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鹿角胶体内分布及入血入骨成分的示踪动力学分析
1
作者 胡亚楠 杜海涛 +4 位作者 于洋 董丽敏 景田园 殷武 王平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8期4441-4446,共6页
背景: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鹿角胶小分子肽能够促进骨生长,对于治疗骨类疾病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然而鹿角胶如何在体内发挥作用以及原理尚未明确。目的:荧光标记及活体示踪技术研究鹿角胶体内靶器官分布动向。方法:使用异硫氰酸荧光素(fl... 背景: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鹿角胶小分子肽能够促进骨生长,对于治疗骨类疾病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然而鹿角胶如何在体内发挥作用以及原理尚未明确。目的:荧光标记及活体示踪技术研究鹿角胶体内靶器官分布动向。方法:使用异硫氰酸荧光素(fluorescein isothiocyanate,FITC)对鹿角胶进行荧光标记,通过荧光成像、紫外光谱扫描检测标记结果。将标记成功的鹿角胶,通过灌胃注入小鼠体内,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鹿角胶吸收入血情况,应用小动物活体成像仪检测鹿角胶在小鼠体内的分布情况。在血清及骨内荧光最强时间点取材,对血清及骨组织蛋白液进行凝胶电泳,通过二级质谱检测确定吸收入靶器官的鹿角胶成分。结果与结论:①葡聚糖凝胶色谱成功分离荧光标志物,荧光成像及紫外光谱扫描证明标记成功,并测得FITC-鹿角胶的荧光取代度为0.953%;②入血成分荧光强度检测结果显示口服2 h后鹿角胶在血清中分布最多;③不同时间小鼠的双侧股骨与胫骨荧光成像显示相同,证明鹿角胶可通过入骨发挥作用;④二级质谱检测对比UniProt数据库发现该肽段为核心蛋白聚糖的特征片段,证明鹿角胶中的核心蛋白聚糖可进入骨内发挥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鹿角胶 荧光示踪 入血成分 入骨成分 核心蛋白聚糖
下载PDF
网络药理学技术在中药大品种二次开发研究中的应用与思考 被引量:2
2
作者 孙蓉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858-860,共3页
网络药理学研究思路与中医辩证整体观相似,近几年被广泛用于中药药理学研究、方剂组方配伍研究、药效物质基础筛选、药理作用机制研究等方面,在中药大品种二次开发研究中也呈现明显优势。
关键词 网络药理学 二次开发
下载PDF
图片彩色处理在医学电镜实验教学和临床科研中的应用
3
作者 王辉 张向红 +1 位作者 陈艳雯 王立言 《解剖学杂志》 CAS 2021年第6期555-556,F0003,共3页
透射电子显微镜具有极高的分辨本领和放大倍数,可以揭示物质内部的超微结构,在高校的教学科研中已凸显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本校医学院电镜室自20世纪80年代起承担本科生、研究生的《医学超微结构》选修课程,在教学过程中不但要对教... 透射电子显微镜具有极高的分辨本领和放大倍数,可以揭示物质内部的超微结构,在高校的教学科研中已凸显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本校医学院电镜室自20世纪80年代起承担本科生、研究生的《医学超微结构》选修课程,在教学过程中不但要对教材中的基础原理、基本结构加以讲解,同时还需要借助大量的电镜图片来帮助学生更加深入理解形态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修课程 基础原理 分辨本领 放大倍数 超微结构 临床科研 研究生 透射电子显微镜
下载PDF
动脉粥样硬化(气滞血瘀证)病证结合大鼠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17
4
作者 郭文鹤 黄娜娜 +4 位作者 张晓亮 李晓宇 张家祥 齐晓甜 孙蓉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32-41,80,共10页
目的构建动脉粥样硬化(气滞血瘀证)病证结合的大鼠模型,为相应中药复方的药效学研究提供评价工具。方法参照相关资料及文献研究,抽提出评价动脉粥样硬化(气滞血瘀证)大鼠模型的诊疗指标,并以辛伐他汀片和通脉颗粒作为反证药物。结合动... 目的构建动脉粥样硬化(气滞血瘀证)病证结合的大鼠模型,为相应中药复方的药效学研究提供评价工具。方法参照相关资料及文献研究,抽提出评价动脉粥样硬化(气滞血瘀证)大鼠模型的诊疗指标,并以辛伐他汀片和通脉颗粒作为反证药物。结合动脉粥样硬化病因病机的演变规律、发病机制的现代研究,拟选用冰水浴、灌胃脂肪乳和尾静脉注射牛血清蛋白复合诱导方法制备动脉粥样硬化(气滞血瘀证)大鼠病证结合模型。实验期间,考察各组别大鼠的症状、体征状况并赋分。造模8周后,检测各组别大鼠血脂、凝血四项水平,升主动脉病理变化,进行成模预检测。造模成功后,用反证药物干预,并测定大鼠的血脂、凝血四项水平,检测升主动脉和肝组织的病理学变化。结果造模21周后,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的症状和体征变化明显,血脂水平和纤维蛋白原含量非常显著升高,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显著降低。升主动脉内膜下出现脂质沉积,肝细胞出现空泡、变性,基本符合动脉粥样硬化(气滞血瘀证)的临床表现。药物干预后,与模型组相比,药物反证组大鼠血脂水平和纤维蛋白原含量显著下降,升主动脉内膜和肝组织未见明显异常。结论冰水浴、灌胃脂肪乳及尾静脉注射牛血清蛋白复合诱导方法连续造模21周,可建立模拟临床动脉粥样硬化(气滞血瘀证)的大鼠模型,并具备成模率高、与临床症状和体征表现相近等特点,这将为抗动脉粥样硬化(气滞血瘀证)中药复方的药效学研究提供评价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气滞血瘀证 病证结合 大鼠模型
下载PDF
转化医学共享平台大型仪器设备培训方法探索 被引量:1
5
作者 吴美玲 刘尚明 《山东化工》 CAS 2021年第23期193-195,共3页
为探索有效的大型仪器设备培训方法,提高高校大型仪器设备使用率,促进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提升科研服务水平,通过对我校转化医学共享平台显微表征中心多年实践经验总结发现:现场培训与慕课培训的有效结合可极大提高培训的效率与质量,... 为探索有效的大型仪器设备培训方法,提高高校大型仪器设备使用率,促进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提升科研服务水平,通过对我校转化医学共享平台显微表征中心多年实践经验总结发现:现场培训与慕课培训的有效结合可极大提高培训的效率与质量,以平台通用性较好的激光共聚焦显微镜LSM880为例,年培训考核通过的人数由85人次增加至260人次;年有效使用机时由1200 h增加至2700 h,极大推进了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的开放共享,是当下大型仪器设备高效高质培训的可行方案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仪器设备 现场培训 慕课培训 考核
下载PDF
盐补骨脂水提物对不同性别大鼠的长期毒性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赵潇 蔡涛涛 +2 位作者 郭欣 黄娜娜 孙蓉 《中国药物警戒》 2021年第5期438-443,共6页
目的研究盐补骨脂水提物对不同性别Wistar大鼠的长期毒性反应。方法将80只正常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盐补骨脂低剂量(L)组(0.56 g/kg)、盐补骨脂中剂量(M)组(1.12 g/kg)、盐补骨脂高剂量(H)组(5.6 g/kg),连续给药90 d,恢复期45 d,观察大... 目的研究盐补骨脂水提物对不同性别Wistar大鼠的长期毒性反应。方法将80只正常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盐补骨脂低剂量(L)组(0.56 g/kg)、盐补骨脂中剂量(M)组(1.12 g/kg)、盐补骨脂高剂量(H)组(5.6 g/kg),连续给药90 d,恢复期45 d,观察大鼠毒性反应程度、毒性靶器官、作用特点及恢复情况。结果连续给药90 d后,各药物组大鼠体重、每日摄食量、饮水量与正常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大鼠血常规、血液生化指标与肝相关的指标变化较为显著,其余指标不同程度升高或降低,恢复期结束几乎恢复至正常水平,无重要的毒理学意义;雌性大鼠与雄性大鼠盐补骨脂H组大鼠胸腺/脑均显著降低(P<0.01),雌性大鼠盐补骨脂H组卵巢/脑显著降低;雄性大鼠附睾/脑显著降低(P<0.01),恢复期结束后恢复正常。盐补骨脂H组、盐补骨脂M组不同性别大鼠肝/脑比值在停药45 d后升高(P<0.05),病理结果显示,盐补骨脂H组雌雄大鼠肝脏发生病理性改变,肝细胞空泡变性。结论连续90 d给大鼠灌服剂量为5.6 g/kg (相当于临床70 kg人日用量的40倍)盐补骨脂水提物会对大鼠产生明显的毒性,以肝脏损伤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补骨脂 水提物 长期毒性 大鼠
下载PDF
青娥丸及不同拆方组合水提物对正常小鼠急性毒性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郭欣 蔡涛涛 +1 位作者 黄娜娜 孙蓉 《中国药物警戒》 2021年第5期427-432,共6页
目的通过比较青娥丸及不同拆方组合水提物对正常小鼠急性毒性影响,探讨青娥丸组方配伍规律,为临床合理使用该方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根据经典的"君臣佐使"组方原则和中药"七情"配伍及性味、主治理论,将青娥丸拆分为组... 目的通过比较青娥丸及不同拆方组合水提物对正常小鼠急性毒性影响,探讨青娥丸组方配伍规律,为临床合理使用该方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根据经典的"君臣佐使"组方原则和中药"七情"配伍及性味、主治理论,将青娥丸拆分为组合1(盐杜仲+盐补骨脂+炒核桃仁)、组合2(盐杜仲+盐补骨脂)、组合3(盐补骨脂+大蒜)、组合4(盐补骨脂+炒核桃仁+大蒜)、组合5(青娥丸全方);制备青娥丸不同拆方水提物,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各药物组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的含量;运用经典急性毒性实验方法进行青娥丸及不同拆方组合水提物对正常小鼠急性毒性实验比较研究。结果组合1、组合2、组合3、组合4、组合5水提物中补骨脂素含量依次为0.156 3%、0.172 6%、0.104 8%、0.050 3%、0.083 8%;异补骨脂素含量依次为0.160 6%、0.158 9%、0.096 0%、0.0366 0%、0.062 3%。各组最大耐受量(MTD)值依次为165.32、156.52、156.00、118.78、129.84 g/(kg·d),分别相当于临床70 kg人每公斤体重日用量的779.77、892.94、1 779.6、956.8、538.59倍。小鼠毒性症状主要有精神不佳、怠动、共济失调、僵住、俯卧、阵挛性惊厥,各组小鼠出现不同程度的耳部、尾部及眼部红肿症状。结论上述各组合急性毒性均小于实验室前期报道的盐补骨脂的急性毒性,提示按照中医组方结构进行配伍的青娥丸不同拆方组合均能减轻盐补骨脂的急毒程度,印证了中医配伍在安全性控制上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其配伍减毒机制有待后续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娥丸 配伍减毒 盐补骨脂 急性毒性 正常小鼠 水提物
下载PDF
青娥丸对大鼠长期毒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李建超 蔡涛涛 +2 位作者 郭欣 黄娜娜 孙蓉 《中国药物警戒》 2021年第5期444-449,453,共7页
目的研究青娥丸对正常Wistar大鼠的长期毒性效应,观察实验动物产生的毒性反应程度、受累脏器、作用特点及恢复情况,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毒理学依据。方法参照《中药、天然药物长期毒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80只正常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 目的研究青娥丸对正常Wistar大鼠的长期毒性效应,观察实验动物产生的毒性反应程度、受累脏器、作用特点及恢复情况,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毒理学依据。方法参照《中药、天然药物长期毒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80只正常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青娥丸L组(4.82 g/kg)、青娥丸M组(11.25 g/kg)、青娥丸H组(22.5 g/kg),每组20只,连续给药90 d,观察各组大鼠一般状态;大鼠每9 d称重1次,检测大鼠饮食、饮水量;末次给药后各组随机抽取10只大鼠进行血常规、血液生化学指标检测,称取心、肝、脾、肺、肾、脑、睾丸、附睾、子宫、卵巢、胸腺、肾上腺等脏器计算脏脑系数,并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剩余大鼠进入恢复期,检测与给药期相同。结果连续给药90 d后,各药物组大鼠体重、日食日水量与正常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各组大鼠血生化指标均有不同程度升高或降低;青娥丸H组大鼠肝细胞呈点状坏死。结论 22.5 g/kg连续给药90 d(相当于临床70 kg人日用量的70倍),青娥丸可致大鼠肝损伤,故临床服用青娥丸应谨遵医嘱,肝肾功能不良者应慎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娥丸 肝损伤 配伍 长期毒性 大鼠
下载PDF
血脂宁丸对正常大鼠长期毒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郭欣 黄娜娜 孙蓉 《中国药物警戒》 2021年第5期433-437,443,共6页
目的观察血脂宁丸对正常大鼠毒性有无、主要表现、受累脏器及停药后的恢复情况,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毒理学依据。方法参照《中药、天然药物长期毒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进行试验,观察大鼠连续给药90 d及停药45 d后大鼠体重、日饮食量、日... 目的观察血脂宁丸对正常大鼠毒性有无、主要表现、受累脏器及停药后的恢复情况,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毒理学依据。方法参照《中药、天然药物长期毒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进行试验,观察大鼠连续给药90 d及停药45 d后大鼠体重、日饮食量、日饮水量变化等一般状况的变化,末次药后24 h各组随机选取10只大鼠心脏取血,进行血液学指标及血生化指标检测;大鼠取血后处死解剖,剖取心、肝、脾、肺、肾、肾上腺、胸腺、子宫、卵巢、脑、胃、小肠、胸腺、附睾、结肠、直肠等脏器,观察其大小、颜色、硬度等外观形状变化,除肠管以外所有脏器均计算其脏脑比值,并将所取脏器进行常规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实验过程中,各组大鼠均未出现死亡。连续给药90 d,与正常组比较,各组大鼠体重增长缓慢(P>0.05);高剂量组红细胞平均体积(MCV)、网织红细胞(RET)极显著降低(P<0.001),红细胞比容(HCT)、凝血酶原时间(PT)显著降低(P<0.01),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MCH)显著升高(P<0.01);中剂量组MCH显著升高(P<0.01),RET显著降低(P<0.01);高剂量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碱性磷酸酶(ALP)极显著升高(P<0.001),甘油三酯(TG)极显著降低(P<0.001),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尿素氮(BUN)、肌酐(Cr)、白蛋白(ALB)显著升高(P<0.01),总胆固醇(T-CHO)显著降低(P<0.01),氯离子(Cl-)降低(P<0.05);中剂量组ALP极显著升高(P<0.001),ALT显著升高(P<0.01),TG显著降低(P<0.01),BUN升高(P<0.05),T-CHO降低(P<0.05);低剂量组ALP显著升高(P<0.01);各组脏脑比值均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各脏器病理检测与正常组比较无明显异常(P>0.05)。停药后各指标恢复正常。结论连续给药90 d7.5~15.0 g/kg(相当于临床70 kg人日用量的35~70倍)血脂宁丸可造成大鼠肝、肾功能指标升高,停药45 d后可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脂宁丸 长期毒性 正常大鼠
下载PDF
全英文实验诊断学在线课程的探索与实践
10
作者 于婧雅 黄涛 +4 位作者 马兆垠 吕尚格 杨金玲 王欣 陆楠 《基础医学教育》 2023年第5期441-444,共4页
实验诊断学作为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必修课,在医学教育中的作用不可忽视。适应中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进程是现阶段英文医学课程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调研了留学生对传统课程和在线课程两种教学形式的意见和建议;从课程设置与内容构成等方... 实验诊断学作为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必修课,在医学教育中的作用不可忽视。适应中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进程是现阶段英文医学课程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调研了留学生对传统课程和在线课程两种教学形式的意见和建议;从课程设置与内容构成等方面展示了根据留学生实际情况建设的全英文实验诊断学线上课程;基于在线课程,探索了留学生混合式教学新模式;分析了线下和线上教学中学生和教师的反馈以及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诊断学 在线课程 英文教学 教学改革 线上教学 试题库
下载PDF
网络药理学与中成药再评价 被引量:8
11
作者 黄娜娜 孙蓉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653-653,共1页
近10年来,中成药上市后再评价逐渐引起学各界关注,有关中成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疑虑不时见诸媒体,对现有中成药品种全面进行上市后再评价成为公众和制药企业的共同心声。目前存在如下问题:上市前的临床病例评价信息少、定位模糊,安全... 近10年来,中成药上市后再评价逐渐引起学各界关注,有关中成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疑虑不时见诸媒体,对现有中成药品种全面进行上市后再评价成为公众和制药企业的共同心声。目前存在如下问题:上市前的临床病例评价信息少、定位模糊,安全信息欠缺、安全性指标局限,人群范围相对较窄,用药条件控制苛刻,使得中药上市前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价内容并不充分。网络药理学作为药物研究的新模式应运而生,是一种建立在高通量组学数据分析、计算机虚拟计算及网络数据库检索基础上的新药发现、药物药效及作用机制挖掘的研究方法。基于“疾病-基因-靶点-药物”相互作用网络,系统综合地观察药物对疾病网络的干预与影响,从而揭示药物系统作用于人体的机制。因其研究思路与中医辩证的整体观念相似,符合中医药对疾病认识的整体观,故被广泛用于中药药理学、毒理学等研究工作中,并在方剂组方配伍研究、药效物质基础筛选、药理或毒理作用机制研究等方面得到了充分的应用和长足的发展。也为中成药临床定位明晰、不良反应预警、增加新适应症等研究中提供有力支撑。①实验室前期在山东省科技重大专项(产业转型升级)项目:国家基药大品种心可舒片二次深度开发的支持下,利用网络药理学技术对心可舒片的“双心”效应的药理学特征、物质基础、配伍机制等进行预测,为组方君臣佐使配伍合理定位、“双心”疗效靶点指认、新适应症增加等提供数据支撑,并于2017年记录于指南《双心疾病中西医结合诊治专家共识》中,促进中药产业发展。②由于多数中成药上市前临床用药病例不足、用药数据匮乏,上市后ADR报道日益增多,在中成药上市后再评价研究中,可利用临床ADR报道分析及网络药理学技术对各类中成药及其主要成分等进行毒性成分初筛及作用靶点预测,实验室前期对中成药血脂宁和青蛾丸、中药成分骨碎补总黄酮等进行实验研究,为中成药不良反应早期预警及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技术支撑。③目前,已上市的复方中成药,大多数含有明确报道有问题的中药,如柴胡、何首乌和附子等等,如何对中成药进行合理评价,完善说明书,亟待解决。实验室利用网络药理学技术对中成药首荟通便胶囊和火把花根片等的活性成分及靶点进行预测,构建“药物-靶标-病证”复杂关系网络,后续将陆续开展体内外实验进行验证,获知中药方剂“君臣佐使”配伍关系和靶点网络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药理学 中药 再评价
下载PDF
大柴胡汤中化学成分干预胰腺炎动物模型效果的贝叶斯网状Meta分析 被引量:8
12
作者 孙凯滨 张新雨 +2 位作者 张家祥 黄娜娜 孙蓉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3期342-349,共8页
[目的]系统评价大柴胡汤方中化学成分干预胰腺炎动物模型的效果,探究大柴胡汤发挥药效的物质基础。[方法]运用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网、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检索时间范围均为自数据库建立起到2019... [目的]系统评价大柴胡汤方中化学成分干预胰腺炎动物模型的效果,探究大柴胡汤发挥药效的物质基础。[方法]运用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网、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检索时间范围均为自数据库建立起到2019年10月。检索到的文献全部输入NoteExpress软件进行筛选和管理,将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和资料提取,运用Stata 16、GeMTC 0.14.3等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收集筛选到化学成分75个,共检索到文献1870篇,最终纳入文献36篇,涉及5种化学成分。网状Meta分析显示,降低胰腺病理评分效果排序:槲皮素>大黄素联合黄芩苷>大黄素>奥曲肽>黄芩苷>芍药苷>β-胡萝卜素;降低血清淀粉酶效果排序:大黄素>奥曲肽>黄芩苷>大黄素联合黄芩苷>槲皮素>β-胡萝卜素;降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效果排序:大黄素>大黄素联合黄芩苷>奥曲肽>黄芩苷>芍药苷;降低白细胞介素-6(IL-6)效果排序:大黄素>黄芩苷>芍药苷>大黄素联合黄芩苷>β-胡萝卜素。[结论]大柴胡汤中5种化学成分在干预胰腺炎动物模型,降低胰腺病理评分,降低血清淀粉酶、TNF-α、IL-6的水平上均有显著的效果,并且安全无不良反应。这5种成分共同构成了大柴胡汤治疗胰腺炎的功效物质基础,协同发挥治疗作用。另外,在不同的指标上不同化学成分发挥不同的疗效,提示这5种化学成分干预胰腺炎病情发展的途径可能不同,同时这也可能是大柴胡汤配伍的科学内涵。研究为今后胰腺炎治疗的实验研究和临床转化提供了可靠的参考,同时需要更高质量的实验研究和更多的临床样本对这5种化学成分有效性和安全性进一步加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柴胡汤 胰腺炎 网状Meta分析 槲皮素 大黄素 黄芩苷
下载PDF
溃疡性结肠炎-辨治方药功效特征与药理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3
作者 龚立平 鲜于俊杰 +7 位作者 朱晓敏 张天宇 李荣荣 陈思祎 沈显辉 刘颖 张慧杰 孙蓉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618-2635,共18页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以腹泻、黏液脓血便、腹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反复发作、长期迁延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中医药治疗UC疗效整合、确切,具有多靶点系统调控、不良反应小等优势,其药理学特征表现为抗炎、调...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以腹泻、黏液脓血便、腹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反复发作、长期迁延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中医药治疗UC疗效整合、确切,具有多靶点系统调控、不良反应小等优势,其药理学特征表现为抗炎、调节免疫、改善肠道菌群、保护肠道黏膜屏障等作用。通过对大肠湿热、脾虚湿阻、脾肾阳虚、肝郁脾虚、瘀阻肠络、寒热错杂、热毒炽盛证7种临床常见证型,及清热化湿、调气行血,健脾益气、化湿止泻,健脾温肾、温阳化湿,疏肝理气、健脾和中,活血化瘀、理肠通络,温中补虚、清热化湿,清热解毒、凉血止痢7种治法所对应的临床优效16首经典名方、8个中成药品种的药理学特征、作用机制及临床适用范围进行综述,以期建立中医辨证理论指导下的优效方药治疗UC的药理学特征和临床疗效评价的科学体系,从源头促进中医药在UC临床中西医治疗领域的科学应用和创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证型 治法 功效特征 药理机制
原文传递
新形势·新策略--网络药理学与中药新药研发 被引量:5
14
作者 韩露 程肖蕊 +31 位作者 伯晓晨 曹亮 陈纯 陈洛南 陈禹保 段大跃 方坚松 高丽 高莉 高耀 李美娜 李学军 刘艾林 刘骏 秦雪梅 Bauer RUDOLF 宋文婷 Alastair STEWART 孙蓉 孙妩弋 田俊生 王永华 王忠 魏伟 肖伟 徐峰 徐筱杰 张文娟 张媛媛 赵静 周文霞 张永祥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827-828,共2页
"网络药理学与生物医药发展国际论坛"于2018年8月23-25日在江苏省连云港市召开。本次论坛由中国科协海智办、国际药理学联合会天然药物药理学分会、中国药理学会、中国药学会、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江苏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网络药理学与生物医药发展国际论坛"于2018年8月23-25日在江苏省连云港市召开。本次论坛由中国科协海智办、国际药理学联合会天然药物药理学分会、中国药理学会、中国药学会、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江苏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连云港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中国药理学会网络药理学专业委员会承办,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协办,中国药理学会网络药理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周文霞教授和常务委员、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肖伟教授共同担任论坛主席。有来自美国、澳大利亚、奥地利、中国大陆和中国澳门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97名代表出席本次论坛。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科技教育司监察刘登峰专员应邀参会。论坛针对国际、国内网络药理学研究的现状、最新进展和发展前沿等有关问题进行了综合讨论,展示了该研究领域的新技术、新进展和新应用。为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本文对部分专家的观点和意见进行了整理,以期为促进我国网络药理学和生物医药研究与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药理学 生物医药 中药
下载PDF
新思路·新技术——中药复方新药研发相关重大科学和技术问题 被引量:13
15
作者 蒋宁 杜保民 +45 位作者 杜冠华 段大跃 方坚松 高兴华 高秀梅 顾金辉 郭彦飞 侯悦 黄晏 李琦 林志彬 刘建勋 陆茵 吕圭源 聂红 庞晓斌 齐晓甜 秦雪梅 任巧 任远 任周新 茹祥斌 申竹芳 石京山 孙建宁 孙蓉 孙晓波 王陈 王梅 王同兴 吴春福 谢宗杰 徐惠波 薛云丽 杨宝学 杨奎 余林中 张丹参 张兰 张林 张永鹤 张永祥 赵勤实 周玉枝 朱焰 周文霞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41-260,共20页
"第十二届全国中药与天然药物药理学术会议"于2019年10月11-13日在天津市社会山国际会议中心酒店举行。会议期间,中国药理学会中药与天然药物药理专业委员会召开了"中药复方新药研发相关重大科学和技术问题"专题研... "第十二届全国中药与天然药物药理学术会议"于2019年10月11-13日在天津市社会山国际会议中心酒店举行。会议期间,中国药理学会中药与天然药物药理专业委员会召开了"中药复方新药研发相关重大科学和技术问题"专题研讨会。研讨会分为主题报告和综合讨论2部分。主题报告由中国药理学会中药与天然药物药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吴春福教授主持,刘建勋、孙晓波、段大跃和吕圭源教授作主题报告。中国药理学会理事长兼中药与天然药物药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张永祥研究员主持综合讨论,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科技教育司重大专项处顾金辉处长全程参加。与会专家围绕中药复方新药研发相关重大科学和技术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讨论。本文整理了专家们的主要观点和建议,希望能为中药复方新药研发提供新思路和新技术,为提高我国中药复方新药的研发水平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复方 新药研发 新思路 新技术
下载PDF
从虚论治肝纤维化相关方剂的现代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罗苒艺 贾可欣 +6 位作者 张蕾 孙蓉 薛晓勇 曲姣蓉 刘闰平 吴建芝 李晓骄阳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2期7554-7563,共10页
肝纤维化表现为炎症细胞浸润、肝星状细胞激活、细胞外基质沉积及瘢痕组织形成,是各类慢性肝病向各类终末期肝病转变的关键病理过程。近年来,中医药被证明在防治肝纤维化方面成果突出,中医学对肝纤维化具有极富特色的诊疗理念,认为肝纤... 肝纤维化表现为炎症细胞浸润、肝星状细胞激活、细胞外基质沉积及瘢痕组织形成,是各类慢性肝病向各类终末期肝病转变的关键病理过程。近年来,中医药被证明在防治肝纤维化方面成果突出,中医学对肝纤维化具有极富特色的诊疗理念,认为肝纤维化基本证候病机中“虚损”为其根本,并集中表现为气虚络瘀、肝郁脾虚和肝肾阴虚等证型,通过对以上3种常见肝纤维化证型总结相应常用效验方剂的临床及药理学研究进展,归纳其调控肝星状细胞命运、调节胆汁酸代谢、促进细胞外基质降解、抑制肝窦内皮血管化等潜在作用机制,为临床防治肝纤维化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中药 正虚血瘀 气虚络瘀 肝郁脾虚 肝肾阴虚
原文传递
生物力激活新冠病毒突刺蛋白增强病毒入侵
17
作者 胡炜 张勇 +18 位作者 费攀宇 张同同 姚丹梅 郜宇飞 刘甲 陈辉 鲁峤 Tenny Mudianto 张昕睿 肖楚轩 孙启明 张静 Kenneth AStapleford 谢琦 王培会 王俊 李振海 娄继忠 陈伟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177-178,共2页
新冠病毒(SARS-CoV-2)导致的COVID-19肺炎大流行,对全球公共卫生造成了严重威胁。SARS-CoV-2刺突蛋白(Spike)识别宿主细胞ACE2受体,导致Spike S1与S2结构域分离,启动膜融合完成病毒入侵。生物力是否及如何影响Spike/ACE2识别及其触发S1... 新冠病毒(SARS-CoV-2)导致的COVID-19肺炎大流行,对全球公共卫生造成了严重威胁。SARS-CoV-2刺突蛋白(Spike)识别宿主细胞ACE2受体,导致Spike S1与S2结构域分离,启动膜融合完成病毒入侵。生物力是否及如何影响Spike/ACE2识别及其触发S1/S2分离过程仍然不是很清楚。通过力学模型计算、单分子力谱技术、分子动力学模拟及假病毒感染实验,对此问题开展了系统地研究。结果发现:(1)Spike/ACE2互作介导的病毒颗粒与宿主细胞接触过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E2 全球公共卫生 病毒入侵 病毒颗粒 接触过程 病毒感染 宿主细胞 单分子力谱
原文传递
基于肝脂调控为核心的中药调血脂活性和评价方法研究
18
作者 李建超 钟颖 +3 位作者 李荣荣 宋绪钰 黄娜娜 孙蓉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3158-3166,共9页
目的 构建适宜于评价中药以“肝脂调控”为核心的调血脂活性和评价的“多细胞来源”“稳定性好”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体外细胞模型,以利于精准发现中药脂代谢调控活性物质并评价其调血脂药... 目的 构建适宜于评价中药以“肝脂调控”为核心的调血脂活性和评价的“多细胞来源”“稳定性好”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体外细胞模型,以利于精准发现中药脂代谢调控活性物质并评价其调血脂药理学作用特征。方法 选择人肝癌HepG2细胞系及小鼠肝实质AML12细胞系,对造模试剂(油酸及棕榈酸)、造模方法、作用浓度以及作用时间和溶媒选择进行文献和实验研究,并以CCK-8及油红O实验确定最佳造模浓度,进而循形人体肝脂代谢轮廓,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细胞中脂代谢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作为模型评价标准。结果 经文献和实验研究发现,10%无脂肪酸牛血清白蛋白(fatty acid free bovine serum albumin,BSA)为油酸溶媒,20%BSA为棕榈酸溶媒稳定性好;500μmol/L油酸及500μmol/L油酸+棕榈酸(体积比2∶1)造模,作用24 h,可显著增加细胞内脂质积累(P<0.001),且不影响细胞活性,证明造模成功;单独使用棕榈酸造模,对2种细胞损伤都较大,模型不适宜于调血脂物质发现与评价;500μmol/L油酸及500μmol/L油酸+棕榈酸造模后,脂肪从头合成相关蛋白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sterol regulatory element-binding protein-1,SREBP-1)、乙酰辅酶A羧化酶(acetyl-CoA carboxylase,ACC)及脂肪酸合酶(fatty acid synthase,FASN)的表达无显著变化,脂肪分解相关蛋白三酰甘油脂肪酶(adipose triglyceride lipase,ATGL)的表达显著升高(P<0.05、0.001),激素敏感脂肪酶(hormone sensitive lipase,HSL)的磷酸化显著降低(P<0.05、0.01),脂肪酸氧化相关蛋白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alpha,PPARα)的表达无显著差异,肉碱棕榈酰转移酶1A(carnitine palmitoyl transferase 1A,CPT1A)的表达显著增加(P<0.05)。结论 500μmol/L油酸及500μmol/L油酸+棕榈酸(体积比2∶1)造模24 h,均可显著增加Hep G2、AML12细胞中的脂质积累,成功构建NAFLD体外细胞模型,且具有稳定、经济、高效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脂代谢 体外模型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游离脂肪酸 油酸 棕榈酸
原文传递
Rab蛋白在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机制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菁 江海天 +3 位作者 韩道滨 于卉 王路雯 苏擘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17-835,共19页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最显著的两大病理改变为细胞外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 Aβ)沉积形成的老年斑和神经元内tau蛋白过度磷酸化形成的神经纤维缠结。近来有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多种小GTP酶Ras相关蛋白(Ras-rela...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最显著的两大病理改变为细胞外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 Aβ)沉积形成的老年斑和神经元内tau蛋白过度磷酸化形成的神经纤维缠结。近来有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多种小GTP酶Ras相关蛋白(Ras-related protein, Rab)与AD发病密切相关。作为细胞内膜类结构转运、加工的关键调节因素,Rab家族蛋白的改变是引发AD中囊泡转运异常的主要因素之一,同时也参与了AD中Aβ、tau等病理改变的发生和发展。本文就Rab蛋白的主要功能及其在A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进行了系统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B 阿尔茨海默病 TAU 膜转运
原文传递
中药引经药性理论溯本寻源与现代研究评述 被引量:29
20
作者 刘树民 王秋月 +2 位作者 卢芳 陈平平 孙蓉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9期5099-5104,共6页
中药引经药性理论是历代医药学家遣方用药的经验总结,与归经理论同源发展,对中药临床的合理应用起着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近年来,诸多学者纷纷致力于引经药性理论的研究,并取得了一些实质性的进展。以溯源寻根,固本求新为理念,以引经的... 中药引经药性理论是历代医药学家遣方用药的经验总结,与归经理论同源发展,对中药临床的合理应用起着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近年来,诸多学者纷纷致力于引经药性理论的研究,并取得了一些实质性的进展。以溯源寻根,固本求新为理念,以引经的理论起源和现代研究为主线,对引经理论的产生、构建与应用,以及近5年的研究进展进行归纳和总结,并对其加以解析,以期为引经药的规范化使用提供有益帮助,同时为中药引经作用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思路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经理论 理论溯源 现代研究 靶向分布 物质基础 作用机制 临床应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