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在困惑中突围 在探索中求新——现代中国文学研究三十载有感 被引量:4
1
作者 朱德发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04年第1期78-85,共8页
三十载的现代中国文学研究 ,走过了“在困惑中突围 ,在探索中求新”的道路。五四文学研究是起点也是重镇 ;由此为基地拓展开去 ,纵横求索 ,以新文学史观与新框架在 80年代致力于多种形态文学史的书写与重构 ;进入 90年代重在建构文学流... 三十载的现代中国文学研究 ,走过了“在困惑中突围 ,在探索中求新”的道路。五四文学研究是起点也是重镇 ;由此为基地拓展开去 ,纵横求索 ,以新文学史观与新框架在 80年代致力于多种形态文学史的书写与重构 ;进入 90年代重在建构文学流派理论、文学研究思维学和现代中国文学史学 ,试图把现代文学研究纳入新的学科体系和理论规范。探索有得有失、有喜有忧 ,丰富并延续了我的学术人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 突围 探索 建构
下载PDF
走向边缘化的文学 被引量:1
2
作者 夏秀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04年第4期39-41,共3页
艺术的终结至少有两种含义 :一是真正的终结 ,一是“边缘化”。但我认为艺术是不会真正终结的 ,而是走向边缘化 ,文学的边缘化并不意味着文学的没落而是文学的适得其所 ,恢复了它清净无为的本来面目。因此 ,文学的边缘化带给我们的也就... 艺术的终结至少有两种含义 :一是真正的终结 ,一是“边缘化”。但我认为艺术是不会真正终结的 ,而是走向边缘化 ,文学的边缘化并不意味着文学的没落而是文学的适得其所 ,恢复了它清净无为的本来面目。因此 ,文学的边缘化带给我们的也就不是文学的“黄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终结 边缘化 适得其所
下载PDF
读《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论》
3
作者 姜异新 《山东社会科学》 2003年第4期158-158,共1页
关键词 《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论》 中国 现代文学批评史 书评 周海波
下载PDF
文化风景中的文学研究
4
作者 傅松雪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05年第4期37-38,共2页
多元文化风景中,文学研究不但是要看风景,描摹风关键是要创造风景,使风景成为气韵贯通而灵动独特的"大风景";文学研究需要以自己的实践向自身提供意义,在此文化转向中用一种真正的诗意栖居的精神来贯注其中.
关键词 文化 文学研究 文化文学化
下载PDF
“重写文学史”的文学史学审视
5
作者 马立新 贾振勇 《山东社会科学》 2003年第2期97-101,共5页
“重写文学史”是近十多年来中国现代文学学科系统最为强势的话语行为。谢冕主编的《百年中国文学总系》 ,陈思和主编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和洪子诚著《中国当代文学史》是最具代表性的史著。它们从诸多方面体现了当下现代中国文学... “重写文学史”是近十多年来中国现代文学学科系统最为强势的话语行为。谢冕主编的《百年中国文学总系》 ,陈思和主编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和洪子诚著《中国当代文学史》是最具代表性的史著。它们从诸多方面体现了当下现代中国文学研究所达到的深度和广度。它们为 2 1世纪新型现代中国文学史的出现奠定了实践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定文学史 百年中国文学 民间 个人化
下载PDF
略谈现代文学作品中女名的缺失现象
6
作者 戚俊丽 《语文知识》 2005年第10期8-8,共1页
《语文知识》2005年2期刊发了孙凯先生的文章《(雷雨)人名小考》。作者对《雷雨》中两位女性侍萍、繁漪之名作了分析,认为她们都是用了丈夫的姓。而没有用她们自己的姓。笔者认为这种说法是正确的.而且侍萍、繁漪并非个例,类似现... 《语文知识》2005年2期刊发了孙凯先生的文章《(雷雨)人名小考》。作者对《雷雨》中两位女性侍萍、繁漪之名作了分析,认为她们都是用了丈夫的姓。而没有用她们自己的姓。笔者认为这种说法是正确的.而且侍萍、繁漪并非个例,类似现象在同时期其他文学作品中也有。现以鲁迅、曹禺先生的作品为主将女性称谓大体作以下分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文学作品 《语文知识》 《雷雨》 女性称谓 先生 繁漪 文章
下载PDF
艺术的黄昏与黎明 被引量:9
7
作者 李衍柱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04年第4期28-31,共4页
数字化时代 ,为文学艺术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新的条件。它不仅要求艺术家做一个现代人 ,换脑、换笔 ,更新知识结构 ,而且要求艺术家在继承人类优秀文艺传统的基础上 ,更加自觉地掌握现代艺术的特点和规律 ,创... 数字化时代 ,为文学艺术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新的条件。它不仅要求艺术家做一个现代人 ,换脑、换笔 ,更新知识结构 ,而且要求艺术家在继承人类优秀文艺传统的基础上 ,更加自觉地掌握现代艺术的特点和规律 ,创造出无愧于新的时代的艺术珍品。艺术的终结 ,恰恰是艺术新生的起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时代 艺术终结 边缘化 发展空间 艺术新生
下载PDF
温厚·悲凉·清澈——《额尔古纳河右岸》三人谈 被引量:6
8
作者 张丽军 房伟 +1 位作者 马兵 佟小杰 《艺术广角》 2009年第3期28-34,共7页
一、关于《额尔古纳河右岸》的阅读感受 张丽军:《额尔古纳河右岸》是2005年在《收获》第6期发表的作品。我发现对它的评论不是很多,有5.6篇。2008年《额尔古纳河右岸》获得“茅盾文学奖”,再一次引起我们的关注。我们先交流一下... 一、关于《额尔古纳河右岸》的阅读感受 张丽军:《额尔古纳河右岸》是2005年在《收获》第6期发表的作品。我发现对它的评论不是很多,有5.6篇。2008年《额尔古纳河右岸》获得“茅盾文学奖”,再一次引起我们的关注。我们先交流一下彼此的阅读感受。这部作品,我读起来有一种陌生感,它第一句话说,我和雨雪是老熟人了,这种叙述方法,在中国以往的作品中是很少见的,很另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额尔古纳 “茅盾文学奖” 悲凉 阅读感受 《收获》 叙述方法 作品
原文传递
大众文化语境下的经典阅读考察(上) 被引量:7
9
作者 曹明海 史岩 《中学语文(教学大参考)(上旬)》 2006年第3期3-6,共4页
经典阅读是语文教学中富含文化内涵的重要的教育内容和学习方式,它所肩负的教育职责就是通过经典阅读这个载体,对学生进行语文素养、文化品位以及糟神人格的培养和塑造。因此,正确的经典阅读理念、适当的经典阅读文本和富有成效的经... 经典阅读是语文教学中富含文化内涵的重要的教育内容和学习方式,它所肩负的教育职责就是通过经典阅读这个载体,对学生进行语文素养、文化品位以及糟神人格的培养和塑造。因此,正确的经典阅读理念、适当的经典阅读文本和富有成效的经典阅读学习方式,早已成为语文经典教学探索的重要因素。而目前语文教学中经典阅读的现状如何呢?从现在我们所身处其中的社会文化语境考察来看,自20世纪90年代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典阅读 大众文化语境 20世纪90年代 语文教学 社会文化语境 学习方式 教育内容 文化内涵 教育职责 语文素养
下载PDF
范式革命与文艺学转型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衍柱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05年第4期27-30,41,共5页
当代中国进入了一个急剧的社会转型期。文艺学研究中出现了“终结论”、“取代论”、“过时论”、“边界论”等新的问题。认识到危机和问题的存在,是突破旧范式创立新范式的基础和前奏。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迎接文艺学范式的革命... 当代中国进入了一个急剧的社会转型期。文艺学研究中出现了“终结论”、“取代论”、“过时论”、“边界论”等新的问题。认识到危机和问题的存在,是突破旧范式创立新范式的基础和前奏。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迎接文艺学范式的革命,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一项历史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范式 转型 文艺学 危机 创新
下载PDF
认同与叛逆:论建国后的周作人 被引量:1
11
作者 温奉桥 《山东社会科学》 2002年第6期103-105,共3页
建国后 ,周作人的文化心态已不是整体统一的了。面对新政权、新社会 ,一方面他表现出了某种程度的认同的趋向 ;另一方面 ,他又无法完全抛弃个人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价值理念 ,更加之“文化汉奸”的特殊身份 。
关键词 认同 叛逆 周作人 文化心态
下载PDF
透视"她世纪" 被引量:2
12
作者 边小玲 《学语文》 2005年第3期46-46,共1页
人类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新生事物不断涌现。人们有了一种命名生活的激情.渴望找到更为贴切更富表现力的词语来描述身边的事物.于是,语言中涌现出许多新概念、新说法.“她世纪”就是其中一个。近几年来.这种说法... 人类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新生事物不断涌现。人们有了一种命名生活的激情.渴望找到更为贴切更富表现力的词语来描述身边的事物.于是,语言中涌现出许多新概念、新说法.“她世纪”就是其中一个。近几年来.这种说法在各大报刊杂志以及网络等媒体上频频亮相.成为点击率颇高的“词语明星”。请看下面的例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她世纪” 语文 中学 语言知识 词义 用法
下载PDF
艺术:人类精神家园的守护者 被引量:1
13
作者 袁愈宗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04年第4期37-39,共3页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 ,科学技术为我们的身心带来愉悦 ,但灵魂却像被榨干。艺术具有对抗技术的独特作用。艺术是不会终结的 ,文学评论也不会消失 ,它永远是人类生活的需要 ,是人类对生命意义的保存、对人类自由精神的体悟。
关键词 数字化 艺术 虚拟世界 生命意义 自由精神 精神家园 守护
下载PDF
说“忽悠” 被引量:1
14
作者 边小玲 《语文知识》 2006年第2期21-21,共1页
自从2003年春节晚会以来,赵本山、范伟、高秀敏三位著名笑星推出了“卖拐”“卖车”等系列小品,在为人们带来阵阵笑声的同时,也使“忽悠”一词广泛流行开来.就连赵本山本人也被冠以“赵大忽悠”的名号.近来,“忽悠”一词更是在媒... 自从2003年春节晚会以来,赵本山、范伟、高秀敏三位著名笑星推出了“卖拐”“卖车”等系列小品,在为人们带来阵阵笑声的同时,也使“忽悠”一词广泛流行开来.就连赵本山本人也被冠以“赵大忽悠”的名号.近来,“忽悠”一词更是在媒体上频频亮相.成为使用频率极高的“词语明星”。请看下面的例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节晚会 赵本山 媒体
下载PDF
穿越现象的丛林
15
作者 张海燕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05年第4期30-32,共3页
文艺学研究对象的变化有其现实的话语语境.这里主要是从当代电子传媒的发展对文学艺术所造成的影响来考察今天文艺学研究对象和边界的变迁问题,从而提出当代文艺学建设既要立足今天的文学艺术的发展现状又要超越种种现象的迷雾,才能真... 文艺学研究对象的变化有其现实的话语语境.这里主要是从当代电子传媒的发展对文学艺术所造成的影响来考察今天文艺学研究对象和边界的变迁问题,从而提出当代文艺学建设既要立足今天的文学艺术的发展现状又要超越种种现象的迷雾,才能真正走向独立的学科建设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介 电子传媒 文学艺术 文艺学研究对象 学科建设
下载PDF
虚拟图像带来的新的审美性
16
作者 时宏宇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04年第4期34-35,共2页
图像对文字空间的挤占已经是事实。尤其是虚拟图像的发展 ,不仅是一项技术的进步 ,同时也给多媒体文学带来了许多新的审美特性。表现为 :多维性 ;潜在性 ;多变性 ;
关键词 虚拟图像 审美性 多维性 潜在性 多变性 仿真性
下载PDF
诗与美的追问——重读西方美学经典文本
17
作者 李衍柱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06年第2期14-20,55,共8页
西方美学和诗学,是与马克思主义美学和文艺思想相通的。结合学习西方美学经典文本去探寻诗与美的奥秘。重读经典文本应在对原典的整体审视中把握经典文本的丰富内涵;在历史性与实践性的交汇中加深对经典文本的理解;区别学术与政治,客观... 西方美学和诗学,是与马克思主义美学和文艺思想相通的。结合学习西方美学经典文本去探寻诗与美的奥秘。重读经典文本应在对原典的整体审视中把握经典文本的丰富内涵;在历史性与实践性的交汇中加深对经典文本的理解;区别学术与政治,客观、公正地给予经典文本以美学的和历史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与美 西方美学 经典文本 重读
下载PDF
文艺是“引导国民精神的前途的灯火”——文艺与生活的关系的再认识
18
作者 夏之放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04年第1期39-44,共6页
文艺创作中的工具性操作倾向 ,以及展示生活隐私的做法 ,都是对于文艺和生活的关系问题的片面化理解。文艺应该向人的情感世界深入 ,从人的生命本体出发 ,将生命体验升华和凝结为艺术形式 ,使读者通过人生体验指向人生意义的终极关怀 ,... 文艺创作中的工具性操作倾向 ,以及展示生活隐私的做法 ,都是对于文艺和生活的关系问题的片面化理解。文艺应该向人的情感世界深入 ,从人的生命本体出发 ,将生命体验升华和凝结为艺术形式 ,使读者通过人生体验指向人生意义的终极关怀 ,启示人们“诗意地生存”。对于文艺家来说 ,个人生存状态同对读者负责应该是一致的。针对人的不同的生存状态应该有三种类型的文艺。真正伟大的艺术是体验人生并升华人生境界的明镜和灯塔 ,具有叩问人生意义、烛照人生道路的社会作用 ,因而具有永久的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艺 生活 生命本体 诗意地生存
下载PDF
大文化的旷野与文艺学的田园
19
作者 吕颖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05年第4期35-36,共2页
文学已不再仅仅依附于抽象的文字,她把多彩的梦想交给各种各样能更快更好地显示她存在的新型载体和媒介语言.所以,我们不能盲目地走入文化的旷野,我们要沿着新媒介的语言之绳向上攀缘,当我们能真正操控飞速行驶的语言之车时,或许我们将... 文学已不再仅仅依附于抽象的文字,她把多彩的梦想交给各种各样能更快更好地显示她存在的新型载体和媒介语言.所以,我们不能盲目地走入文化的旷野,我们要沿着新媒介的语言之绳向上攀缘,当我们能真正操控飞速行驶的语言之车时,或许我们将驶入的就是文艺学的新的美丽田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研究 文艺学 载体 语言
下载PDF
顾城《安慰》赏析
20
作者 潘庆玉 《学语文》 2011年第2期52-53,共2页
《安慰》是一首充满童趣、纯净明亮的叙事小诗。它借儿童的眼睛、儿童的口吻、儿童的想象、揭示了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物资匮乏、生活苦难的时期人们所应坚持的生活理想和人生真谛。作者在诗中所流露出来的纯真、善良和诚恳.让人不能不... 《安慰》是一首充满童趣、纯净明亮的叙事小诗。它借儿童的眼睛、儿童的口吻、儿童的想象、揭示了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物资匮乏、生活苦难的时期人们所应坚持的生活理想和人生真谛。作者在诗中所流露出来的纯真、善良和诚恳.让人不能不为之动容。就是这么几行短短的诗句,不知燃起了多少读者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热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慰 赏析 顾城 生活理想 七十年代 人生真谛 美好生活 儿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