维素的研究
6
作者 薛鹏程 孙悦凯 +3 位作者 霍丹 张凤山 房桂干 朱红祥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9-24,148,共7页
本研究选取“绿色”低共熔溶剂(DES,乳酸/盐酸甜菜碱)添加不同体积分数去离子水,对桉木片进行预处理,并结合打浆和氧化处理方式,对木质纤维素进行微纳米纤维化研究。结果表明,该DES在添加体积分数5%去离子水时,具有最佳的预处理效果,即... 本研究选取“绿色”低共熔溶剂(DES,乳酸/盐酸甜菜碱)添加不同体积分数去离子水,对桉木片进行预处理,并结合打浆和氧化处理方式,对木质纤维素进行微纳米纤维化研究。结果表明,该DES在添加体积分数5%去离子水时,具有最佳的预处理效果,即纤维素的保留率为62.9%、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去除率分别为91.8%和82.9%,且纤维素保持Ⅰ型结晶结构。经过打浆和氧化处理后木质纤维素细纤维化作用明显,纤维质均长度和质均宽度分别减小了47.7%和49.9%,使得纤维表面电荷明显增强,Zeta电位绝对值最大达到51.65 m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共熔溶剂 预处理 机械打浆 微纳米纤维素 结构变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