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部旱区灵芝轻简化栽培基质与出芝模式的优化 被引量:3
1
作者 蒋志琴 陆玉荣 +3 位作者 加米拉.肉孜 郭惠东 韩建东 万鲁长 《山东农业科学》 2017年第10期51-54,共4页
根据我国新疆巴州干旱地区的气候特点,研究灵芝轻简化栽培大棚的建造方案与参数、以木屑最大限度替代棉籽壳的灵芝栽培基质配方和最佳出芝模式。结果表明:以木屑、棉籽壳为主料的灵芝栽培基质配方中,在辅料添加比例不变的情况下,木屑的... 根据我国新疆巴州干旱地区的气候特点,研究灵芝轻简化栽培大棚的建造方案与参数、以木屑最大限度替代棉籽壳的灵芝栽培基质配方和最佳出芝模式。结果表明:以木屑、棉籽壳为主料的灵芝栽培基质配方中,在辅料添加比例不变的情况下,木屑的添加比例为40%时既不影响产量和商品性,又能明显提高灵芝栽培效益;新型轻简化大棚栽培灵芝最佳出芝模式为菌袋环剥填土式菌墙出芝模式,它能最大限度地保持和稳定栽培料水分与棚内环境湿度,产量高、品质好、效益高,两潮灵芝(干)生物学效率可达13.5%以上。该研究可为我国西部干旱地区灵芝的优质高效栽培提供技术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旱区 灵芝 轻简化栽培 基质 出芝模式
下载PDF
工厂化栽培草菇适宜优质高产菌株的筛选与分析 被引量:10
2
作者 曲玲 任海霞 +4 位作者 万鲁长 谢红艳 郭惠东 沈秀芬 任鹏飞 《山东农业科学》 2017年第12期29-32,共4页
山东省草菇栽培面积大,工厂化生产发展较快,但是适宜的优质高产菌株相对缺乏,常规菌株种性退化严重。本试验对初筛的6个草菇菌株以玉米芯为主要栽培基质进行品比优选试验。结果表明:V1172、VSD-1岀菇较早,产量高,但子实体菌苞较薄,易开... 山东省草菇栽培面积大,工厂化生产发展较快,但是适宜的优质高产菌株相对缺乏,常规菌株种性退化严重。本试验对初筛的6个草菇菌株以玉米芯为主要栽培基质进行品比优选试验。结果表明:V1172、VSD-1岀菇较早,产量高,但子实体菌苞较薄,易开伞;V1296、V1295产量较高,长势好,出菇期集中,子实体菌苞较厚,商品性好;V9715、V选育10产量明显低于其它菌株,但V选育10子实体菌苞厚,耐储存。综合分析比较认为:V1296、V1295表现最佳,适宜山东工厂化栽培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菇 菌株 筛选 高产 商品性
下载PDF
一次性施肥技术实现三大粮食作物轻简化绿色生产 被引量:20
3
作者 谭德水 刘兆辉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0期3823-3826,共4页
保证粮食增产的同时协同提高养分利用效率和减少环境污染,是21世纪世界农业发展面临的巨大挑战[1-2],也是当前国际农业科学界高度关注的重大科学问题[3]。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用占世界9%的耕地养活了世界上21%的人口[4],保... 保证粮食增产的同时协同提高养分利用效率和减少环境污染,是21世纪世界农业发展面临的巨大挑战[1-2],也是当前国际农业科学界高度关注的重大科学问题[3]。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用占世界9%的耕地养活了世界上21%的人口[4],保证粮食安全决定了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首要地位。玉米、小麦和水稻三大粮食作物常年的总播种面积和总产量占全部粮食作物的80%和90%以上[5],在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未来农业的可持续生产不仅要保障作物产量,提高养分利用效率,同时还要降低环境负面效应影响和提高产品品质,实现“绿色发展”的目标[3,6],施肥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次性施肥 粮食作物 绿色生产 养分利用效率 技术 环境污染 农业发展 粮食安全
下载PDF
分层施肥对玉米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被引量:14
4
作者 李国生 吴小宾 +5 位作者 魏建林 李燕 郑福丽 崔荣宗 刘兆辉 谭德水 《山东农业科学》 2020年第3期66-71,共6页
采用大田试验法,设置CK(对照:不施氮)、OPT(两次施肥:基、追肥均沟施尿素)、OPT1(分层施肥:上、下层均施尿素,全部一次性基施)和OPT2(分层施肥:上层尿素,下层腐植酸复合肥,全部一次性基施)4个处理,研究不同优化施氮处理对玉米氮养分吸... 采用大田试验法,设置CK(对照:不施氮)、OPT(两次施肥:基、追肥均沟施尿素)、OPT1(分层施肥:上、下层均施尿素,全部一次性基施)和OPT2(分层施肥:上层尿素,下层腐植酸复合肥,全部一次性基施)4个处理,研究不同优化施氮处理对玉米氮养分吸收与利用、植株生长和产量及土壤氮素累积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OPT、OPT1和OPT2处理的氮素吸收、生物量干重及产量均显著提高,各优化施肥处理的氮肥表观回收率、农学利用率和偏生产力分别达到37.4%~39.4%、8.3~8.5kg/kg和39.0~39.1kg/kg,收获期玉米的氮吸收、生物量干重和产量分别提高68.6%~72.4%、43.4%~51.3%和27.2%~27.7%;与OPT处理相比,OPT1、OPT2处理能够使生长季0~30、30~60cm土层的氮维持较高浓度,从而保证玉米氮素吸收和产量不降低,同时节省了玉米生育期追肥用工。分层施肥兼顾氮肥利用效率及作物产量、收益,同时节约了劳动力,在不使用缓控释肥条件下也可实现一次性施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层施肥 氮肥效应 产量 施肥位置 土壤氮
下载PDF
滨海盐碱地产ACC脱氨酶细菌的筛选及根际促生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姚强 董晓霞 +7 位作者 宫志远 辛寒晓 孙中涛 王梅 韩建东 刘盛林 黄春燕 张元祺 《山东农业科学》 2020年第2期54-58,共5页
为探究山东省滨海盐碱区生态环境改良方式,从盐碱土壤中筛选具有耐盐活性的产ACC脱氨酶菌株。以ACC为唯一氮源富集筛选目标菌株并对其产酶活力、耐盐碱性、生理生化特性、对小麦种子发芽的促生作用等方面进行检测研究。结果显示,zhs2和z... 为探究山东省滨海盐碱区生态环境改良方式,从盐碱土壤中筛选具有耐盐活性的产ACC脱氨酶菌株。以ACC为唯一氮源富集筛选目标菌株并对其产酶活力、耐盐碱性、生理生化特性、对小麦种子发芽的促生作用等方面进行检测研究。结果显示,zhs2和zhs3菌株酶比活力分别可达0. 3167 U/mg和0. 2800 U/mg。筛选出的5个菌株均可耐受pH=9的环境,抗盐碱特性比较突出。初步鉴定,zhs1和zhs3与假单孢菌属Pseudomonas特征相符,zhs2、zhs4、zhs5菌株与芽孢杆菌属Bacillus特征相符。用5个菌种悬浮液浸种对盐胁迫下的小麦种子发芽有良好的促生作用,其中zhs2的小麦相对根长、相对芽长分别比对照平均提升26. 19、20. 08个百分点;zhs3比对照分别提升22. 29、24. 77个百分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C脱氨酶 耐盐碱 筛选 分离 酶活
下载PDF
潮土区小麦-玉米轮作周年秸秆还田及施钾效应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魏建林 崔荣宗 +5 位作者 江丽华 李燕 李国生 李放 刘道玲 谭德水 《山东农业科学》 2018年第9期61-65,71,共6页
在山东省西部潮土区研究了小麦-玉米周年轮作模式下连续两年4个种植茬口秸秆全还田和施用钾肥对耕层土壤钾素状况、作物产量及土壤-作物系统钾素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定位两年后,秸秆还田及施用钾肥均可不同程度地提高土壤速效钾和缓... 在山东省西部潮土区研究了小麦-玉米周年轮作模式下连续两年4个种植茬口秸秆全还田和施用钾肥对耕层土壤钾素状况、作物产量及土壤-作物系统钾素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定位两年后,秸秆还田及施用钾肥均可不同程度地提高土壤速效钾和缓效钾含量,其中秸秆还田配施钾肥(NPKst)处理提高幅度最大;小麦或玉米产量各个茬口均以NPKst处理最高,不施钾肥秸秆不还田(NP)处理最低。施用钾肥小麦平均增产8.03%,玉米平均增产2.92%;秸秆还田条件配合施用钾肥,小麦平均增产14.13%,玉米平均增产6.99%。施用钾肥秸秆不还田(NPK)处理和NPKst处理第一种植季的钾肥当季回收率分别为31.8%、24.4%,4个种植季钾肥累计回收率分别为39.2%、25.3%。定位两年后,单施钾肥处理(NPK)土壤钾素平衡达到-481.2 kg/hm2,秸秆还田配施钾肥处理(NPKst)土壤钾素平衡达到74.2 kg/hm2。为实现化肥使用量零增长目标,秸秆还田配施钾肥是维持潮土土壤钾素持续供应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钾 秸秆还田 作物产量 土壤钾素
下载PDF
利用杏鲍菇菌渣与玉米芯栽培草菇配方筛选 被引量:5
7
作者 任海霞 任鹏飞 +3 位作者 万鲁长 曲玲 郭惠东 张柏松 《山东农业科学》 2019年第5期56-58,共3页
为促进菌渣循环利用,实现草菇高效生产,本试验以工厂化杏鲍菇菌渣和玉米芯为主要原料设计不同的配比处理,测定并分析不同配方的基质碳氮比和含水量、草菇的发菌情况、农艺性状和产量,以筛选出最佳的草菇栽培配方。结果表明,杏鲍菇菌渣... 为促进菌渣循环利用,实现草菇高效生产,本试验以工厂化杏鲍菇菌渣和玉米芯为主要原料设计不同的配比处理,测定并分析不同配方的基质碳氮比和含水量、草菇的发菌情况、农艺性状和产量,以筛选出最佳的草菇栽培配方。结果表明,杏鲍菇菌渣中添加30%~40%的玉米芯有利于调节原料的碳氮比,并增加原料的持水量,可显著提高草菇产量;配方1(杏鲍菇菌渣55%、玉米芯40%、碳酸钙5%)和配方2(杏鲍菇菌渣65%、玉米芯30%、碳酸钙5%)处理下的草菇菌丝生长旺盛,产量较高,分别达到6.28kg/m^2和6.37kg/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菇 杏鲍菇菌渣 玉米芯 配方筛选
下载PDF
适宜工厂化栽培的秀珍菇菌株筛选与评价 被引量:7
8
作者 赵敬聪 宫志远 +8 位作者 韩建东 高霞 任鹏飞 刘孝利 王振利 李晓博 陈吉霞 刘存博 李长田 《山东农业科学》 2020年第5期55-58,共4页
为筛选适合工厂化栽培的优良秀珍菇菌株,本研究对秀大、秀0027、秀76、台秀57的菌丝生长情况、液体菌种培养特性、农艺性状和子实体营养成分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秀大的菌丝生长速度最快、长势良好,液体菌种培养时间最短、质量优,... 为筛选适合工厂化栽培的优良秀珍菇菌株,本研究对秀大、秀0027、秀76、台秀57的菌丝生长情况、液体菌种培养特性、农艺性状和子实体营养成分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秀大的菌丝生长速度最快、长势良好,液体菌种培养时间最短、质量优,菌种活力指数最高,为81.22。其栽培周期短,生物学效率达到58.33%,子实体中营养成分含量较高,适合工厂化栽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秀珍菇 菌株 菌丝培养 农艺性状 营养成分
下载PDF
64个金针菇菌株工厂化栽培比较 被引量:7
9
作者 黄春燕 杨彤 +4 位作者 张元祺 姚强 韩建东 谢红艳 宫志远 《食用菌》 2019年第5期27-30,34,共5页
对从国内外引进、采集分离获得的64株白金针菇菌株进行了菌丝生长特性、出菇特性测试。结果表明,当前主流栽培品种的亲缘关系均较近,新分离的菌株一般生物学效率较高,随继代保存时间的延长,生物学效率明显降低。
关键词 金针菇 菌株比较 生物学效率
下载PDF
草菇、双孢蘑菇工厂化轮作周年栽培关键技术 被引量:4
10
作者 黄春燕 宫志远 +4 位作者 郭惠东 张海兰 藏秀霞 吴磊 万鲁长 《食用菌》 2018年第5期45-46,48,共3页
草菇工厂化周年栽培常因病虫害严重而损失惨重,通过实践总结提出现有工厂化菇房内草菇与双孢蘑菇轮作栽培关键技术,利用草菇、双孢蘑菇不同的栽培温度需求,高低温交替抑制病虫害的发生,既实现了草腐菌工厂化栽培中病虫害的绿色防控,又... 草菇工厂化周年栽培常因病虫害严重而损失惨重,通过实践总结提出现有工厂化菇房内草菇与双孢蘑菇轮作栽培关键技术,利用草菇、双孢蘑菇不同的栽培温度需求,高低温交替抑制病虫害的发生,既实现了草腐菌工厂化栽培中病虫害的绿色防控,又实现了栽培基质的高效循环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菇 双孢蘑菇 工厂化轮作 循环利用
下载PDF
黄淮海东部冬小麦一次性施肥的产量效应 被引量:18
11
作者 谭德水 林海涛 +4 位作者 朱国梁 李子双 郭清福 吴小宾 刘兆辉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0期3887-3896,共10页
【目的】采用控释氮肥掺混磷钾等养分在冬小麦上一次性施用,揭示减肥、增效、节本增收方面的效应,为冬小麦轻简化生产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于2011—2012、2012—2013、2013—2014年,选择在黄淮海东部不同冬小麦生态区进行控释氮肥随... 【目的】采用控释氮肥掺混磷钾等养分在冬小麦上一次性施用,揭示减肥、增效、节本增收方面的效应,为冬小麦轻简化生产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于2011—2012、2012—2013、2013—2014年,选择在黄淮海东部不同冬小麦生态区进行控释氮肥随小麦播种一次性施用试验。与普通氮肥分次施用(农民习惯施肥(FP)和优化施肥(OPT))对比,通过设置控释氮肥a等量氮素投入(CRFa)、控释氮肥a和控释氮肥b分别减量20%氮素投入(80%CRFa与80%CRFb)处理,经过3年31个试验对产量、养分效率、节本增收等进行研究。【结果】控释氮肥在冬小麦上一次性施用总体表现稳产或小幅增产趋势,相比普通氮肥分次施用(OPT)3年平均增产2.6%,增产点位数占全部试验点数量的83.9%。减少20%氮素投入的控释氮肥处理稳产增产点比例显著降低,两种控释氮肥中生物可降解型控释氮肥a的产量效应优于有机树脂包膜控释氮肥b;4种施肥模式随土壤质地由轻到重平均施氮增产分别为10.7%、17.4%增长到19.7%,控释氮肥应用在砂质或壤质土壤的相对增产效应(较OPT)优于黏质土壤;在中低产量水平下控释氮肥一次性施用相对产量效应(较OPT)优于高产水平地块。CRFa、80%CRFa和80%CRFb处理相比农民习惯施肥(FP)分别节约氮素投入14.7、59.3、59.3 kg N·hm^(-2),CRFa、80%CRFa和80%CRFb处理相比OPT氮肥偏生产力(PFPN)分别提高0.4、7.32、6.93 kg·kg^(-1),氮肥表观利用率分别提高1.5、8.6、6.2个百分点。CRFa和80%CRFa处理相比OPT节本增收分别达到543.8、150.3元/hm^2。【结论】冬小麦上控释氮肥配合其他养分底肥一次性施用、后期不再追肥的方式相比习惯施肥及普通肥料优化施用在产量稳定性、提高氮效率、节约劳动力及节本增收等方面优势明显。本试验条件下CRFa和80%CRFa处理效果较好。推荐减少20%氮用量CRFa施肥模式在黄淮东部冬小麦生产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控释氮肥 一次性施用 氮利用 产量效应 黄淮海东部地区
下载PDF
水性树脂包膜尿素氮素释放与冬小麦氮素吸收匹配特征 被引量:9
12
作者 林海涛 李彦 +5 位作者 刘兆辉 沈玉文 江丽华 谭德水 宋效宗 刘苹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0期3852-3862,共11页
【目的】了解水性树脂包膜尿素氮素释放特征及其与冬小麦氮素吸收特性在时空上的匹配性,为其在冬小麦一次性施肥上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室内和田间试验相结合,研究水性树脂包膜尿素外膜表面形貌特征、氮素在静水与麦田中的... 【目的】了解水性树脂包膜尿素氮素释放特征及其与冬小麦氮素吸收特性在时空上的匹配性,为其在冬小麦一次性施肥上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室内和田间试验相结合,研究水性树脂包膜尿素外膜表面形貌特征、氮素在静水与麦田中的释放特征、氮素释放与冬小麦氮素吸收的相关关系,不同土层土壤无机氮含量的时间动态以及不同生育时期土壤有效氮累积量与冬小麦吸收量的匹配关系。【结果】水性树脂包膜尿素涂膜外观完整、致密,无明显孔隙。C型水性树脂包膜尿素,在水中的累积释放曲线呈"S"型,释放期约为45 d;在麦田中的累积释放曲线呈拉长"S"型,释放期约为180 d。水性树脂包膜尿素在土壤中的氮素累积释放量与冬小麦氮素累积吸收量呈极显著的线性正相关。水性树脂包膜尿素在田间的氮素释放峰有两个,分别在苗期和拔节期,分别占全年氮素释放量的30.83%和23.53%。从氮素吸收与氮素释放在生育期匹配性来看,孕穗期之前,两者呈"错峰"关系,氮素释放峰在前,氮素吸收峰在后。与普通尿素处理相比,水性树脂包膜尿素处理不同土层在关键生育期土壤硝、铵态氮含量和有效氮累积量显著增加,0—30 cm土层在冬小麦返青、孕穗、灌浆期,30—60 cm土层在冬小麦孕穗、扬花、灌浆期,60—90 cm土层在冬小麦返青、扬花、灌浆期。【结论】水性树脂包膜尿素,缓释性满足缓释肥国家标准;在静水和麦田中的氮素释放特征相似,但在麦田中的释放期更长;其在麦田中的氮素释放规律与冬小麦氮素吸收规律基本一致,只是在孕穗期之前释放峰对应的生育时期,较吸收峰提前了一个生育时期;水性树脂包膜尿素较普通尿素更能提高不同土层在冬小麦关键生育时期的氮素供应能力,实现氮素供应与冬小麦根系吸收在空间上的匹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性树脂包膜尿素 氮素释放特征 冬小麦 氮素吸收 土壤无机氮
下载PDF
喷施木醋液与有机水溶肥协同对小麦抗干热风的影响 被引量:11
13
作者 张玉凤 刘兆辉 +3 位作者 田慎重 边文范 董亮 李瑞琴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34-240,共7页
为了检验木醋液与有机水溶肥协同作用能否提高小麦抗干热风的能力。采用盆栽试验,通过模拟干热风胁迫,研究了叶面肥、木醋液、木醋液+含海藻酸水溶肥(木+海肥)、木醋液+含腐植酸水溶肥(木+腐肥)对小麦产量、叶绿素、养分、抗氧化酶等指... 为了检验木醋液与有机水溶肥协同作用能否提高小麦抗干热风的能力。采用盆栽试验,通过模拟干热风胁迫,研究了叶面肥、木醋液、木醋液+含海藻酸水溶肥(木+海肥)、木醋液+含腐植酸水溶肥(木+腐肥)对小麦产量、叶绿素、养分、抗氧化酶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清水处理相比,叶面肥、木醋液、木+海肥、木+腐肥处理的产量、穗粒数、千粒重分别增加1.15%~26.57%、5.36%~23.00%、0.88%~7.99%;木醋液、木+腐肥处理的秸秆重分别增加7.43%和14.76%;木醋液、木+腐肥处理的根重分别增加27.26%和13.89%;木+腐肥处理的叶绿素含量最高,增幅为0.88%~3.94%;木醋液处理的秸秆氮、磷含量分别增加9.20%和11.11%;叶面肥、木醋液、木+海肥、木+腐肥处理的籽粒氮、磷、钾含量增幅分别为2.19%~6.57%、13.04%~23.91%、9.68%~12.90%;5月11日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增幅分别为9.09%~18.15%、1.08%~15.30%,丙二醛(MDA)含量降低0.94%~11.69%。说明木醋液与有机水溶肥协同能够提高小麦抗干热风的能力,主要表现在提高小麦产量、生物量及氮磷钾向籽粒的转移,提高SOD、POD活性,降低MDA含量。在产量、生物量、叶绿素、SOD、POD、MDA方面,木醋液+含腐植酸水溶肥效果最好;在促进养分向籽粒转移方面木醋液+含海藻酸水溶肥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醋液 含海藻酸水溶肥 含腐植酸水溶肥 小麦 干热风
下载PDF
硫磺树脂包膜尿素氮素释放与小麦、玉米需氮规律的匹配性及最佳配施比例 被引量:8
14
作者 张玉凤 沈玉文 +7 位作者 王江涛 杨力 张强 陈剑秋 林海涛 边文范 田慎重 刘兆辉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45-255,共11页
【目的】研究小麦、玉米专用硫磺树脂包膜尿素(SRCU)在水中和土壤中的氮素释放规律及其与作物氮素吸收的匹配性,并研究现有条件下其与普通尿素的配施比例,为调整该产品的氮素释放特征、提高其利用效率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包括氮素... 【目的】研究小麦、玉米专用硫磺树脂包膜尿素(SRCU)在水中和土壤中的氮素释放规律及其与作物氮素吸收的匹配性,并研究现有条件下其与普通尿素的配施比例,为调整该产品的氮素释放特征、提高其利用效率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包括氮素静水、土壤释放规律试验以及缓控释尿素与普通尿素最佳配比试验。供试缓控释肥料静水释放期分别为3个月(SRCU3)和2个月(SRCU2)。静水氮素释放试验取10.00 g SRCU于孔径为0.15 mm的尼龙袋中,置于200 mL无离子水内,在25℃恒温培养,定期取样,测定水中氮素含量,直至80%以上氮素释放;土壤氮素释放规律试验在小麦、玉米播种后第1天,将20.00 g SRCU装入尼龙网袋,埋入20 cm深土壤中,从第1天起,定期取出肥料袋,称量肥料袋质量,以相邻取样时期的质量差作为氮素释放量。肥料配比试验设不施氮肥(CK)、普通尿素常规施用(FP)、普通尿素全部基施(100%U)和100%、70%、50%、30%SRCU分别与普通尿素配合一次性基施,共7个处理。在小麦、玉米收获期取植株和籽粒样品,测定氮素含量、产量,调查了小麦、玉米产量构成,计算氮肥表观利用率和经济效益。【结果】1)SRCU2和SRCU3在静水中第1天氮素累积释放率分别为9.29%和7.09%,28天的氮素累积释放率分别为63.45%和43.86%;SRCU2在64天的氮素累积释放率为89.77%,SRCU3在90天的氮素累积释放率为85.70%。2)埋入土壤中的SRCU2在玉米苗期(1-14天)、拔节期(14-42天)、大喇叭口期(42-56天)、开花期(56-70天)、灌浆期(70-94天)的氮素累积释放率分别为8.96%、25.28%、9.54%、21.77%、15.82%;氮素日均释放率在拔节期较高,至开花期最高。埋入土壤中的SRCU3在小麦越冬期(1-128天)、返青期(128-170天)、拔节期(170-201天)、开花-收获期(201-239天)的氮素累积释放速率分别为21.54%、7.60%、26.96%、26.24%;氮素日均释放率在拔节期、灌浆期较高。3)与常规施肥(FP)相比,100%SRCU和70%SRCU处理玉米产量显著升高,70%SRCU处理小麦产量显著升高;经济效益的增减与产量结果一致,施用100%SRCU、70%SRCU、50%SRCU处理玉米经济效益分别提高1107.82、1348.70、1065.80元/hm2,70%SRCU、50%SRCU处理小麦经济效益分别提高1609.98、683.71元/hm2,效益最高的均是70%SRCU处理。70%SRCU处理在玉米、小麦上的氮肥表现利用率分别提高8.97、7.10个百分点。【结论】小麦和玉米专用硫磺树脂包膜尿素的氮素释放率符合行业标准要求,但还需根据作物需求调整。目前SRCU3的氮素释放量在小麦返青期和拔节期不足,SRCU2需要增加玉米开花期后的释放量。本试验条件下,硫磺树脂包膜尿素在玉米和小麦上适宜的一次性配施比例为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磺树脂包膜尿素 氮素释放规律 土壤埋袋法 掺混比例 产量 经济效益
下载PDF
含木醋液水溶肥对干热风胁迫下小麦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玉凤 刘兆辉 +4 位作者 田慎重 边文范 董亮 谭德水 李瑞琴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19-524,共6页
为明确在干热风胁迫下含木醋液水溶肥(简称木肥)对小麦生长的影响,以济麦22为研究对象,采用盆栽试验,通过设置清水、木肥、市购水溶肥(简称市购)、含海藻酸水溶肥(简称海肥)4个处理,研究了干热风胁迫3 d情况下,木肥对小麦生长、抗氧化... 为明确在干热风胁迫下含木醋液水溶肥(简称木肥)对小麦生长的影响,以济麦22为研究对象,采用盆栽试验,通过设置清水、木肥、市购水溶肥(简称市购)、含海藻酸水溶肥(简称海肥)4个处理,研究了干热风胁迫3 d情况下,木肥对小麦生长、抗氧化酶活性、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清水处理相比,木肥处理使小麦产量、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分别提高24.22%、8.85%、9.95%和6.07%;秸秆、根生物量分别增加16.58%和11.84%;叶绿素含量提高2.41%~8.92%;籽粒氮含量提高6.28%;干热风胁迫处理后第1天(5月7日)所取叶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分别提高6.14%、105.32%、45.91%,丙二醛(MDA)含量降低6.76%。市购、海肥、木肥处理间相比,海肥处理的产量、穗粒数、千粒重和根重均最高,木肥处理的穗数、秸秆重最高,海肥、木肥处理的叶绿素含量基本显著高于市购处理,干热风胁迫处理后第9天(5月15日)所取叶片海肥处理的叶绿素含量显著高于木肥处理;海肥、木肥处理的秸秆钾含量高于市购处理,海肥处理的根钾含量高于市购处理,海肥、木肥处理的籽粒氮、磷、钾含量均高于市购处理;海肥、木肥处理的SOD、POD、CAT活性、5月7日所取叶片的MDA含量均高于市购处理。综合各项结果,在轻干热风胁迫3 d情况下,含木醋液水溶肥能显著提高小麦产量和穗粒数,主要原因是促进了小麦籽粒氮的吸收及干物质的累积,提高了小麦叶片合成叶绿素的能力,提高了抗氧化酶活性,降低小麦叶片膜脂过氧化程度,进而提高了小麦抗干热风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干热风 木醋液 抗氧化酶 水溶肥
下载PDF
有机物料对牛粪好氧堆肥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11
16
作者 张玉凤 田慎重 +6 位作者 边文范 林海涛 王江涛 董亮 刘兆辉 郭洪海 任庆菊 《山东农业科学》 2019年第5期76-82,2,共7页
为了解决牛粪纤维含量较高,C/N值低,不易腐解的问题,本试验结合当地农业废弃物特点及数量,从玉米秸秆、糠醛渣、菌渣等材料中筛选出适合牛粪发酵的辅料,采用好氧发酵方法,通过测定发酵期间堆肥温度、容重、pH值、有机质、氮磷钾含量、... 为了解决牛粪纤维含量较高,C/N值低,不易腐解的问题,本试验结合当地农业废弃物特点及数量,从玉米秸秆、糠醛渣、菌渣等材料中筛选出适合牛粪发酵的辅料,采用好氧发酵方法,通过测定发酵期间堆肥温度、容重、pH值、有机质、氮磷钾含量、种子发芽指数等指标,检验牛粪与不同辅料配合的发酵效果。结果表明,配方1(牛粪69%+辅料A31%+菌剂,辅料A为糠醛渣、秸秆、氧化钙)、配方2(牛粪76%+辅料B24%+菌剂,辅料B为秸秆、尿素)、配方3(牛粪86%+辅料C14%+菌剂,辅料C为糠醛渣、氧化钙)、配方4(牛粪63%+辅料D37%+菌剂,辅料D为糠醛渣、菌渣、氧化钙)在发酵23d后各项指标趋于稳定;四个配方在发酵过程中达到50℃高温的时间分别为1、6、3、3d,维持时间均在23d以上,达到了好氧发酵的卫生要求;0~1dpH值下降,1~11d升高,11~23d呈现下降趋势,23~32d稳定,最终pH值达到7.5~8.2;有机质、氮、磷、钾含量变化幅度较大的时段是0~23d,发酵结束后氮、磷、钾含量均升高,C/N值由30下降到15.3~20.3;四个配方发酵产物浸出液的发芽指数均在95%以上,达到了无害化程度。综合各项指标,四个配方在发酵23d后达到无害化程度,均适合做牛粪发酵的辅料;发酵到23d时四个配方的有机质含量乘以1.5后均达到70%以上,符合NY525—2012有机肥的标准;N+P2O5+K2O含量大于4.3%,接近商品有机肥的标准,四个配方的发酵产物均可以作为商品有机肥的原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粪 有机物料 好氧发酵 秸秆 菌渣 糠醛渣
下载PDF
26个香菇菌株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10
17
作者 任海霞 宫志远 +3 位作者 蒋志琴 陆玉荣 任鹏飞 万鲁长 《山东农业科学》 2017年第11期20-23,44,共5页
香菇(Lentinus edodes)是世界上著名的食用菌之一,其菌株种类较多,遗传背景较为复杂。本研究利用ISSR-PCR技术,对26个香菇菌株进行DNA指纹分析,并使用NTSYS-PC软件对其遗传差异性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从106个随机引物中共筛选到9个引... 香菇(Lentinus edodes)是世界上著名的食用菌之一,其菌株种类较多,遗传背景较为复杂。本研究利用ISSR-PCR技术,对26个香菇菌株进行DNA指纹分析,并使用NTSYS-PC软件对其遗传差异性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从106个随机引物中共筛选到9个引物,利用这9个引物对26个香菇菌株的DNA进行ISSR-PCR,检测到124个较为清晰的扩增位点,其扩增片段DNA分子量大小主要介于0.2~4.5 kb之间。通过聚类分析,发现相似水平在55%时出现种系分离;相似水平65%时,26个菌株聚为5个群组。本研究为山东省香菇遗传信息库的建立和遗传育种工作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菇 ISSR-PCR 聚类分析 遗传多样性
下载PDF
报废火药水解产物在冬小麦上应用的生物效应 被引量:1
18
作者 林海涛 刘兆辉 +5 位作者 张余清 李燕 孙贵之 张玉凤 牛加新 王江涛 《山东农业科学》 2017年第12期72-75,共4页
我国每年有大量报废火药产生。报废火药的肥料化利用是一条重要途径。笔者通过种子萌发试验和盆栽试验,分别研究了报废火药水解产物对小麦萌发和灌浆期关键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含报废火药水解产物的叶面肥对冬小麦产... 我国每年有大量报废火药产生。报废火药的肥料化利用是一条重要途径。笔者通过种子萌发试验和盆栽试验,分别研究了报废火药水解产物对小麦萌发和灌浆期关键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含报废火药水解产物的叶面肥对冬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子、经济效益、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报废火药水解产物,在浓度范围为0.01%~0.1%时能促进小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增加根冠比;当浓度为0.1%时,叶面喷施能显著提高冬小麦灌浆期旗叶叶绿素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降低丙二醛含量,提高根系活力。含报废火药水解产物的叶面肥能提高冬小麦公顷穗数和穗粒数;大幅增加冬小麦产量和经济效益,分别较对照增加19.4%和2 395.3元/hm^2;明显提高小麦籽粒粗蛋白和淀粉含量,分别较对照提高11.11%和10.7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报废火药水解产物 冬小麦 生理生化 产量 营养品质 经济效益
下载PDF
四株野生平菇菌株比较试验 被引量:1
19
作者 黄春燕 杨鹏 +3 位作者 万鲁长 张海兰 李瑾 宫志远 《食用菌》 2017年第3期23-25,共3页
对采集分离的4株野生平菇菌株进行栽培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明湖2号菇形美观、生物转化率较丰5提高3.01%~3.46%,出菇期提前5~7 d,综合性状表现优良,可以作为早熟品种示范推广;鲁山平1-2与国槐1号子实体偏褐色,可作为搭配品种;黄台3号出菇... 对采集分离的4株野生平菇菌株进行栽培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明湖2号菇形美观、生物转化率较丰5提高3.01%~3.46%,出菇期提前5~7 d,综合性状表现优良,可以作为早熟品种示范推广;鲁山平1-2与国槐1号子实体偏褐色,可作为搭配品种;黄台3号出菇晚、出菇不整齐、子实体形态有变异,不适合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菇 野生菌株 品种比较
下载PDF
报废火药水解产物不同成分对花后高温胁迫下小麦的影响
20
作者 李燕 孙贵之 +4 位作者 张余清 牛加新 谭德水 房锋 林海涛 《中国农学通报》 2019年第30期8-15,共8页
报废火药水解产物是农业生产中的一种新型肥料,来源于报废火药的回收再利用。为了研究报废火药水解产物对花后高温胁迫下小麦的影响,在温室进行盆栽试验,采用分光光度计法测定了与小麦生长代谢和抗逆相关的生理指标。结果表明,不同成分... 报废火药水解产物是农业生产中的一种新型肥料,来源于报废火药的回收再利用。为了研究报废火药水解产物对花后高温胁迫下小麦的影响,在温室进行盆栽试验,采用分光光度计法测定了与小麦生长代谢和抗逆相关的生理指标。结果表明,不同成分报废火药水解产物均有利于小麦生长和耐高温。其中,T8处理的效果最好;T1处理中因为含有氮元素,比对照显著增加了硝酸还原酶活性、蔗糖磷酸合成酶活性、叶绿素含量及根系活力;T2中含有微量二苯胺,提高了抗氧化物酶活性、并降低了丙二醛含量。综上所述,报废火药水解产物有利于小麦的生长和提高小麦的耐高温性,可以作为一种优质环保的新型肥料用于农业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报废火药水解产物 小麦 耐高温性 生理机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