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衰老大鼠主动脉增龄性改变的比较蛋白质组学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生玉平 王琰 +3 位作者 赵韶华 季翔 高海青 邱洁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91-95,共5页
目的研究老年大鼠主动脉与衰老相关的蛋白质,为进一步探讨衰老机制提供依据。方法建立衰老大鼠模型,取成年(9周)和老年(12个月)wistar_Kyoto(WKY)大鼠和同龄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观察血压变化情况,采用苏木伊红(HE)... 目的研究老年大鼠主动脉与衰老相关的蛋白质,为进一步探讨衰老机制提供依据。方法建立衰老大鼠模型,取成年(9周)和老年(12个月)wistar_Kyoto(WKY)大鼠和同龄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观察血压变化情况,采用苏木伊红(HE)染色观察主动脉形态学改变,应用同位素标记相对和绝对定量(iTRAQ)多重化学标记串联质谱技术鉴定差异蛋白,同时应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免疫印迹(Western-blot)检测部分差异蛋白。结果老年组中SHR大鼠的平均收缩压比WKY大鼠高出97.1%(t=39.00,P〈0.05);成年组中SHR大鼠的平均收缩压比WKY大鼠高出5.40(t=3.64,P〈0.05)。HE染色结果显示老年WKY组和老年SHR组大鼠主动脉出现衰老改变,且老年SHR组更明显。质谱分析鉴定了7个与衰老相关的差异蛋白,分别是前纤维蛋白1(Profilin—1)、前层蛋白A(Prelamin—A)、热休克蛋白70(HSP70)、肌酸激酶M(CK—M)、腓骨蛋白5(Fibulin-5)、真核翻译起始因子5A_1(eIF5A)、抑制素蛋白(Prohibitin)。实时定量PCR结果显示,与成年组相比,WKY与SHR老年组中Prelamin—A的mRNA表达均升高,分别为0.45±0.04与0.15±0.01、0.78±0.06与0.34±0.02(t值分别为12.67、12.06,均P〈0.01)。与成年组相比,WKY与SHR老年组中Prohibitin mRNA表达降低,分别为1.34±0.05与1.01±0.06、1.24±0.05与0.88±0.08(t值分别为7.41、7.09,均P〈0.01)。Westernblot检测结果显示,与成年组相比,WKY与SHR老年组中Profilin-1的蛋白表达均升高,分别为9.12±0.40与20.76±0.80、16.84±0.50与55.16±0.90(t值分别为22.55、64.46,P〈0.01),且Profilin-1在SHR老年组的蛋白表达比WKY老年组的高,分别为55.16±0.90与20.76±0.80(t=49.49,P〈0.01)。结论通过比较蛋白质组学方法鉴定老年大鼠主动脉与衰老相关的蛋白质,为血管老化的防治提供新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衰老 主动脉 蛋白质组
原文传递
健脾补肾活血方对亚急性衰老大鼠慢性脑缺血模型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1
2
作者 段成竹 任国华 +1 位作者 贾青 李鲁杨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58-760,共3页
目的观察健脾补肾活血方对低半乳糖(D-gal)诱导的亚急性衰老大鼠慢性脑缺血模型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治疗(高、低剂量)组、对照组。在... 目的观察健脾补肾活血方对低半乳糖(D-gal)诱导的亚急性衰老大鼠慢性脑缺血模型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治疗(高、低剂量)组、对照组。在D-gal诱导亚急性衰老的基础上,永久性结扎其双侧颈总动脉,制备老年慢性脑缺血模型,观察健脾补肾活血复方对模型大鼠脑组织病理学中BDNF及VEGF含量表达的影响。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脑组织形态学呈缺血性改变,未见明显梗死灶;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中BDNF、VEGF表达明显增加,且治疗高剂量组优于低剂量组。结论健脾补肾活血方可以提高亚急性衰老大鼠慢性脑缺血后BDNF及VEGF含量,其作用机制可能通过补肾填精、扶助正气,以促进血管的新生和神经细胞的分化,从而有益于受损的神经元形态和功能恢复,改善神经功能,达到神经再塑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脾补肾活血方 BDNF VEGF 衰老大鼠 慢性脑缺血 动物模型 神经元
下载PDF
增强型体外反搏对老年患者多系统疾病的综合改善一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4
3
作者 赵韶华 王伟玲 +5 位作者 陈晓明 胡艳艳 刘相菊 王媛媛 李曼 沈琳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917-920,共4页
目的探讨增强型体外反搏(enhanced external counterpulsation,EECP)对老年患者多系统疾病的综合改善作用。方法分析收治的1例老年多系统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随访、评估EECP的治疗效果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62岁男性患者诊断为冠状动脉... 目的探讨增强型体外反搏(enhanced external counterpulsation,EECP)对老年患者多系统疾病的综合改善作用。方法分析收治的1例老年多系统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随访、评估EECP的治疗效果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62岁男性患者诊断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不稳定型心绞痛、陈旧性心肌梗死、心功能Ⅱ级(NYHA分级);高血压(3级,很高危);2型糖尿病;脑梗死恢复期;前列腺增生。EECP两疗程治疗后,患者心绞痛症状缓解,心脏收缩和舒张功能均改善,活动耐力增加,治疗药物减少。同时,该患者血压和血糖水平较前下降,双眼视网膜血流信号较前增强,夜尿次数和夜尿量均减少,左侧肢体麻木症状得到改善。结论EECP治疗在该老年患者的多系统疾病中均表现出改善作用,该技术安全、有效、简便易行,在老年病科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强型体外反搏 心力衰竭 脑血管障碍
原文传递
前纤维蛋白-1对内皮功能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4
作者 赵韶华 高海青 邱洁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784-787,共4页
近年来,血管内皮功能已成为心血管领域研究中发展迅速的热点之一。内皮功能障碍在高血压、心力衰竭、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疾病及糖尿病、代谢综合征等代谢性疾病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干预血管内皮功能对上述疾病的防治意义重大。
关键词 血管内皮功能 蛋白-1 心血管疾病 纤维 内皮功能障碍 动脉粥样硬化 代谢性疾病 代谢综合征
原文传递
白芦藜醇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管重构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建 梁英 +2 位作者 王全珍 张君 邱洁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360-1363,共4页
目的观察白芦藜醇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管重构的作用。方法选择20只雄性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和10只wistar-Kyoto(wKY)大鼠,数字抽签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及白芦藜醇组。观察血压、脉搏波速度变化情况,采用苏木-伊红(HE)染... 目的观察白芦藜醇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管重构的作用。方法选择20只雄性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和10只wistar-Kyoto(wKY)大鼠,数字抽签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及白芦藜醇组。观察血压、脉搏波速度变化情况,采用苏木-伊红(HE)染色、维多利亚蓝天狼星红染色观察主动脉形态学改变,检测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观察血管内皮功能,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丙二醛(MDA)、过氧化氢(H202)观察氧化应激水平。结果22周末,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出现血压升高,脉搏波速度增加,主动脉管壁增厚,壁厚内径百分比增大,血管横截面积及血管腔横截面积增大,胶原纤维面积/弹性纤维面积比值增加。主动脉组织中NO、SOD、CAT表达下降而ET-1、MDA、H2O2表达增加。经白芦藜醇处理后,与模型组比较,白芦藜醇组血压无明显变化,而脉搏波速度下降(6681.1±2154.9)cm/s与(4283.1±946.1)cm/s(P〈0.05),主动脉管壁厚度降低(P〈0.01),壁厚内径百分比减小(P〉0.05),血管横截面积减小(P〈0.05),血管腔横截面积减小(P〈0.05);胶原纤维面积/弹性纤维面积比值减小(P〈0.01);主动脉组织中NO表达增多(P〈0.01),SOD表达增多(P〈0.01),CAT表达增多(P〈0.05),ET-1表达减少(P〈0.01),MDA表达减少(P〈0.01),H202表达减少(P〈0.05)。结论白芦藜醇具有抗氧化作用,可通过改善氧化应激,延缓血管重构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芦藜醇 氧化性应激 高血压
原文传递
Profilin-1在大鼠主动脉老化过程中的变化及葡萄多酚抗老化作用研究
6
作者 张君 高海青 +3 位作者 王建 王琰 赵韶华 邱洁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907-910,共4页
目的 探讨Profilin-1在大鼠主动脉老化过程中的变化及葡萄籽多酚的干预机制.方法 选择青年组(9周)和中年组(12月)Wistar大鼠,分别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葡萄籽多酚处理组.检测血清中一氧化氮(N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3-... 目的 探讨Profilin-1在大鼠主动脉老化过程中的变化及葡萄籽多酚的干预机制.方法 选择青年组(9周)和中年组(12月)Wistar大鼠,分别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葡萄籽多酚处理组.检测血清中一氧化氮(N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3-硝基酪氨酸(3-NT)含量.检测profilin-1及诱导性一氧化氮合成酶(iNOS)的蛋白表达水平. 结果 与青年对照组大鼠比较,中年对照组大鼠主动脉出现增龄性改变,如中膜厚度增加[(98.3±0.5)μm和(83.1±1.0)μm,P<0.05]、管腔内径减小[(15.5±0.2)μm和(18.2±0.5)μm,P<0.05],中膜厚度与管腔内径百分比增加[(6.4±0.1)%和(4.6±0.1)%,P<0.05];大鼠主动脉组织profilin-1表达上调(1.58±0.09和1.29±0.04,P<0.05),iNOS表达上调(1.02±0.12和0.75±0.02,P<0.05),血清NO含量下降[(6.3±0.2)μmol/L和(8.4±0.2)μmol/L,P<0.05],SOD含量下降[(172.3±1.6) kU/L和(189.1±1.5) kU/L,P<0.05],丙二醛含量增加[(11.3±0.3)μmol/L和(9.4±0.1)μmol/L,P<0.05],3-NT含量增加[(40.2±0.3) nmol/L和(35.6±0.5)nmol/L,P<0.05];经葡萄籽多酚处理后,与对照组比较,中年组中膜厚度降低、管腔内径增加、中膜厚度与管腔内径百分减小;中年组、青年组中处理前后profilin-1的表达均无明显变化;中年组与对照组比较,处理组组织iNOS表达降低,血清NO与SOD含量增加;丙二醛与3-NT含量降低(均P<0.05). 结论 profilin-1在大鼠主动脉老化过程中表达增加,并通过促进iNOS相关的氧化应激损害参与血管老化过程;葡萄籽多酚可通过抑制血管氧化应激水平发挥延缓血管老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衰老 氧化性应激 肌动蛋白抑制蛋白质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