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德”到“德友”:《庄子·德充符》中的伦常重建
1
作者 王玉彬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8-124,共7页
《德充符》之“至德”既有“虚”而不“实”的内在特征,亦有因“虚”而“实”的外在效应。这种外在效应有两种表现:一是常人以至德者为“师”,也即“以德为师”;二是常人因至德者而为“友”,也即“因德为友”(“德友”)。尽管“以德为... 《德充符》之“至德”既有“虚”而不“实”的内在特征,亦有因“虚”而“实”的外在效应。这种外在效应有两种表现:一是常人以至德者为“师”,也即“以德为师”;二是常人因至德者而为“友”,也即“因德为友”(“德友”)。尽管“以德为师”更本源、更高妙,然而,王骀、伯昏无人、哀骀它等至德者在《德充符》中的隐身或退让却使得“因德为友”成为一条显在而具体的伦常重建之方。“因德为友”这种居于上位者的自我开悟,有助于弱化世俗伦常关系中等级结构与权力意志的规训与侵害,从而为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互化、互成奠定了对等的伦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 《德充符》 德友 伦常
下载PDF
荀子人性论平议——由“秩序”视域与“正名”方法而论
2
作者 王玉彬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9-88,166,共11页
荀子关于人性问题的思考,以“秩序”为思考视域,以“正名”为理论方法。在还原“公共秩序”视域的基础上运用“正名”方法,堪称探究荀子人性观念的内在要求。在荀子那里,“性”有“本然之性”“自然之欲”两种内涵,“伪”有“知虑之伪... 荀子关于人性问题的思考,以“秩序”为思考视域,以“正名”为理论方法。在还原“公共秩序”视域的基础上运用“正名”方法,堪称探究荀子人性观念的内在要求。在荀子那里,“性”有“本然之性”“自然之欲”两种内涵,“伪”有“知虑之伪”“能动之伪”“行成之伪”三层意蕴。所谓“善”,指在平正的公共秩序这一“根本善”情境中,人之“自然之欲”得到满足的“基础善”,以及“义”之独特价值获得实现的“究竟善”;与之相应,“恶”指的是在混乱的公共秩序这一“根本恶”情境中,人之“自然之欲”无法得到满足的“基础恶”,以及“义”之独特价值无法开显的“究竟恶”。与之相应,“性恶”可从三个方面得到解释:“根本恶”由“性”之流弊推衍而来,“基础恶”道明的是“性”之无法自治,“究竟恶”意味着“性”对“究竟善”的全然遮蔽。在荀子那里,“礼义之善”源自圣王“道心”的考量与筹划,并通过“教化”而归于常人“智心”的理解与认可。总之,在荀子那里,“心”为良善的公共秩序的建构以及符合礼制、追求道义的个人生活的达成奠定了基础,堪称其人文理想中融通性伪、沟通圣凡、贯通始终的枢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荀子 性恶 伪善 礼义
下载PDF
天地、先祖、君师:《荀子》“礼有三本”思想新论——兼谈“天地君亲师”问题 被引量:1
3
作者 翟奎凤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38-146,共9页
荀子提出“礼有三本”:“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天地是万物之父母,其最大的德性就是生化万物;祖先是族类的生命来源;君师是社会治理的维系主导者。荀子及《礼记》的相关论述实际上突出了“君”的核心性,... 荀子提出“礼有三本”:“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天地是万物之父母,其最大的德性就是生化万物;祖先是族类的生命来源;君师是社会治理的维系主导者。荀子及《礼记》的相关论述实际上突出了“君”的核心性,君兼有父、师的特性,既是父也是师。东汉后期的《太平经》开始有“天地君父师”的说法,“君”位于中间。大概在宋代“天地君亲师”五字连用,明代中期以后,“五大”成为人们祭拜的对象,五字牌位立在中堂,在民间流传深广。明清时期的一些儒者指出,百姓祭拜天地君亲师很荒唐,不合儒家礼制;“五大”是人们敬重、感恩的对象,普通人无权祭拜天地,活着的君亲师也不应在中堂被供奉祭拜。康有为认为,古代君主专制社会天子垄断了祭天权,而人人可以祭天体现了社会的进步。“五大”在古代,“君”是核心,后来“师”的地位越来越凸显;扬弃“天地君亲师”观念,今天应以“师”为核心;同时,以“国”替换“君”,推动传统“五大”观念转化创新,近代“天地国亲师”的说法仍有其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荀子 礼有三本 天地君亲师
下载PDF
杨简对孟子的肯定与批评——兼谈杨简与陆九渊思想之不同
4
作者 翟奎凤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3-72,287,共11页
杨简肯定孟子性善论,他称引孟子最多的一句话是“仁,人心也”,对“道一而已”“良知良能”“徐行后长”等说法也非常赞赏。与孟子论人心多强调其本有之道德性、伦理性不同,杨简更多从本体论、境界论的角度,突出至善人心之虚明神妙、广... 杨简肯定孟子性善论,他称引孟子最多的一句话是“仁,人心也”,对“道一而已”“良知良能”“徐行后长”等说法也非常赞赏。与孟子论人心多强调其本有之道德性、伦理性不同,杨简更多从本体论、境界论的角度,突出至善人心之虚明神妙、广大无际、贯通一切,心即道,一切皆一。杨简虽然肯定孟子“勿忘勿助”的工夫论,但反复批评孟子“源泉混混”、不断扩充的修养工夫,也反对孟子“浩然之气”“配义与道”“存心养性”等对后世影响巨大甚至被视为至理名言的工夫论主张。与陆九渊全面肯定孟子不同,杨简对孟子的系列批评,也表明他与陆九渊乃至程朱、阳明等主流理学家的思想都有很大的不同。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杨简之学有较强的禅学精神。但禅自有其高明处,与儒学也并非绝然对立,不可相融。杨简之学是禅学与儒学的一种独特融合,在儒学发展史上有其独特价值和思想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简 孟子 陆九渊 禅儒
下载PDF
张岱年论张载神化思想与相关争鸣评析
5
作者 翟奎凤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3年第2期47-54,共8页
张岱年推崇张载,将其作为古典哲学唯物论的重要代表。早在1937年《中国哲学大纲》中,张岱年就强调张载在宇宙本根论上是一种唯物论。1950年代以后,张岱年反复阐扬张载的气一元论唯物思想,认为神从属于气,是气的一种微妙变化。张岱年也... 张岱年推崇张载,将其作为古典哲学唯物论的重要代表。早在1937年《中国哲学大纲》中,张岱年就强调张载在宇宙本根论上是一种唯物论。1950年代以后,张岱年反复阐扬张载的气一元论唯物思想,认为神从属于气,是气的一种微妙变化。张岱年也指出张载思想中在宇宙论、认识论方面都还有唯心论残余。与张岱年不同,吕世骧、邓冰夷、陈玉森、高羽、周清泉认为张载思想是一种“客观唯心论”。在他们看来,张载思想体系中,神是第一位和根本性存在。无论是以张载思想为唯物还是唯心,实际上只是揭示了张载思想的某些特征。张载思想中的“神”既非形下之物,也非宗教之神或主体之心,同时神也贯通在“物”与“心”之中;神是“一”,又内含着“二”的矛盾性,是变化的动力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岱年 张载 神化 唯物 唯心
下载PDF
“齐物”:从慎到到庄子
6
作者 王玉彬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2-117,共6页
作为稷下道家的代表人物,慎到等主张的“齐万物以为首”与《庄子·齐物论》之间既有形式上的相似之处,亦有根本性的思想差异。在慎到那里,普遍、整体之“道”乃“齐物”之根源;在政治建构层面,慎到以客观之“法”来充实或落实上述... 作为稷下道家的代表人物,慎到等主张的“齐万物以为首”与《庄子·齐物论》之间既有形式上的相似之处,亦有根本性的思想差异。在慎到那里,普遍、整体之“道”乃“齐物”之根源;在政治建构层面,慎到以客观之“法”来充实或落实上述一体之“道”的内涵;同时,慎到还主张通过“去己”来达成一种无是无非、无知无识的理想存在方式。与慎到的“横摄之齐物”相比,以“道通为一”为要旨的《齐物论》呈现的是一种“纵贯之齐物”:在庄子那里,“道”并非慎到那样的消解差异、统一多元的同一性本质或本体,而是可以让差异、多元之万物得以均等共在并成就其自身的“大通”之境;所谓“丧我”,亦不在于泯灭主体之智慧与灵性,而归向“适己”“游心”之逍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物 慎到 庄子 《齐物论》
下载PDF
作为“因是”的齐物——以《齐物论》之“是”为中心的阐释 被引量:1
7
作者 王玉彬 《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6-55,128,共11页
《齐物论》中的“是”是解读庄子齐物思想的关键词。“是”有三种含义:“尽然之是”阐述了万物的一体共在,“彼是之是”体现了万物的个体自在,“自是之是”彰显了人的主体存在。“自是之是”既是人类生存的理性基础,也有本质化为“果是... 《齐物论》中的“是”是解读庄子齐物思想的关键词。“是”有三种含义:“尽然之是”阐述了万物的一体共在,“彼是之是”体现了万物的个体自在,“自是之是”彰显了人的主体存在。“自是之是”既是人类生存的理性基础,也有本质化为“果是”、普遍化为“同是”的倾向,世界和生活的本朴状态正是在“果是”对“彼是之是”的取代、“同是”对“尽然之是”的侵占中逐渐丧失的。以此为基础,庄子提出了作为“因是”的齐物观念,意在通过“因彼是之是”而尊重多元之他者,通过“因尽然之是”而守护一体之万物,以期开出一种万物在其中均可“因自是之是”的逍遥之境。庄子的齐物思想并非带有神秘化倾向的相对主义认识论,而是体现了以成就自我、尊重他者、通达外物为旨归的观物视域与应物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 《齐物论》 齐物是因是
原文传递
论《庄子》对“担当”精神的消解
8
作者 李延仓 《管子学刊》 2023年第3期35-45,共11页
庄子对人的“担当”精神进行了消解。他通过“让天下”意象说明担当天下为人生之负累,境界超越的人并不愿意治理天下,放弃担当才是合乎大道的生存状态。他认为天下无需治,也不能治,否则只能事与愿违,越治越坏,并对忧患意识和以治国、平... 庄子对人的“担当”精神进行了消解。他通过“让天下”意象说明担当天下为人生之负累,境界超越的人并不愿意治理天下,放弃担当才是合乎大道的生存状态。他认为天下无需治,也不能治,否则只能事与愿违,越治越坏,并对忧患意识和以治国、平天下为担当的圣人做了批判。在庄子理想的“至德之世”中没有互助与担当的位置。庄子消解“担当”的观念植根于其所处的时代,与对“百家”之学的批判亦密切相关,其对“担当”精神的消解始终对现实具有强烈的批判意义和警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 担当 天下 消解
下载PDF
邵雍的易学新运思与生命主体精神凝练
9
作者 王新春 《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63-72,F0004,共11页
北宋邵雍,基于由造化到性命的易学新运思,揭示现实世界即为节律推移中的鲜活易世界。这一世界,持续推进着太极造化之道向天地万物之道的层层转化落实,促成宇宙造化谱系与人文天下谱系的延展。人之道成为天地万物之道的最终实现,人身物... 北宋邵雍,基于由造化到性命的易学新运思,揭示现实世界即为节律推移中的鲜活易世界。这一世界,持续推进着太极造化之道向天地万物之道的层层转化落实,促成宇宙造化谱系与人文天下谱系的延展。人之道成为天地万物之道的最终实现,人身物的最高境地。转进造化之成物,而有人文再造的由凡趋圣。士志于道而以仁自任的人生实现之道,成为人道的典范。生命价值自觉与主体使命承当,是人道的本质特色。每一生命之我,皆宜对接人之一才与人之道,挺立其在现实易世界的主体担当,迈向理想人生境地。邵雍由此成功深化了三才之道,凝练出易学直面现实的深沉生命主体精神,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今天,值得予以转化发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律推移 天地万物之道 人之道 生命价值自觉 生命主体精神
原文传递
郭象《逍遥游注》疏义 被引量:2
10
作者 邓联合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5期27-38,共12页
《逍遥游》是郭象删定的《庄子》首篇。在注解该篇时,为弥合其与庄子思想的差异,郭象不仅以"寄言出意"判定该篇的文本特征和性质,而且以之为诠释策略,这一策略对后世学者产生了深远影响。从思想内容来看,他所持的万物各异且... 《逍遥游》是郭象删定的《庄子》首篇。在注解该篇时,为弥合其与庄子思想的差异,郭象不仅以"寄言出意"判定该篇的文本特征和性质,而且以之为诠释策略,这一策略对后世学者产生了深远影响。从思想内容来看,他所持的万物各异且圣凡二元的人性论,内在地支撑着以"有待逍遥"和"无待逍遥"为主要内容的双主体的"逍遥义"。在此基础上,郭象又将其"逍遥义"推延到差序不齐的政治领域中,从而使之成为一个兼具生命哲学和政治哲学双重意涵的思想范畴。追根溯源,郭象的《逍遥游注》综合吸收了《淮南子》等诸多过往的思想资源,而在后世,无论批评还是赞赏郭注,关于《逍遥游》之蕴义的诠释和论争之所以成为庄学领域最具吸引力的话题,端赖郭象"逍遥义"的引发和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 郭象 《逍遥游注》 逍遥义
下载PDF
《庄子》“音声”思想探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延仓 《管子学刊》 2021年第3期17-27,共11页
《庄子》中包含诸多“音声”意象,“托音寄声”是其喻事明理的重要表现。由于深受老子的影响,庄子的音声思想首先表现在对“无声”的推崇上,即认为道体不可言、不可称。庄子既认为道体“无声”,又以得道为终极归宿,故体悟与契合“无声... 《庄子》中包含诸多“音声”意象,“托音寄声”是其喻事明理的重要表现。由于深受老子的影响,庄子的音声思想首先表现在对“无声”的推崇上,即认为道体不可言、不可称。庄子既认为道体“无声”,又以得道为终极归宿,故体悟与契合“无声”遂转化为主体心性修养的至高境界及修道、进道之工夫。尽管道体无声无臭,但道既生万有之后的世界不可能“鸦雀无声”。《庄子》中或显或隐的众多音声论述中,大多内在包含着或合道或悖道的价值评判。庄子的音声思想对人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从音声思想的视角解读《庄子》,不失为同情理解庄子的一种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 音声思想 道体无声 合道之音 悖道之音
下载PDF
论邵雍先天学视野下的理性“神”思想
12
作者 翟奎凤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13-121,共9页
在邵雍思想中,神是变易之主宰,变化为神之功用表现;太极不动为性,发用为神,实则太极、道、性与神是统一的。神是一,同时也是二,“一”更多从先天的角度来讲,“二”更多从后天“乘气变化”的角度来说。邵雍说“心为太极”,这与其“人之... 在邵雍思想中,神是变易之主宰,变化为神之功用表现;太极不动为性,发用为神,实则太极、道、性与神是统一的。神是一,同时也是二,“一”更多从先天的角度来讲,“二”更多从后天“乘气变化”的角度来说。邵雍说“心为太极”,这与其“人之神则天地之神”的思想实则是贯通的;天地之神、心神与太阳、阳密切关联。与神统一的“阳”是绝对的阳,是不与坤元相对的绝对的乾元。邵雍以不可分的心神为先天、可分的形体为后天,并以先天之神为用、后天之形为体,形成了其以用为本、以体为迹的独特体用观。邵雍把“精气为物,游魂为变”释为形神关系,他所说的“鬼神之情状”强调的是神以阳之功能生化万物之表现。在邵雍看来,至人之所以能感应到他人的意识活动,因为己之心神与他人之心神,实际上是共在一个“无所在,无所不在”的“神”之中。与程颢一样,邵雍也讲生生之理,并将其与神用功能联系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用 易体 太极 心性 先天
下载PDF
王船山老庄诠释之学的文本形态与思想旨趣
13
作者 邓联合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5,共5页
王船山老庄诠释之学的文本形态有两种:其一是狭义的内部性诠释文本,即《老子衍》《庄子通》《庄子解》等三部道家经典诠释专书;其二是广义的外部性诠释文本,即王船山在不同体例的其他著作中写下的直接或间接随机评议阐说老庄的大量文字... 王船山老庄诠释之学的文本形态有两种:其一是狭义的内部性诠释文本,即《老子衍》《庄子通》《庄子解》等三部道家经典诠释专书;其二是广义的外部性诠释文本,即王船山在不同体例的其他著作中写下的直接或间接随机评议阐说老庄的大量文字。比较这两种文本可见,在诠释不同经典时,王船山对老庄之学的理论观点常发生变化和漂移。之所以产生这种现象,一方面可归因于船山作为儒者和遗民所具有的微妙复杂的心态,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船山惯常采取因顺文本的诠释方法,而不同的经典文本固有的内在语境和思想逻辑难免会对诠释者产生干扰甚或裹挟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船山 《老子》 《庄子》 诠释
下载PDF
从“天游”到“游人之樊”——王船山对庄子处世之道的改造
14
作者 邓联合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第2期1-9,共9页
为纠正庄子处世之道的逃世主义弊害,王船山在《庄子解》中基于"浑天"的视域,特别拎出《庄子》书中"寓庸"和"随成"两个语词作为关键概念,通过赋予被庄子否弃的人伦物理以天然合理性,推衍出了一种于日用伦... 为纠正庄子处世之道的逃世主义弊害,王船山在《庄子解》中基于"浑天"的视域,特别拎出《庄子》书中"寓庸"和"随成"两个语词作为关键概念,通过赋予被庄子否弃的人伦物理以天然合理性,推衍出了一种于日用伦常中随在体认"浑天""无游而不逍遥"的处世哲学。而在非常态的涉乱世之术方面,船山主张的"存诸己"所强调的是以心合天,内在地挺立自我生命本体,"存诸人"则是指个体在内养自心之虚和的前提下,既不以己意责求他人,更置外部境遇的吉凶祸福于度外,从而以坚贞的生命姿态傲然立于艰难之世。这种世自昏乱、我自宁定的"两行",彰显了船山以道自守、孤绝无畏的儒家君子人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船山 庄子 儒家 处世之道
下载PDF
神气与生化:二程神化思想研究
15
作者 翟奎凤 《中国哲学史》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6-74,共9页
《易传》所论变化之“神”,为本体之神,是北宋五子思想体系建构的重要范畴。二程认为,神与帝、天、道、理皆为同一形上本体的不同称谓,“妙用”是二程对本体之神的基本界定。阴阳不测、妙用之神是气化的动力因,同时神又遍在一切气中,神... 《易传》所论变化之“神”,为本体之神,是北宋五子思想体系建构的重要范畴。二程认为,神与帝、天、道、理皆为同一形上本体的不同称谓,“妙用”是二程对本体之神的基本界定。阴阳不测、妙用之神是气化的动力因,同时神又遍在一切气中,神不离气,气不离神。程颢明确以神为变化之动因,他说“所以运动变化者,神也”,这与程颐所说“所以一阴一阳道也”的义理表述相似,“道”与“神”作为形上存在,在程颐那里也未尝不可以诠释为动力因。二程以“穷神知化”为《易》之宗旨和人生最高境界,而“穷神知化”之天地境界就在礼乐孝悌、洒扫日用之中。二程以鬼神为阴阳之功用和造化之迹,其鬼神观是高度理性化的,与张载“二气之良能”的说法是接近的。二程发挥《易传》神化思想,所论本体之神、变化之神也可谓是天道之神,是一种奇迹般的生生创造活动,此天道之神与人心之神也是贯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程 神化 妙用 动力
原文传递
牟宗三判教思维下的儒家实有形态说论衡 被引量:1
16
作者 马士彪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28-133,共6页
牟宗三将西方传统形上学和儒家义理同时规定为“实有形态”,对于这一界定背后的理论动机以及可能引起的概念混淆,学界鲜有探讨。儒家的“实有形态”本质上是“境界形态”与道德意义结合的产物,其道德本体所具有的实体性、客观性、能生... 牟宗三将西方传统形上学和儒家义理同时规定为“实有形态”,对于这一界定背后的理论动机以及可能引起的概念混淆,学界鲜有探讨。儒家的“实有形态”本质上是“境界形态”与道德意义结合的产物,其道德本体所具有的实体性、客观性、能生性的特点只能在实践境界中才能得到恰当了解,因而不同于西方“观解”进路下的“实有形态”。但牟宗三的“教间判教”,有使道家沦为儒家义理附庸的危险,同时,“实有形态”的提法也遮蔽了儒家的实践性格和价值意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牟宗三 判教 实有形态 实体性 客观性 能生性
下载PDF
经学视域下干宝的《易》史意蕴与王道追求 被引量:1
17
作者 于宗妮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2年第5期9-18,共10页
东晋易学家、史学家干宝,在承继汉易一脉的经学诠释基础上,通过对《易》文本的把握做出引史入《易》的尝试,借“五德终始”说印证周代商兴之古事,延续了西周时期的天命转移观念,实现了易学与史学相互融合、会通,彰显了王朝更迭背后人文... 东晋易学家、史学家干宝,在承继汉易一脉的经学诠释基础上,通过对《易》文本的把握做出引史入《易》的尝试,借“五德终始”说印证周代商兴之古事,延续了西周时期的天命转移观念,实现了易学与史学相互融合、会通,彰显了王朝更迭背后人文德性的力量。干宝诠经,以其严谨的治经、治史态度,接续了孔子之《春秋》、司马迁之《史记》一脉的春秋学精神。他以元亨利贞四德与《春秋》五始对举,透过周革商之史实,对当时的司马氏家族以及后世君王提供借鉴,表露出其以史鉴今、人文化成的王道理想。借注《序卦传》《杂卦传》,干宝阐发《易》天道下贯人道、三纲六纪的天道人事思想意涵,揭示道与事的变动不居与人事灵活变通之应然价值;他将人文化成的王道理想实现的关键落实于受命于天的圣王,对圣王品格提出了高度期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学视域 干宝 《易》史互融 礼乐精神 王道理想
下载PDF
晚期梁漱溟的“儒家马克思主义”——以中国现代化两难问题的解决为核心 被引量:2
18
作者 冯波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6-27,共12页
晚期梁漱溟尝试通过儒家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的结合解决他早期文化观中关于中国现代化的两难问题。由此梁漱溟实际上建构了一种“儒家马克思主义”,即儒家思想框架下的对于马克思主义的阐释。首先,儒家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同属于文化第二路向... 晚期梁漱溟尝试通过儒家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的结合解决他早期文化观中关于中国现代化的两难问题。由此梁漱溟实际上建构了一种“儒家马克思主义”,即儒家思想框架下的对于马克思主义的阐释。首先,儒家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同属于文化第二路向,因此有两相结合、会通的可能性;其次,只有通过与经历了现代化的第二路向文化即马克思主义相结合,前现代的儒家思想才能真正实现现代化;最后,儒家“仁”的思想可以作为批判西方现代化问题的道德规范性标准,儒家的伦理本位思想被他用来阐释共产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尽管“文化早熟”的论断、对“仁”的超历史理解有一定的理论缺陷,但晚期梁漱溟的“儒家马克思主义”在丰富今人对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理解,以及建构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化 梁漱溟 儒家马克思主义 西方现代化
原文传递
庄子齐物观念的伦理意蕴
19
作者 王玉彬 《道德与文明》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89-99,共11页
庄子哲学兼有“独与天地精神往来”与“相与于无相与”两个向度,因“独与”而“相与”,即呈示着庄学的伦理意蕴问题。《齐物论》载有关于伦理问题的丰富思考,在庄子看来,阴、阳、仁、义、礼、智、名、利等“八德”构成了“六合之内”的... 庄子哲学兼有“独与天地精神往来”与“相与于无相与”两个向度,因“独与”而“相与”,即呈示着庄学的伦理意蕴问题。《齐物论》载有关于伦理问题的丰富思考,在庄子看来,阴、阳、仁、义、礼、智、名、利等“八德”构成了“六合之内”的价值体系与伦常边界,此即常人生活于其中的人伦世界。然而,“八德”的封畛性使生活于其中的人们只能在是非、善恶等对立性、评判性的视阈中去看待和对待他人,于是以名相轧、以德相争,也就无法在“照之于天”的视阈中照见他人的独特之“心”、领会一体的存在之“道”。庄子所谓“人相忘乎道术”,就是要以“道术之通”消解“八德之畛”,从而将人际关系还原到“相尊—相蕴”的“齐物伦理”境域中:“相尊”即对他者之独特性的尊重与理解,“相蕴”即多元主体之间的共在与通达。最终,庄子期许的是一种“相与为友”式的伦理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 齐物 伦理 八德 相与为友
原文传递
“美德经济学”与“哥白尼革命”:陈焕章儒家经济学的性质与定位
20
作者 陈佩辉 《孔子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1-71,共11页
自曼德维尔提出“私人的恶德,公共的利益”的悖论后,美德因妨碍经济发展而被驱除。亚当·斯密尝试给自利自爱正名,但仍未给仁爱的经济意义正名。陈焕章认为缺乏道德根基的放任主义只给强者带来利益,必致社会分裂和崩溃。为了阻止经... 自曼德维尔提出“私人的恶德,公共的利益”的悖论后,美德因妨碍经济发展而被驱除。亚当·斯密尝试给自利自爱正名,但仍未给仁爱的经济意义正名。陈焕章认为缺乏道德根基的放任主义只给强者带来利益,必致社会分裂和崩溃。为了阻止经济的去道德化,陈焕章认为社会经济秩序应该建立在道德和经济双重动机之上,并建构了以美德为中心的儒家经济学。向善的人性预设、美德主导分配、政府调节、适度竞争是其经济学的主要特征,这一新形态的经济学可以称作美德经济学。陈焕章美德经济学虽显粗略,但在理论上重启了经济的道德化进程,并与数十年后兴盛的经济伦理学和社群主义遥相呼应,可以说潜在地具有引发一场“哥白尼革命”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焕章 儒家经济学 美德经济学 “哥白尼革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