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4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兽类名录(2024版) 被引量:1
1
作者 魏辅文 杨奇森 +28 位作者 吴毅 蒋学龙 刘少英 胡义波 葛德燕 李保国 杨光 李明 周江 李松 李晟 余文华 陈炳耀 张泽钧 周材权 吴诗宝 张立 陈中正 陈顺德 邓怀庆 江廷磊 张礼标 石红艳 卢学理 李权 刘铸 崔雅倩 李玉春 何锴 《兽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6,共16页
自“中国兽类名录(2021版)”和《中国兽类分类与分布》问世以来,这两项工作在国际和国内的哺乳动物研究以及保护生物学领域引起了极大的关注。得益于国家重大研究计划的支持,例如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国内的生物本底资源得... 自“中国兽类名录(2021版)”和《中国兽类分类与分布》问世以来,这两项工作在国际和国内的哺乳动物研究以及保护生物学领域引起了极大的关注。得益于国家重大研究计划的支持,例如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国内的生物本底资源得到了进一步的明确,中国哺乳动物分类学的研究也在持续进步。在2022—2024年,一系列新的研究成果相继发表,与2022年相比,新增42个物种。为了帮助国内外学者全面了解中国哺乳动物的有效种类及其详细信息,我们对“中国兽类名录(2021版)”及《中国兽类分类与分布》涉及的中国兽类物种名录进行了更新。截至2024年12月,中国记录的兽类有效种类包括58科,263属,736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哺乳动物 物种数目 分类学 名录 中国
下载PDF
海洋巨鱼——温柔的鲸鲨
2
作者 王亚民 《海洋世界》 2024年第12期29-34,共6页
海洋中有很多大型动物,包括海洋哺乳动物中的蓝鲸等,不过这些鲸类都是需要到水面用肺呼吸氧气的哺乳动物,严格来说都不是真正意义的海洋动物,而是从陆地回迁海洋的陆生动物。相对而言,鱼类是用鳃呼吸海水中的氧气,算是真正的海洋或水生... 海洋中有很多大型动物,包括海洋哺乳动物中的蓝鲸等,不过这些鲸类都是需要到水面用肺呼吸氧气的哺乳动物,严格来说都不是真正意义的海洋动物,而是从陆地回迁海洋的陆生动物。相对而言,鱼类是用鳃呼吸海水中的氧气,算是真正的海洋或水生动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哺乳动物 大型动物 陆生动物 海洋动物 水生动物 氧气
下载PDF
山东药用植物新记录属种——五福花属五福花 被引量:7
3
作者 颜士慧 张伟 赵宏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16年第4期405-406,396,共2页
报道了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中在山东省发现的五福花Adoxa moschatellina Linn.,隶属于五福花科Adoxaceae五福花属Adoxa,该属、种均为山东省新记录。作者根据3年的调查结果,描述了其形态特征,增补了对其花粉形态和传粉策略的认识。
关键词 五福花 五福花属 新记录 山东省
下载PDF
一株产黄色素海洋细菌的筛选、鉴定及其发酵条件优化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晓磊 荆康明 +4 位作者 赵翠兰 刘洋 谢一方 唐薇 叶瑶蓓 《资源开发与市场》 CAS CSSCI 2013年第9期897-900,993,共5页
从威海近海采得的藻类植物经过破碎和分离筛选,得到一株产生黄色素的海洋细菌,编号为SS16。通过对SS16菌株的菌落形态观察和16SrRNA基因序列测定,分析结果显示该菌株为拉塞尔佐贝尔氏菌(Zobellia russellii)。为了提高SS16菌株黄色素产... 从威海近海采得的藻类植物经过破碎和分离筛选,得到一株产生黄色素的海洋细菌,编号为SS16。通过对SS16菌株的菌落形态观察和16SrRNA基因序列测定,分析结果显示该菌株为拉塞尔佐贝尔氏菌(Zobellia russellii)。为了提高SS16菌株黄色素产量,采用单因素实验设计对SS16菌株进行发酵条件优化。结果表明,当发酵条件为蛋白胨和牛肉膏作为碳、氮源,pH6.78,盐度低于1%,以占摇瓶1/5的培养量在28℃条件下发酵培养48h,海洋细菌SS16所产黄色素的量达到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细菌 黄色素 16SrDNA 发酵条件 优化
下载PDF
产红色素海洋细菌SS04的分离鉴定及其发酵条件的优化 被引量:1
5
作者 王晓磊 谢一方 +1 位作者 唐薇 杜宗军 《中国酿造》 CAS 2013年第4期95-99,共5页
从威海近海采得的藻类植物经过破碎和分离筛选,得到1株红色素的高产海洋细菌,编号为SS04。经基因克隆得到16S rRNA基因序列,16S rRNA基因序列测定和分析结果显示该菌株为粘质沙雷氏菌(Serratia marcescens)。对该菌株进行发酵条件的优... 从威海近海采得的藻类植物经过破碎和分离筛选,得到1株红色素的高产海洋细菌,编号为SS04。经基因克隆得到16S rRNA基因序列,16S rRNA基因序列测定和分析结果显示该菌株为粘质沙雷氏菌(Serratia marcescens)。对该菌株进行发酵条件的优化探究。结果表明,海洋细菌SS04产胞内红色素的最佳碳源、氮源分别为蛋白胨和酵母粉,培养基初始pH值为7.65,胞内红色素积累最佳时间为14h,最适温度、转速分别为28℃和110r/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素 粘质沙雷氏菌 16SRRNA基因 发酵条件 优化
下载PDF
拟穴青蟹对不同饵料稳定同位素的周转和分馏
6
作者 钟声平 蔡小辉 +5 位作者 宋建达 刘旭佳 彭银辉 黄亮华 葛长字 黄国强 《渔业科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0-45,共16页
为研究不同饵料对拟穴青蟹(Scylla paramamosain)幼蟹碳和氮稳定同位素周转和分馏系数的影响,本研究采用200个50 cm×40 cm×40 cm的水族箱,采用鱼(李氏Callionymus richardsoni)、虾(宽沟对虾Penaeus latisulcatus)、贝(杂色蛤... 为研究不同饵料对拟穴青蟹(Scylla paramamosain)幼蟹碳和氮稳定同位素周转和分馏系数的影响,本研究采用200个50 cm×40 cm×40 cm的水族箱,采用鱼(李氏Callionymus richardsoni)、虾(宽沟对虾Penaeus latisulcatus)、贝(杂色蛤Ruditapes philippinarum)、沙蚕(双齿围沙蚕Perinereis aibuhitensis)为饵料投喂初始体质量为1.5g左右的拟穴青蟹幼蟹,并在第0、30、60、90、135、180天取样测定幼蟹的δ^(13)C和δ15N,计算周转参数和分馏系数。结果显示,实验期间幼蟹δ^(13)C和δ15N随养殖时间的变动可用δ^(13)C=a×lnt+b和δ15N=a×lnt+b描述,摄食不同饵料时a值变动较大。生长是驱动幼蟹体内碳和氮稳定同位素周转的主要因素,投喂4种饵料的幼蟹生长对13C周转的贡献百分比分别为79.83%、83.65%、84.88%和63.80%,生长对15N周转的贡献百分比分别81.97%、82.88%、75.27%和59.80%。投喂4种饵料的幼蟹13C完成50%周转时间(t50)分别为36.30、24.56、27.96和21.17 d,完成95%周转的时间(t95)分别为156.86、106.16、120.83和91.64 d,15N完成50%周转时间(t50)分别为37.60、24.34、24.77和20.17 d,完成95%周转的时间(t95)分别为162.49、105.22、107.05和86.99 d。投喂4种饵料的幼蟹180 d时对饵料的δ^(13)C的分馏系数Δ^(13)C180d为0.71‰~1.64‰,对饵料的δ15N的分馏系数Δ^(15)N180d为2.15‰~2.66‰。Δ^(13)C与增重率(MGR,%)的关系符合公式Δ^(13)C=a×ln(MGR)+b,Δ^(15)N与增重率(MGR,%)的关系符合公式Δ^(15)N=a×ln(MGR)+b,摄食不同饵料时,a和b值均出现较大差异。Δ^(13)C与饵料的δ^(13)C成负线性相关,与初始幼蟹与饵料的δ^(13)C相差数值(δ^(13)CIC~δ^(13)CD)成正线性相关;Δ^(15)N与饵料的δ15N成负线性相关,与初始幼蟹与饵料的δ15N相差数值(δ15N IC~δ15N D)成正线性相关。本研究表明,生长是驱动拟穴青蟹幼蟹稳定同位素周转的主要因素,饵料稳定同位素丰度是影响分馏系数的重要因子。实验结果为拟穴青蟹营养生态学研究提供了参考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穴青蟹 稳定同位素 周转速率 分馏系数 饵料 生长
下载PDF
山东南部近海秋季长蛇鲻相对资源量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3
7
作者 刘逸文 张崇良 +4 位作者 昝肖肖 孙铭 徐宾铎 薛莹 任一平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5-53,共9页
为探究长蛇鲻(Saurida elongate)的生态习性和分布规律,并为长蛇鲻资源的合理利用与养护提供科学依据,本文根据2016年秋季在山东南部近海进行的渔业资源与环境调查数据,分析了该海域长蛇鲻的分布特征,研究长蛇鲻成体、幼体的分布差异,... 为探究长蛇鲻(Saurida elongate)的生态习性和分布规律,并为长蛇鲻资源的合理利用与养护提供科学依据,本文根据2016年秋季在山东南部近海进行的渔业资源与环境调查数据,分析了该海域长蛇鲻的分布特征,研究长蛇鲻成体、幼体的分布差异,并利用广义可加模型(GAM)研究其分布与生物因子和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长蛇鲻成体与幼体的分布存在差异,成体分布范围广,幼体主要分布在30 m等深线及以浅水域。GAM模型的结果表明,饵料生物、底层水温、水深和底层盐度是影响长蛇鲻相对资源量分布的主要因子。成体、幼体的分布与影响因子的关系差异极显著(P<0.01)。长蛇鲻成体的相对资源量随饵料生物和底层水温的增加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而幼体呈现一致上升趋势;成体和幼体的相对资源量随水深增加均呈下降趋势;幼体相对资源量随底层盐度增加有明显上升趋势,而盐度对成体的影响不显著。本研究认为山东南部近海是长蛇鲻的重要栖息地,水温和盐度是成体和幼体分布差异的可能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蛇鲻 广义可加模型 幼体 饵料生物 交叉验证 山东南部近海
下载PDF
威海近岸人工鱼礁布设对生物资源恢复效果 被引量:12
8
作者 袁小楠 梁振林 +2 位作者 吕振波 王颖丽 孙晓红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54-64,共11页
为了解人工鱼礁投放对区域内海洋生物资源恢复效果,于2013年3月至2014年1月在北黄海近岸人工鱼礁投放区进行调查。结果显示,该海区发现浮游动物53种,其中优势种为浮游桡足类。夏秋季底栖生物幼体成为季节性优势种。游泳动物共发现14种,... 为了解人工鱼礁投放对区域内海洋生物资源恢复效果,于2013年3月至2014年1月在北黄海近岸人工鱼礁投放区进行调查。结果显示,该海区发现浮游动物53种,其中优势种为浮游桡足类。夏秋季底栖生物幼体成为季节性优势种。游泳动物共发现14种,主要为常见的礁区鱼类。底栖动物共12种,其中棘皮动物海燕为绝对优势种,为近岸养殖生物的主要敌害生物,主要的底栖资源优势种为虾蟹类与软体动物。投礁区的浮游动物与游泳动物物种数明显多于未投礁区,表明人工投礁有助于生物群落的恢复,提高生物多样性,改善区域生态系统。但该海域大型底栖藻类较少,还应进一步对大型底栖藻类增殖以提高海域初级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鱼礁 浮游动物 游泳动物 底栖生物 种群数量
下载PDF
红纤维虾海藻(Phyllospadix iwatensis)形态结构特征及其对海洋环境的适应性 被引量:5
9
作者 曹政飞 张伟 赵宏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326-1332,共7页
红纤维虾海藻作为海洋沉水高等植物具有重要的生态与渔业价值。该物种目前已经处于濒危状态,且研究资料十分匮乏。本研究通过实地生境调查,对其进行了形态学与解剖学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其海洋环境的结构适应性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 红纤维虾海藻作为海洋沉水高等植物具有重要的生态与渔业价值。该物种目前已经处于濒危状态,且研究资料十分匮乏。本研究通过实地生境调查,对其进行了形态学与解剖学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其海洋环境的结构适应性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研究结果表明:红纤维虾海藻须根末端膨大并密生根毛,有利于增强植株的抓附能力和吸收能力;表皮细胞细胞壁具有类似栓化细胞初生壁性质的六面加厚现象,与外部多层皮层厚角组织形成机械组织区,叶鞘内侧含有丰富的机械组织,使结构的抗性加强,能承受较强的海流冲击;雄花序中无退化雌蕊,雌花序兼具雌蕊和退化的雄蕊,花序轴两侧着生数枚桨状小苞片,花粉丝状,利于授粉,传粉方式为水媒和半水媒传粉;小坚果密生倒向长鬃毛,便于果实在海流中固着锚定。该研究弥补了目前对海洋沉水高等植物适应性进化特征理解的不足,也为该物种在生态修复中的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纤维虾海藻 形态结构 海洋环境 适应性 大叶藻科
下载PDF
海洋污染对中华白海豚栖息地选择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梅 宋豫秦 +2 位作者 秦大公 祝茜 韦重霄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068-1080,共13页
为了探索污染对海洋生物栖息地的影响,以2006—2007年中华白海豚在广西钦州三娘湾及其邻近海域的出现数据为基础,结合Google海洋地形数据、卫星遥感数据和2012年度海洋环境调查数据,构建干、湿季节海豚分布预测的最大熵模型,发现与主要... 为了探索污染对海洋生物栖息地的影响,以2006—2007年中华白海豚在广西钦州三娘湾及其邻近海域的出现数据为基础,结合Google海洋地形数据、卫星遥感数据和2012年度海洋环境调查数据,构建干、湿季节海豚分布预测的最大熵模型,发现与主要河口的距离是决定海豚栖息地分布的最主要因素。比较基于不同环境变量的模型预测结果,发现海豚分布范围还受到水体营养盐和持久性污染物质的限制性影响,在干旱季节和湿润季节都出现预测栖息地面积缩小的现象。根据模型预测和比较结果,得到中华白海豚的栖息地选择策略:选择河口海域生活以获得丰富的鱼类食物,同时趋向于回避高污染风险的区域。研究结论对海洋保护区的选址及管理策略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污染 中华白海豚 栖息地选择 最大熵模型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 重金属
下载PDF
大学生专业性社会实践提升实践育人效能探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宿美玲 汤瑞 谢旭光 《教育教学论坛》 2017年第27期5-7,共3页
专业性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有效途径,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无为而治",是高校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课堂教学之最佳辅助措施,是开展大学生职业教育、提升大学生职业素养的有效依托。社会实践去专业性,仅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 专业性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有效途径,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无为而治",是高校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课堂教学之最佳辅助措施,是开展大学生职业教育、提升大学生职业素养的有效依托。社会实践去专业性,仅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限制了学生参与范围,削弱了实践育人效能。在实际工作中,通过健全相关制度、推进本科生导师制、分年级、分层次开展实践、科学评审、建立产学研合作基地等途径,提升实践育人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性 社会实践 实践育人效能
下载PDF
威海市斑块冬季鸟类多样性与生境的关系 被引量:4
12
作者 高伟 李立辉 +3 位作者 闫士华 王超锋 阎郑辉 刘建 《野生动物》 2012年第6期333-336,共4页
近年来,威海一直致力于生态城市的建设。物种多样性是生态城市的重要指标,而在物种多样性中,城市鸟类多样性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调查了冬季威海7个斑块(2个校园和5个典型生活小区)的鸟类多样性,对其物种多样性指数以及均匀度指数进行分... 近年来,威海一直致力于生态城市的建设。物种多样性是生态城市的重要指标,而在物种多样性中,城市鸟类多样性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调查了冬季威海7个斑块(2个校园和5个典型生活小区)的鸟类多样性,对其物种多样性指数以及均匀度指数进行分析,得出山东大学校园和哈尔滨工业大学校园的鸟类多样性高于5个小区斑块,而且2个校园斑块的均匀度在7个斑块中也处于较高水平。另外,结合实际情况,文章从绿化面积、城市栖息地的空间异质性、生境破碎化程度以及人为干扰4个方面对城市鸟类丰富度与多样性的影响因素做出讨论,并就城市化对鸟类的影响问题做出分析,得出威海冬季鸟类的多样性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地生态环境的多样性,建议将鸟类的多样性作为评价城市环境好坏的一种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季鸟类 多样性 城市化
下载PDF
山东常见蒿属植物叶形变异分类研究及在杂草检疫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13
作者 高志朋 邵秀玲 +1 位作者 范晓虹 张伟 《植物检疫》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30-37,共8页
蒿属(Artemisia)植物种类复杂,分布广泛,形态相似,变异众多,是野外调查中极难辨识的一个类群,传统的鉴别方法主要依赖其花果的解剖结构,但蒿属植物花期短,果实形态微小,给鉴定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和挑战,且该属植物中某些种与同为多回羽状... 蒿属(Artemisia)植物种类复杂,分布广泛,形态相似,变异众多,是野外调查中极难辨识的一个类群,传统的鉴别方法主要依赖其花果的解剖结构,但蒿属植物花期短,果实形态微小,给鉴定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和挑战,且该属植物中某些种与同为多回羽状裂叶的检疫性杂草——豚草(Ambrosia artemisiifolia L.)形态相似,给口岸外来植物监测带来困扰。本研究以蒿属为例,通过大量野外采集和查阅实物标本,对山东地区常见的11种蒿属植物的叶形进行形态描述,总结其变异界限和规律,制作分种检索表以用于营养期蒿属植物和豚草的快速鉴别,并为建立以植物营养器官为特征的口岸外来植物智能鉴定系统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蒿属植物 豚草 叶形变异 分类 物种鉴定
原文传递
海洋水环境中藻毒素的检测技术及分布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4
作者 陈军辉 吴丹妮 +3 位作者 何秀平 刘丽君 王九明 郑立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55-373,共19页
海洋藻毒素是海洋有害藻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具有种类多、毒性强和生物蓄积性等特点,对海洋生态系统、海产养殖业以及人类健康会造成严重威胁。近年来,近海水环境中的海洋藻毒素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通过对近海水环境中海洋藻毒素的... 海洋藻毒素是海洋有害藻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具有种类多、毒性强和生物蓄积性等特点,对海洋生态系统、海产养殖业以及人类健康会造成严重威胁。近年来,近海水环境中的海洋藻毒素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通过对近海水环境中海洋藻毒素的富集技术、仪器分析方法和分布特征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归纳和总结发现:被动固相吸附和固相萃取技术是海水中海洋藻毒素的主要富集技术,结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进行检测,是目前近海水环境中各类海洋藻毒素检测的最有效方法;多种海洋藻毒素在全球近海水环境中有分布,且欧洲近海海水中藻毒素种类最丰富、浓度也相对较高;在中国近海水环境中多种脂溶性藻毒素广泛分布。在全球气候变化以及近海污染不断加剧的背景下,海洋藻毒素对近海水环境的影响不容忽视,今后的研究方向将主要包括:重要养殖区海水中藻毒素的长期连续监测;海水中典型藻毒素的现场快速检测技术;近海水环境中海洋藻毒素的来源及其影响因素;典型海洋藻毒素的迁移转化规律及其生物可利用性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藻毒素 海水 液质联用 被动固相吸附 固相萃取 分布特征
下载PDF
山东药用植物二新记录属种——辽吉侧金盏花小顶冰花 被引量:4
15
作者 袁亚茹 辛晓伟 +3 位作者 高志朋 闫蓉 张伟 赵宏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22年第4期589-594,共6页
报道在山东省威海市发现的药用植物辽吉侧金盏花Adonis ramosa Franch.和小顶冰花Gagea terraccianoana Pascher。辽吉侧金盏花隶属于毛茛科(Ranunculaceae)侧金盏花属(Adonis L.),小顶冰花隶属于百合科(Liliaceae)顶冰花属(Gagea Salis... 报道在山东省威海市发现的药用植物辽吉侧金盏花Adonis ramosa Franch.和小顶冰花Gagea terraccianoana Pascher。辽吉侧金盏花隶属于毛茛科(Ranunculaceae)侧金盏花属(Adonis L.),小顶冰花隶属于百合科(Liliaceae)顶冰花属(Gagea Salisb.),均为山东省新记录。通过3年的跟踪观察,确定了其分布的稳定性,在《中国植物志》和《Flora of China》原有描述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辽吉侧金盏花和小顶冰花的形态学描述,并探究了其生物地理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吉侧金盏花 小顶冰花 新记录 山东省
下载PDF
山东药用植物一新纪录属种--胡麻草属胡麻草 被引量:1
16
作者 闫蓉 高志朋 +2 位作者 袁亚茹 张伟 赵宏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21年第12期2051-2054,共4页
报道了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中在山东省日照市首次发现的药用植物胡麻草属(Centranthera R.Br.)胡麻草Centrantheracochinchinensis(Lour.)Merr.,该属、种均为山东省新纪录。该发现将《中国植物志》所记载的该类群的自然分布区向北推... 报道了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中在山东省日照市首次发现的药用植物胡麻草属(Centranthera R.Br.)胡麻草Centrantheracochinchinensis(Lour.)Merr.,该属、种均为山东省新纪录。该发现将《中国植物志》所记载的该类群的自然分布区向北推移到了较高纬度的山东地区。在原有描述基础上,补充了胡麻草属的最新修订资料。根据野外调查、标本形态解剖观察,进一步完善了胡麻草的形态学描述并探究了其生物地理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麻草属 胡麻草 新纪录 山东省
下载PDF
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专业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与探索 被引量:2
17
作者 沙沙 赵丽华 +1 位作者 孙艳 邢翔 《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 2018年第2期75-78,共4页
以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专业人才培养需求为导向,深入分析实践教育环节薄弱的现状,并结合国家政策,主要从吸纳企业参与培养方案制定、双师型教师培养、强化校内实习基地建设、产学研结合构建校外实践基地以及新型实践教育体系构建几个方面,... 以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专业人才培养需求为导向,深入分析实践教育环节薄弱的现状,并结合国家政策,主要从吸纳企业参与培养方案制定、双师型教师培养、强化校内实习基地建设、产学研结合构建校外实践基地以及新型实践教育体系构建几个方面,进行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为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内实习基地 校外实践基地 虚拟仿真实践教育体系 产学研
下载PDF
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专业工程力学教学改革探索 被引量:1
18
作者 谢武德 梁振林 姜昭阳 《大学(教学与教育)》 2023年第2期176-179,共4页
开发海洋生物资源,建设海洋牧场不仅能够促进我国海洋经济的发展,而且能够为我国粮食安全提供保障。为了培养海洋资源开发技术领域的高技术人才,需要夯实基础理论知识。工程力学是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将传统的工程力学... 开发海洋生物资源,建设海洋牧场不仅能够促进我国海洋经济的发展,而且能够为我国粮食安全提供保障。为了培养海洋资源开发技术领域的高技术人才,需要夯实基础理论知识。工程力学是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将传统的工程力学教学内容与新兴的海洋牧场建设相结合,在课程中注入新工科的发展理念,以深远海养殖网箱为教学背景,将理论计算与数值仿真相结合,以期通过多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全面提升课程的授课水平,扩充学生的知识储备,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研究性思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资源开发技术 工程力学 教学改革 海洋牧场
下载PDF
山东葫芦科新记录属种——马㼎儿属马㼎儿
19
作者 王苏寅 高志朋 +2 位作者 辛晓伟 赵宏 张伟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22年第2期217-221,共5页
报道了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中在山东省发现的葫芦科(Cucurbitaceae)马㼎儿属(Zehneria)药用植物马㼎儿Zehneria japonica(Thunb.)H.Y.Liu,该属、种均为山东省新记录。此次新发现将该类群的自然分布扩展至长江干流以北省份。在《中国植... 报道了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中在山东省发现的葫芦科(Cucurbitaceae)马㼎儿属(Zehneria)药用植物马㼎儿Zehneria japonica(Thunb.)H.Y.Liu,该属、种均为山东省新记录。此次新发现将该类群的自然分布扩展至长江干流以北省份。在《中国植物志》和《Flora of China》原有描述基础上,补充了世界马㼎儿属的最新修订资料;根据野外调查结果,增加了马㼎儿形态特征变异信息,讨论了其生物地理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㼎儿 马㼎儿属 新记录 山东省 中药资源普查
下载PDF
生态学实验教学中大学生生态文明思想和研究能力的培养
20
作者 沙沙 郑凤英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2021年第12期148-149,156,共3页
在生态学实验课程中培养学生的生态文明思想和研究能力。对生态学实验课程进行改革,增加了生态、环境类的五个社会实践调研类实验,鼓励学生按兴趣选题,积极引导学生查阅资料、做好实验前准备工作,随时在线或亲自带队指导学生认真进行一... 在生态学实验课程中培养学生的生态文明思想和研究能力。对生态学实验课程进行改革,增加了生态、环境类的五个社会实践调研类实验,鼓励学生按兴趣选题,积极引导学生查阅资料、做好实验前准备工作,随时在线或亲自带队指导学生认真进行一线数据调查或实验,指导学生整理分析数据,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调查结果、形成结论。学生实验的主动性和主观性得到了极大的锻炼,科研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和提升;于实验中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的生态文明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学实验 生态文明思想 研究能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