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历史建筑的隔震加固技术研究
被引量:
9
1
作者
范夕森
徐红云
+1 位作者
任淑贞
吕伟
《山东建筑大学学报》
2010年第3期255-258,共4页
应用隔震技术对历史建筑进行加固,不仅可以提高它的抗震能力,而且可以保护它原有的建筑风貌。本文研究了历史建筑的隔震加固技术,对隔震支座的布置原则、隔震结构的计算方法和隔震加固的施工工艺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一种由滑板和橡胶支座...
应用隔震技术对历史建筑进行加固,不仅可以提高它的抗震能力,而且可以保护它原有的建筑风貌。本文研究了历史建筑的隔震加固技术,对隔震支座的布置原则、隔震结构的计算方法和隔震加固的施工工艺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一种由滑板和橡胶支座构成的组合隔震系统。通过计算地震反应,分析了采用全部铅芯橡胶支座和组合系统进行加固的隔震效果。研究表明:与非隔震结构相比,采用全部铅芯橡胶支座隔震,可使层间地震剪力减小到30%~35%;采用组合系统隔震,可使层间剪力减小到25%~30%,两者均有明显隔震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建筑
隔震加固
抗震能力
组合隔震支座
隔震效果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乡镇中小学建筑的特点及抗震鉴定
被引量:
2
2
作者
李安起
亓勇
+1 位作者
夏静
邢建
《山东建筑大学学报》
2010年第3期285-289,共5页
5.12汶川地震后,全国中小学建筑的抗震鉴定和加固成为各级政府的工作之重。以济南市某区属乡镇中小学为样本,分析了乡镇中小学建筑的特点;探讨了检测鉴定的顺序和方式;提出了一种用于楼梯间的组合构造柱;对《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50023...
5.12汶川地震后,全国中小学建筑的抗震鉴定和加固成为各级政府的工作之重。以济南市某区属乡镇中小学为样本,分析了乡镇中小学建筑的特点;探讨了检测鉴定的顺序和方式;提出了一种用于楼梯间的组合构造柱;对《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50023—2009的第二级鉴定中的构造与抗震验算问题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镇中小学
学校建筑
抗震鉴定
组合构造柱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板式托换法在既有建筑物地下增层中的应用
被引量:
9
3
作者
贾强
王明国
李鹤
《山东建筑大学学报》
2010年第3期250-254,共5页
有序、合理、综合、高效地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资源,是扩充基础设施容量,提高城市综合防灾能力,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与节约土地资源的最为有效的途径之一。板式托换法是应用在既有建筑物地下空间开发中的一种方法。阐述了梅花型、十字型...
有序、合理、综合、高效地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资源,是扩充基础设施容量,提高城市综合防灾能力,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与节约土地资源的最为有效的途径之一。板式托换法是应用在既有建筑物地下空间开发中的一种方法。阐述了梅花型、十字型、开敞式板式托换法的技术思路,提出了板下土体稳定性和沉降量的控制方法及板式托换法的构件设计方法,总结了板式托换法施工应注意的问题及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式托换法
施工荷载
四面临空土体
地下空间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建筑物平移技术牵引力计算公式和动力分析的研究
被引量:
4
4
作者
张鑫
都爱华
张绘军
《山东建筑大学学报》
2010年第3期222-225,230,共5页
建筑物平移牵引力大小的确定是平移工程的关键所在,而合理实用的牵引力计算公式和科学的动力分析对平移工程中牵引力的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对九层建筑模型进行了整体平移的试验研究,对三种滚轴直径和三种建筑物自重组合的九组试验...
建筑物平移牵引力大小的确定是平移工程的关键所在,而合理实用的牵引力计算公式和科学的动力分析对平移工程中牵引力的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对九层建筑模型进行了整体平移的试验研究,对三种滚轴直径和三种建筑物自重组合的九组试验结果的统计分析表明:启动牵引力与建筑物自重成线性正比关系,与滚轴直径成反比关系,并得到牵引力的设计公式;动力分析表明:振型曲线中第一振型近似于平动,第二、第三振型近似于普通结构地震反应中的第二、第三振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移技术
牵引力
计算公式
动力分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裂隙岩体表征单元体的确定及工程应用
被引量:
7
5
作者
陈云娟
朱维申
+2 位作者
王知深
李邦翔
郑春梅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5-29,共5页
以某水电站为工程背景,介绍了两种确定裂隙岩体REV的新方法:数字图像处理法和非连续变形DDARF法。依据水电站岩性差异、风化及卸荷程度,将围岩划分为若干工程地质区段并建立随机裂隙网络模型,研究尺寸效应对岩体力学参数的影响规律,获得...
以某水电站为工程背景,介绍了两种确定裂隙岩体REV的新方法:数字图像处理法和非连续变形DDARF法。依据水电站岩性差异、风化及卸荷程度,将围岩划分为若干工程地质区段并建立随机裂隙网络模型,研究尺寸效应对岩体力学参数的影响规律,获得了REV表征尺寸和等效力学参数;得到岩体的非线性强度准则,嵌入FLAC3D对水电站开挖进行模拟,并监测关键点位移。结果表明:水电站围岩的抗压强度与围压成正相关;洞室开挖对厂房上下游中部和拐角处影响较大,应加强对这些部位的支护;关键点的位移数值结果与现场监测值基本吻合,误差小于5%。数字图像处理法和DDARF法为裂隙岩体REV的确定开拓了新思路,对复杂条件下地下洞室围岩的稳定性分析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隙岩体
DDARF
REV
数字图像处理
非线性强度准则
水电站
原文传递
DDARF全长锚固岩体等效参数研究及其应用
被引量:
4
6
作者
陈云娟
朱维申
+1 位作者
王知深
王文
《现代隧道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1-66,共6页
非连续变形分析DDARF中锚杆为端锚形式,全长锚杆的研究目前处于初步阶段。为此从锚固效应的角度出发,考虑全长锚杆引起的加锚岩体力学参数的改变,从而实现DDARF中全长锚杆的锚固效应分析。文章以沂蒙抽水蓄能电站为工程背景,利用FLAC进...
非连续变形分析DDARF中锚杆为端锚形式,全长锚杆的研究目前处于初步阶段。为此从锚固效应的角度出发,考虑全长锚杆引起的加锚岩体力学参数的改变,从而实现DDARF中全长锚杆的锚固效应分析。文章以沂蒙抽水蓄能电站为工程背景,利用FLAC进行了毛洞、加锚岩体力学参数提高、全长锚杆支护三种工况下洞室围岩塑性区分析;利用DDARF进行了该三种工况下洞室围岩裂隙扩展分析。结果表明:FLAC分析中,参数提高和全长锚杆支护两种工况下围岩塑性区均比毛洞时显著减少,其中粘聚力提高1.18倍和全长锚杆支护两种工况吻合度较高,验证了所引用公式的合理性;DDARF分析中,参数提高和全长锚杆支护两种工况下,洞室围岩裂隙扩展规模和数量基本一致,较毛洞相比均得到了有效控制。采用锚固岩体等效参数提高来模拟DDARF全长锚杆的锚固效应,不仅大大减少了锚杆的计算工作量,而且具有较高的准确度,为DDARF中全长锚杆的锚固效应分析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DARF
全长锚固锚杆
等效参数
抽水蓄能电站
裂隙扩展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微型桩与部分预应力复合土钉变形因素分析
被引量:
6
7
作者
陈启辉
宋金平
+1 位作者
江宗宝
郭道通
《山东建筑大学学报》
2010年第3期236-239,共4页
微型桩和部分预应力复合土钉支护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型基坑围护结构,已得到广泛应用。本文运用显式差分有限差分软件FLAC-3D分析了土钉长度、土钉倾角、微型桩间距、微型桩嵌固深度及土钉预应力支护参数对复合土钉支护变形的影响,并...
微型桩和部分预应力复合土钉支护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型基坑围护结构,已得到广泛应用。本文运用显式差分有限差分软件FLAC-3D分析了土钉长度、土钉倾角、微型桩间距、微型桩嵌固深度及土钉预应力支护参数对复合土钉支护变形的影响,并用正交试验方法分析了各影响因素对变形的敏感度。结果表明:适当增加土钉长度、控制微型桩间距、增大微型桩的嵌固深度能控制支护结构变形,增加土钉预应力对减小支护变形效果明显,同时土钉预应力大小对支护变形的影响最大,而土钉倾角的影响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土钉支护
侧向变形
数值模拟
正交试验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超声波检测灌芯玻璃纤维石膏墙板质量的研究
被引量:
1
8
作者
王莉
赵考重
李自然
《山东建筑大学学报》
2010年第3期301-303,316,共4页
内部混凝土的密实性决定了灌芯玻璃纤维石膏墙板的质量。通过对不同浇筑质量墙板试件的超声试验,研究了利用超声波法检测灌芯石膏墙板混凝土浇筑质量的检查方法,分析了超声波在墙板内的传递路径。试验证明,超声波能够在墙板内传递。当...
内部混凝土的密实性决定了灌芯玻璃纤维石膏墙板的质量。通过对不同浇筑质量墙板试件的超声试验,研究了利用超声波法检测灌芯石膏墙板混凝土浇筑质量的检查方法,分析了超声波在墙板内的传递路径。试验证明,超声波能够在墙板内传递。当空腔内混凝土浇筑质量较好时,波形比较规整,首波频率为50~69Hz,当存在缺陷时,超声波声时加长,首波频率明显减小,波形出现畸变。说明超声波检测方法用于灌芯墙板的无损检测是可行的和适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芯石膏板
超声波
检测
试验研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神经网络在锈蚀钢筋疲劳寿命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
3
9
作者
李士彬
曹玉泉
《山东建筑大学学报》
2010年第3期259-262,268,共5页
在锈蚀钢筋轴向拉伸疲劳试验的基础上,利用BP神经网络较强的高次非线性能力和自学习能力,建立预测锈蚀钢筋等幅疲劳寿命的BP神经网络模型。基于非线性疲劳损伤理论,把等幅疲劳荷载作用下锈蚀钢筋的疲劳寿命预测神经网络模型进一步发展...
在锈蚀钢筋轴向拉伸疲劳试验的基础上,利用BP神经网络较强的高次非线性能力和自学习能力,建立预测锈蚀钢筋等幅疲劳寿命的BP神经网络模型。基于非线性疲劳损伤理论,把等幅疲劳荷载作用下锈蚀钢筋的疲劳寿命预测神经网络模型进一步发展成变幅疲劳荷载作用下的锈蚀钢筋疲劳寿命预测神经网络模型。通过利用锈蚀钢筋混凝土梁的疲劳试验数据对该模型进行训练和检验,证明所建立的预测锈蚀钢筋变幅疲劳寿命的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精度较高,适用性强,可为锈蚀混凝土桥梁的剩余疲劳寿命评估提供必要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锈蚀
钢筋
神经网络
疲劳寿命
预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多点人工地震动合成及位移误差分析
被引量:
1
10
作者
岳庆霞
孙中凯
《山东建筑大学学报》
2010年第3期304-307,共4页
在进行结构非一致地震激励下的响应分析时,往往需要采用人工合成的多点地震动。首先讲述了利用谱表现合成地震动的方法,并且在合成地震动的过程中对模型的视波速公式进行了修正,合成了人工地震动加速度时程。对于人工合成的地震动加速...
在进行结构非一致地震激励下的响应分析时,往往需要采用人工合成的多点地震动。首先讲述了利用谱表现合成地震动的方法,并且在合成地震动的过程中对模型的视波速公式进行了修正,合成了人工地震动加速度时程。对于人工合成的地震动加速度时程,采用直接积分的方法获取其位移时程,由于长周期分量的影响,发生了严重的积分漂移现象。针对此种情况,先运用Butterworth双向滤波分别对合成加速度数据进行滤波和零位调整,保证积分后结果没有零点平移。从直接积分法和滤波后的对比分析结果可以看出,本文提出的方法可以很好地消除积分漂移现象,具有良好的精度和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地震动
滤波算法
积分漂移
误差分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砌体墙托换结构受力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
11
11
作者
张鑫
岳庆霞
+1 位作者
刘鑫
闫岩
《建筑结构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90-195,共6页
在建筑物移位工程中,对上部结构进行托换是其关键技术。为研究砌体托换结构的受力性能及破坏形态,设计了9个足尺砌体承重墙双梁式托换结构,对其进行静力加载试验,研究不同托换梁截面高度及纵筋配置对托换结构受力性能及破坏形态的影响...
在建筑物移位工程中,对上部结构进行托换是其关键技术。为研究砌体托换结构的受力性能及破坏形态,设计了9个足尺砌体承重墙双梁式托换结构,对其进行静力加载试验,研究不同托换梁截面高度及纵筋配置对托换结构受力性能及破坏形态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托换结构出现了两种破坏形态,即砌体墙与托换梁界面冲切滑移破坏及砌体墙斜压或局压破坏;随着托换梁截面高度增加,从界面冲切滑移破坏向砌体墙斜压或局压破坏发展,而砌体墙的破坏现象与砌体结构中的墙梁破坏特征相似。根据试验结果,建议托换梁与墙体界面剪切强度取值为0.6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物移位
砌体托换
界面剪切强度
墙梁模型
原文传递
基于拉-压杆模型的框架结构平移托换梁受剪承载力研究
被引量:
11
12
作者
岳庆霞
张鑫
+1 位作者
贾留东
王恒
《建筑结构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10-115,共6页
在16个框架结构平移托换节点试验研究基础上,根据托换梁的裂缝开展规律及破坏特点,并结合有限元分析结果,将托换梁的荷载等效为两点集中荷载,建立托换梁的拉-压杆模型。针对托换梁剪跨比较小的情况,在斜压杆的主压应力中考虑拉杆传来的...
在16个框架结构平移托换节点试验研究基础上,根据托换梁的裂缝开展规律及破坏特点,并结合有限元分析结果,将托换梁的荷载等效为两点集中荷载,建立托换梁的拉-压杆模型。针对托换梁剪跨比较小的情况,在斜压杆的主压应力中考虑拉杆传来的应力分量。依据Kupfer-Gerstle的双向拉压应力关系考虑混凝土的软化效应,推导了托换梁的受剪承载力计算式,并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不考虑拉杆分量的拉压杆模型的计算结果与试验值的相对误差均值为38.9%,考虑拉杆应力分量的拉-压杆模型的计算结果与试验值的相对误差均值为26.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框架结构平移
托换梁
受剪承载力
拉-压杆模型
软化效应
原文传递
某综合楼增设消能减震支撑的抗震加固分析与设计
被引量:
1
13
作者
岳庆霞
张鑫
+1 位作者
王琴
于绍兰
《建筑结构》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489-492,共4页
针对某综合办公楼竖向承载力不足及水平抗震性能较差,采用了同时增设钢柱与消能减震支撑联合加固的方法,消能减震支撑由钢支撑、粘滞阻尼器和橡胶支座组成。增加的钢柱解决了竖向承载力不足的问题,消能减震支撑有效减小了结构的扭转效应...
针对某综合办公楼竖向承载力不足及水平抗震性能较差,采用了同时增设钢柱与消能减震支撑联合加固的方法,消能减震支撑由钢支撑、粘滞阻尼器和橡胶支座组成。增加的钢柱解决了竖向承载力不足的问题,消能减震支撑有效减小了结构的扭转效应,并使得结构地震作用下水平变形减小且趋于均匀。分别讨论了多遇地震及罕遇地震作用下,消能减震建筑的附加阻尼比计算方法,作为工程设计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滞阻尼器
附加阻尼比
抗震加固
有限元分析
原文传递
框架柱托换节点界面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
16
14
作者
岳庆霞
张鑫
+1 位作者
刘纪松
樊尊龙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72-79,共8页
梁柱新旧混凝土结合面是框架结构托换节点的薄弱部位。为了提高梁柱结合面承载能力,进行了配置不同界面钢筋的14组托换节点试件的静力加载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托换节点的破坏由两种形式控制,托换节点界面滑移破坏或托换梁受剪破坏。当...
梁柱新旧混凝土结合面是框架结构托换节点的薄弱部位。为了提高梁柱结合面承载能力,进行了配置不同界面钢筋的14组托换节点试件的静力加载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托换节点的破坏由两种形式控制,托换节点界面滑移破坏或托换梁受剪破坏。当梁柱结合面不设置界面钢筋或界面钢筋配筋特征值(钢筋屈服强度设计值与其面积的乘积)小于2 MPa时,托换节点发生界面滑移破坏;当界面钢筋配筋特征值大于2 MPa时,托换节点的破坏形式由界面破坏转变为托换梁的受剪破坏。提出考虑界面钢筋的摩擦剪切公式,并确定了其中的参数。在托换节点设计时,可以根据托换梁的受剪承载力及界面承载力计算公式确定界面钢筋的配置量,确保托换节点的结合面不发生破坏,实现托换节点的优化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框架结构
移位托换节点
静力试验
结合面
界面钢筋
原文传递
题名
历史建筑的隔震加固技术研究
被引量:
9
1
作者
范夕森
徐红云
任淑贞
吕伟
机构
山东建筑大学建筑结构鉴定加固与改造山东省重点实验室
莱阳
建筑
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出处
《山东建筑大学学报》
2010年第3期255-258,共4页
基金
建设部科技计划项目(2006-K6-19)
文摘
应用隔震技术对历史建筑进行加固,不仅可以提高它的抗震能力,而且可以保护它原有的建筑风貌。本文研究了历史建筑的隔震加固技术,对隔震支座的布置原则、隔震结构的计算方法和隔震加固的施工工艺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一种由滑板和橡胶支座构成的组合隔震系统。通过计算地震反应,分析了采用全部铅芯橡胶支座和组合系统进行加固的隔震效果。研究表明:与非隔震结构相比,采用全部铅芯橡胶支座隔震,可使层间地震剪力减小到30%~35%;采用组合系统隔震,可使层间剪力减小到25%~30%,两者均有明显隔震效果。
关键词
历史建筑
隔震加固
抗震能力
组合隔震支座
隔震效果
Keywords
historic buildings
seismic isolation retrofit
seismic ability
combined seismic isolation support
effect of seismic isolation
分类号
TU352.1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乡镇中小学建筑的特点及抗震鉴定
被引量:
2
2
作者
李安起
亓勇
夏静
邢建
机构
山东建筑大学建筑结构鉴定加固与改造山东省重点实验室
出处
《山东建筑大学学报》
2010年第3期285-289,共5页
文摘
5.12汶川地震后,全国中小学建筑的抗震鉴定和加固成为各级政府的工作之重。以济南市某区属乡镇中小学为样本,分析了乡镇中小学建筑的特点;探讨了检测鉴定的顺序和方式;提出了一种用于楼梯间的组合构造柱;对《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50023—2009的第二级鉴定中的构造与抗震验算问题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乡镇中小学
学校建筑
抗震鉴定
组合构造柱
Keywords
primary or middle school in rural areas
school buildings
seismic appraisal
combined structural column
分类号
TU352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板式托换法在既有建筑物地下增层中的应用
被引量:
9
3
作者
贾强
王明国
李鹤
机构
山东建筑大学建筑结构鉴定加固与改造山东省重点实验室
山东省
食品发酵工业研究设计院
出处
《山东建筑大学学报》
2010年第3期250-254,共5页
基金
建设部科技计划项目(2007-K6-13)
文摘
有序、合理、综合、高效地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资源,是扩充基础设施容量,提高城市综合防灾能力,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与节约土地资源的最为有效的途径之一。板式托换法是应用在既有建筑物地下空间开发中的一种方法。阐述了梅花型、十字型、开敞式板式托换法的技术思路,提出了板下土体稳定性和沉降量的控制方法及板式托换法的构件设计方法,总结了板式托换法施工应注意的问题及优点。
关键词
板式托换法
施工荷载
四面临空土体
地下空间
Keywords
underpinning slab
load in construction
around-unconfined soil
underground space
分类号
TU746.3 [建筑科学—建筑技术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建筑物平移技术牵引力计算公式和动力分析的研究
被引量:
4
4
作者
张鑫
都爱华
张绘军
机构
山东建筑大学建筑结构鉴定加固与改造山东省重点实验室
山东
大学
岩土与
结构
工程研究中心
山东
建筑
大学
设计研究院
出处
《山东建筑大学学报》
2010年第3期222-225,230,共5页
基金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6BAJ06A03-06)
文摘
建筑物平移牵引力大小的确定是平移工程的关键所在,而合理实用的牵引力计算公式和科学的动力分析对平移工程中牵引力的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对九层建筑模型进行了整体平移的试验研究,对三种滚轴直径和三种建筑物自重组合的九组试验结果的统计分析表明:启动牵引力与建筑物自重成线性正比关系,与滚轴直径成反比关系,并得到牵引力的设计公式;动力分析表明:振型曲线中第一振型近似于平动,第二、第三振型近似于普通结构地震反应中的第二、第三振型。
关键词
平移技术
牵引力
计算公式
动力分析
Keywords
moving technology
pull force
calculation formula
dynamical analysis
分类号
TU764.4 [建筑科学—建筑技术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裂隙岩体表征单元体的确定及工程应用
被引量:
7
5
作者
陈云娟
朱维申
王知深
李邦翔
郑春梅
机构
山东建筑大学建筑结构鉴定加固与改造山东省重点实验室
山东
大学
岩土与
结构
工程研究中心
鲁东
大学
土木工程学院
出处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5-29,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278287)
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IRT13075)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ZR2011EL049)
文摘
以某水电站为工程背景,介绍了两种确定裂隙岩体REV的新方法:数字图像处理法和非连续变形DDARF法。依据水电站岩性差异、风化及卸荷程度,将围岩划分为若干工程地质区段并建立随机裂隙网络模型,研究尺寸效应对岩体力学参数的影响规律,获得了REV表征尺寸和等效力学参数;得到岩体的非线性强度准则,嵌入FLAC3D对水电站开挖进行模拟,并监测关键点位移。结果表明:水电站围岩的抗压强度与围压成正相关;洞室开挖对厂房上下游中部和拐角处影响较大,应加强对这些部位的支护;关键点的位移数值结果与现场监测值基本吻合,误差小于5%。数字图像处理法和DDARF法为裂隙岩体REV的确定开拓了新思路,对复杂条件下地下洞室围岩的稳定性分析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裂隙岩体
DDARF
REV
数字图像处理
非线性强度准则
水电站
Keywords
fractured rock mass
DDARF
REV
Digital Image Processing
nonlinear strength criterion
hydropower station
分类号
TU452 [建筑科学—岩土工程]
原文传递
题名
DDARF全长锚固岩体等效参数研究及其应用
被引量:
4
6
作者
陈云娟
朱维申
王知深
王文
机构
山东建筑大学建筑结构鉴定加固与改造山东省重点实验室
山东
大学
岩土与
结构
工程研究中心
山东
城市建设职业学院.济南
出处
《现代隧道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1-66,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278287)
教育部博士点基金(No.20110131110030)
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IRT13075)
文摘
非连续变形分析DDARF中锚杆为端锚形式,全长锚杆的研究目前处于初步阶段。为此从锚固效应的角度出发,考虑全长锚杆引起的加锚岩体力学参数的改变,从而实现DDARF中全长锚杆的锚固效应分析。文章以沂蒙抽水蓄能电站为工程背景,利用FLAC进行了毛洞、加锚岩体力学参数提高、全长锚杆支护三种工况下洞室围岩塑性区分析;利用DDARF进行了该三种工况下洞室围岩裂隙扩展分析。结果表明:FLAC分析中,参数提高和全长锚杆支护两种工况下围岩塑性区均比毛洞时显著减少,其中粘聚力提高1.18倍和全长锚杆支护两种工况吻合度较高,验证了所引用公式的合理性;DDARF分析中,参数提高和全长锚杆支护两种工况下,洞室围岩裂隙扩展规模和数量基本一致,较毛洞相比均得到了有效控制。采用锚固岩体等效参数提高来模拟DDARF全长锚杆的锚固效应,不仅大大减少了锚杆的计算工作量,而且具有较高的准确度,为DDARF中全长锚杆的锚固效应分析提供了新的思路。
关键词
DDARF
全长锚固锚杆
等效参数
抽水蓄能电站
裂隙扩展
Keywords
DDARF
Full-length anchored bolt
Equivalent mechanic parameters
Pumped storage power station
Crack development
分类号
U451.2 [建筑科学—桥梁与隧道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微型桩与部分预应力复合土钉变形因素分析
被引量:
6
7
作者
陈启辉
宋金平
江宗宝
郭道通
机构
山东建筑大学建筑结构鉴定加固与改造山东省重点实验室
山东
建大工程
鉴定
加固
研究所
出处
《山东建筑大学学报》
2010年第3期236-239,共4页
基金
建设部科技计划项目(05-K1-14)
文摘
微型桩和部分预应力复合土钉支护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型基坑围护结构,已得到广泛应用。本文运用显式差分有限差分软件FLAC-3D分析了土钉长度、土钉倾角、微型桩间距、微型桩嵌固深度及土钉预应力支护参数对复合土钉支护变形的影响,并用正交试验方法分析了各影响因素对变形的敏感度。结果表明:适当增加土钉长度、控制微型桩间距、增大微型桩的嵌固深度能控制支护结构变形,增加土钉预应力对减小支护变形效果明显,同时土钉预应力大小对支护变形的影响最大,而土钉倾角的影响最小。
关键词
复合土钉支护
侧向变形
数值模拟
正交试验
Keywords
composite soil nailing
lateral deformation
numerical simulation
orthogonal test
分类号
TU432 [建筑科学—岩土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超声波检测灌芯玻璃纤维石膏墙板质量的研究
被引量:
1
8
作者
王莉
赵考重
李自然
机构
山东建筑大学建筑结构鉴定加固与改造山东省重点实验室
出处
《山东建筑大学学报》
2010年第3期301-303,316,共4页
文摘
内部混凝土的密实性决定了灌芯玻璃纤维石膏墙板的质量。通过对不同浇筑质量墙板试件的超声试验,研究了利用超声波法检测灌芯石膏墙板混凝土浇筑质量的检查方法,分析了超声波在墙板内的传递路径。试验证明,超声波能够在墙板内传递。当空腔内混凝土浇筑质量较好时,波形比较规整,首波频率为50~69Hz,当存在缺陷时,超声波声时加长,首波频率明显减小,波形出现畸变。说明超声波检测方法用于灌芯墙板的无损检测是可行的和适用的。
关键词
灌芯石膏板
超声波
检测
试验研究
Keywords
concrete-filled glass fiber reinforced gypsum panel
ultrasonic wave
detection
experimental study
分类号
TU364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神经网络在锈蚀钢筋疲劳寿命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
3
9
作者
李士彬
曹玉泉
机构
山东建筑大学建筑结构鉴定加固与改造山东省重点实验室
浙江省港航管理局
出处
《山东建筑大学学报》
2010年第3期259-262,268,共5页
基金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学技术项目(2008-K2-9)
山东建筑大学博士基金项目
文摘
在锈蚀钢筋轴向拉伸疲劳试验的基础上,利用BP神经网络较强的高次非线性能力和自学习能力,建立预测锈蚀钢筋等幅疲劳寿命的BP神经网络模型。基于非线性疲劳损伤理论,把等幅疲劳荷载作用下锈蚀钢筋的疲劳寿命预测神经网络模型进一步发展成变幅疲劳荷载作用下的锈蚀钢筋疲劳寿命预测神经网络模型。通过利用锈蚀钢筋混凝土梁的疲劳试验数据对该模型进行训练和检验,证明所建立的预测锈蚀钢筋变幅疲劳寿命的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精度较高,适用性强,可为锈蚀混凝土桥梁的剩余疲劳寿命评估提供必要的依据。
关键词
锈蚀
钢筋
神经网络
疲劳寿命
预测
Keywords
corrosion
steel bar
neural net
fatigue life
prediction
分类号
TU375.1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多点人工地震动合成及位移误差分析
被引量:
1
10
作者
岳庆霞
孙中凯
机构
山东建筑大学建筑结构鉴定加固与改造山东省重点实验室
出处
《山东建筑大学学报》
2010年第3期304-307,共4页
基金
山东建筑大学博士基金项目
文摘
在进行结构非一致地震激励下的响应分析时,往往需要采用人工合成的多点地震动。首先讲述了利用谱表现合成地震动的方法,并且在合成地震动的过程中对模型的视波速公式进行了修正,合成了人工地震动加速度时程。对于人工合成的地震动加速度时程,采用直接积分的方法获取其位移时程,由于长周期分量的影响,发生了严重的积分漂移现象。针对此种情况,先运用Butterworth双向滤波分别对合成加速度数据进行滤波和零位调整,保证积分后结果没有零点平移。从直接积分法和滤波后的对比分析结果可以看出,本文提出的方法可以很好地消除积分漂移现象,具有良好的精度和适用性。
关键词
人工地震动
滤波算法
积分漂移
误差分析
Keywords
artificial ground motion
filtering algorithm
integration drift
error analysis
分类号
TU095 [建筑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砌体墙托换结构受力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
11
11
作者
张鑫
岳庆霞
刘鑫
闫岩
机构
山东建筑大学建筑结构鉴定加固与改造山东省重点实验室
同济
大学
结构
工程与防灾研究所
出处
《建筑结构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90-195,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478253
51278287)
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IRT13075)
文摘
在建筑物移位工程中,对上部结构进行托换是其关键技术。为研究砌体托换结构的受力性能及破坏形态,设计了9个足尺砌体承重墙双梁式托换结构,对其进行静力加载试验,研究不同托换梁截面高度及纵筋配置对托换结构受力性能及破坏形态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托换结构出现了两种破坏形态,即砌体墙与托换梁界面冲切滑移破坏及砌体墙斜压或局压破坏;随着托换梁截面高度增加,从界面冲切滑移破坏向砌体墙斜压或局压破坏发展,而砌体墙的破坏现象与砌体结构中的墙梁破坏特征相似。根据试验结果,建议托换梁与墙体界面剪切强度取值为0.6 MPa。
关键词
建筑物移位
砌体托换
界面剪切强度
墙梁模型
Keywords
building moving
masonry structure underpinning
interface shear strength
wall beam model
分类号
TU362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TU746.4 [建筑科学—建筑技术科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基于拉-压杆模型的框架结构平移托换梁受剪承载力研究
被引量:
11
12
作者
岳庆霞
张鑫
贾留东
王恒
机构
清华
大学
土木工程系
山东建筑大学建筑结构鉴定加固与改造山东省重点实验室
山东
建筑
大学
工程
鉴定
加固
研究所
出处
《建筑结构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10-115,共6页
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6BAJ06A03-0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008184
51278287)
文摘
在16个框架结构平移托换节点试验研究基础上,根据托换梁的裂缝开展规律及破坏特点,并结合有限元分析结果,将托换梁的荷载等效为两点集中荷载,建立托换梁的拉-压杆模型。针对托换梁剪跨比较小的情况,在斜压杆的主压应力中考虑拉杆传来的应力分量。依据Kupfer-Gerstle的双向拉压应力关系考虑混凝土的软化效应,推导了托换梁的受剪承载力计算式,并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不考虑拉杆分量的拉压杆模型的计算结果与试验值的相对误差均值为38.9%,考虑拉杆应力分量的拉-压杆模型的计算结果与试验值的相对误差均值为26.9%。
关键词
框架结构平移
托换梁
受剪承载力
拉-压杆模型
软化效应
Keywords
frame structure moving
underpinning beam
shear capacity
strut-and-tie model
softening effect
分类号
TU746.4 [建筑科学—建筑技术科学]
TU317.1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原文传递
题名
某综合楼增设消能减震支撑的抗震加固分析与设计
被引量:
1
13
作者
岳庆霞
张鑫
王琴
于绍兰
机构
山东建筑大学建筑结构鉴定加固与改造山东省重点实验室
清华
大学
土木工程系
山东
建大工程
鉴定
加固
研究所
山东
航空股份有限公司
出处
《建筑结构》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489-492,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008184)
文摘
针对某综合办公楼竖向承载力不足及水平抗震性能较差,采用了同时增设钢柱与消能减震支撑联合加固的方法,消能减震支撑由钢支撑、粘滞阻尼器和橡胶支座组成。增加的钢柱解决了竖向承载力不足的问题,消能减震支撑有效减小了结构的扭转效应,并使得结构地震作用下水平变形减小且趋于均匀。分别讨论了多遇地震及罕遇地震作用下,消能减震建筑的附加阻尼比计算方法,作为工程设计参考。
关键词
粘滞阻尼器
附加阻尼比
抗震加固
有限元分析
Keywords
viscous damper
additional viscous ratio
seismic strengthening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分类号
TU352.1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原文传递
题名
框架柱托换节点界面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
16
14
作者
岳庆霞
张鑫
刘纪松
樊尊龙
机构
山东建筑大学建筑结构鉴定加固与改造山东省重点实验室
山东
建筑
大学
建筑
设计研究院
出处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72-79,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278287
51478253)
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项目(IRT13075)
文摘
梁柱新旧混凝土结合面是框架结构托换节点的薄弱部位。为了提高梁柱结合面承载能力,进行了配置不同界面钢筋的14组托换节点试件的静力加载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托换节点的破坏由两种形式控制,托换节点界面滑移破坏或托换梁受剪破坏。当梁柱结合面不设置界面钢筋或界面钢筋配筋特征值(钢筋屈服强度设计值与其面积的乘积)小于2 MPa时,托换节点发生界面滑移破坏;当界面钢筋配筋特征值大于2 MPa时,托换节点的破坏形式由界面破坏转变为托换梁的受剪破坏。提出考虑界面钢筋的摩擦剪切公式,并确定了其中的参数。在托换节点设计时,可以根据托换梁的受剪承载力及界面承载力计算公式确定界面钢筋的配置量,确保托换节点的结合面不发生破坏,实现托换节点的优化设计。
关键词
框架结构
移位托换节点
静力试验
结合面
界面钢筋
Keywords
frame structure
underpinning joints for moving
static test
bonding interface
interface reinforcement
分类号
TU375.4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历史建筑的隔震加固技术研究
范夕森
徐红云
任淑贞
吕伟
《山东建筑大学学报》
2010
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乡镇中小学建筑的特点及抗震鉴定
李安起
亓勇
夏静
邢建
《山东建筑大学学报》
2010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板式托换法在既有建筑物地下增层中的应用
贾强
王明国
李鹤
《山东建筑大学学报》
2010
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建筑物平移技术牵引力计算公式和动力分析的研究
张鑫
都爱华
张绘军
《山东建筑大学学报》
2010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裂隙岩体表征单元体的确定及工程应用
陈云娟
朱维申
王知深
李邦翔
郑春梅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
7
原文传递
6
DDARF全长锚固岩体等效参数研究及其应用
陈云娟
朱维申
王知深
王文
《现代隧道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微型桩与部分预应力复合土钉变形因素分析
陈启辉
宋金平
江宗宝
郭道通
《山东建筑大学学报》
2010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超声波检测灌芯玻璃纤维石膏墙板质量的研究
王莉
赵考重
李自然
《山东建筑大学学报》
2010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神经网络在锈蚀钢筋疲劳寿命预测中的应用
李士彬
曹玉泉
《山东建筑大学学报》
2010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多点人工地震动合成及位移误差分析
岳庆霞
孙中凯
《山东建筑大学学报》
2010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砌体墙托换结构受力性能试验研究
张鑫
岳庆霞
刘鑫
闫岩
《建筑结构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11
原文传递
12
基于拉-压杆模型的框架结构平移托换梁受剪承载力研究
岳庆霞
张鑫
贾留东
王恒
《建筑结构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11
原文传递
13
某综合楼增设消能减震支撑的抗震加固分析与设计
岳庆霞
张鑫
王琴
于绍兰
《建筑结构》
CSCD
北大核心
2012
1
原文传递
14
框架柱托换节点界面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岳庆霞
张鑫
刘纪松
樊尊龙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
16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