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血浆抗凝蛋白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4
1
作者 高阳 田鹏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89-491,共3页
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DVT)患者的发病机制,研究抗凝血酶(AT)、蛋白S(PS)、蛋白C(PC)、活化蛋白C抵抗性(APCR)在LDVT患者中的变化。方法:用ACL Putum型全自动血凝仪检测LDVT患者100例(初发、复发患者各73、27例... 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DVT)患者的发病机制,研究抗凝血酶(AT)、蛋白S(PS)、蛋白C(PC)、活化蛋白C抵抗性(APCR)在LDVT患者中的变化。方法:用ACL Putum型全自动血凝仪检测LDVT患者100例(初发、复发患者各73、27例)和健康者100例的AT、PS、PC活性及APCR。结果:LDVT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LDVT复发组与初发组相比,AT、PS、PC活性明显降低,APCR阳性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001);100例LDVT患者中,25例有抗凝蛋白缺陷,以PS缺陷的总发生率最高,占13%(13例),其次是PC缺陷,占8%(8例),AT缺陷占5%(5例),APCR缺陷的总发生率最小,占4%(4例)。结论:先天性或获得性抗凝蛋白缺陷是LDVT发病和复发的重要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形成 抗凝血酶类 蛋白S 蛋白C 活化蛋白C抵抗性
下载PDF
局部亚低温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一氧化氮和内皮素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杨健军 程林 +3 位作者 赵修敏 卢英云 杜怡峰 房淑欣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0期4369-4371,共3页
目的观察局部亚低温治疗和常规药物治疗脑梗死后患者血清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ET)的含量变化。方法随机将收治6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3例,治疗组在药物治疗脑梗死的同时加用局部亚低温治疗技术,在发病后1、3、7、14 ... 目的观察局部亚低温治疗和常规药物治疗脑梗死后患者血清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ET)的含量变化。方法随机将收治6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3例,治疗组在药物治疗脑梗死的同时加用局部亚低温治疗技术,在发病后1、3、7、14 d进行NO、ET的测定,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30 d,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脑卒中量表》(NIHSS)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运动功能采用Fugl Meyer评价法,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采用Bathel指数评分。结果在治疗后第3、7、14天亚低温组NO含量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均为P<0.01),在治疗后第7天亚低温组ET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第3、14天亚低温组ET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前两组NIHSS评分、Bathel指数和Fugl Meyer评分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亚低温组NIHSS评分比常规治疗组显著降低,亚低温组Bathel指数和Fugl Meyer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结论局部亚低温治疗对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可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亚低温治疗 一氧化氮 内皮素
下载PDF
局部亚低温对脑梗死后血清L-选择素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韩晔 杜怡峰 +1 位作者 刘敏 马晓君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3期1298-1299,共2页
目的观察局部亚低温治疗对脑梗死患者血清L-选择素(L-selectin)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的(ICAM-1)影响,并探讨局部亚低温对脑缺血的保护机制。方法将76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局部亚低温组(38例)和常规治疗组(38例),另设健康对照组25例;常规... 目的观察局部亚低温治疗对脑梗死患者血清L-选择素(L-selectin)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的(ICAM-1)影响,并探讨局部亚低温对脑缺血的保护机制。方法将76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局部亚低温组(38例)和常规治疗组(38例),另设健康对照组25例;常规治疗组应用药物治疗,局部亚低温组在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局部亚低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发病第1、3、5、7、14天血清L-选择素和ICAM-1水平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发病第1天血清L-选择素和ICAM-1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第3天常规治疗组L-选择素和ICAM-1水平达高峰,局部亚低温组下降,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P<0·01);在发病第7天,局部亚低温组血清ICAM-1和L-选择素仍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P<0·01)。结论局部亚低温治疗可显著降低脑梗死后患者血清L-选择素和ICAM-1的浓度,减轻脑梗死后的炎症反应,发挥其脑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亚低温治疗 L-选择索 细胞间黏附分子-1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效果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姚艳粉 《中国医药导刊》 2011年第4期636-637,共2页
目的:探讨应用静脉溶栓方式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一组为观察组,以25万U尿激酶静脉推注,随后150万U尿激酶1h内静滴;另一组为对照组,采用通常的药物治疗方案。对治疗前和治疗后1d、1周、2周... 目的:探讨应用静脉溶栓方式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一组为观察组,以25万U尿激酶静脉推注,随后150万U尿激酶1h内静滴;另一组为对照组,采用通常的药物治疗方案。对治疗前和治疗后1d、1周、2周、1月的神经功能缺损给予评分。结果:治疗后1d、1周、2周、1月时,观察组的神经功能改善较对照组显著(P<0.05);观察组1d~1月期间,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逐渐改善,非常显著(P<0.05):观察组用药后1d、1周、2周、1月时的显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静脉溶栓治疗应用于急性脑梗死比常规治疗效果好,且安全可靠,操作方便,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科 急性脑梗死 静脉溶栓 尿激酶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患者凝血、抗凝及纤溶功能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7
5
作者 房淑欣 吕涌涛 芦璐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31-332,共2页
目的研究急性脑梗死患者凝血、抗凝和纤溶系统功能指标的变化,探讨急性脑梗死的发病机制,为其临床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比检测了209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与100例健康成人的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抗原(vWF:Ag)、P-选择素(GMP-14... 目的研究急性脑梗死患者凝血、抗凝和纤溶系统功能指标的变化,探讨急性脑梗死的发病机制,为其临床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比检测了209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与100例健康成人的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抗原(vWF:Ag)、P-选择素(GMP-140)、纤维蛋白原(Fg)的含量,抗凝血酶(AT)、蛋白S(PS)、蛋白C(PC)、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的活性,并进行了分析与评价.结果血浆中vWF:Ag、GMP-140、Fg的含量、PAI-1活性较对照组均明显升高,而AT、PS、PC、t-PA活性较对照组均明显下降,差异非常显著(P〈0.01~0.001).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存在着明显的高凝状态和较低的抗凝和纤溶活性,这与其发生及病情进展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凝血 抗凝 纤溶
下载PDF
D-dimer、P-selectin、ACA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和复发的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芦璐 房淑欣 胡浩然 《中华全科医学》 2013年第10期1504-1505,1518,共3页
目的探讨血D-二聚体(D-dimer)、P-选择素(P-selectin)及抗心磷脂抗体(ACA)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和复发的关系。方法选择10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中初发患者71例,复发患者29例,另外选择10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测定所有人血D... 目的探讨血D-二聚体(D-dimer)、P-选择素(P-selectin)及抗心磷脂抗体(ACA)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和复发的关系。方法选择10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中初发患者71例,复发患者29例,另外选择10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测定所有人血D-二聚体、P-选择素及抗心磷脂抗体,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ELISA)测定。结果对照组的血D-二聚体、P-选择素和抗心磷脂抗体阳性分别为(171.2±37.3)ng/ml,(15.3±8.6)μg/L和15例;观察组血D-二聚体、P-选择素和抗心磷脂抗体阳性分别为(397.5±49.1)ng/ml,(31.5±10.9)μg/L和56例;观察组血D-二聚体、P-选择素和抗心磷脂抗体阳性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再发组的血D-二聚体、P-选择素和抗心磷脂抗体阳性均明显高于初发组(P<0.05)。结论血D-二聚体、P-选择素及抗心磷脂抗体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和复发有密切关系,可以作为其监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静脉血栓 D-二聚体 P-选择素 抗心磷脂抗体
下载PDF
脑局部亚低温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NSE和S-100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9
7
作者 杨健军 杜怡峰 +1 位作者 韩晔 胡浩然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03-104,109,共3页
目的观察脑局部亚低温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蛋白浓度的影响和临床疗效,探讨其对脑缺血的保护机制。方法随机将6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3例,治疗组在药物治疗脑梗死的同时加用局... 目的观察脑局部亚低温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蛋白浓度的影响和临床疗效,探讨其对脑缺血的保护机制。方法随机将6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3例,治疗组在药物治疗脑梗死的同时加用局部亚低温治疗技术,在发病后1、3、7、14 d进行NSE、S-100蛋白含量的测定,在治疗前和治疗后7、14、30 d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脑卒中量表》(NIHSS)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14、30 d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P<0.01),发病后3、7、14 d血清NSE含量明显降低(P<0.01),治疗7、14 d S-100蛋白含量降低(P<0.05)。结论局部亚低温治疗技术对神经细胞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可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 脑梗塞 磷酸丙酮酸水合酶 S-100蛋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