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8篇文章
< 1 2 3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学科交叉,三足鼎立——新文科背景下新闻传播学院的专业建设探索
1
作者 邱凌 《山东教育》 2022年第7期66-67,共2页
山东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高度重视新文科建设工作,围绕新文科建设积极开展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大力促进新闻传播学类学科与其他学科更宽广、更深刻的交汇贯通,全面提升专业质量和学科水平。新闻传播学院将传统与新技术相融合,实现新闻学与... 山东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高度重视新文科建设工作,围绕新文科建设积极开展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大力促进新闻传播学类学科与其他学科更宽广、更深刻的交汇贯通,全面提升专业质量和学科水平。新闻传播学院将传统与新技术相融合,实现新闻学与计算机学科、信息工程与管理等学科交叉融合。目前新闻学专业获得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两门课程为国家级一流课程,一项成果获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传播学院 教学成果奖 新闻学专业 学科交叉融合 本科专业建设 文科建设 学科水平 计算机学科
下载PDF
重访传统与文明交往:跨文化传播学的本土化建构
2
作者 李欣人 韩志瑞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0-58,88,共10页
跨文化传播学亟需调整自身的知识立场、研究路径和价值追求,超越基于西方现代化进程的理论体系,实现本土化创新,促进中外文明互鉴。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根植于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指引和中国深厚的历史文化传统。跨文化传播学的本土化建构需... 跨文化传播学亟需调整自身的知识立场、研究路径和价值追求,超越基于西方现代化进程的理论体系,实现本土化创新,促进中外文明互鉴。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根植于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指引和中国深厚的历史文化传统。跨文化传播学的本土化建构需以文化自觉之态度,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世界交往思想为理论基底,采取重访传统与文明交往的研究路径,形成中国跨文化传播学的本土脉络与全球语境,并在此基础上建构立足中国文化主体性的跨文化传播自主知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文化自觉 文化传统 世界交往 本土化
下载PDF
高校继续教育校企合作的模式及其优化——以山东大学为例 被引量:2
3
作者 马文静 张懿 王智洁 《山东教育》 2020年第21期51-52,共2页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办好继续教育”的要求,赋予了继续教育新的时代特征和历史使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高校继续教育亟待转型升级,重新定位服务对象和服务内容,更应主动服务地方发展。校企、校地合作成为实现继续教育转型升级和区域...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办好继续教育”的要求,赋予了继续教育新的时代特征和历史使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高校继续教育亟待转型升级,重新定位服务对象和服务内容,更应主动服务地方发展。校企、校地合作成为实现继续教育转型升级和区域经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本文以山东大学为例,尝试归纳高校继续教育基于区域、行业、公益、共建和定制等五种典型校企合作模式和六个关键属性,并初步探讨校企合作发展中的问题和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继续教育 校企合作模式 开放共享
下载PDF
山海之畔,育贤之所——记山东大学
4
作者 万钊廷 《高校招生(高考指导)》 2020年第5期73-74,共2页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山东小伙,山大的故事我自小便略有耳闻,对山大扎实深厚的历史积淀心怀憧憬。展开历史长卷,时间追溯至上世纪首年,那是一个风雨飘摇的年代,《辛丑条约》的签订,使得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那是一段纷乱困苦...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山东小伙,山大的故事我自小便略有耳闻,对山大扎实深厚的历史积淀心怀憧憬。展开历史长卷,时间追溯至上世纪首年,那是一个风雨飘摇的年代,《辛丑条约》的签订,使得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那是一段纷乱困苦的岁月,我们的民族在一次次打击压迫中艰难前行,我们的国家急需实务人才强健国力。也正是在这危急存亡的关头,一封诏书,一纸批红,山东大学堂肩负复兴大任出现在世人面前。随着长卷的不断展开,从晚清王朝到中华民国,再到新中国,山东大学虽历经曲折几度易名,但为国育贤初心不改;虽几经迁校,但扎实学风根基不摇。在奋斗的前进道路上,她越发坚毅果敢,时刻与国家同呼吸共命运,时刻把握时代脉搏,培养了大批扎实、朴实、踏实的各行各业优秀人才,为我国的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丑条约》 迁校 山东大学堂 危急存亡 在世人面前 同呼吸共命运 时代脉搏 中华民国
下载PDF
边界突破、科学素养与开放趋向——新文科背景下中国新闻传播学科教育的三个转向 被引量:4
5
作者 延宏 《青年记者》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6期96-97,共2页
本文结合国内外学科教育实际,从学科边界、素养培育、教学方式等方面进行分析,认为新文科背景下中国新闻传播学科教育已经出现了三个转向,即以交叉为导向的学科边界突破、以科学为导向的素养培育、以开放为趋向的共建教学。
关键词 新闻传播教育 边界突破 科学素养 共建教学
下载PDF
用好声音元素,讲好山东故事——2022年度山东省优秀广播新闻作品评析
6
作者 朱秀清 李丽珺 《现代视听》 2023年第4期5-9,共5页
在2022年度山东省优秀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节目评选中,广播新闻作品围绕中央以及山东省的重点工作展开,紧扣时代主题,创新表达方式,善用声音元素讲好山东故事。本文从选题立意、广播特色、新闻价值、民本视角等方面对本次优秀广播新闻作... 在2022年度山东省优秀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节目评选中,广播新闻作品围绕中央以及山东省的重点工作展开,紧扣时代主题,创新表达方式,善用声音元素讲好山东故事。本文从选题立意、广播特色、新闻价值、民本视角等方面对本次优秀广播新闻作品做整体简要评析,同时指出参评作品普遍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期充分发挥优秀作品的示范引导效应,不断提升山东省各级广播媒体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为推动山东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好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播新闻 声音元素 新闻采编 传播手段
下载PDF
中国生态文明国际传播话语体系建构路径及成效
7
作者 张鑫 王若瑾 《中国出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9-64,共6页
新时代以来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推动了中国式生态文明现代化由快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的历史进程,向全球传播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理念。在对外讲好中国生态故事的过程中,我国从官方话语、媒体话语、民间... 新时代以来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推动了中国式生态文明现代化由快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的历史进程,向全球传播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理念。在对外讲好中国生态故事的过程中,我国从官方话语、媒体话语、民间话语多个层面推出了生态文明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建构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话语体系并获得国际社会的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生态文明 国际传播 话语体系
下载PDF
基于SIPS模型的短视频二次传播策略研究
8
作者 华鲁辉 张智军 井媛 《传媒》 2024年第3期88-90,共3页
伴随着新媒体的崛起,信息的传播方式变得更加多元化。信息接收者与信息传递者之间的界限变得更为模糊,由共享与转发行为形成的二次传播也在信息传递中占据了重要地位。本文对二次传播形成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在内容上首先对研究背景、... 伴随着新媒体的崛起,信息的传播方式变得更加多元化。信息接收者与信息传递者之间的界限变得更为模糊,由共享与转发行为形成的二次传播也在信息传递中占据了重要地位。本文对二次传播形成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在内容上首先对研究背景、相关概念、二次传播对国内短视频发展的影响做了简要叙述,其次通过将SIPS模型带入广告视频的传播中,合理运用SIPS模型的传播特征、兴趣和共鸣的内在规律、双向沟通和及时性响应理论,为短视频的二次传播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PS模型 二次传播 短视频
下载PDF
传播山东声音,书写时代精神--2020年度山东省优秀广播新闻作品评析 被引量:1
9
作者 王华 《现代视听》 2021年第7期5-9,共5页
2020年山东省优秀广播新闻作品总体质量较高,能够较好地围绕中央、山东省的重点工作,正确体现时代主题,发挥声音传播优势,坚持以正面宣传为主,遵循新闻传播规律。本文从选题立意、新闻价值、制作水平、传播途径四个方面分析参评作品的... 2020年山东省优秀广播新闻作品总体质量较高,能够较好地围绕中央、山东省的重点工作,正确体现时代主题,发挥声音传播优势,坚持以正面宣传为主,遵循新闻传播规律。本文从选题立意、新闻价值、制作水平、传播途径四个方面分析参评作品的突出表现,同时也发现了一些作品存在音效运用薄弱、观察角度单一、新闻语言歧义等不足之处。同时,本文在梳理总结中发现山东省广播新闻的新特征、新面貌、新问题,鼓励广播新闻继续探索与电视媒体、新媒体的融合方式,创造出更多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反映人民群众呼声的广播新闻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播新闻 媒介融合 舆论宣传
下载PDF
新闻传播学研究方法课程的学生认知与态度研究——一项对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比较分析
10
作者 宋爽 孙璐璐 冯强 《青年记者》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2期95-96,共2页
本文以东部一所985高校新闻传播学院的部分本科生和研究生为调查对象,探讨大学生对新闻传播学研究方法课程的认知与态度。通过比较分析发现,学生普遍重视研究方法,但本科生的"问题意识"较为薄弱;学生偏爱质化研究方法,研究生... 本文以东部一所985高校新闻传播学院的部分本科生和研究生为调查对象,探讨大学生对新闻传播学研究方法课程的认知与态度。通过比较分析发现,学生普遍重视研究方法,但本科生的"问题意识"较为薄弱;学生偏爱质化研究方法,研究生接纳新研究方法的心态更开放;学生普遍存在研究方法学习渠道单一等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方法 问题意识 学科交叉 实践结合
下载PDF
大数据在新闻传播领域的研究热点及趋势——基于共词分析的可视化研究 被引量:12
11
作者 李晓飞 李欣人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74-78,共5页
大数据技术及其思维方式,正在重塑新闻传播领域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本文以CNKI数据库中的661篇文献为研究样本,对高频关键词进行共词分析,梳理出新闻传播领域大数据研究现状及热点。当前的研究主题集中于四个方面,即大数据技术对新... 大数据技术及其思维方式,正在重塑新闻传播领域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本文以CNKI数据库中的661篇文献为研究样本,对高频关键词进行共词分析,梳理出新闻传播领域大数据研究现状及热点。当前的研究主题集中于四个方面,即大数据技术对新闻理念、新闻生产与传播的影响,大数据技术对媒体融合与转型发展的促进,大数据时代出版行业的变革与发展,大数据时代社会舆情的分析与引导。本文提出,未来新闻传播领域的大数据研究,应该从创新研究方法、提升研究价值、探讨传播安全机制三个方面加以深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新闻传播 研究热点
原文传递
内容共创视域下高校官微发展实践与思考——以山东大学微信公众号为例
12
作者 张穆楠 王晨晨 《新闻前哨》 2024年第7期51-53,共3页
随着媒体融合迈入“深融”阶段,内容共创逐渐成为媒体内容生产的一种新方式。许多主流媒体和商业传播平台陆续推出“共创”功能,支持多元创作主体直接或者间接共同参与完成媒体的生产和发布过程。当前,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号已经成为高校... 随着媒体融合迈入“深融”阶段,内容共创逐渐成为媒体内容生产的一种新方式。许多主流媒体和商业传播平台陆续推出“共创”功能,支持多元创作主体直接或者间接共同参与完成媒体的生产和发布过程。当前,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号已经成为高校最重要的舆论宣传阵地之一。然而,在网络传播“去中心化”的时代背景下,官方微信公众号也面临着受众日益分流的困境,越来越难以产出10万+的推文。要想有所突破,就必须打破传统思维,大胆创新。鉴于此,社会媒体的内容共创模式或许能够为高校的宣传工作提供有益的借鉴。本文基于山东大学官方微信公众号近年来的运营实践,探讨内容共创视域下高校官微的创新发展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容共创 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号 创新路径
下载PDF
传播学视野下的弹幕电影探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白娟娟 许翘楚 《临沂大学学报》 2015年第4期50-53,共4页
作为网络媒介的次生文化与传统大众媒介相融合的产物,弹幕电影无疑意味着互联网思维对传统媒介的介入与影响,同时也透露出媒介融合环境下电影传播方式和接受习惯的转变迹象。在传播学的视野下,通过考察弹幕电影的传播特征与互动模式,从... 作为网络媒介的次生文化与传统大众媒介相融合的产物,弹幕电影无疑意味着互联网思维对传统媒介的介入与影响,同时也透露出媒介融合环境下电影传播方式和接受习惯的转变迹象。在传播学的视野下,通过考察弹幕电影的传播特征与互动模式,从观影方式与受众接受的层面探讨弹幕观影与传统观影模式的区别,并对弹幕电影的优势及弊端进行研究,可以更为客观和科学地把握弹幕电影的媒介特性以及它给传统电影带来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播学 弹幕 电影
下载PDF
以KSC模式培养国际新闻传播人才 被引量:5
14
作者 邱凌 《青年记者》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9期65-66,共2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对国际新闻传播人才培养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些重要举措都彰显了培养国际新闻传播人才的重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对国际新闻传播人才培养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些重要举措都彰显了培养国际新闻传播人才的重要性,体现了构建国际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新范式的紧迫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传播能力 新闻传播人才 十九大报告 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 新的要求 十八大以来 新范式 紧迫性
下载PDF
回到马克思:传播学研究视野的拓展 被引量:2
15
作者 韩志瑞 《青年记者》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6期102-104,共3页
本文通过对西方传播学界“马克思归来”热潮的重审,得以发现西方传播学对马克思主义研究的贡献与认识局限。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传播研究不仅对马克思主义中的媒介与传播思想进行了再阐释,还体现出了鲜明的实践特质,力图用理论创新推动... 本文通过对西方传播学界“马克思归来”热潮的重审,得以发现西方传播学对马克思主义研究的贡献与认识局限。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传播研究不仅对马克思主义中的媒介与传播思想进行了再阐释,还体现出了鲜明的实践特质,力图用理论创新推动传播实践与传播秩序的良性发展。面对传播研究的发展困境与新时代的要求,“把马克思带回来”不失为一条扩展研究视野并建立中国传播学主体性的可能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中国传播学 批判传播学 传播政治经济学 学术主体性
下载PDF
山东解放区新闻报刊中的木刻版画实践及其意义(1937~1949)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华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5期124-127,共4页
山东解放区木刻版画在吸收新兴版画美术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山东地区传统年画技巧,创作出了既符合当地民俗审美又贴合中国共产党新闻思想的文化作品。从内容上看,山东解放区报刊上的木刻版画主要反映了当时根据地军民抗战、生产、识字、... 山东解放区木刻版画在吸收新兴版画美术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山东地区传统年画技巧,创作出了既符合当地民俗审美又贴合中国共产党新闻思想的文化作品。从内容上看,山东解放区报刊上的木刻版画主要反映了当时根据地军民抗战、生产、识字、土改等场景。在形式上多采用叙事性表现手法,线条粗犷有力,黑白对比分明。山东解放区报刊木刻版画在抗日斗争、根据地建设、土地革命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也对当前媒体融合中的信息传播提供了一些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刻艺术 党报党刊 群众性 民族化 战斗性
下载PDF
大数据背景下数据新闻可视化传播模式与路径优化 被引量:5
17
作者 胡盼弟 杨凯 《西部广播电视》 2017年第14期11-11,共1页
微信作为一种新的自媒体传播平台,受众十分广泛,具备了天然的传播优势。在阅读、传播方式等方面,出版社的需求与微信等平台的目标具有高度一致性,因此,利用自媒体传播将会使新闻得到有效传播。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运营观念存在一定的偏差... 微信作为一种新的自媒体传播平台,受众十分广泛,具备了天然的传播优势。在阅读、传播方式等方面,出版社的需求与微信等平台的目标具有高度一致性,因此,利用自媒体传播将会使新闻得到有效传播。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运营观念存在一定的偏差,因此如何发挥自媒体的传播优势,转变传统传播观念,利用自媒体提供的大数据做出分析,是目前传播媒体需要解决的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传播模式 路径优化
下载PDF
纽约大学艺术学院新媒体交互设计(ITP)教育模式研究
18
作者 袁小伟 郑晓迪 谭青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2020年第4期66-70,共5页
在数字化技术迅速的背景下,新媒体交互设计与应用成为学界和业界关注的领域。纽约大学帝势艺术学院ITP(新媒体交互项目)旨在探索科技与艺术结合的可能性,以其独特的培养模式在全球交互设计领域颇具声誉:在教育生态构建方面,推崇多元交... 在数字化技术迅速的背景下,新媒体交互设计与应用成为学界和业界关注的领域。纽约大学帝势艺术学院ITP(新媒体交互项目)旨在探索科技与艺术结合的可能性,以其独特的培养模式在全球交互设计领域颇具声誉:在教育生态构建方面,推崇多元交叉融合的理念;在课程设置方面,主张培养批判性思维和交互思维;在教育成果转化方面,通过多种展览与社会合作促进社会连接;在教育资助保障方面,通过多种奖学金和社会援助保持ITP活力。数字化发展背景下,ITP独特的教育模式为其培养具有独立思维和批判精神的专业人才提供了保障,为我国交互设计教育变革提供了一定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TP教育模式 数字化时代 交互设计与应用 艺术与科技
下载PDF
微信公众平台新闻传播正负效应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胡盼弟 杨凯 《新媒体研究》 2017年第14期7-8,共2页
在媒体多样化的大背景下,媒体的形态正处于快速转型时期。微信因其大规模的用户以及手机平台交互的特质吸引了大量媒体的参与。近几年媒体开放微信公众平台一直成为了信息传播的重要途径,而新媒体微信公众平台带来的受众效应为新闻的传... 在媒体多样化的大背景下,媒体的形态正处于快速转型时期。微信因其大规模的用户以及手机平台交互的特质吸引了大量媒体的参与。近几年媒体开放微信公众平台一直成为了信息传播的重要途径,而新媒体微信公众平台带来的受众效应为新闻的传播的树立提供了新的途径。笔者从传播学的层面来剖析微信公众平台的发函对传统新闻传播产生的正负效应,探讨产生的原因以及其在移动互联网中的渠道地位,希望能够为众多媒体形式的选择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信公众平台 正负效应 新闻传播
下载PDF
浅析新闻传播实践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孟栖 张丽 《新闻研究导刊》 2017年第23期103-103,共1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新闻传播实践的理论指导,对新闻传播实践开展有深刻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依赖于新闻传播实践的开展,因此二者存在相互支持、相互作用的关系。本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为研究对象,分析社会主义核...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新闻传播实践的理论指导,对新闻传播实践开展有深刻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依赖于新闻传播实践的开展,因此二者存在相互支持、相互作用的关系。本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为研究对象,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讨论新闻传播实践对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影响,提出在新闻传播实践中正确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几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传播实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影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