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误食盐霉素中毒致死亡1例 被引量:5
1
作者 邵明举 邢介玲 +4 位作者 王兴蕾 邵华 刘红 许荣廷 姜笃银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29-330,共2页
关键词 盐霉素 中毒 急救医学 食物
下载PDF
经皮冠脉介入与静脉溶栓疗法对急性心肌梗死高血糖患者院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刘黎明 丁士芳 +2 位作者 张运 高巍 李继福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126-1127,共2页
关键词 心肌梗死 高血糖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静脉溶栓
下载PDF
生脉注射液对心搏骤停复律后患者NF-κB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邹艳果 许荣廷 +4 位作者 何旭东 邢介玲 隋文娟 邵华 王兴蕾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127-1130,共4页
目的观察生脉注射液对心搏骤停患者复律后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核转录因子-kappaB(nuclear factor-kappaB,NF-κB)的活化程度、肿瘤坏死因子-a(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TNF-a)水平及复苏预后的影响。方法分别用酶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和放... 目的观察生脉注射液对心搏骤停患者复律后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核转录因子-kappaB(nuclear factor-kappaB,NF-κB)的活化程度、肿瘤坏死因子-a(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TNF-a)水平及复苏预后的影响。方法分别用酶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和放射免疫法检测外周血中性粒细胞NF-κB的活化程度和血清TNF-a水平,并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和实验室检查指标的变化。结果①实验组生命体征恢复时间、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②对照组NF-κB核移位程度、TNF-a水平高于实验组(P<0.05);③生脉注射液呈剂量依赖性地抑制中性粒细胞NF-κB的活性、血清TNF-a水平(P<0.05);④NF-κB活性、TNF-a水平同患者生命体征恢复情况呈负相关,生命体征恢复的越好,NF-κB活性及TNF-a水平越低。结论在心搏骤停复律后联合应用生脉注射液和常规抢救药物,确有维护心脏和循环功能、提高心肺脑复苏预后的良好疗效,其作用机理可能是抑制NF-κB信号传导通路及其调控的炎症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脉注射液 心搏骤停 核转录因子-ΚB 肿瘤坏死因子-A
下载PDF
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特点及生化指标 被引量:20
4
作者 于杰滨 邵明举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89-691,共3页
目的探讨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生化指标。方法选取508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患者,分为单纯冠心病组及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组。分别收集两组临床表现及并发症的相关资料;采用选择性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评估冠状动脉... 目的探讨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生化指标。方法选取508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患者,分为单纯冠心病组及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组。分别收集两组临床表现及并发症的相关资料;采用选择性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评估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同时进行心肌梗死溶栓作用(TIMI)血流分级及Gensini评分;采用自动分析仪检测两组血样中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及极低密度脂蛋(VLDL)水平。结果两组在典型胸痛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及心源性休克并发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冠状动脉血管病变支数所占比例、TIMI血流分级及Gensin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FPG、HbA1c、TG、TC、HDL、LDL及VLDL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较单纯冠心病患者并发症发病率高,心血管病变较重,同时可见血脂相关生化指标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冠心病 生化指标
下载PDF
6-姜辣素对人乳腺癌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及机制 被引量:8
5
作者 于杰滨 邵明举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6期4072-4075,共4页
目的探究6-姜辣素对人乳腺癌MCF-7和MDA-MB-231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分子机制。方法不同浓度6-姜辣素处理人乳腺癌MCF-7和MDA-MB-231细胞,使用CCK-8法检测6-姜辣素对乳腺癌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6-姜辣素对乳... 目的探究6-姜辣素对人乳腺癌MCF-7和MDA-MB-231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分子机制。方法不同浓度6-姜辣素处理人乳腺癌MCF-7和MDA-MB-231细胞,使用CCK-8法检测6-姜辣素对乳腺癌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6-姜辣素对乳腺癌凋亡的影响;6-姜辣素处理人乳腺癌细胞,应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促凋亡蛋白(Bad)、免抗人单克隆抗体(Bax)、B淋巴细胞瘤(Bcl)-2、磷酸化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p-AMPK)和磷酸化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p-mTOR)蛋白水平。结果6-姜辣素抑制乳腺癌MCF-7和MDA-MB-231细胞增殖能力,并呈浓度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提示6-姜辣素促进乳腺癌细胞凋亡发生;6-姜辣素处理乳腺癌细胞,促进Bad和Bax表达,而抑制Bcl-2表达;同时,6-姜辣素促进p-AMPK的表达,抑制p-mTOR的表达。结论6-姜辣素通过激活AMPK/mTOR信号通路,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并促进其凋亡,发挥抗肿瘤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姜辣素 增殖 凋亡 乳腺癌 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
下载PDF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直接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特点及疗效 被引量:2
6
作者 丁士芳 刘黎明 +5 位作者 张运 李继福 陈玉国 李贵双 纪求尚 刘同涛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433-1435,共3页
目的分析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 I)患者行直接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 I)的可行性及近远期疗效。方法196例AM I患者分为老年组(108例)和非老年组(88例),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特征、冠脉病变特点、是否进行球囊预扩张、支架植入情况、近远期疗效... 目的分析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 I)患者行直接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 I)的可行性及近远期疗效。方法196例AM I患者分为老年组(108例)和非老年组(88例),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特征、冠脉病变特点、是否进行球囊预扩张、支架植入情况、近远期疗效。结果老年组患者多有冠心病史(44.4%vs 23.9%,P=0.003);老年组梗死相关动脉(IRA)以LAD(50.9%)和RCA(44.4%)为主,非老年组IRA以LAD(59.1%)为主(P=0.005);两组IRA狭窄程度、病变形态无差异性(P均>0.05);老年组常有2支或3支冠脉病变(80.6%),非老年组患者以单支病变为主(46.6%,P=0.001);与非老年组相比,老年组支架植入前常需进行球囊预扩张(89.2%vs 72.3%,P=0.004),但植入支架直径、长度及血运重建程度无差异性。住院及随访期间老年组靶血管血运重建率及死亡率均较非老年组偏高,但未达到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AM I患者进行直接PC I安全有效,但与非老年患者相比,支架植入前常需进行球囊预扩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
下载PDF
补救性冠状动脉介入术与直接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丁士芳 李继福 +5 位作者 陈玉国 张运 刘黎明 李贵双 纪求尚 刘同涛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795-798,共4页
目的:评价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溶栓失败后进行补救性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与直接PCI的临床疗效。方法:196例AMI患者进行直接PCI治疗(直接PCI组),34例静脉溶栓失败的AMI患者进行补救性PCI治疗(补救PCI组)。观察两组患者的基本特征... 目的:评价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溶栓失败后进行补救性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与直接PCI的临床疗效。方法:196例AMI患者进行直接PCI治疗(直接PCI组),34例静脉溶栓失败的AMI患者进行补救性PCI治疗(补救PCI组)。观察两组患者的基本特征、冠状动脉造影特点及支架置入情况,比较住院与随访期间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判断其疗效。结果:与直接PCI组相比,补救PCI组年龄偏低[(52.47±11.93)岁vs(60.28±11.02)岁,P=0.001],较少伴有高血压(32.4%vs56.1%,P=0.01)。两组患者梗死相关动脉(IRA)的分布、病变形态、冠脉病变支数无差异性(P均>0.05);直接PCI组“罪犯”病变狭窄程度较补救PCI组重[(95.47±7.83)%vs(90.73±11.02)%,P<0.05];置入支架的直径小[(3.07±0.41)mmvs(3.23±0.39)mmCP<0.05];直接PCI组IRA开通率偏低(89.8%vs100%CP>0.05)。两组患者血运重建程度有差别(P<0.05),但近期与远期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无差异(P均>0.05)。结论:补救性PCI与直接PCI均是AMI有效的再灌注治疗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塞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支架
下载PDF
氯沙坦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糖基化终末产物及其受体诱导的血管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刘雪平 沈彦明 +2 位作者 祝玮玮 赵婷婷 张捷 《中华高血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35-440,共6页
背景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及其受体 RAGE 系统在糖尿病靶器官损伤的病理过程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有研究报道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拮抗剂(ARB)能减少体内外2型糖尿病动物 AGEs 聚集以及氧化应激反应。目的探讨血管氧化应激与 AGE 水... 背景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及其受体 RAGE 系统在糖尿病靶器官损伤的病理过程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有研究报道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拮抗剂(ARB)能减少体内外2型糖尿病动物 AGEs 聚集以及氧化应激反应。目的探讨血管氧化应激与 AGE 水平及其受体 RAGE 及核转录因子(NF-kB)等在高血压血管损伤进程中的变化及氯沙坦对其损伤路径的影响。方法选30周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随机分为 SHR组、氯沙坦组[30 mg/(kg·d)],WKY 组为对照。干预12周,用放免法测定血浆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平;免疫荧光检测血管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血管 RAGE 表达。RT-PCR 检测AT_1mRNA、NF-kB mRNA、NADPH 氧化酶 p47 phox mRNA 表达。结果 12周后,SHR 组的血压稳定在治疗前水平[(222±5)mmHg],氯沙坦组血压降至[(158±4)mmHg],且明显低于 SHR 组(P<0.01);氯沙坦组血浆AngⅡ水平达(67.4±5.4)pg/mL,明显高于 SHR 组[(49.5±4.6)pg/mL,P<0.01];氯沙坦组及 WKY 组血管AGEs 表达显著低于 SHR 组;氯沙坦组 RAGE 蛋白表达指数(6.5±0.7)显著低于 SHR 组(8.33±0.95,P<0.01);氯沙坦组 AT_1mRNA、NF-kB mRNA、NADPH oxidase p47 phox mRNA 表达相对系数分别是0.51±0.06、0.39±0.07、0.36±0.05明显低于 SHR 组(0.91±0.12、0.54±0.1、0.54±0.06,P<0.01)。结论高血压病血管内皮细胞氧化应激增加,氯沙坦能通过阻止 AngⅡ与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结合,降低氧化应激抑制AGEs 水平和 RAGE 及 NF-kB 活化等,改善高血压血管重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沙坦 高血压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 血管衰老 血管重塑
下载PDF
稳定病理性瘢痕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8
9
作者 焦亚 祁永军 +2 位作者 宫红敏 王晓 姜笃银 《感染.炎症.修复》 2017年第1期12-17,65,共7页
目的:通过比较两种病理性瘢痕动物模型——裸鼠瘢痕模型和兔耳瘢痕模型的稳定性并对制作方法进行改进,为病理性瘢痕研究中选择有效的动物模型提供依据。方法:分别采用改良保留表皮(带表皮人瘢痕组织移植1周后剪除移植组织上方的裸鼠皮肤... 目的:通过比较两种病理性瘢痕动物模型——裸鼠瘢痕模型和兔耳瘢痕模型的稳定性并对制作方法进行改进,为病理性瘢痕研究中选择有效的动物模型提供依据。方法:分别采用改良保留表皮(带表皮人瘢痕组织移植1周后剪除移植组织上方的裸鼠皮肤)、去除表皮(去除瘢痕组织表皮后移植)的方法分别在皮下移植人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制作裸鼠瘢痕模型。分别采用去除软骨膜及软骨、保留软骨膜及软骨、去除软骨膜保留软骨3种术式制作兔耳瘢痕模型,观察各瘢痕模型的效果、模型稳定时间和病理学改变来评价模型质量。结果:裸鼠组可快速并稳定地复制增生性瘢痕及瘢痕疙瘩的病理生理特点,且改良保留表皮增生性瘢痕或瘢痕疙瘩移植组的稳定时间(15周和20周)及增生程度明显优于去除表皮的增生性瘢痕及瘢痕疙瘩移植组(模型稳定时间为8周和10周);兔耳组可观察到去除软骨膜保留软骨组瘢痕稳定时间(15周)及增生程度明显优于另外两组(模型稳定时间分别为9周和10周)。结论:裸鼠瘢痕模型的制作以改良保留表皮移植术式为最佳,兔耳瘢痕模型的制作则以去除软骨膜保留软骨术式为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瘢痕 病理性 动物模型 裸鼠 兔耳
下载PDF
牵引装置预防急危重症患者足下垂的护理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雯 《实用医药杂志》 2014年第4期363-364,共2页
足下垂也叫尖足,是指由于胫骨前肌群肌力低,小腿三头肌痉挛足跟腱挛缩等原因而使踝关节不能背伸的症状.患者不能背屈足部,行走时是拖拉病足或是将该侧下肢举得较高,落地时总是足尖先触地面.足下垂是昏迷、瘫痪、下肢功能障碍、长期卧床... 足下垂也叫尖足,是指由于胫骨前肌群肌力低,小腿三头肌痉挛足跟腱挛缩等原因而使踝关节不能背伸的症状.患者不能背屈足部,行走时是拖拉病足或是将该侧下肢举得较高,落地时总是足尖先触地面.足下垂是昏迷、瘫痪、下肢功能障碍、长期卧床患者常见的并发症[1].在足下垂的防治过程中,有个词必须提到,这就是良肢位.良肢位是指为防止或对抗痉挛姿势的出现,保持关节及早期诱发分离运动而设计的一种治疗体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下垂 牵引装置 护理
下载PDF
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致颅内感染1例
11
作者 魏玉娟 姜笃银 董征学 《感染.炎症.修复》 2018年第1期8-8,18,共2页
患者男,58岁,因突然出现头痛、意识障碍伴发热1d于2016年10月29日入院。患者入院前1d突然出现意识模糊、高热(最高39.6°C),送当地医院诊断为"脑炎"。清醒后转入我院,自觉剧烈头痛、恶心。入院时体格检查:体温37.4℃:,脉... 患者男,58岁,因突然出现头痛、意识障碍伴发热1d于2016年10月29日入院。患者入院前1d突然出现意识模糊、高热(最高39.6°C),送当地医院诊断为"脑炎"。清醒后转入我院,自觉剧烈头痛、恶心。入院时体格检查:体温37.4℃:,脉搏88次/min,呼吸16次/min,血压127/80mmHg;意识清楚;双瞳孔等大等圆,直径2.5mm,对光反射灵敏;颈部硬,有抵抗感;心、肺、腹部无异常;四肢肌张力、肌力正常,右下肢Babinski征(+),未引出其他病理征。血液检查:红细胞4.31X1012/L,白细胞22.5X109/L(升高),血小板156X109/L,血红蛋白138g/L,中性粒细胞计数20.25X109/L,中性粒细胞比例0.899,嗜酸粒细胞计数0.07X109个/L,嗜酸粒细胞比例0.03,嗜碱粒细胞计数0,嗜碱粒细胞比例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 颅内感染 中性粒细胞计数 嗜酸粒细胞计数 BABINSKI征 嗜碱粒细胞 剧烈头痛 意识障碍
下载PDF
血必净注射液对急性有机磷中毒性心血管损伤的干预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颖 许荣廷 +1 位作者 邹艳果 李锦绣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169-1172,共4页
目的观察血必净注射液对急性有机磷中毒性心血管损伤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核转录因子-kappa B(NF-κB)的活化程度及损伤预后的影响。方法将70例急性有机磷中毒合并心血管损伤患者随机分为阳性对照组(35例)和实验组(35例),用免疫酶组织... 目的观察血必净注射液对急性有机磷中毒性心血管损伤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核转录因子-kappa B(NF-κB)的活化程度及损伤预后的影响。方法将70例急性有机磷中毒合并心血管损伤患者随机分为阳性对照组(35例)和实验组(35例),用免疫酶组织化学法检测其外周血中性粒细胞NF-κB的活化程度,并观察患者血清心肌酶活性值的变化。结果①实验组死亡率低于对照组(P<0.05);②对照组NF-κB活化程度高于实验组(P<0.05);③血必净注射液呈剂量依赖性地抑制中性粒细胞NF-κB的活性(P<0.05);④实验组血清心肌酶活性值恢复程度优于对照组,且与血必净注射液用量呈剂量依赖性(P<0.05)。结论早期联合应用血必净注射液和常规治疗药物,可改善急性有机磷中毒并发心血管损伤患者的预后,提高救治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必净注射液 有机磷中毒 心血管系统 损伤 免疫组织化学 核转录因子-ΚB
下载PDF
他汀类药物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淑敏 于杰斌 +1 位作者 郝学喜 杨彦华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CAS 2017年第7期81-82,85,共3页
目的研究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疾病中应用他汀类药物联合糖皮质激素方法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3年5月~2017年2月期间在本院住院治疗的90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数字随机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给予... 目的研究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疾病中应用他汀类药物联合糖皮质激素方法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3年5月~2017年2月期间在本院住院治疗的90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数字随机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实验组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加入他汀类药物治疗,对比分析2组患者治疗后的甘油三酯(TG)、血清总胆固醇(TC)、血CRP、血肌酐、D-二聚体以及24 h尿蛋白量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TG、TC、血CRP、血肌酐、D-二聚体以及24 h尿蛋白量等值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5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他汀类药物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能有效提高患者血清白蛋白,降低尿蛋白含量,促进患者肾功能恢复,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治疗中进行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糖皮质激素 他汀类药物 肾功能 临床疗效
下载PDF
miR-148a抑制肺腺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乾 张晓 赵洁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2017年第3期402-404,共3页
肺癌是中国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1],由于其早期症状隐匿,手术后易复发且放化疗敏感性低等生物学特点,肺癌已成为危害中国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2]。肺癌病理类型复杂,其中肺腺癌(lung adenocarcinoma)是女性和非吸烟... 肺癌是中国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1],由于其早期症状隐匿,手术后易复发且放化疗敏感性低等生物学特点,肺癌已成为危害中国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2]。肺癌病理类型复杂,其中肺腺癌(lung adenocarcinoma)是女性和非吸烟者较为常见且恶性程度较高的病理类型之一[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腺癌细胞 miR-148a 细胞生物学特性 化疗敏感性 低等生物 公共卫生 ADENOCARCINOMA 肺腺癌组织 肺癌诊治 细胞分化
下载PDF
社区高血压患者心理一致感与服药依从性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丽 范秀珍 《医学与哲学(B)》 2012年第2期56-57,62,共3页
为了解社区高血压患者心理一致感及服药依从性现状,并探讨二者关系,本研究采用心理一致感量表、Morisky服药依从性量表对济南市214例社区高血压患者进行调查。结果显示,社区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良好率仅为18.7%;心理一致感总分为58.78&... 为了解社区高血压患者心理一致感及服药依从性现状,并探讨二者关系,本研究采用心理一致感量表、Morisky服药依从性量表对济南市214例社区高血压患者进行调查。结果显示,社区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良好率仅为18.7%;心理一致感总分为58.78±10.44,处于中等水平,各维度条目均分由低至高依次为可理解感(4.36±0.94)、可控制感(4.47±1.00)及意义感(4.77±0.94);不同心理一致感水平的患者其服药依从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心理一致感的患者服药依从性最好,且心理一致感是患者服药依从性的保护性因素。因此,社区高血压患者的心理一致感能够影响其服药依从性,故应重视患者心理一致感的培养,以改善服药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一致感 服药依从性 高血压
下载PDF
角质细胞生长因子活性短肽促进糖尿病大鼠创面愈合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宗宪磊 曹春艳 +4 位作者 宋国栋 赖晨智 余泮熹 靳小雷 姜笃银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8年第30期4-7,共4页
目的探讨角质细胞生长因子(KGF)活性多肽对糖尿病大鼠创面愈合的促进作用。方法选择24只健康雌性SD大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酸(STZ),制备糖尿病大鼠模型。将24只大鼠随机分成4组,即阴性对照组、KGF阳性对照组、KGF活性短肽1组、KGF活性... 目的探讨角质细胞生长因子(KGF)活性多肽对糖尿病大鼠创面愈合的促进作用。方法选择24只健康雌性SD大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酸(STZ),制备糖尿病大鼠模型。将24只大鼠随机分成4组,即阴性对照组、KGF阳性对照组、KGF活性短肽1组、KGF活性短肽2组,每组6只。分别于大鼠背部制备直径2 cm的圆形创面,并定期对创面局部注射各组药物。伤后14 d进行拍照,记录创面未愈合面积,计算创面愈合率。采用HE染色观察创面愈合情况。结果成功制备糖尿病大鼠慢性创面模型。伤后14 d,KGF阳性对照组、KGF活性短肽1组和KGF活性短肽2组的创面愈合率与阴性对照组比较,显著升高,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0.01);KGF活性短肽1组和KGF活性短肽2组的创面愈合率与KGF阳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阴性对照组创面皮肤全层缺失,毛囊、汗腺和皮脂腺等皮肤附件缺失,组织结构均匀致密、无层次,炎症细胞浸润明显。除阴性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创面上皮化良好,深层组织层次清楚、结构疏松,炎症细胞浸润较少,并可见再生的毛囊、汗腺和皮脂腺等皮肤附件。结论 KGF活性短肽可促进糖尿病大鼠的创面愈合及皮肤附件的再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质细胞生长因子 活性短肽 糖尿病大鼠 创面愈合
下载PDF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腹部创面愈合影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蔡健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9年第4期331-332,336,共3页
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腹部创面愈合情况的影响。选择2017年8月-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腹部创面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腹部创面愈合情况的影响。选择2017年8月-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腹部创面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涂抹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研究组治疗7 d后的肉芽生长评分、水肿评分、渗液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血管分布评分、柔软度评分、色泽评分、厚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IL-1β、IL-6、TNF-α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IL-10、IL-4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局部涂抹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能够减少腹部创面水肿及渗液,减轻血肿形成,降低感染几率,减轻瘢痕,促进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创面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炎症因子
下载PDF
输入性疟疾合并血小板减少1例
18
作者 董征学 姜笃银 于建华 《感染.炎症.修复》 2016年第3期170-170,共1页
收治1例在外院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的患者,因后期血小板减少而重新确诊为输入性疟疾,报告如下。
关键词 血小板减少 输入性疟疾 上呼吸道感染
下载PDF
急诊烧伤患者死亡的比例风险回归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肖艳玲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3年第15期2737-2740,共4页
目的:探讨急诊烧伤患者死亡的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20年3月期间山东大学第二医院急诊科收治的急诊烧伤患者120例,根据患者治疗结果分为死亡组(8例)和存活组(112例),收集两组患者烧伤指数、Ⅲ度烧伤面积、机械通... 目的:探讨急诊烧伤患者死亡的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20年3月期间山东大学第二医院急诊科收治的急诊烧伤患者120例,根据患者治疗结果分为死亡组(8例)和存活组(112例),收集两组患者烧伤指数、Ⅲ度烧伤面积、机械通气治疗、吸入性损伤、中性粒细胞绝对数与血小板计数的比值(NPR)等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患者院内死亡率的预测因素。结果:死亡组与存活组患者年龄、性别、收缩压、舒张压、心率、是否切削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患者烧伤指数、Ⅲ度烧伤面积、住院时间、入院时间明显大于存活组,机械通气治疗、吸入性损伤的例数大于存活组(P<0.05)。死亡组与存活组患者Hb、INR、乳酸、剩余碱、HC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患者NPR大于存活组(P<0.05)。死亡组患者简明烧伤严重度指数评分(ABSI)、序贯器官衰竭评估评分(SOFA)、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评估Ⅱ评分(APACHEⅡ)大于存活组(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Ⅲ度烧伤面积、机械通气治疗、吸入性损伤、NPR、APACHEⅡ评分是重度烧伤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急诊重度烧伤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与Ⅲ度烧伤面积、机械通气治疗、吸入性损伤、NPR、APACHEⅡ评分相关,对重度烧伤患者的临床治疗和预后的判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患者 死亡 危险因素 回归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