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症患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应用奈玛特韦/利托那韦的药学监护实践
1
作者 侯佳 张敏 +1 位作者 田意浛 丛日楠 《医师在线》 2024年第2期64-68,共5页
目的总结临床药师对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的口服新药——奈玛特韦片/利托那韦片组合包装(Paxlovid)的药学监护要点。方法收集2022年12月~2023年1月奥密克戎毒株暴发期间,山东大学附属威海市立医院住院重症患者应用Paxlovid的... 目的总结临床药师对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的口服新药——奈玛特韦片/利托那韦片组合包装(Paxlovid)的药学监护要点。方法收集2022年12月~2023年1月奥密克戎毒株暴发期间,山东大学附属威海市立医院住院重症患者应用Paxlovid的病例10例,临床药师从适应证、启用时机、用法用量、不良反应、药物间相互作用等方面评价药物应用的合理性,并参与临床实施药学监护。结果10例患者中,男性4例,女性6例,平均年龄(73.8±12.3)岁。临床药师会诊确定这10例患者的COVID-19的分型为中型,符合Paxlovid的适应证,除1例患者启用时间较晚,其余患者均在核酸阳性5 d内应用Paxlovid,服药后核酸转阴时间平均为(7.9±4.7)d。临床药师通过计算患者的肾小球滤过率来调整剂量,并查阅文献资料对其中3例无法口服的重症患者采取鼻饲给药方式。通过不良反应评估量表,判断2例患者出现的消化道不良反应与Paxlovid的使用很可能相关。对患者进行药物重整,发现3例患者应用的药物与Paxlovid有潜在相互作用风险,临床药师与主治医师进行沟通,对有相互作用风险的药物进行停药、更换品种或严密监测指标等处理。结论Paxlovid作为口服治疗COVID-19的新药,在临床中表现出较好的优势,但因适用人群、药物相互作用等问题,存在应用上的局限性。临床药师通过总结Paxlovid应用时的注意事项,可在查房时运用思维导图一对一地对患者进行个体化药学监护,以保障药物治疗的安全性和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奈玛特韦/利托那韦 重症患者 药学监护 药学实践
下载PDF
基于加权TOPSIS法的贝伐珠单抗注射液药物利用评价
2
作者 殷进军 王淑伟 +1 位作者 邵姜超 王冰 《中国药物警戒》 2023年第12期1421-1426,共6页
目的建立贝伐珠单抗药物利用评价标准,通过适当的药学干预措施促进贝伐珠单抗的临床合理使用。方法回顾性分析山东大学附属威海市立医院2022上半年和下半年各100份使用贝伐珠单抗注射液的住院患者归档病历,参考贝伐珠单抗说明书以及相... 目的建立贝伐珠单抗药物利用评价标准,通过适当的药学干预措施促进贝伐珠单抗的临床合理使用。方法回顾性分析山东大学附属威海市立医院2022上半年和下半年各100份使用贝伐珠单抗注射液的住院患者归档病历,参考贝伐珠单抗说明书以及相关临床指南,制定贝伐珠单抗药物利用评价标准,利用加权优劣解距离法(TO PSIS)对贝伐珠单抗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客观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分析可能原因,再制定相应的药学干预措施并给予持续干预,最后再利用加权TOPSIS法对干预后的贝伐珠单抗药物使用情况进行评价。结果药学干预前合理处方17份(17.00%),基本合理处方0份,不合理处方83份(83.00%);经过药学干预后合理处方55份(55.00%),基本合理处方24份(24.00%),不合理处方21份(21.00%),较干预前有所改善。经过药学干预后,既往化疗方案、用药顺序、适应证、联合用药均得到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权TOPSIS法可以客观、全面地对贝伐珠单抗使用情况进行评价,便于发现问题并及时干预,促进其合理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伐珠单抗 加权TOPSIS法 药物利用评价 药学干预 处方 合理用药 肿瘤
下载PDF
阿昔替尼片联合特瑞普利单抗治疗晚期肾癌致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1例分析
3
作者 王淑伟 殷进军 +2 位作者 王冰 宋彩萍 杨福俊 《中国药物警戒》 2023年第7期825-828,835,共5页
目的分析阿昔替尼联合特瑞普利单抗治疗晚期肾癌致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案。方法对1例应用阿昔替尼联合特瑞普利单抗治疗晚期肾癌致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的病例进行分析。结果1例患者因肾癌晚期接受阿昔替尼5 mg,每日2次... 目的分析阿昔替尼联合特瑞普利单抗治疗晚期肾癌致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案。方法对1例应用阿昔替尼联合特瑞普利单抗治疗晚期肾癌致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的病例进行分析。结果1例患者因肾癌晚期接受阿昔替尼5 mg,每日2次联合特瑞普利单抗240 mg,静脉滴注,每2周1次,总生存期(OS)超过5年,无进展生存期(PFS)近4年,可见疗效显著。联合治疗2.5年后出现右眼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颅脑增强MRI、胸部增强CT、颈颅血管、双下肢动静脉、肾血管彩超均未见血栓,D-二聚体0.5 mg·L^(-1)(在正常范围之内)及眼科相关检查排除其他眼部疾病,考虑阿昔替尼所致血栓栓塞不良反应,同时特瑞普利单抗有可能增加血栓栓塞的风险,怀疑加重阿昔替尼不良反应。停用阿昔替尼,给予按摩眼球,噻吗洛尔滴眼液滴眼降眼压,球后注射利多卡因注射液、盐酸消旋山莨菪碱注射液、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解痉,尿激酶溶栓,同时甲泼尼龙琥珀酸钠30 mg·d^(-1)静脉滴注等治疗效果不佳,患者右眼视力未改善,随诊未出现其他眼部症状。结论阿昔替尼联合特瑞普利单抗治疗晚期肾癌疗效显著,在联合用药期间,需关注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影像学特征,警惕可能导致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昔替尼 特瑞普利单抗 肾癌 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 联合用药 药品不良反应
下载PDF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脑膜炎致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1例
4
作者 吴晓平 王冰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29-232,共4页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是一种少见的脑血管病,颅内感染是其重要的发病原因之一,而由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M)引起颅内感染致CVST临床较为罕见。本文报告1例LM脑膜炎继发CVST,经抗感染、抗凝治疗好转出院的病例,以期为临床对该类患...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是一种少见的脑血管病,颅内感染是其重要的发病原因之一,而由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M)引起颅内感染致CVST临床较为罕见。本文报告1例LM脑膜炎继发CVST,经抗感染、抗凝治疗好转出院的病例,以期为临床对该类患者的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 脑膜炎 颅内静脉窦血栓
下载PDF
临床药师对重症加强护理病房肾功能亢进患者的个体化药学监护模式探索 被引量:1
5
作者 侯佳 张敏 赵蕊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22年第2期41-45,共5页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参与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肾功能亢进(ARC)患者抗感染个体化用药中的作用及开展药学监护的方法。方法:临床药师参与2例肾功能亢进患者分别应用万古霉素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剂量调整。通过查阅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参与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肾功能亢进(ARC)患者抗感染个体化用药中的作用及开展药学监护的方法。方法:临床药师参与2例肾功能亢进患者分别应用万古霉素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剂量调整。通过查阅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对肾功能亢进的发病机制、危险因素及肾功能亢进状态下如何优化抗菌药物方案等研究进行归纳,总结该类患者的抗菌药物剂量调整方法,协助临床医生优化治疗方案。结果:临床药师通过对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的监测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效果的预测,结合文献,提醒医生将万古霉素剂量调整为1500mg,q12h,将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剂量调整为4.5g,q6h,滴注时间延长至4h。最终患者炎症指标下降,感染情况好转,证实调整后的剂量方案对治疗有效。结论:临床药师需关注ICU患者的肾功能,筛查出肾功能亢进患者,借鉴实验室数据及文献资料,与医生共同制定药物剂量方案,并开展治疗药物监测,以提高药物治疗的有效性,为患者提供个体化、精准的药学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加强护理病房 临床药师 药学监护 肾功能亢进 抗菌药物剂量调整
下载PDF
从灭鼠药到救命药,如何用好这把抗凝双刃剑
6
作者 张敏 侯佳 《医师在线》 2021年第27期15-16,共2页
从灭鼠药到救命药,半个多世纪以来,华法林一直是口服抗凝药物的代表和支柱,用于预防和治疗血栓栓塞性疾病,如治疗血栓栓塞性静脉炎,降低肺栓塞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降低风湿性心脏病、髋关节固定术、人工置换心脏瓣膜手术等的静脉血栓发生... 从灭鼠药到救命药,半个多世纪以来,华法林一直是口服抗凝药物的代表和支柱,用于预防和治疗血栓栓塞性疾病,如治疗血栓栓塞性静脉炎,降低肺栓塞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降低风湿性心脏病、髋关节固定术、人工置换心脏瓣膜手术等的静脉血栓发生率。华法林虽然能避免血栓形成,降低栓塞事件的发生,但如果服用不当,也存在出血的风险,无疑是一把双刃剑。怎样用好这把抗凝宝剑就需要点学问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瓣膜手术 华法林 血栓栓塞性疾病 栓塞性静脉炎 血栓发生率 灭鼠药 血栓形成 风湿性心脏病
下载PDF
多病共存用药多,药学门诊助优化
7
作者 侯佳 《医师在线》 2021年第25期10-11,共2页
2018年,国家卫健委委托中国医院协会编制《药学服务标准》,标准涵盖药学门诊、处方审核、药物重整、用药咨询、用药教育、药学查房、用药监护、居家药学服务等8项药学服务项目。2020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卫健委等6部门联合印发《关... 2018年,国家卫健委委托中国医院协会编制《药学服务标准》,标准涵盖药学门诊、处方审核、药物重整、用药咨询、用药教育、药学查房、用药监护、居家药学服务等8项药学服务项目。2020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卫健委等6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医疗机构药事管理促进合理用药的意见》(国卫医发〔2020〕2号),进一步强调各地要完善药学服务标准,推进药学服务规范化建设,提升药学服务水平。随着药学门诊越来越受到重视,各省市也陆续出台了相关政策,鼓励开设药学门诊的开设。那么,药学门诊是干什么的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学服务 中国医院协会 用药教育 用药咨询 药学门诊 处方审核 用药监护 药学查房
下载PDF
晒太阳也有禁忌,有些药让人“见不得光”
8
作者 侯佳 《医师在线》 2021年第9期23-23,共1页
春去夏来,日照增加,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皮肤科的就诊率便大幅度上升,其中有一部分患者就属于发生了药物的光敏反应,以多形日光疹最常见,即在日光暴露部位如面部、胸前和上臂伸侧在日晒1小时内皮肤出现瘙痒,几天后出现红斑小丘疹等皮损... 春去夏来,日照增加,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皮肤科的就诊率便大幅度上升,其中有一部分患者就属于发生了药物的光敏反应,以多形日光疹最常见,即在日光暴露部位如面部、胸前和上臂伸侧在日晒1小时内皮肤出现瘙痒,几天后出现红斑小丘疹等皮损,伴瘙痒感。这天皮肤科接诊了一位“面部红润”的老人,说自己“见不得光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瘙痒感 就诊率 多形日光疹 光敏反应 日光暴露 皮肤科 晒太阳 面部
下载PDF
正确管理家庭药箱,专业药师来支招
9
作者 侯佳 《医师在线》 2021年第18期13-14,共2页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剧,尤其是慢性病患者的增多,伴随而来的多重处方用药、家庭存药过多、保健品滥用等问题日益突出。如何保证居民在家的用药安全,成为药学延伸服务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健康中国国家战略背景下,在家庭医生、分级诊疗...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剧,尤其是慢性病患者的增多,伴随而来的多重处方用药、家庭存药过多、保健品滥用等问题日益突出。如何保证居民在家的用药安全,成为药学延伸服务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健康中国国家战略背景下,在家庭医生、分级诊疗制度的深入推进和药师转型的关键期,药师参与家庭医生团队,为患者居家药物治疗提供个性化、全程、连续的药学服务,成为药师职业的新阵地。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药师走进家庭医生团队,与社区患者建立契约式服务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病患者 家庭医生 药学服务 分级诊疗制度 家庭药箱 处方用药 社区患者 药师
下载PDF
维库溴铵致横纹肌溶解1例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冰 黄慧选 +4 位作者 李进峰 周广洁 陈维娜 张爱纶 张媛 《药学研究》 CAS 2022年第3期209-210,共2页
1例61岁男性因手术给予“维库溴铵、舒芬太尼、依托咪酯、右美托咪定、七氟烷、丙泊酚”后第2天出现肌酸激酶升高。后因病情加重转入ICU,给予“维库溴铵20 mg+0.9%氯化钠注射液50 mL微量泵泵入”7 d后,患者尿量减少、呈棕色,实验室检查... 1例61岁男性因手术给予“维库溴铵、舒芬太尼、依托咪酯、右美托咪定、七氟烷、丙泊酚”后第2天出现肌酸激酶升高。后因病情加重转入ICU,给予“维库溴铵20 mg+0.9%氯化钠注射液50 mL微量泵泵入”7 d后,患者尿量减少、呈棕色,实验室检查肌酸激酶最高可至18358 U·L^(-1),肌红蛋白>3000 ng·L^(-1),诊断为横纹肌溶解症。停用维库溴铵,给予补液、碱化尿液、利尿等治疗后7 d,实验室检查示肌酸激酶7212.4 U·L^(-1)、肌红蛋白>3000 ng·L^(-1)。15 d后患者尿量增多、尿色正常,实验室检查示肌酸激酶95 U·L^(-1)、肌红蛋白506 ng·L^(-1)。至出院患者未再出现尿量减少、颜色改变情况,肌酸激酶等实验室检查未再发生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库溴铵 去极化肌松药 横纹肌溶解
下载PDF
利妥昔单抗致重度急性低钾血症1例
11
作者 闫秀娟 王泉 李进峰 《中国药师》 CAS 2021年第12期2224-2225,共2页
1 病例资料患者男,50岁,因滤泡性淋巴瘤拟行R-CHOP(利妥昔单抗、环磷酰胺、多柔比星、长春新碱、泼尼松龙)方案治疗,于2021年4月23日入院。8 d前,患者因"右侧腹股沟肿物半月余",在我院外科门诊行右腹股沟淋巴结切除活检术,术... 1 病例资料患者男,50岁,因滤泡性淋巴瘤拟行R-CHOP(利妥昔单抗、环磷酰胺、多柔比星、长春新碱、泼尼松龙)方案治疗,于2021年4月23日入院。8 d前,患者因"右侧腹股沟肿物半月余",在我院外科门诊行右腹股沟淋巴结切除活检术,术后病理:(右腹股沟)符合淋巴结滤泡性淋巴瘤,Ⅱ级。患者平素健康状况良好,无食物药物过敏史,父亲因"胃癌"及"肝癌"去世10余年,母亲因"胰腺癌"去世10余年。否认家族性遗传病、传染病病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妥昔单抗 急性低钾血症 肌无力 药品不良反应
原文传递
放射治疗对乳腺癌寡转移局部控制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淑伟 殷进军 +2 位作者 邵姜超 丛秋梅 王冰 《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 CAS CSCD 2023年第2期72-79,共8页
目的探讨放射治疗对乳腺癌寡转移患者的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1日至2017年6月30日山东大学附属威海市立医院收治的75例乳腺癌术后寡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调强/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技术对寡转移部位进行放射治疗,生存分析... 目的探讨放射治疗对乳腺癌寡转移患者的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1日至2017年6月30日山东大学附属威海市立医院收治的75例乳腺癌术后寡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调强/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技术对寡转移部位进行放射治疗,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组间差异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全病变放射治疗组及非全病变放射治疗组临床病理特征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多因素分析采用Cox回归法。结果75例乳腺癌寡转移患者中,采用调强放射治疗68例,三维适形放射治疗7例;放射治疗部位骨30例,肺22例,淋巴结19例,脑转移3例,肝转移1例。中位随访时间为42.0个月(32.0~52.0个月),5年0S为65.4%,5年无进展生存率(PFS)为68.6%,5年局部控制率为64.4%。全病变放射治疗组50例,非全病变放射治疗组25例。全病变放射治疗组预后优于非全病变放射治疗组(5年PFS:88.9%比22.0%,χ^(2)=17.381,P<0.001;5年0S:82.5%比22.7%,χ^(2)=15.416,P<0.001;5年局部控制率:87.3%比24.0%,χ^(2)=15.669,P<0.001)。接受不同部.位放射治疗的患者5年局部控制率.OS及PF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2.462、2.717、0.929,P=0.482、0.437、0.818)。多因素分析显示:全病变放射治疗、组织学分级2级是乳腺癌寡转移患者局部控制率(HR=0.115,95%CI:0.037~0.363,P<0.001;HR=0.138,95%CI:0.029-0.651,P=0.012)、PFS(HR=0.127,95%CI:O.041~0.392,P<0.001;HR=0.150,95%CI:0.034~0.661,P=0.012)、OS(HR=0.144,95%CI:0.047~0.441,P=0.001;HR=0.169,95%CI:0.038~0.754,P=0.020)的独立保护因素;肿块直径<3 cm是局部控制率的独立保护因素(HR=0.265,95%CI:0.092~0.764,P=0.014)。结论乳腺癌寡转移全病变放射治疗可以改善患者预后,尤其是对于组织学分级2级和肿块直径<3cm的患者,可以提高其局部控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放射疗法 寡转移 局部控制率
原文传递
早期宫颈癌术后不同治疗方法的治疗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淑伟 殷进军 +3 位作者 岳青青 王冰 史建国 杨福俊 《社区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9期466-471,共6页
目的评估放疗在存在≥2个中危因素的早期宫颈癌术后的重要性,初步探讨早期宫颈癌放疗对血清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15-01-01-2018-12-30山东大学附属威海市立医院收治的64例包含≥2个中危因素宫颈癌术后患者的病例资料。... 目的评估放疗在存在≥2个中危因素的早期宫颈癌术后的重要性,初步探讨早期宫颈癌放疗对血清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15-01-01-2018-12-30山东大学附属威海市立医院收治的64例包含≥2个中危因素宫颈癌术后患者的病例资料。分为术后观察组(7例)、术后单纯化疗组(7例)、术后单纯放疗组(14例)及术后放化疗组(36例)。放疗方案采用外照射剂量DT50 Gy/25次,内照射F点剂量DT12~18 Gy/2~3次。化疗方案采用多西他赛75 mg/m^(2)+顺铂75 mg/m^(2),21 d/周期,共4个周期。流式细胞仪检测放疗前后血清T淋巴细胞亚群值。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Log-rank检验单因素预后分析、χ^(2)检验法分析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t检验法计算放疗前后血清T淋巴细胞亚群值的变化。结果早期宫颈癌术后5年总生存率(OS)为100%,5年无进展生存期(PFS)为83.94%。术后单纯放疗组和术后放化疗组较术后单纯化疗组和单纯手术组均可延长患者5年PF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317,P<0.00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最大直径>4 cm是影响PFS的因素,χ^(2)=4.579,P=0.032。宫颈癌术后残端复发为最常见复发部位。宫颈癌术后放化疗组增加严重急性胃肠道反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早期宫颈癌术后放疗使辅助/诱导T细胞绝对计数呈现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75,P=0.004。结论放疗在存在≥2个中危因素的早期宫颈癌术后的重要性。肿瘤最大直径>4 cm是影响PFS的因素。宫颈癌术后放化疗组增加严重急性胃肠道反应,但降低了复发率。早期宫颈癌术后放疗使辅助/诱导T细胞绝对计数呈现下降趋势,意味着机体免疫功能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放疗 化疗 不良反应 血清T淋巴细胞亚群
原文传递
替雷利珠单抗致周围神经病变
14
作者 王泉 汤华颖 +1 位作者 王冰 李进峰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CSCD 2023年第4期255-256,共2页
1例62岁男性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接受免疫联合化疗方案治疗,替雷利珠单抗200 mg静脉滴注、第1天+紫杉醇脂质体240 mg静脉滴注、第2天+奈达铂120 mg静脉滴注、第2天,21 d为1个周期,共治疗4个周期,病情部分缓解;之后改为替雷利珠单抗200 m... 1例62岁男性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接受免疫联合化疗方案治疗,替雷利珠单抗200 mg静脉滴注、第1天+紫杉醇脂质体240 mg静脉滴注、第2天+奈达铂120 mg静脉滴注、第2天,21 d为1个周期,共治疗4个周期,病情部分缓解;之后改为替雷利珠单抗200 mg静脉滴注、第1天+替吉奥口服早40 mg、晚60 mg第1天至第14天,21 d为1个周期,共治疗1个周期。末次治疗后(免疫联合化疗第98天),患者出现亚急性肌无力、感觉障碍及腱反射减退,神经传导和肌电图检查结果示四肢周围神经损伤。考虑为替雷利珠单抗所致周围神经病变。给予甲泼尼龙琥珀酸钠、甲钴胺和维生素B1等治疗,9 d后肌无力症状改善,痛温觉有所恢复。此后未再采用免疫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神经系统疾病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替雷利珠单抗
原文传递
复方氨酚烷胺胶囊致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
15
作者 吴晓平 孙晓静 李进峰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CSCD 2021年第7期381-383,共3页
1例52岁男性患者因感冒自行服用复方氨酚烷胺胶囊(每粒含对乙酰氨基酚250 mg,盐酸金刚烷胺100 mg、马来酸氯苯那敏2 mg、人工牛黄10 mg、咖啡因15 mg)1粒,用药半日后出现背部红斑伴瘙痒。次日皮疹加重,遍及全身,累及口腔、眼睛、阴囊黏... 1例52岁男性患者因感冒自行服用复方氨酚烷胺胶囊(每粒含对乙酰氨基酚250 mg,盐酸金刚烷胺100 mg、马来酸氯苯那敏2 mg、人工牛黄10 mg、咖啡因15 mg)1粒,用药半日后出现背部红斑伴瘙痒。次日皮疹加重,遍及全身,累及口腔、眼睛、阴囊黏膜,并逐渐发展为大疱疹,表皮脱落,皮损面积达90%,伴轻度肝损伤和血糖升高,诊断为大疱性表皮松解坏死型药疹。经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免疫球蛋白及对症支持治疗,3周后皮损基本痊愈。考虑患者的大疱性表皮松解坏死型药疹很可能与复方氨酚烷胺胶囊中的对乙酰氨基酚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乙酰氨基酚 金刚烷胺 氯苯那敏 咖啡因 大疱性表皮松解
原文传递
度伐利尤单抗致免疫相关性脑炎
16
作者 王泉 周广洁 李进峰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CSCD 2022年第11期604-606,共3页
1例79岁男性患者因小细胞肺癌(广泛期)接受EC化疗方案(依托泊苷0.1 g静脉滴注、第1~3天,卡铂400 mg静脉滴注、第1天)联合免疫治疗(度伐利尤单抗620 mg静脉滴注、第1天),21 d为1个周期。第3个周期第16天(首次用药后第58天),患者出现左侧... 1例79岁男性患者因小细胞肺癌(广泛期)接受EC化疗方案(依托泊苷0.1 g静脉滴注、第1~3天,卡铂400 mg静脉滴注、第1天)联合免疫治疗(度伐利尤单抗620 mg静脉滴注、第1天),21 d为1个周期。第3个周期第16天(首次用药后第58天),患者出现左侧肢体震颤和癫痫发作。脑脊液生化检查示总蛋白642 mg/L,白细胞数10×10^(6)/L;脑电图示双侧下颞叶少量尖波发放。考虑为度伐利尤单抗所致免疫相关性脑炎。停用该药,予糖皮质激素抑制免疫反应,予左乙拉西坦抗癫痫治疗。35 d后患者左侧肢体无明显震颤,未再出现癫痫发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度伐利尤单抗 脑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